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ability analysis for nonhomogeneous slopes subjected to water drawdown 被引量:2
1
作者 SUN Zhi-bin SHU X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7期1719-1734,共16页
Comparing with the homogeneous slope, the nonhomogeneous slope has more significance in practice.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provide a preliminary idea that how the nonhomogeneity influences the stabi... Comparing with the homogeneous slope, the nonhomogeneous slope has more significance in practice.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provide a preliminary idea that how the nonhomogeneity influences the stability of slopes under four different water drawdown regimes. Two typical categories of nonhomogeneity, identified as layered profile and strength increasing with depth profile, are included in the paper, and a nonhomogeneity coefficient is defined to quantify the degree of soil properties nonhomogeneity. With a modified discretization technique, the safety factors of nonhomogeneous slopes are calculated. On this basis, the variation of safety factor with the nonhomogeneity coefficient of friction angle and the water table level are investigated. In the present example, safety factor correlates linearly with friction angle nonhomogeneity coefficient from a whole view and the influences of the water table level on safety factor is basically similar with that in homogeneous cond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per bound discretization technique non-homogeneous slope water drawdown
下载PDF
Numerical analysis of rapid drawdown: Applications in real cases 被引量:1
2
作者 Eduardo E. Alonso Nuria M. Pinyol 《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I CAS CSCD 2016年第3期175-182,共8页
In this study, rapid drawdown scenarios were analyzed by means of numerical examples as well as modeling of real cases with in situ measurements.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evaluate different approaches available for... In this study, rapid drawdown scenarios were analyzed by means of numerical examples as well as modeling of real cases with in situ measurements.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evaluate different approaches available for calculating pore water pressure distributions during and after a drawdown. To do that, a single slope subjected to a drawdown was first analyzed under different calculation alternatives, and numerical results were discussed. Simple methods, such as undrained analysis and pure flow analysis, implicitly assuming a rigid soil skeleton, lead to significant errors in pore water pressure distributions when compared with coupled flow-deformation analysis. A similar analysis was performed for the upstream slope of the Glen