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病初起治疗用药之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晓丽 宋振华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5-76,共2页
对温病初起的治疗用药从传统用药、应用苦寒药及清热解毒药配伍辛凉解表药、辛温解表药等几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温病初起除可应用辛凉解表药以外 ,还可应用辛温解表等温性药物 。
关键词 温病 治疗用药 辛温解表 辛凉解表 清热解毒
下载PDF
《伤寒论》“水气病”治则 被引量:3
2
作者 夏欣欣 韩萍萍 周冬枝 《河南中医》 2017年第1期17-20,共4页
《伤寒论》对"水气病"的治疗分散六经病各条文中,其治疗方法看似言简,实则甚为详备,如解表蠲饮法、温阳(心阳、脾阳、肾阳)利水法、温胃利水法、育阴利水法、化气解表利水法、辛热逐水法、和胃消痞法、调畅气机法、攻逐水饮... 《伤寒论》对"水气病"的治疗分散六经病各条文中,其治疗方法看似言简,实则甚为详备,如解表蠲饮法、温阳(心阳、脾阳、肾阳)利水法、温胃利水法、育阴利水法、化气解表利水法、辛热逐水法、和胃消痞法、调畅气机法、攻逐水饮法、温阳止利法等。"发汗,利小便""攻逐水饮""以温药和之"是张仲景祛除水邪的常用之法,现在临床应用亦屡屡显效。《伤寒论》治水法则、经方在临床肾病治疗中行之有效,应学习仲景治水思想的精髓,并结合现代临床、实验、药理研究,不断加深对经方的学习及研究,拓展经方的应用范围,更好的指导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水气病 解表利水法 温脾利水法 温肾利水法 通阳利水法 化瘀利水法 育阴利水法 和解利水法 张仲景
下载PDF
“阴阳升降论”探补中益气汤的立方本旨 被引量:21
3
作者 谢君艳 邓小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54-56,共3页
"阴阳升降论"与补中益气汤皆为李东垣脾胃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试分别阐述"阴阳升降论""阴火"等理论,并由此对补中益气汤进行剖析。补中益气汤本旨乃治内伤热中证,其法为"甘温除热"。通过... "阴阳升降论"与补中益气汤皆为李东垣脾胃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试分别阐述"阴阳升降论""阴火"等理论,并由此对补中益气汤进行剖析。补中益气汤本旨乃治内伤热中证,其法为"甘温除热"。通过研究,笔者认为"甘温除热"为求雨之天气。以甘温补之,则阳升阴应。云雨乃成,雨降则火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升降 补中益气汤 阴火 甘温除热 内伤热中
下载PDF
从少阴表证浅谈急性荨麻疹的诊治 被引量:5
4
作者 朱佳玲 李东海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9年第11期41-43,共3页
介绍从少阴表证诊治急性荨麻疹的经验。认为该病发作时以实热证多见,但亦有不少患者表现为虚寒证。治疗以少阴表证理论为指导,温阳解表为治则,方用加减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等。并附验案2则。
关键词 急性荨麻疹 少阴表证 温阳解表
下载PDF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证型及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赵梅 王金 米鹂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493-499,共7页
