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QUANTUM EFFECT OF DOMAIN WALL MOVEMENT IN A FERROMAGNET AT LOW TEMPERATURES
1
作者 苏刚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0年第11期904-908,共5页
Currently, people investigating the magnetic properties of ferromagnets at low temperatures have found that there exists a class of magnetic alloys such as SmCo<sub>3.5</sub>Cu<sub>1.5</sub>, S... Currently, people investigating the magnetic properties of ferromagnets at low temperatures have found that there exists a class of magnetic alloys such as SmCo<sub>3.5</sub>Cu<sub>1.5</sub>, Sm(CoCuFeTi)<sub>6.8</sub>, Tb(Fe<sub>0.7</sub>Al<sub>0.3</sub>)<sub>2</sub>, Dy(Fe<sub>0.9</sub>Ga<sub>0.1</sub>)<sub>2</sub>, of which the curves of coercive force H<sub>c</sub> versus temperature T are logarithmic shapes at high temperatures and 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main wall movement quantum FLUCTUATIONS the fluctuation-disslpation theorem.
原文传递
MASS MOVEMENT IN THE GREAT WALL STATION AREA, ANTARCTICA
2
作者 Zlm Cheng and Cui ZhijiuDepartment of Geography,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ese Journal of Polar Science》 1992年第2期28-31,共4页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mass movement processes on the Fildes Peninsula, King George Island. Based on numerous field investigation, the authors consider that the slope mass movement and periglacial form on the penin...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mass movement processes on the Fildes Peninsula, King George Island. Based on numerous field investigation, the authors consider that the slope mass movement and periglacial form on the peninsula have an internal relationship in genesis, reflecting in there main aspects. 1, All patterns of mass movement are developed on the slope surface; 2, different -order mass movement and periglacial type show their space-time distribution rules (their development stages); 3, The slope mass movement are developed from the periglacio - geomorphic processes. More detailed works have been done, such as fixed reapeated surveying whose results are concord and with the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above mentimed very w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ss movement Great wall Station Antarctica.
下载PDF
