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鱼腥草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被引量:22
1
作者 张壮丽 王亚飞 +3 位作者 荣晓哲 赵志鸿 张小俊 王桂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26-933,共8页
目的制备鱼腥草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方法 GC法测定挥发油含有量(以甲基正壬酮为对照品),计算包合率和载药量。分别采用搅拌法、研磨法和超声法制备包合物。以挥发油与羟丙基-β环糊精比例、包合温度、搅拌速度、包合时间为影... 目的制备鱼腥草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方法 GC法测定挥发油含有量(以甲基正壬酮为对照品),计算包合率和载药量。分别采用搅拌法、研磨法和超声法制备包合物。以挥发油与羟丙基-β环糊精比例、包合温度、搅拌速度、包合时间为影响因素,包合率和载药量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TLC法、红外光谱法、差示扫描量热法进行表征。再通过高温、高湿、强光照试验考察包合物稳定性。结果搅拌法所得包合物的产率、包合率、载药量均最高。最佳条件为挥发油与羟丙基-β环糊精比例1∶25,包合温度50℃,搅拌速度420 r/min,包合时间80 min,包合率77.35%,载药量4.48%。所得包合物为白色粉末,质地疏松,溶解度显著增加,体外累计释放度达80.05%。其在高温(60℃)、强光照(3 000 lx)下稳定性良好,而在相对湿度大于75%时潮解结块,包合率和载药量明显降低,但复水性良好。结论鱼腥草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不是简单的混合物,有可能生成了新物相,在储藏时应保持干燥密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挥发油 羟丙基-β环糊精 包合物 制备
下载PDF
鱼腥草挥发油聚合物胶束的制备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壮丽 王纪芬 +3 位作者 汪婉莹 赵志鸿 王桂芳 邹敏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90-1495,共6页
目的制备鱼腥草挥发油聚合物胶束。方法薄膜分散法制备聚合物胶束后,以挥发油与泊洛沙姆407比例、有机溶剂用量、水化体积为影响因素,包封率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然后,观察聚合物胶束形态,测定其粒径、PDI、Zet... 目的制备鱼腥草挥发油聚合物胶束。方法薄膜分散法制备聚合物胶束后,以挥发油与泊洛沙姆407比例、有机溶剂用量、水化体积为影响因素,包封率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然后,观察聚合物胶束形态,测定其粒径、PDI、Zeta电位、累积释放度。结果最佳条件为挥发油与泊洛沙姆407比例1∶3,有机溶剂用量5 mL,水化体积5.4 mL,包封率87.26%,载药量3.68%。聚合物胶束平均粒径35.20 nm,PDI 0.158,Zeta电位-7.51 mV,具有一定缓释作用。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制备鱼腥草挥发油聚合物胶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挥发油 聚合物胶束 制备 薄膜分散法 Box-Behnken响应面法
下载PDF
鱼腥草挥发油中甲基正壬酮的提取动力学参数测定及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文龙 贺福元 +3 位作者 张喜利 周晋 黄胜 陈峰 《中医药导报》 2008年第11期10-12,共3页
目的:测定鱼腥草挥发油提取动力学参数及对参数进行相关分析。方法:用气相色谱法对鱼腥草挥发油中甲基正壬酮的含量进行测定,残差法估算初始值,SPSS13.0进行曲线拟合,EXEL进行计算。结果:得出开放体系提取动力学e的指数项解析式为Q3=78.... 目的:测定鱼腥草挥发油提取动力学参数及对参数进行相关分析。方法:用气相色谱法对鱼腥草挥发油中甲基正壬酮的含量进行测定,残差法估算初始值,SPSS13.0进行曲线拟合,EXEL进行计算。结果:得出开放体系提取动力学e的指数项解析式为Q3=78.80-1.791×104e-1.42t+3.461×104e-1.50t-1.748×104e-1.59t的及各参数K、k1′、k2′、K3、ρ1、ρ2、w0、P分别为2.0157×10-2 min-1、5.5187×10-2 min-1、0.4952 min-1、3.8944×10-2 min-1、0.2950、0.742、0.059%、65.89%。结论:鱼腥草挥发油的提取符合已建立的线性动力学数学模型,可以用来科学、自动地控制鱼腥草挥发油的提取整个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挥发油 提取动力学 开放体系
