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dimentary facies and depositional model of shallow water delta dominated by fluvial for Chang 8 oil-bearing group of Yanchang Formation in southwestern Ordos Basin,China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林 陆永潮 +5 位作者 吴吉元 邢凤存 刘璐 马义权 饶丹 彭丽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4749-4763,共15页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southwestern Ordos Basin's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internal architectural element association styles and depositional model was illustrated through core statistics,well logging data an...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southwestern Ordos Basin's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internal architectural element association styles and depositional model was illustrated through core statistics,well logging data and outcrop observations in Chang 8 oil-bearing group.This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shallow water delta sediments dominated by a fluvial system is the primary sedimentary system of the Chang 8 oil-bearing group of the Yanchang Formation in southwestern Ordos Basin.Four microfacies with fine grain sizes are identified: distributary channels,sheet sandstone,mouth bar and interdistributary fines.According to the sandbody's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internal architecture,two types of sandbody architectural element associations are identified: amalgamated distributary channels and thin-layer lobate sandstone.In this sedimentary system,net-like distributary channels at the delta with a narrow ribbon shape compose the skeleton of the sandbody that extends further into the delta front and shades into contiguous lobate distribution sheet sandstone in the distal delta front.The mouth bar is largely absent in this system.By analyzing the palaeogeomorphology,the palaeostructure background,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sedimentary facies types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edimentary facies during the Chang 8 period,a distinctive depositional model of the Chang 8 shallow water fluvial-dominated delta was established,which primarily consists of straight multi-phase amalgamated distributary channels in the delta plain,net-like distributary channels frequently diverting and converging in the proximal delta front,sheet sandstones with dispersing contiguous lobate shapes in the distal delta front,and prodelta or shallow lake mudsto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dimentary facies architectural element DEPOSITIONAL model shallow water delta CHANG 8 oil-bearing GROUP ORDOS Basin
下载PDF
Low resistivity oil(gas)-bearing reservoir conductive model——Dual water clay matrix conductive model in the north area of Tarim Basin, Xinjiang, China 被引量:1
2
作者 潘和平 王家映 +3 位作者 樊政军 马勇 柳建华 李明强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1年第4期346-355,共10页
Shaly sands reservoir is one of the most distributive types of the oil(gas)-bearing reservoirs discovered in China, and low resistivity oil(gas)-bearing reservoirs are mostly shaly sands reservoirs. Therefore, shaly s... Shaly sands reservoir is one of the most distributive types of the oil(gas)-bearing reservoirs discovered in China, and low resistivity oil(gas)-bearing reservoirs are mostly shaly sands reservoirs. Therefore, shaly sands reservoir conductive model is the key to evaluate low resistivity oil(gas)-bearing reservoirs using logging information. Some defects were found when we studied the clay distribution type conductive model, dual-water conductive model, conductive rock matrix model, etc. Some models could not distinguish the conductive path and nature of microporosity water and clay water and some models did not consider the clay distribution type and the mount of clay volume. So, we utilize the merits,overcome the defects of the above models, and put forward a new shaly sands conductive model-dual water clay matrix conductive model (DWCMCM) in which dual water is the free water and the microporosity water in shaly sands and the clay matrix(wet clay) is the clay grain containing water. DWCMCM is presented here, the advantages of which can tell the nature and conductive path from different water (microporosity water and freewater),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clay distribution type and the mount of clay volume in shaly sands. So, the results of logging interpretation in the oil(gas)-bearing reservoirs in the north of Tarim Basin area, China with DWCMCM are better than those interpreted by the above mod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gging evaluation the north area of Tarim Basin low resistivity oil(gas)-bearing reservoir DUAL water MATRIX CLAY conductive model.