直角凸壁面附近非对称位置的空泡动力学行为实验研究
3
作者 席新铭 张程 +2 位作者 王笑语 李肖飞 张宇宁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2-612,共11页
空化破坏现象在核电厂中广泛存在。为了更深入地揭示空化破坏的机理,本文借助高速摄影实验系统,研究了直角凸壁面附近非对称位置空泡的动力学行为。具体分析了空泡的轮廓变形,形心的移动距离和方向,以及空泡射流的方向随着空泡与壁面相... 空化破坏现象在核电厂中广泛存在。为了更深入地揭示空化破坏的机理,本文借助高速摄影实验系统,研究了直角凸壁面附近非对称位置空泡的动力学行为。具体分析了空泡的轮廓变形,形心的移动距离和方向,以及空泡射流的方向随着空泡与壁面相对位置d、h的变化规律。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空泡的变形与空泡和固体壁面的相对位置d、h有关。随着空泡与右壁面的距离d的增大,空泡的非对称性越来越弱。随着空泡与上壁面的距离h的增大,在整个空泡的动力学过程中空泡的非球形特征逐渐减弱。(2)在空泡的溃灭和再生长过程中,空泡形心会持续地向左下方移动,且形心向左移动的距离随着d和h的增大而明显减小。(3)当空泡与上壁面的距离h适当时,会产生明显的斜向左下方的射流现象,且射流方向角θ随着d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泡动力学行为 直角凸壁面 空泡移动 射流现象
下载PDF
船用机器人爬壁平台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永杰 张诺 +1 位作者 杨振 胡小才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5,共11页
船舶爬壁机器人与陆地机器人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兼具移动和吸附功能,能够于倾斜的船舶壁面上完成爬壁运动,通过配备除锈、清洗、焊接所需的高压水枪、焊枪、图像识别等装置完成对应作业任务,每种作业任务需要的运动机械结构和运行方式也... 船舶爬壁机器人与陆地机器人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兼具移动和吸附功能,能够于倾斜的船舶壁面上完成爬壁运动,通过配备除锈、清洗、焊接所需的高压水枪、焊枪、图像识别等装置完成对应作业任务,每种作业任务需要的运动机械结构和运行方式也有不同。通过介绍近年来设计制造的爬壁机器人及其爬壁平台,按照其吸附原理和运动特点将其分为磁吸附、负压吸附和仿生类等爬壁平台设计方法,介绍了各类爬壁平台的机械结构设计、运动性能和适用范围,期望能够为未来船用机器人的设计制造和技术发展提供灵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吸附移动 爬壁式机器人 仿真吸附 技术综述
下载PDF
露天转地下挂帮矿崩落法开采边坡安全防控技术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宫长亮 孙哲申 +3 位作者 许译心 李昱衡 任海龙 范晓明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1期115-118,共4页
露天转地下过渡期崩落法开采挂帮矿,会引起边坡的岩移和陷落,威胁露天矿的安全生产。以大孤山铁矿为工程背景,分析边坡岩移机理,得出挂帮矿持续冒落跨度为临界冒落跨度的1.25~1.65倍,第一分段进路布置在矿体厚度大于3.3l的位置,能够保... 露天转地下过渡期崩落法开采挂帮矿,会引起边坡的岩移和陷落,威胁露天矿的安全生产。以大孤山铁矿为工程背景,分析边坡岩移机理,得出挂帮矿持续冒落跨度为临界冒落跨度的1.25~1.65倍,第一分段进路布置在矿体厚度大于3.3l的位置,能够保证露天开采的安全。研究陷落散体所需的回采体积,得出回采体积先随着保安矿柱宽度的增加而减小,后又随着保安矿柱宽度的增加而增大,当保安矿柱的宽度为88.45 m时,所需回采体积最小。采用散体滑落试验,得出了防护坝设置在露天坑底的上一个台阶,保证了露天开采的安全。研究成果能够实现大孤山铁矿露天转地下过渡期的产能衔接和安全生产,对于矿山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转地下 挂帮矿开采 岩移控制 陷落散体 防护坝
下载PDF
基于多输出LSTM神经网络的深基坑侧移预测
6
作者 周志勇 吕东 +2 位作者 王耿鑫 朱耀民 申文明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3-449,共7页
