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疝气修补结合注水分离腹膜法在小儿疝气中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陈兴斐 徐先栋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1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在小儿疝气中应用腹腔镜疝气修补结合注水分离腹膜法治疗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民勤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小儿疝气患儿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对照组给予传统疝修补术,... 目的探讨在小儿疝气中应用腹腔镜疝气修补结合注水分离腹膜法治疗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民勤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小儿疝气患儿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对照组给予传统疝修补术,观察组采取腹腔镜疝气修补结合注水分离腹膜法。比较两组患儿的术中失血量、单侧或双侧手术时间、术后初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术后1 d、7 d的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以及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单侧或双侧手术时间、术后初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儿术后1 d的IL-6水平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7 d的IL-6、CRP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63%(8/38)]低于对照组[21.05%(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76,P<0.05)。两组患儿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疝气患儿通过腹腔镜疝气修补结合注水分离腹膜法治疗,有利于改善手术相关指标,降低患儿术后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且有效减少感染发生,有利于后期机体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疝气修补术 传统疝修补术 注水分离腹膜法小儿疝气 手术指标
下载PDF
张吕夫中医辨证治疗小儿精索鞘膜积液经验举隅 被引量:5
2
作者 么丽春 沈艳莉 张键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7期49-50,共2页
精索鞘膜积液属中医"水疝"范畴。张吕夫主任认为,本病责之肝脾,是由于脾失健运,水湿不化,湿痰凝聚,留滞肝经,郁结不消所致,或有郁久化热,湿热蕴结所致。其本为脾虚失运,其标为寒湿或湿热蕴结,故治疗以通补兼施为大法,用健脾... 精索鞘膜积液属中医"水疝"范畴。张吕夫主任认为,本病责之肝脾,是由于脾失健运,水湿不化,湿痰凝聚,留滞肝经,郁结不消所致,或有郁久化热,湿热蕴结所致。其本为脾虚失运,其标为寒湿或湿热蕴结,故治疗以通补兼施为大法,用健脾和胃治其本,行气燥湿、散结通塞消其癥,以达到治本截源、标本同治之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索积液 水疝 肝经湿热 积聚寒凝 医案
下载PDF
五苓散肾系病证应用简况 被引量:11
3
作者 余海龙 向雨欣 +1 位作者 杨庆 詹华奎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年第11期114-116,共3页
五苓散出自《伤寒论》,是治疗阳不化气、水湿内停经典方剂。现代广泛应用于小便异常、肾炎、前列腺疾病、尿路感染、泌尿系结石、睾丸鞘膜积液等肾系疾病治疗,或辨证加减,或联合西药,或联合现代碎石仪器等,均取得良好疗效。未来有望结... 五苓散出自《伤寒论》,是治疗阳不化气、水湿内停经典方剂。现代广泛应用于小便异常、肾炎、前列腺疾病、尿路感染、泌尿系结石、睾丸鞘膜积液等肾系疾病治疗,或辨证加减,或联合西药,或联合现代碎石仪器等,均取得良好疗效。未来有望结合现代科技,从有效成分入手,解析五苓散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苓散 伤寒论 阳不化气 水湿内停 小便异常 肾炎 前列腺疾病 尿路感染 泌尿系结石 睾丸鞘膜积液 癃闭 淋证 老中医经验 水疝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腹膜前注水分离输精管在腹腔镜小儿疝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金杰波 何涛 《大理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8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腹膜前注水分离输精管在腹腔镜小儿疝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使用该方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40例。结果:全部患儿手术成功,术后随访6~12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在小儿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中通过腹膜前注水分... 目的:探讨腹膜前注水分离输精管在腹腔镜小儿疝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使用该方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40例。结果:全部患儿手术成功,术后随访6~12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在小儿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中通过腹膜前注水分离输精管简单易行,对保护输精管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腹股沟疝 腹膜前注水 儿童
下载PDF
健神利水颗粒联合甘露醇防治脑梗死继发脑疝临床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谭璐璐 陈兴华 《河南中医》 2016年第9期1548-1549,共2页
目的:观察健神利水颗粒联合甘露醇防治脑梗死继发脑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脑梗死继发脑疝的5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予甘露醇脱水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健神利水颗粒治疗,两组均4 d为1个疗程... 目的:观察健神利水颗粒联合甘露醇防治脑梗死继发脑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脑梗死继发脑疝的5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予甘露醇脱水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健神利水颗粒治疗,两组均4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中线偏移情况、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及MESSS评分情况。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中线偏移情况、格拉斯哥昏迷评分、MESS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神利水颗粒联合甘露醇防治脑梗死继发脑疝的临床疗效明显,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脑疝 健神利水颗粒 甘露醇
下载PDF
汪受传教授从足三阴经辨证论治小儿水疝临证经验 被引量:2
6
作者 樊惠子 刘莉 汪受传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9期994-997,共4页
