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4篇文章
< 1 2 8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racteristics of Element Migration in the Process of Wall-Rock Alteration in the Shibangou Gold Deposit,Western Henan 被引量:2
1
作者 WEI Junhao LI Jianwei YUAN Yanbi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2期201-207,共7页
Abstract The Shibangou gold deposit in western Henan is associated with irregular quartz veinlets occurring in altered shear zones dissecting a dioritic intrusion. The altered shear zones are characterized by silicifi... Abstract The Shibangou gold deposit in western Henan is associated with irregular quartz veinlets occurring in altered shear zones dissecting a dioritic intrusion. The altered shear zones are characterized by silicification, pyritization, sericilization, chloritization and K-feldspar alteration. Zoning of altered rocks adjacent to the Au-bearing quartz veins is obviously exhibited. Fine-grained sulphides and quartz veinlets of different ages and small-scale fissure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altered zones. Major mineralization types in this gold deposit are Au-bearing quartz veinlets and altered rocks in the shear zones.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drilling cores according to the alteration zoning and mineralization type and all samples were analyzed for major and trace elements. Mass balance, volume change (fv=97.3–71.9%) and major element variation sequences are studied in terms of major elements. The changes of mobile components (SiO2, K2O, Fe2O3) and CaO) and immobile component (Al2O3) in the wall-rock alteration are discussed. The gold mineraliz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the enrichment of As, Ag, Hg and Pb and depletion of Cu and Zn. The study of compositional variation of altered rocks proves to be a very efficient method for defining the extent of wall-rock alteration, fluid activity and mineralization and enrich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ll-rock alteration element migration mass balance Shibangou gold deposit
下载PDF
Mineralogical Zonation of Wall-Rock Alteration in Jiaodong Gold Province, North China 被引量:3
2
作者 Chen Guangyuan Sun Daisheng Shao Wei Li Shengrong Division of Genetic Mineralogy,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100083 Fyfe S. William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 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 London, Ontario, Canada, N6A 5B7 Che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1期20-24,共5页
Mineralogical zonation of wall rock alterations in Mesozoic granitoids is summarized from 18 gold deposits in Jiaodong gold province on the Asian mobile continental margin of the west circum Pacific rim. This paper ... Mineralogical zonation of wall rock alterations in Mesozoic granitoids is summarized from 18 gold deposits in Jiaodong gold province on the Asian mobile continental margin of the west circum Pacific rim. This paper deals with wall rock alterations developed around gold mineralizations of the quartz vein type in granitoids and the wall rock alteration type in granitoid basement contacts along Mesozoic fault zones trending mostly NNE SSW and NE SW. Five alteration zones are distinguished from host rock to ore zone, namely the chloritization and sericitization zone, the hematitization rutilization and microclinization zone, the quartz sericitization zone, the pyrite quartz sericitization zone and the pyrite silicification zone. The former two are outer zones marked by incomplete alteration of first mafic and then felsic minerals of the granitoids, while the later three are inner zones marked by complete alteration of both mafic and felsic minerals of the granitoids leading to retrogressive sericitization and progressive silicification with participation of ore elements. The whole process proceeds under dynamometamorphism with high fugacity of volatiles. Wall rock alteration is the intermediate link between unaltered host rock and ore mineralization both in time and space. Development of the alteration zonation and its mineral composition controls genetic type of mineralization, size and grade of the deposit and location of the ore zo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ld province wall rock alteration ZONATION mineralogy Jiaodong.
