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mal design of heat exchanger header for coal gasification in supercritical water through CFD simulations 被引量:1
1
作者 Lei Huang Lin Qi +2 位作者 Hongna Wang Jinli Zhang Xiaoqiang Jia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8期1101-1108,共8页
Heat exchange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upercritical water coal gasification systems for heating feed and cooling products. However, serious deposition and plugging problems always exist in heat exchangers. CFD mod... Heat exchange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upercritical water coal gasification systems for heating feed and cooling products. However, serious deposition and plugging problems always exist in heat exchangers. CFD modeling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transport characteristics of solid particles in supercdtical water through the shell and tube of heat exchangers to alleviate the problems.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seven types of exchangers CA, B, C D, E, F and G), which vary in inlet nozzle configuration, header height, inlet pipe diameter and tube pass distribution. In the modeling, the possibility of deposition in the header was evaluated by accumulated mass of particles; we used the velocity contour of supercritical water (SCW) to evaluate the uniformity of the velocity dis- tribution among the tube passes.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optimum heat exchanger had structure F, which had a rectangular configuration of tube pass distractions, a bottom inlet, a 200-mm header height and a 10-ram inlet pipe diame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critical water 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r Particle conveying Pneumatic transport CFD simulations CFX
下载PDF
处理站间含水原油输送参数优化
2
作者 杜胜伟 郭长会 辛迎春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4年第7期22-28,共7页
“分水站+脱水站”是油田广泛应用的采出液处理模式之一,实现多站整体节能,需要对处理站和管道进行整体优化。基于进站温度对脱水和外输能耗的影响建立了含水原油输送热能损耗计算方法,在分水站、脱水站和管道的整个系统中,分析出含水... “分水站+脱水站”是油田广泛应用的采出液处理模式之一,实现多站整体节能,需要对处理站和管道进行整体优化。基于进站温度对脱水和外输能耗的影响建立了含水原油输送热能损耗计算方法,在分水站、脱水站和管道的整个系统中,分析出含水原油处理及输送的能耗,研究了分水站外输原油含水、温度等参数对系统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油含水增加,原油输送热能损耗先增加后降低,油水反相点是热能损耗最大的含水工况;外输温度升高,原油输送热能损耗增加;在低温高含水时,原油输送热能损耗较低;原油含水增加,分水站原油外输压力降、压力能损耗和综合能耗先升高后降低,然后再升高,存在低含水和较高含水两个压力降、压力能损耗和综合能耗极小值,含水率70%时综合能耗最低;分水站低含水原油外输,或者反相点以上的高含水外输,都能达到节能降耗目的。当扩建受到限制或改造成本高时,分水站宜利用地层热能进行不加热油水分离,原油外输含水宜高于反相点含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输送 热能 压力能 含水率 温度 节能降耗
下载PDF
