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忠德运用平调五脏法辨治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经验
1
作者 张溪 李际强 张忠德(指导)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3311-3315,共5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性疾患,易引起多器官、多系统损害;可归属中医学的“鼾证”。全国名中医张忠德教授以平调五脏法辨治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强调五脏“失衡”的发病机理;认为...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性疾患,易引起多器官、多系统损害;可归属中医学的“鼾证”。全国名中医张忠德教授以平调五脏法辨治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强调五脏“失衡”的发病机理;认为肺气失于宣降是OSAHS的发病之基础;“脾胃失于运化,痰湿内生”是OSAHS的关键致病因素,“心肾之阳虚,肝血之不足”是OSAHS的发病之根本。发病过程中五脏之间阴阳气血此消彼长,从而导致疾病的发展。辨证治疗以“平”为度,通过“平调”的思维,以“健脾、宣肺、温心肾、养肝血”为治则,五脏同调,从而达到各脏器间的动态平衡,起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鼾证 平调五脏 健脾 宣肺 温心肾 养肝血 张忠德
下载PDF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浅谈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机制 被引量:3
2
作者 尹新宇 雷雪 +1 位作者 李晓琴 刘松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4期11-13,共3页
肺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自古代起,黄帝内经及历代医家就对肺癌提出了有效的治疗法则。他们认为“阳化气”不足,而“阴成形”太过,是导致肺癌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旨在对“阳化气,阴成形”理论在中西... 肺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自古代起,黄帝内经及历代医家就对肺癌提出了有效的治疗法则。他们认为“阳化气”不足,而“阴成形”太过,是导致肺癌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旨在对“阳化气,阴成形”理论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肺癌的治疗和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阳化气 阴成形 温阳以攻 益气养阴
下载PDF
王济华治疗风湿病经验 被引量:1
3
作者 孙芳 傅文 +1 位作者 冯福海 王济华 《河南中医》 2024年第7期1055-1060,共6页
王济华教授认为,风湿病的基本病机为人体阴阳失调,正气亏虚,外感风寒湿邪,表邪入里郁而化热,导致痹阻关节、肌肉、筋骨,病情日久多见肝肾不足、气血亏虚、脾虚湿胜、痰瘀交阻等。王教授治疗风湿病常个体化分辨患者风寒湿之偏重、阴阳气... 王济华教授认为,风湿病的基本病机为人体阴阳失调,正气亏虚,外感风寒湿邪,表邪入里郁而化热,导致痹阻关节、肌肉、筋骨,病情日久多见肝肾不足、气血亏虚、脾虚湿胜、痰瘀交阻等。王教授治疗风湿病常个体化分辨患者风寒湿之偏重、阴阳气血之盛衰,遵循轻微解表发汗,兼顾温经止痛,重视健脾化湿、热痹当清、调补气血、虫类药化瘀剔络、滋补肝肾等治痹要点,组方精妙、配伍严谨、疗效肯定,可有效缓解关节炎症,减轻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王济华教授强调,对于沉寒痼冷痹阻络脉,一般温药不能奏效,必用附子、乌头之品,用药时需要注重辨证准确、炮制方法得当、用量适度,且需在正确配伍的前提下间断运用,密切观察,以防蓄积中毒,而达到增效减毒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病 解表发汗 温经止痛 健脾化湿 热痹当清 调补气血 化瘀剔络 滋补肝肾 王济华
下载PDF
中医药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陈易珠 李彩霞 +1 位作者 刘梦君 刘福明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7期89-94,共6页
综述中医药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慢性心力衰竭可依据阳气虚弱、心血瘀阻、水饮内停的病机,采用中医药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研究显示,该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其机制主要与改善... 综述中医药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慢性心力衰竭可依据阳气虚弱、心血瘀阻、水饮内停的病机,采用中医药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研究显示,该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其机制主要与改善心肌纤维化及心室重构、调节氧化应激反应、改善血流动力学障碍与心肌能量代谢、干预相关信号通路、缓解利尿剂抵抗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益气温阳 活血利水 作用机制 中医药疗法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恶性肿瘤复合病机理论指导下温滋解毒法的构建
