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聚乳酸纤维/棉混合絮片的水洗程序适用性研究
1
作者
孙世元
付春红
+3 位作者
黄恒
张娜
李慧玲
邱夷平
《山东纺织科技》
2024年第3期4-9,共6页
文章以30%聚乳酸纤维70%棉可水洗絮片为研究对象,根据国家标准GB/T 8629—2017《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选择4N、4M、4G、4H四种水洗程序对絮片样品进行水洗试验,测试絮片在水洗前后的外观、尺寸稳定性、保温率、压缩回弹性...
文章以30%聚乳酸纤维70%棉可水洗絮片为研究对象,根据国家标准GB/T 8629—2017《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选择4N、4M、4G、4H四种水洗程序对絮片样品进行水洗试验,测试絮片在水洗前后的外观、尺寸稳定性、保温率、压缩回弹性等指标,并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来评价水洗程序对该絮片适用性,为聚乳酸纤维/棉混合絮片产品的水洗护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水洗聚乳酸纤维/棉混合絮片
适用性
水洗程序
模糊综合评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棉/聚乳酸纤维混纺织物浆纱实践
2
作者
李菁
仲佩
+1 位作者
刘园
马彩红
《纺织器材》
2024年第1期50-53,共4页
为了保证棉/聚乳酸纤维混纺织物的浆纱质量,介绍聚乳酸纤维特性、棉/聚乳酸纤维混纺织物规格及技术条件,通过对比聚乳酸纤维与棉纤维的性能差异,总结棉/聚乳酸混纺织物浆纱工艺的技术难点;从浆料选择及浆料配方的确定、浆纱工艺控制方面...
为了保证棉/聚乳酸纤维混纺织物的浆纱质量,介绍聚乳酸纤维特性、棉/聚乳酸纤维混纺织物规格及技术条件,通过对比聚乳酸纤维与棉纤维的性能差异,总结棉/聚乳酸混纺织物浆纱工艺的技术难点;从浆料选择及浆料配方的确定、浆纱工艺控制方面,详述上浆工艺的优化、浆纱质量及织造效果。指出:合理的浆料配方、适当的渗透与被覆是提高浆纱可织性的关键,应根据纤维特性、纱线密度、品种结构、上浆工艺等选择浆料;根据“相似相溶”原理,选用粘附性、成膜性良好的变性淀粉和高分子聚合浆料为主的浆料配方,配合“两高一低”上浆工艺,合理控制上浆率、回潮率,采用后上蜡工艺等,可实现棉/聚乳酸混纺纱上浆后贴伏毛羽、增强耐磨性、提高浆纱可织性的目标,织机开口清晰度、布机效率和布面质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纤维
涤纶纤维
棉纤维
混纺纱
浆料
浆纱
毛羽
相似相溶
两高一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绿色纤维
被引量:
8
3
作者
汪朝阳
赵耀明
李维贤
《合成纤维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1-44,共4页
论述了绿色纤维的特征 ,介绍了分别来自于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人工合成的 3大类绿色纤维。其中 ,各种取自天然可再生原料的绿色棉纤维、Lyocell纤维、麻类纤维、大豆蛋白纤维、甲壳素纤维、聚乳酸纤维 ,具有远大的战略意义 ;各种可回...
论述了绿色纤维的特征 ,介绍了分别来自于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人工合成的 3大类绿色纤维。其中 ,各种取自天然可再生原料的绿色棉纤维、Lyocell纤维、麻类纤维、大豆蛋白纤维、甲壳素纤维、聚乳酸纤维 ,具有远大的战略意义 ;各种可回收的合成纤维 ,如涤纶、锦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纤维
棉纤维
LYOCELL纤维
聚乳酸纤维
回收
合成纤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聚乳酸棉混纺纱混纺比对成纱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3
4
作者
单丽娟
李亚滨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4-36,共3页
研究混纺比对聚乳酸棉混纺纱成纱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聚乳酸纤维含量分别为20%、35%、50%、65%、80%的聚乳酸/棉混纺纱的条干CV值、强伸性能、毛羽值与混纺比之间的关系。并采用Borda数法对混纺纱的成纱性能优劣进行判断。试验结果表明,...
