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istent Heavy Rain Events in the Huaihe River Valley and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Convective Activities in the Tropical Western Pacific Warm Pool 被引量:8
1
作者 鲍名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2期329-338,共10页
Using daily 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 (OLR) data from the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OAA) and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N... Using daily 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 (OLR) data from the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OAA) and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 of geopotential height fields for 1979-2006,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istent heavy rain events (PHREs) in the Huaihe River valley (HRV) and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convective activity in the tropical western Pacific warm pool (WPWP) is investigated. Based on nine cases of PHREs in the HRV,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est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WPSH) show that the northern edge of the WPSH continues to lie in the HRV and is associated with the persistent "north weak south strong"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convective activities in the WPWP. Composite analysis of OLR leading the circulation indicates that the response of the WPSH to OLR anomaly patterns lags by about 1-2 days. In order to explain the reason for the effects of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convective activities in the WPWP on the persistent northern edge of the WPSH in the HRV, four typical persistent heavy and light rain events in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YRV) are contrasted with the PHREs in the HRV. The comparison indicates that when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he convective activities anomaly behaves in a weak (strong) manner across the whole WPWP, persistent heavy (light) rain tends to occur in the YRV. When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he convective activities anomaly behaves according to the "north weak south strong" pattern in the WPWP, persistent heavy rain tends to occur in the HRV. The effects of the "north weak south strong"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convective activities on PHREs in the HRV are not obvious over the seasonal mean timescale, perhaps due to the non-extreme status of convective activities in the WPW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aihe River valley persistent heavy rain events convective activities in the WPWP West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下载PDF
The Contribution of 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s to Intense Hourly Precipitation Events during the Warm Seasons over Central East China 被引量:1
2
作者 Zhiwei HE Qinghong ZHANG Jun SUN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1233-1239,共7页