下载PDF
鲜鱼腥草挥发油在小鼠血中移行成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薛兴阳 孟江 +1 位作者 卢国勇 杨晓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272-274,共3页
目的研究鲜鱼腥草挥发油小鼠给药后血中的移行成分。方法建立鲜鱼腥草挥发油小鼠给药后血中移行成分GC-MS分析方法;比较空白血浆、含药血浆和挥发油的成分异同,确定灌服鱼腥草挥发油小鼠血中移行成分。结果鱼腥草挥发油给药前后化学成... 目的研究鲜鱼腥草挥发油小鼠给药后血中的移行成分。方法建立鲜鱼腥草挥发油小鼠给药后血中移行成分GC-MS分析方法;比较空白血浆、含药血浆和挥发油的成分异同,确定灌服鱼腥草挥发油小鼠血中移行成分。结果鱼腥草挥发油给药前后化学成分的种类及其相对含量均发生了变化,从灌胃给药的小鼠血中发现了11个入血成分,均为鱼腥草挥发油的原型成分。结论初步阐明鱼腥草挥发油灌胃后进入小鼠体内血液中的成分,推测血中移行成分可能为鱼腥草挥发油的体内直接作用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鱼腥草 挥发油 移行成分 GC-MS
下载PDF
干鲜鱼腥草中挥发油抑菌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吕雪 杨敏 刘娟 《抗感染药学》 2011年第3期180-182,共3页
目的:研究干、鲜鱼腥草挥发油抑菌效果的比较。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以试管二倍稀释法与牛津杯法测定鱼腥草挥发油的抑菌活性。结果:鱼腥草挥发油分别在285,256和238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鲜鱼腥草挥发油ρ(鲜... 目的:研究干、鲜鱼腥草挥发油抑菌效果的比较。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以试管二倍稀释法与牛津杯法测定鱼腥草挥发油的抑菌活性。结果:鱼腥草挥发油分别在285,256和238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鲜鱼腥草挥发油ρ(鲜生药)2g/mL,对沙门菌的抑制效果最强,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062,0.062,0.031g/mL;鱼腥草挥发油中主要成分的质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鲜鱼腥草2g/mL>鲜鱼腥草1g/mL>干鱼腥草2g/mL>干鱼腥草1g/mL。结论:鱼腥草挥发油具有较明显的抗菌作用,鲜鱼腥草抗菌作用>干鱼腥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挥发油 紫外分光光度法 抑菌作用 最小抑菌浓度
下载PDF
鲜鱼腥草挥发油对慢性肺损伤模型大鼠肺组织中白介素-8、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郭亚丽 洪佳璇 唐法娣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55-57,共3页
目的:观察鲜鱼腥草挥发油减少慢性肺损伤模型大鼠肺组织中白介素-8(IL-8)和丙二醛(MDA)含量的作用。方法:取SD大鼠,气管滴入脂多糖(LPS)诱发慢性肺损伤模型。3周后处死,测定肺组织中IL-8和MDA的含量。结果:注入脂多糖后的病理学表现符... 目的:观察鲜鱼腥草挥发油减少慢性肺损伤模型大鼠肺组织中白介素-8(IL-8)和丙二醛(MDA)含量的作用。方法:取SD大鼠,气管滴入脂多糖(LPS)诱发慢性肺损伤模型。3周后处死,测定肺组织中IL-8和MDA的含量。结果:注入脂多糖后的病理学表现符合慢性肺损伤的特征。鲜鱼腥草挥发油100 mg/ml组能降低肺组织中IL-8的含量;鲜鱼腥草挥发油给药组,尤其是鲜鱼腥草挥发油100 mg/kg组,可以减低肺组织中MDA的含量。结论:鲜鱼腥草挥发油可以减低肺组织中IL-8、MDA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鱼腥草挥发油 脂多糖 慢性肺损伤 IL-8 MDA
下载PDF
