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战国时期错金银器图案在针织成型服装中的应用
1
作者 王依彤 顾远渊 《服装设计师》 2024年第9期65-72,共8页
错金银是战国时期最高超的金银器技艺之一,错金银器上的图案极具特色,是战国时期审美和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文通过梳理错金银器的历史演变和工艺手法,分析战国时期错金银器图案的艺术特征及文化价值。对战国时期错金银器图案的题材元素... 错金银是战国时期最高超的金银器技艺之一,错金银器上的图案极具特色,是战国时期审美和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文通过梳理错金银器的历史演变和工艺手法,分析战国时期错金银器图案的艺术特征及文化价值。对战国时期错金银器图案的题材元素、结构元素和色彩元素进行提取,结合当代审美时尚和针织工艺,从图案风格转化、图案构成创新、图案色彩运用、图案质感表达、图案布局应用等几个维度展开,进行针织成型服装的设计创新探索。研究将战国时期错金银器的审美价值和艺术特征与针织成型服装有机融合,是对非遗文化遗产时尚转译的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时期 错金银器 图案 针织成型服装
下载PDF
“兰州四学府”:战时甘肃高等教育格局的变动及其影响
2
作者 杨思信 《山东高等教育》 2023年第2期86-92,F0002,共8页
抗战时期,甘肃高等教育格局出现重大变动,从只有一所省立甘肃学院而变为四所国立专科以上学校“并立兰州”的局面。此一格局的形成,既得益于高校内迁和政府重视西北建设这一特殊的历史机缘,同时又与甘肃中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兰州地位日... 抗战时期,甘肃高等教育格局出现重大变动,从只有一所省立甘肃学院而变为四所国立专科以上学校“并立兰州”的局面。此一格局的形成,既得益于高校内迁和政府重视西北建设这一特殊的历史机缘,同时又与甘肃中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兰州地位日益上升与城市建设进步及甘教厅长郑通和等人的努力这些内部因素所不能分开。“兰州四学府”格局的形成,既奠定了兰州作为西北地区第二高教中心的地位,又极大地推动了甘肃以及西北高等教育的近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甘肃 高等教育 格局 影响
下载PDF
礼图与笙诗:贵族社会的仪式与文艺生活
3
作者 张树国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28-42,共15页
战国宴乐水陆攻战纹壶中的几个图像,画面生动活泼,是对贵族时代礼仪制度与战争生活的凝缩,与《诗经》相关主题及先秦礼典具有互相印证的可靠性,实际上是包括采桑图、大射礼图、大飨礼图的先秦礼图。采桑图表现了《诗经》时代的高禖崇拜... 战国宴乐水陆攻战纹壶中的几个图像,画面生动活泼,是对贵族时代礼仪制度与战争生活的凝缩,与《诗经》相关主题及先秦礼典具有互相印证的可靠性,实际上是包括采桑图、大射礼图、大飨礼图的先秦礼图。采桑图表现了《诗经》时代的高禖崇拜、男女幽会秘仪,大射礼图与《诗经》射礼诗篇相应,大飨礼图与《诗经》宴飨诗篇相应,对解决雅诗中的笙诗问题有一定帮助。这些图像对《诗经》时代的宗教、伦理仪式生活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印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宴乐水陆攻战纹壶 大飨图 会射图 采桑图 礼图
下载PDF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世界发展模式的转换 被引量:6
4
作者 胡德坤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5-258,共4页
以中国为主要参战国的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伟大的正义战争,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20世纪世界历史上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和平与发展的战后时代。二战摧毁了法西斯战争势力,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促进... 以中国为主要参战国的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伟大的正义战争,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20世纪世界历史上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和平与发展的战后时代。二战摧毁了法西斯战争势力,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促进了殖民体系的崩溃、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家的兴起,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革命与改革,为战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开辟了道路,使人类社会出现了以平等与依存求发展的新模式,取代了以征服与掠夺求发展的旧模式,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战后人类社会经济的空前进步与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战 世界发展模式 转变
