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名中医丛慧芳从“正虚邪恋”论治“寒地”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经验 被引量:2
1
作者 李丽淼 吴丹 +3 位作者 丛慧芳 徐虹云 王丹凝 门佳囡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1期96-99,103,共5页
总结丛慧芳教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经验。丛慧芳教授基于女性胞宫的生理独特性,认为胞宫为至阴之地以及地处北方的地域性,再结合疾病迁延难愈的特性,总结正虚邪恋是此病的关键病机,病位虽在胞宫,病机为冲任受损,但与五脏相因... 总结丛慧芳教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经验。丛慧芳教授基于女性胞宫的生理独特性,认为胞宫为至阴之地以及地处北方的地域性,再结合疾病迁延难愈的特性,总结正虚邪恋是此病的关键病机,病位虽在胞宫,病机为冲任受损,但与五脏相因,切不可一味攻伐祛湿清热,认为“虚”和“瘀”是导致本病发生和经久不愈的关键因素。此时瘀血同时作为病理产物和继发病因,机体无力自主,缠绵痛苦势所必然。由此在治疗时以扶正祛邪为其根本治疗思路,唯清热除湿恐难取效,亦非独驱邪攻瘕以复其能,故丛慧芳教授在此基础上采取温散祛瘀之法,使正气匡扶,邪气可散,余症自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正虚邪恋 温散祛瘀 胞宫 临证经验 丛慧芳
下载PDF
阮诗玮基于伏邪理论运用透邪法治疗慢性肾脏病经验
2
作者 杨运劼 阮诗玮(指导)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1期81-85,共5页
阮诗玮教授认为慢性肾脏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与伏邪关系密切,总体病机为“正气虚损,邪气深伏”,正气虚损为伏邪蛰藏之夙根,具体可分三类:正虚精亏,伏邪羁藏;外伤淫邪,伺机而发;内生伏邪,蜇机而动。故治疗上以透邪为法,扶正透邪为基本原... 阮诗玮教授认为慢性肾脏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与伏邪关系密切,总体病机为“正气虚损,邪气深伏”,正气虚损为伏邪蛰藏之夙根,具体可分三类:正虚精亏,伏邪羁藏;外伤淫邪,伺机而发;内生伏邪,蜇机而动。故治疗上以透邪为法,扶正透邪为基本原则,扶正贯穿始终。重视三焦分治:上焦用药以轻宣为法,祛邪务尽;中焦用药以芳香透达、苦燥健运、淡渗利泄为法;下焦用药以固涩收敛、厚味填精、虫蚁捜剔为主。此外,强调病后调护对透达邪气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邪 透邪法 扶正透邪 三焦分治 病后调护 慢性肾脏病
下载PDF
基于伏气温病理论探析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期诊疗思路
3
作者 董泰然 邸莎 陈亚光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7期768-771,共4页
伏气温病是一类特殊的温病,与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关系密切。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期具有邪气伏藏,因时而发的特点,与中医学伏气温病发病特点相似。从伏气温病理论探析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饮酒、暴饮暴食、胆胰自身病变是其主要病因... 伏气温病是一类特殊的温病,与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关系密切。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期具有邪气伏藏,因时而发的特点,与中医学伏气温病发病特点相似。从伏气温病理论探析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饮酒、暴饮暴食、胆胰自身病变是其主要病因,饮食不节引动伏火,伏火内发,湿热瘀阻,腑气不通,并随发病部位不一、气血阴阳亏虚的不同而表现各异,发为本病。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期以定震源、清里热、辨虚实、透伏邪、护津液为主要辨治原则。从伏气温病角度探析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的病因、病机、辨证与治疗,以期为中医治疗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 伏气温病 病因病机 辨治规律
下载PDF
范永升教授从伏邪温病论治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学术经验探析
4
作者 吴山 宋子瑜 +2 位作者 李力 李正富 范永升(指导)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07-311,共5页
