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4层螺旋CT重建技术在颌面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夏吉凯 赵凤祥 +2 位作者 董鹏飞 由守斌 毛玉龙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166-167,165,共3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容积扫描在颌面部外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90例颌面部外伤患者,通过GE 64层容积CT扫描,GE ADW 4.3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重建,观察骨折情况。结果 90例患者,GE容积CT扫描及其后处理的图像共发现317处骨折,重建图像...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容积扫描在颌面部外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90例颌面部外伤患者,通过GE 64层容积CT扫描,GE ADW 4.3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重建,观察骨折情况。结果 90例患者,GE容积CT扫描及其后处理的图像共发现317处骨折,重建图像清晰显示了颌面部骨折部位、类型、骨折块移位情况及颌面部立体形态改变。结论螺旋CT扫描及其重建图像弥补了普通X线及CT轴位图像不足,可以全面立体地显示病变,对于骨折诊断、手术计划制定及手术后效果评价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骨折 X线计算机 三维 容积再现技术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容积再现成像技术在肺部疾病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方文春 夏丽天 吴斌 《临床肺科杂志》 2004年第6期628-630,共3页
目的 探讨 16排螺旋 CT肺部容积再现技术 (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 VRT)的成像方法 ,评价其在胸部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和价值。方法 搜集 2 0 0 3年 6月至 2 0 0 4年 4月经临床证实的 4 7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容积再现技术的图像重... 目的 探讨 16排螺旋 CT肺部容积再现技术 (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 VRT)的成像方法 ,评价其在胸部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和价值。方法 搜集 2 0 0 3年 6月至 2 0 0 4年 4月经临床证实的 4 7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容积再现技术的图像重建 ,同时行多平面重建 (MPR) ,比较两者的 CT影像的显示特性。结果  VRT技术可显示气管支气管树的分支走行情况 ,可显示气管及支气管树的异常形态改变 ,包括支气管壁的增厚、扩张、狭窄并可显示病变肺段的含气情况 ,可用于确定病变的部位、范围和程度。 VRT图像的显示与 MPR比较各有其特点。结论 肺部容积再现技术有其独特的影像征象 ,对富含气体的支气管病变及其所受累肺段定位诊断较强 ,有其特殊的征象 ,肺部三维容积再现技术为治疗提供有意义的影像学信息 ,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积再现技术 vrt 气管 支气管 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MSCTA对肺癌供血支气管动脉开口定位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殷好治 梁付奎 +4 位作者 刘永刚 傅晓琴 刘明标 滕建玲 周万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3期260-264,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对肺癌供血支气管动脉(BA)开口的定位价值。方法:对86例原发性肺癌患者行支气管动脉CT血管成像(BA-CTA),利用容积显示(VR)融合技术,将动脉像(含肺癌供血支气管动脉、主动脉及肺癌原发肿块)、支气管...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对肺癌供血支气管动脉(BA)开口的定位价值。方法:对86例原发性肺癌患者行支气管动脉CT血管成像(BA-CTA),利用容积显示(VR)融合技术,将动脉像(含肺癌供血支气管动脉、主动脉及肺癌原发肿块)、支气管像及胸廓像三者融合在一起,以气管分叉下缘为圆点建立坐标系,对肺癌供血支气管动脉开口位置进行冠状三维立体定位;再以BA开口所在横断图像逆时针倾斜45°角建立坐标系,明确开口所在血管壁位置。结果:86例中有78例106支BA能显示清晰,通过VR融合像能直观显示出开口所在冠状位的坐标位置以及横断面所处血管壁的位置。其中72支BA开口于第一象限,3支开口于第二象限,31支开口于第四象限;25支发自降主动脉前壁,58支发自降主动脉右侧壁,7支发自降主动脉后壁,12支发自降主动脉左侧壁,2支发自右侧锁骨下动脉,1支发自左侧颈总动脉,1支发自右侧甲状颈干。结论:MSCTA能清楚显示肺癌供血支气管动脉及其分支,明确了支气管动脉开口的位置,为支气管动脉插管介入治疗肺癌提供准确而有价值的定位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支气管动脉 容积显示 图像融合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