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国维致沈曾植信札研究补正
1
作者 肖刚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3-123,36,共12页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一批王国维致沈曾植信札,计10通12张,另有他人跋文1张,附于《壬癸集》中。因罕有人知而研究不多,现将其整理誊录,补正此前研究之误,并对信札内容做进一步的探究。
关键词 王国维 沈曾植 信札 补正
下载PDF
对抒情的皈依与叛离——沈从文与胡兰成比较
2
作者 陈丹瑜 袁勇麟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4-92,共9页
王德威总结陈世骧等人的抒情论述,将抒情视作一种贯通古今的史观,并分析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的关系。其中沈从文和胡兰成是王德威论述中选取的个案,是抒情的皈依与叛离两种典型的写照。二人创作中有相似的情感载体,皆有对古典文明的继... 王德威总结陈世骧等人的抒情论述,将抒情视作一种贯通古今的史观,并分析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的关系。其中沈从文和胡兰成是王德威论述中选取的个案,是抒情的皈依与叛离两种典型的写照。二人创作中有相似的情感载体,皆有对古典文明的继承,且都在革命的时代选择了用抒情标记心声,但是出于不同的立场与目的。通过对话比较,可以管窥抒情的历史作用,探索抒情的底色,理清诗与史的辩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抒情 王德威 沈从文 胡兰成
下载PDF
“抒情考古学”:汪曾祺对沈从文文物研究的解读
3
作者 邱悦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29-138,共10页
汪曾祺对沈从文的解读是其新时期的重要文学活动,其中沈从文后半生的文物研究工作是其解读的重要层面之一。他以词义重心在“抒情”的“抒情考古学”一语加以概括,其中涵盖两层含义。其一,沈从文的文物研究著述与文学创作在主题、语言... 汪曾祺对沈从文的解读是其新时期的重要文学活动,其中沈从文后半生的文物研究工作是其解读的重要层面之一。他以词义重心在“抒情”的“抒情考古学”一语加以概括,其中涵盖两层含义。其一,沈从文的文物研究著述与文学创作在主题、语言等层面的“抒情气质”相通。其二,汪曾祺认为沈从文对文物的兴趣事实上是对“人”的欣赏和对中国历史文化、中华民族的深爱,这类乎沈从文1950年代提出的“有情”概念。但汪曾祺却在解读篇目中有意遮蔽和悬置了沈从文文物研究的“事功”一面,这又与汪曾祺在“共和国三十年”的创作实践和解读篇目创作的书写策略紧密相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曾祺 沈从文 文物研究 抒情考古学 有情
下载PDF
《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与王沈《魏书》所载乌桓、鲜卑史料对比研究
4
作者 王石雨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3-18,共6页
将《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与王沈《魏书》所载乌桓、鲜卑史料进行细致对比可以发现,二者虽然有一些相同之处,但在具体细节和详略程度上仍有不少差距。因此,不能仅因成书时间即断定前者完全抄录自后者。成书于刘宋时期的《后汉书&#... 将《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与王沈《魏书》所载乌桓、鲜卑史料进行细致对比可以发现,二者虽然有一些相同之处,但在具体细节和详略程度上仍有不少差距。因此,不能仅因成书时间即断定前者完全抄录自后者。成书于刘宋时期的《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主要参考《东观汉记》中对乌桓、鲜卑的记载,其无疑是研究汉代乌桓与鲜卑历史最重要的专传,尤其是对东汉中后期及之前乌桓、鲜卑的记载更具价值。对王沈《魏书》中所载乌桓、鲜卑史料应一分为二看待。王沈《魏书》对东汉中后期以前乌桓、鲜卑的记载史料价值较低,而与曹魏相关的乌桓、鲜卑史料则价值较高,后者也基本被陈寿《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传》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桓 鲜卑 《后汉书》 王沈《魏书》 价值
下载PDF
近十年来王审知研究述论
5
作者 李志坚 《安康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1-45,共5页