[目的]总结首届全国名中医范永升教授治疗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学术经验。[方法]通过跟诊学习,整理分析典型病案,并参阅相关文献,结合范永升教授的著作及临证所述,从病因病机、治疗思路两个层面总结归纳范永升教授治疗全身型幼年特... [目的]总结首届全国名中医范永升教授治疗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学术经验。[方法]通过跟诊学习,整理分析典型病案,并参阅相关文献,结合范永升教授的著作及临证所述,从病因病机、治疗思路两个层面总结归纳范永升教授治疗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学术经验,并附验案一则加以佐证。[结果]范永升教授认为,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发病过程与温病卫气营血转变规律相似,致病特点与伏邪温病也有相似之处,多因正气亏虚于内,加之感受外邪,伏藏于里,伺机而发,或外邪引动而发。临床应用火郁发之,透解伏邪;顾护正气,攻伐有度;续贯治疗,增效减毒等治疗思路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验案中患者就诊初期表现为邪伏阴分、气营两燔,治以清解和营、祛风通络;药后疹消热退,伏邪出阳,枢机不利,治以和解枢机、清透郁热;待邪气渐去,正气已衰,遂予以疏解透热,佐以和胃健脾。整个治疗过程中辛透伏邪贯穿始终,同时体现了范永升教授用药灵活、顾护正气的治疗思路。[结论]范永升教授以伏邪温病理论为基础,从卫气营血辨治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临床收效甚佳,其学术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伏邪温病 火郁发之 医案 名医经验 范永升
下载PDF
基于“伏邪温病”理论探讨EB病毒感染的中医病机与治疗思路
5
作者 陈家淇 郑秀丽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42-45,共4页
EB病毒可长期潜伏于宿主体内,是其自身蛋白作用和基因调控的双重影响,从而逃避宿主免疫反应攻击。伏邪温病是因外邪侵袭、邪气伏藏、过时而发的一种特殊温病类型。这与EB病毒免疫逃逸机制、发病临床特点类似。本文基于分析伏邪温病学说... EB病毒可长期潜伏于宿主体内,是其自身蛋白作用和基因调控的双重影响,从而逃避宿主免疫反应攻击。伏邪温病是因外邪侵袭、邪气伏藏、过时而发的一种特殊温病类型。这与EB病毒免疫逃逸机制、发病临床特点类似。本文基于分析伏邪温病学说理论、病机、发病特点、治疗原则,探讨其与EB病毒免疫逃逸机理的联系,为中医药防治EB病毒提供治疗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邪温病 EB病毒 免疫逃逸 病机 治法
下载PDF
基于伏气温病理论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诊疗思路
6
作者 何志晨 徐浩田 +2 位作者 李睿 杨天舒 张永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82-287,共6页
[目的]基于伏气温病理论,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的病因病机和诊治思路。[方法]基于古代医籍对伏气温病理论的阐述和HNL的现代研究,分析该病的病因病机、症状特点及传变规律,总结其治... [目的]基于伏气温病理论,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的病因病机和诊治思路。[方法]基于古代医籍对伏气温病理论的阐述和HNL的现代研究,分析该病的病因病机、症状特点及传变规律,总结其治疗原则,并报道医案一则予以佐证。[结果]HNL的病机以正虚邪伏为主,表现为在正虚基础上,外感邪气伏于膜原,阳郁化热,外发少阳三焦,内生痰瘀浊毒为病。治疗以扶正祛邪为法,重在祛邪,针对伏邪、郁热和病理产物内生三个病机环节,制定疏利透达、祛邪清热和清理夹邪、解毒散结的治疗原则;扶正重在顾护气阴和愈后调养,预防余邪复遗。所举医案为应用伏气温病理论治疗HNL一例,证属湿热毒蕴、痰瘀互结,先后方选升降散合三仁汤、甘露消毒丹治疗,随证加减,效果显著。[结论]从伏气温病理论探讨HNL的诊治思路具有临床实用意义,可为诊治HNL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 菊池病 伏气温病 伏邪 少阳三焦 膜原 祛邪扶正
下载PDF
基于温病理论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践与再认识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思超 《山东中医杂志》 2023年第10期1021-1028,1061,共9页