下载PDF
GEOCHEMICAL KINETIC SIMULATION ON WALL-ROCK ALTERATION ZONING IN THE BAOBAN GOLD FIELD, SOUTH CHINA 被引量:2
3
作者 肖志峰 杨丽清 欧阳自远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1994年第2期184-191,共8页
The Baoban gold field, located in the area of Hainan Island, South China, bears three gold de-posits: Tuwaishan, Baoban, and Erjia, which belong to the wall-rock alteration type. In terms of the petrography data, four... The Baoban gold field, located in the area of Hainan Island, South China, bears three gold de-posits: Tuwaishan, Baoban, and Erjia, which belong to the wall-rock alteration type. In terms of the petrography data, four alteration zones can be recognized from the ore-vein outwards: (1) the silicification zone; (2) the sericitization zone, (3) the chloritization zone; and (4) the calcitization zone. The geochemical kinetic simulation was carried out on sericitization and chloritization .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ed that the formation of the alteration zones is connected with the properties of hydrothermal fluids: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Al (O H)3, 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 and the velocity of fluid flow. The alteration zones in this field are the result of multiple interaction between hydrothermal fluids and wall roc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地球化学动力学 华南地区 地质构造
下载PDF
Effect of Groundwater Radiolysis on the Wall-rock Alteration of Uranium Ore Deposits
4
作者 闵茂中 吴俊奇 王湘云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1994年第4期355-362,共8页
Reported for the first the in this paper are the results of simulating experimnts on theγ-irradiation-induced oxidation of Fe2+ under the physicochemical conditions tr= 200℃,P= 50 MPa,Eh= -0.1V, PH=7.2) similar to t... Reported for the first the in this paper are the results of simulating experimnts on theγ-irradiation-induced oxidation of Fe2+ under the physicochemical conditions tr= 200℃,P= 50 MPa,Eh= -0.1V, PH=7.2) similar to tfor under which moderate-low temperature hydrothermal uraniumdeposits are formed . Evdence shows that the effect of groundwater radiolysis m to be the majormechanism of wall-rock alteration (hematitizaton ) of hydrothermal uranium deposits.Moreover, adiscussion was made of possible dets of radiolyss of the waterrock system on wall-rock alterationsincluding argillization and decoloration of uranium ore deposits on the basis of the experimental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床 地表水 水岩反应 辐射作用