季节性冻融期SWAP和SHAW模型土壤水热运移模拟效果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沈奇 薛静 +2 位作者 陈军锋 冯婧 杜琦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5-83,90,共10页
基于不同模型研究季节性冻融期土壤水热运移规律,对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定量化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分别运用SWAP和SHAW模型对季节性冻融期土壤水分、温度和蒸发量进行了模拟,并对模拟效果加以评价。模拟结果表明:对于整个冻... 基于不同模型研究季节性冻融期土壤水热运移规律,对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定量化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分别运用SWAP和SHAW模型对季节性冻融期土壤水分、温度和蒸发量进行了模拟,并对模拟效果加以评价。模拟结果表明:对于整个冻融期而言,利用SHAW模型模拟的土壤含水量的NRMSE基本保持在30%以内,RMSE均在0.09 cm^(3)/cm^(3)以下,利用SWAP模型模拟的土壤含水量的NRMSE基本保持在35%以内,RMSE均在0.13 cm^(3)/cm^(3)以下;利用SHAW模型模拟20 cm以下土层温度的NRMSE均保持在30%以内,RMSE均在0.94℃以下,利用SWAP模型模拟的土壤温度基本可以反映实测值的变化趋势;在模拟土壤累积蒸发量方面,相比SWAP模型,SHAW模型的模拟值更接近实测值。总体而言,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于季节性冻融期,SHAW模型对土壤水热运移的模拟效果均较为理想,SWAP模型对土壤水分运移模拟较好,但对土壤温度模拟相对较差。对于土壤累积蒸发量的模拟效果,两个模型均不十分理想,有待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性冻融期 SWAP模型 SHAW模型 土壤含水量 土壤温度 土壤蒸发量 土壤水热运移
下载PDF
基于再分析数据的全球海洋水体和热盐输运及其季节变化
4
作者 崔伟 杨俊钢 +1 位作者 张杰 周超杰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0-206,共17页
全球海洋环流复杂,其产生的水体和热盐输运决定了各大洋物质和能量的再分配,并且对海气相互作用以及全球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基于GLORYS12、GLORYS2V4、C-GLORS05、FOAM和ORAS5五种再分析资料对全球12个关键截面处的海洋水体... 全球海洋环流复杂,其产生的水体和热盐输运决定了各大洋物质和能量的再分配,并且对海气相互作用以及全球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基于GLORYS12、GLORYS2V4、C-GLORS05、FOAM和ORAS5五种再分析资料对全球12个关键截面处的海洋水体和热盐输运进行了估算。平均计算结果显示,纬向积分的海洋经向盐量输运与经向体积输运的变化基本一致,这主要是由于海水盐度垂向变化较小,水体盐量输运与体积输运大小成比例。全球海洋在35°S附近呈现经向体积输运极值,其南向输运量接近10 Sv。由于海洋温度随深度增加迅速减小,且中下层较为稳定,因此海洋经向热量输运与上层海洋环流相关性更高。全球海洋在南北半球均呈现向极的经向热量输运,北半球中低纬度输运量在1.5~2.0PW,南半球中低纬度输运量在1.0 PW左右。N向热量输运横跨整个大西洋,南大西洋中低纬度输运量在0.3~1.0 PW,北大西洋中低纬度输运量在1.0~1.3 PW。与大洋经向输运相比,南大洋由于强劲的南极绕极流的E向流动,其纬向水体和热盐输运显著。计算结果显示,通过南大洋20°E、146°E截面以及德雷克海峡分别约有144.50、162.46和146.05 Sv的体积输运(对应5.10×10^(9)、5.74×10^(9)和5.15×10^(9)kg/s的盐量输运,以及1.27、2.28和1.58 PW的热量输运)。另外,海洋水体和热盐输运气候态月变化显示,各大洋水体和热盐经向输运均呈现较明显的季节变化,相较于体积和盐量输运,南大洋纬向热量输运季节变化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海洋 水体输运 热盐输运 再分析数据 季节变化
下载PDF
干旱区马铃薯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董昕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3年第7期96-98,共3页
马铃薯栽培范围遍布全世界,在我国每年种植面积超过467×10^(4)hm^(2),掌握其需水需肥规律及水肥耦合机制有助于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文章在综述国内外水肥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马铃薯水肥耦合效应及膜下滴灌对土壤水热传... 马铃薯栽培范围遍布全世界,在我国每年种植面积超过467×10^(4)hm^(2),掌握其需水需肥规律及水肥耦合机制有助于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文章在综述国内外水肥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马铃薯水肥耦合效应及膜下滴灌对土壤水热传输、水盐运移规律的影响特性,同时探讨了当前膜下滴灌技术仍然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以期为膜下滴灌在马铃薯栽培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滴灌 水肥一体化 水热传输 水盐运移