深基坑挡土墙是工程实践中常用的支护结构,对限制深基坑变形和预防工程事故起着重要的作用。深基坑工程往往会布置多个不同深度的测点,然而现有研究大多只预测了单个测点的未来侧移,浪费了其余测点的监测数据。以杭州市某深基坑工程为背... 深基坑挡土墙是工程实践中常用的支护结构,对限制深基坑变形和预防工程事故起着重要的作用。深基坑工程往往会布置多个不同深度的测点,然而现有研究大多只预测了单个测点的未来侧移,浪费了其余测点的监测数据。以杭州市某深基坑工程为背景,建立基于贝叶斯优化的多输出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模型,在保证模型最优性能的情况下,采用历史监测数据输入对深基坑的多个测点进行预测,并单独提取墙体每日最大侧移预测值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结合贝叶斯优化的多输出LSTM神经网络模型在深基坑墙体多测点侧移预测方面展现出理想的预测效果,模型R^(2)达到了0.94,每日最大侧移预测值的模型R^(2)为0.91,略低于整体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挡土墙 侧移 多输出LSTM神经网络 贝叶斯优化
下载PDF
大采高工作面覆岩运动与煤壁片帮规律
7
作者 何吉清 李猛 +1 位作者 安博超 胡皓宇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5-142,共8页
为探究大采高工作面顶板运动规律及煤壁破坏机理,建立3种不同采高的UDEC数值模型,分析采高和支架护帮板位置对顶板垮落步距、形态及煤壁破坏深度的影响,建立煤壁滑移破坏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初次来压步距受采高的影响较小,均为45 m... 为探究大采高工作面顶板运动规律及煤壁破坏机理,建立3种不同采高的UDEC数值模型,分析采高和支架护帮板位置对顶板垮落步距、形态及煤壁破坏深度的影响,建立煤壁滑移破坏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初次来压步距受采高的影响较小,均为45 m,周期来压步距随着采高的增大而减小;大采高工作面由于垮落矸石无法充满采空区,顶板易形成悬臂梁结构;采高增大会增大煤壁片帮的风险。计算得出了大采高工作面煤壁能承受的最大顶板压力,给出了煤壁滑移破坏判据。通过建立不同护帮板位置的数值模型,确定了8.8 m大采高工作面的护帮板最佳支护位置。提出了增加护帮板水平推力和支护面积的煤壁控制方法,现场应用该方法使煤壁稳定性得到了有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高 覆岩运动 煤壁片帮 煤壁控制
下载PDF
适应多种立面的磁吸附爬壁机器人转弯特性分析
8
作者 吕志朋 庄曙东 +2 位作者 杨忠 唐春明 龙杰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2024年第7期46-51,共6页
现有的磁吸附爬壁机器人无法满足同时在平直壁面与凹凸曲面上的作业要求,提出了一种带有柔性履带结构的爬壁机器人,确保机器人在多种立面上的可靠吸附。根据机器人在平直壁面实现转弯的两种情形,建立了机器人转弯力学模型,推导出电机输... 现有的磁吸附爬壁机器人无法满足同时在平直壁面与凹凸曲面上的作业要求,提出了一种带有柔性履带结构的爬壁机器人,确保机器人在多种立面上的可靠吸附。根据机器人在平直壁面实现转弯的两种情形,建立了机器人转弯力学模型,推导出电机输出转矩方程,经计算,履带驱动电机转矩应不小于2.5 N·m。分析了机器人两侧履带随曲面曲率的变化情况,利用几何关系探究了机器人在曲面曲率半径为0.5~3.0 m的凹凸曲面上转弯时,柔性履带机构的姿态变化规律。该研究为机器人进一步优化设计、电机选型与应用场景选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爬壁机器人 平直壁面 凹凸曲面 转弯运动
下载PDF
挡墙平动墙后被动土压力研究
9
作者 张航 齐永正 +2 位作者 杨子明 郝昀杰 刘玮民 《工程质量》 2024年第3期17-23,28,共8页
墙后土压力分布形式是挡土墙设计与施工的重要参考依据。本研究开展了单一硬土、硬土-软土-硬土、软土-硬土-软土和单一软土4组挡墙平动室内模型试验,分析了墙后实测侧向水平土压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挡墙平动,对于成层土,被动土压力... 墙后土压力分布形式是挡土墙设计与施工的重要参考依据。本研究开展了单一硬土、硬土-软土-硬土、软土-硬土-软土和单一软土4组挡墙平动室内模型试验,分析了墙后实测侧向水平土压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挡墙平动,对于成层土,被动土压力均在土层交界处土应力发生突变,墙后被动土压力图呈锯齿梯形台阶分布;在侧向水平荷载作用下,水平分层地基软硬土层界面处,无应力集中与应力扩散,与竖向荷载作用下分层地基应力集中和应力扩散存在显著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挡土墙 土压力 平行移动 模型试验
下载PDF
刚性挡土墙主动土压力数值分析 被引量:39
10
作者 陈页开 汪益敏 +1 位作者 徐日庆 龚晓南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89-995,共7页