下载PDF
岩浆通道成矿核心内涵“两深一浅一通道”及其找矿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宋谢炎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41-1952,共12页
岩浆通道成矿模型的建立深刻改变了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成因研究的范式,成为该领域的研究前沿,而且已经成功地应用于找矿勘查中。该模型揭示了硫化物熔离与聚集成矿在空间上的不一致性以及成矿与相关玄武岩铂族元素强烈亏损的成因联系,... 岩浆通道成矿模型的建立深刻改变了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成因研究的范式,成为该领域的研究前沿,而且已经成功地应用于找矿勘查中。该模型揭示了硫化物熔离与聚集成矿在空间上的不一致性以及成矿与相关玄武岩铂族元素强烈亏损的成因联系,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含矿岩体围岩贫硫化物的现象。笔者将该模型的核心内涵概括为“两深一浅一通道”,“两深”指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幔、硫化物熔离发生在深部,“一浅”指硫化物的聚集成矿主要发生在较浅的岩浆房,“一通道”指较稳定的岩浆通道更有利于成大矿。结合对典型矿床和成矿带的分析,笔者提出侵位较浅的、规模相对较大的岩体,其成矿潜力好于深部的岩浆通道相。因此,认为地表矿化并不是唯一可靠的、甚至不能作为最重要的找矿标志,要提高找矿效率(特别是隐伏矿床),首先要全面分析成矿带岩浆通道系统在不同区域的埋藏、剥蚀和暴露状况,目标岩体地质产状及其与围岩时代差异等宏观地质要素,查明深部通道相与浅部岩体空间分布和形成深度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判断浅部岩体的位置、合理部署重点勘查区域、选择有效的勘查技术、定位目标岩体,进行钻探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 岩浆通道成矿模型 含矿岩体产状 侵位深度 围岩时代
下载PDF
瞬变电磁法在煤矿灾害勘察评价的应用案例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霄龙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10期94-97,共4页
为进一步明确某现状矿区内易发生地下水危害的区域,采用瞬变电磁法对煤矿地下环境进行勘察,勘察结果表明矿区内可能存在一含水构造带,该构造带纵向基本贯穿标高550~-200 m,可能会对采空区或者巷道的开发使用带来危害。此外在瞬变电磁法... 为进一步明确某现状矿区内易发生地下水危害的区域,采用瞬变电磁法对煤矿地下环境进行勘察,勘察结果表明矿区内可能存在一含水构造带,该构造带纵向基本贯穿标高550~-200 m,可能会对采空区或者巷道的开发使用带来危害。此外在瞬变电磁法对矿区进行勘察时,采空区往往表现为低阻包围着的中高阻特征,而含水裂隙往往表现为低阻特征。本文研究内容对于指导后续矿产资源的开发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法 工作机理 矿区勘察 采空区 岩墙
下载PDF
柱脚不同连接形式钢框架-摇摆墙结构抗震性能对比分析
7
作者 蔡新江 陈磊 +2 位作者 毛小勇 田石柱 王文晋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62-1071,共10页
增设摇摆墙后框架结构地震下柱脚仍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塑性损伤,将柱脚设置为铰接或提离后有望减轻上述缺陷。以三层、六层和九层钢框架为基准模型,分别建立柱脚固接、铰接及提离三种框架-摇摆墙结构模型并进行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对比各... 增设摇摆墙后框架结构地震下柱脚仍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塑性损伤,将柱脚设置为铰接或提离后有望减轻上述缺陷。以三层、六层和九层钢框架为基准模型,分别建立柱脚固接、铰接及提离三种框架-摇摆墙结构模型并进行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对比各结构最大侧向位移、层间位移角、峰值加速度、层间剪力、墙体剪力和弯矩等;进一步建立耗能连梁固接和铰接的对比模型,研究连梁连接方式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层模型中柱脚固接时侧向位移、层间位移角、加速度、层间剪力及摇摆墙墙体剪力的控制效果最优,六层、九层模型中分别对应柱脚提离和柱脚铰接效果最好;摇摆墙墙体剪力图和弯矩图分别呈现“C形”和“反C形”,柱脚固接时墙体弯矩均为最小,与层数无关。柱脚固接耗能连梁两端采用固接最优,柱脚铰接和柱脚提离时耗能连梁两端采用铰接形式效果更优。此分析可为框架-摇摆墙结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摇摆墙 柱脚形式 变形 加速度 内力 连接形式