下载PDF
重水堆慢化剂热传输系统优化设计及经济性评估
6
作者 彭程 邓坚 潘卫国 《中国核电》 2023年第3期393-396,共4页
有效降低厂用电率并提高发电经济性将成为未来核电厂必须面对的现实性问题之一。本研究以秦山三期重水堆机组为对象,通过对重水堆慢化剂热传输系统的优化设计,将1号低压加热器入口凝结水作为慢化剂热交换器壳侧冷却水,利用慢化剂中的低... 有效降低厂用电率并提高发电经济性将成为未来核电厂必须面对的现实性问题之一。本研究以秦山三期重水堆机组为对象,通过对重水堆慢化剂热传输系统的优化设计,将1号低压加热器入口凝结水作为慢化剂热交换器壳侧冷却水,利用慢化剂中的低品位热量可使1号低压加热器入口的凝结水温度提升近32℃,减少的低压缸抽气继续用于级中做功,产生的额外电能约为30.92 MW。对该系统优化设计的经济性评估,核电厂每年可新增收益2.11亿元,而核电厂需承担循环冷却水泵更换、管道安装等一次性改造成本约200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传输系统 重水堆 经济性评估 低品位热量
下载PDF
Estimating the effect of shallow groundwater on diurnal heat transport in a vadose zone 被引量:1
7
作者 Jianmei JIANG Lin ZHAO Zhe ZHAI 《Frontiers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3期513-526,共14页
The influence of shallow groundwater on the diurnal heat transport of the soil profile was analyzed using a soil sensor automatic monitoring system that continu- ously measures temperature and water content of soil pr... The influence of shallow groundwater on the diurnal heat transport of the soil profile was analyzed using a soil sensor automatic monitoring system that continu- ously measures temperature and water content of soil profiles to simulate heat transport based on the Philip and de Vries (PDV) model. Thre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measure soil properties at depths of 5 cm, 10 cm, 20 cm, and 30 cm when groundwater tables reached l0 cm, 30 cm, and 60 cm (Experiments I, II, and III). Results show that both the soil temperature near shallow groundwater and the soil water content were effectively simulated by the PDV model. The root mean square errors of the temperature at depths of 5 cm, 10 cm, and 20 cm were 1.018℃, 0.909℃, and 0.255℃, respectively. The total heat flux generated the convergent and divergent planes in space-time fields with valley values of-161.5 W-m 2 at 7:30 and -234.6 W.m2 at 11:10 in Experiments II and III, respectively. The diurnal heat transport of the saturated soil occurred in five stages, while that of saturated-unsaturated and unsaturated soil profiles occurred in four stages because high moisture content led to high thermal conductivity, which hastened the heat transpo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t transport heat flux soil temperature water content shallow groundwater table
原文传递
