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mulation of water quantity exchange between groundwater and the Platte River water, central Nebraska 被引量:7
1
作者 束龙仓 CHEN Xun-ho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2年第3期212-215,共4页
The authors demon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the simulation of the water quantity exchange between river water and groundwater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hydrologic relations between a river and nearby aquifer wher... The authors demon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the simulation of the water quantity exchange between river water and groundwater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hydrologic relations between a river and nearby aquifer where groundwater is pumped extensively but only seasonally. And MODFLOW is used to design the stream aquifer model in which the pumpage of more than 1000 wells was simulated. The river gaining and river losing processes were analyzed. Simulation results suggest that continuation of over extraction of groundwater will gradually increase the depletion volume in the river year after year and more depletion will occur in later years. The exchange manner between groundwater and the Platte River differs from place to place. The Platte River loses water to the adjacent aquifer in the west part of the study area, and gains water from the adjacent aquifer in the east part of the study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quantity exchange river-aquifer system the Platte River Visual MODFLOW
下载PDF
Applying a modified conduit flow process to understand conduit-matrix exchange of a karst aquifer 被引量:1
2
作者 Liang-jie Zhao Yang Yang +3 位作者 Jian-wen Cao Zhe Wang Song Luan Ri-yuan Xia 《China Geology》 2022年第1期26-33,共8页
Due to the high heterogeneity and complexity of water flow movement for multiple karst water-bearing mediums,the evaluation,effective development,and utilization of karst water resources are significantly limited.Matr... Due to the high heterogeneity and complexity of water flow movement for multiple karst water-bearing mediums,the evaluation,effective development,and utilization of karst water resources are significantly limited.Matrix flow is usually laminar,whereas conduit flow is usually turbulent.The driving mechanisms of water exchange that occur between the karst conduit and its adjacent matrix are not well understood.