从温病学理论出发,基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治疗的临床实践,系统探讨该病的中医病名、发病类型、病因属性、病机变化、辨证方法、治则治法、方药运用等。认为该病属于温病中的温疫病,其病因属性为湿热疫戾之气。邪气从口鼻或皮毛而入,在人... 从温病学理论出发,基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治疗的临床实践,系统探讨该病的中医病名、发病类型、病因属性、病机变化、辨证方法、治则治法、方药运用等。认为该病属于温病中的温疫病,其病因属性为湿热疫戾之气。邪气从口鼻或皮毛而入,在人体正气亏虚时,伏藏于肺脾,可按伏气温病认识和治疗。湿热疫戾之气可自发于里,也可由外邪引动,并长期停留气分,形成湿重于热、湿热并重、热重于湿证。湿热弥漫,可出现心、脑、舌、鼻、耳等上窍被蒙表现。病变过程或后期,根据湿与热的程度,既可伤阴亦可伤阳。涉及脏腑主要是肺、脾、心、肾。病理因素主要为湿、热、虚、瘀。基本治则是祛邪扶正、透邪外出,并根据湿热轻重及外邪性质确立不同治法和选方用药。例举本病不同阶段常见的发热、咳嗽、疲劳、失眠验案,并分析证治思路及体会以佐前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温病理论 湿热疫 伏气温病 卫气营血辨证 祛邪扶正 透邪外出
下载PDF
温成平教授运脾益肾解毒通络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晚期的经验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丁云飞 温成平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737-741,747,共6页
[目的]总结温成平教授使用运脾益肾解毒通络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晚期的临证经验。[方法]通过学习温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晚期患者的遣方思路,从发病机制、理论依据、治则治法、验案举隅四方面分析温师运脾益肾解毒通络治疗法的精髓。[结果... [目的]总结温成平教授使用运脾益肾解毒通络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晚期的临证经验。[方法]通过学习温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晚期患者的遣方思路,从发病机制、理论依据、治则治法、验案举隅四方面分析温师运脾益肾解毒通络治疗法的精髓。[结果]类风湿关节炎晚期的病机以“正虚邪实”为主,表现为肝脾肾精气渐趋虚衰,痰瘀伏邪渐入于里,故在疾病晚期,以运脾益肾、解毒通络的填虚攘邪策略是该阶段治疗的总体思路。温师强调,运用此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晚期,要灵活权变,而不是简单相叠,攻补之用应依据证候变化发展而适时调治,如此才能“祛邪不伤正,扶正不敛邪”,即在给邪出路的同时充养虚惫的精气。所举验案为风湿痹阻兼肾阳不足型,治宜解毒通络、运脾益肾祛湿,方选乌头汤合防己黄芪汤为底,随证加减,疗效显著。[结论]温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晚期谨守扶正与蠲痹灵活并用的运脾益肾解毒通络法,辨证清晰,药源于法,燮理阴阳,标本兼顾,其经验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值得思考、学习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邪气 病机 运脾益肾 解毒通络 标本兼顾 临证经验
下载PDF
从“风伏肾络”探讨尿毒症相关性皮肤瘙痒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文钰 张琳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599-602,679,共5页
尿毒症相关性皮肤瘙痒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发展至尿毒症时期的常见并发症,绝大多数患者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后更易发生瘙痒。基于“风伏肾络”理论分析肾络在本病中致痒的纽带作用以及与瘙痒易发生部位的关系,探讨尿毒症相关性皮肤瘙痒... 尿毒症相关性皮肤瘙痒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发展至尿毒症时期的常见并发症,绝大多数患者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后更易发生瘙痒。基于“风伏肾络”理论分析肾络在本病中致痒的纽带作用以及与瘙痒易发生部位的关系,探讨尿毒症相关性皮肤瘙痒的病因病机。本病病机总属本虚标实,以脾肾亏虚为本,邪气兼夹为标,涉及风邪致病、阳气不足、血液失常、他脏及肾等。病程中气血失调,津失输布,产生水湿、痰饮、瘀血、浊毒等有形病理产物,使病情反复难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伏肾络 尿毒症相关性皮肤瘙痒 肾络 风邪致病 阳气不足 血液失常 他脏及肾
下载PDF
尹建平从伏郁致病理论辨治慢性便秘经验介绍
10
作者 刘思韵 陈柏书 尹建平(指导)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10期193-196,共4页
