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婉”:词学核心概念的字源学谱系分析样例
被引量:
6
1
作者
朱崇才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5-160,共6页
"婉约"为词学的核心概念,"婉"的含义,可从"夗-宛-婉"的谱系中寻绎。"夗"训"卧",在甲骨文及金文中,系由两个或一个弯曲的人体所构成的象形字。"夗"含有"屈、曲、圆、...
"婉约"为词学的核心概念,"婉"的含义,可从"夗-宛-婉"的谱系中寻绎。"夗"训"卧",在甲骨文及金文中,系由两个或一个弯曲的人体所构成的象形字。"夗"含有"屈、曲、圆、转"等义;"宛"从宀从夗,由宀(馆室)这一部件,增加并引申有"深、幽、凄、清"等义;"婉"从女从宛,增加了"顺、丽、娈、媚"等义。"宛、婉、惋、怨"等夗族字,可与意义相近或相关的字组成诸多双音节词,并进一步组成四音节词组,用以形容描写对象,或用以评论词人词作,并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选择出"婉约"一词,作为词学的核心概念。夗族字所组成的词语及词组,其分布及使用情况,提示"宛"、"婉"等字的构形,与该字实际使用时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高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婉
词学
字源学
汉字美学
谱系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直”与“婉”的分途和变奏:汉魏六朝“诗可以怨”美学阐释的历史展开
被引量:
1
2
作者
袁劲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5-154,共10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怨"本是一种冤屈不平、蕴而不发的负面生存体验。借由"诗可以怨"命题的转换与推动,道德伦理与政治语境中的"怨",经两汉《论语》注疏与屈原评价论争,开始进入文学与文论话语,其正向审美...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怨"本是一种冤屈不平、蕴而不发的负面生存体验。借由"诗可以怨"命题的转换与推动,道德伦理与政治语境中的"怨",经两汉《论语》注疏与屈原评价论争,开始进入文学与文论话语,其正向审美价值亦随之彰显。汉魏六朝"诗可以怨"美学阐释的历史展开,包括"怨"作为人之常情的正当性和因情感人的审美性两大环节:先是情感之"直"突破伦理之"和"的约束,后又分化为阳刚之"直"与阴柔之"婉"两种风格。前者赓续了"怨刺上政"的诗教传统,借由其人到其文的以事感人,张扬"怨"中积极进取、刚正不阿的精神内核;后者伴随着个体抒情的觉醒和对内心的审视,通过以情动人、言此意彼的艺术化凸显了"怨"本身的缠绵悱恻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可以怨
美学阐释
和
直
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婉”:词学核心概念的字源学谱系分析样例
被引量:
6
1
作者
朱崇才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5-160,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BZW023)阶段性成果
文摘
"婉约"为词学的核心概念,"婉"的含义,可从"夗-宛-婉"的谱系中寻绎。"夗"训"卧",在甲骨文及金文中,系由两个或一个弯曲的人体所构成的象形字。"夗"含有"屈、曲、圆、转"等义;"宛"从宀从夗,由宀(馆室)这一部件,增加并引申有"深、幽、凄、清"等义;"婉"从女从宛,增加了"顺、丽、娈、媚"等义。"宛、婉、惋、怨"等夗族字,可与意义相近或相关的字组成诸多双音节词,并进一步组成四音节词组,用以形容描写对象,或用以评论词人词作,并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选择出"婉约"一词,作为词学的核心概念。夗族字所组成的词语及词组,其分布及使用情况,提示"宛"、"婉"等字的构形,与该字实际使用时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高度相关。
关键词
婉
词学
字源学
汉字美学
谱系分析
Keywords
婉
(
wan
)
studies on ci poetry
etymology
aesthetics of Chinese characters
genealogi-cal analysis
分类号
H139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直”与“婉”的分途和变奏:汉魏六朝“诗可以怨”美学阐释的历史展开
被引量:
1
2
作者
袁劲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出处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5-154,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怨’与中国文论的批判精神研究"(18CZW001)
文摘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怨"本是一种冤屈不平、蕴而不发的负面生存体验。借由"诗可以怨"命题的转换与推动,道德伦理与政治语境中的"怨",经两汉《论语》注疏与屈原评价论争,开始进入文学与文论话语,其正向审美价值亦随之彰显。汉魏六朝"诗可以怨"美学阐释的历史展开,包括"怨"作为人之常情的正当性和因情感人的审美性两大环节:先是情感之"直"突破伦理之"和"的约束,后又分化为阳刚之"直"与阴柔之"婉"两种风格。前者赓续了"怨刺上政"的诗教传统,借由其人到其文的以事感人,张扬"怨"中积极进取、刚正不阿的精神内核;后者伴随着个体抒情的觉醒和对内心的审视,通过以情动人、言此意彼的艺术化凸显了"怨"本身的缠绵悱恻之美。
关键词
诗可以怨
美学阐释
和
直
婉
Keywords
Poetry Could Express Resentment
aesthetic explanation
(和)
zhi(直)
wan
(
婉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婉”:词学核心概念的字源学谱系分析样例
朱崇才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直”与“婉”的分途和变奏:汉魏六朝“诗可以怨”美学阐释的历史展开
袁劲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