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50年来黄土高原中部水土流失的时空演化特征 被引量:19
1
作者 索安宁 赵文喆 +3 位作者 王天明 袁飞 熊颖 葛剑平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0-97,共8页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近50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水土流失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揭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时空演化特征,该文选择了黄土高原中部4种典型地貌区域,以年径流深度和年侵蚀模...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近50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水土流失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揭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时空演化特征,该文选择了黄土高原中部4种典型地貌区域,以年径流深度和年侵蚀模数为水土流失过程参数,采用波谱分析方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该地区水土流失的周期和演化趋势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不同地貌区域的水土流失特征及近50年来各地貌区域水土流失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近50年来,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无明显变化,黄土残塬沟壑区和水土流失较轻的土石山区水土流失总体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持续减弱,而水土流失较轻的黄土山区则表现出总体递增的趋势.黄土高原各地貌区都存在20~21a、6~7a和2~4a的变化周期.周期外延和多元回归的混合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预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周期波动与总体递变相叠加的演化趋势,可作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监测与预测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 地貌区域 演化趋势
下载PDF
乌东德水电站建设中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闫峰陵 雷少平 +2 位作者 罗小勇 阮娅 樊皓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103-105,109,共4页
西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水电能源基地之一,同时也是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极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水电工程在施工建设中,由于工期长、弃渣量大、扰动程度高,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也较大。以金沙江下游河段乌东德水电站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区域... 西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水电能源基地之一,同时也是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极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水电工程在施工建设中,由于工期长、弃渣量大、扰动程度高,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也较大。以金沙江下游河段乌东德水电站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区域水土流失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区的工程建设特点和后期植被恢复要求,研究提出适用于我国西南土石山区的水土保持措施防治体系,以期为该地区后续梯级水电建设水土流失防治提供借鉴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防治分区 乌东德水电站 西南地区
下载PDF
黄河中游严重水土流失区土壤粒径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高亚军 王玉明 赫晓慧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7-29,共3页
通过野外考察和室内分析计算,在利用水文站实测悬移质颗粒级配组成和淤地坝取样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总结了研究区粗颗粒泥沙、平均粒径以及中数粒径的变化规律,提出了黄河中游严重水土流失区土壤粒径由南向北颗粒逐渐变粗的趋势。
关键词 土壤粒径 分布规律 严重水土流失区 黄河中游
下载PDF
高山姬鼠热中性区和蒸发失水的季节性差异 被引量:3
4
作者 朱万龙 孙舒然 +4 位作者 陈金龙 蔡金红 张浩 孟丽华 王政昆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期57-61,共5页
主要研究了不同季节高山姬鼠的热中性区和蒸发失水的变化。结果表明:冬季高山姬鼠的热中性区为20~27.5℃,夏季为22.5~27.5℃,高山姬鼠夏季的体重、体温、蒸发失水、蒸发失水与代谢率的比率、蒸发热散失占总产热的比率显著高于冬季。冬... 主要研究了不同季节高山姬鼠的热中性区和蒸发失水的变化。结果表明:冬季高山姬鼠的热中性区为20~27.5℃,夏季为22.5~27.5℃,高山姬鼠夏季的体重、体温、蒸发失水、蒸发失水与代谢率的比率、蒸发热散失占总产热的比率显著高于冬季。冬季的基础代谢率、代谢水产生和蒸发失水比率显著高于夏季。以上结果说明高山姬鼠在冬季热中性区下临界点的转移和代谢率、温度有关,而热中性区上临界点和环境温度无关,说明冬季热中性区下临界点的转移是其适应环境温度变化的一种重要策略;同时在冬季通过降低肺皮蒸发失水量、降低蒸发热散失占总产热的比率等来适应冬季低温干燥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姬鼠 热中性区 蒸发失水 季节性差异
下载PDF