近十年来,王审知及相关问题受到学界的持续关注,在历史事实叙述、地理考证以及价值意义等方面进行了多维探索,取得了诸多新的认识。未来需要从拓展研究领域、聚焦研究、更新研究方法等方面推动王审知研究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 王审知 闽国 闽王信仰 文献综述
下载PDF
杨慎对王维诗歌的选录与评析--以《升庵诗话》《丹铅总录》等为中心
6
作者 鲍蕾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0期162-166,172,共6页
作为明代中期的著名诗词评点家,杨慎对王维的研究可谓用功颇深。《绝句衍义》等唐绝系列选本所承载的选诗、序文等内容凸显出杨慎的独特的诗学观念,即重视绝句的音乐属性和体制要求,追求风雅格调,而这种观念与杨慎对王维绝句高手地位的... 作为明代中期的著名诗词评点家,杨慎对王维的研究可谓用功颇深。《绝句衍义》等唐绝系列选本所承载的选诗、序文等内容凸显出杨慎的独特的诗学观念,即重视绝句的音乐属性和体制要求,追求风雅格调,而这种观念与杨慎对王维绝句高手地位的话语建构实相呼应。《升庵诗话》《丹铅总录》两部著作共同呈现了作者对王维诗歌的多角度观照:在诗歌风格论中,重视王维浑融含蓄的审美倾向;在艺术手法论中,推崇王维精妙的字法与句法;在诗歌流变论中,辨析王诗的渊源与影响,还由此引发对宋诗价值的重新审察。通过“以经史考据之法治诗”,杨慎力图在重视原典、文字校勘、词句笺释三个层面把握王维等人的诗歌本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慎 王维 选录 评析 《升庵诗话》
下载PDF
胃癌中医病理因素特征与ING1甲基化及CD133、CD44表达间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常松 沈建英 +1 位作者 张凌媛 朱龙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胃癌中医病理因素特征与胃癌组织抑癌基因ING1甲基化及CD133、CD44基因表达间的关系。方法:采集100例胃癌术前临床资料,进行中医病理因素的提取,探求其病理因素特征,并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CR)测其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和相... 目的:探讨胃癌中医病理因素特征与胃癌组织抑癌基因ING1甲基化及CD133、CD44基因表达间的关系。方法:采集100例胃癌术前临床资料,进行中医病理因素的提取,探求其病理因素特征,并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CR)测其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组织中ING1甲基化水平,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测CD133、CD44水平,探讨ING1甲基化对CD133、CD44表达水平的影响,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胃癌病理因素与ING1甲基化状况、CD133和CD44基因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病理因素主要为气虚、痰、瘀、气滞;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ING1甲基化和CD133、CD44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胃癌组织ING1甲基化状况对CD133、CD44表达产生显著影响(P<0.05);ING1甲基化状况、CD133和CD44表达水平对胃癌中医病理因素气虚、痰、瘀产生显著影响(P<0.05)。结论:胃癌病理因素气虚、痰、瘀与ING1甲基化状况、CD133和CD44表达水平具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中医病理因素 ING1甲基化 CD133 CD44
下载PDF
宋徽宗角色错位的来由 被引量:6
8
作者 张邦炜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0-96,共7页
宋徽宗系宋神宗第十一子 ,既非嫡又非长 ,从政是其所短 ,书画是其所长。其兄长宋哲宗因纵欲而早逝 ,他仰仗其才华与名声 ,竟战胜哲宗同母弟简王赵似 ,君临天下。徽宗继位貌似出自“朝议” ,其实走过场而已 ,所谓“朝议”最终沦为政治陷... 宋徽宗系宋神宗第十一子 ,既非嫡又非长 ,从政是其所短 ,书画是其所长。其兄长宋哲宗因纵欲而早逝 ,他仰仗其才华与名声 ,竟战胜哲宗同母弟简王赵似 ,君临天下。徽宗继位貌似出自“朝议” ,其实走过场而已 ,所谓“朝议”最终沦为政治陷阱。徽宗的公开策立者固然是向太后 ,其幕后拥立者很可能是宦官郝随。至于徽宗的才华与名声 ,则得益于对其青少年时代影响极大的姑父、风流驸马王诜。一定意义上似可说 ,徽宗“成也王诜 ,败也王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徽宗 宋哲宗 角色错位 向皇后 朝议 王诜