采用有限单元法对作用于刚性挡土墙上的主动土压力进行数值分析,土体采用弹塑性的Mohr-Coulomb本构模型,在土与结构接触面间引入无厚度的Goodman接触单元,接触面上剪应力和剪切位移采用弹塑性的本构模型,研究了不同挡土墙的变位模式、... 采用有限单元法对作用于刚性挡土墙上的主动土压力进行数值分析,土体采用弹塑性的Mohr-Coulomb本构模型,在土与结构接触面间引入无厚度的Goodman接触单元,接触面上剪应力和剪切位移采用弹塑性的本构模型,研究了不同挡土墙的变位模式、不同墙面摩擦特性以及土体变形特性等因素对土压力大小和分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主动土压力 刚性挡土墙 变位模式 弹塑性 本构模型
下载PDF
刚性挡土墙被动土压力数值分析 被引量:37
11
作者 陈页开 汪益敏 +1 位作者 徐日庆 龚晓南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80-988,共9页
采用有限单元法对作用于刚性挡土墙上的被动土压力进行数值分析,土体采用弹塑性的Mohr-Coulomb本构模型,在土与结构接触面间引入无厚度的Goodman接触单元,接触面上剪应力和剪切位移采用弹塑性的本构模型,研究了不同的挡土墙的变位模式... 采用有限单元法对作用于刚性挡土墙上的被动土压力进行数值分析,土体采用弹塑性的Mohr-Coulomb本构模型,在土与结构接触面间引入无厚度的Goodman接触单元,接触面上剪应力和剪切位移采用弹塑性的本构模型,研究了不同的挡土墙的变位模式、不同墙面摩擦特性以及土体变形特性等因素对土压力大小和分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被动土压力 刚性挡土墙 变位模式 弹塑性
下载PDF
墙体绕基础转动情况下挡土墙主动土压力分布 被引量:50
12
作者 王元战 李蔚 黄长虹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8-211,共4页
采用库仑土压力理论的假设 ,挡土墙上的主动土压力是由墙后填土在极限平衡状态下出现的滑动楔体产生 ,在该滑动楔体上沿填土深度方向取水平层薄单元进行分析 ,建立关于挡土墙上土压力强度的一阶微分方程 ,给出了墙体绕地基转动变位模式... 采用库仑土压力理论的假设 ,挡土墙上的主动土压力是由墙后填土在极限平衡状态下出现的滑动楔体产生 ,在该滑动楔体上沿填土深度方向取水平层薄单元进行分析 ,建立关于挡土墙上土压力强度的一阶微分方程 ,给出了墙体绕地基转动变位模式下 ,土压力强度、土压力合力和土压力合力作用点的理论公式 ,并与库仑土压力理论、墙体平动变位模式下土压力和有关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墙体绕地基转动变位模式下土压力合力与墙体平动变位模式下土压力合力相等 ,并等于库仑土压力理论计算结果 ,但土压力合力作用点和土压力分布有显著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挡土墙 绕地基转动 土压力 分布
下载PDF
不同变位模式下挡土墙被动土压力的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顾长存 陆海源 +2 位作者 刘汉龙 高玉峰 周云东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0-433,共4页
基于库仑土压力理论,通过对滑动土体中水平薄层单元的分析,建立了墙体绕基础转动(RB)模式和墙体绕墙顶转动(RT)模式下的被动土压力的一阶微分方程,给出了土压力强度、土压力合力、土压力作用点的理论计算公式,并将该理论计算公式与墙体... 基于库仑土压力理论,通过对滑动土体中水平薄层单元的分析,建立了墙体绕基础转动(RB)模式和墙体绕墙顶转动(RT)模式下的被动土压力的一阶微分方程,给出了土压力强度、土压力合力、土压力作用点的理论计算公式,并将该理论计算公式与墙体平动(T)模式和库仑理论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土压力强度分布呈曲线分布.合力作用点到墙底的距离依RB模式、T模式和RT模式次序增大.q0=0时,各变位模式合力计算值与库仑理论值一致;q0>0时,RT模式合力计算值比库仑理论值大,RB模式合力计算值比库仑理论值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位模式 挡土墙 被动土压力
下载PDF
砂土中挡墙不同变位模式主动土压力模型试验 被引量:15
14
作者 许雷挺 张治成 +1 位作者 张戎泽 钱建固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96-1302,共7页
