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1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thods for Forest Disasters in China's Forestr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1
作者 Yanrong CAI Xueqing ZHAO Qiuyu LAI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22年第4期148-160,共13页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China has gradually begun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tection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Under the concept of"lucid waters and lush mountains are invaluable assets",importance ...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China has gradually begun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tection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Under the concept of"lucid waters and lush mountains are invaluable assets",importance has been attach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economy.The protection of forest resources and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disasters are important contents and necessary component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forestry ecological environment.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he types of forest disasters(forest fires,biological disasters,meteorological disasters,geological disasters,deforestation)and disaster-causing factors,some basic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with the aim to enhance the production capacity of forest resources,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forest resources and prevent forest resource disas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cid waters and lush mountains Invaluable assets Forest disasters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Basic countermeasures
下载PDF
Discussion on Improving Decision-making Meteorological Service Level of County-level Meteorological Station 被引量:1
2
作者 Zhu Hexiang Wang Chufeng +1 位作者 Fu Zhaoguang Lv Xiaohua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9年第2期41-43,共3页
Based on experience of meteorological service at county-level meteorological station in recent 20 years,status quo of decision-making meteorological service,main influence factors of decision-making meteorological ser... Based on experience of meteorological service at county-level meteorological station in recent 20 years,status quo of decision-making meteorological service,main influence factors of decision-making meteorological service and writing of decision-making meteorological service materials are analyzed,and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improving decision-making meteorological service level are proposed. The research aims to improve public meteorological service level at grass-roots level,provide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 basis for government departments preventing and reducing disaster,and reduce loss of life and property of the country and people caused by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to the maximum ext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EOROLOGICAL station decision-making SERVIC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SERVICE LEVEL
下载PDF
The Application of a Grey Markov Model to Forecasting Annual Maximum Water Levels at Hydrological Stations 被引量:12
3