鲜鱼腥草挥发油对哮喘豚鼠肺组织干细胞因子和KL-6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吴慧芬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鲜鱼腥草挥发油对哮喘豚鼠肺组织干细胞因子(SCF)和KL-6表达的影响,分析鲜鱼腥草挥发油在减轻气道炎症可能的靶点及作用机制,为鲜鱼腥草挥发油制剂的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照组豚鼠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将哮喘模型豚鼠分为... 目的:探讨鲜鱼腥草挥发油对哮喘豚鼠肺组织干细胞因子(SCF)和KL-6表达的影响,分析鲜鱼腥草挥发油在减轻气道炎症可能的靶点及作用机制,为鲜鱼腥草挥发油制剂的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照组豚鼠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将哮喘模型豚鼠分为模型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四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另外三组给予不同剂量鲜鱼腥草挥发油灌胃。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观察鲜鱼腥草挥发油对致敏攻击豚鼠肺组织中SCF、KL-6含量的影响。结果:哮喘模型组肺组织SCF含量升高(P<0.05),与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模型组豚鼠肺组织KL-6含量增加(P<0.05),经鲜鱼腥草挥发油干预以后,高剂量组肺组织中KL-6的含量明显下降(P<0.01),中剂量组、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豚鼠肺组织内SCF和KL-6表达增加,与哮喘发病密切相关。鲜鱼腥草挥发油能作用于哮喘豚鼠肺组织,能够降低哮喘豚鼠肺组织SCF和KL-6的表达,具有一定的减轻哮喘气道炎性反应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鱼腥草挥发油 哮喘 干细胞因子 KL-6 肺组织
下载PDF
鱼腥草挥发油对Raji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壮丽 赵宁 +4 位作者 王亚飞 邹敏 赵志鸿 张小俊 王桂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74-477,共4页
目的:研究鱼腥草挥发油对Raji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观察不同体积分数的鱼腥草挥发油体外诱导Raji细胞24、48和72 h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分别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及PI单染法检测不同体积分数的鱼腥草挥发油处理Raj... 目的:研究鱼腥草挥发油对Raji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观察不同体积分数的鱼腥草挥发油体外诱导Raji细胞24、48和72 h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分别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及PI单染法检测不同体积分数的鱼腥草挥发油处理Raji细胞48 h后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鱼腥草挥发油诱导Raji细胞24、48和72 h的IC50(V/V)分别为0.125 80×10-3、0.099 58×10-3和0.105 22×10-3,且随鱼腥草挥发油体积分数的增加,细胞增殖抑制率及凋亡率均呈升高的趋势(P<0.05);细胞周期检测结果表明鱼腥草挥发油将细胞阻滞于G0/G1期。结论:鱼腥草挥发油能够显著抑制Raji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滞细胞G1/M转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挥发油 RAJI细胞 凋亡 细胞周期
下载PDF
鱼腥草地下部分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延智 刘佳乐 +1 位作者 缪菊连 陈旭冰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0年第14期25-27,37,共4页
目的:测定干燥鱼腥草地下部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连续回流提取法提取干燥鱼腥草地下部分的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从干燥鱼腥草地下部分挥发油中鉴定出26个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β-蒎烯(14.... 目的:测定干燥鱼腥草地下部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连续回流提取法提取干燥鱼腥草地下部分的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从干燥鱼腥草地下部分挥发油中鉴定出26个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β-蒎烯(14.56%)、D-柠檬烯(14.56%)、甲基正壬酮(14.56%)、ɑ-蒎烯(10.40%)、乙酸龙脑酯(8.55%)、β-月桂烯(8.10%)和4-萜品醇(7.34%)。