Central East China is an area where both intense hourly precipitation(IHP) events and mesoscale convection systems(MCSs) occur frequently in the warm seasons. Based on mosaics of composite Doppler radar reflectivi... Central East China is an area where both intense hourly precipitation(IHP) events and mesoscale convection systems(MCSs) occur frequently in the warm seasons. Based on mosaics of composite Doppler radar reflectivity and hourly precipitation data during the warm seasons(May to September) from 1 July 2007 to 30 June 2011, the contribution of MCSs to IHP events exceeding 20 mm h^-1 over central East China was evaluated. An MCS was defined as a continuous or quasicontinuous band of 40d BZ reflectivity that extended for at least 100 km in at least one direction and lasted for at least 3h. It was found that the contribution of MCSs to IHP events was 45% on average over central East China. The largest contribution,more than 80%, was observed along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and in the Yangtze River–Huaihe River valleys.These regions were the source regions of MCSs, or along the frequent tracks of MCSs. There were two daily peaks in the numbers of IHP events: one in the late afternoon and one in the early morning. These peaks were more pronounced in July than in other months. MCSs contributed more to the early-morning IHP event peaks than to the late-afternoon peaks. The contributions of MCSs to IHP events with different intensities exhibit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hich fluctuated around 50% on average over central East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ternoon morning reflectivity Precipitation contributions Yangtze convection mesoscale events exceeding
下载PDF
Ensemble Cloud Model Application in Simulating the Catastrophic Heavy Rainfall Event
3
作者 Vlado Spiridonov Mladjen Curic +1 位作者 Marija Grcic Boro Jakimovski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 Research》 2022年第4期35-49,共15页
An attempt has been made in the present research to simulate a deadly flash-flood event over the City of Skopje,Macedonia on 6 August 2016.A cloud model ensemble forecast method is developed to simulate a super-cell s... An attempt has been made in the present research to simulate a deadly flash-flood event over the City of Skopje,Macedonia on 6 August 2016.A cloud model ensemble forecast method is developed to simulate a super-cell storm’s initiation and evolutionary features.Sounding data are generated using an ensemble approach,that utilizes a triple-nested WRF model.A three-dimensional(3-D)convective cloud model(CCM)with a very fine horizontal grid resolution of 250-m is initialized,using the initial representative sounding data,derived from the WRF 1-km forecast outputs.CCM is configured and run with an open lateral boundary conditions LBC,allowing explicit simulation of convective scale processes.This preliminary study showed that the ensemble approach has some advantages in the generation of the initial data and the model initialization.The applied method minimizes the uncertainties and provides a more qualitative-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super-cell