作者 DONG Sheng CHI Kun +1 位作者 ZHANG Qiyi ZHANG Xiangdong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12年第1期13-17,共5页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real-time forecasting,this paper proposes a Grey Markov Model(GMM) to forecast the maximum water levels at hydrological stations in the estuary area.The GMM combines the Grey System and Marko...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real-time forecasting,this paper proposes a Grey Markov Model(GMM) to forecast the maximum water levels at hydrological stations in the estuary area.The GMM combines the Grey System and Markov theory into a higher precision model.The GMM takes advantage of the Grey System to predict the trend values and uses the Markov theory to forecast fluctuation values,and thus gives forecast results involving two aspects of information.The procedure for forecasting annul maximum water levels with the GMM contains five main steps:1) establish the GM(1,1) model based on the data series;2) estimate the trend values;3) establish a Markov Model based on relative error series;4) modify the relative errors caused in step 2,and then obtain the relative errors of the second order estimation;5) compare the results with measured data and estimate the accuracy.The historical water level records(from 1960 to 1992) at Yuqiao Hydrological Station in the estuary area of the Haihe River near Tianjin,China are utilized to calibrate and verify the proposed model according to the above steps.Every 25 years' data are regarded as a hydro-sequence.Eight groups of simulated results show reasonable agreement between the predicted values and the measured data.The GMM is also applied to the 10 other hydrological stations in the same estuary.The forecast results for all of the hydrological stations are good or acceptable.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is new forecasting model have been proved in this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ey Markov Model forecasting estuary disaster prevention maximum water level
下载PDF
Extracting water body data based on SDWI and threshold segmentation:A case study in permafrost area surrounding Salt Lake in Hoh Xil,Qinghai-Tibet Plateau,China 被引量:1
4
作者 QingSong Du GuoYu Li +4 位作者 Dun Chen ShunShun Qi Yu Zhou Fei Wang YaPeng Cao 《Research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CSCD 2023年第4期202-209,共8页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lakes,rivers,and other natural water bodies distributed in the permafrost area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QTP).The changes in water bodies will affect the distribution of water resources ...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lakes,rivers,and other natural water bodies distributed in the permafrost area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QTP).The changes in water bodies will affect the distribu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sur-rounding areas and downstream areas,resulting in environmental impact and bringing potential flood disasters,which will induce more serious issues and problems in alpine and high-altitude areas with a fragile habitat(such as the QTP in China).Generally,effective,reasonable,and scientific monitoring of large-scale water bodies can not only document the changes in water bodies intuitively,but also provide important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subsequent environmental impact prediction,and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in due course of time.The large-scale water extraction technology derived from the optical remote sensing(RS)image is seriously affected by clouds,bringing about large differences among the extracted water result products.