下载PDF
右江盆地大际山U-(Mo)矿床围岩蚀变特征及微量元素迁移规律——对区域内U、Au成生关系的指示
8
作者 田建吉 刘畅 +1 位作者 吴玉 李秋实 《世界核地质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434-449,共16页
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的右江盆地,是全球第二大的卡林型Au矿(共伴生有Sb、Hg、Tl异常/矿化)矿集区,有着滇黔桂“金三角”的美誉。值得注意的是,该区除发育Au(-Sb-Hg-Tl)矿床外,还产有大量赋矿岩性和控矿构造相似的U矿床(点),成矿特色鲜明... 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的右江盆地,是全球第二大的卡林型Au矿(共伴生有Sb、Hg、Tl异常/矿化)矿集区,有着滇黔桂“金三角”的美誉。值得注意的是,该区除发育Au(-Sb-Hg-Tl)矿床外,还产有大量赋矿岩性和控矿构造相似的U矿床(点),成矿特色鲜明。前人对该区Au矿开展了大量研究,而U矿研究较少,对U、Au的成生关系尚不清楚。基于此,文章选取右江盆地内典型的U矿床——大际山U-(Mo)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岩矿相学研究和地球化学分析,厘定了矿化的围岩蚀变为硫化、沥青质化、磷铝锶石化、硅化和伊利石化,揭示了矿化过程中Re、Tl、Mo、U、Cd、Ni、Co、As、Sb、MREE的相对富集。蚀变矿物组合及元素迁移规律约束大际山U-(Mo)矿床中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牛蹄塘组,成矿流体应为还原性有机流体与地表-近地表酸性、氧化性流体的混合,矿质沉淀发生在低温、酸性、还原环境中。综合分析认为,右江盆地内U、Au分布特征及矿床成因具有明显差异,二者应是不同成矿事件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岩蚀变特征 元素迁移规律 大际山U-(Mo)矿床 U、Au成生关系 右江盆地
下载PDF
非平稳随机地震激励下多层框架-摇摆墙结构的响应分析
9
作者 宋英华 马建 张远进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8-56,共9页
框架-摇摆墙是一种可有效提高建筑抗震性和韧性的组合自复位结构,为充分了解其在地震下的随机响应特性,构建多自由度框架-摇摆墙结构的简化非线性方程,并利用等效线性化,基于响应的伪谐波行为假设,构建含时变参数的等效线性动力方程;基... 框架-摇摆墙是一种可有效提高建筑抗震性和韧性的组合自复位结构,为充分了解其在地震下的随机响应特性,构建多自由度框架-摇摆墙结构的简化非线性方程,并利用等效线性化,基于响应的伪谐波行为假设,构建含时变参数的等效线性动力方程;基于随机平均的原理,得出控制响应幅值概率密度函数(PDF)的时间演变形式的福克-普朗克-科尔莫哥洛夫(FPK)方程,最终得出随机响应时间相关方差的一阶微分方程;并以某教学楼一榀框架为样本构建算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近似解析方法具有优异的精确度,在保证随机响应时间相关方差准确性的前提下,相对于传统的蒙特卡罗模拟(MCS)方法可提高分析的效率;在可分离形式和不可分离形式的非平稳地震动功率谱模型的结果中,随机响应方差曲线趋势与随机地震激励的形式相关,且在分段式调制非平稳谱作用下其分段点表现出很明显的不平滑现象;不同类型的随机地震激励扰动下的结果证明了此方法优异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平稳 随机地震 框架-摇摆墙结构 响应分析 随机平均
下载PDF
增层框架-摇摆墙体系抗震性能研究
10
作者 朱春阳 胡珂鑫 +2 位作者 孙丽 张力允 王玉婵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6-596,共11页
目的基于既有建筑的结构无法满足使用需求现状,通过质量调节及变形模式控制实现结构自振周期延长与损伤可控。方法提出增层框架-摇摆墙体系,对该结构进行理论分析,研究增层对整体结构地震效应的影响机理;利用SAP2000平台建立五个有限元... 目的基于既有建筑的结构无法满足使用需求现状,通过质量调节及变形模式控制实现结构自振周期延长与损伤可控。方法提出增层框架-摇摆墙体系,对该结构进行理论分析,研究增层对整体结构地震效应的影响机理;利用SAP2000平台建立五个有限元模型,基于规范反应谱开展参数敏感性、静力弹塑性和动力弹塑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摇摆墙简化力学模型。结果增层的质量及高度对整体结构地震作用影响显著;与原框架相比,增层后结构基本自振周期最大延长31.7%,最大弹塑性极限位移响应降低11.5%,最大位移角响应降低20.2%,结构变形不均匀性降低22.0%;与框架-摇摆墙相比,增层后摇摆墙弯矩在弹塑性极限状态下降低33.9%。结论合理设置增层框架-摇摆墙可以小幅降低结构整体地震作用,减小结构地震响应,对结构变形模式可实现有效控制;所建立的摇摆墙简化力学模型可合理反应地震作用下墙体弯矩分布,并使设计偏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层框架 框架-摇摆墙 抗震性能 动力学模型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深水硬质岩嵌入式承台无封底施工关键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曾健 关小会 郭志伟 《中外公路》 2024年第2期207-213,共7页