目的:探讨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常见证型及处方用药规律,为临床研究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F)为检索源,检索中医药治疗IBS-C的临床研究类文献,检索日期为... 目的:探讨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常见证型及处方用药规律,为临床研究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F)为检索源,检索中医药治疗IBS-C的临床研究类文献,检索日期为建库至2020年11月1日,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软件对IBS-C证型、用药等信息进行频次及复杂网络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35篇,证型21种,病例数5845例,方剂135首,中药139味。处方中药多性味温、平、寒、苦、甘,归脾、肺、胃、肝经;高频中药为白术、白芍、枳实、柴胡、甘草等;IBS-C原文献各证型按《中医内科学》便秘辨治可分为热秘、气秘、气虚秘、阴虚秘、阳虚秘,其中,热秘中胃肠积热证、肠道湿热证多见,气秘中肝郁脾虚证、肝郁气滞证多见,气虚秘中脾胃虚弱证、脾肺气虚证多见,阴虚秘中阴虚肠燥证最多,阳虚秘以脾肾阳虚证为主。常用治法有泻热通便、疏肝健脾、塞因塞用、增水行舟及温阳通便等。结论:IBS-C常见证型有5个,主要治疗方法有疏肝健脾、清热益阴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便秘型 古今医案云平台 证型 泻热通便 疏肝健脾 塞因塞用 增水行舟 温阳通便
下载PDF
哮证之肺阳虚证与温阳平喘探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李竹英 师留杰 高风丽 《中国中医急症》 2019年第6期1033-1035,共3页
肺阳亏虚,则肺叶失温,缩而不盈,以致气道收约,气行受阻,故发为哮证。哮证之肺阳虚证以其“阳虚痰哮”为其病因病机之所在,依据“阳虚痰盛”的发病实质,则“温阳益气,平喘化痰”为其治疗准则。本文通过综述哮证之肺阳虚证病因病机及选择... 肺阳亏虚,则肺叶失温,缩而不盈,以致气道收约,气行受阻,故发为哮证。哮证之肺阳虚证以其“阳虚痰哮”为其病因病机之所在,依据“阳虚痰盛”的发病实质,则“温阳益气,平喘化痰”为其治疗准则。本文通过综述哮证之肺阳虚证病因病机及选择性干预治疗,为其进一步实验及临床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证 肺阳虚 温阳平喘
下载PDF
论小儿太阳病伤寒表实证之脉证并治
7
作者 张军 王华楠 向红 《河南中医》 2005年第12期10-11,共2页
执小儿为“纯阳之体,所患热病最多”而滥用辛凉解表和清热解毒于儿科临床,是目前中医儿科界存在的普遍现象。本文从六经辨证的角度,分析了小儿太阳伤寒表证脉、证并治特点,提出小儿太阳伤寒表实证(外感风寒表证)当及时使用辛温解表法之... 执小儿为“纯阳之体,所患热病最多”而滥用辛凉解表和清热解毒于儿科临床,是目前中医儿科界存在的普遍现象。本文从六经辨证的角度,分析了小儿太阳伤寒表证脉、证并治特点,提出小儿太阳伤寒表实证(外感风寒表证)当及时使用辛温解表法之麻黄汤、葛根汤类,以获“体若燔炭,汗出而散”之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阳之体” 辛温解表 辛凉解表 太阳伤寒表实证 小儿
下载PDF
试论肝阳虚证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清峰 《河南中医》 2004年第4期3-4,共2页
肝阳虚证多由素体肝脏功能低下 ,或久病及肝 ,或治疗不当 ,攻伐无度 ,耗损肝阳 ;或素体肾阳不足 ,水不生木所致。多表现为肝阳不足 ,阴寒凝滞 ,疏泄失常 ,升发不及的证候。治疗时宜 :温补肝阳 ,升发肝气 ,疏肝柔肝 。
关键词 肝阳虚证 温补肝阳 升发肝气 疏肝柔肝 散寒止痛
下载PDF
阮诗玮辨治咳嗽经验 被引量:1
9
作者 许勇镇 《河南中医》 2017年第8期1364-1366,共3页
阮师临证治咳,常备十一法,实证治有八法:(1)辛温散邪法,适于冬日风寒犯卫咳嗽者;(2)辛凉解表法,用于春日风热犯肺致咳者,临证对于风热咳嗽轻症,多用辛凉轻剂桑菊饮;(3)清热涤暑法,用于夏日暑温犯肺、肺络不通而咳者,常兼暑伤气津之症,... 阮师临证治咳,常备十一法,实证治有八法:(1)辛温散邪法,适于冬日风寒犯卫咳嗽者;(2)辛凉解表法,用于春日风热犯肺致咳者,临证对于风热咳嗽轻症,多用辛凉轻剂桑菊饮;(3)清热涤暑法,用于夏日暑温犯肺、肺络不通而咳者,常兼暑伤气津之症,选方清络饮;(4)润燥止咳法,适用于秋季外燥犯肺或内生燥热咳嗽,多兼见诸窍不利,或伴表证;(5)清化湿热法,适用于长夏湿温犯肺者,常兼见湿邪困表之证,常选用吴塘上焦宣痹汤;(6)清利少阳法,适用于邪犯少阳,三焦不利,饮逆犯肺者,此多伴见少阳证侯;(7)温化解表法,适用于外寒内饮或痰饮内伏,饮逆射肺而咳者;(8)解表通腑法,适用于风热壅盛,腑实内结,上下郁闭而咳者。