研究混纺比对聚乳酸棉混纺纱成纱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聚乳酸纤维含量分别为20%、35%、50%、65%、80%的聚乳酸/棉混纺纱的条干CV值、强伸性能、毛羽值与混纺比之间的关系。并采用Borda数法对混纺纱的成纱性能优劣进行判断。试验结果表明,混纺纱的条干CV值、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毛羽值均与混纺比有较强的相关关系,在一定的条件下,聚乳酸/棉混纺比为50/50时,其成纱质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纤维
棉纤维
混纺比
条干
强伸性能
毛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聚乳酸纤维(PLA)与棉混纺混纺比对纱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2
5
作者
蒋艳凤
杨理
《现代纺织技术》
2007年第4期5-6,共2页
聚乳酸纤维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纤维,可与棉、毛等天然纤维混纺。本文通过对不同混纺比例的聚乳酸纤维与棉混纺纱的拉伸性能及弹性回复率的测试,得出混纺比对该混纺纱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大。
关键词
聚乳酸纤维
棉纤维
混纺比
混纺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聚乳酸/棉混纺产品定量分析比较
6
作者
傅科杰
杨力生
+2 位作者
翁毅
包冬女
冯云
《印染》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41-43,共3页
根据聚乳酸/棉混纺产品中两种纤维不同的溶解性能,选取75%硫酸、二氯甲烷、5%氢氧化钠和88%甲酸作为溶解试剂对聚乳酸和棉纤维进行定量分析,并对这四种分析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这四种分析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
根据聚乳酸/棉混纺产品中两种纤维不同的溶解性能,选取75%硫酸、二氯甲烷、5%氢氧化钠和88%甲酸作为溶解试剂对聚乳酸和棉纤维进行定量分析,并对这四种分析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这四种分析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能满足GB/T 2910—1997国家标准要求。相比之下,采用二氯甲烷法准确度最高,75%硫酸法和5%氢氧化钠法精密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
定量分析
混纺织物
聚乳酸纤维
棉纤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凹土粒子改性涤纶色纺纱的纺制
7
作者
林元宏
王一群
+1 位作者
王曙东
万修国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2-35,共4页
探讨凹土粒子改性涤纶/聚乳酸纤维/棉40/30/30 18.2 tex色纺纱的生产工艺。为克服当前户外休闲面料透气性差、防紫外线功能性差等问题,采用凹土粒子改性涤纶、聚乳酸纤维和棉纤维以40/30/30的比例进行混纺。通过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最...
探讨凹土粒子改性涤纶/聚乳酸纤维/棉40/30/30 18.2 tex色纺纱的生产工艺。为克服当前户外休闲面料透气性差、防紫外线功能性差等问题,采用凹土粒子改性涤纶、聚乳酸纤维和棉纤维以40/30/30的比例进行混纺。通过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最终成功纺制出凹土粒子改性涤纶色纺纱,并对该色纺纱的成纱质量、防紫外线和抗菌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通过优化纺纱工艺,可以制备出成纱质量满足使用要求的色纺纱,且该色纺纱具有优异的防紫外线和抗菌功能,可用于开发高档户外休闲服装面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土粒子改性涤纶
聚乳酸纤维
棉纤维
预处理
色牢度
抗菌
防紫外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聚乳酸棉混纺纱混纺比对纱线强伸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单丽娟
李亚滨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17,共2页
为了分析聚乳酸纤维与棉混纺纱,混纺比对成纱强伸性能的影响,将聚乳酸和棉纤维以不同混纺比混纺成纱,并对其成纱分别进行了拉伸性能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当聚乳酸纤维含量为50%左右时,成纱断裂强力最低,当聚乳酸纤维为50%~65%...