Shira Dam, Scotland, and numerical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field measurements during a controlled drawdown. Field records indicate that classical undrained calculations are conservative but unrealistic. Then, a recent case of a major landslide triggered by a rapid drawdown in a reservoir was interpreted. A key aspect of the case was the correct characterization of permeability of a representative soil profile. This was achieved by combining laboratory test results and a back analysis of pore water pressure time records during a period of reservoir water level fluctuations. The results highlight the difficulty of predicting whether the pore water pressure is overestimated or underestimated when using simplified approaches, and it is concluded that predicting the pore water pressure distribution in a slope after a rapid drawdown requires a coupled flow-deformation analysis in saturated and unsaturated porous med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MECHANICAL coupling Coupled flow-deformation ANALYSIS Numerical ANALYSIS drawdown LANDSLIDE PORE water pressure
下载PDF
基于碳减排的梯级水库消落期多目标水碳调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周颖 周研来 鲁圆圆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5,共8页
提出基于碳减排的梯级水库消落期多目标水碳调度模型,将碳排放因子法应用于梯级水库水碳调度研究,为梯级水库消落期水碳协同调度提供技术支撑。以发电量最大和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小为调度目标,采用NSGA-II算法求解模型,并以金沙江中下游6... 提出基于碳减排的梯级水库消落期多目标水碳调度模型,将碳排放因子法应用于梯级水库水碳调度研究,为梯级水库消落期水碳协同调度提供技术支撑。以发电量最大和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小为调度目标,采用NSGA-II算法求解模型,并以金沙江中下游6座水库与三峡水库组成的梯级水库为研究对象进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相较现行调度方案,在丰、平、枯不同水文情景下,发电效益最佳方案可使梯级水库年发电量提高44.3~75.9亿kW·h,增长率为4.0%~5.2%;碳减排效益最佳方案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CO_(2)当量)37.5~42.5 Gg/a,降低4.2%~4.7%;协调调度方案可提高年发电效益36.4~73.8亿kW·h(增长率3.2%~5.0%),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CO_(2)当量)36.3~41.4 Gg/a,降低4.0%~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碳调度 消落调度 多目标优化 梯级水库
下载PDF
考虑生态流量约束的梯级水库分期消落水位多目标优化调度 被引量:3
4
作者 林凡奇 周研来 薛凯元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7,共8页
针对如何表征枯水期季节性特征、优化分期消落水位来指导水库群消落调度的科学问题,提出了考虑生态流量约束的梯级水库分期消落水位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以金沙江中下游6座水库与三峡水库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多种数理统计方法划分流域... 针对如何表征枯水期季节性特征、优化分期消落水位来指导水库群消落调度的科学问题,提出了考虑生态流量约束的梯级水库分期消落水位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以金沙江中下游6座水库与三峡水库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多种数理统计方法划分流域枯水期;采用逐月滑动计算法推求梯级水库分期消落水位;以生态和发电效益最大为目标函数,利用NSGA-Ⅱ算法求解调度模型,得到不同来水情景下梯级水库枯水期消落调度方案。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来水情景下,相较于常规调度方案,选定的优化调度方案可增加梯级水库发电量30.20亿~52.27亿kW·h(增加2.3%~5.0%)和供水量83.15亿~87.14亿m3(增加5.8%~7.4%),并提高河道生态流量保证率2.6%~22.9%。研究成果可为协调梯级水库生态和发电调度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调度 消落调度 分期消落水位 多目标优化 梯级水库