虚证者,(1)培补卑监法,适用于久咳脾虚痰湿内盛者;(2)养阴润肺法,适用于久病咳嗽,气阴亏耗,失于清降者;(3)补肾摄纳法,方用冯氏全真一气汤,临证对于咳久作喘,肾虚失纳者,颇具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 辛温散邪法 辛凉解表法 清热涤暑法 润燥止咳法 清化湿热法 清利少阳法 温化解表法 解表通腑法 培补卑监法 养阴润肺法 补肾摄纳法 阮诗玮
下载PDF
《伤寒论》桂枝二越婢一汤证析疑
10
作者 宋子云 林巍巍 《河南中医》 2004年第6期1-2,共2页
《伤寒论》桂枝二越婢一汤证条文 ,属古文倒句笔法 ,“脉微弱”非本方证之脉。实则本条所论 ,为太阳温病或阳明病而兼太阳表证未罢者之症状 ,仲景虑麻、桂之温燥不宜于此证之热多 ,故变小其制以散邪 ,佐以石膏清内热 ,兼能监制麻、桂之... 《伤寒论》桂枝二越婢一汤证条文 ,属古文倒句笔法 ,“脉微弱”非本方证之脉。实则本条所论 ,为太阳温病或阳明病而兼太阳表证未罢者之症状 ,仲景虑麻、桂之温燥不宜于此证之热多 ,故变小其制以散邪 ,佐以石膏清内热 ,兼能监制麻、桂之温 ,以成辛凉解表之剂。既能驱怫郁之热 ,又能救内伤之津 ,开后世辛凉解表法之先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桂枝二越婢一汤证 无阳 脉微弱 温热病 辛凉解表
下载PDF
小儿过敏性紫癜辨治九法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杨濛 翟文生 +5 位作者 任献青 宋纯东 郭庆寅 张霞 张建 丁樱 《中医学报》 CAS 2015年第10期1450-1451,共2页
过敏性紫癜为小儿常见血管炎病变,往往反复发作,甚则累及肾脏,缠绵难愈,临证采用疏风解表、清热凉血法,清热泻火、凉血止血法,清胃凉血、理气止痛法,清热化湿、活血通络法,滋阴清热、凉血化斑法,益气补血、健脾养心法,健脾温肾、温阳止... 过敏性紫癜为小儿常见血管炎病变,往往反复发作,甚则累及肾脏,缠绵难愈,临证采用疏风解表、清热凉血法,清热泻火、凉血止血法,清胃凉血、理气止痛法,清热化湿、活血通络法,滋阴清热、凉血化斑法,益气补血、健脾养心法,健脾温肾、温阳止血法,活血化瘀、行气消斑法,健脾益气、理气和胃法等九法辨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性紫癜 疏风解表、清热凉血法 清热泻火、凉血止血法 清胃凉血、理气止痛法 清热化湿、活血通络法 滋阴清热、凉血化斑法 益气补血、健脾养心法 健脾温肾、温阳止血法 活血化瘀、行气消斑法 健脾益气、理气和胃法
下载PDF
香药“一带一路”溯源、资源开发及功效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迪 郝妍妍 +2 位作者 陈旭阳 李建银 张军民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557-2572,共16页
香药是古代"丝绸之路"交流发展逐渐传入中国的传统药物,补充并丰富了我国药用资源。为积极倡导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进我国外来香药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广大人民尤其是少数... 香药是古代"丝绸之路"交流发展逐渐传入中国的传统药物,补充并丰富了我国药用资源。为积极倡导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进我国外来香药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广大人民尤其是少数民族人群健康用药,通过查阅大量文献,梳理了香药的"一带一路"溯源及目前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从中医功效角度对其进行分类,并总结常用代表性香药的香味物质基础、功效及临床用途;并提出香药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策略,以促进其在新时代"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增强民族医药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药 药用资源 功效 民族药 一带一路 解表药 化湿药 理气药 开窍药 活血药 温里药