深水嵌入式承台基础施工中,需将泥面开挖至封底混凝土以下并对基底进行清理,以保证封底混凝土的高度和浇筑质量。对于地质条件良好的硬质岩,存在开挖困难、水下作业工期长、质量控制难、施工成本高等问题。该文依托重庆嘉华轨道专用桥... 深水嵌入式承台基础施工中,需将泥面开挖至封底混凝土以下并对基底进行清理,以保证封底混凝土的高度和浇筑质量。对于地质条件良好的硬质岩,存在开挖困难、水下作业工期长、质量控制难、施工成本高等问题。该文依托重庆嘉华轨道专用桥主墩承台施工,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工程实施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形成一种深水硬质岩嵌入式承台无封底施工技术。该施工技术,采用开挖壁体基槽并浇筑基槽混凝土的方式取代大体积封底混凝土,达到为承台施工提供干作业环境的目的,可将承台范围内基坑开挖由水下作业转为干作业,缩短水下开挖作业工期,节约水下混凝土用量,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台 深水硬质岩 双壁钢围堰 无封底 基槽 渗透水
下载PDF
冻结立井井筒机械化掘进现状及发展趋势
12
作者 陈湘生 王恒 +4 位作者 宋朝阳 陈汉青 陈曦 丁航 王磊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7,共17页
针对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赋存结构及煤炭未来一段时间将长期占据能源消耗主导地位的特点,回顾了我国煤炭井工开采领域冻结立井井筒机械化掘进发展历程。钻爆法凿井作为我国立井井筒施工的主要工法,炸药的应用大幅提高了冻结井筒... 针对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赋存结构及煤炭未来一段时间将长期占据能源消耗主导地位的特点,回顾了我国煤炭井工开采领域冻结立井井筒机械化掘进发展历程。钻爆法凿井作为我国立井井筒施工的主要工法,炸药的应用大幅提高了冻结井筒的掘进效率,配套的伞钻打孔、抓岩机装岩、大型井架及设备提升、大模板砌壁等大型机械化设备的应用,大幅提高了井筒成井速度;竖井钻机、反井钻机及竖井掘进机作为特殊地层条件下立井井筒特殊凿井方式,也有各自应用范围。面对我国西部富水弱胶结地层特点及智慧矿山发展趋势,采用冻结+钻爆法施工难以满足千米级弱胶结岩层立井井筒智能化无人化的建设需求,而采用冻结+竖井掘进机钻井是未来超深立井井筒技术发展方向之一。结合国外冻结+竖井掘进机凿井工程案例,针对我国西部富水弱胶结岩层立井井筒建设,提出了冻结+竖井掘进机凿井在冻结壁厚度和强度设计理论、双层钢筋混凝土井壁永久支护、低温环境下竖井掘进机掘进破岩形式以及分级上排渣方式等冻-掘-支-运协同作业方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明确了井壁结构与弱胶结围岩相互作用机理,优化双层井壁结构方法,构建竖井掘进机掘-支-运同步作业模式等,提升井筒建设综合效率,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动立井井筒向机械化、绿色化和智能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凿井 机械破岩 冻结井壁 竖井掘进机
下载PDF
膨胀岩隧道缓冲层复合支护体系让压机理
13
作者 刘刚 王皓 +2 位作者 许崇帮 缪圆冰 龚建伍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1-188,共8页
为构建缓冲层复合支护体系理论模型,分析缓冲层复合支护体系让压机理,弥补当前缓冲层让压机理的局限性。利用弹性力学知识,以单层厚壁圆筒模型为基础构建3层厚壁圆筒模型,推导出缓冲层复合支护体系中支护结构受力与外荷载之间函数关系,... 为构建缓冲层复合支护体系理论模型,分析缓冲层复合支护体系让压机理,弥补当前缓冲层让压机理的局限性。利用弹性力学知识,以单层厚壁圆筒模型为基础构建3层厚壁圆筒模型,推导出缓冲层复合支护体系中支护结构受力与外荷载之间函数关系,并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验证缓冲层复合支护结构受力解析解的正确性。基于此理论模型,分析了有无缓冲层复合支护体系中二衬和初支的受力特点,总结出缓冲层让压机理:在含有缓冲层的复合支护体系中,缓冲层材料被压缩,初支能够发生更大的向内变形量,进而吸收外部荷载作用,减小二衬的受力,从而整个结构能够实现让压效果,即缓冲层复合支护通过缓冲层压缩实现让压。通过改变缓冲层厚度对让压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缓冲层厚度为5 cm时,初支的形变量增加了1.34 cm,传递到二衬上的作用力也相应减小了71.6%;当缓冲层厚度增加至10 cm时,二衬的受力也进一步减小,对二衬结构更为有利。在让压支护体系中,随着缓冲层被压缩,初支也会发生更大的变形,初支内部应力也会增大,尤其是环向应力,即缓冲层的让压对初支受力是不利的,对二衬受力是有利的。因此,在复合让压支护体系中,当外部作用力一定时,对支护体系中缓冲层的设计要同时考虑初支和二衬的应力,即缓冲层的厚度存在一个最优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让压机理 厚壁圆筒模型 缓冲层 膨胀岩