针对刚性挡墙不同变位模式,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土体作用于墙上的主动土压力进行模型试验研究。试验模拟了在平移(T模式)、绕墙趾转动(RB模式)和绕墙顶转动(RT模式)3种基本刚性变位模式下挡墙土压力的变化,得到了墙背主动土压力的基本规律... 针对刚性挡墙不同变位模式,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土体作用于墙上的主动土压力进行模型试验研究。试验模拟了在平移(T模式)、绕墙趾转动(RB模式)和绕墙顶转动(RT模式)3种基本刚性变位模式下挡墙土压力的变化,得到了墙背主动土压力的基本规律。试验观察发现,挡墙平移时,主动土压力呈重心下移的抛物线形,挡墙变位最大位移约0.002H时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挡墙绕墙趾转动时,主动土压力近似呈三角形分布,约0.0035H时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挡墙绕墙顶转动时,主动土压力呈上部大而下部小的抛物线形,约0.0025H时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本文还将得到的主动土压力规律进行简化,得到了3种基本变位模式下的主动土压力简化图,对工程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挡墙 主动土压力 挡墙变位模式 模型试验
下载PDF
不同墙体位移方式下被动土压力的颗粒流模拟 被引量:30
15
作者 曾庆有 周健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43-47,共5页
用二维颗粒流程序(PFC2D)对各种移动模式的刚性挡墙被动土压力进行了模拟。再根据已有的模型试验建立颗粒流模型,分别让刚性墙体朝土体一侧平移、绕墙体顶部转动和绕墙体底部转动,给出了这三种情况下墙后被动土压力的分布图形以及相应... 用二维颗粒流程序(PFC2D)对各种移动模式的刚性挡墙被动土压力进行了模拟。再根据已有的模型试验建立颗粒流模型,分别让刚性墙体朝土体一侧平移、绕墙体顶部转动和绕墙体底部转动,给出了这三种情况下墙后被动土压力的分布图形以及相应的竖向应力的分布图形,同时给出了墙后被动土压力随墙体位移的变化规律。最后,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表明,颗粒流数值模拟方法不仅使用方便,而且能较好地模拟墙后被动土压力的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流(PFC) 被动土压力 不同位移方式
下载PDF
考虑挡墙变位模式的有限土体主动土压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方焘 孙书翰 +3 位作者 徐长节 王海龙 杨锐锐 王宁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78-1185,共8页
经典土压力理论中假定墙背后土体为半无限空间,墙后土体宽度减小至一定宽度时就不再适用。为研究有限宽度土体情况下的土压力分布特性,设计有限土体自动控制模型试验装置,采用福建标准砂,在测试砂土的物理力学特性和标定土压力量测元器... 经典土压力理论中假定墙背后土体为半无限空间,墙后土体宽度减小至一定宽度时就不再适用。为研究有限宽度土体情况下的土压力分布特性,设计有限土体自动控制模型试验装置,采用福建标准砂,在测试砂土的物理力学特性和标定土压力量测元器件基础上,开展挡土墙绕墙趾及墙顶转动、平动等3种变位模式下的有限土体主动土压力分布特性模型试验研究;同时,运用极限平衡法计算得到各组试验主动土压力合力,与模型试验开展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各填土宽度砂土主动土压力试验的破裂面均为直线,当宽度减小到一定值时,土体破裂棱体均由三角形变为梯形;随着填土宽度的减小,墙后土压力合力也随之减小;3种不同变位模式下土压力分布规律不同;极限平衡法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存在一定差异,最大相差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土体 模型试验 主动土压力 变位模式 极限平衡法
下载PDF
花粉管细胞壁结构及胞质运动 被引量:14
17
作者 郝怀庆 王钦丽 +2 位作者 陈艳梅 胡玉熹 林金星 《植物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0-279,共10页
花粉管的极性顶端生长是将雄配子体运输到子房的过程 ,在高等植物有性生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花粉管的生长过程包括许多方面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花粉管细胞壁的合成和胞质运动。本文就细胞壁的结构及组成 ,生殖细胞和营养核的移位 ,... 花粉管的极性顶端生长是将雄配子体运输到子房的过程 ,在高等植物有性生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花粉管的生长过程包括许多方面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花粉管细胞壁的合成和胞质运动。本文就细胞壁的结构及组成 ,生殖细胞和营养核的移位 ,细胞器以及分泌小泡的运动等方面作了较全面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管 细胞壁 结构 胞质运动 顶端生长 分泌小泡