结论:无论是从鱼腥草挥发油中化合物的数量还是活性成分来看,干燥鱼腥草的地下部分都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在使用时如果将干燥鱼腥草的地下部分舍弃,势必造成资源的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化学成分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鱼腥草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 被引量:23
10
作者 李颖 曾茂贵 +2 位作者 郑笈 王典瑜 游鹏程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855-1862,共8页
目的优化鱼腥草挥发油-β-环糊精(β-CD)包合物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搅拌法制备包合物,以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得率和包合物中甲基正壬酮质量分数的综合评分OD值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3因素5水平星点设计考察包合时间、包... 目的优化鱼腥草挥发油-β-环糊精(β-CD)包合物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搅拌法制备包合物,以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得率和包合物中甲基正壬酮质量分数的综合评分OD值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3因素5水平星点设计考察包合时间、包合温度、β-CD与鱼腥草挥发油投料比对制备工艺的影响,对结果进行多元线性和二项式拟合,效应面法筛选出最佳包合工艺,进行预测分析和验证试验,并以红外光谱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HS-SPME-GC-MS)对包合物进行质量评价。结果鱼腥草挥发油-β-CD包合物的最优包合工艺:包合时间4.8 h、包合温度62℃、β-CD与鱼腥草挥发油的质量比为7.79∶1,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得率和包合物中甲基正壬酮质量分数预测值与理论值的偏差分别为1.70%、1.49%、2.22%。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适用于鱼腥草挥发油-β-CD包合物的制备工艺优化,以此方法建立的数学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挥发油 Β-环糊精 包合工艺 星点设计 效应面法
原文传递
GC法测定鱼腥草挥发油中α-蒎烯、β-蒎烯等7种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19
11
作者 刘玉红 李青苗 +2 位作者 黄志芳 刘云华 易进海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10-1814,共5页
目的:用GC同时测定鱼腥草挥发油中α-蒎烯、β-蒎烯、β-月桂烯、柠檬烯、4-萜品醇、乙酸龙脑酯和甲基正壬酮7种成分的含量。方法:色谱柱:HP-5(30 m×0.32 mm×0.25μm)石英毛细管柱;进样口温度:240℃;检测器:FID;检测... 目的:用GC同时测定鱼腥草挥发油中α-蒎烯、β-蒎烯、β-月桂烯、柠檬烯、4-萜品醇、乙酸龙脑酯和甲基正壬酮7种成分的含量。方法:色谱柱:HP-5(30 m×0.32 mm×0.25μm)石英毛细管柱;进样口温度:240℃;检测器:FID;检测器温度:260℃;柱温:70℃为起始温度,保持5 min,以4℃·min-1升温至140℃,保持5 min,再以20℃·min-1升温至250℃;载气:氮气;流速:1.0 m L·min-1;进样方式:分流,分流比20∶1;萘作为内标。结果:α-蒎烯、β-蒎烯、β-月桂烯、柠檬烯、4-萜品醇、乙酸龙脑酯和甲基正壬酮色谱峰分离良好;进样浓度分别在0.009 8~2.5、0.012~3.1、0.008 0~2.0、0.012~2.9、0.009 1~2.3、0.009 3~2.3、0.009 9~2.5 mg·m 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9.2%、99.7%、98.2%、100.3%、98.6%、101.4%、99.4%,RSD分别为1.03%、0.95%、1.31%、1.48%、2.03%、1.87%、1.24%。对5批挥发油进行了含量测定,上述7个组分的含量分别为5.22%~11.9%、11.3%~29.4%、5.56%~13.8%、3.38%~4.13%、0.71%~6.27%、2.43%~4.02%、17.0%~27.5%。结论:建立的鱼腥草挥发油GC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准确,为鱼腥草挥发油质量综合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Α-蒎烯 Β-蒎烯 β-月桂烯 柠檬烯 4-萜品醇 乙酸龙脑酯 甲基正壬酮 挥发油含量测定 气相色谱