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hyd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mechanism of flow exchange in dual water-bearing mediums(conduit and matrix)of karst aquifers through laboratory experimentation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A karst aquifer consisting of a matrix network and a conduit was proposed,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ater exchange flux and hydraulic head differences generated from the laboratory experiments was analyzed.Two modes of experimental tests were performed with different fixed water level boundaries in the laboratory karst aquifer.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water exchange capacity was proportional to the square root of hydraulic head differences.The linear exchange term in the conduit flow process(CFP)source program was modified according to experimental results.The modified CFP and the original CFP model experimental data results were compared,and it was found that the modified CFP model had better fitting effects.Thes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water exchange mechanism between conduit and matrix is very important for solid-liquid interface reaction,water resource evaluation,and understanding of karst hydrodynamic behavi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DUIT Matrix Conduit flow process(CFP)model Karst aquifer Laboratory experiment water exchange Hydrogelogical survey engineering
下载PDF
Solu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of transient stream/groundwater model subjected to time-dependent vertical seepage
3
作者 陶月赞 姚梅 张炳峰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2007年第9期1173-1180,共8页
Based on the first linearized Boussincsq equation,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of the transient groundwater model, which is used for describing phreatic flow in a semiinfinite aquifer bounded by a linear stream and subjec... Based on the first linearized Boussincsq equation,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of the transient groundwater model, which is used for describing phreatic flow in a semiinfinite aquifer bounded by a linear stream and subjected to time-dependent vertical seepage, is derived out by Laplace transform and the convolution integral. According to the mathema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lution, different methods for estimating aquifer parameters are constructed to satisfy different hydrological conditions. Then, tile equation for estimating