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常人涡静脉壶腹的吲哚菁绿造影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蕴随 郭希让 赵朝霞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65-367,共3页
目的 观察正常人涡静脉壶腹及其所属收集静脉的形态特征。方法 对50例正常人行常规吲哚菁绿眼底血管造影(ICGA)检查。结果 (l)涡静脉壶腹分为无壶腹、柱状、类圆形及不规则4种类型;无壶腹占6.41%,其中象限完全无... 目的 观察正常人涡静脉壶腹及其所属收集静脉的形态特征。方法 对50例正常人行常规吲哚菁绿眼底血管造影(ICGA)检查。结果 (l)涡静脉壶腹分为无壶腹、柱状、类圆形及不规则4种类型;无壶腹占6.41%,其中象限完全无壶腹者占象限的4.75%,主要出现在颞上象限;柱状壶腹占62.08%;类圆形壶腹占27.64%;不规则形壶腹占3.87%。(2)收集静脉主干直接注入壶腹,每个壶腹所属收集静脉主干2~10支,平均3.88支。(3)壶腹面积以颞下象限高于其他象限,其他象限之间无差异;颞侧象限壶腹面积大于鼻侧象限。结论 正常人吲哚菁绿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显示脉络膜静脉引流有一定的形态特征,此形态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静脉壶腹 吲哚菁绿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眼科诊断
下载PDF
正常人吲哚青绿血管造影眼底后部强荧光区的表现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郭希让 赵朝霞 李蕴随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观察正常人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greenangiography,ICGA)眼底后部强荧光区形态表现,探讨后部脉络膜的循环状态。方法对50例正常人行常规ICGA检查。结果①眼底后部强荧光区出现时... 目的观察正常人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greenangiography,ICGA)眼底后部强荧光区形态表现,探讨后部脉络膜的循环状态。方法对50例正常人行常规ICGA检查。结果①眼底后部强荧光区出现时间平均为(30.80±5.42)秒;②后部强荧光区的形态为上下两团对称型者占58%,为一团型者占42%;③后部强荧光区的面积平均为(57.27±14.08)mm2;④后部强荧光区持续时间平均为(172.44±59.70)秒。结论正常人ICGA检查在眼底后部可见有明确的强荧光区,其时限及形态特征体现后部脉络膜的正常血液供应及循环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青绿 ICGA 脉络膜疾病 眼底荧光摄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