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RS technology has the unique advantage characteristics of all-weather,all-day,strong penetration,and not being affected by clouds,which is hopeful in extracting water body data,especially for days with cloudy weather.The data extraction of large-scale water bodies based on SAR images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errors caused by clouds that become prevalent at present.In this paper,the Hoh Xil Salt Lake on the QTP and its surrounding five lakes are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 2-scene Sentinel-1 SAR image data covering the whole area on 22 August 2022 was used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extracting water body data in permafrost zones.Furthermore,on 22 August 2022,the wealth here was cloudy,which made the optical RS images,e.g.,Sentinel-2 images full of clouds.The results show that:using the Sentinel-1 image and threshold segmentation method to extract water body data is efficient and effective with excellent results in permafrost areas.Concretely,the Sentinel-1 dual-polarized water index(SDWI),calculated by combining dual vertical–vertical(VV)polarized and verti-cal–horizontal(VH)polarized data is a useful index for water extraction and the result is better than each of the VV or VH polarized ima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mafrost region water body extraction Salt Lake in Hoh Xil Qinghai-Tibet Plateau Sentinel-1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mpact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下载PDF
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国英 《水利发展研究》 2024年第3期1-3,共3页
今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二届“世界水日”,第三十七届“中国水周”宣传活动同步开启。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主题为“以水促和平”。我国纪念今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活动主题是“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 今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二届“世界水日”,第三十七届“中国水周”宣传活动同步开启。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主题为“以水促和平”。我国纪念今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活动主题是“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水是生存之本、生产之要、生态之基。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研究水安全问题,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这为系统解决我国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等新老水问题、保障国家水安全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中华民族治水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节水 河湖 水旱灾害防御 国家水网 数字孪生 管理
下载PDF
河南郑州市防洪“五预”系统建设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匡 郭晓麒 +2 位作者 柴福鑫 朱吉生 张震 《中国防汛抗旱》 2024年第4期72-76,共5页
当前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孪生等新兴技术在防洪工作中的应用,极大提高了洪水预报预警能力,为新时代防汛减灾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响应河南省政府防洪“五预”(预报、预判、预警、预案、预演)措施建设的号召,落实郑州市委、市政府“7·... 当前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孪生等新兴技术在防洪工作中的应用,极大提高了洪水预报预警能力,为新时代防汛减灾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响应河南省政府防洪“五预”(预报、预判、预警、预案、预演)措施建设的号召,落实郑州市委、市政府“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整改和灾后重建工作专题会上的指示精神,针对郑州市河流众多、水系复杂的特点,开展郑州市防洪“五预”系统建设。基于“五预”理念,从监测感知和支撑平台方面梳理了郑州市防洪“五预”系统的总体架构,介绍了防洪预报、预判、预警、预演、预案“五预”模块的主要功能。该系统的建成对提高郑州市灾害预防和预警能力、增强郑州市对突发性洪水灾害的反应能力、有效降低灾害损失、保障社会经济正常运行和社会安定有重要意义,也为大型城市智慧水利建设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洪“五预” 数字孪生 防汛减灾 智慧水利 河南郑州市