下载PDF
水位骤降对库岸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5
作者 汪承亮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2-15,共4页
根据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在Geo-slope (Seep/w)中采用Fredlund&Xing模型,分析了水位骤降条件下库岸边坡内的孔隙水压及边坡的安全系数变化情况,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应对策略和建议,为相关工程治理及库区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水位骤降 边坡稳定 Geo-slope
下载PDF
水位骤降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80
6
作者 贾官伟 詹良通 陈云敏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798-1803,共6页
自然界中存在着大量的临水边坡,比如河岸、海堤、土石坝、水库库岸以及湖岸等,边坡外水位的骤降极易诱发此类临水边坡的滑坡。通过大型模型试验研究水位骤降引致临水边坡滑坡的原因及失稳模式。模型边坡的尺寸为15m×5m×6m(长&... 自然界中存在着大量的临水边坡,比如河岸、海堤、土石坝、水库库岸以及湖岸等,边坡外水位的骤降极易诱发此类临水边坡的滑坡。通过大型模型试验研究水位骤降引致临水边坡滑坡的原因及失稳模式。模型边坡的尺寸为15m×5m×6m(长×宽×高),边坡部分的高度为4m。在试验中,通过水位控制系统实现坡外水位的骤降,利用数码摄像、高精度传感器、侧面示踪点等仪器设备详细记录水位骤降过程中边坡内的孔隙水压力、土水总压力,滑动面形态及坡面裂缝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揭示水位骤降引致边坡失稳的原因及失稳模式。试验结果表明,坡外水位骤降时,坡内水位的下降速度显著滞后于坡外,产生指向坡外的渗流,是滑坡产生的重要原因;松散填土边坡的失稳模式为有多重滑面的牵引破坏模式。该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认识水位骤降引致滑坡的机制,可为治理此类滑坡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模型试验 临水边坡 水位骤降 稳定性 失稳模式
下载PDF
徐州市岩溶水开发过程中的环境地质问题 被引量:8
7
作者 韩宝平 周东来 +2 位作者 赵林 张猛 马庆云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07-115,共9页
以大量实际资料介绍了徐州市岩溶水的赋存特征、开发简史。近年来由于工农业发展,需水量增加,许多地段强烈超采,而出现岩溶水水位持续下降、水质恶化和发生岩溶塌陷等环境地质问题。
关键词 岩溶水 水位下降 开发 环境地质
下载PDF
边底水油藏合理生产压差优化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60
8
作者 金勇 唐建东 +2 位作者 赵娟 徐宏亮 罗南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8-72,77,共6页
边底水砂岩油藏开发中 ,对油井临界产量和无水采油期等方面的研究都较为深入 ,但对油井见水后合理生产压差的优化方法却研究不够。为此 ,在系统试井方法的基础上 ,提出了以整个油藏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油井综合含水率上升的总体特点 ,把... 边底水砂岩油藏开发中 ,对油井临界产量和无水采油期等方面的研究都较为深入 ,但对油井见水后合理生产压差的优化方法却研究不够。为此 ,在系统试井方法的基础上 ,提出了以整个油藏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油井综合含水率上升的总体特点 ,把含水率划分为几个阶段 ,研究各个阶段含水上升率与生产压差的相互关系 ,从而确定不同含水率阶段油井合理生产压差的新方法。这种研究是建立在大量生产数据的基础上 ,因而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此方法的有效应用能充分挖掘油藏在中高含水期的产油潜力 ,使相应油藏的采收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这种方法在陈堡、周宋、永安等边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底水油藏 生产压差 含水上升率 采统试井 优化方法
下载PDF
水位下降条件下黏性土边坡稳定性的图表法 被引量:11
9
作者 年廷凯 刘成 +1 位作者 万少石 张克利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69-576,共8页
库(河)岸边坡由于坡体迎水面水位下降经常造成坡体稳定性降低,建立快速评估水位变化条件下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具有重要的工程实用价值。基于库(河)水位下降过程及坡体内非稳定渗流条件,通过对ABAQUS程序进行二次开发,发展了考虑地表水... 库(河)岸边坡由于坡体迎水面水位下降经常造成坡体稳定性降低,建立快速评估水位变化条件下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具有重要的工程实用价值。基于库(河)水位下降过程及坡体内非稳定渗流条件,通过对ABAQUS程序进行二次开发,发展了考虑地表水-地下水联动作用下的黏性土边坡强度折减有限元分析方法;在分析边坡土性参数、相对渗透比值、边界条件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土性参数、相对渗透比值、库水位下降比、坡角等一体化的相对稳定安全系数综合图表表示方法。该方法能够简便、快捷地查出实际涉水边坡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安全系数及设计边坡坡比,可作为现有图表法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 强度折减有限元法 水位下降 图表法