5
作者 袁伟琛 周红光 +2 位作者 庄育培 周洪立 吴勉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43-549,共7页
基于恶性肿瘤的复合病机,将正邪、阴阳和中气等理论与癌毒理论相整合,指出正虚邪盛为肿瘤的发病基础。阴阳俱损、气机郁滞、癌毒深伏为肿瘤的病机特点。认为阴阳俱损多起于脾肾,气机郁滞首先责之于脾胃,癌毒深伏常兼夹多种邪气。基于此... 基于恶性肿瘤的复合病机,将正邪、阴阳和中气等理论与癌毒理论相整合,指出正虚邪盛为肿瘤的发病基础。阴阳俱损、气机郁滞、癌毒深伏为肿瘤的病机特点。认为阴阳俱损多起于脾肾,气机郁滞首先责之于脾胃,癌毒深伏常兼夹多种邪气。基于此提出以温滋解毒法为恶性肿瘤的基本治法。温滋解毒法是温法、滋法、解毒法三法并用或次第应用,共同发挥温滋并用,调和阴阳;行气解郁,调畅情志;消癌解毒,破兼夹之邪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复合病机 正虚邪盛 阴阳俱损 气机郁滞 癌毒深伏 温滋解毒法
下载PDF
从《伤寒论》太阴病探讨抑郁症辨治
6
作者 李新成 谷万里 曲夷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411-415,共5页
抑郁症患者常见疲乏、腹泻、纳差等太阴里寒征象,太阴里寒导致的肠道菌群失衡,常通过脑肠轴作用于脑神经,引发脑神紊乱,出现抑郁症。以四逆辈方药或温法温运太阴,对具有倦怠嗜卧、面色萎黄或淡白、乏力纳差、腹胀腹泻、舌质淡胖或有齿... 抑郁症患者常见疲乏、腹泻、纳差等太阴里寒征象,太阴里寒导致的肠道菌群失衡,常通过脑肠轴作用于脑神经,引发脑神紊乱,出现抑郁症。以四逆辈方药或温法温运太阴,对具有倦怠嗜卧、面色萎黄或淡白、乏力纳差、腹胀腹泻、舌质淡胖或有齿痕等特点的抑郁症患者具有良效。根据《伤寒论》六经辨证整体性、动态性的特点,临床常合以温壮少阴、和解少阳,以达标本兼治、治病求本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太阴病 抑郁症 脑肠轴 六经传变规律 温运太阴 温壮少阴 和解少阳
下载PDF
张建英教授从“不荣则痛”角度治疗脑震荡后遗头痛经验
7
作者 王巧凤 张建英 +1 位作者 韩煦 贾琪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18期29-32,共4页
脑震荡后遗症为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由于头部遭受外界暴力,导致脑血管或神经组织损伤,进而引起脑肿胀、缺血等病理改变。临床多表现为遭受头部创伤2周后仍有头痛、头晕、乏力、失眠、食欲不振、健忘等症状,多数患者因头痛缠绵难愈,严重影... 脑震荡后遗症为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由于头部遭受外界暴力,导致脑血管或神经组织损伤,进而引起脑肿胀、缺血等病理改变。临床多表现为遭受头部创伤2周后仍有头痛、头晕、乏力、失眠、食欲不振、健忘等症状,多数患者因头痛缠绵难愈,严重影响工作。西医对于本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主要是对症处理,包括输液扩充血管、服用止痛药、营养神经及高压氧治疗等,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症状,但效果不甚理想,容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中医认为本病与气血瘀滞、髓海失养、经络不通有关,治疗上强调以“通”为顺,兼顾阳气。头为诸阳之会,阳气通达,气血调顺则髓海安和。张建英教授认为在此基础上,该病病久头痛缠绵难愈,属于临床难治杂病,在通调阳气基础上应抓住病久脾胃虚弱、气血亏虚的病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升清,清阳上升则利于湿瘀之邪的祛除。针灸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及脑组织氧代谢,张教授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医经典论述“凡刺有十二节……傍针刺者,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者也”的启发进行创新,采用双针温针灸,对于久病患者既提高了临床效果,又增加了治疗的安全性,并配合中药,温补气血,健脾养心,使脑髓充养,头痛自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震荡后遗症 头痛 双针温针 温补气血 健脾养心
下载PDF
杨凤云“温通并补”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证经验
8
作者 李典 杨文龙 +4 位作者 杨智军 毛昭冲 邓志军 赵斌 杨凤云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30-32,共3页
膝骨性关节炎在老年人中发病率逐年上升,具有致残和致畸等危害,中医将其归于痹病。杨凤云认为其病机总属本虚标实,在辨证施治基础上,创“温通并补”法,活用加味阳和汤。现阐述杨凤云运用“温通并补”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学术思想及临... 膝骨性关节炎在老年人中发病率逐年上升,具有致残和致畸等危害,中医将其归于痹病。杨凤云认为其病机总属本虚标实,在辨证施治基础上,创“温通并补”法,活用加味阳和汤。现阐述杨凤云运用“温通并补”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凤云 温通并补 膝骨性关节炎 名医经验
下载PDF
基于“毒瘀虚”分期论治皮肌炎的临证经验
9