为了分析聚乳酸纤维与棉混纺纱,混纺比对成纱强伸性能的影响,将聚乳酸和棉纤维以不同混纺比混纺成纱,并对其成纱分别进行了拉伸性能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当聚乳酸纤维含量为50%左右时,成纱断裂强力最低,当聚乳酸纤维为50%~65%时,聚乳酸纤维对成纱断裂强力的影响滞后于其对成纱伸长率的影响。纺纱生产时聚乳酸纤维含量应避免50%~65%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纤维
棉纤维
混纺比
成纱强度
伸长率
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聚乳酸纤维织物的服用性能
9
作者
蒋艳凤
杨理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3-16,共4页
将聚乳酸纤维与棉纤维的交织、混纺织物,与纯棉织物的耐用性能、外观性能和舒适性能作比较,并进行探讨,得出聚乳酸纤维与棉纤维交织、混纺后,不仅使原料成本有所降低,而且使织物的整体服用性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关键词
聚乳酸纤维
PLA
棉
织物
性能
测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聚乳酸纤维练染性能探讨
被引量:
24
10
作者
李春友
常红梅
任进和
《印染》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11,共3页
聚乳酸纤维采用天然糖发酵产物作单体 ,经聚合纺丝而成。本文着重介绍聚乳酸纤维的特性 ,及与棉纤维混纺织物的各种练漂、染色方法 ,以及染色后的各项牢度水平和检测方法 。
关键词
聚乳酸纤维
混纺织物
练漂
染色方法
棉纤维
染色牢度
分散染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PLA/棉交织物的生物酶退浆处理
被引量:
2
11
作者
季平
《印染》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4期10-11,共2页
针对PLA纤维耐酸不耐碱的特点 ,研究了生物酶种类、浓度、浸渍时间、浸渍液 pH值和温度对PLA/棉交织物整理效果的影响 ,并优化了工艺条件 ,以期获得最佳的技术指标。
关键词
前处理
酶
交织织物
聚乳酸纤维
棉纤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偶联剂复配对棉杆皮纤维聚乳酸板材的影响
12
作者
许多
王博
+1 位作者
崔永珠
魏春艳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4-37,共4页
采用复配偶联剂改性处理棉杆皮纤维,再与聚乳酸(PLA)混炼制备阻燃复合板材,以进一步提高板材的力学强度。试验选用A171型硅烷偶联剂、KH550型硅烷偶联剂、TC114钛酸酯偶联剂两两进行复配,并对棉杆皮纤维进行改性处理。通过正交试验,得...
采用复配偶联剂改性处理棉杆皮纤维,再与聚乳酸(PLA)混炼制备阻燃复合板材,以进一步提高板材的力学强度。试验选用A171型硅烷偶联剂、KH550型硅烷偶联剂、TC114钛酸酯偶联剂两两进行复配,并对棉杆皮纤维进行改性处理。通过正交试验,得到偶联剂复配最优工艺条件为:KH550硅烷偶联剂与A171硅烷偶联剂复配、偶联剂总量3%、两种偶联剂比例1:1,所得复合板材的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和拉伸强度均能达到最优,与未改性棉杆皮纤维的复合板材相比,各力学强度指标均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联剂
复配
棉杆皮纤维
聚乳酸
力学性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聚乳酸/棉混纺织物的染整
被引量:
4
13
作者
马仓
辛俊兵
+1 位作者
樊军红
张丽翠
《印染》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28-29,共2页
介绍了聚乳酸纤维/棉纤维混纺织物的烧毛、退煮漂、丝光和定形工艺;采用中性固色活性染料/分散同浴染聚乳酸(PLA)棉/混纺织物,介绍了染料的选择、染色工艺处方及流程,并就染色操作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实践证明,在中性条件下染色,...
介绍了聚乳酸纤维/棉纤维混纺织物的烧毛、退煮漂、丝光和定形工艺;采用中性固色活性染料/分散同浴染聚乳酸(PLA)棉/混纺织物,介绍了染料的选择、染色工艺处方及流程,并就染色操作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实践证明,在中性条件下染色,可避免PLA不耐碱的缺点,缩短染色时间,节约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整
活性染料
分散染料
一浴法
混纺织物
聚乳酸纤维
棉纤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棉/PLA纤维混纺织物的染整
被引量:
2
14
作者
邵冬梅
《印染》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16-18,共3页
棉/玉米纤维混纺织物前处理宜轻烧毛,采用烧碱15~25g/L冷轧堆工艺。染色采用竭染工艺,先用中低温型分散染料染PLA纤维,pH值5~6,温度110℃,时间30~40 min;再用活性染料常规工艺套染棉。后整理采用120℃定形柔软拉幅、常温轧光、预缩...