原文传递
浅谈《伤寒论》下利证的特殊治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卓 毕虹博 张国骏 《中医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61-63,共3页
下利简称利,特指大便质稀,次数增多的一种病证。《伤寒论》中所述下利,主要包括泄泻、痢疾和霍乱三种病证。六经病变皆可见下利,伤寒论中与下利有关的条文约有90条,方剂29首。仲景治疗下利之证,并非单纯强调止利而一味收敛,而是根据病... 下利简称利,特指大便质稀,次数增多的一种病证。《伤寒论》中所述下利,主要包括泄泻、痢疾和霍乱三种病证。六经病变皆可见下利,伤寒论中与下利有关的条文约有90条,方剂29首。仲景治疗下利之证,并非单纯强调止利而一味收敛,而是根据病证的表里寒热虚实灵活运用解表升提法、清热止利法、攻下实邪法、利水止利法、温阳止利法、辛开苦降法、疏肝解郁法,达到"不收而止"的效果,有"见血休止血"之妙,对后世医家辨治下利形成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下利证 解表升提法 清热止利法 攻下实邪法 利水止利法 温阳止利法 辛开苦降法 疏肝解郁法
下载PDF
基于“心部于表”理论探讨胸痹证治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怀哲 曲一玮 +2 位作者 王苏童 王永成 李晓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303-5306,共4页
胸痹是临床常见疾病,基于《黄帝内经》“心部于表”理论,结合临床,探讨外感风寒导致胸痹的机理和治法方药。心为阳脏,其象类火,心气的运动趋势为向外向上,心阳敷布体表发挥温煦之功,心血输布体表发挥滋润濡养之效。心与营卫关系紧密,营... 胸痹是临床常见疾病,基于《黄帝内经》“心部于表”理论,结合临床,探讨外感风寒导致胸痹的机理和治法方药。心为阳脏,其象类火,心气的运动趋势为向外向上,心阳敷布体表发挥温煦之功,心血输布体表发挥滋润濡养之效。心与营卫关系紧密,营卫周流全身,布达体表有赖于心气的推动作用。心藏神任物,控制体表的感知觉并调控人体视听言动等外在活动。在病理方面,心火过于亢盛,火气外浮,会导致痈肿疮疡等皮肤病变,相同体表感受风寒之邪会影响营卫正常循行,影响心阳宣通,阻滞气血运行,进而导致胸痹。故外感风寒导致的胸痹应采用辛温解表的治法,使心阳宣通,气血和畅,心脉心体得以濡养,则胸痹可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部于表 胸痹 辛温解表 营卫理论 《黄帝内经》
原文传递
许家松治疗痛经经验撷英 被引量:3
15
作者 辛雪艳 杨丛旭 付中学 《中医学报》 CAS 2021年第9期1919-1922,共4页
痛经病位在胞宫,病有虚实,虚证多由脏腑气血亏虚,胞宫失养所致不荣则痛;实证多由气滞、血瘀、寒凝、痰湿等阻滞胞宫所致不通则痛。临证应从气血辨证论治,同时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积极治疗原发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治疗以调... 痛经病位在胞宫,病有虚实,虚证多由脏腑气血亏虚,胞宫失养所致不荣则痛;实证多由气滞、血瘀、寒凝、痰湿等阻滞胞宫所致不通则痛。临证应从气血辨证论治,同时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积极治疗原发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治疗以调和气血为主,以通为用;并顺应月经周期中阴阳的变化,顾护月经。临床采用养血理气、活血化瘀、温经散寒、通阳止痛等方法治疗痛经,方用少腹逐瘀汤加减。同时,注重患者平时身体素质、生殖健康及心理情绪的调养,从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经 气血辨证 养血理气法 活血化瘀法 温经散寒法 通阳止痛法 少腹逐瘀汤 许家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