storm initiation,cell structure,evolutionary properties,and intensity.A high-resolution 3-D run is capable to resolve detailed aspects of convection,including high-intensity convective precipitation.The results are significant not only from the aspect of the cloud model’s ability to provide a qualitative-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intense precipitation but also for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essence of storm development,its vortex dynamics,and the meaning of micro-physical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and release of large amounts of precipitation that were the cause of the catastrophic flood in an urban area.After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and verification,such a system could be a reliable tool in weather services for very short-range forecasting(now-casting)and early warning of weather disas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F triple nested model convective cloud model Ensemble initialization 3-D numerical simulation Flash-flood event Super-cell storm
下载PDF
一次由线状风暴和阵风锋引发的致灾大风成因 被引量:1
4
作者 褚颖佳 高帆 +2 位作者 张永婧 郑丽娜 胡鹏 《海洋气象学报》 2023年第2期53-63,共11页
2018年6月13日,多条线状风暴和阵风锋造成山东多地出现致灾大风,基于常规、加密气象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此次大风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冷涡后部横槽转竖引导冷空气叠加在低层暖脊之上,850 hPa与500 hPa... 2018年6月13日,多条线状风暴和阵风锋造成山东多地出现致灾大风,基于常规、加密气象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此次大风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冷涡后部横槽转竖引导冷空气叠加在低层暖脊之上,850 hPa与500 hPa温差高达34.7℃,同时925~600 hPa的干层与地面至925 hPa的近饱和层相叠置,上下层大气之间温、湿差异显著,形成强热力不稳定,持续并增强的低层逆温层使不稳定能量得到积累,显著干层和低层强温度垂直递减率为夹卷和蒸发冷却过程提供了有利条件。(2)线状风暴各生命期强阵风是由内嵌其中的普通单体或超级单体下击暴流所引发。单体间下沉气流合并使地面大风的影响范围和强度有所增大。强阵风均伴随较强降雨和降雹,雨滴和冰雹的拖曳是产生下击暴流的重要原因,极大风速与5 min降水量具有正向相关性,青岛34.8 m·s^(-1)的极端大风出现时5 min降水量达19 mm。(3)山东东南部的初生对流在地面辐合线、海风锋、对流云街上被接连触发,遇阵风锋后生命史延长,得以并入到主风暴,使风暴发展壮大,而风暴中的下沉气流又驱动多股阵风锋加速向南推进,增强地面风速,阵风锋与风暴主体之间存在相互促进机制。在对流潜势较高的条件下,需关注边界层辐合线对对流的触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状对流风暴 阵风锋 超级单体 下击暴流 致灾性大风
下载PDF
长生命史冷涡影响下持续对流性天气的环境条件 被引量:33
5
作者 易笑园 李泽椿 +3 位作者 李云 朱磊磊 于莉莉 余文韬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25,共9页
利用云图和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生命史长达9天的冷涡系统的云图形态、移动轨迹、强度变化及其长久维持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比分析该冷涡影响下的持续对流性天气与冷涡分裂的冷空气、湿度层结及水汽条件的关系,探... 利用云图和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生命史长达9天的冷涡系统的云图形态、移动轨迹、强度变化及其长久维持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比分析该冷涡影响下的持续对流性天气与冷涡分裂的冷空气、湿度层结及水汽条件的关系,探讨对流性天气的预报着眼点和不稳定参数阈值。主要结论:(1)连续9天对流性天气分别出现在冷涡涡旋云系头部的南部或东南部。强的对流过程时,云顶TBB温度在-40~-72℃;弱的对流过程时,云顶TBB温度在-40℃以上。(2)东亚阻塞高压两侧高涡度区的正涡度平流交替补充冷涡对正涡度的损耗,是冷涡长久滞留维持的主要原因。(3)冷涡在长生命期中是动态的,冷涡中心距研究代表点的距离与对流性天气的强弱有关;对流层中层V分量能敏感地反映冷涡分裂的冷空气活动情况。(4)随着对流性天气的持续,低空湿度层逐渐增厚,而850~700 hPa相对湿度≤60%的相对于区始终存在;975 hPa水汽通量的大小和方向反映来自渤海的水汽输送状况。(5)强天气威胁指数SWEAT和风暴相对环境螺旋度SREH在判断对流性天气的强度方面比常用的不稳定参数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涡 长生命史 持续对流性天气 环境条件 参数阈值
下载PDF
分辨率对区域气候极端事件模拟的影响 被引量:25
6
作者 汤剑平 赵鸣 苏炳凯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2-442,共11页