下载PDF
水-气耦合下的土质边坡稳定系数场分析
7
作者 姚晓琴 张豪杰 +3 位作者 阙云 丁辉 许泽钦 何燕清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7-344,共8页
传统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仅对潜在滑动面进行整体稳定性评估,无法获取各点的安全系数.基于稳定系数场理论,综合考虑水-气耦合作用,对降雨条件下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稳定系数场法能够直观地体现水-气耦合作用下边坡的具体破坏... 传统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仅对潜在滑动面进行整体稳定性评估,无法获取各点的安全系数.基于稳定系数场理论,综合考虑水-气耦合作用,对降雨条件下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稳定系数场法能够直观地体现水-气耦合作用下边坡的具体破坏区域,得到各点的安全系数;2)孔隙气压力对边坡降雨入渗有一定阻碍作用,并且随着降雨时间的推移阻渗效果愈明显,相同条件下降雨40 h时,两相流湿润锋深度较单向流减小了28.6%;3)相同条件下,考虑水-气耦合作用将降低边坡稳定性,以降雨40 h为例,两相流边坡失稳面积约为单向流的1.7倍.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对边坡稳定性分析时考虑水-气耦合作用,工程偏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系数场 湿润锋 水-气耦合 土质边坡 稳定性 灾害防治
下载PDF
我国不同类别煤层顶板水害致灾机理与防控路径 被引量:5
8
作者 曾一凡 朱慧聪 +6 位作者 武强 王皓 郭小铭 崔芳鹏 庞振忠 刘守强 杨维弘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39-1555,共17页
我国是世界上成煤和赋存条件最复杂的国家,煤层顶板水文地质条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采动覆岩裂隙场与渗流场耦合的相互性和时变性以及煤层顶板突水的独特性和危害性,造成顶板水害是我国尤其是西部煤矿区的主要矿井灾害之一。为了更好地... 我国是世界上成煤和赋存条件最复杂的国家,煤层顶板水文地质条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采动覆岩裂隙场与渗流场耦合的相互性和时变性以及煤层顶板突水的独特性和危害性,造成顶板水害是我国尤其是西部煤矿区的主要矿井灾害之一。为了更好地认识顶板水害和推广现有技术和探索新技术防控此类矿井灾害,在全面分析近年来我国煤层顶板水害事故规律与顶板充水含水层的赋存条件、突水模式、动力特征、力学行为等基础上,系统划分了顶板水害的类型、特征、主要类别的致灾机理及梳理了现有顶板水害的防治技术,并展望了未来顶板水害防治领域的发展方向。研究发现:①顶板水害主体架构包括巨厚基岩含水层涌(淋)水、薄基岩弱胶结层水-砂耦合溃涌、离层空间蓄水储能突水、天窗补给型突水、围岩烧变增透致突等5种类别,集中分布于秦岭—淮河沿线以北地区,陕、蒙、宁是顶板水害主要聚集地。②采动诱发巨厚基岩含水层下覆岩原生裂隙互馈-贯通发育“Z”型离层空间,导致采场出现大面积涌(淋)水现象;基于复合关键层破断力学条件,阐明了薄基岩弱胶结层水-砂耦合溃涌致灾的动力源;构建了离层失稳突水临界判别准则,将离层突水划分为静载扰动、“动+静”载复合扰动、复合煤层开采重复扰动3种模式;红土隔水层缺失及红土薄弱区采动劣化损伤是产生天窗越流补给的主要根源;围岩烧变增透,孔隙度增大,接受临近水源补水后形成新的含水结构体,在采动诱发下烧变岩水涌入采场发生水害事故。③梳理了当前煤层顶板水害“探-放-治”三位一体的解危防控技术体系,提出了井上下共轭联动、钻-采(掘)高位协同地质勘探系统,以防治水“三区”划分为导向的地质保障工作,“煤-水-生态”多目标齐抓共管的绿色开采和防治水理念,以及数智化、透明化矿山水文地质灾害信息维护系统等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板水害 矿井防治水 离层突水 致灾机理 防控技术
下载PDF
麻地梁煤矿水害风险预警与防控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道坤 《煤炭与化工》 CAS 2024年第6期60-62,66,共4页
麻地梁煤矿水害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与难预测性,针对这一情况,采用当下常用且流行的计算机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研究并设计了针对性的水害风险预警与防控系统。介绍了系统设计目标,分析了影响麻地梁煤矿水害发生的主要因... 麻地梁煤矿水害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与难预测性,针对这一情况,采用当下常用且流行的计算机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研究并设计了针对性的水害风险预警与防控系统。介绍了系统设计目标,分析了影响麻地梁煤矿水害发生的主要因素,论述了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实践表明,该系统充分考虑多种因素影响,实现了麻地梁煤的水害风险预警及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水害 预警与防控 计算机技术 地质信息
下载PDF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对粮食生产的减灾增量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谢永刚 薛瑶嘉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4-61,共8页
农田水利建设对增强农业抗灾能力和促进粮食增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该文利用2000—2021年我国31个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农田水利建设对粮食产量的减灾机制。结果表明:农田水利建设通过减少水旱灾害受灾面积的路径来... 农田水利建设对增强农业抗灾能力和促进粮食增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该文利用2000—2021年我国31个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农田水利建设对粮食产量的减灾机制。结果表明:农田水利建设通过减少水旱灾害受灾面积的路径来刺激粮食生产,有效灌溉面积和除涝面积每增加1%,粮食受灾面积将分别减少31.3%和7.4%,而受灾面积的减少将保障粮食生产,从而促使农田水利建设对粮食增产23.8%和2.4%。在异质性方面,华北地区农田水利建设对粮食生产的防灾减灾效果最优。据此,建议尽快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落实防灾减灾要求,保障粮食持续稳定供给,维护我国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水利建设 粮食产量 防灾减灾 机制分析