水汽输送对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陆—气间水热交换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张强 文军 +4 位作者 杨依婷 贾东于 刘闻慧 陈亚玲 陆宣承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03-618,共16页
藏东南地区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以下简称大峡谷地区)是印度洋暖湿气流输送至青藏高原的重要通道,在高原水分与能量循环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为了揭示不同水汽输送对陆-气间水热交换通量的影响,本文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五代再... 藏东南地区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以下简称大峡谷地区)是印度洋暖湿气流输送至青藏高原的重要通道,在高原水分与能量循环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为了揭示不同水汽输送对陆-气间水热交换通量的影响,本文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五代再分析数据产品,根据大气中总水汽含量和水汽水平输送通量将大峡谷地区2013年5月20日至7月9日的水汽强度划分为强/弱/极弱三种级别。并利用第五代公用陆面模式(Community Land Model version 5.0,CLM5.0)模拟了水汽输送对大峡谷-大气间水热交换的影响。研究表明:大峡谷地区的南(东)边界为水汽主要的输入(输出)边界,大峡谷南侧河谷存在水汽强输送带。CLM5.0模拟的大峡谷-大气间水热交换通量与实际相比误差较大,通过优选热力学粗糙度参数化方案和土壤属性替代数据集,提高了CLM5.0模拟大峡谷-大气间水热交换通量的精度。其中Zeng and Dickinson(1998)的方案(以下简称Z98方案)效果最优,较CLM5.0默认参数化方案下模拟的小麦站和草地站近地面感热通量均方根误差分别下降18.2%和10.9%。区域模拟结果显示:大峡谷地区近地面潜热通量区域模拟总体分布为东南高而西北低,近地面感热通量则相反,随水汽水平输送强度的减弱,潜热通量大值区向西北延伸面增大,而感热通量大值区则向东南延伸面增大。冰雪覆盖的高海拔地区近地面感热通量维持低值,而潜热通量则相反。整个试验阶段,大峡谷地区降水时长达59%,不同水汽输送条件下近地面有效能量主要以潜热的方式向大气输送,其中在强水汽水平输送条件下的水汽强输送带的近地面感热输送最弱,Z98方案下的感热通量日均值仅为-1.80 W·m^(-2),潜热通量则大于70.0 W·m^(-2)。对于大峡谷地区,当水汽维持高值范围时,近地面净辐射降低,但近地面净辐射主要被潜热消化,水汽保温大气的效应使得地-气温差降低,近地面感热输送抑制显著。本研究结果对认识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陆面过程及其对水汽水平输送的响应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鲁藏布大峡谷 水热交换 水汽输送 CLM5.0 热力学粗糙度
下载PDF
地表滴灌条件下水热耦合迁移数值模拟与验证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建东 龚时宏 +2 位作者 许迪 马晓鹏 于颖多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6-71,共6页
土壤水热分布状况是作物优质高产的关键环境条件之一,基于土壤水、热运动基本方程,结合地表滴灌水分运动特点,建立了地表滴灌水、热运移数学模型,利用HYDRUS-2D软件对构建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并对数值模拟得到的土壤水热值与田间... 土壤水热分布状况是作物优质高产的关键环境条件之一,基于土壤水、热运动基本方程,结合地表滴灌水分运动特点,建立了地表滴灌水、热运移数学模型,利用HYDRUS-2D软件对构建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并对数值模拟得到的土壤水热值与田间实测数值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数学模型对地表滴灌条件下的土壤水分运动和土壤温度变化及分布的动态变化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当土壤、气象以及灌水资料等可知时,利用该数学模型可以较准确地预测地表滴灌条件下水热耦合迁移与分布规律,模型可用来适时监测和调控地表滴灌条件下作物生长所需的土壤水、热环境条件。此外,数值模拟值和实测结果都显示,地表滴灌条件下上层土壤的水分和温度值较下层土壤易受到土壤蒸发和大气温度剧烈波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滴灌 水热迁移 数值模拟 验证
下载PDF
地下滴灌条件下水热运移数学模型与验证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建东 龚时宏 +1 位作者 马晓鹏 于颖多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8-373,378,共7页