作者 杜时雨 王海洋 +1 位作者 彭昭蓉 汤小虎 《云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63-66,共4页
皮肌炎是一种累及皮肤、骨骼肌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以皮疹、肌无力、肌痛为主。本病初期外邪入里,化热为毒,邪毒蕴阻肌肤,发为皮疹;而后热毒与湿、瘀相互胶结,可见皮疹加剧,关节肌肉灼痛;久病气血阴阳亏虚,出现肌肉酸痛、肢体痿... 皮肌炎是一种累及皮肤、骨骼肌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以皮疹、肌无力、肌痛为主。本病初期外邪入里,化热为毒,邪毒蕴阻肌肤,发为皮疹;而后热毒与湿、瘀相互胶结,可见皮疹加剧,关节肌肉灼痛;久病气血阴阳亏虚,出现肌肉酸痛、肢体痿弱无力。汤小虎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急性期以热毒为主者,治以清热解毒,活血止痛;如热毒内陷心营,治以清营解毒,透热养阴。缓解期以瘀热偏重者,治以活血化瘀,理气健脾;以湿热偏重者,治以清热利湿,宣通经络。慢性期以气血两虚为主者,治以益气温经,养血和络;以阴虚为主者,治以滋补肝肾,益气养阴;以阳虚为主者,治以温阳通络,健脾益肾。临证之时汤小虎教授辨清病理因素,精准用药,本文以急性期热毒炽盛,内陷心营为例,选方清营汤合青蒿鳖甲汤加减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毒瘀虚 清营解毒 利湿祛瘀 益气养血 温阳滋阴 临证经验
下载PDF
从“温督启阳”理论探讨针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马姣姣 权祯 +5 位作者 秦大平 刘建军 高国栋 陈一新 齐鑫 张晓刚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97,共5页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以脾肾阳虚居多,针灸疗法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中具有显著优势,针灸通过调理脾肾、温阳督脉功能,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目的。笔者通过综述中医学针灸古籍有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以脾肾阳虚居多,针灸疗法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中具有显著优势,针灸通过调理脾肾、温阳督脉功能,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目的。笔者通过综述中医学针灸古籍有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的理论溯源,阐释祖国医学中PMOP的病因病机,以现在普通针灸、温针灸、电针、督脉灸、穴位埋线、穴位注射和火针等具体治疗方法,基于“温督启阳”理论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出发,从“督脉调节全身气血、先后天相互滋生”角度将针灸治疗机制与骨代谢相结合,为针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温督启阳 针灸疗法 中医
下载PDF
桂枝汤方义与“啜热稀粥”作用
11
作者 曾楚倩 王华宇 +3 位作者 贺华怡 贺琪珺 蔡虎志 陈新宇 《河南中医》 2024年第4期487-489,共3页
《黄帝内经》中“食入于阴,长气于阳”的本意为:水谷进入人体,转化成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一方面供养体内脏腑,另一方面也输送至体表形骸,周营遍身,使人体各部分发挥正常功能。“营者,水谷之精气”“卫者,水谷之悍气”,营卫之气均由水谷... 《黄帝内经》中“食入于阴,长气于阳”的本意为:水谷进入人体,转化成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一方面供养体内脏腑,另一方面也输送至体表形骸,周营遍身,使人体各部分发挥正常功能。“营者,水谷之精气”“卫者,水谷之悍气”,营卫之气均由水谷转化而来,又周营于皮肤腠理之间,当营卫之气转化为津液发散于体表时,即形成了发泄于外的汗液,此即“汗生于谷”的内涵。桂枝汤别名为阳旦汤,其作用本质并非仅仅发散祛邪,而是“助阳以为表”,使体表的营卫之气充盈,汗而邪退。故方后“啜热稀粥”的作用为生长营卫之气,使汗发有源,从而达到“助药力”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入于阴 长气于阳” “汗生于谷” 桂枝汤 “啜热稀粥” 《伤寒论》 张仲景
下载PDF
左归丸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叶凡 张舒怡 +1 位作者 刘佳乐 李冯锐 《河南中医》 2024年第3期445-452,共8页
左归丸是滋阴补肾的代表方剂,具有滋阴益髓、温壮肾阳、填精补肾之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其主要通过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信号通路中的相关细胞因子对机体神经、生... 左归丸是滋阴补肾的代表方剂,具有滋阴益髓、温壮肾阳、填精补肾之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其主要通过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信号通路中的相关细胞因子对机体神经、生殖、内分泌及骨科疾病等方面发挥防治功能,其主要机制为通过磷酸化AKT不同位点精准调控其下游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2,Bcl-2)、BCL2-associated X的蛋白质(BCL2-Associated X,Bax)、半胱氨酸蛋白酶-3(cysteinyl aspartate-specific proteinase-3,Caspase-3)、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叉头转录蛋白O(forkhead box O,FOXO)等靶蛋白发挥调节细胞周期,促进细胞代谢、生长及增殖,抑制细胞凋亡,调节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及能量代谢,调控肿瘤细胞发生等生物学防治功能。