下载PDF
堤外水位升降条件下非稳定渗流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詹美礼 踪金梁 +2 位作者 严飞 罗玉龙 盛金昌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91-96,111,共7页
建立堤坝饱和-非饱和渗流测试系统,对在水位骤升和水位骤降条件下堤坝进行试验研究。主要测试堤坝模型内各点的非饱和基质吸力,同时观察记录试验过程中实验室内的气温和湿度,探讨水位升降条件下非饱和区负压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 建立堤坝饱和-非饱和渗流测试系统,对在水位骤升和水位骤降条件下堤坝进行试验研究。主要测试堤坝模型内各点的非饱和基质吸力,同时观察记录试验过程中实验室内的气温和湿度,探讨水位升降条件下非饱和区负压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堤坝模型中各点的吸力不仅与水位变化、各点所处的位置有关,同时也受大气温度、湿度、蒸发等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水位变化因素占优还是蒸发因素占优,决定着堤坝非饱和区负压的变化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稳定渗流 基质吸力 堤坝 水位骤升 水位骤降 模型试验
下载PDF
库水位下降时的岸坡非稳定渗流问题研究 被引量:23
11
作者 孙冬梅 朱岳明 张明进 《岩土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807-1812,共6页
水位下降时岸坡的渗流是涉及土体由饱和向非饱和状态过渡的水-气二相流过程,目前相关研究成果大都假设孔隙气压力为0,忽略孔隙气的影响。根据水、空气的质量守恒定律和达西定律,结合多相流理论建立水-气二相流模型,采用高效的积分有限... 水位下降时岸坡的渗流是涉及土体由饱和向非饱和状态过渡的水-气二相流过程,目前相关研究成果大都假设孔隙气压力为0,忽略孔隙气的影响。根据水、空气的质量守恒定律和达西定律,结合多相流理论建立水-气二相流模型,采用高效的积分有限差分法求解,通过变换主要变量,实现饱和(单相)与非饱和(二相)的相互转变,并给出各种边界条件下合理的数学处理方法。通过Muskat渗流问题,验证了上述模型的正确性;并对某土质岸坡水位下降时的非稳定渗流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岸坡的基质吸力小于浸润线以上的负孔隙水压力,在浸润线以上的很大区域为毛细管水饱和带,其土体饱和且基质吸力为0,这对边坡稳定十分不利,精确分析水位下降的边坡稳定问题时,孔隙气压力变化的影响值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 水-气二相流 积分有限差分法 毛细管水饱和带 水位下降
下载PDF
太行山前丘陵区基岩裂隙水赋存的非均一性和易疏干性特征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光辉 严明疆 +2 位作者 刘春华 冯慧敏 王金哲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4-109,共6页
针对太行山东簏丘陵区地下水能否可持续开发利用问题,基于探采结合的大量深井抽水及水位恢复试验资料,采用量化对比分析方法,揭示了研究区基岩裂隙水赋存非均一性和开采易疏干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不仅不同井位区之间地下水赋存具有空... 针对太行山东簏丘陵区地下水能否可持续开发利用问题,基于探采结合的大量深井抽水及水位恢复试验资料,采用量化对比分析方法,揭示了研究区基岩裂隙水赋存非均一性和开采易疏干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不仅不同井位区之间地下水赋存具有空间非均一性,而且,各井孔内的不同深度也存在明显差异:在抽水时间小于70min时段,ZKs-3井的水位降深大于ZKs-2井的降深;70min之后,随着抽水时间增加,ZKs-2井的水位降深大于ZKs-3井的降深,且二者之差逐渐增大,表明ZKs-2井位的含水系统上部富水性较强、下部富水性较弱,ZKs-3井位的含水系统上部富水性较弱、下部富水性较强。不同井位含水系统具有不同的开采易疏干性:随着抽水试验轮次的增加,ZKs-2井的最大水位降深和水位恢复所需时间依次增加,但每次水位都能完全恢复至初始水位状态;ZKs-3井的水位未能完全恢复至初始水位状态,且至初始水位的距离依次增大,但每次水位恢复至稳定状态所用的时间没有明显变化。因此,合理设计井的结构与布局是防止山丘区地下水疏干性开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丘陵区 基岩裂隙水 水位降深与水位恢复 非均一性 易疏干性
下载PDF
非稳定渗流作用下边坡稳定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谢罗峰 谢罗峰 +1 位作者 段祥宝 段祥宝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1-34,共4页