基于土壤水、热运动基本方程,结合地下滴灌水分运动特点,建立了地下滴灌水热运移数学模型。利用HYDRUS-2D软件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并用田间实测数据进行验证。模拟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对地下滴灌条件下的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运移变化动态... 基于土壤水、热运动基本方程,结合地下滴灌水分运动特点,建立了地下滴灌水热运移数学模型。利用HYDRUS-2D软件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并用田间实测数据进行验证。模拟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对地下滴灌条件下的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运移变化动态的模拟效果较好,该水热运移数学模型可以用来监测和调控作物生长所需的土壤水、热环境条件。模拟值和实测值的结果对比表明,上层土壤的水分和温度的模拟值较下层土壤值差异较明显,且数值波动大,主要原因是上层土壤易受到土壤蒸发和大气温度剧烈波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滴灌 水热运移 数学模型 验证
下载PDF
南海与邻近海洋的水通量交换 被引量:22
11
作者 蔡树群 刘海龙 李薇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9-34,共6页
利用一个局地加密的全球海洋环流模式,给出位于细网格海域的南中国海与其邻近海洋之间水交换的年平均和月变化的定量结果。结果表明,南海与周围海洋交换的水通量受南海季风的影响较大,其中吕宋海峡的交换量最大,其次为南海南部边界的断... 利用一个局地加密的全球海洋环流模式,给出位于细网格海域的南中国海与其邻近海洋之间水交换的年平均和月变化的定量结果。结果表明,南海与周围海洋交换的水通量受南海季风的影响较大,其中吕宋海峡的交换量最大,其次为南海南部边界的断面,再者依次为台湾海峡、民都洛海峡和巴拉巴克海峡。另外还对南海各个海峡的热通量、盐通量进行了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量 热通量 盐通量 数值模式 南海 水交换
下载PDF
沟灌条件下土壤水热传输与转换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彩霞 孙景生 +2 位作者 周新国 强小嫚 郭冬冬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5,共5页
沟灌地表的不均匀结构使土壤水热运动具有空间性,地表水汽交换与光温条件随之改变。该文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沟灌土壤的水热传输与转换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地-气界面的水汽交换、沟垄表面的光温分布和沟灌土壤的水热传输。深入阐明沟灌... 沟灌地表的不均匀结构使土壤水热运动具有空间性,地表水汽交换与光温条件随之改变。该文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沟灌土壤的水热传输与转换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地-气界面的水汽交换、沟垄表面的光温分布和沟灌土壤的水热传输。深入阐明沟灌土壤的水热传输机制,是沟灌条件下土壤水热资源高效利用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灌 水热传输 土壤蒸发 光温分布
下载PDF
设施灌溉条件下不同次生盐渍化土壤盐分离子迁移特征 被引量:25
13
作者 李卫 郑子成 +2 位作者 李廷轩 余海英 曾礼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2-99,共8页
通过在设施灌溉条件下的室内土柱模拟试验,研究了灌水对不同次生盐渍化水平设施土壤盐分离子迁移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Ca2+与NO3-在灌水后5~15 d表现出随时间的推移剖面分布呈"双峰"特性,随着次生盐渍化水平的升高,Ca2+与NO3-淋... 通过在设施灌溉条件下的室内土柱模拟试验,研究了灌水对不同次生盐渍化水平设施土壤盐分离子迁移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Ca2+与NO3-在灌水后5~15 d表现出随时间的推移剖面分布呈"双峰"特性,随着次生盐渍化水平的升高,Ca2+与NO3-淋洗速度变慢同时其返盐时间也较迟。地下水对K+迁移影响不显著,使得K+在灌水后剖面分布呈"单峰"特性,SO42-在所有次生盐渍化水平下一次性灌水很难将其淋洗出耕层。从环境因素看,Ca2+在土层的表层和底层以及灌水后期都表现出与水分和温度较好的耦合效应,并且两者对Ca2+运移具有协同作用。K+在0~20 cm土层运移主要受水分的影响,而30~50 cm土层主要受温度的影响,从灌水时间看,在灌水后5~15 d内主要受温度影响,而灌水20 d后主要受水分影响。NO3-和SO42-不论从土层还是时间看主要受水分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土壤 水盐运移 水热耦合 次生盐渍化
下载PDF
不同地下水补给条件下非饱和砂壤土冻结试验及模拟 被引量:22
14
作者 吴谋松 黄介生 +1 位作者 谭霄 伍靖伟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0-68,共9页