棉/玉米纤维混纺织物前处理宜轻烧毛,采用烧碱15~25g/L冷轧堆工艺。染色采用竭染工艺,先用中低温型分散染料染PLA纤维,pH值5~6,温度110℃,时间30~40 min;再用活性染料常规工艺套染棉。后整理采用120℃定形柔软拉幅、常温轧光、预缩。成品测试结果表明,经该工艺处理后,棉/玉米纤维混纺织物具有良好的摩擦牢度、耐水洗牢度及较高的强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整
冷轧堆法
分散染料
活性染料
混纺织物
聚乳酸纤维
棉纤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聚乳酸/棉交织大提花织物的染整工艺
15
作者
陈良琴
何羽
《印染》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16-18,共3页
通过分析聚乳酸纤维(交织物)的烧毛、退浆、煮漂、丝光以及染色过程中的加工要点及注意事项,测试了分散染料染色后织物的各项色牢度以及色光偏移情况,确定了大生产工艺.结果表明,聚乳酸纤维(交织物)需在低温、低碱中进行前处理,染色时...
通过分析聚乳酸纤维(交织物)的烧毛、退浆、煮漂、丝光以及染色过程中的加工要点及注意事项,测试了分散染料染色后织物的各项色牢度以及色光偏移情况,确定了大生产工艺.结果表明,聚乳酸纤维(交织物)需在低温、低碱中进行前处理,染色时应控制好90~110℃的升温速率.由于分散染料在织物上有色光偏移和热迁移现象,应注意染料的选择和控制后定形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整
分散染料
交织织物
聚乳酸纤维
棉纤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聚乳酸/棉混纺织物的染整工艺
16
作者
赵武斌
《河北纺织》
2007年第3期81-85,共5页
介绍了聚乳酸纤维/棉纤维混纺织物的烧毛、退煮漂、丝光和定形工艺:采用中性同色活性染料/分散同浴染聚乳酸(PLA)/棉混纺织物,介绍了染料的选择、染色工艺处方及流程,并就染色操作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实践证明,在中性条...
介绍了聚乳酸纤维/棉纤维混纺织物的烧毛、退煮漂、丝光和定形工艺:采用中性同色活性染料/分散同浴染聚乳酸(PLA)/棉混纺织物,介绍了染料的选择、染色工艺处方及流程,并就染色操作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实践证明,在中性条件下染色,可避免PLA不耐碱的缺点,缩短染色时间,节约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整
活性染料
分散染料
-浴法
混纺织物
聚乳酸纤维
棉纤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聚乳酸纤维涡流纺纱线的开发
被引量:
1
17
作者
姜秀溪
李晓静
《上海纺织科技》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8-29,64,共3页
介绍了聚乳酸纤维(PLA)与精梳棉纤维(JC)的性能特点。为充分发挥两种纤维的优势,弥补不足,在涡流纺设备上开发了PLA/JC 60/4014.6 tex涡流纺混纺纱。对混纺纱开清棉工序、梳棉工序、精梳工序、并条工序和涡流纺工序的工艺参数及技术措...
介绍了聚乳酸纤维(PLA)与精梳棉纤维(JC)的性能特点。为充分发挥两种纤维的优势,弥补不足,在涡流纺设备上开发了PLA/JC 60/4014.6 tex涡流纺混纺纱。对混纺纱开清棉工序、梳棉工序、精梳工序、并条工序和涡流纺工序的工艺参数及技术措施进行分析,并给出成纱质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纺纱
聚乳酸纤维
棉纤维
涡流纺
工艺参数
成纱质量
原文传递
题名
聚乳酸纤维/棉混合絮片的水洗程序适用性研究
1
作者
孙世元
付春红
黄恒
张娜
李慧玲
邱夷平
机构
嘉兴市食品药品与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
嘉兴市方圆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新疆大学纺织与服装学院
泉州师范学院纺织与服装学院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
出处
《山东纺织科技》
2024年第3期4-9,共6页
基金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ZC2021B079)。
文摘
文章以30%聚乳酸纤维70%棉可水洗絮片为研究对象,根据国家标准GB/T 8629—2017《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选择4N、4M、4G、4H四种水洗程序对絮片样品进行水洗试验,测试絮片在水洗前后的外观、尺寸稳定性、保温率、压缩回弹性等指标,并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来评价水洗程序对该絮片适用性,为聚乳酸纤维/棉混合絮片产品的水洗护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可水洗聚乳酸纤维/棉混合絮片
适用性
水洗程序
模糊综合评价
Keywords
washable polylactic acid fiber/cotton
applicability
washing procedur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分类号
TS106.3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棉/聚乳酸纤维混纺织物浆纱实践