左归丸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但关于左归丸对相关疾病防治的药理作用及分子机制尚未明确,今后,则需对左归丸防治疾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明确其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归丸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 信号通路 滋阴益髓 温壮肾阳 填精补肾
下载PDF
基于“取坎填离”论冯兆张温补思想特色
13
作者 刘琳炎 谷建军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1256-1262,共7页
[目的]探讨浙派中医冯兆张的温补思想与诊疗特色。[方法]采用文献学研究方法,梳理《冯氏锦囊秘录》中温补思想相关论述,结合冯兆张本人医案及温补学派相关理论知识,总结冯兆张的温补思想及诊疗特色。[结果]冯兆张的温补思想体现“取坎... [目的]探讨浙派中医冯兆张的温补思想与诊疗特色。[方法]采用文献学研究方法,梳理《冯氏锦囊秘录》中温补思想相关论述,结合冯兆张本人医案及温补学派相关理论知识,总结冯兆张的温补思想及诊疗特色。[结果]冯兆张的温补思想体现“取坎填离”理念,其以真阴真阳为先天之本、后天之命,阐明内伤发热的本质是火空而发,通过辨先天、中宫之脉审明病机,提出“调之、安之、从之、抚之”的治疗方法;论治重视调补真阴真阳,善用引药敛火归元,讲究服药方式及剂型以发挥药效;提出“补接”原则,重视疾病后期的补养。其自创方全真一气汤是体现“取坎填离”温补思想的代表方剂。[结论]冯兆张辨治疾病以先后天阴阳为纲领,从根本论治,理法严明,用药精准,为治疗重证顽疾、疑难杂病提供了有效的诊疗思路,值得发扬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坎填离 《冯氏锦囊秘录》 冯兆张 温补 命门 元气 全真一气汤 浙派中医
下载PDF
温阳补肾贴穴位贴敷治疗对老年性夜尿频症患者最大尿流率、中医症候积分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14
作者 赵赞 赵立新 +1 位作者 于文亚 高阎满 《四川中医》 2024年第6期145-149,共5页
目的:分析温阳补肾贴穴位贴敷治疗对老年性夜尿频症患者最大尿流率(The Maximum urine flow rate, Qmax)、中医症候积分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131例老年性夜尿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 目的:分析温阳补肾贴穴位贴敷治疗对老年性夜尿频症患者最大尿流率(The Maximum urine flow rate, Qmax)、中医症候积分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131例老年性夜尿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64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和67例观察组(温阳补肾贴穴位贴敷治疗),疗程为4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膀胱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Qmax)、夜间排尿次数、中医症候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定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74)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临床总疗效率为75.00%,观察组临床总疗效率为94.02%,观察组总疗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膀胱残余尿量、夜间排尿次数均少于对照组,且Qmax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睡眠障碍、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睡眠效率、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及催眠药物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生活态度、躯体功能四维度评分均升高,且对照组GQOL-74量表评分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补肾贴穴位贴敷治疗应用于老年性夜尿频症患者中,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夜间最大尿流率,进而改善其睡眠质量,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阳补肾贴 穴位贴敷 老年性夜尿频 最大尿流率 睡眠质量
下载PDF
温阳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15
作者 马珍 李飞泽 《河南中医》 2024年第8期1284-1289,共6页