水位下降时产生的非稳定渗流不利于堤坝边坡稳定,是一个与水力学和土力学有关的复杂问题。开展了非稳定渗流作用下的边坡稳定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力学条件和水力学条件下,渗流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探讨了水位降落指标k/μv与边坡稳定... 水位下降时产生的非稳定渗流不利于堤坝边坡稳定,是一个与水力学和土力学有关的复杂问题。开展了非稳定渗流作用下的边坡稳定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力学条件和水力学条件下,渗流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探讨了水位降落指标k/μv与边坡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渗流方向是边坡稳定分析的关键,水位降落时渗流向上游方向,边坡安全系数远低于其他渗流方向。边坡失稳发生在水位降落过程中临水坡的渗透力或渗透坡降达到最大的时刻。不考虑渗流方向的计算结果不能正确反映边坡的稳定性,建议边坡稳定分析须正确考虑渗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降落 非稳定渗流 边坡稳定试验 渗透力 渗流方向 安全系数
下载PDF
悬挂式止水帷幕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钦喜 闫金波 +1 位作者 王成名 张志红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40-1645,共6页
为了准确揭示设置悬挂式止水帷幕条件下基坑的控水规律,采用自行设计研制的模型试验箱开展了室内地下水渗流模型试验,研究帷幕插入深度对基坑内涌水量、降水影响半径、基坑外水位降深和地表沉降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基坑内涌水量、基... 为了准确揭示设置悬挂式止水帷幕条件下基坑的控水规律,采用自行设计研制的模型试验箱开展了室内地下水渗流模型试验,研究帷幕插入深度对基坑内涌水量、降水影响半径、基坑外水位降深和地表沉降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基坑内涌水量、基坑外水位降深和地面沉降为评价指标,帷幕插入深度在90~100 cm之间,悬挂式止水帷幕的控水效果较好;以降水影响半径为评价指标,帷幕插入深度在80~90 cm之间,悬挂式止水帷幕的控水效果较好;坑内与坑外水头损失占总水头损失的比值接近1∶1,帷幕底部小范围内的水头损失占比很小,受帷幕插入深度的影响也比较小.试验结果可为悬挂式止水帷幕的基坑降水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挂式止水帷幕 涌水量 水位降深 影响半径 地面沉降
下载PDF
库水位骤降时的滑坡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88
15
作者 刘新喜 夏元友 +1 位作者 练操 张开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427-1431,1436,共6页
三峡水库蓄水及水位波动,将极大地改变滑坡体内的水文地质条件,库水位骤降和暴雨入渗是导致滑坡的主要因素。库水位骤降时的滑坡稳定性评价是滑坡防治中的一个难题。根据三峡水库水位调控方案和库区滑坡地下水作用的力学模式,利用有限... 三峡水库蓄水及水位波动,将极大地改变滑坡体内的水文地质条件,库水位骤降和暴雨入渗是导致滑坡的主要因素。库水位骤降时的滑坡稳定性评价是滑坡防治中的一个难题。根据三峡水库水位调控方案和库区滑坡地下水作用的力学模式,利用有限元模拟库水位从175 m骤降至145 m时的滑坡暂态渗流场。建立了渗透力作用下滑坡稳定性评价的不平衡推力法。研究表明:滑坡的渗透系数和库水位下降速度是影响滑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当库区堆积层滑坡渗透系数小于0.864 m/d,库水位发生骤降为2 m/d。库水位骤降时滑坡稳定性降到最小的水位通常在175 m水位以下10~20 m处。其研究为库区175 m水位滑坡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水位骤降 渗流 滑坡 稳定性评价
下载PDF
水位下降过程中气相对土坡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孙冬梅 张杨 +1 位作者 S.Semprich 张彬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11-518,共8页
基于饱和-非饱和水-气二相流模型,对土坡在水位下降过程中的孔隙水压力、孔隙气压力、毛细压力及水相饱和度的变化过程进行模拟;基于模拟得到的不同时刻的渗流状态,采用Bishop简化方法推导出考虑孔隙气压力及坡外水压力的土坡安全系数... 基于饱和-非饱和水-气二相流模型,对土坡在水位下降过程中的孔隙水压力、孔隙气压力、毛细压力及水相饱和度的变化过程进行模拟;基于模拟得到的不同时刻的渗流状态,采用Bishop简化方法推导出考虑孔隙气压力及坡外水压力的土坡安全系数计算公式,分析了水位下降过程中不同渗透性土坡安全系数的变化规律,及基质吸力和气相的存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位下降过程中土坡的安全系数逐渐减小,水位下降后土坡的安全系数略有增大;考虑气相影响后土坡的安全系数降低,考虑基质吸力影响后土坡的安全系数增大;岸坡土体的渗透率越大,水位下降过程中安全系数较大,而水位下降后安全系数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边坡稳定 水-气二相流 水位下降
下载PDF
社上水库一号坝坝顶裂缝成因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盛金保 王昭升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1-45,共5页
根据社上水库一号坝坝顶开裂前后的运行情况和现场检查、试验等资料,并结合坝顶倾度和坝坡稳定计算后认为,由于库水位下降过快、幅度过大,致使上游坝坡失稳,坝顶开裂.