为研究土壤冻融过程中不同地下水位对土壤的补给规律,在室内进行了两组不同地下水边界条件下的土柱冻结试验:A组无地下水补给,土柱高度60 cm;B组地下水维持在距土柱表层60 cm深度处。土壤在冻结过程中水分及盐分均呈向上运移趋势,稳定... 为研究土壤冻融过程中不同地下水位对土壤的补给规律,在室内进行了两组不同地下水边界条件下的土柱冻结试验:A组无地下水补给,土柱高度60 cm;B组地下水维持在距土柱表层60 cm深度处。土壤在冻结过程中水分及盐分均呈向上运移趋势,稳定浅地下水补给会加剧水分及盐分向上运移,造成上层土壤盐分的聚积,影响土壤剖面的热量平衡,引起剖面温度的重新分布,从而减缓冻结锋的推进速度。运用HYDRUS-1D冻融模块对不同地下水埋深(0.5 m,1.0 m,1.5 m,2.0 m,2.5 m)情况下冻结过程中水分运移规律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累积补给量在埋深小于1.5 m时随埋深增加而有所增加,而当地下水埋深大于1.5 m时,累积补给量随着埋深增加而有所减小,甚至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 地下水埋深 水热运移 补给规律 耦合模型HYDRUS-1D
下载PDF
秸秆覆盖对夏玉米农田土壤水分与热量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25
15
作者 脱云飞 费良军 +1 位作者 杨路华 张永玲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7-32,共6页
利用试验实测资料确定作物根系吸水模型和水热运移模型的参数,分别利用有限差分法对水热运移模型进行离散和迭代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模拟研究秸秆覆盖对夏玉米农田土壤水分和热量的影响.研究表明该模型能描述不同覆盖率条件下夏玉米... 利用试验实测资料确定作物根系吸水模型和水热运移模型的参数,分别利用有限差分法对水热运移模型进行离散和迭代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模拟研究秸秆覆盖对夏玉米农田土壤水分和热量的影响.研究表明该模型能描述不同覆盖率条件下夏玉米生育期农田土壤水分和热量的变化规律,土壤含水率在0~40 cm逐渐减少,在40~100 cm逐渐增大;土壤温度在0~20 cm逐渐减少.不同覆盖率下土壤含水率和土壤温度的变化规律均为覆盖率150%>覆盖率100%>覆盖率50%>不覆盖.可见秸秆覆盖节水和控温效果明显,为节水条件下的作物高产提供了理论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覆盖 根系吸水 水热运移 有限差分法 模拟研究
下载PDF
沙漠土壤和大气边界层中水热交换和传输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牛国跃 孙菽芬 洪钟祥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98-407,共10页
为了解沙漠土壤和大气边界层系统中的水分和能量的交换和传输特征,本文发展了一个一维耦合模式,其中包括一个同时考虑土壤中液态水及气态水运动的沙漠土壤模式和一个基于非局地过渡湍流闭合方案的大气边界层模式。用这一耦合模式对沙... 为了解沙漠土壤和大气边界层系统中的水分和能量的交换和传输特征,本文发展了一个一维耦合模式,其中包括一个同时考虑土壤中液态水及气态水运动的沙漠土壤模式和一个基于非局地过渡湍流闭合方案的大气边界层模式。用这一耦合模式对沙漠土壤和大气界面的水热交换及沙漠土壤和大气边界层中的水热输送过程进行了模拟,同时与HEIFE(HeiheRiverBasinFieldExperiment)沙漠站的有关资料进行了对比。模拟结果表明约65%的净辐射能以感热(50%)和潜热(15%)的形式提供大气,约35%的净辐射能以地热流量的形式进入土壤。土壤表层2cm的范围表现为水热传输的活跃层,水分和温度廓线呈现剧烈的日变化。模拟结果同时表明沙漠土壤中水分传输以气态水为主,如果忽略土壤中的气态水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 土壤 大气边界 水热传输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浅层包气带水汽昼夜运移规律及其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曾亦键 万力 +3 位作者 苏中波 Hirotaka aito 王旭升 曹文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30-343,共14页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浅层包气带水分通量主要由水汽组成,而水汽在运移过程中产生的能量转换和质量迁移是地表质能平衡计算不可缺少的重要源汇项。在野外进行一个沙坑实验,发现土壤水在中午(12:00~15:00)达到最大值(10cm深度...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浅层包气带水分通量主要由水汽组成,而水汽在运移过程中产生的能量转换和质量迁移是地表质能平衡计算不可缺少的重要源汇项。在野外进行一个沙坑实验,发现土壤水在中午(12:00~15:00)达到最大值(10cm深度,5.9~6.1cm^3/cm^3;30cm深度,11.9~13.1cm^3/cm^3),而在凌晨(02:00~05:00)出现最小值(10cm深度,4.4~4.5cm^3/cm^3;30cm深度,10.4~10.8cm^3/cm^3)。为进一步验证该实验条件下的土壤水运移及分布规律,考虑了土壤水、汽、热耦合运移的HYDRUS-ID模型被用来对实验过程进行模拟,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为描述土壤水分昼夜运移模式,笔者将土壤水耦合运移的时间信息和空间信息进行同步分析;并根据土壤水运移的不同驱动力,分别对温度梯度、基质势梯度作用下的液态水及汽态水通量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气带 土壤水机制 水汽热耦合运移