介绍尹建平教授从伏郁致病理论辨治慢性便秘的临床经验。尹建平教授以伏邪理论为基础,从伏邪藏匿六郁(即气、湿、热、痰、血、食)致病的机理出发,抓住慢性便秘以肠腑传导失司的病机特点,以理中焦、宣上焦、通下焦为治法,在辨证论治过程... 介绍尹建平教授从伏郁致病理论辨治慢性便秘的临床经验。尹建平教授以伏邪理论为基础,从伏邪藏匿六郁(即气、湿、热、痰、血、食)致病的机理出发,抓住慢性便秘以肠腑传导失司的病机特点,以理中焦、宣上焦、通下焦为治法,在辨证论治过程中,善用气药,三因制宜,灵活遣方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便秘 伏郁致病 伏邪 六郁
下载PDF
《伤寒论》正虚外感的证治思想探讨
11
作者 王培屹 张晓虹 +3 位作者 张诗晓 李启勇 陶旺 孙杰 《辽宁中医杂志》 2023年第12期27-29,共3页
人体正气强弱与感受外邪密切相关,正虚外感从古至今都是医者不断探讨的命题。《伤寒论》不仅总结了正虚外感疾病的临床特点、病因病机,还记载了很多扶正祛邪的方药,为后世医家开拓了以扶正祛邪为法的诊疗道路。作者将基于《伤寒论》,从... 人体正气强弱与感受外邪密切相关,正虚外感从古至今都是医者不断探讨的命题。《伤寒论》不仅总结了正虚外感疾病的临床特点、病因病机,还记载了很多扶正祛邪的方药,为后世医家开拓了以扶正祛邪为法的诊疗道路。作者将基于《伤寒论》,从六经角度出发探析张仲景治疗正虚外感疾病的思想,并例举相关临床运用研究,为临床医家运用经方治疗正虚外感类疾病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正虚 外感 扶正祛邪
下载PDF
《神农本草经》与经方应用之当归篇 被引量:9
12
作者 尤旭颖 袁红霞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1-6,共6页
当归又名文无、山蕲,是药食两用的中药,在《神农本草经》(《本经》)中记载为中品,其味甘,温,功效为“主咳逆上气,温疟,寒热洗洗在皮肤中。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疡,金疮”。以《本经》功效为纲,将当归类经方归类分析,发现当归主咳逆上气... 当归又名文无、山蕲,是药食两用的中药,在《神农本草经》(《本经》)中记载为中品,其味甘,温,功效为“主咳逆上气,温疟,寒热洗洗在皮肤中。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疡,金疮”。以《本经》功效为纲,将当归类经方归类分析,发现当归主咳逆上气,多配伍李根白皮、川芎、芍药,以奔豚汤为代表方;主温疟、寒热洗洗在皮肤中,常配伍桂枝、芍药、细辛,如当归四逆汤;止妇人漏下,多配伍吴茱萸、川芎、芍药,代表方如温经汤;主绝子则配伍川芎、芍药、白术、黄芩,如当归散;治疗诸恶疮疡、金疮,配伍升麻、鳖甲、麻黄,如麻黄升麻汤、升麻鳖甲汤。除《本经》所载功效外,张仲景运用当归经方还有新的发展,如当归配伍桂枝、芍药以止腹痛、除斑,当归配伍赤小豆以治湿疹、便血,当归配伍蜀椒、乌梅以治蛔厥、久利等。通过追溯《本经》的药证,印证《伤寒杂病论》的方证,以期更好传承经典、守正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本草经》 经方 《伤寒杂病论》 当归 咳逆上气 温疟 寒热洗洗在皮肤中 妇人漏下 绝子 诸恶疮疡 金疮
下载PDF
《通俗伤寒论》治疗温病用药规律探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孟凡滕 宋素花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43-48,93,共7页
目的:分析俞根初《通俗伤寒论》中治疗温病的方药,探讨其治疗温病的用药规律及特色。方法:以俞根初原著、徐荣斋重订的《通俗伤寒论》为来源,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方药录入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21.0进行频数统计、聚类分析,运用SPSS ... 目的:分析俞根初《通俗伤寒论》中治疗温病的方药,探讨其治疗温病的用药规律及特色。方法:以俞根初原著、徐荣斋重订的《通俗伤寒论》为来源,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方药录入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21.0进行频数统计、聚类分析,运用SPSS Modeler 18.0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方剂211首,药物300味,使用频次≥16次的药物有39味;核心药物归经以肺经、胃经、心经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药性以寒、温为主;聚类分析共得到9个药物组合,由竹叶石膏汤、平胃散、犀地清络饮、陷胸承气汤、六一散等经典方剂化裁而来;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0组核心药对。结论:《通俗伤寒论》治疗温病以开郁为先,在用药上注重宣畅气机、清热除湿,以三焦为中心,灵活辨证加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俞根初 《通俗伤寒论》 温病 开郁 宣畅气机 清热除湿 三焦 用药规律