water exchange between stream and aquifer is proposed, and a recursion equation or estimating the intensity of phreatic evaporation is also proposed. A phreatic aquifer stream system located in Huaibei Plain, Anhui Province, China, is taken as an example to demonstrate tile estimation process of the methods stated here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eam/groundwater aquifer time-dependent vertical seepage parameters of aquifer water quantity exchange phreatic evaporation
下载PDF
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疏放水钻孔施工参数优化研究
4
作者 王廷 《陕西煤炭》 2024年第7期105-108,137,共5页
针对复合充水含水层情况下煤层采前疏放水钻孔施工参数问题,采用数值模拟分析方式,对不同钻孔角度、钻孔数量和钻场间距等因素变化情况下,疏放水效率和经济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钻孔总涌水量随钻孔仰角增大而逐渐减小,随钻孔数量增... 针对复合充水含水层情况下煤层采前疏放水钻孔施工参数问题,采用数值模拟分析方式,对不同钻孔角度、钻孔数量和钻场间距等因素变化情况下,疏放水效率和经济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钻孔总涌水量随钻孔仰角增大而逐渐减小,随钻孔数量增大而逐渐增大,当钻孔数量超过5个后,钻孔总涌水量基本不变;当钻孔仰角为60°时,单位长度钻孔涌水量最大,钻孔数量越多,单位长度钻孔涌水量越小;单个钻场的最佳施工参数为垂向长度120 m,钻孔仰角60°,钻孔数量为5个;减小钻场间距可以提高疏放水效率,但也会增加钻孔和排水的施工费用,因此,在工期比较宽裕的情况下,建议将钻场间距调大,当工期较为紧凑时,建议将钻场间距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充水含水层 数值模拟 钻孔仰角 钻孔数量 钻场间距 涌水量 疏放水
下载PDF
变径抽水井降深和涌水量关系的混合井模型 被引量:1
5
作者 齐跃明 吴佳欣 +6 位作者 王旭升 周来 董贵明 刘博 许进鹏 马超 周沛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5-74,82,共11页
抽水试验是确定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和评价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手段。对于单井抽水试验分析,现有井流模型假定抽水井的直径不随深度变化、含水层为单一的潜水或承压含水层,未考虑抽水井变径及穿越多个含水层的情况。建立多含水层异径抽水的... 抽水试验是确定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和评价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手段。对于单井抽水试验分析,现有井流模型假定抽水井的直径不随深度变化、含水层为单一的潜水或承压含水层,未考虑抽水井变径及穿越多个含水层的情况。建立多含水层异径抽水的稳定态混合井流模型,假设地下水仅发生水平流动,推导出了抽水井涌水量与降深关系的理论解析公式,探讨根据变径抽水井的单井稳定流抽水试验获取含水层参数的方法,提出了承压含水层段抽水井等效半径精确解和替代半径计算公式。把混合井流模型用于分析淄河源区的傍河抽水试验,根据3个流量的阶梯式抽水试验数据确定了涌水量Q w与降深s w的抛物线型关系,预测允许降深s w为25 m时抽水井涌水量为4093.8 m 3/d,反算得到潜水含水层渗透系数为1.88 m/d,用替代半径计算的承压含水层渗透系数约为0.43 m/d,相对误差小于5%。混合井模型为多含水层抽水井的涌水量预报提供了理论依据,其适用性也受到假设条件的限制。在完整河情景下忽略三维流将导致反求的渗透系数偏大,在非完整河情景下解析解反求的渗透系数则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含水层 稳定流 变径单孔混合抽水 钻孔涌水量估算 混合井模型
下载PDF
基于全卷积神经网络的钻孔瞬变电磁法岩层富水性预测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程久龙 王慧杰 +2 位作者 徐忠忠 黄琪嵩 姜国庆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89-297,共9页