利用NCAR MM5V3对1999年6月长江流域的极端异常降水事件进行了模拟,主要研究不同水平和垂直分辨率对极端区域气候事件模拟的影响。数值模拟试验表明:模式能够模拟出极端强降水的主要分布特征;水平分辨率的提高降低了模式模拟的强降水偏... 利用NCAR MM5V3对1999年6月长江流域的极端异常降水事件进行了模拟,主要研究不同水平和垂直分辨率对极端区域气候事件模拟的影响。数值模拟试验表明:模式能够模拟出极端强降水的主要分布特征;水平分辨率的提高降低了模式模拟的强降水偏差,对逐日降水变化的模拟更加合理,而垂直分辨率的提高基本上也都减小了模拟的强降水过程的偏差,改善对强降水的模拟能力;模式水平、垂直分辨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对强降水过程的模拟能力。水平分辨率的提高能够改善模式对海平面气压的模拟,而垂直分辨率的提高可以改善模式模拟的地面气温和低层环流。分辨率对中层大气环流的影响不是很敏感。不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模拟的对流降水比率随水平分辨率的变化是不同的,Grell方案对流降水比例随分辨率的提高而增加,而Kain-Fritsch方案的结果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气候 分辨率 极端事件 对流降水
下载PDF
华北地区降水事件变化和暴雨事件减少原因分析 被引量:24
7
作者 郝立生 闵锦忠 丁一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60-1167,共8页
使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的37个气象观测站的1961~2008年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EC环流资料,对华北降水事件和暴雨事件减少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华北地区盛夏暴雨事件对夏季降水量和全年降水量变化有重要影响,近50年盛夏暴雨事件呈... 使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的37个气象观测站的1961~2008年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EC环流资料,对华北降水事件和暴雨事件减少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华北地区盛夏暴雨事件对夏季降水量和全年降水量变化有重要影响,近50年盛夏暴雨事件呈显著线性减少趋势,这与东亚夏季风减弱使得从南边界进入华北的水汽通量大量减少以及副热带高压位置南移有关.此外,盛夏暴雨事件减少还与印度对流减弱和菲律宾对流加强、125°E越赤道气流减弱和145°E越赤道气流加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这为认识华北降水减少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 暴雨事件 季风 水汽通量 热带对流
下载PDF
对流涡度矢量和湿涡度矢量在暴雨诊断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赵宇 崔晓鹏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40-548,共9页
利用对流涡度矢量(CVV,(ζa×θe)/ρ)和湿涡度矢量(MVV,(ζa×qv)/ρ)对华北地区一次大范围的大到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研究。结果表明,CVV和MVV垂直分量与云和降水密切相关,暴雨区区域平均和垂直积分的CVV和MVV垂直分量与... 利用对流涡度矢量(CVV,(ζa×θe)/ρ)和湿涡度矢量(MVV,(ζa×qv)/ρ)对华北地区一次大范围的大到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研究。结果表明,CVV和MVV垂直分量与云和降水密切相关,暴雨区区域平均和垂直积分的CVV和MVV垂直分量与云中水凝物混合比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2和0.95,与降水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1和0.47。云中水凝物分为液态水凝物和固态水凝物,虽然固态水凝物的含量相对较少,但它在云的变化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滞后相关分析表明,降水率的峰值到来之前4—5 h云中水凝物含量最少,降水率的峰值到来之后1—2 h,云中水凝物含量最多。云中水凝物与降水率的滞后相关系数主要是由液态水凝物与降水率的滞后相关系数决定的,只有约1/4的滞后相关系数是由固态水凝物与降水率的滞后相关系数贡献的。CVV和MVV的垂直分量与云中水凝物具有非常好的相关性(同时及滞后),与降水率的相关也较好,可以代表云和对流系统的发展。CVV和MVV垂直分量的局地变化超前降水率3 h左右,可以作为降水发生的先兆,对降水的预报有潜在的意义。CVV垂直分量的局地变化与降水率的相关系数大于MVV垂直分量的局地变化与降水率的相关系数,因此在实际预报中可以利用CVV垂直分量的局地变化来估计未来降水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涡度矢量(CVV) 湿涡度矢量(MVV) 暴雨 滞后相关
下载PDF
RegCM3积云参数化方案对中国南方夏季强降水过程模拟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建云 王汉杰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9-160,共12页
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的最新并行版本,选择Anthes-Kuo、MIT-Emanuel和Grell 3种积云参数化方案,对2003年7月发生在淮河流域的强降水过程进行了多组模拟试验,重点分析比较了3种参数化方案对降水总量分布、主要降水时段和基本气象要素... 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的最新并行版本,选择Anthes-Kuo、MIT-Emanuel和Grell 3种积云参数化方案,对2003年7月发生在淮河流域的强降水过程进行了多组模拟试验,重点分析比较了3种参数化方案对降水总量分布、主要降水时段和基本气象要素场的模拟能力,并相对实测降水和要素场进行了统计检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发现RegCM3对中国南方夏季强降水具有较好的模拟能力,不同参数化方案对中高层流场特征的模拟没有实质性差异。但对低层850 hPa流场结构(切变线、副高、低空急流、湿舌等)和水汽输送状况模拟存在一定差异,这也是它们能否正确模拟降水分布及过程、强度等特征的关键,也是Kuo方案降水模拟效果相对优于其他两种参数化方案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气候模式 强降水 极端气候事件 积云对流方案