原文传递
鲜鱼腥草挥发油对慢性肺损伤大鼠半胱氨酸-半胱氨酸趋化因子受体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洪佳璇 郭亚丽 +4 位作者 唐法娣 吴慧芬 孙东海 王肖原 冯丙江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53-755,共3页
目的观察鲜鱼腥草挥发油减轻慢性肺损伤及降低趋化因子受体[半胱氨酸-半胱氨酸趋化因子受体2(CCR2)]高表达的作用。方法取SD大鼠,气管滴入脂多糖(LPS)诱发慢性肺损伤模型(模型组))。模型组大鼠给予不同剂量鲜鱼腥草挥发油(给药组;再分... 目的观察鲜鱼腥草挥发油减轻慢性肺损伤及降低趋化因子受体[半胱氨酸-半胱氨酸趋化因子受体2(CCR2)]高表达的作用。方法取SD大鼠,气管滴入脂多糖(LPS)诱发慢性肺损伤模型(模型组))。模型组大鼠给予不同剂量鲜鱼腥草挥发油(给药组;再分为鲜血腥草挥发油高、中、低剂量组)。各组大鼠处死后进行其支气管肺泡灌洗,取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离心后沉淀,行WBC计数和WBC分类。取其左肺石蜡切片常规处理,行HE染色、阿尔辛蓝-过碘酸雪夫染色,分析大鼠炎症程度和杯状细胞化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其CCR2的表达。结果 1.模型组大鼠BALF中WBC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明显高于正常组,肺组织呈不同程度、不同数量的支气管、细支气管慢性炎症。2.经不同剂量鲜鱼腥草挥发油灌胃后能减少WBC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降低炎症程度;尤其是鲜鱼腥草挥发油高剂量组。3.给药组大鼠肺泡内CCR2阳性染色区域减少,染色程度减轻;通过图像分析,给药组大鼠肺组织中CCR2的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结论鲜鱼腥草挥发油可减轻LPS引起的大鼠慢性肺损伤,并能抑制肺泡内CCR2的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鱼腥草挥发油 脂多糖 慢性肺损伤 半胱氨酸-半胱氨酸趋化因子受体2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薄荷趁鲜切制的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文凯 贾静 +3 位作者 张正 翁萍 杨武亮 龚千锋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薄荷趁鲜切制法的可行性,寻找薄荷的最佳切制方法。方法:采用GC测定薄荷脑含量,升温程序为初始温度100℃,保持7 min;以3.5℃·min-1升温至120℃,保持1 min;以0.5℃·min-1升至122℃,以35℃·min-1升温至220℃;流速... 目的:探讨薄荷趁鲜切制法的可行性,寻找薄荷的最佳切制方法。方法:采用GC测定薄荷脑含量,升温程序为初始温度100℃,保持7 min;以3.5℃·min-1升温至120℃,保持1 min;以0.5℃·min-1升至122℃,以35℃·min-1升温至220℃;流速1.3 mL·min-1,进样量1μL,分流比5∶1。比较传统切制法与趁鲜切制法制备的薄荷饮片中挥发油和薄荷脑的含量差异,评价不同切制方法对薄荷饮片质量的影响。结果:趁鲜切制法较传统切制法薄荷中挥发油、薄荷脑质量分数分别相对提高14.95%,5.60%。结论:建议薄荷采用趁鲜切制法处理,可提高饮片质量及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 趁鲜切制法 传统切制法 薄荷脑 挥发油
原文传递
宜昌产鲜鱼腥草挥发油成分的特征图谱 被引量:5
14
作者 施春阳 方建国 +1 位作者 王文清 谢委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15-816,817,共3页