2
作者
李菁
仲佩
刘园
马彩红
机构
西安纺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纺织器材》
2024年第1期50-53,共4页
文摘
为了保证棉/聚乳酸纤维混纺织物的浆纱质量,介绍聚乳酸纤维特性、棉/聚乳酸纤维混纺织物规格及技术条件,通过对比聚乳酸纤维与棉纤维的性能差异,总结棉/聚乳酸混纺织物浆纱工艺的技术难点;从浆料选择及浆料配方的确定、浆纱工艺控制方面,详述上浆工艺的优化、浆纱质量及织造效果。指出:合理的浆料配方、适当的渗透与被覆是提高浆纱可织性的关键,应根据纤维特性、纱线密度、品种结构、上浆工艺等选择浆料;根据“相似相溶”原理,选用粘附性、成膜性良好的变性淀粉和高分子聚合浆料为主的浆料配方,配合“两高一低”上浆工艺,合理控制上浆率、回潮率,采用后上蜡工艺等,可实现棉/聚乳酸混纺纱上浆后贴伏毛羽、增强耐磨性、提高浆纱可织性的目标,织机开口清晰度、布机效率和布面质量提高。
关键词
聚乳酸纤维
涤纶纤维
棉纤维
混纺纱
浆料
浆纱
毛羽
相似相溶
两高一低
Keywords
polylactic
acid
fiber
polyester
fiber
cotton
fiber
blended yarn
sizing agent
sizing
hairiness
similarity and intermiscibility
two high and one low
分类号
TS105.213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绿色纤维
被引量:
8
3
作者
汪朝阳
赵耀明
李维贤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出处
《合成纤维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1-44,共4页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0 2 0 885 )
文摘
论述了绿色纤维的特征 ,介绍了分别来自于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人工合成的 3大类绿色纤维。其中 ,各种取自天然可再生原料的绿色棉纤维、Lyocell纤维、麻类纤维、大豆蛋白纤维、甲壳素纤维、聚乳酸纤维 ,具有远大的战略意义 ;各种可回收的合成纤维 ,如涤纶、锦纶 。
关键词
绿色纤维
棉纤维
LYOCELL纤维
聚乳酸纤维
回收
合成纤维
Keywords
green'
fiber
cotton
fiber
Lyocell
fiber
polylactic
acid
fiber
recovery
synthetic
fiber
分类号
TQ342.9 [化学工程—化纤工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聚乳酸棉混纺纱混纺比对成纱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3
4
作者
单丽娟
李亚滨
机构
国家针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天津工业大学
出处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4-36,共3页
文摘
研究混纺比对聚乳酸棉混纺纱成纱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聚乳酸纤维含量分别为20%、35%、50%、65%、80%的聚乳酸/棉混纺纱的条干CV值、强伸性能、毛羽值与混纺比之间的关系。并采用Borda数法对混纺纱的成纱性能优劣进行判断。试验结果表明,混纺纱的条干CV值、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毛羽值均与混纺比有较强的相关关系,在一定的条件下,聚乳酸/棉混纺比为50/50时,其成纱质量较好。
关键词
聚乳酸纤维
棉纤维
混纺比
条干
强伸性能
毛羽
Keywords
polylactic
acid
fiber
cotton
fiber
Blending Ratio
Evenness
Strength and Elongation
Hairiness
分类号
TS104.1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聚乳酸纤维(PLA)与棉混纺混纺比对纱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2
5
作者
蒋艳凤
杨理
机构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现代纺织技术》
2007年第4期5-6,共2页
文摘
聚乳酸纤维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纤维,可与棉、毛等天然纤维混纺。本文通过对不同混纺比例的聚乳酸纤维与棉混纺纱的拉伸性能及弹性回复率的测试,得出混纺比对该混纺纱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大。
关键词
聚乳酸纤维
棉纤维
混纺比
混纺纱
Keywords
polylactic
acid
fiber
cotton
fiber
The blending ratio
Blended yarn
分类号
TS114.5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聚乳酸/棉混纺产品定量分析比较
6
作者
傅科杰
杨力生
翁毅
包冬女
冯云
机构
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印染》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41-43,共3页