下载PDF
同化常规资料对重庆地区一次大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孟晓文 隆霄 +3 位作者 周国兵 温晓培 谢恩泽 张建宁 《暴雨灾害》 2017年第4期309-318,共10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以及小时观测降水量资料,对2014年8月31日—9月2日重庆地区一次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及其三维变分同化系统WRF 3D-Var将常规探空观测资料同化进NECP/NCAR再分析资料产生初始场,对比分析...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以及小时观测降水量资料,对2014年8月31日—9月2日重庆地区一次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及其三维变分同化系统WRF 3D-Var将常规探空观测资料同化进NECP/NCAR再分析资料产生初始场,对比分析同化与未同化常规探空资料的模式模拟的降水量分布特征及同化探空观测资料对模式模拟的中尺度系统结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此次暴雨的发生是在对流层高层200 hPa南亚高压与高空急流造成的高层辐散、500 hPa大槽靠近以及副热带高压西移这种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对流层低层的西南低涡、切变线、低空急流在重庆地区发生发展的结果。对比分析模式的模拟结果,两次模拟都较好地再现了此次暴雨过程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同化探空观测资料后模拟的降水落区分布及量级得到改善,对暴雨以上量级的降水改进尤为明显。模式初始时刻分析场的增量表明,与此次暴雨过程的形成发展密切相关的大尺度系统(南亚高压、副热带高压)、中尺度系统(低涡、急流)以及水汽输送在初始场同化常规探空资料后均得到了增强,这为对流系统的发展维持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降水最强时刻强降水区域的垂直结构分析显示,在同化探空观测资料后,模式模拟的散度、涡度、垂直速度以及大气热力结构的强度和高度较未同化探空资料的结果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增强,这表明同化探空观测资料改进了模式初始场的分布特征,进而对模式模拟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中尺度系统 数值模拟 资料同化
下载PDF
1997年1月6—11日日地连接事件──对磁暴-环电流-对流电场的讨论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玉芬 王家龙 萧佐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22-227,共6页
给出了1997年1月6—11日日地连接事件的太阳风和行星际扰动及由此产生的地磁扰动特征.利用这些资料对磁暴-环电流-对流电场的分析表明,磁暴主相(或环电流)的开始主要是IMF南向分量形成的对流电场直接驱动的结果;对流电场在磁暴主... 给出了1997年1月6—11日日地连接事件的太阳风和行星际扰动及由此产生的地磁扰动特征.利用这些资料对磁暴-环电流-对流电场的分析表明,磁暴主相(或环电流)的开始主要是IMF南向分量形成的对流电场直接驱动的结果;对流电场在磁暴主相的形成中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地连接事件 环电流 对流电场 磁暴 日暴
下载PDF
1997/1998年厄尔尼诺期间西太平洋热带对流区的东移 被引量:1
12
作者 江吉喜 范梅珠 吴晓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25-130,共6页
关键词 强对流 东移 厄尔尼诺 西太平洋 热带对流区
下载PDF
两次触发MJO对流事件的物理过程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婧 李天明 朱伟军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9-86,共8页
用OLR的逐日数据和2002—2003年ERA-Interim的逐日再分析数据集的多个变量q,T,u,v,ω,结合水汽收支分析和多尺度波流相互作用的方法研究了2002年冬季两支东传的MJO对流事件MJO1和MJO2被触发的物理过程发现,MJO1和MJO2的对流分别发生在2... 用OLR的逐日数据和2002—2003年ERA-Interim的逐日再分析数据集的多个变量q,T,u,v,ω,结合水汽收支分析和多尺度波流相互作用的方法研究了2002年冬季两支东传的MJO对流事件MJO1和MJO2被触发的物理过程发现,MJO1和MJO2的对流分别发生在2002年10月31日和12月8日,对流发生区域均在赤道印度洋,分别为10°S^10°N,50°~80°E和0°~10°N,50°~80°E。水汽距平的正异常和垂直上升运动超前于对流的发生时间,使得二者发生区域边界层的水汽增加,形成了有利于对流发生的上干下湿的对流不稳定条件。在对流发生的前3天,水平湿度平流的正贡献是二者发生区域内水汽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由MJO尺度的东风分量把发生区域东侧更大的背景场水汽分量输送到发生区域中的平流过程导致的;二者水汽增长过程的最大区别是MJO1中垂直湿度对流的正贡献几乎为零,MJO2中有较强的垂直湿度对流的正贡献,造成这一巨大差别的主要原因,是MJO2中边界层的MJO尺度的垂直上升运动比MJO1中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JO对流事件 水汽收支 垂直平流 水平平流
下载PDF
太平洋古陆的破碎消亡与中新生代华北克拉通板内构造岩浆活化
14
