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免疫诱抗剂ZNC对小麦赤霉病防治和产量的影响
- 1
-
-
作者
张晓英
毛咪
王洪凤
丁新华
朱树伟
石磊
-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
山东蓬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5-105,共11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2023YFD1700204)
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2019JZZY020608)。
-
文摘
【目的】探究一种有效、安全的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降低小麦赤霉病发病率及药剂自身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多菌灵和植物免疫诱抗剂(ZNC、氨基寡糖素)3种药剂,采用平板抑菌法探究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病原菌禾谷镰刀菌的抑制效果;通过盆栽试验对不同药剂的防效进行验证;通过盆栽试验探究不同药剂对小麦生长的影响,之后在人工接种禾谷镰刀菌条件下探究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效。【结果】多菌灵对禾谷镰刀菌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且田间防效也显著高于ZNC和氨基寡糖素,防效达77.90%,ZNC、氨基寡糖素在平板抑菌试验中对禾谷镰刀菌无明显抑制效果,但在盆栽和田间防效试验中均表现出抑菌效果,并显著降低了田间病情指数,分别较CK降低47.59%、49.93%;多菌灵抑制了小麦的生长和小麦产量,相比于CK,小麦株高、茎粗、根长、根数、鲜重和干物质量分别降低8.69%、2.90%、21.28%、12.50%、12.83%和15.15%,小麦产量降低13.70%;ZNC则促进了小麦的生长,提高了小麦产量,相比CK,小麦产量提高7.96%,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提高14.45%,小麦籽粒呕吐毒素(deoxynivalenol,DON)含量降低6.00%。【结论】ZNC在防治病害的同时能够促进小麦生长、提高小麦产量并改善小麦籽粒品质,植物免疫诱抗剂ZNC为防治小麦赤霉病提供新的选择。
-
关键词
免疫诱抗剂
ZNC
小麦赤霉病
病情指数
产量
呕吐毒素含量
-
Keywords
immunomodulatory agents
ZNC
wheat scab
disease index
production
vomitoxin content
-
分类号
S435.121.45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储存条件对玉米胚及粕和毛油中呕吐毒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 2
-
-
作者
许利丽
刘玉兰
温运启
裴娅晓
王戬东
-
机构
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
河北玉星食品有限公司
-
出处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1-75,101,共6页
-
基金
"十三五"国家重点计划支持项目子课题(2016YFD0401405)
-
文摘
将不同水分含量(5.03%、9.07%、11.82%、17.97%)的玉米胚在25℃、相对湿度45%条件下储存30 d,将9.07%水分含量的玉米胚在25℃,不同相对湿度(75%、85%、95%)条件下储存30d,取不同储存时间的玉米胚样品检测其水分、粗脂肪及呕吐毒素(DON)含量,并检测玉米胚提取油脂后所得玉米粕和毛油中DON含量,分析储存条件对玉米胚及粕和毛油中DO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储存期间,低水分含量(5.03%和9.07%)玉米胚霉变较轻,粗脂肪含量变化较小;高水分含量(11.82%和17.97%)玉米胚霉变程度逐渐加深,粗脂肪含量分别下降1.21、2.74个百分点;不同水分含量玉米胚DON含量为160.9~489.5μg/kg,其粕中DON含量为200.2~340.6μg/kg;相对湿度为75%时,玉米胚品质无明显变化;相对湿度为85%和95%时,玉米胚品质劣变显著,其粗脂肪含量分别降低1.93、3.87个百分点,玉米胚DON含量148.3~484.7μg/kg,其粕中DON含量270.6~439.6μg/kg;不同储存条件下得到玉米油中均未检出DON;玉米胚及粕中DON含量均低于国标1 000μg/kg的限量。
-
关键词
玉米胚
玉米粕
玉米油
储存水分
储存时间
呕吐毒素
-
Keywords
corn germ
corn meal
corn oil
storage moisture content
storage time
vomitoxin
-
分类号
TS222.1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