原文传递
曝气强化三维电极对含油废水水-油微界面破乳机制研究
3
作者 王冰 潘海丰 +1 位作者 刘光洲 姚萌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8-32,共5页
三维电极体系下曝气对含油废水破乳除油效果有着显著性增强。本研究采用新型三相三维电级工艺,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曝气条件,深入探讨强化水-油微界面破乳过程的控制机制。实验结果表明,曝气量由2.0 L/min降低到1.5 L/min,此时的COD和含油... 三维电极体系下曝气对含油废水破乳除油效果有着显著性增强。本研究采用新型三相三维电级工艺,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曝气条件,深入探讨强化水-油微界面破乳过程的控制机制。实验结果表明,曝气量由2.0 L/min降低到1.5 L/min,此时的COD和含油量分别为107、1.35 mg/L,满足回注水标准,且明显提高了节能效率。将曝气条件加入数值模拟,利用COMSOL软件模拟乳化油滴破乳及聚集的过程。在电场和气场力的共同作用下,增加了油滴拉伸变形的程度,破坏水-油微界面膜的机械强度,加速油滴脱稳过程,进而快速发生团聚。这一研究对强化电化学处理含油废水,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油微界面 含油废水 曝气强度 仿真模拟
下载PDF
农用柴油机钢活塞销孔-销的摩擦副润滑特性分析
4
作者 陈继锟 雷基林 +4 位作者 刘阳 邹梁楠 莫瑞 张海丰 陈丽琼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8-216,共9页
为解决钢活塞销孔-销摩擦副因同种材料摩擦配副问题以及钢材密度大和导热性能差所带来的润滑特性差的问题,该研究以D25TCIF农用柴油机钢活塞为对象,建立钢活塞连杆组传热模型和热弹性流体动力学模型,并开展钢活塞温度场测试试验与仿真... 为解决钢活塞销孔-销摩擦副因同种材料摩擦配副问题以及钢材密度大和导热性能差所带来的润滑特性差的问题,该研究以D25TCIF农用柴油机钢活塞为对象,建立钢活塞连杆组传热模型和热弹性流体动力学模型,并开展钢活塞温度场测试试验与仿真验证。结合单因素扫值法和Box-Behnken多因素优化算法分析了销孔轴承间隙、销孔表面粗糙度和销孔指数型线内外半径增量变化对销孔轴承润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销孔结构对轴承的润滑特性有很大影响,销孔指数型线内半径增量的影响最大,而外半径增量的影响较小。最优参数组合为销孔轴承间隙0.021 mm、销孔表面粗糙度0.798μm、销孔指数型线内半径增量0.008 mm、销孔指数型线外半径增量0.010 mm,此时预测的最小油膜厚度为0.979μm;最大粗糙接触压力为249.406 MPa,与该方案下仿真值的相对误差小于5%。该研究优化方法效果好,且预测准确,可为后续的钢活塞销孔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润滑 钢活塞 销孔轴承 油膜厚度 粗糙接触压力 box-Behnken试验方法
下载PDF
陆相坳陷湖盆深水重力流沉积类型、模式及控制因素分析——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为例
5
作者 王岚 王秀娟 +5 位作者 李文厚 惠萧 刘羽汐 杨文敬 夏晓敏 白斌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91-1103,共13页
鄂尔多斯盆地长7深水沉积是大型坳陷湖盆深水重力流的典型代表。基于多口取心井厘米级岩心描述和测录井、薄片资料,对长7深水重力流沉积的类型、特征、流体性质和沉积演化过程进行探索。明确深水沉积包括4种类型:深湖泥页岩沉积、滑塌... 鄂尔多斯盆地长7深水沉积是大型坳陷湖盆深水重力流的典型代表。基于多口取心井厘米级岩心描述和测录井、薄片资料,对长7深水重力流沉积的类型、特征、流体性质和沉积演化过程进行探索。明确深水沉积包括4种类型:深湖泥页岩沉积、滑塌沉积、砂质碎屑流沉积、浊流沉积。剖面上三角洲前缘砂体在外力触发条件下发生滑塌,转变为砂质碎屑流,最终演化为浊流。平面上三角洲前缘坡折带末端发育大面积砂质碎屑流舌状体,其前端的浊流沉积呈扇状分布。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独特的构造背景、气候条件以及强烈的造山活动,造就了鄂尔多斯盆地特有的重力流沉积模式。砂质碎屑流和浊流砂体分别对应长7页岩油的一类、二类砂体,具有近源成藏的优势,油气资源量可观,目前已产生规模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长7油层组 深水重力流 沉积环境 成因模式
下载PDF
水电机组水导油槽油混水超标原因分析
6