[目的]总结汪受传教授从足三阴经辨证论治小儿水疝的临证经验。[方法]通过随师侍诊,收集整理和记录分析汪教授治疗水疝的医案,分析汪教授治疗水疝的辨治思路,阐述汪教授对该病病因病机的认识,详细论证其辨证分型,并举验案加以分析。[结... [目的]总结汪受传教授从足三阴经辨证论治小儿水疝的临证经验。[方法]通过随师侍诊,收集整理和记录分析汪教授治疗水疝的医案,分析汪教授治疗水疝的辨治思路,阐述汪教授对该病病因病机的认识,详细论证其辨证分型,并举验案加以分析。[结果]汪教授认为小儿水疝病因不离寒湿水气,辨证论治不离足三阴经,尤重足厥阴肝经,并与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有关,治疗以疏肝、实脾、温肾为主。案一辨证为湿聚足太阴脾经,治以健脾化湿利水;案二辨证为寒凝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治以疏肝温肾利水,治后均获良效。[结论]汪教授治疗小儿水疝从足三阴经辨证入手,治以疏肝健脾、温阳利水,临床收效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疝 睾丸鞘膜积液 足三阴经 经络辨证 寒湿水气 足厥阴肝经 汪受传 名老中医经验
下载PDF
经脐单部位腹腔镜联合腹膜外注水法治疗儿童巨大腹股沟斜疝 被引量:4
7
作者 何龙贵 何亦工 +2 位作者 吴海彪 何少华 肖智祥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92-596,共5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部位腹腔镜联合腹膜外注水法治疗儿童巨大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2年9月我院65例内环口疝囊颈直径≥15 mm的原发性单侧巨大腹股沟斜疝患儿资料,其中37例行经脐单部位腹腔镜联合腹膜外注水法疝囊... 目的探讨经脐单部位腹腔镜联合腹膜外注水法治疗儿童巨大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2年9月我院65例内环口疝囊颈直径≥15 mm的原发性单侧巨大腹股沟斜疝患儿资料,其中37例行经脐单部位腹腔镜联合腹膜外注水法疝囊高位结扎术(经脐组),另28例行常规三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三孔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24小时切口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切口并发症及术后1年复发和睾丸高位情况。结果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出血<2 ml,无术中并发症。经脐组术后24小时疼痛评分低于三孔组[1.0(1.0,1.0)分vs.3.0(2.0,3.0)分,Z=-6.182,P=0.000],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随访至术后1年,经脐组无复发、睾丸高位,三孔组1例复发(P=0.431),1例睾丸高位(P=0.422)。结论熟练掌握手术技巧后,经脐单部位腹腔镜联合腹膜外注水法治疗儿童巨大腹股沟斜疝,具有切口美观、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部位腹腔镜手术 儿童 巨大 腹股沟斜疝 腹膜外注水法
下载PDF
水分离双钩套扎针辅助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腹膜外结扎术治疗双侧腹股沟疝患儿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8
作者 潘振楠 董阳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32期6034-6036,共3页
目的分析水分离双钩套扎针辅助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腹膜外结扎术治疗双侧腹股沟疝(IH)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2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4例双侧IH患儿,依照手术方式将患儿分成对照组(31组)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接受... 目的分析水分离双钩套扎针辅助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腹膜外结扎术治疗双侧腹股沟疝(IH)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2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4例双侧IH患儿,依照手术方式将患儿分成对照组(31组)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接受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腹膜外结扎术(以下简称"单孔腹腔镜术")治疗,观察组接受水分离双钩套扎针辅助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腹膜外结扎术(以下简称"联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等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术中失血量较少,手术及住院时间均较短(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06%)较对照组(29.03%)低(P<0.05)。结论联合术治疗双侧IH患儿,能减少术中失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儿恢复,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双侧腹股沟疝 水分离双钩套扎针 单孔 腹腔镜 腹膜外结扎术 并发症
下载PDF
水分离技术在小儿腹股沟疝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洋 《医疗装备》 2023年第17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水分离技术在小儿腹股沟疝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医院收治的62例小儿腹股沟疝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电脑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每组31例。两组均采用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对... 目的探讨水分离技术在小儿腹股沟疝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医院收治的62例小儿腹股沟疝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电脑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每组31例。两组均采用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挑边穿刺针针头分离技术,试验组术中实施水分离技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直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皮下出血、睾丸萎缩、切口感染、阴囊肿胀、线结反应)发生率及家长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家长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腹股沟疝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实施水分离技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加快患儿康复,提高手术安全性和家长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腹股沟疝 单孔腹腔镜手术 疝囊高位结扎 水分离技术
下载PDF
注水分离腹膜法在腹腔镜小儿疝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杨桦 黄红艺 +3 位作者 吴鸿根 吴东波 邓洪强 王文美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2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注水分离腹膜法在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确诊为腹股沟斜疝的男性患儿56例,应用注水分离腹膜法进行腹腔镜手术。结果 5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1 min,平均出血量少于1 ml,无腹内脏器损伤、... 目的探讨注水分离腹膜法在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确诊为腹股沟斜疝的男性患儿56例,应用注水分离腹膜法进行腹腔镜手术。结果 5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1 min,平均出血量少于1 ml,无腹内脏器损伤、阴囊血肿、输精管或精索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注水分离腹膜法,使得腹腔镜小儿疝手术相对简化,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得值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小儿疝 注水分离