下载PDF
《神农本草经》与经方应用之苦杏仁篇
14
作者 苗苗 孔洋洋 +2 位作者 尤旭颖 张泽 袁红霞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554-559,共6页
《神农本草经》载苦杏仁功效为“主咳逆上气,雷鸣,喉痹,下气,产乳,金疮,寒心,奔豚”。以《神农本草经》为纲、《伤寒杂病论》之经方为目,探讨苦杏仁的不同功效与配伍。苦杏仁主咳逆上气,常配伍桂枝、麻黄、厚朴,以桂枝加厚朴杏子汤、麻... 《神农本草经》载苦杏仁功效为“主咳逆上气,雷鸣,喉痹,下气,产乳,金疮,寒心,奔豚”。以《神农本草经》为纲、《伤寒杂病论》之经方为目,探讨苦杏仁的不同功效与配伍。苦杏仁主咳逆上气,常配伍桂枝、麻黄、厚朴,以桂枝加厚朴杏子汤、麻黄汤为代表方;主雷鸣,常配伍干姜、细辛、五味子,以厚朴麻黄汤为代表方;主喉痹,常配伍当归、桂枝,以续命汤为代表方;主下气,常配伍石膏、甘草,以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为代表方;主产乳,乳汁不下,苦杏仁能通之;主金疮,金伤成疮,苦杏仁能敛之;主寒心奔豚,苦杏仁主通肺气,水为金之子,金母可训子逆。除《神农本草经》记载的功效外,张仲景运用杏仁配伍不同药物亦有新的发挥,如配伍白术、薏苡仁、赤小豆以祛湿行水,代表方为麻黄加术汤、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配伍火麻仁、枳实以润肠通便,代表方为麻子仁丸;配伍大黄、虫、矾石以润燥养血,代表方为大黄虫丸、矾石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本草经》 《伤寒杂病论》 苦杏仁 经方 咳逆上气 下气 雷鸣 喉痹 产乳 金疮
下载PDF
浅谈从“伏邪温病”理论辨治慢性乙型肝炎 被引量:9
15
作者 赖英哲 王静滨 +2 位作者 尹建华 戈焰 邱健行 《中医药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71-74,共4页
慢性乙型肝炎目前西医治疗仍有局限性,中医药治疗慢乙肝大有可为。我们上溯经典,借鉴"伏邪温病"理论,总结并提出:慢性乙型肝炎基本病机为脾胃亏虚,正气不足,湿热疫毒之邪伏于厥阴少阳,而以伏于厥阴为主的观点;治疗上以"... 慢性乙型肝炎目前西医治疗仍有局限性,中医药治疗慢乙肝大有可为。我们上溯经典,借鉴"伏邪温病"理论,总结并提出:慢性乙型肝炎基本病机为脾胃亏虚,正气不足,湿热疫毒之邪伏于厥阴少阳,而以伏于厥阴为主的观点;治疗上以"扶正透邪"为基本大法,其中扶正以健脾益气、养阴为主,透邪以运转少阳枢机、驱邪外出为主并配合清热化湿、利湿、活血消瘀、导滞等治法,实践于临床,疗效满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邪温病 脾胃亏虚 慢性乙型肝炎 透邪
下载PDF
浅析杨栗山对温疫伏邪的认识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大鹏 傅雷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534-536,共3页
[目的]提炼杨栗山对温疫伏邪的相关论述,总结其学术观点,为深入研究杨栗山学术思想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以"伏邪"、"杂气"为关键词检索《伤寒温疫条辨》相关内容,汇总杨栗山对温疫伏邪的主要观点。[结果... [目的]提炼杨栗山对温疫伏邪的相关论述,总结其学术观点,为深入研究杨栗山学术思想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以"伏邪"、"杂气"为关键词检索《伤寒温疫条辨》相关内容,汇总杨栗山对温疫伏邪的主要观点。[结果]杨栗山彻底否定了伏寒化温说,认为温疫伏邪病因是杂气,将温病与伤寒从病因上区分开来。其对温疫伏邪的病因、病性、传入途径、邪伏部位、外出途径、治法、方药、后期调理做了详尽的论述,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以升降散为代表的方药,对以物治气、专病专药的思想做出了积极的尝试。[结论]杨栗山让疠气致病说具备了实际的指导价值,他的温疫伏邪说对温疫类疾病的临床治疗及预防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栗山 伏邪 杂气 伏寒化温 温疫 伤寒温疫条辨 吴又可
下载PDF
韩氏妇科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西医认识和治疗对策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延华 刘晓芳 +2 位作者 董思佳 康针珍 韩晗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第4期839-842,共4页