作者 周敏 张言 +2 位作者 周金路 刘永钊 毛彦杰 《水电与新能源》 2024年第8期45-46,50,共3页
高坝洲水电站3号机组在C修后,运行过程中出现水导油槽油混水超标问题,检查发现水导油槽盖板接触式梳齿密封与大轴之间配合不佳、存在较大间隙。进一步观察分析表明,因为间隙使油槽内外空气出现热交换,导致在密封和大轴配合处出现聚集的... 高坝洲水电站3号机组在C修后,运行过程中出现水导油槽油混水超标问题,检查发现水导油槽盖板接触式梳齿密封与大轴之间配合不佳、存在较大间隙。进一步观察分析表明,因为间隙使油槽内外空气出现热交换,导致在密封和大轴配合处出现聚集的冷凝水,冷凝水顺着大轴流入油槽内,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最终导致油槽油混水超标,通过更换密封、清扫油槽、更换新油等措施,解决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导油槽 油混水 梳齿密封 热交换
下载PDF
高棒精轧机辊箱及惰轴故障率高的原因分析与改善措施
7
作者 林永军 《山西冶金》 CAS 2024年第8期205-208,211,共5页
介绍福建泉州闽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轧钢厂高棒精轧机辊箱及惰轴的结构及常见故障。辊箱常见故障有油膜轴承烧损、偏心套拨叉断裂、眼镜板变形、铜螺母断裂等;惰轴常见故障有油膜轴承烧损。通过深入现场了解辊箱及惰轴的运行情况,深入分... 介绍福建泉州闽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轧钢厂高棒精轧机辊箱及惰轴的结构及常见故障。辊箱常见故障有油膜轴承烧损、偏心套拨叉断裂、眼镜板变形、铜螺母断裂等;惰轴常见故障有油膜轴承烧损。通过深入现场了解辊箱及惰轴的运行情况,深入分析故障原因,并通过科学理论分析计算,提出降低精轧机辊箱及惰轴故障率的改善措施。经改进后,辊箱及惰轴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为高棒生产线的稳定生产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轧机 辊箱 惰轴 偏心套 油膜轴承
下载PDF
高含水储层化学调剖堵水用纳米聚合物微球的研制与应用
8
作者 曹晓莉 《化学工程师》 CAS 2024年第10期53-56,19,共5页
为有效提高低渗透油藏高含水储层注水开发的效率,提高油井采收率,以苯乙烯St、对苯乙烯磺酸钠SSA、复合乳化剂FR-1、引发剂AIBA和阻聚剂ZJ-702为原料,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出了一种适合高含水储层化学调剖堵水提高采收率用的新型纳米聚合... 为有效提高低渗透油藏高含水储层注水开发的效率,提高油井采收率,以苯乙烯St、对苯乙烯磺酸钠SSA、复合乳化剂FR-1、引发剂AIBA和阻聚剂ZJ-702为原料,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出了一种适合高含水储层化学调剖堵水提高采收率用的新型纳米聚合物微球JHQ-1,并对其膨胀性能和驱油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JHQ-1具有较强的耐温抗盐性能,当盐水矿化度达到10×10^(4)mg·L^(-1)时,在90℃条件下老化16h后的膨胀倍数仍能达到37.2。JHQ-1的驱油效果较好,当注入JHQ-1的质量浓度为3000mg·L^(-1)、注入量为0.5PV时,岩芯的采收率增幅可达20%以上。新型纳米聚合物微球JHQ-1在目标高含水油田调剖堵水施工中取得了良好的现场应用效果,3口采油井措施后的日产油量均明显增大,而含水率则明显降低,施工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高含水储层 纳米聚合物微球 化学调剖堵水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立式推力滑动轴承的改进设计及性能试验研究
9
作者 辛奇材 《机械管理开发》 2024年第9期153-155,共3页
对立式推力滑动轴承的结构进行了分析,针对传统立式推力滑动轴承散热差、换热效率低、检修频繁等问题对轴承进行了推力瓦设计、油路改进设计以及油水冷却器设计,最终对新型立式推力滑动轴承进行总体结构设计;基于试验方案对传统与新型... 对立式推力滑动轴承的结构进行了分析,针对传统立式推力滑动轴承散热差、换热效率低、检修频繁等问题对轴承进行了推力瓦设计、油路改进设计以及油水冷却器设计,最终对新型立式推力滑动轴承进行总体结构设计;基于试验方案对传统与新型推力滑动轴承进行了性能试验研究,验证了新型推力滑动轴承的可靠性,为后续轴承的改进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力滑动轴承 推力瓦 油水冷却器 性能试验
下载PDF
某华龙一号汽轮机轴承箱油液位高分析及处理