下载PDF
城市地下空间水灾害防治若干科技问题研究展望
11
作者 陈峰 刘曙光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7,共8页
在综述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水灾害状况和防灾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梳理了研究成果及案例分析,将城市地下空间遭受的水灾害性状归纳为两大类型问题:一类为地表洪涝灾害导致的地下空间水淹灾害,另一类为工程活动或周边水环境特征变化导致的水... 在综述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水灾害状况和防灾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梳理了研究成果及案例分析,将城市地下空间遭受的水灾害性状归纳为两大类型问题:一类为地表洪涝灾害导致的地下空间水淹灾害,另一类为工程活动或周边水环境特征变化导致的水灾害。解析了城市地下空间内、外部水灾害环境关联响应关系。基于城市地下空间水灾害分布的复杂性,从灾害成因的关键要素和耦合响应关系入手,总结了当前国内城市地下空间水灾害防治存在的一些共性科学难题和技术瓶颈,多目标多层面分解地下空间水灾害防治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路线,系统性提出了应该重视和加强研究的若干科技问题及解决路径。并从科学问题、关键技术和解决措施三方面展望城市地下空间水灾害防治领域的科技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水灾害防治 城市地下空间 地下轨道交通
下载PDF
智能放顶煤技术在特厚煤层上覆含水层保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程伟轩 陈敬川 +3 位作者 张立辉 刘生优 贺鑫 潘卫东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49-258,共10页
我国内蒙古东部和新疆北部草原地区煤炭及地下水资源丰富,煤矿高强度开采形成的采动裂隙易导通强富水含水层,极易引起上覆岩层的地下水系统破坏,更容易发生突水溃砂事故,尤其含水层下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的放煤高度难以控制。以特厚煤... 我国内蒙古东部和新疆北部草原地区煤炭及地下水资源丰富,煤矿高强度开采形成的采动裂隙易导通强富水含水层,极易引起上覆岩层的地下水系统破坏,更容易发生突水溃砂事故,尤其含水层下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的放煤高度难以控制。以特厚煤层上覆含水层系统保护为研究对象,以含水层保护和水砂灾害安全防控为研究目标,研发特厚煤层上覆含水层保护的智能放顶煤关键技术,应用井工煤矿动力突水溃砂防控技术,得出特厚煤层上覆地下水系统保护的根本途径。研发应用一种智能放顶煤技术,包括顶煤运移跟踪系统、多轮记忆放煤方法及系统。基于水文地质条件精细探查、覆岩破坏高度的实测、顶煤采放高度确定,应用多轮记忆放煤智能放顶煤技术,控制采动裂隙带高度。以应用工作面为例,应用水文地质精细探查与钻探验证、覆岩破坏高度获取、智能放顶煤技术后,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实现了上覆含水层水砂灾害的安全精准控制,有效保护了煤层上覆强富水含水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煤运移跟踪系统 多轮记忆放煤方法及系统 覆岩精细地质探查 覆岩破坏高度实测 采放高度智能控制 上覆含水层保护 水砂灾害防控
下载PDF
黔北煤田矿井顶板水害特征及防治措施研究
13
作者 李回贵 苏德国 +1 位作者 许国胜 王军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5-242,共8页
黔北煤田近年来发生了22起工作面顶板涌水事故,对该地区矿井安全生产造成了很大威胁。为了研究黔北煤田矿井顶板水害特征及防治措施,以黔北煤田某片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研究区域顶板水害的充水水源、水化学特征、突水通道、水害特征,并... 黔北煤田近年来发生了22起工作面顶板涌水事故,对该地区矿井安全生产造成了很大威胁。为了研究黔北煤田矿井顶板水害特征及防治措施,以黔北煤田某片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研究区域顶板水害的充水水源、水化学特征、突水通道、水害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顶板水害防治措施。研究发现:长兴组含水层的水质类型为SO_(4)^(2−)、HCO_(3)^(−)-Na^(+),玉龙山段含水层的水质类型为HCO_(3)^(−)、SO_(4)^(2−)-Ca^(2+)和HCO_(3)^(−)、SO_(4)^(2−)-Na^(+)、Ca^(2+);区内各含水层的pH值以弱碱性为主,范围为7.63~8.18。开采9号煤层时,顶板水害的充水水源主要为长兴组灰岩含水层;顶板涌水特征主要表现为:涌水突发性强、水头值大、衰减速度快、涌水持续时间较短,涌水出现的位置绝大部分处于工作面下三分之一位置。针对黔北煤田顶板水害问题,提出了控制工作面开采速度,避免工作面长时间停采;加强顶板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期间水害防治,以及提前施工顶板水疏放孔等防治水措施。研究结果为黔北煤田顶板水害防治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板水害 防治措施 水化学特征 黔北 疏放孔
下载PDF
平煤矿区十二矿下保护层开采底板破坏深度数值模拟研究
14
作者 韩泰然 李昂 吕璐娜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2期241-247,共7页
为了深入系统地研究复杂条件下工作面开采底板岩层破坏机理和突水条件,根据平煤矿区十二矿31040下保护层工作面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岩石物理力学测试报告,采用FLAC 3D有限差分程序,分别对不同条件下的底板扰动破坏深度及其演化... 为了深入系统地研究复杂条件下工作面开采底板岩层破坏机理和突水条件,根据平煤矿区十二矿31040下保护层工作面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岩石物理力学测试报告,采用FLAC 3D有限差分程序,分别对不同条件下的底板扰动破坏深度及其演化规律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得出了底板岩体扰动破坏深度计算公式,并针对十二矿31040下保护层工作面开采对底板扰动破坏深度发育形态影响进行分析研究,验证拟合公式的科学实用性,可为今后平煤矿区带压安全开采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煤矿区 底板破坏深度 数值模拟 水害防治
下载PDF
基于微震监测技术的煤矿突水灾害预警方法研究
15
作者 常丰国 王鹏 《能源与节能》 2024年第6期137-139,共3页