韩氏妇科运用传统的中医理论结合现代医学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的研究,衷中参西,病症结合,创新性地提出从伏邪理论,邪伏窠囊的角度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指出“瘀”是该病的发病核心。临证运用专方内异止痛汤加... 韩氏妇科运用传统的中医理论结合现代医学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的研究,衷中参西,病症结合,创新性地提出从伏邪理论,邪伏窠囊的角度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指出“瘀”是该病的发病核心。临证运用专方内异止痛汤加减辨证施治,周期调治,结合中药灌肠、微波理疗、隔药灸,内外合治,多管齐下,效如桴鼓。韩氏妇科把中医学“治未病”理论,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和特点有机结合,倡导子宫内膜异位症未病先防、既病防传。韩氏妇科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认识深刻,疗效显著,其思维和方法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韩氏妇科 邪伏窠囊 内异止痛汤 未病先防
下载PDF
再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与“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被引量:10
18
作者 岳妍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44-744,748,共2页
温病学"伏气温病"之说来源于《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传统解释为"冬日伤寒,即病者,为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与此相关的另一种说法为"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结合中... 温病学"伏气温病"之说来源于《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传统解释为"冬日伤寒,即病者,为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与此相关的另一种说法为"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结合中医学气机圆运动及《内经》原文分析,笔者认为二者是有区别的,前者因冬日封藏之令太过,至春日疏泄之时,阳气升发过度,木火之气偏盛所致,为"物极必反"之意;而后者是冬令阳气封藏不足,过于消耗,卫外功能减弱所致。前者为实证,后者为虚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伤于寒 春必病温 冬不藏精 春必病温
下载PDF
宋代疫病病因病机认识浅探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董男 《中医学报》 CAS 2011年第12期1445-1447,共3页
目的:探究宋代对疫病病因、病机的新认识、新观点。方法:运用医史学方法结合理论分析的方法。结果:宋代医家普遍认识到疫病发病与地理、气候和人之禀赋有关,而病因则主要有寒邪、异气、温气这三种,风、暑、湿、毒等病因也得到了一定阐... 目的:探究宋代对疫病病因、病机的新认识、新观点。方法:运用医史学方法结合理论分析的方法。结果:宋代医家普遍认识到疫病发病与地理、气候和人之禀赋有关,而病因则主要有寒邪、异气、温气这三种,风、暑、湿、毒等病因也得到了一定阐述。医家们对病机认识较前代大为丰富,除传统的寒极生热和继承自晋唐而有所发挥的温毒为病说外,还提出了邪伏少阴、伏阳之说、伏寒遇时邪为变、气运郁发而为天行等新观点。结论:宋代医家对疫病发病的地理特征有了较多关注,对疫病病因、病机的认识较前代有所丰富,辨析更加清楚,并在疫病理论及临床方面有继承和创新,为后世疫病学发展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伤寒总病论 宋代 疫病 寒邪 异气 温气 病因病机
下载PDF
周次清教授诊治慢性肺心病的经验 被引量:4
20
作者 高洪春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3,共3页
本文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喘咳、咯痰、水肿、癥积几个主要临床见症,介绍周次清教授的诊治经验。喘咳加重多属实,忌用补肾纳气法。治应以祛邪为主,辨证的关键为喘咳突然加重;咯痰增多因于热,勿投健脾燥湿方。治宜辛凉宣肺、泻火化痰。... 本文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喘咳、咯痰、水肿、癥积几个主要临床见症,介绍周次清教授的诊治经验。喘咳加重多属实,忌用补肾纳气法。治应以祛邪为主,辨证的关键为喘咳突然加重;咯痰增多因于热,勿投健脾燥湿方。治宜辛凉宣肺、泻火化痰。如误投会造成痰稠难咯、胸闷憋气等不良后果;水肿心悸病在肺,慎用温阳利水法,以免影响痰液的咯出;癥积本为虚致实,补虚攻邪方为正。不能单纯使用活血化淤或软坚散结药。应以温阳益气为主,攻补兼施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 喘咳 祛邪 补虚 温阳益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