原文传递
腹膜外水分离法经脐单孔腹腔镜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疗效分析
11
作者 曾仁仁 涂飞印 +1 位作者 熊磊 胡煜 《医学信息》 2024年第24期95-98,共4页
目的探讨腹膜外水分离法经脐单孔腹腔镜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4年1月南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腹腔镜组,各组30例。对照组应用... 目的探讨腹膜外水分离法经脐单孔腹腔镜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4年1月南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腹腔镜组,各组30例。对照组应用经腹横纹小切口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手术,腹腔镜组应用腹膜外水分离法经脐单孔腹腔镜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手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切口大小、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睾丸上提、睾丸萎缩、阴囊肿胀、皮下血肿)及复发率。结果腹腔镜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均高于治疗前,腹腔镜组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组手术切口大小、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膜外水分离法经脐单孔腹腔镜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确切,能够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手术切口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短,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外水分离法 经脐单孔腹腔镜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 小儿腹股沟斜疝
下载PDF
中药外用治疗鞘膜积液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新宇 徐谦 +1 位作者 吴军杰 王玉凤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5期87-91,共5页
查阅相关文献,从鞘膜积液的病因病机、中药外治法(外敷法、浸泡法、熏洗法、垫棉法)两方面对中药外用治疗鞘膜积液的临床研究进行概述。认为中药外用治疗鞘膜积液存在疗效标准不统一、随访时间不明确、样本量小、缺乏空白对照以及对交... 查阅相关文献,从鞘膜积液的病因病机、中药外治法(外敷法、浸泡法、熏洗法、垫棉法)两方面对中药外用治疗鞘膜积液的临床研究进行概述。认为中药外用治疗鞘膜积液存在疗效标准不统一、随访时间不明确、样本量小、缺乏空白对照以及对交通型鞘膜积液的研究较为欠缺等不足,今后的研究应从这些方面进行完善,使中药外用治疗鞘膜积液的方法更加完善、适应证更加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膜积液 水疝 中药 外用 综述
原文传递
探索提高高分辨率食管测压中滑动性食管裂孔疝阳性检出率方法的运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文敏 刘洪琴 +4 位作者 王文娟 尹兴亮 罗丽娅 黄婧洁 徐青 《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 2022年第3期147-150,共4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食管测压(HREM)中采用腹部施压技术在提高滑动性食管裂孔疝阳性检出率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行HREM的病例2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入组病例均为胃镜检查有食管裂孔疝或贲门松弛,或拟诊胃食管反流病但胃镜...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食管测压(HREM)中采用腹部施压技术在提高滑动性食管裂孔疝阳性检出率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行HREM的病例2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入组病例均为胃镜检查有食管裂孔疝或贲门松弛,或拟诊胃食管反流病但胃镜检查阴性,在排除禁忌症及停用促动力药物1周,最后行胃镜下或腹腔镜抗反流手术治疗的病例);观察组在HREM常规操作中对未发现疝征像的病例再进一步行腹部施压法,模拟腹压增高对食管和胃结合部部位形态的观察;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操作技术。最后依据胃镜及腹腔镜术中诊断,比较两种方法在滑动性食管裂孔疝阳性检出率方面的差异性及检出效能。结果200例病例中,观察组进一步采用腹部施压法对滑动性食管裂孔疝阳性检出例数(率)为81例(81%),对照组进行常规操作对滑动性食管裂孔疝阳性检出例数(率)为56例(56%),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HREM中进一步采用腹部施压技术模拟腹压增高可显著提高滑动性食管裂孔疝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灌注式高分辨率测压 滑动性食管裂孔疝 腹部施压技术
原文传递
水分离双钩套扎针辅助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腹膜外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衍模 卢鹏 林一鹏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3期251-253,共3页
目的探讨水分离双钩套扎针辅助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腹膜外结扎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2月,三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1例腹股沟斜疝患儿,均采用水分离双钩套扎针辅助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腹膜外结扎术进行治疗... 目的探讨水分离双钩套扎针辅助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腹膜外结扎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2月,三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1例腹股沟斜疝患儿,均采用水分离双钩套扎针辅助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腹膜外结扎术进行治疗,记录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51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者。单侧疝手术时间(14.9±2.2)min,双侧疝手术时间(19.9±2.6)min,术中出血量(6.2±1.1)ml,术后住院时间(3.1±0.7)d。随访12个月,2例患儿出现阴囊肿胀,无输精管/睾丸血管损伤、无皮下积液、肠梗阻、肠粘连及切口感染发生,均未发生睾丸萎缩或医源性隐睾并发症,无复发病例。结论应用水分离双钩套扎针辅助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腹膜外结扎术对腹股沟斜疝患儿进行治疗,其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值得选择的一种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斜疝 水分离双钩套扎针 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腹膜外结扎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