10
作者 杨刚 黄健平 +3 位作者 赵富豪 薛晓光 卢尚军 梁富强 《东方汽轮机》 2024年第3期73-76,共4页
针对某华龙一号(HPR1000)汽轮机轴承箱油液位高产生涌流效应导致汽轮机多次探头故障跳机问题,分析原因水跃现象造成流体流道拥堵,对轮最低处离设计回油液位安全距离过低,润滑油供油量偏大等因素综合导致。为消除涌流效应带来的机组运行... 针对某华龙一号(HPR1000)汽轮机轴承箱油液位高产生涌流效应导致汽轮机多次探头故障跳机问题,分析原因水跃现象造成流体流道拥堵,对轮最低处离设计回油液位安全距离过低,润滑油供油量偏大等因素综合导致。为消除涌流效应带来的机组运行风险,在汽轮机运行期间设计1套动力回油系统来消除轴承箱液位高问题,施工完成后轴承箱涌流现象消失,回油平稳顺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轴承箱 涌流效应 动力回油
下载PDF
一种水导轴承新型自动补油装置的探索与运用
11
作者 李景悦 张文明 +1 位作者 宋婷 练圣哲 《四川水力发电》 2024年第S02期66-70,135,共6页
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水导油盆内的油在运行过程中发生跑油是一种常见现象,除了因结构设计原因导致的水导油盆跑油外,蒸发或渗漏也是导致水导油盆内油量减少的原因之一。为确保水导油盆内有充足的润滑油对主轴进行冷却和润滑以保证水轮机... 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水导油盆内的油在运行过程中发生跑油是一种常见现象,除了因结构设计原因导致的水导油盆跑油外,蒸发或渗漏也是导致水导油盆内油量减少的原因之一。为确保水导油盆内有充足的润滑油对主轴进行冷却和润滑以保证水轮机的正常运行,对传统的加油方式进行研究与分析就显得非常重要。阐述了对水导轴承新型自动补油装置进行的探索与运用,为同类型机组在运行中如何避免水导轴承突然缺油导致烧瓦停机事件提供了分析与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 水导轴承 自动补油装置
下载PDF
基于重力原理的油水分离盒子在贯流泵站的应用探讨
12
作者 边晓阳 赵凯 张继来 《江苏水利》 2024年第11期69-72,共4页
研制一种用于贯流泵水导油腔油水分离的重力盒子,通过安装位置的优化设计,能实时测量油位并及时排出水导油腔的多余水分,消除了原液位变送器测量盲区。利用重力原理在盒子内实现油水分离,可有效解决困扰贯流泵安全运行的类似技术难题,... 研制一种用于贯流泵水导油腔油水分离的重力盒子,通过安装位置的优化设计,能实时测量油位并及时排出水导油腔的多余水分,消除了原液位变送器测量盲区。利用重力原理在盒子内实现油水分离,可有效解决困扰贯流泵安全运行的类似技术难题,进一步提升泵站自动化运行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贯流泵站 液位测量 油水分离 重力盒子
下载PDF
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含油废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4
13
作者 王亮 王树众 +2 位作者 张钦明 赵威 林宗虎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46-549,共4页
在间歇式超临界水氧化反应装置上进行含油废水的超临界水氧化实验研究,反应温度390~430℃、压力24~28MPa、反应时间30~90s。研究表明:超临界水氧化法是一种高效、快速的有机废弃物处理技术;随反应时间增加、温度升高,废水COD去除率... 在间歇式超临界水氧化反应装置上进行含油废水的超临界水氧化实验研究,反应温度390~430℃、压力24~28MPa、反应时间30~90s。研究表明:超临界水氧化法是一种高效、快速的有机废弃物处理技术;随反应时间增加、温度升高,废水COD去除率显著增大;以幂函数方程描述了氧化剂过量时含油废水超临界水氧化的反应动力学规律,氧化反应对废水的反应级数为1级,在26MPa时,反应活化能和频率因子分别为(5896.83±243.68)J/mol和(0.0652±0.0028)s-1,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的误差为±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水氧化 含油废水 影响因素 动力学 超临界水氧化法 氧化实验 氧化处理 有机废弃物处理 COD去除率 反应装置
下载PDF
含油废水的超临界水氧化反应机理及动力学特性 被引量:32
14
作者 王亮 王树众 +2 位作者 张钦明 沈林华 段百齐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5-119,共5页