慢性心力衰竭病机以心气心阳衰之脏腑虚损为本,以感受六淫邪气久病成瘀血、痰湿、瘀毒等病理产物为实。综合各家经验,慢性心力衰竭辨证多以复合证为主,阳虚类证型最为常见。临床多采用温阳养心、温阳利水、温阳益气、温阳活血(通络)、... 慢性心力衰竭病机以心气心阳衰之脏腑虚损为本,以感受六淫邪气久病成瘀血、痰湿、瘀毒等病理产物为实。综合各家经验,慢性心力衰竭辨证多以复合证为主,阳虚类证型最为常见。临床多采用温阳养心、温阳利水、温阳益气、温阳活血(通络)、益气温阳活血利水的内治法和艾灸、穴位贴敷、奄包热熨等外治法进行治疗,疗效确切。目前,温阳法治疗本病的研究局限于名老中医经验及临床个案报道,样本量有限,中心单一,缺乏治疗后临床随访以考量长期疗效,且各个医家对运用温阳法的组方用药不尽相同,方剂内含药物的作用机制未能完全明确。温阳法与其他治法组成的复合治法在治疗本病时也未有系统归纳和统一,故今后应展开多中心、大样本的中医药临床、动物及药理实验研究,注重追踪随访,对温阳类治法进行系统归纳,制定统一标准,并挖掘温阳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从而有力发挥温阳法治疗本病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温阳法 温阳养心 温阳利水 温阳益气 温阳活血 艾灸疗法 穴位贴敷 奄包热熨
下载PDF
宣、温、健三阶段治疗变应性鼻炎探析
16
作者 郑秀霞 曹罗元 +1 位作者 黄雯晖 赖子建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12期2332-2335,共4页
变应性鼻炎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是诱发哮喘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西药治疗存在可能出现全身副作用、局部不良反应等安全性问题,而免疫治疗更受到疗程长、疗效个体差异大等问题的掣肘。针对这样的情况,试图围绕变应性鼻炎的中医... 变应性鼻炎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是诱发哮喘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西药治疗存在可能出现全身副作用、局部不良反应等安全性问题,而免疫治疗更受到疗程长、疗效个体差异大等问题的掣肘。针对这样的情况,试图围绕变应性鼻炎的中医药治疗这一课题展开探讨,在对变应性鼻炎传统病因病机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将变应性鼻炎治疗大致分为早、中、后三期,早期(发作期)以宣为主,辅以清利;中期(亚急性期)温中、宣肺并重,根据临证情况适当倾斜宣、温的天平;后期(缓解期)健脾、养阴并重,辅以宣肺、温中、祛瘀,兼固表、补肾随证加减,从治病求本层面探讨了变应性鼻炎的中药治疗原则,从而更加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得出结论:变应性鼻炎的中药治疗分为“宣-温-健”三阶段治疗,其中关键的是早中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宣肺疏风 健脾温中 祛瘀养阴
下载PDF
益气温经方强骨饮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李旭云 孙峰 +3 位作者 李静伟 潘定权 史晓林 阚丽君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03-1006,共4页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新趋势,市场上已有仙灵骨葆中医药成果,院内研究的也有诸如强骨饮等中医药名方。强骨饮是以黄芪、鹿角霜为君药,辅以骨碎补、炒杜仲、秦艽等补肾通络的药物以益气温经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新趋势,市场上已有仙灵骨葆中医药成果,院内研究的也有诸如强骨饮等中医药名方。强骨饮是以黄芪、鹿角霜为君药,辅以骨碎补、炒杜仲、秦艽等补肾通络的药物以益气温经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方剂。本文意在探讨强骨饮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论述中医药强骨饮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成方意义、治疗效果,影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量的参数指标以及支持临床实验的部分药理研究,便于后期进一步的研究以及探讨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理论依据,使得中医药治疗疾病的优势最大化的运用于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 强骨饮 益气温经
下载PDF
滋阴生津益气温阳法治疗晚期原发性肺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1
18
作者 刘嘉湘 施志明 +8 位作者 徐振晔 韩明权 朱晏伟 高虹 陈善香 赵丽红 李和根 朱惠蓉 刘苓霜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55-158,共4页