下载PDF
春秋战国时期丝绸纹样的构成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海毅 冯伟一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724-728,共5页
为全面了解春秋战国时期丝绸纹样风格的形成及影响因素,以考古资料为依据,从纹样的总体文化内涵上,分析其人文背景、造型特征、组织形式及寓意.归纳出这一时期丝绸纹样的构成特点,为继承和创新现代丝绸纹样的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 春秋战国 丝绸纹样 构成
下载PDF
世界格局演变逻辑与中国道路选择 被引量:2
6
作者 何志鹏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0-29,共10页
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将人类带入了一个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这并不是一个宁静愉悦、让人们沉浸于玫瑰色梦想的温馨时代,而是一个冲突迭出、风险四伏的变革时代。逆全球化的经济态势、后冷战的对峙格局、风险社会的广泛延展构成了这个伟... 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将人类带入了一个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这并不是一个宁静愉悦、让人们沉浸于玫瑰色梦想的温馨时代,而是一个冲突迭出、风险四伏的变革时代。逆全球化的经济态势、后冷战的对峙格局、风险社会的广泛延展构成了这个伟大时代的基本挑战和宏大命题,而所有这些命题都可以在历史发展的轨迹中寻到其时空位置和相关关系。观察世界秩序的演变逻辑,国际社会可以被描述为长期经历着伦理与实力交互主导的波浪行进、理想与现实之间替代呈示的螺旋演化。就中国而言,要旨在于抓住中美关系这个纲举目张的枢纽,秉持谦和大度的交往心态,在经济、文化、政治、科技等方面稳健发展,通过自身的持续向好发展来促动世界格局的再全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全球化 后冷战格局 全球风险社会 再全球化
下载PDF
试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徐蓝 《历史教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15,共8页
反法西斯大同盟的主要领导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所建立的雅尔塔体系,不仅具有大国强权政治的深深烙印,而且成为冷战爆发的地缘政治基础.但是雅尔塔体系作为反法西斯正义战争的产物,也反映了二战后的世界现实,它将和平共处原则正式... 反法西斯大同盟的主要领导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所建立的雅尔塔体系,不仅具有大国强权政治的深深烙印,而且成为冷战爆发的地缘政治基础.但是雅尔塔体系作为反法西斯正义战争的产物,也反映了二战后的世界现实,它将和平共处原则正式纳入了国际关系体系,推动了战后世界的和平、民主、独立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尔塔体系 国际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 和平共处原则 政治影响
下载PDF
战后东亚地区冷战格局的形成及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郑毅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24-28,共5页
从 1 945年 8月 1 5日日本战败投降到 1 95 0年 6月 2 5日朝鲜战争爆发 ,东亚地区国际政治格局发生巨大变化。日本帝国的垮台为东亚各国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改变了亚洲尤其是东亚地区的国际大格局 ,朝鲜战争是一... 从 1 945年 8月 1 5日日本战败投降到 1 95 0年 6月 2 5日朝鲜战争爆发 ,东亚地区国际政治格局发生巨大变化。日本帝国的垮台为东亚各国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改变了亚洲尤其是东亚地区的国际大格局 ,朝鲜战争是一场由内战而引发但带有地区性战争特点的两大阵营之间的热战。