巷道掘进前方采用钻探或地球物理方法进行超前探测含水层的位置及富水性,提前做好防治水工作对煤矿安全生产至关重要。利用钻孔瞬变电磁法(BTEM)进行超前探测优势明显,目前解释方法是根据计算的电阻率进行岩层富水性的定性分析,还无法... 巷道掘进前方采用钻探或地球物理方法进行超前探测含水层的位置及富水性,提前做好防治水工作对煤矿安全生产至关重要。利用钻孔瞬变电磁法(BTEM)进行超前探测优势明显,目前解释方法是根据计算的电阻率进行岩层富水性的定性分析,还无法实现对含水层富水性等级进行预测。提出利用钻孔瞬变电磁法探测,采用全卷积神经网络(FCNN)方法进行钻孔外围含水层富水性等级的准确预测。首先,依据阿尔奇公式、Kozeny–Carman公式、导水系数公式和单位涌水量公式,建立砂岩含水层单位厚度的电阻率与按钻孔单位涌水量划分的含水层富水性4个等级的对应关系;其次,建立全空间条件下不同富水性岩层的地质–地球物理模型,采用三维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进行全空间瞬变电磁场数值模拟;为了接近实际情况,在正演结果中加入了5%~15%的随机噪声,提取与岩层富水性等级关联的特征参数,采用全卷积神经网络(FCNN)进行了岩层富水性等级预测的训练和仿真测试,测试集预测的富水性等级平均准确率为91.8%;最后,利用某矿煤层水力压裂后的钻孔瞬变电磁法实测数据进行煤岩层富水性等级预测,检验FCNN方法预测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全卷积神经网络预测钻孔附近岩层富水性是可行和有效的,可以实现钻孔径向方向岩层富水性等级的准确预测,提高了钻孔瞬变电磁法对钻孔外围岩层富水性的探测精度,该方法将在超前探测岩层富水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瞬变电磁法 全卷积神经网络(FCNN) 特征提取 岩层富水性 预测
下载PDF
缓倾斜地层倾角对钻孔疏放水影响的数值模拟
7
作者 马亚杰 刘莉 +3 位作者 张辉 马爱军 翟俊杰 陈丹丹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2-77,共6页
针对缓倾斜地层中地层倾角对钻孔疏放水的影响,通过建立缓倾斜地层与仰斜钻孔组合地下水数值模型,在设定倾斜钻孔为定流量井边界与定水头井边界排水条件下,模拟分析含水层水位、排水量动态。结果表明:高水压富水含水层疏放初期,当含水... 针对缓倾斜地层中地层倾角对钻孔疏放水的影响,通过建立缓倾斜地层与仰斜钻孔组合地下水数值模型,在设定倾斜钻孔为定流量井边界与定水头井边界排水条件下,模拟分析含水层水位、排水量动态。结果表明:高水压富水含水层疏放初期,当含水层能够排出水量受钻孔排水能力限制保持定流量排水时,倾角较大的含水层水压不易疏降;一般情况含水层经短期疏放,在钻孔位置水压降至其位置高程而保持定水头井排水时,倾角较大的含水层排水量更大,含水层水压疏放更显著;当地层倾角达到25°时,地层倾角对钻孔疏放水的影响明显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水害 缓倾斜地层 含水层倾角 钻孔疏放水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采煤工作面过封闭不良钻孔涌水量预测研究
8
作者 虎晓龙 高峻 +2 位作者 宋喜东 黄辉 张文慧 《工程勘察》 2023年第12期40-45,80,共7页
封闭不良钻孔是诱发煤矿突/涌水事故的潜在突水通道之一。采掘期间,揭露沟通上、下部含水层的不良钻孔,存在较大突水隐患。当前研究集中于封闭不良钻孔防治水措施,而忽略了钻孔涌水量预测研究。为此,在分析不良钻孔导水性和概化钻孔结... 封闭不良钻孔是诱发煤矿突/涌水事故的潜在突水通道之一。采掘期间,揭露沟通上、下部含水层的不良钻孔,存在较大突水隐患。当前研究集中于封闭不良钻孔防治水措施,而忽略了钻孔涌水量预测研究。为此,在分析不良钻孔导水性和概化钻孔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含水层—井”模型,预测工作面上覆采空区积水通过钻孔的涌水量;基于含水层厚度有限的承压水非完整井理论,预测底板承压含水层通过钻孔的涌水量;最后,基于谢才公式预测钻孔最大涌水量,并成功应用于灵新煤矿061405工作面3个封闭不良钻孔的涌水量预测中。结果表明:404#、506#、1#钻孔的上覆采空区积水正常涌水量分别为15.64m^(3)/h、18.67m^(3)/h、21.68m^(3)/h,最大涌水量均约为145m^(3)/h;不同时段(1998年和2018年)含水层平均厚度和最大厚度条件下,506#、1#钻孔底板承压含水层正常涌水量在15.51~25.06m^(3)/h,最大涌水量约为137 m^(3)/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不良钻孔 涌水量 “含水层—井”模型 承压水非完整井 谢才公式
下载PDF
小庄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类型及致灾特征分析
9
作者 吴章涛 黑军锋 +3 位作者 吴继铎 张国平 杨皓博 董世梁 《煤炭与化工》 CAS 2023年第7期66-70,共5页
对矿井主要隐蔽致灾地质因素致灾特征的分析和评价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必要工作。本文以小庄煤矿为例,通过全面分析开采4号煤层时各类隐蔽致灾地质因素的基本特征,确定影响矿井安全开采的关键致灾因素,评价其致灾危险性。研究结果表明,小... 对矿井主要隐蔽致灾地质因素致灾特征的分析和评价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必要工作。本文以小庄煤矿为例,通过全面分析开采4号煤层时各类隐蔽致灾地质因素的基本特征,确定影响矿井安全开采的关键致灾因素,评价其致灾危险性。研究结果表明,小庄煤矿主要的隐蔽致灾因素包括自身采空区、断层/裂隙和褶曲、导水裂隙带、封闭不良钻孔、瓦斯、地下含水体、冲击地压和矿井热害,其中关键致灾地质因素为导水裂隙带、封闭不良钻孔和地下含水体,未发现其他致灾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蔽致灾地质因素 洛河组含水层 导水裂隙带 封闭不良钻孔