下载PDF
超长外露锚杆无损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14
作者 郝利军 郭建军 高强 《四川水力发电》 2024年第4期10-12,36,共4页
锚杆无损检测技术是利用声波反射原理检测注浆锚杆的注浆饱满度及其埋设长度的一种方法,目前已在各类支护工程中广泛应用。但当锚杆外露长度过长时,其取得的检测结果误差较大,不能准确地反映锚杆的锚固质量。硬梁包水电站地下厂房岩壁... 锚杆无损检测技术是利用声波反射原理检测注浆锚杆的注浆饱满度及其埋设长度的一种方法,目前已在各类支护工程中广泛应用。但当锚杆外露长度过长时,其取得的检测结果误差较大,不能准确地反映锚杆的锚固质量。硬梁包水电站地下厂房岩壁吊车梁锚杆外露长度均超过1 m,其锚杆数量多,对钻孔注浆质量要求高,阐述了对如何准确快捷地实施检测,并进行了研究分析与探讨,所取得的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厂房 岩壁吊车梁 外露段 超长锚杆 无损检测 硬梁包水电站
下载PDF
渝利铁路绿春坝隧道危岩体整治防护设计
15
作者 葛学军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10期70-72,共3页
以渝利铁路绿春坝隧道陡坡危岩体为例,通过现场调研得到危岩体发育特征及其稳定性,进行现场滚石试验,然后采用ROCKFALL软件对危岩落石滚落轨迹及能量分布进行数值模拟。根据数值分析结果采取分区清除、分级防护、拦石墙与消能措施相结... 以渝利铁路绿春坝隧道陡坡危岩体为例,通过现场调研得到危岩体发育特征及其稳定性,进行现场滚石试验,然后采用ROCKFALL软件对危岩落石滚落轨迹及能量分布进行数值模拟。根据数值分析结果采取分区清除、分级防护、拦石墙与消能措施相结合的综合处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陡坡 危岩落石 拦石墙 处理措施
下载PDF
含建筑桩基的顺层岩质边坡桩锚支护体系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16
作者 吴曙光 毛振南 +2 位作者 潘林 薛尚铃 徐革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2,共12页
基于Bockinghamπ定理,对具有建筑桩基的顺层岩质边坡桩锚支护体系开展振动台模型试验,通过分析预应力锚索、建筑桩基的应变以及边坡坡顶加速度,研究支护体系的动力响应规律。结果表明,预应力锚索的应变在地震波加速度达到峰值时达到最... 基于Bockinghamπ定理,对具有建筑桩基的顺层岩质边坡桩锚支护体系开展振动台模型试验,通过分析预应力锚索、建筑桩基的应变以及边坡坡顶加速度,研究支护体系的动力响应规律。结果表明,预应力锚索的应变在地震波加速度达到峰值时达到最大值,且上排锚索受力大于下排锚索,随着地震幅值的增大,最上排锚索锚固段率先发生滑移破坏失去锚固作用;建筑桩基应变最大值点位于滑动面以下一定深度,且远离边坡坡面的建筑桩基受力大于邻近边坡坡面的建筑桩基;坡顶各点峰值加速度随地震波幅值增大整体表现为线性增大,但在Wenchuan-Wolong波(0.55g)和Sin波(0.4g)工况时,各点峰值加速度相对有所下降,随着地震波幅值增大,各点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在汶川波和正弦波作用下并非单调变化,而是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波动变化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桩基 顺层岩质边坡 桩锚挡墙 振动台 模型试验
下载PDF
水压-应力作用下井筒围岩的破坏机理与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华照来 范钢伟 +4 位作者 史进 陈笑予 徐建民 郑勇 任帅锋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6-134,共9页
本研究结合曹家滩煤矿井筒围岩在穿越地层时受到了水压弱化作用的实际情况,采用查阅资料、现场查勘、理论分析、公式计算、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开展了该煤矿主斜井围岩在水压-应力作用下的变形破坏与控制研究。利用半圆拱形井筒断面等... 本研究结合曹家滩煤矿井筒围岩在穿越地层时受到了水压弱化作用的实际情况,采用查阅资料、现场查勘、理论分析、公式计算、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开展了该煤矿主斜井围岩在水压-应力作用下的变形破坏与控制研究。利用半圆拱形井筒断面等效表示的当量半径法,结合地层水压、侧压系数、埋深、内聚力、内摩擦角、巷道尺寸等因素,优化建立了井筒围岩塑性区分布的数学表达式,并进行了模型的数值模拟验证与公式的敏感性分析,针对层位岩性差异及水压弱化作用等主要控制因素,从抑制围岩剪切破坏发生、提高围岩内聚力及内摩擦角、开孔泄水降压、注浆驱替水源、加强原有支护的角度进行了井筒的水害治理与围岩控制。对掌握井筒周边围岩在水压-应力作用下的变形破坏规律、开展相关的数值模拟研究、进行井筒的加固与水害防治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筒围岩 水压作用 塑性区 因素分析 破坏规律