下载PDF
申报馆与王韬小说之转变 被引量:7
9
作者 凌硕为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6-110,共5页
新兴的申报馆在王韬的小说创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促成了两次创作高峰,同时也是两次转变。申报馆与王韬的合作开启了报刊与中国小说作家合作的先河,意味着中国的小说创作在商业资本和近代传媒的介入中酝酿着重大转变,在小说界革命之前尝... 新兴的申报馆在王韬的小说创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促成了两次创作高峰,同时也是两次转变。申报馆与王韬的合作开启了报刊与中国小说作家合作的先河,意味着中国的小说创作在商业资本和近代传媒的介入中酝酿着重大转变,在小说界革命之前尝试了小说的近代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韬 申报馆 小说
下载PDF
王诜生平事迹考略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荣国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1-48,共8页
本文在历史文献、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王诜生平事迹进行了初步梳理和考证,并提出了诸多个人观点。为便于研究,每条目基本分三方面展开:一、要点归纳;二、附原始文献;三、对文献进行考据。第一点建立在后两点的基础之上。如此,以明... 本文在历史文献、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王诜生平事迹进行了初步梳理和考证,并提出了诸多个人观点。为便于研究,每条目基本分三方面展开:一、要点归纳;二、附原始文献;三、对文献进行考据。第一点建立在后两点的基础之上。如此,以明来龙去脉,这既有利于论点、论据的相互印证又有助于该课题研究的继续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诜 生平 事迹 考证
下载PDF
王潮、王审知兄弟治闽与中原文化的南传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志坚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46-49,共4页
王潮、王审知兄弟对闽地的治理是中原文化南传的重要途径,在此之前,福建受中原文化的影响较小。王氏兄弟对福建的治理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人才等方面,这些措施为中原文化的南传提供了政治环境、物质基础、人才条件等,使得中原文化在... 王潮、王审知兄弟对闽地的治理是中原文化南传的重要途径,在此之前,福建受中原文化的影响较小。王氏兄弟对福建的治理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人才等方面,这些措施为中原文化的南传提供了政治环境、物质基础、人才条件等,使得中原文化在唐末五代的福建得到广泛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审知 五代 中原文化 福建
下载PDF
王闿运与同光体的诗学取向 被引量:5
12
作者 胡晓明 赵厚均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72-80,共9页
在晚清诗坛,同光体继湖湘派后兴起,成为主流诗派。同光体诸巨擘面对湖湘派领袖王闿运和他倡导的汉魏六朝诗,态度各异,映射出其内部不同的诗学取向。陈衍对汉魏六朝诗不甚重视,且在审美取向和诗学目的上与王闿运有很大的分歧,于王闿运坚... 在晚清诗坛,同光体继湖湘派后兴起,成为主流诗派。同光体诸巨擘面对湖湘派领袖王闿运和他倡导的汉魏六朝诗,态度各异,映射出其内部不同的诗学取向。陈衍对汉魏六朝诗不甚重视,且在审美取向和诗学目的上与王闿运有很大的分歧,于王闿运坚守六朝攻击甚力,立论过于矫激。沈曾植倡"三关说",由唐宋上溯至六朝,看重晋宋诗包孕的佛学和玄学的精深义理,与王闿运所欣赏的缘情绮靡异趣;在拟古问题上,沈曾植不完全否定"明七子",这与王闿运相近,不过沈曾植要求打通元祐、元和、元嘉三关,和王闿运呆守六朝自是不同。由是,沈曾植对王闿运便略有轻诋。陈三立在创作上的成就高于其他同光诗人,这和他融通六朝与唐宋、诗学上要求"能自树立不因循"密不可分。他早岁从王闿运游,于汉魏六朝诗曾深入涵咏,后虽历三唐而入宋,并不废对王闿运的推重。同光三老之间的上述差异,也显现了同光诗人为建立新的诗学范式而做出的不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闿运 陈衍 沈曾植 陈三立 同光体 汉魏六朝诗