作者 周瑶琪 赵士宝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75-582,共8页
回顾了太平洋撞击成因假说的主要内容 ,重点围绕太平洋古陆消亡的内外动力学机制进行讨论 ,认为P/T之交发生在太平洋地区的撞击事件撞裂了岩石圈板块 ,导致岩石圈下的地幔对流方式发生重大转折 .在这种全新的对流方式驱动下 ,太平洋古... 回顾了太平洋撞击成因假说的主要内容 ,重点围绕太平洋古陆消亡的内外动力学机制进行讨论 ,认为P/T之交发生在太平洋地区的撞击事件撞裂了岩石圈板块 ,导致岩石圈下的地幔对流方式发生重大转折 .在这种全新的对流方式驱动下 ,太平洋古陆板块伴随新生洋壳板块的俯冲和碰撞而逐渐消亡并拼接到环太平洋大陆边缘 ,与此同时 ,环太平洋构造域开始形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古陆 撞击事件 地幔对流 环太平洋构造域
下载PDF
2012年载人航天主着陆场区极端降水事件的形成机制
15
作者 王红军 胡英华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3年第4期14-20,共7页
利用卫星资料、航天主着陆场区观探测资料和NCEP的1°×1°再分析资料,对场区2012年6月一次极端降水事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极端降水是在异常偏强的冷、暖空气交汇对峙过程中产生的;500 hPa为贝加尔湖低涡东南部西南气流,8... 利用卫星资料、航天主着陆场区观探测资料和NCEP的1°×1°再分析资料,对场区2012年6月一次极端降水事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极端降水是在异常偏强的冷、暖空气交汇对峙过程中产生的;500 hPa为贝加尔湖低涡东南部西南气流,850 hPa为东北—西南向冷切变,高空构成北槽南涡形势,地面由前期冷锋演变为后期地面倒槽;大气高温高湿,中层对流不稳定;异常偏强的冷空气来自北方,从底层楔入,一方面与暖湿空气汇合产生辐合上升,另一方面抬升暖湿气流,使上升运动加剧,降水增加。由于暖湿气流势力偏强,冷空气在南下过程中减弱变性,移速减慢,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脊稳定少动,促使冷暖空气在场区对峙时间延长,异常降水事件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事件 环流特征 对流不稳定 触发机制
下载PDF
中国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气候学特征 被引量:11
16
作者 薛晓颖 任国玉 +2 位作者 孙秀宝 任玉玉 余予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9-213,共15页
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具有极强的破坏力,了解其气候学特征对于预测、预报和影响评价都具有实际意义。利用1961~2015年的2332个高密度逐月国家级气象站观测资料,分析了中国大陆3种常见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雷暴、闪电、冰雹)在年、季、月... 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具有极强的破坏力,了解其气候学特征对于预测、预报和影响评价都具有实际意义。利用1961~2015年的2332个高密度逐月国家级气象站观测资料,分析了中国大陆3种常见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雷暴、闪电、冰雹)在年、季、月尺度上发生日数的时间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全国年平均雷暴、闪电和冰雹发生频率分别为39.23 d/a、20.56 d/a和1.07 d/a;雷暴和闪电主要发生在夏季3个月,雷暴日数7月最多,闪电日数8月最多;冰雹主要发生每年5~9月,6月发生频率最高;雷暴和闪电的高发区分布基本一致,主要集中在华南和西南,青藏高原也是雷暴的高发区域之一;冰雹的高发区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东部以及中西部山地,而东南沿海地区发生频率则较低。进一步分析发现,我国雷暴和冰雹出现频率随海拔高度增加而明显增加,冰雹和海拔高度有更好的对应关系,二者增加速率分别为2.87 d/500 m和1.80 d/500 m,表明地势高度对这两种强对流天气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尺度强对流 雷暴 闪电 冰雹 地形 气候学特征
下载PDF
西南山区5-8月产生突发性暴雨事件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婧羽 崔春光 +1 位作者 陈杨瑞雪 王晓芳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38,共18页
利用逐时的风云静止卫星黑体亮温(TBB)资料和国家级地面站降水观测资料,根据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的逐时云顶覆盖范围是否包含突发性暴雨事件,识别出2010-2018年5-8月与中国西南山区突发性暴雨事件相关的中尺度对流系统(AHR-MCS),并得到... 利用逐时的风云静止卫星黑体亮温(TBB)资料和国家级地面站降水观测资料,根据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的逐时云顶覆盖范围是否包含突发性暴雨事件,识别出2010-2018年5-8月与中国西南山区突发性暴雨事件相关的中尺度对流系统(AHR-MCS),并得到其统计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AHR-MCS在7月出现最频繁,存在四川盆地(SR-A)、湖南西部(SR-B)、广西北部(SR-C)和贵州西南部(SR-D)4个不连续的频发区。经向扰动环流、整层水汽通量的异常辐合、低层更强的暖湿气流及其引起的偏强对流层低层风垂直切变(6-8月)是AHR-MCS出现和维持的有利条件。AHR-MCS是西南山区内生命期更长的那部分中尺度对流系统,主要移动方向偏东,但位置偏西(东)的SR-A、SR-D(SR-B、SR-C)频发区域内向东偏南(东偏北)方向移动得更多。成熟时,SR-A的发展高度更低,面积更小,SR-B和SR-C的云顶面积更大而SR-D则云顶高度更高。AHR-MCS的日变化呈现明显的单峰结构,20-23时(北京时)达到峰值,其中生命期越长的生成(成熟)峰值出现时间越晚。对于不同频发区,SRA和SR-D也是单峰结构,但由于受大地形的热力影响前者生成(成熟)峰值明显晚于后者6(8) h;其余两个区域则呈现多峰结构。AHR-MCS对应的最大小时降水更易出现在发展阶段,与最低TBB出现的时间对应关系更好,早于成熟时;位置则多分布在相对于对流云团形心的第Ⅰ、Ⅲ象限;不仅容易出现在TBB低值区(低于-51℃)还常出现在TBB的梯度大值区(超过0.4℃/km),且两者占比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山区 突发性暴雨事件 中尺度对流系统 统计特征