下载PDF
地面区域水害治理技术在赵固一矿的应用
10
作者 安许良 《建井技术》 2023年第4期1-11,共11页
为了解决赵固一矿18采区煤层底板灰岩含水层水害威胁,在传统的井下注浆堵水技术基础上,结合地面定向水平孔技术,提出了煤层底板水害地面区域超前治理技术,介绍了赵固一矿二1煤底板L8灰岩地面区域水害治理方案,总结了施工过程中的钻孔和... 为了解决赵固一矿18采区煤层底板灰岩含水层水害威胁,在传统的井下注浆堵水技术基础上,结合地面定向水平孔技术,提出了煤层底板水害地面区域超前治理技术,介绍了赵固一矿二1煤底板L8灰岩地面区域水害治理方案,总结了施工过程中的钻孔和注浆关键技术及其实施过程。采用分支孔“跳孔”注浆技术,在治理区域共注浆43次,注入干料94277.30 t,水泥33317.70 t,黏土46892 m^(3)。区域水害治理施工参数能够较好地反映底板灰岩改性加固效果,在两侧分支孔注浆施工后,中间孔每米注入干料和钻孔单位吸水率均大幅减小,表明前序孔通过注浆施工后,已经对该孔附近的裂隙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充填和加固,地层的渗透性明显降低,间接验证注浆效果。探孔作业结果表明,应用地面区域水害治理技术已将L8灰岩改造成了弱含水层,治理效果良好。研究成果可为赵固一矿及其他矿区煤层底板含水层治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底板 含水层 超前注浆 防治水 地面水平孔
下载PDF
南水北调水源北京西郊回灌的水岩相互作用模拟 被引量:12
11
作者 郑凡东 刘立才 +2 位作者 杨牧骑 张春义 杨勇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2-28,共7页
南水北调水进京后余裕水可能回灌至地下储存,以涵养严重亏损的地下水资源。为研究地下回灌后的水岩相互作用,为南水北调水的合理利用提供技术参考,本次试验利用丹江口水库水和北京西郊地下水、西郊砂样开展了两地原水七种配比下的模拟... 南水北调水进京后余裕水可能回灌至地下储存,以涵养严重亏损的地下水资源。为研究地下回灌后的水岩相互作用,为南水北调水的合理利用提供技术参考,本次试验利用丹江口水库水和北京西郊地下水、西郊砂样开展了两地原水七种配比下的模拟含水层试验。结果表明:当含水层中丹江口水库水占比较高时,可能发生程度较高的阳离子交换吸附和钾长石的溶解;各含水层发生硝化反应,且丹江水占比越高,硝化反应越显著;各含水层发生显著的碳酸平衡作用,白云石和方解石在饱和状态下持续溶解并趋于稳定,表明南水北调水回灌将引起地下水硬度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岩相互作用 含水层 阳离子交换吸附 硝化反应 碳酸平衡
下载PDF
含水层热量输运中自然热对流和水-岩热交换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8
12
作者 张志辉 吴吉春 +1 位作者 薛禹群 谢春红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269-275,共7页
本文对含水层热量输运过程中存在的自然热对流和水-岩热交换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目的是为了弄清两种作用对热量输运的影响。首先针对普通水流方程和热量输运方程的局限性,给出了能够描述这两种作用的新的数学方程,并通过建立一个非... 本文对含水层热量输运过程中存在的自然热对流和水-岩热交换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目的是为了弄清两种作用对热量输运的影响。首先针对普通水流方程和热量输运方程的局限性,给出了能够描述这两种作用的新的数学方程,并通过建立一个非线性三维含水层热量输运模型加以实现。然后利用上海第二承压含水层的群井储能试验资料,根据不同的条件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的对比分析表明,自然热对流通常对含水层的热量输运有明显作用,定量研究时不应忽略;水-岩热交换作用持续时间短,对整个热量输运过程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层 自然热对流 水-岩热交换 地下水回灌
下载PDF
三江平原典型区河水与地下水水量交换的时空变化规律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束龙仓 殷晓然 +3 位作者 袁亚杰 吕岩 鲁程鹏 刘波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51-1162,共12页