基金
国家质检总局2005年科研项目
项目编号:2005IK099
文摘
根据聚乳酸/棉混纺产品中两种纤维不同的溶解性能,选取75%硫酸、二氯甲烷、5%氢氧化钠和88%甲酸作为溶解试剂对聚乳酸和棉纤维进行定量分析,并对这四种分析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这四种分析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能满足GB/T 2910—1997国家标准要求。相比之下,采用二氯甲烷法准确度最高,75%硫酸法和5%氢氧化钠法精密度较高。
关键词
测试
定量分析
混纺织物
聚乳酸纤维
棉纤维
Keywords
testing
quantitative analysis
blended fabric
polylactic
acid
fiber
cotton
fiber
分类号
TS107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凹土粒子改性涤纶色纺纱的纺制
7
作者
林元宏
王一群
王曙东
万修国
机构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响水县米兰纺织有限公司
出处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2-35,共4页
基金
江苏省科技厅苏北科技发展计划-科技型企业创新项目(SBC201260115)
文摘
探讨凹土粒子改性涤纶/聚乳酸纤维/棉40/30/30 18.2 tex色纺纱的生产工艺。为克服当前户外休闲面料透气性差、防紫外线功能性差等问题,采用凹土粒子改性涤纶、聚乳酸纤维和棉纤维以40/30/30的比例进行混纺。通过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最终成功纺制出凹土粒子改性涤纶色纺纱,并对该色纺纱的成纱质量、防紫外线和抗菌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通过优化纺纱工艺,可以制备出成纱质量满足使用要求的色纺纱,且该色纺纱具有优异的防紫外线和抗菌功能,可用于开发高档户外休闲服装面料。
关键词
凹土粒子改性涤纶
聚乳酸纤维
棉纤维
预处理
色牢度
抗菌
防紫外线
Keywords
Attapulgite Particle Modified Polyester,
polylactic
acid
fiber
,
cotton
fiber
, Pretreatment, Color Fast-ness, Antibacterial, Ultraviolet Protection
分类号
TS154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聚乳酸棉混纺纱混纺比对纱线强伸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单丽娟
李亚滨
机构
天津工业大学
出处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17,共2页
文摘
为了分析聚乳酸纤维与棉混纺纱,混纺比对成纱强伸性能的影响,将聚乳酸和棉纤维以不同混纺比混纺成纱,并对其成纱分别进行了拉伸性能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当聚乳酸纤维含量为50%左右时,成纱断裂强力最低,当聚乳酸纤维为50%~65%时,聚乳酸纤维对成纱断裂强力的影响滞后于其对成纱伸长率的影响。纺纱生产时聚乳酸纤维含量应避免50%~65%的比例。
关键词
聚乳酸纤维
棉纤维
混纺比
成纱强度
伸长率
分析
Keywords
polylactic
acid
fiber
,
cotton
fiber
, Blending Ratio, Yarn Strength, Elongation, Analysis
分类号
TS104.5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聚乳酸纤维织物的服用性能
9
作者
蒋艳凤
杨理
机构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纺织学院
不详
出处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3-16,共4页
文摘
将聚乳酸纤维与棉纤维的交织、混纺织物,与纯棉织物的耐用性能、外观性能和舒适性能作比较,并进行探讨,得出聚乳酸纤维与棉纤维交织、混纺后,不仅使原料成本有所降低,而且使织物的整体服用性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关键词
聚乳酸纤维
PLA
棉
织物
性能
测试
Keywords
polylactic
acid
fiber
PLA
cotton
fabrics
properties
test
分类号
TS101.923.6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聚乳酸纤维练染性能探讨
被引量:
24
10
作者
李春友
常红梅
任进和
机构
天津市飞日印染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山东德棉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印染》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11,共3页
文摘
聚乳酸纤维采用天然糖发酵产物作单体 ,经聚合纺丝而成。本文着重介绍聚乳酸纤维的特性 ,及与棉纤维混纺织物的各种练漂、染色方法 ,以及染色后的各项牢度水平和检测方法 。
关键词
聚乳酸纤维
混纺织物
练漂
染色方法
棉纤维
染色牢度
分散染料