为了减少煤矿突水灾害带来的安全风险,使用微震监测技术设计出1种煤矿突水灾害预警系统,并选用地震检波器作为系统中的传感器。使用该系统对顺勋煤矿进行监测,结果显示,该煤矿在监测期间共发生了193次微震,其中微震释放能量大于1000 J... 为了减少煤矿突水灾害带来的安全风险,使用微震监测技术设计出1种煤矿突水灾害预警系统,并选用地震检波器作为系统中的传感器。使用该系统对顺勋煤矿进行监测,结果显示,该煤矿在监测期间共发生了193次微震,其中微震释放能量大于1000 J的次数为6次,单次微震释放的最大能量为2455 J,远小于工作面附近出现过的最大微震释放能量,且绝大多数的微震出现在底板下方12 m内的区域。测试结果表明,微震监测技术能有效监测煤矿因突水引发的微震,并提供相应的预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监测技术 煤矿防突水 灾害预警
下载PDF
基于综合物探的承压开采回采工作面底板注浆治理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鹏 《煤炭与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60-68,共9页
为了验证承压开采回采工作面底板注浆治理效果,本文以霍州煤电汾源煤业5-104工作面底板注浆工程为例,注浆前采用多种(多次)物探技术手段,对承压开采回采作面内部及底板构造赋存、含水层富水性等情况进行综合探查;工作面需要开展多次注浆... 为了验证承压开采回采工作面底板注浆治理效果,本文以霍州煤电汾源煤业5-104工作面底板注浆工程为例,注浆前采用多种(多次)物探技术手段,对承压开采回采作面内部及底板构造赋存、含水层富水性等情况进行综合探查;工作面需要开展多次注浆,每次注浆后采用物探手段进行验证,指导下一次注浆,为注浆治理工作提供“靶区”;将注浆前后综合物探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检验注浆治理效果,保障回采工作面安全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害防治 综合物探 承压开采 底板注浆 注浆效果
下载PDF
郭家河煤矿离层水害防治经验探讨
17
作者 姚世林 乔伟 白云鹏 《煤炭科技》 2024年第4期112-115,120,共5页
针对永陇矿区顶板离层水害问题,以郭家河煤矿为例,总结了其高位离层水害治理经验与防治技术,主要通过“加大科研攻关+设计施工一体化”的技术服务合作模式,提升了矿井重大灾害治理能力与水平;通过“地面源头抽水+强化井下排水系统+加强... 针对永陇矿区顶板离层水害问题,以郭家河煤矿为例,总结了其高位离层水害治理经验与防治技术,主要通过“加大科研攻关+设计施工一体化”的技术服务合作模式,提升了矿井重大灾害治理能力与水平;通过“地面源头抽水+强化井下排水系统+加强预警撤人管理”为核心的三重防治措施,从源头上消除了水害威胁;通过“一面一策+水情日分析制度+防治水工作例会制度+工作面精细管理制度”,构建了煤矿重大灾害防治管控体系,总体实现了超前预防与灾害治理,进而遏制了灾害事故发生;为邻近矿区其他类似矿井的重大灾害治理工作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陇矿区 离层水害 超前预防 灾害防治
下载PDF
孤岛工作面双侧采空区积水探放技术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敏锐 《陕西煤炭》 2024年第3期119-122,共4页
采空区积水突水严重威胁着矿井的采掘作业安全,建庄煤矿212孤岛工作面两侧采空区均有积水,无疑增加探放难度。通过分析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埋藏条件、分布特征以及富水性变化的规律,进行采空积水和水头压力计算,判断煤柱承压水头能力,... 采空区积水突水严重威胁着矿井的采掘作业安全,建庄煤矿212孤岛工作面两侧采空区均有积水,无疑增加探放难度。通过分析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埋藏条件、分布特征以及富水性变化的规律,进行采空积水和水头压力计算,判断煤柱承压水头能力,选择在建庄煤矿212工作面胶带运输巷和回风巷分别施工疏放水硐室,每个疏放水硐室施工3个钻孔对两侧采空水进行疏放。结果表明,采空区积水的水头压力分别为0.25 MPa和0.23 MPa,均未超过煤柱承载水头压力,煤柱处于稳定状态。对两侧采空区积水进行探放,消除采空区积水对212工作面巷道掘进产生的水害隐患,实现巷道的安全掘进,为类似采空区水害防治工作提供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工作面 采空区积水 探放水 水害防治
下载PDF
玉磨铁路新平隧道突涌致灾机理及措施响应研究
19
作者 李永志 王华 +4 位作者 王世明 田洪义 刘润华 曹贵才 肖正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4年第4期67-73,共7页
为查明玉磨铁路新平隧道突涌的致灾机制,结合隧道现场灾害特征,基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气候条件、施工措施等因素,探讨了突涌的致灾机理,归纳总结了隧道突涌的致灾类型,提出了相应的灾害防控措施。软岩隧道强度... 为查明玉磨铁路新平隧道突涌的致灾机制,结合隧道现场灾害特征,基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气候条件、施工措施等因素,探讨了突涌的致灾机理,归纳总结了隧道突涌的致灾类型,提出了相应的灾害防控措施。软岩隧道强度低、变形大,设计围岩级别与揭示不匹配等因素对隧道灾变的发生至关重要,特殊的构造环境及地下水等因素助推了灾变的发生;依据致灾成因,将该隧道致灾类型分为:构造-岩性-富水-施工措施,构造-岩性-弱水-施工措施,岩性-富水-施工措施等3种类型,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施工过程中,需明确可能致灾的几类因素,加强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开挖揭示比对等工作,掌控灾害源的发展及规模,动态调整隧道致灾的类型,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确保隧道施工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铁路 突泥涌水 致灾机理 致灾类型 灾害防控
下载PDF
岩溶地层下穿采空区段施工涌水及变形整治技术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均云 《路基工程》 2024年第2期215-220,共6页
依托某岩溶地层下穿采空区段铁路隧道工程,对现场出现的病害成因进行分析,并探讨不同处置措施的处理效果。围岩岩体破碎、稳定性下降和裂隙渗水是导致涌水和变形的主要原因;单一的处理措施效果较差,并具有一定的潜在风险;超前地质预报... 依托某岩溶地层下穿采空区段铁路隧道工程,对现场出现的病害成因进行分析,并探讨不同处置措施的处理效果。围岩岩体破碎、稳定性下降和裂隙渗水是导致涌水和变形的主要原因;单一的处理措施效果较差,并具有一定的潜在风险;超前地质预报、初期支护加强、反压回填、封闭注浆和增设泄水孔等措施联合使用效果更佳,处理后隧道变形得到有效控制,监控量测显示16天后变形值趋于平缓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前预报 岩溶 采空区 突涌水 监控量测 灾害防治 处理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