在这 5年间的东亚政治格局演变形成过程中 ,多种类型的国际关系交错并存 ,国内政治斗争同国际关系密不可分 ,参预国众多且差异较大等特征 ,使东亚地区成为冷战时代的热点地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 东亚冷战格局 亚洲战略 朝鲜战争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人民军队的变革与发展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强 章世森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45-57,共13页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在土地革命战争中诞生和成长起来,在全民族抗日战争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最终夺取了全国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军队自力更生,建构起合成军队体系,逐步迈向现代化正规化道路。海湾战...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在土地革命战争中诞生和成长起来,在全民族抗日战争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最终夺取了全国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军队自力更生,建构起合成军队体系,逐步迈向现代化正规化道路。海湾战争爆发后,人民军队以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为牵引,主动进行特色军事变革,不断提高驾驭现代战争的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为建设一支与大国地位相匹配的世界一流军队,开启了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的新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人民军队 战争形态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习近平强军思想 特色军事变革
下载PDF
军队医院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药材保障模式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文森 孙洁 +1 位作者 王书杰 尹晓飞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3年第8期738-740,共3页
本文从军队医院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药材保障实践出发,结合医院近年来执行抗震救灾、国际维和、国庆阅兵、野营训练、部队演练、边防巡诊等非战争军事行动药材保障情况,探索"集中管理、分级储备、库房社会化、药房超市化、"等... 本文从军队医院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药材保障实践出发,结合医院近年来执行抗震救灾、国际维和、国庆阅兵、野营训练、部队演练、边防巡诊等非战争军事行动药材保障情况,探索"集中管理、分级储备、库房社会化、药房超市化、"等一套提高药材保障能力的新模式,为军队医院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提供的支撑,提升医院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药材保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队医院 非战争军事行动 药材保障模式
下载PDF
朝鲜战争与东北亚格局 被引量:1
11
作者 夏季亭 齐廉允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4-42,共9页
东北亚的钥匙是朝鲜半岛,谁掌握了朝鲜半岛,谁就掌握了东北亚地区。朝鲜半岛局势每一次大的变化,无不影响到东北亚格局的变迁,而东北亚格局的演变,也必然左右着朝鲜半岛局势的发展。朝鲜战争的爆发与结束正是这种相互关系的最好诠释。... 东北亚的钥匙是朝鲜半岛,谁掌握了朝鲜半岛,谁就掌握了东北亚地区。朝鲜半岛局势每一次大的变化,无不影响到东北亚格局的变迁,而东北亚格局的演变,也必然左右着朝鲜半岛局势的发展。朝鲜战争的爆发与结束正是这种相互关系的最好诠释。在一定程度上而言,朝鲜战争是东北亚格局演变的结果,而战争的爆发与结束又促进了东北亚格局的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战争 两大集团 东北亚 格局 对抗
下载PDF
秦、楚文化对战国至秦汉统一格局影响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克森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93-598,共6页
秦国在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中胜出,完成了其大刀阔斧的基本统一框架,开辟了千古一帝的君主专制政权;而楚却能够在灭国10多年之后,痛定思痛,奋发有为,实现凤凰涅槃式的角色转换,完成了精雕细刻的最后统一程序,建立起长达400余年的刘汉王... 秦国在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中胜出,完成了其大刀阔斧的基本统一框架,开辟了千古一帝的君主专制政权;而楚却能够在灭国10多年之后,痛定思痛,奋发有为,实现凤凰涅槃式的角色转换,完成了精雕细刻的最后统一程序,建立起长达400余年的刘汉王朝。秦、楚两国之所以在统一中居于不同的历史地位,乃在于二者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文化 楚文化 战国 统一格局