下载PDF
格调对神韵的兼容——从《清诗别裁集》选王士禛诗看沈德潜的“格调说”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炜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98-502,共5页
清代,中国古代诗学四大流别呈现出相互接纳、融会的特点。沈德潜的"格调说"充分吸收了王士禛"神韵说"的部分特质,在审美追求上,既崇尚阔大朗健的气象,又表现出对"神韵"古淡、清远的美学风格的喜好。这是... 清代,中国古代诗学四大流别呈现出相互接纳、融会的特点。沈德潜的"格调说"充分吸收了王士禛"神韵说"的部分特质,在审美追求上,既崇尚阔大朗健的气象,又表现出对"神韵"古淡、清远的美学风格的喜好。这是因为古淡清远这一美学风范与文人阶层的理想和品格大体一致。另外,从艺术的表达方式上看,"格调"和"神韵"都追求不切,也就是不落实处。这种艺术表达方式,正可以沟通古淡清远和阔大朗健这两种看似不同的美学风貌。当然,沈德潜的"格调说"在融会"神韵说"的基础上,也坚持了自身的独立品格。在题材的选择上,沈德潜的"格调说"坚持对社会的关注。所以,在《清诗别裁集》中,沈德潜虽然以诗作入选数量的方式,肯定了"神韵说"倡导者王士禛诗坛盟主的地位,但他却不顾王士禛对五绝的偏好,大量地选取了王士禛创作的七绝,因为七绝这一体式与现实人生的关联更紧密。这样,沈德潜就以巧妙的方式把"神韵"王士禛改造成了"格调"王士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德潜 王士祺 《清诗别裁集》 格调 神韵
下载PDF
近三十年来固始寻根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志坚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82-86,共5页
近三十年来,固始寻根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不同层面、不同视角的研究成果,可以归纳为综合论述和分类研究两个方面。它们既展示了固始寻根研究的兴盛景象,又有力地推动了固始寻根研究的深入开展。但在史料、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还存... 近三十年来,固始寻根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不同层面、不同视角的研究成果,可以归纳为综合论述和分类研究两个方面。它们既展示了固始寻根研究的兴盛景象,又有力地推动了固始寻根研究的深入开展。但在史料、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正视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始 寻根 姓氏 陈元光 王审知
下载PDF
稳定性二氧化氯消毒饮用水试验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薄玉霞 王歆宇 +2 位作者 王万海 贾松树 李书建 《医学动物防制》 2003年第2期77-78,共2页
目的 :为了解稳定性二氧化氯作为饮用水消毒剂的杀菌效果 ,进行实验室杀菌试验。结果 :该消毒剂 0 .5 mg/L二氧化氯对人工染有大肠杆菌的水样作用 10分钟 ,1.0 m g/L二氧化氯对人工染有大肠杆菌的水样作用 5分钟 ,其杀菌效果均达 0 cfu/... 目的 :为了解稳定性二氧化氯作为饮用水消毒剂的杀菌效果 ,进行实验室杀菌试验。结果 :该消毒剂 0 .5 mg/L二氧化氯对人工染有大肠杆菌的水样作用 10分钟 ,1.0 m g/L二氧化氯对人工染有大肠杆菌的水样作用 5分钟 ,其杀菌效果均达 0 cfu/10 0 m L。在 5~ 30℃、色度低于 15度、 p H6 .5~ 8.5条件下 ,含二氧化氯 2 mg/L的该消毒剂对人工染有大肠杆菌的水样作用 10分钟 ,其消毒效果均达 0 cfu/10 0 m L ,该剂量可用于 5~ 30℃、色度低于 15度、 p H6 .5~ 8.5条件下水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二氧化氯 大肠杆菌 饮用水消毒剂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归隐派与名士风度——废名、沈从文、汪曾祺论 被引量:24
16
作者 杨联芬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2-62,共11页