针对传统的处理方法不能有效地去除油田开采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的缺点,引入超临界水氧化法作为含油废水的深度处理技术,研究了含油废水在超临界水中的氧化降解过程,并用自由基反应机理解释了超临界水氧化反应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超... 针对传统的处理方法不能有效地去除油田开采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的缺点,引入超临界水氧化法作为含油废水的深度处理技术,研究了含油废水在超临界水中的氧化降解过程,并用自由基反应机理解释了超临界水氧化反应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超临界水氧化法是一种高效快速的有机废物处理技术,COD的去除率近90%;反应温度、停留时间是影响废水COD去除率的主要因素,随着反应温度、停留时间的增加,废水COD去除率显著增大;氧化反应对废水的反应级数为1.62,对氧为0.22,反应活化能和频率因子分别为(92.2±9.9)kJ.mol-1和(3.53±3.33)×103,所建立的反应动力学模型与实验结果的偏差在±10%之内.此外,在分析综述基础上指出了超临界水氧化处理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水氧化 含油废水 反应机理 动力学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中部Ⅰ区侏罗系油藏古今油水界面及成藏史分析 被引量:21
15
作者 李伟 张枝焕 +2 位作者 李海平 韩立国 王青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32-440,共9页
分析了准噶尔盆地中部Ⅰ区侏罗系三工河组砂岩储层的有机质分布特征,主要利用储层样品中可溶有机质和储层热解资料,确定了现今油水界面;通过储层中油气包裹体特征分析,推测出古油水界面的位置,分析了古今油水界面的变化,认为中部Ⅰ区块... 分析了准噶尔盆地中部Ⅰ区侏罗系三工河组砂岩储层的有机质分布特征,主要利用储层样品中可溶有机质和储层热解资料,确定了现今油水界面;通过储层中油气包裹体特征分析,推测出古油水界面的位置,分析了古今油水界面的变化,认为中部Ⅰ区块各油藏具有独立的油水界面,是相互独立的,并且各油藏经历过后期的调整,现今油藏为调整型或残留型油藏,油藏调整是车—莫古隆起演化的结果;通过储层中油气包裹体与开放孔隙抽提物成分对比,表明征1井储层包裹体与开放孔隙抽提物生物标志化合物的成熟度参数比较接近,而且甾烷系列化合物指纹和五环三萜烷指纹分布特征非常相似,庄1井、沙1井的储层含油包裹体与开放孔隙抽提物中各种生标参数差别相对较大。结合地质背景分析,认为庄1井和沙1井侏罗系三工河组砂岩储层具有多源多期油气注入的特点,早期油气主要来自于北部盆1井西凹陷,晚期混入了来自于南部昌吉凹陷的油气;征1井侏罗系三工河组油藏中的油气主要来自于南部凹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古油水界面 含油包裹体 生物标志物参数
下载PDF
川西地区上三叠统气田水化学场特征 被引量:9
16
作者 汪泽成 李晓清 赵献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1-34,共4页
以水文地质和与其关联的第一性资料入手 ,研究了川西地区上三叠统气田水化学参数的基本特征以及正向、斜向垂直水化学分带性 ,并结合油气研究成果和气田分布现状 ,对川西坳陷的含油气性和气田保存条件进行了水文地质评价和预测。研究表... 以水文地质和与其关联的第一性资料入手 ,研究了川西地区上三叠统气田水化学参数的基本特征以及正向、斜向垂直水化学分带性 ,并结合油气研究成果和气田分布现状 ,对川西坳陷的含油气性和气田保存条件进行了水文地质评价和预测。研究表明 :本区存在三种水化学斜向垂直分带变化类型 ,即正向型、正向—反向型、正向—反向交替型 ;川西坳陷南部的灌口—平落坝断褶带和大兴鼻状构造带为天然气富集的最有利水文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晚三叠世 气田 地下水 水分析 水化学场 特征
下载PDF
安塞油田杏河区长6油层组沉积微相研究 被引量:25
17
作者 陈欢庆 朱玉双 +2 位作者 李庆印 王小孟 周银邦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95-300,共6页