下载PDF
战国“山字纹”铜镜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董岳 邓莉丽 韩贝贝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383-394,共12页
目的以战国“山字纹”铜镜为研究对象,梳理比较“山字纹”铜镜中“山字”的设计源流,对“山字纹”铜镜的设计类型、山字形态特征、组合形式变化、地纹装饰及使用原理等进行研究,挖掘“山字纹”铜镜的设计理念和文化传承。方法从设计学... 目的以战国“山字纹”铜镜为研究对象,梳理比较“山字纹”铜镜中“山字”的设计源流,对“山字纹”铜镜的设计类型、山字形态特征、组合形式变化、地纹装饰及使用原理等进行研究,挖掘“山字纹”铜镜的设计理念和文化传承。方法从设计学的视野出发,结合考古学、图像学、历史学等,分析“山字纹”铜镜的变化特征及类型、视觉形式与审美、映容使用等,以及分析战国时期该铜镜设计的源流性、装饰性、实用性及在地性,探究该纹样的设计内涵和文化基因。结论战国“山字纹”铜镜在传承中创新,具有当时特殊的设计思想和文化价值,其“山字纹”及图案组合视觉审美丰富,各具特色,既在楚地创造了特殊的形态符号,又是楚地文化、信仰、审美的标志,集历史、文化、审美、信仰、功用于一身,代表一段时期和地域铜镜设计的新艺术和新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 山字纹铜镜 设计 文化
下载PDF
战争条件下的经济对抗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军果 《装备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39-43,共5页
战争条件下的经济对抗,对战争的取胜具有十分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探讨了现代战争条件下实施经济对抗所必须研究的经济对抗样式、经济对抗技巧和经济对抗原则,总结了战争条件下经济对抗的"四种样式""四种原则"和"四种策略"。
关键词 战争条件 经济对抗 对抗样式 对抗原则 对抗策略
下载PDF
冷战后亚太地缘政治格局与中国安全利益 被引量:5
15
作者 陆俊元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9-72,共4页
冷战后 ,亚太地区地缘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中国的主导作用和地位进一步加强 ,中国在亚太的安全利益向纵深发展。同时 ,随亚太格局变化产生的国际矛盾斗争 ,对中国的安全利益构成严峻挑战。政治安全利益、军事安全利益、经济安全利益... 冷战后 ,亚太地区地缘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中国的主导作用和地位进一步加强 ,中国在亚太的安全利益向纵深发展。同时 ,随亚太格局变化产生的国际矛盾斗争 ,对中国的安全利益构成严峻挑战。政治安全利益、军事安全利益、经济安全利益是中国在亚太地区安全利益的核心成分。政治安全利益内容广泛 ,包括国家统一、民族关系稳定、反对宗教势力渗透、维护政治稳定等 ;军事安全利益着重表现为捍卫祖国统一、维护领土完整、防范军事威胁以及军控和防止核扩散 ;经济安全利益涵盖金融安全、稳定的资金来源和良好的投资环境、资源安全特别是能源安全、市场安全、运输线安全、海外投资安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后 亚太 地缘政治格局 中国 国家安全利益
下载PDF
16世纪以来西方冲击下日本的嬗变与东亚国际格局 被引量:2
16
作者 宋成有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6-166,F0003,共12页
16世纪全球航路开通,世界开始联为一体。西学东渐、激活日本,完成统一的丰臣秀吉试图颠覆东亚国际秩序,发动侵朝战争。明朝出兵援朝,丰臣独霸亚洲的帝国梦最终破产。19世纪前期欧美西力东渐,日本再次被激活,吞并琉球、韩国,劫掠中国、... 16世纪全球航路开通,世界开始联为一体。西学东渐、激活日本,完成统一的丰臣秀吉试图颠覆东亚国际秩序,发动侵朝战争。明朝出兵援朝,丰臣独霸亚洲的帝国梦最终破产。19世纪前期欧美西力东渐,日本再次被激活,吞并琉球、韩国,劫掠中国、击败沙俄,武力崛起为地区性强国,东亚国际格局面目全非。昭和初期,军国主义群体癫狂,日本嬗变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远东战争策源地。日本发动14年侵华战争与太平洋战争,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东亚国际格局剧烈动荡。最终,日本战败投降,帝国梦与共荣圈化为泡影。美国单独占领日本,主导非军国主义化改革,日本第三次被激活。冷战与后冷战时期,日本顺势嬗变,对东亚国际格局产生复杂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力东渐 日本的帝国梦 冷战 东亚国际格局