关键词 社上水库 坝顶 裂缝 成因 水位 稳定计算 斜心墙土坝
下载PDF
基于Q—S曲线法预测工作面涌水量 被引量:6
18
作者 吴兵 娄鹏 王超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8-52,共5页
矿井涌水量的准确预测对于防止矿井突水、淹井等矿山恶性事故、降低生产成本、确保矿井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在梁家矿1111工作面几组抽水试验数据的基础上,模拟了矿井涌水量与水位降深(Q—S)曲线预测法的具体预测过程。... 矿井涌水量的准确预测对于防止矿井突水、淹井等矿山恶性事故、降低生产成本、确保矿井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在梁家矿1111工作面几组抽水试验数据的基础上,模拟了矿井涌水量与水位降深(Q—S)曲线预测法的具体预测过程。在判断曲线方程类型时,分别采用了曲度法、差分法、直线图解法、matlab拟合法,最后用还原检验法对所求曲线方程进行了验证,从而选出了最优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涌水量 水位降深 曲线方程 还原检验法
下载PDF
抽水试验中不同位置自动水位计响应数据应用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晓燕 李文鹏 +5 位作者 安永会 刘振英 邵新民 解伟 吴玺 尹德超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7-64,共8页
抽水试验中,动水位数据采集记录及处理分析对水文地质参数计算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自动水位计被广泛用于抽水试验,通过传感器压强水头变化值获取水位降深。因井管内水流动会产生水头损失,自动水位计安放位置不同会导致获取的井水位降... 抽水试验中,动水位数据采集记录及处理分析对水文地质参数计算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自动水位计被广泛用于抽水试验,通过传感器压强水头变化值获取水位降深。因井管内水流动会产生水头损失,自动水位计安放位置不同会导致获取的井水位降深不同,不同于传统方法测得的井水面降深,对水文地质参数计算将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如何合理放置自动水位计以及在参数计算中如何应用其获取的水位降深都亟待开展试验研究。在黑河流域第四系大厚度含水层地区,选择典型单层试验孔和利用分层封隔技术实现的一孔同径多层抽水孔开展试验研究,在动水位以下抽水试验层段上部、中部、下部以及潜水泵上部和下部分别放置自动水位计进行了系统的数据采集分析。结果表明:抽水试验中因井管内水流沿程水头损失及速度水头差异导致不同位置自动水位计获得压强水头变化值不同,本次试验实测到井筒内不同部位井损值;井损值在潜水泵进水口处最大,随距潜水泵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为避开井筒内较大水头损失对参数计算的影响,自动水位计宜优选安放在潜水泵上部接近动水位位置;在单孔抽水试验中利用稳定流公式计算水文地质参数时,自动水位计获取水位降深含井损不可忽略,需通过多落程抽水试验数据分析扣除后使用。同时,抽水试验中自动水位计不同位置获取数据的处理分析方法为更好地理解井中水头损失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水位计降深 井中水位降深 含水层水位降深 水文地质参数
下载PDF
洞庭湖湿地土壤种子库特征及其与地表植被的相关性 被引量:23
20
作者 侯志勇 陈心胜 +1 位作者 谢永宏 李旭 《湖泊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87-293,共7页
本文研究洞庭湖三种分布于不同水位的主要群落(荻、苔草、虉草)土壤种子库大小组成、垂直分布特征及其地表植被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荻群落土壤种子库密度最高,为44656粒/m2,苔草群落的最低,为15146粒/m2,虉草群落的居中,为31725粒/m2.种... 本文研究洞庭湖三种分布于不同水位的主要群落(荻、苔草、虉草)土壤种子库大小组成、垂直分布特征及其地表植被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荻群落土壤种子库密度最高,为44656粒/m2,苔草群落的最低,为15146粒/m2,虉草群落的居中,为31725粒/m2.种子主要分布于土壤表层(0~5 cm),且随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而迅速递减.三种群落湿地种子库由53种植物组成,分属18科39属,其中多年生物种20种,一或二年生物种33种.在荻、苔草和虉草三种群落中,种子库的多年生物种分别占29.9%、35.2%和38.0%,物种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76、0.70和0.72;地表植被物种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53、0.17和0.45,土壤种子库与相应地表植被相似性系数分别为0.40、0.28和0.52.可见,在洞庭湖这一通江湖泊湿地,多年生地表植被所产生的种子对土壤种子库大小贡献相对有限,种子库可能主要通过其它途径(如水的流动作用)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种子库 地表植被 洞庭湖 相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