中国现代文学,自周作人始,即出现一种具有归隐倾向的审美情绪。废名、沈从文 和汪曾祺,就小说创作所体现的恬淡自然而言,似可看作周作人一脉;但是,废、沈、汪这三位具有 师承关系的作家,其对人生和自然的情趣,既超越了周作人,又各... 中国现代文学,自周作人始,即出现一种具有归隐倾向的审美情绪。废名、沈从文 和汪曾祺,就小说创作所体现的恬淡自然而言,似可看作周作人一脉;但是,废、沈、汪这三位具有 师承关系的作家,其对人生和自然的情趣,既超越了周作人,又各具鲜明的个性。通过对三人小 说创作的梳理,揭示其返归自然、返朴归真的哲学与审美追求及其相互的联系与差异,从而呈现 三位作家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独特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名 沈从文 汪曾祺 返归自然 反朴归真
下载PDF
王慎中生平及著作研究中若干问题辨误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文荣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3-57,共5页
有关文献对明代唐宋派作家王慎中生平记载,如初期官职及任期、贬谪常州、转官南京、山东、江西时间均有误载或欠详之处,对其所取两号顺序亦有误载,这些都关系到理解作家的文学思想及明中期的文学思潮;文渊阁《四库全书》收录王慎中《遵... 有关文献对明代唐宋派作家王慎中生平记载,如初期官职及任期、贬谪常州、转官南京、山东、江西时间均有误载或欠详之处,对其所取两号顺序亦有误载,这些都关系到理解作家的文学思想及明中期的文学思潮;文渊阁《四库全书》收录王慎中《遵岩集》,所据底本历来不清,后世学者对此问题见解不一。依据《遵岩集》中所收作品内容及顺序,参校多种版本,考证《四库全书.遵岩集》底本为明隆庆五年严鎡所刻二十五卷本。《明文海》所收《游凤凰山记》一文作者非王慎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慎中 生平考 《遵岩集》 《游凤凰山记》
下载PDF
论汪野亭瓷板画之渊源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小梅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63-65,83,共4页
汪野亭,近代著名的瓷艺家,在继承王翬豪放的绘画风格、沈周清丽厚的作画特点与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创作精神的基础上,他形成自己独特的瓷板画创作风格,在瓷板画领域开创汪氏一派新式粉彩技法,成就了自己极高的艺术造诣,为后... 汪野亭,近代著名的瓷艺家,在继承王翬豪放的绘画风格、沈周清丽厚的作画特点与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创作精神的基础上,他形成自己独特的瓷板画创作风格,在瓷板画领域开创汪氏一派新式粉彩技法,成就了自己极高的艺术造诣,为后世留下无数瓷板画优秀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野亭 瓷板画 王翬 沈周 石涛
下载PDF
从台阁诗风的消长看乾嘉之际诗风转换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靖渊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6-61,共6页
由王朝中枢直接出面直接干预诗歌创作 ,是清代诗歌史的特殊现象 ,这一点造就了清代中前期诗歌台阁风气一统天下的畸形发展状态 ,造就了王士“神韵说”和沈德潜“格调说”交替成为康熙朝至乾隆朝前期诗坛主导风气的现象。直到乾嘉之际 ... 由王朝中枢直接出面直接干预诗歌创作 ,是清代诗歌史的特殊现象 ,这一点造就了清代中前期诗歌台阁风气一统天下的畸形发展状态 ,造就了王士“神韵说”和沈德潜“格调说”交替成为康熙朝至乾隆朝前期诗坛主导风气的现象。直到乾嘉之际 ,随着时势的变化和以袁枚为代表的性灵诗人的冲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阁诗风 王士禛 沈德潜 袁枚
下载PDF
王诜《烟江叠嶂图》的传播与画史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荣国 《艺术探索》 2016年第5期23-41,共19页
在中国文艺史上,留下了大量与王诜《烟江叠嶂图》相关的诗词歌赋、题跋、评论等。或"以图传文",或"以文传图",或"以图传图",或"以文传文"。自南宋至今,画史上的标杆人物基本都曾创作其代表作... 在中国文艺史上,留下了大量与王诜《烟江叠嶂图》相关的诗词歌赋、题跋、评论等。或"以图传文",或"以文传图",或"以图传图",或"以文传文"。自南宋至今,画史上的标杆人物基本都曾创作其代表作之一的《烟江叠嶂图》,且大多存世,它们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王诜的《烟江叠嶂图》,在画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诜 《烟江叠嶂图》 传播 画史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