地下水与河水之间的水量交换具有复杂的过程,受地形地貌、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等的影响。以松花江、黑龙江、挠力河及乌苏里江4条河流作为边界的三江平原典型区为例,通过补充水文地质勘察,结合2000—2018年河水位及地下水位动态的空间分... 地下水与河水之间的水量交换具有复杂的过程,受地形地貌、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等的影响。以松花江、黑龙江、挠力河及乌苏里江4条河流作为边界的三江平原典型区为例,通过补充水文地质勘察,结合2000—2018年河水位及地下水位动态的空间分布,对该地区河流代表性河段河水与地下水水量交换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三江平原典型区四周河流代表段的河水与地下水的水力联系较强,研究期内50%以上的年份两者的水位变化呈显著或高度相关,其中松花江富锦段地下水位与河水位相关性最强,挠力河菜咀子段和乌苏里江海青段次之,黑龙江勤得利段最弱;多年平均背景下,挠力河菜咀子段为地表水补给地下水,松花江富锦段、乌苏里江海青段及黑龙江勤得利段皆为地下水补给地表水;松花江富锦段多年平均地表水地下水单宽交换量为10^(-2)m^(3)(/d·m)量级,黑龙江勤得利段为10^(-5)m^(3)(/d·m)量级,挠力河菜咀子段为10^(-3)m^(3)(/d·m)量级,乌苏里江海青段为10^(-3)m^(3)(/d·m)量级;相关系数与地表水地下水单宽交换量大小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越大,单宽交换量越大,MK趋势检验结果表明,各河流代表性河段单宽交换量均存在减小趋势,其中乌苏里江海青段趋势显著,松花江富锦段趋势最小;松花江富锦段单宽交换量年际和年内波动强烈且均占主导地位,年内尺度下仅6月份为显著减小趋势,未构成年际尺度下显著减小的整体趋势,水量交换变化频繁、规律性较弱;黑龙江勤得利段年际及年内尺度波动均占主导地位,与松花江情况类似但波动程度较弱,年内尺度下不存在显著变化趋势,因此未构成显著减小的整体趋势;挠力河菜咀子段主要以年际尺度波动,1—5月存在显著减小趋势,但未增大年内尺度波动,且未构成显著减小的整体趋势;乌苏里江海青段主要为年内尺度波动,6—9月及12月的显著减小趋势增大了年内波动,且构成了显著减小的整体趋势。研究结果可为三江平原典型区水资源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为该地区水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 含水层 地表水与地下水 水量交换 时空变化规律
下载PDF
穿含水层下向钻孔瓦斯压力测定技术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许彦鹏 吴宽 李进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6-69,共4页
针对赵庄煤矿8-1煤层下向瓦斯测压钻孔穿越2层灰岩含水层时,围岩松软、易破碎、易垮落,难以成孔,真实煤层瓦斯压力难以测定,通过分析穿含水层钻孔各封孔方法的适用条件,结合赵庄煤矿实际地质条件,在同一测压地点布置2个测压钻孔,1号钻... 针对赵庄煤矿8-1煤层下向瓦斯测压钻孔穿越2层灰岩含水层时,围岩松软、易破碎、易垮落,难以成孔,真实煤层瓦斯压力难以测定,通过分析穿含水层钻孔各封孔方法的适用条件,结合赵庄煤矿实际地质条件,在同一测压地点布置2个测压钻孔,1号钻孔采用全孔注浆-二次扫孔-注浆封孔方法进行封孔测压,结果未能成功堵水,测得水压0.98 MPa;2号钻孔采用双套管带压注浆封孔方法进行封孔测压,经试验,该方法较好地封堵了含水层裂隙、支固松软围岩,准确测得8-1煤层原始瓦斯压力为0.4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向孔 含水层 瓦斯压力 双套管 水压 围岩松软
下载PDF
大采深矿井地面区域治理奥灰水害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74
15
作者 赵庆彪 赵兵文 +2 位作者 付永刚 南生辉 赵章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20,共7页
为安全开采邯邢矿区深部煤炭资源,提出了"区域超前治理"奥灰岩溶水害理念,开展了华北型煤田大采深高承压水安全开采成套技术研究课题;从理论上研究得出"分带分时段突破"底板突水机理;采用阻水系数法评价试采区底板... 为安全开采邯邢矿区深部煤炭资源,提出了"区域超前治理"奥灰岩溶水害理念,开展了华北型煤田大采深高承压水安全开采成套技术研究课题;从理论上研究得出"分带分时段突破"底板突水机理;采用阻水系数法评价试采区底板隔水层承压能力;成功地研究出地面多分支近水平定向钻探关键技术;从岩石力学和水动力学阐述了裂隙含水层中水平孔注浆浆液扩散机理,并给出了孔距计算公式;对于钻遇岩溶或断裂构造状况,研究出了铺底浆液控制技术。地面区域超前治理奥灰水害成套技术在九龙矿成功应用,取得了显著技术经济与环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深矿井 高承压水 奥灰岩溶裂隙含水层 区域超前治理水害 多分支近水平孔定向钻探 水平孔浆液扩散机理
下载PDF
季节性含水层蓄能系统研究与发展的综述 被引量:5
16
作者 袁伟峰 赵军 +1 位作者 朱强 马一太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6,共6页
本文着重论述了季节性含水层蓄能的概念、分类及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的历史和趋势 ,提出了蓄能的关键技术问题和推广该项技术几点看法及建议。该项技术的最大优点是节能 。