目的:对宜昌产鲜鱼腥草的挥发油成分进行特征图谱研究,为评价该地区鱼腥草资源的质量提供简便、快捷的方法。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不同生长时期的鲜鱼腥草挥发油,并通过气相色谱进行分析,经软件拟合得到标准图谱。结果:对10批鲜鱼... 目的:对宜昌产鲜鱼腥草的挥发油成分进行特征图谱研究,为评价该地区鱼腥草资源的质量提供简便、快捷的方法。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不同生长时期的鲜鱼腥草挥发油,并通过气相色谱进行分析,经软件拟合得到标准图谱。结果:对10批鲜鱼腥草进行分析,建立鲜鱼腥草挥发油气相色谱特征图谱。结论:该方法重复性好,所建立的气相色谱特征图谱可用于鲜鱼腥草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鱼腥草 挥发油 气相色谱 特征图谱
原文传递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鱼腥草挥发油滴丸的制备工艺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颖 纪莎 +3 位作者 倪立坚 郑沁鈊 林淑贞 王和鸣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4-19,共6页
目的:优选鱼腥草挥发油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鲜鱼腥草中挥发油。以成品的外观评分、溶散时限和甲基正壬酮含量的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五水平星点试验考察滴距、基... 目的:优选鱼腥草挥发油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鲜鱼腥草中挥发油。以成品的外观评分、溶散时限和甲基正壬酮含量的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五水平星点试验考察滴距、基质与挥发油质量比、药液温度和冷凝液上部温度对鱼腥草挥发油滴丸制备工艺的影响,对试验数据进行多元线性、二项式方程和三项式方程拟合,建立回归模型,通过效应面法确定最佳工艺并进行预测分析和验证试验。采用GC测定甲基正壬酮含量。结果:鱼腥草挥发油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为滴管口径2 mm,滴速50 d·min-1,基质PEG 4000-PEG 6000(1∶1),冷凝液为二甲基硅油,滴距6.2 cm,基质-挥发油(3.7∶1),药液温度87.4℃,冷凝液上部温度7.9℃;外观评分、崩解时限、甲基正壬酮质量分数平均值分别为82分,16.4 min,1.83μg·g-1,与预测值的偏差依次为2.04%,1.49%,1.61%。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适用于鱼腥草挥发油滴丸的制备工艺优化,建立的数学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为鱼腥草制剂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挥发油 滴丸 甲基正壬酮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总评“归一值”
原文传递
鱼腥草挥发油体外代谢通用客体“印迹模板”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周燕子 王敏存 +5 位作者 贺玉婷 李海英 陈定芳 潘雪 周逸群 贺福元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5-81,共7页
目的基于体外代谢模型对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挥发油代谢产物通用客体"印迹模板"进行研究。方法自制鱼腥草注射液(Houttuyniae Injection,HI),将其在大鼠肝微粒(RLM)中进行孵育,于不同时间点采集样本,进行GC-MS测定;计算... 目的基于体外代谢模型对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挥发油代谢产物通用客体"印迹模板"进行研究。方法自制鱼腥草注射液(Houttuyniae Injection,HI),将其在大鼠肝微粒(RLM)中进行孵育,于不同时间点采集样本,进行GC-MS测定;计算所有代谢产物的分子连接性指数(MCI),并从中筛选出代谢产物的共有成分和非共有成分,总结其结构特点,运用夹角余弦法计算相似度;将所有代谢成分进行归类。结果共得到鱼腥草挥发油代谢产物62个,其中共有成分6个,分别是十四烷、植烷、正癸酸、己酸、乙酸异龙脑酯和正己醇,除乙酸异龙脑酯外,MCI与总体代谢产物相似度较高(0.914~0.964)。将非共有成分归类得到6个成分群,其平均MCI与总代谢产物MCI的相似度均较高(0.939~0.999),然而各个成分群之间的平均MCI相似度差异显著。结论以超分子"印迹模板"为理论指导,为鱼腥草挥发油代谢产物进行了归类。采用分子连接性指数和夹角余弦法,表征了鱼腥草挥发油代谢通用客体"印迹模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挥发油 代谢产物 超分子 印迹模板 分子连接性指数 GC-MS 体外代谢 通用客体 鱼腥草注射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