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幻想走向噩梦的深渊——论美国越战小说 |
胡亚敏
李公昭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4 |
10
|
|
2
|
旧南方的新主体——凯特·肖邦内战小说的创伤书写 |
董雪飞
田静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0 |
5
|
|
3
|
乱世英雄的道德光环与悲剧结局——论中国古代战争小说的英雄崇拜意识 |
陈颖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4
|
论老舍1941年前后的文学回归——兼及《四世同堂》的写作准备 |
孙洁
|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3
|
|
5
|
两种现代性?——冷战初期两岸小说初论 |
黎湘萍
|
《华文文学》
CSSCI
|
2014 |
1
|
|
6
|
文学如何触摸历史——评《金陵十三钗》《南京安魂曲》中的大屠杀叙事 |
郭全照
布莉莉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2 |
4
|
|
7
|
在战争理性与人性温情之间——当代革命战争题材小说创作论略 |
韩莓
|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0 |
2
|
|
8
|
近代反侵略战争题材小说的书写策略及文化反思 |
李九华
|
《天中学刊》
|
2018 |
1
|
|
9
|
冷战背景下美国小说创作论析 |
史澎海
|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10
|
抗战时期艾芜在桂林的小说创作 |
卢晓霞
|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11 |
1
|
|
11
|
艾芜抗战小说的巴蜀文化气韵 |
陈思广
刘笛
|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 |
0 |
|
12
|
略论1930—1940年代中国现代小说观念 |
冒建华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13
|
论抗战小说在当代的转向 |
吴辰
房福贤
|
《保定学院学报》
|
2015 |
0 |
|
14
|
笼罩在幢幢鬼影中的“太平洋战争”——马崙历史小说浅论 |
肖成
|
《华文文学》
CSSCI
|
2014 |
0 |
|
15
|
从《新儿女英雄传》到《铁道游击队》——浅析红色英雄传奇小说的文化意识 |
巩璠
|
《图书与情报》
CSSCI
|
2006 |
5
|
|
16
|
都市空间与殖民体验——日本殖民时期大连都市空间中的日本侦探小说 |
柴红梅
|
《东北亚外语研究》
|
2013 |
2
|
|
17
|
潴龙河畔降“猪龙”——高阳人民抗日斗争的真实记录 |
张同俭
|
《保定学院学报》
|
2015 |
0 |
|
18
|
战火中的巾帼英姿——赛珍珠抗战小说《游击队的母亲》与《犹滴传》的比较研究 |
张春蕾
|
《镇江高专学报》
|
2017 |
0 |
|
19
|
甲午战争前后的社会文化语境与小说翻译 |
方开瑞
|
《山东外语教学》
|
2007 |
1
|
|
20
|
虚构比事实更真切:多克托罗《进军》中的文化记忆重组 |
张琼
|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CSSCI
|
2008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