关键词 季度性含水层蓄能 地下热交换器 地下含水层蓄能
下载PDF
时变垂向入渗影响下河渠-潜水非稳定渗流模型的解及应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陶月赞 姚梅 张炳峰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47-1053,共7页
在河渠边界控制下的半无限含水层中,对时变垂向入渗影响下的潜水非稳定渗流模型,利用Boussinesq第一线性化方法,通过Laplace变换并结合卷积原理,导出模型的解析解.根据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解的数学特征,建立相应的含水层参数求解方法;在... 在河渠边界控制下的半无限含水层中,对时变垂向入渗影响下的潜水非稳定渗流模型,利用Boussinesq第一线性化方法,通过Laplace变换并结合卷积原理,导出模型的解析解.根据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解的数学特征,建立相应的含水层参数求解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计算河渠与含水层之间水量交换的公式,以及计算潜水蒸发强度的递推公式.以安徽淮北平原某河流-潜水含水层系统为例,阐述上述方法的计算过程与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渠-潜水 时变入渗 含水层参数 水量交换 潜水蒸发
下载PDF
奥陶系石灰岩含水层钻孔隐性漏水机制与防治方法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家臣 许延春 岳尊彩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42-347,共6页
由于封堵不良钻孔形成的导水通道而造成煤矿突水事故时有发生,特别是奥陶系石灰岩含水层(简称"奥灰")钻孔隐性封孔不良,其形成的水害隐患更具有突发性、隐蔽性,对安全生产影响严重。以兴隆庄煤矿为例,通过对三灰地层的一采区... 由于封堵不良钻孔形成的导水通道而造成煤矿突水事故时有发生,特别是奥陶系石灰岩含水层(简称"奥灰")钻孔隐性封孔不良,其形成的水害隐患更具有突发性、隐蔽性,对安全生产影响严重。以兴隆庄煤矿为例,通过对三灰地层的一采区石门巷道新增出水点、出水水样呈奥灰水质特征以及奥灰、十下灰水位异常等水文地质异常现象的分析研究,可以判断奥灰钻孔具有隐性漏水。主要原因是由于地质条件变化,在未下套管前的钻孔意外进入奥灰富水区,从而导致高压、高流速水流向其他含水层排泄,使得水泥封孔效果不佳形成隐性导水通道。据此提出井下钻孔化学注浆的防治方法,可对该类水害的防治有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奥陶系石灰岩含水层钻孔 隐性漏水 突水防治
下载PDF
竖直单U形地埋管换热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旭 范蕊 +1 位作者 龙惟定 张改景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2-116,95,共6页
基于竖直单U形地埋管换热器的热渗耦合传热模型,分析了岩土导热系数、岩土体积热容、岩土孔隙率、原始地温、地下水渗流速度、埋管深度、管内流体流量、地埋管进口水温及运行模式等因素对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单因素回归... 基于竖直单U形地埋管换热器的热渗耦合传热模型,分析了岩土导热系数、岩土体积热容、岩土孔隙率、原始地温、地下水渗流速度、埋管深度、管内流体流量、地埋管进口水温及运行模式等因素对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单因素回归分析,拟合得到了单位井深换热量及地埋管出口水温与各个参数的回归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埋管换热器 单位井深换热量 出口水温 影响因素 回归
下载PDF
含水层中考虑水—岩间阳离子交换的溶质运移方程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吉春 薛禹群 +1 位作者 谢春红 张志辉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1996年第2期93-98,共6页
导出了能反映含水层中水—岩间阳离子交换作用的溶质运移方程,并提出了一个新的海水入侵数学模型。模型以交换阳离子Na^+和Ca^(2+)作为模拟因子,考虑了海水入侵过程中水—岩间的Na^+—Ca^(2+)交换,模型用于模拟山东省龙口市黄河营地区... 导出了能反映含水层中水—岩间阳离子交换作用的溶质运移方程,并提出了一个新的海水入侵数学模型。模型以交换阳离子Na^+和Ca^(2+)作为模拟因子,考虑了海水入侵过程中水—岩间的Na^+—Ca^(2+)交换,模型用于模拟山东省龙口市黄河营地区的海水入侵,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从而证明导出的溶质运移方程是正确的,建立的模型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层 水-岩反应 阳离子交换 溶质运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