临床选择晚期原发性肺腺癌304例均未经手术或放疗,于住院时随机分为中药与化疗组进行前瞻性治疗观察。中药组171例,根据中医辨证分别以滋阴、益气、温阳等扶正为主方药,治疗后1、2、3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60.94%、36.77%、31.86%和24... 临床选择晚期原发性肺腺癌304例均未经手术或放疗,于住院时随机分为中药与化疗组进行前瞻性治疗观察。中药组171例,根据中医辨证分别以滋阴、益气、温阳等扶正为主方药,治疗后1、2、3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60.94%、36.77%、31.86%和24.22%,生存期中位数为417天,化疗组133例用MOF方案治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6.67%、26.79%、24.56%,无5年生存病例,生存期中位数为265天。两组差异显著;治后病灶稳定率中药组为67.83%,化疗组为48.12%;中位稳定期中药组为6个月,化疗组为3个月;治后临床症状改善、体重增加及健康状况中药组均优于化疗组。中药组治后多项免疫指标均较治前显著提高,化疗组则无明显变化;血清唾液酸及血清抑制因子含量,两组治后均有所降低。说明本疗法有提高晚期肺癌的免疫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中医药疗法 腺癌 滋阴 生津 益气 温阳
下载PDF
中医不同治法对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大鼠的降糖作用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静 王庆 +5 位作者 王珍贞 冯卓 刘绍云 张琦祺 蔡奇文 潘静娟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10年第8期781-784,共4页
目的:观察以滋阴清热为主的玉女煎、以养阴为主的左归丸和以滋阴温阳为主的肾气丸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模型的降糖作用,比较滋阴清热、养阴、滋阴温阳3种不同治法对于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四氧嘧啶制作糖尿病大鼠... 目的:观察以滋阴清热为主的玉女煎、以养阴为主的左归丸和以滋阴温阳为主的肾气丸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模型的降糖作用,比较滋阴清热、养阴、滋阴温阳3种不同治法对于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四氧嘧啶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3组中药复方治疗组,治疗组动物分别给予玉女煎、左归丸和肾气丸三方水煎液灌胃治疗10d,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动物空腹血糖,并行葡萄糖耐量实验检测各组实验动物对葡萄糖刺激的反应。结果:四氧嘧啶模型大鼠血糖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玉女煎、左归丸和肾气丸治疗后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较模型组动物明显降低(P<0.05),玉女煎治疗组大鼠血糖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葡萄糖耐量实验显示模型组及3组中药复方治疗组大鼠对葡萄糖刺激的反应较正常大鼠明显减弱,模型组与用药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玉女煎、左归丸和肾气丸对于四氧嘧啶导致的糖尿病大鼠均表现出明显的降糖效果,玉女煎降糖效果最佳。葡萄糖耐量实验显示降糖复方对于四氧嘧啶引起的糖代谢异常无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四氧嘧啶 滋阴 清热 温阳
下载PDF
滋补肾阴方与温补肾阳方对卵巢切除所致骨质疏松大鼠IL-1和IL-6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鞠大宏 吕爱平 +3 位作者 张春英 吴皓 贾红伟 张丽坤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84-287,共4页
目的 :对比观察滋补肾阴方与温补肾阳方对卵巢切除所致骨质疏松大鼠白细胞介素 1(IL 1)和白细胞介素 6 (IL 6 )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 5 5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卵巢切除组、滋阴组和补阳组。于卵巢切除 1周后 ,给... 目的 :对比观察滋补肾阴方与温补肾阳方对卵巢切除所致骨质疏松大鼠白细胞介素 1(IL 1)和白细胞介素 6 (IL 6 )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 5 5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卵巢切除组、滋阴组和补阳组。于卵巢切除 1周后 ,给大鼠灌胃给药 ,连续给药 3个月。采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对大鼠胫骨进行形态计量 ;分别采用小鼠胸腺细胞检测法和IL 6依赖株细胞增殖反应检测法测定IL 1和IL 6的活性。结果 :卵巢切除 3个月后 ,大鼠胫骨骨小梁体积百分比 (TBV % )明显降低 ,骨小梁吸收表面百分比(TRS % )和骨小梁形成表面百分比 (TFS % )皆显著增高。同时 ,IL 1和IL 6活性亦显著增高。给大鼠灌服滋补肾阴方和温补肾阳方后 ,均能使上述指标发生逆转 ,但程度有所不同 ,温补肾阳方的效果要明显优于滋补肾阴方。结论 :温补肾阳方对IL 1、IL 6活性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滋补肾阴方 ,这是其对卵巢切除所致大鼠骨质疏松的预防作用之所以优于滋补肾阴方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切除 骨质疏松 中医药疗法 滋补肾阴方 温补肾阳方 白细胞介素-1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