下载PDF
液滴撞击壁面气泡的产生及运动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宋云超 宁智 +3 位作者 孙春华 吕明 阎凯 付娟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3-158,共6页
液滴撞击壁面时,液滴与壁面间产生的气泡及其变化对液滴在壁面上的后续运动具有重要的影响。利用相界面追踪的复合Level Set-VOF方法和壁面润湿模型,通过气液两相流动与固壁相互作用的耦合求解,对液滴撞击壁面时气泡的产生及运动进行了... 液滴撞击壁面时,液滴与壁面间产生的气泡及其变化对液滴在壁面上的后续运动具有重要的影响。利用相界面追踪的复合Level Set-VOF方法和壁面润湿模型,通过气液两相流动与固壁相互作用的耦合求解,对液滴撞击壁面时气泡的产生及运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撞击速度较大时,液滴与壁面间气体的压力远大于液滴内压力以及接触线附近区域液体和气体具有不同的速度分布特性是撞击壁面时液滴内产生气泡及气泡运动变化的主要原因;液滴与壁面间形成的气体层宽度将经历先增大后减小,并最终在液滴中心形成一个气泡的变化历程。液滴撞击速度小于一定值时,气泡最终半径与撞击速度呈近似线性关系,撞击速度对气泡最终半径影响较大;撞击速度超过一定值后,气体层最大宽度与撞击速度呈近似线性关系,但气泡最终半径基本不再受撞击速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滴 撞击 壁面 气泡 运动
下载PDF
彩色室壁运动技术与多普勒组织成像联合应用诊断心肌梗塞室壁运动异常 被引量:3
19
作者 白旭东 徐惠 +3 位作者 赵丽荣 孙莹 齐宏彬 杨晓英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6-148,共3页
目的 :探讨彩色室壁运动技术 (CK)与多普勒组织成像 (DTI)联合应用对心肌梗塞局部室壁运动异常 (RWMA)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 CK和 DTI技术对 6 7例确诊为心肌梗塞患者和 4 0例正常对照者的左室壁节段运动进行检测。CK指标为收缩期内... 目的 :探讨彩色室壁运动技术 (CK)与多普勒组织成像 (DTI)联合应用对心肌梗塞局部室壁运动异常 (RWMA)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 CK和 DTI技术对 6 7例确诊为心肌梗塞患者和 4 0例正常对照者的左室壁节段运动进行检测。CK指标为收缩期内心内膜位移 (CK) ,DTI指标包括 :收缩期波峰值 (Vs) ,舒张早期波峰值 (Ve) ,舒张晚期波峰值 (Va)。结果 :心肌梗塞患者 CK检测的室壁运动幅度及 DTI检测的室壁沿长轴运动速度均减低 ,有梗塞节段室壁运动减低更明显 ,单独 CK与 DTI指标诊断室壁运动异常和判定梗塞节段的敏感度均较低 ,CK和 DTI对 RWMA的敏感度分别为 85 .0 7% ,86 .5 6 % ,CK和 DTI对梗塞节段的敏感度分别为 87.6 2 % ,85 .33% ,而 CK与 DTI指标相结合后 ,对 RWMA的敏感性达 99.5 1% ,判定梗塞节段的敏感性达 99.11%。结论 :CK和 DTI联合应用能更准确地诊断心肌梗塞患者的局部室壁运动异常 ,判定梗塞节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超声检查 心肌梗塞/诊断 彩色室壁运动技术 多普勒组织成像 局部室壁运动异常
下载PDF
关于挡土墙主动土压力计算问题 被引量:24
20
作者 王元战 黄长虹 《港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2-27,共6页
采用库仑土压力理论 ,挡土墙的主动土压力是由墙后填土在极限平衡状态下出现的滑动楔体产生的假设 ,建立关于挡土墙上土压力强度的一阶微分方程 ,并求得精确解 ,分别给出了墙体水平变位、墙体绕地基转动、墙体绕墙顶转动三种变位模式下 ... 采用库仑土压力理论 ,挡土墙的主动土压力是由墙后填土在极限平衡状态下出现的滑动楔体产生的假设 ,建立关于挡土墙上土压力强度的一阶微分方程 ,并求得精确解 ,分别给出了墙体水平变位、墙体绕地基转动、墙体绕墙顶转动三种变位模式下 ,土压力强度、土压力合力和土压力合力作用点的理论公式 ,并与库仑土压力公式和有关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三种墙体变位模式下的土压力合力等于库仑土压力公式计算结果 ,但土压力合力作用点有显著差别。结合工程设计 ,对挡土墙主动土压力的大小和分布 ,以及作用点的取值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挡土墙 主动土压力 计算 库仑土压力 变位模式 土压力强度 土压力合力 土压力合力作用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