下载PDF
工业广场保护煤柱开采井筒破损致因及防治技术
18
作者 程桦 喻宏 +4 位作者 宋海清 成浪 荣传新 姚直书 彭世龙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2-50,共9页
针对工业广场保护煤柱开采导致井筒破损的问题,以大社煤矿为工程背景,分析工广煤柱开采井筒围岩移动变形特征,揭示井筒破损致因;提出工广内后续工作面开采防治井筒破坏方案,形成相应的施工技术,并成功应用工程实践。研究表明:该矿工广内... 针对工业广场保护煤柱开采导致井筒破损的问题,以大社煤矿为工程背景,分析工广煤柱开采井筒围岩移动变形特征,揭示井筒破损致因;提出工广内后续工作面开采防治井筒破坏方案,形成相应的施工技术,并成功应用工程实践。研究表明:该矿工广内92606工作面邻近副井,开采引发的井筒竖向附加力是井筒破坏的致因;如不提前采取防治措施,后续92606外工作面开采,将导致副井井筒发生二次破坏;研究提出的不停产单卸压槽防治方案,具有不影响矿井生产、卸压率高、施工简单、成本低等优点。采用壁后注浆、开切卸压槽、架设密集井圈等技术,顺利完成了该矿不停产防治副井井筒破损工程。监测表明,该井筒竖向和环向应力,均小于井壁极限.承载力,处于安全状态,运行良好,达到了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广场 保护煤柱 地层沉降 井壁破损 卸压槽 围岩控制
下载PDF
江西省宜丰县白市化山锂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19
作者 刘丛 赵立民 +4 位作者 潘春蓉 张勇 戴浩橦 徐欣宇 潘家永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4-174,共11页
白市化山锂矿床为宜丰地区近年新发现的超大型花岗岩型锂矿床,估算Li_(2)O资源量超100万t,平均品位为0.39%。为研究围岩蚀变及探讨矿床成因,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岩相学观察和Li_(2)O含量分析。结果表明,白市化山锂矿床成矿岩... 白市化山锂矿床为宜丰地区近年新发现的超大型花岗岩型锂矿床,估算Li_(2)O资源量超100万t,平均品位为0.39%。为研究围岩蚀变及探讨矿床成因,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岩相学观察和Li_(2)O含量分析。结果表明,白市化山锂矿床成矿岩体为白水洞白云母(二长)花岗岩,与成矿关系密切的蚀变为钠长石化、白(锂)云母化。该矿床围岩蚀变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平面上由南西往北东、垂向上自上而下可以划分为强、中、弱钠长石化锂云母化白云母(二长)花岗岩三个蚀变矿化带。该矿床是岩浆高度分异演化使锂等稀有金属逐步富集形成,岩浆期后热液蚀变作用促使Li富集在花岗岩顶部、边部及其外接触带浅色云母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型锂矿 围岩蚀变 白市化山 江西 宜丰
下载PDF
浦城杉树坞萤石矿围岩蚀变岩相学特征及矿床成因
20
作者 赵东芳 孟都 《化工矿产地质》 CAS 2024年第1期14-22,共9页
杉树坞萤石矿近矿围岩蚀变镜下微观表现为高岭土化、高岭土绢云母化、硅化等蚀变组合,野外露头蚀变调查确定围岩蚀变分带为原岩带-构造破碎带-高岭土化蚀变带-硅化绢云母化带-萤石矿带-硅化带-构造碎裂带-另一侧的原岩带,反应矿体成矿... 杉树坞萤石矿近矿围岩蚀变镜下微观表现为高岭土化、高岭土绢云母化、硅化等蚀变组合,野外露头蚀变调查确定围岩蚀变分带为原岩带-构造破碎带-高岭土化蚀变带-硅化绢云母化带-萤石矿带-硅化带-构造碎裂带-另一侧的原岩带,反应矿体成矿过程为原岩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花岗斑岩,在经过一系列构造运动作用下,形成碎裂化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碎裂化花岗斑岩;随着张性断裂活动进一步加剧,岩石破碎成角砾形成花岗质碎裂角砾岩;含矿热液沿构造裂隙运移,通过组分的带进带出,形成高岭土化碎裂角砾岩、高岭土绢云母化碎裂角砾岩、萤石硅化岩。杉树坞萤石矿受构造运动时产生的动力破碎叠加低温热液蚀变作用而成,属于低温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硅化叠加强烈高岭土化、绢云母化为最为明显的找矿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石矿 围岩蚀变 岩相学 矿床成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