下载PDF
缉私警察“大战区警务”模式探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航颖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63-68,共6页
新时期走私犯罪活动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漂移性等特点,建立缉私"大战区警务"模式,是新形势下打击走私工作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其目的是适应反走私实战需要,打破关区界限,统筹盘活业务、技术、装备、警力资源,更加有效地发... 新时期走私犯罪活动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漂移性等特点,建立缉私"大战区警务"模式,是新形势下打击走私工作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其目的是适应反走私实战需要,打破关区界限,统筹盘活业务、技术、装备、警力资源,更加有效地发挥缉私警察整体联动优势。要立足缉私"大战区警务"模式的内涵与特点,找到模式在实行中的问题,以公安改革为契机,积极开展缉私"大战区警务"模式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完善"大战区警务"模式,有效维护国家的安全与社会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缉私警察 大战区警务 模式内涵
下载PDF
从冲突“解冻”到“再冻结”:第二次纳卡战争评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侯艾君 林浩然 《俄罗斯学刊》 2022年第6期58-71,共14页
第二次纳卡战争是“冻结的冲突”急剧演化的重要案例,此次战争的爆发由多种内外因素导致,战争的结局由土耳其和俄罗斯共同主导决定,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绕开了低效的明斯克小组,堪称是“俄罗斯方案”与“土耳其方案”的混合与折中,深刻... 第二次纳卡战争是“冻结的冲突”急剧演化的重要案例,此次战争的爆发由多种内外因素导致,战争的结局由土耳其和俄罗斯共同主导决定,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绕开了低效的明斯克小组,堪称是“俄罗斯方案”与“土耳其方案”的混合与折中,深刻重塑了高加索乃至西亚、中东的地缘政治格局。第二次纳卡战争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间的冲突再次被强制“冻结”,两国的外交独立性下降,而两国间的冲突和争端还将长期化,阿塞拜疆作为战胜国获得心理上的优势,而亚美尼亚可能会经历某种经济、政治衰败。俄罗斯和土耳其在高加索的外交政策表现出某些重大调整,前者明显着眼于在阿亚两国间推行平衡政策,后者则继续加强与阿塞拜疆的合作,政策更为积极。阿、亚两国需要通过和平方式解决纳卡问题,双方都应对本国国力、地区角色以及与邻国关系有清醒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次纳卡战争 高加索 地缘政治格局 俄罗斯方案 土耳其方案
下载PDF
桂林抗战绘画的整体格局与主题特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灵敏 《艺术探索》 2015年第2期29-33,共5页
相对于民国初期中国新美术运动的三大中心而言,桂林由于地理位置偏离当时美术中心区域,受外来艺术思潮刺激与影响较弱,广西画坛相对沉寂。抗战的爆发使桂林画家数量激增,成为当时三大美术中心城市之一。抗战也使这些来桂画家的创作观念... 相对于民国初期中国新美术运动的三大中心而言,桂林由于地理位置偏离当时美术中心区域,受外来艺术思潮刺激与影响较弱,广西画坛相对沉寂。抗战的爆发使桂林画家数量激增,成为当时三大美术中心城市之一。抗战也使这些来桂画家的创作观念和创作题材发生了重要变化,抗战题材作品或革命现实主义作品成为美术界主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桂林 绘画艺术 整体格局 主题特征
下载PDF
战时郭沫若的演说及其政治修辞学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奎 《长江学术》 CSSCI 2019年第3期83-93,共11页
演说是抗战时期郭沫若的重要表达方式,据粗略统计超过200场次。演讲是郭沫若动员民众的文化政治实践。他的演说延续了新文化的启蒙传统,是文化人传达观念和表达情感的方式,同时也是他在社会运动中不断习得的话语模式,一种具有仪式性的... 演说是抗战时期郭沫若的重要表达方式,据粗略统计超过200场次。演讲是郭沫若动员民众的文化政治实践。他的演说延续了新文化的启蒙传统,是文化人传达观念和表达情感的方式,同时也是他在社会运动中不断习得的话语模式,一种具有仪式性的文学修辞。郭沫若战时的演讲及其组织的纪念活动,对抗战救国的政治纲领做深入宣传,普及了民族国家观念。尤其值得留意的是,当国民党抗战理念改变后,郭沫若转向了对虚假仪式的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抗战动员 演说 演说术 文学修辞 话语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