Keywords
dyeing and finishing
disperse dyes
color fastness
blended fabric
polylactic
acid
fiber
cotton
fiber
分类号
TS190.646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LA/棉交织物的生物酶退浆处理
被引量:
2
11
作者
季平
机构
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公司研究院
出处
《印染》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4期10-11,共2页
文摘
针对PLA纤维耐酸不耐碱的特点 ,研究了生物酶种类、浓度、浸渍时间、浸渍液 pH值和温度对PLA/棉交织物整理效果的影响 ,并优化了工艺条件 ,以期获得最佳的技术指标。
关键词
前处理
酶
交织织物
聚乳酸纤维
棉纤维
Keywords
pretreatment
enzyme
mixture fabric
polylactic
acid
fiber
cotton
fiber
分类号
TS192.746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偶联剂复配对棉杆皮纤维聚乳酸板材的影响
12
作者
许多
王博
崔永珠
魏春艳
机构
大连工业大学纺织与材料工程学院
出处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4-37,共4页
基金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13020081)
文摘
采用复配偶联剂改性处理棉杆皮纤维,再与聚乳酸(PLA)混炼制备阻燃复合板材,以进一步提高板材的力学强度。试验选用A171型硅烷偶联剂、KH550型硅烷偶联剂、TC114钛酸酯偶联剂两两进行复配,并对棉杆皮纤维进行改性处理。通过正交试验,得到偶联剂复配最优工艺条件为:KH550硅烷偶联剂与A171硅烷偶联剂复配、偶联剂总量3%、两种偶联剂比例1:1,所得复合板材的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和拉伸强度均能达到最优,与未改性棉杆皮纤维的复合板材相比,各力学强度指标均有明显提高。
关键词
偶联剂
复配
棉杆皮纤维
聚乳酸
力学性能
Keywords
couple agent
compound
cotton
stalk bast
fiber
s
polylactic
acid
(PLA)
mechanical property
分类号
TQ314.24 [化学工程—高聚物工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聚乳酸/棉混纺织物的染整
被引量:
4
13
作者
马仓
辛俊兵
樊军红
张丽翠
机构
邯郸印染有限公司
出处
《印染》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28-29,共2页
文摘
介绍了聚乳酸纤维/棉纤维混纺织物的烧毛、退煮漂、丝光和定形工艺;采用中性固色活性染料/分散同浴染聚乳酸(PLA)棉/混纺织物,介绍了染料的选择、染色工艺处方及流程,并就染色操作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实践证明,在中性条件下染色,可避免PLA不耐碱的缺点,缩短染色时间,节约成本。
关键词
染整
活性染料
分散染料
一浴法
混纺织物
聚乳酸纤维
棉纤维
Keywords
dyeing and finishing
reactive dyes
disperse dyes
one bath process
blended fabric
polylactic
acid
fiber
cotton
fiber
分类号
TS190.646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棉/PLA纤维混纺织物的染整
被引量:
2
14
作者
邵冬梅
机构
宁波维科精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印染》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16-18,共3页
文摘
棉/玉米纤维混纺织物前处理宜轻烧毛,采用烧碱15~25g/L冷轧堆工艺。染色采用竭染工艺,先用中低温型分散染料染PLA纤维,pH值5~6,温度110℃,时间30~40 min;再用活性染料常规工艺套染棉。后整理采用120℃定形柔软拉幅、常温轧光、预缩。成品测试结果表明,经该工艺处理后,棉/玉米纤维混纺织物具有良好的摩擦牢度、耐水洗牢度及较高的强力。
关键词
染整
冷轧堆法
分散染料
活性染料
混纺织物
聚乳酸纤维
棉纤维
Keywords
dyeing and finishing
cold pad-batch method
disperse dye
reactive dye
blended fabric
polylactic
acid
fiber
cotton
fiber
分类号
TS190.6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聚乳酸/棉交织大提花织物的染整工艺
15
作者
陈良琴
何羽
机构
宁波维科集团
出处
《印染》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16-18,共3页
文摘
通过分析聚乳酸纤维(交织物)的烧毛、退浆、煮漂、丝光以及染色过程中的加工要点及注意事项,测试了分散染料染色后织物的各项色牢度以及色光偏移情况,确定了大生产工艺.结果表明,聚乳酸纤维(交织物)需在低温、低碱中进行前处理,染色时应控制好90~110℃的升温速率.由于分散染料在织物上有色光偏移和热迁移现象,应注意染料的选择和控制后定形温度.