下载PDF
考虑降雨作用的气温升高对多年冻土活动层水热影响机制 被引量:14
18
作者 张明礼 温智 +5 位作者 董建华 王得楷 侯彦东 王斌 郭宗云 魏浩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983-1992,共10页
近50 a青藏高原暖湿化趋势显著,水热边界条件的改变必然影响多年冻土的稳定性和高原生态环境的演变。已有研究主要关注气候升温对冻土温度场的影响,而对升温过程伴随的活动层水分变化研究较少。基于土壤-地表-大气水分和能量平衡的冻土... 近50 a青藏高原暖湿化趋势显著,水热边界条件的改变必然影响多年冻土的稳定性和高原生态环境的演变。已有研究主要关注气候升温对冻土温度场的影响,而对升温过程伴随的活动层水分变化研究较少。基于土壤-地表-大气水分和能量平衡的冻土水-汽-热耦合模型,以青藏高原北麓河地区2013年实测气象资料为模型驱动数据,研究在降雨不变,气温不变、气温升高1℃和升高2℃情况下活动层水热响应机制与过程。结果表明:气候升温通过改变地表能量与水分平衡过程和土壤内部水热运移分量影响多年冻土水热过程。气温升高引起地表净辐射、蒸发潜热和土壤热通量增大,而地表降雨入渗和感热通量减少;气温升高会降低土壤含水率和土壤导水系数,但温度梯度及与温度梯度相关的水分和能量分量相应增大,而与水势梯度相关的水分和能量分量相对减少;升温对土壤温度场的影响比水分场明显,影响范围也更深;随着气温升高,地表蒸发量和活动层厚度增大,气温升高加速了冻土的退化过程,与降雨增加对冻土的热稳定性影响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冻土 活动层 水分运移 热传递 气候变化 降雨
下载PDF
多年冻土活动层浅层包气带水-汽-热耦合运移规律 被引量:18
19
作者 张明礼 温智 +5 位作者 董建华 王得楷 侯彦东 薛珂 杨晓宇 孙国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61-570,共10页
活动层水热状态直接影响多年冻土和寒区工程的稳定性。已有研究大多基于附面层理论研究冻土温度场变化,较少研究液态水和水汽运移过程及其对冻土温度场的影响。结合多年冻土活动层包气带水-热耦合迁移的物理过程和内在机制,以温度和含... 活动层水热状态直接影响多年冻土和寒区工程的稳定性。已有研究大多基于附面层理论研究冻土温度场变化,较少研究液态水和水汽运移过程及其对冻土温度场的影响。结合多年冻土活动层包气带水-热耦合迁移的物理过程和内在机制,以温度和含水率为基本变量,建立了考虑液态水和水汽相变、水分对流传热和水汽运移的土壤-地表-大气能量平衡及土壤内部水热变化的耦合模型,分析了真实野外气象条件下活动层液态水和水汽运移规律。计算结果表明:白天温度梯度水分向土壤内部运移,夜间温度梯度水分向土壤表层运移;暖季温度梯度水分以向土壤内部运移为主,冷季温度梯度水分以向地表运移为主;就全年而言,活动层各个深度处水汽运移作用大于15%,水势梯度水汽运移极小可以忽略不计,特别是浅层土壤在无降雨状态下,水分运移以温度梯度水汽运移为主;水势梯度液态水通量受降雨影响明显,在降雨事件期间和之后,液态水和水汽下渗占主导地位,降雨降低表层土壤温度、减小土壤热传导通量,有利于土壤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活动层 水分运移 热传递 水汽流动 蒸发
下载PDF
干旱状况下小区域灌溉冬小麦农田生态系统水热传输 被引量:8
20
作者 郭家选 李巧珍 +2 位作者 严昌荣 梅旭荣 李玉中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0-24,共5页
该文采用涡度相关技术测定小区域灌溉冬小麦农田实际蒸散量和农田能量平衡各分量,分析表征农田地表获取能量再分配经典参数Priestly-Taylor系数(α=LE/LEeq)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华北地区冬小麦返青至成熟期内,日变化过程中白天时间... 该文采用涡度相关技术测定小区域灌溉冬小麦农田实际蒸散量和农田能量平衡各分量,分析表征农田地表获取能量再分配经典参数Priestly-Taylor系数(α=LE/LEeq)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华北地区冬小麦返青至成熟期内,日变化过程中白天时间段内,Priestley-Taylor系数呈"U"型变化趋势,7︰00~18︰00时刻内,α平均值为(1.324±0.334),正午前后保持在1.05~1.17之间。在冬小麦生育期季节变化过程中,Priestley-Taylor系数(α)平均值为(1.473±0.454),远高于在湿润下垫面时(α=1.26)的数值,在抽穗开花期内土壤水分充足时α最大值为2.317,拔节时期土壤水分胁迫时α值为0.410。干旱少雨状况下,进行小面积充分灌溉时,由于存在农田热平流现象将导致过多的蒸发蒸腾水分耗散,降低农田灌溉水的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小区域灌溉 生态系统 冬小麦农田 涡度相关法 Priestley-Taylor系数 水热传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