目的通过沉积微相研究,为精细油藏描述中“相控建模”和后期数值模拟提供坚实的地质依据。方法运用地质、地球物理(测井)等方法,对安塞杏河区长6油层沉积体系进行了分析。结果首次建立了该区长6沉积相模式,细分出沉积微相,并阐述了各小... 目的通过沉积微相研究,为精细油藏描述中“相控建模”和后期数值模拟提供坚实的地质依据。方法运用地质、地球物理(测井)等方法,对安塞杏河区长6油层沉积体系进行了分析。结果首次建立了该区长6沉积相模式,细分出沉积微相,并阐述了各小层沉积微相的时空展布特征;分析了长6油层油水运动规律及其与沉积微相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相应的开发调整方案。结论该区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河道侧翼、分流间湾、水下天然堤和前缘席状砂等6种沉积微相,而且沉积微相与油水运动规律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因果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6油层 沉积微相 三角洲前缘沉积 油水运动规律 安塞油田
下载PDF
用含油薄片研究剩余油微观分布特征 被引量:17
18
作者 王朴 蔡进功 +2 位作者 谢忠怀 田方 何洪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2年第1期60-61,共2页
以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砂岩油层岩性、孔隙分布及结构的研究资料为依据 ,用含油薄片分析了该区沙二段砂岩油层剩余油微观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 ,剩余油分布有珠状、凝块状、环状、连片状、条带状等六种形态 ;影响剩余油分... 以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砂岩油层岩性、孔隙分布及结构的研究资料为依据 ,用含油薄片分析了该区沙二段砂岩油层剩余油微观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 ,剩余油分布有珠状、凝块状、环状、连片状、条带状等六种形态 ;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因素主要有岩石的层理、孔隙结构、岩石的结构成分及其润湿性。提出了先驱替底部剩余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薄片 胜坨油田 高含水砂岩油层 剩余油 微观分布特征
下载PDF
塔里木砂岩油水层判识的储岩热解方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传平 苏秀芳 +3 位作者 孙伟琳 袁志华 弥积良 黄克难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3-94,共2页
等量油气在不同孔隙度的储集岩中 ,其充满程度不同 ,孔隙度大 ,则充填程度低 ,使得含油饱和度低 ;反之 ,含油饱和度则高。因此 ,利用储岩热解技术 ,求取储层中的岩石含油饱和度 ,确定其与孔隙度的关系 ,可建立新的油水层判识方法。该方... 等量油气在不同孔隙度的储集岩中 ,其充满程度不同 ,孔隙度大 ,则充填程度低 ,使得含油饱和度低 ;反之 ,含油饱和度则高。因此 ,利用储岩热解技术 ,求取储层中的岩石含油饱和度 ,确定其与孔隙度的关系 ,可建立新的油水层判识方法。该方法的关键是选准储层原油密度。塔里木盆地中质原油的实验结果与实际情况相近。因轻质油在地面易挥发 ,所以不宜使用该方法进行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储层 岩石热解 孔隙度 含油饱和度 油水层 塔里木盆地 储岩热解方法
下载PDF
熔盐泵轴承冷却及润滑系统的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杨敏官 高波 +2 位作者 贾卫东 王春林 吴纳新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9-152,共4页
针对熔盐泵轴承冷却及润滑系统存在的问题,对现有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无论是脂润滑还是油润滑,水冷却能获得较好效果.在采用升油器进行润滑油循环时,提出升油器设计中升角选择β=10°~13°较合理;润滑油粘度υ=40~80 m2/... 针对熔盐泵轴承冷却及润滑系统存在的问题,对现有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无论是脂润滑还是油润滑,水冷却能获得较好效果.在采用升油器进行润滑油循环时,提出升油器设计中升角选择β=10°~13°较合理;润滑油粘度υ=40~80 m2/s较合适;升油器径向间隙δ在0.2~0.3 mm之间效果较好.油润滑风冷却结构的优劣还须在实践中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泵 轴承 润滑 冷却 升油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