关键词
染整
分散染料
交织织物
聚乳酸纤维
棉纤维
Keywords
dyeing and finishing
disperse dye
mixture fabric
polylactic
acid
fiber
cotton
fiber
分类号
TS190.646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聚乳酸/棉混纺织物的染整工艺
16
作者
赵武斌
机构
湖南省邵阳市东信棉业集团公司技术中心
出处
《河北纺织》
2007年第3期81-85,共5页
文摘
介绍了聚乳酸纤维/棉纤维混纺织物的烧毛、退煮漂、丝光和定形工艺:采用中性同色活性染料/分散同浴染聚乳酸(PLA)/棉混纺织物,介绍了染料的选择、染色工艺处方及流程,并就染色操作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实践证明,在中性条件下染色,可避免PLA不耐碱的缺点,缩短染色时间,节约成本。
关键词
染整
活性染料
分散染料
-浴法
混纺织物
聚乳酸纤维
棉纤维
Keywords
dyeing and finishing: reactive dyes
disperse dyes
one bath process: blended fabric:
polylactic
acid
fiber
cotton
fiber
分类号
TS192.3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聚乳酸纤维涡流纺纱线的开发
被引量:
1
17
作者
姜秀溪
李晓静
机构
济南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中心
潍坊市工程技师学院
出处
《上海纺织科技》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8-29,64,共3页
文摘
介绍了聚乳酸纤维(PLA)与精梳棉纤维(JC)的性能特点。为充分发挥两种纤维的优势,弥补不足,在涡流纺设备上开发了PLA/JC 60/4014.6 tex涡流纺混纺纱。对混纺纱开清棉工序、梳棉工序、精梳工序、并条工序和涡流纺工序的工艺参数及技术措施进行分析,并给出成纱质量指标。
关键词
混纺纱
聚乳酸纤维
棉纤维
涡流纺
工艺参数
成纱质量
Keywords
blended yarn
polylactic
acid
fiber
cotton
fiber
vortex spinning
process parameter
yarn quality
分类号
TS104.74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聚乳酸纤维/棉混合絮片的水洗程序适用性研究
孙世元
付春红
黄恒
张娜
李慧玲
邱夷平
《山东纺织科技》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棉/聚乳酸纤维混纺织物浆纱实践
李菁
仲佩
刘园
马彩红
《纺织器材》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绿色纤维
汪朝阳
赵耀明
李维贤
《合成纤维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聚乳酸棉混纺纱混纺比对成纱性能的影响
单丽娟
李亚滨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聚乳酸纤维(PLA)与棉混纺混纺比对纱线性能的影响
蒋艳凤
杨理
《现代纺织技术》
200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聚乳酸/棉混纺产品定量分析比较
傅科杰
杨力生
翁毅
包冬女
冯云
《印染》
北大核心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凹土粒子改性涤纶色纺纱的纺制
林元宏
王一群
王曙东
万修国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聚乳酸棉混纺纱混纺比对纱线强伸性能的影响
单丽娟
李亚滨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聚乳酸纤维织物的服用性能
蒋艳凤
杨理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聚乳酸纤维练染性能探讨
李春友
常红梅
任进和
《印染》
北大核心
2004
2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PLA/棉交织物的生物酶退浆处理
季平
《印染》
北大核心
200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偶联剂复配对棉杆皮纤维聚乳酸板材的影响
许多
王博
崔永珠
魏春艳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聚乳酸/棉混纺织物的染整
马仓
辛俊兵
樊军红
张丽翠
《印染》
北大核心
2006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棉/PLA纤维混纺织物的染整
邵冬梅
《印染》
北大核心
200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聚乳酸/棉交织大提花织物的染整工艺
陈良琴
何羽
《印染》
北大核心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浅析聚乳酸/棉混纺织物的染整工艺
赵武斌
《河北纺织》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聚乳酸纤维涡流纺纱线的开发
姜秀溪
李晓静
《上海纺织科技》
北大核心
2023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