下载PDF
西南地区双极性窄脉冲事件与雷达回波的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莎莎 董万胜 +1 位作者 吴亭 刘恒毅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01-810,共10页
利用西南地区观测的6次产生双极性窄脉冲事件(Narrow Bipolar Events,NBEs)的雷暴个例,讨论了正、负极性NBEs与常规闪电、雷达回波所表征的雷暴强度的关系。6次雷暴均产生两种极性的NBEs,其中1次雷暴产生了较多的负极性NBEs,数量超过正... 利用西南地区观测的6次产生双极性窄脉冲事件(Narrow Bipolar Events,NBEs)的雷暴个例,讨论了正、负极性NBEs与常规闪电、雷达回波所表征的雷暴强度的关系。6次雷暴均产生两种极性的NBEs,其中1次雷暴产生了较多的负极性NBEs,数量超过正极性NBEs。统计分析表明,NBEs与40dBZ回波体积(V40)表征的雷暴强度之间并没有类似常规闪电的正比例线性变化关系,大部分NBEs发生于V40的较大值范围内,在V40的低值区域较少发生。相比正极性NBEs,负极性NBEs更集中产生于雷暴对流发展强烈的阶段,产生较多负极性NBEs的雷暴对流发展也更为强烈。从空间分布结构上看,正极性NBEs出现在强对流核心的外围区域,负极性NBEs集中产生于强对流核的云顶附近。负极性NBEs的产生对雷暴发展的强度具有较好地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性窄脉冲事件 常规闪电 雷达回波 雷暴强度
下载PDF
基于对流尺度集合模拟的长江中下游暖区对流过程的可预报性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徐渊 闵锦忠 庄潇然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84-697,共14页
弱天气尺度强迫背景下的暖区暴雨发生发展机制复杂且难以准确预报。为深入探讨长江中下游暖区对流过程的实际和内在可预报性,本文通过同化模式模拟的探空、雷达等仿真资料的集合资料同化,构建了基于WRF-EnSRF的对流尺度集合预报系统,针... 弱天气尺度强迫背景下的暖区暴雨发生发展机制复杂且难以准确预报。为深入探讨长江中下游暖区对流过程的实际和内在可预报性,本文通过同化模式模拟的探空、雷达等仿真资料的集合资料同化,构建了基于WRF-EnSRF的对流尺度集合预报系统,针对2013年7月21日一次典型暖区对流过程进行了初值扰动集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成员降水预报的发生时间和落区存在两个有显著差异的分岔时段,其一在对流触发阶段,源于扰动风场与地形的相互作用;其二在发展阶段,源于初值扰动导致对流系统强度出现差异,对流强(弱),冷池出流强(弱),导致降水落区偏南(北)。进一步的可预报性定量分析可见,由于初值的扰动,在分岔时段,模式的实际可预报性受到严重限制,表现为集合成员降水场的差异和扰动的偏差能量均快速增大。同时,在减小扰动振幅的“等同孪生子”对比试验中,扰动偏差能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在对流触发阶段表现出的非线性特征表明,内在可预报性在这一分岔时段也显著受限。由以上结果可进一步得出结论:由于初值扰动导致分岔时段模式的实际可预报性受限时,准确的初值可有效改进预报效果。而当系统受到由混沌非线性动力学所导致的内在可预报性限制时,改善初值预报效果有限,须进一步考虑采用集合(概率)预报。上述研究对于理解长江中下游暖区对流过程的可预报性,以及针对相应的分岔特征发展适合于对流尺度的集合扰动方法或建立目标观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尺度集合模拟 暖区对流过程 实际可预报性 内在可预报性
下载PDF
不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和陆面过程参数化方案对一次梅雨锋暴雨显式对流模拟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7
20
作者 陈杨瑞雪 罗亚丽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56-667,共12页
利用WRF模式对2007年7月8日淮河地区特大暴雨过程开展显式对流(1.1 km)模拟试验,比较两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和三种陆面过程参数化方案对降水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和陆面过程参数化方案主要影响模拟的强降水位置和强... 利用WRF模式对2007年7月8日淮河地区特大暴雨过程开展显式对流(1.1 km)模拟试验,比较两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和三种陆面过程参数化方案对降水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和陆面过程参数化方案主要影响模拟的强降水位置和强度,而对雨带位置的影响不大。采用MYJ边界层方案模拟的强降水更接近观测,采用YSU方案模拟的强降水偏弱;陆面过程参数化方案对比,简单的热扩散方案模拟的强降水最强、最接近观测,而RUC方案模拟的强降水最弱,Noah方案居中;同时改变陆面方案和边界层方案比单一改变其中一种方案对模拟降水的影响更大。造成强降水模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模拟的近地面(约1 km以下)大气的湿度和温度不同,导致支持对流发生发展的入流空气的对流有效位能(CAPE)不同,进而影响模拟的对流强度和地面降水量。对强降水模拟较好的试验模拟的近地面大气湿度更大,环境入流空气的CAPE更大,对流发展更强,地面降水也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雨锋暴雨 边界层参数化方案 陆面过程参数化方案 显式对流模拟 中尺度对流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