汶川地震区新生水土流失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徐小军 阎丹丹 +4 位作者 何丙辉 胡恒 熊明彪 冯军辉 李振林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4-38,共5页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汶川地震区新生水土流失对不同恢复类型样地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地表裸露、自然恢复和人工种植类型样地pH高于对照样地,各种恢复类型间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显著。(2)土壤全氮含量在人...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汶川地震区新生水土流失对不同恢复类型样地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地表裸露、自然恢复和人工种植类型样地pH高于对照样地,各种恢复类型间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显著。(2)土壤全氮含量在人工种植、对照样地处于丰富状态,在地表裸露、自然恢复样地处于贫瘠状态,铵态氮含量在对照样地最高,硝态氮在新生水土流失作用下流失严重。(3)土壤全磷含量在地表裸露和自然恢复样地低于人工种植和对照样地,通过降雨-地表径流、渗漏淋失等途径流失,速效钾含量均处于缺乏状态。(4)土壤全钾含量在对照样地最大,自然恢复样地最小,各种恢复类型样地速效钾含量基本处于缺乏水平,人工种植样地由于培肥的作用速效钾含量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区 水土流失 土壤养分 恢复类型
下载PDF
岩层阻水性能及自然导升高度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尹尚先 虎维岳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4-36,40,共4页
在沉积、成岩或者构造运动过程中,由于含水层内超压流体引起围岩爆裂导致流体在弱渗透层或者隔水层中导升,形成含水层的自然导升带。影响岩层阻水性能以及导升高度的因素有:构造、地应力、岩层渗透性和力学特性及其物理化学性质、水压... 在沉积、成岩或者构造运动过程中,由于含水层内超压流体引起围岩爆裂导致流体在弱渗透层或者隔水层中导升,形成含水层的自然导升带。影响岩层阻水性能以及导升高度的因素有:构造、地应力、岩层渗透性和力学特性及其物理化学性质、水压力等。实验表明:初始水头压力越大,水头衰减速率就越大;水头压力损耗随着介质的渗透系数增大而减小。实际观测表明:泥岩、粉砂岩、中砂岩、灰岩的阻水性能由大到小,而导升高度则由小变大。通过实验和实际观测总结出流体3种导升机制:局部关键层整体破断裂缝、欠压实带中的壳破裂裂缝和水力压裂裂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升高度 阻水性能 欠压实带 水力压裂 水头压力损耗 渗透性能
下载PDF
明渠交汇口水流分离区研究 被引量:38
7
作者 茅泽育 赵升伟 +1 位作者 罗昇 张磊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12,共6页
支流汇入主流后,在明渠交汇口下游附近形成分离区,造成过流断面束窄。采用水力学基本理论及试验手段,对等宽明渠交汇口水流分离区的形状及尺寸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提出了分离区收缩系数及能量损失系数的理论表达式并与试验结果进... 支流汇入主流后,在明渠交汇口下游附近形成分离区,造成过流断面束窄。采用水力学基本理论及试验手段,对等宽明渠交汇口水流分离区的形状及尺寸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提出了分离区收缩系数及能量损失系数的理论表达式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随交汇角或主支流流量相对大小不同,分离区尺寸发生变化;对于给定交汇口几何形状及尺寸,分离区形状基本保持不变,但分离区尺寸随流量比变化并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并随交汇角增大呈有规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渠交汇口 水流 分离区 收缩系数 能量损失
下载PDF
面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监测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张茨林 谢颂华 +1 位作者 陈文波 江波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1-74,共4页
根据空间尺度将开发建设项目划分为点状、线状和面状3大类,并通过南昌市城市开发、德安县农业开发等面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监测实例,探讨和总结了面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监测流程和技术方法。结果认为,面状类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 根据空间尺度将开发建设项目划分为点状、线状和面状3大类,并通过南昌市城市开发、德安县农业开发等面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监测实例,探讨和总结了面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监测流程和技术方法。结果认为,面状类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宜采用遥感、遥测以及调查统计等监测方法,并可结合应用地面小区观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状开发建设项目 水土流失 监测
下载PDF
“一山三带”水土保持植被恢复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胡慧蓉 宫渊波 胡庭兴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7-40,共4页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严重的国家之一,治理环境、保持水土是走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本保障。"一山三带"植被恢复模式(林—果—农模式),很好地解决了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成为山地丘陵区广为运用的水土保持植被恢复模式。对&qu...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严重的国家之一,治理环境、保持水土是走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本保障。"一山三带"植被恢复模式(林—果—农模式),很好地解决了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成为山地丘陵区广为运用的水土保持植被恢复模式。对"一山三带"水土保持植被恢复模式的产生、原理、生态意义以及模式的实际应用等进行了阐述,同时分析了该模式在我国南北方的适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一山三带 植被恢复
下载PDF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水土流失分布特征及其防治布局 被引量:2
10
作者 吕文星 高亚军 +1 位作者 徐十锋 李东 《中国水土保持》 2023年第4期62-66,I0007,共6页
在分析水土流失分布特征、构建水土保持区划指标体系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及ArcGIS空间叠置等方法划定了昌吉州水土保持四级区划,即南部中高山冻融区、南部中低山丘陵水源涵养生态保护区、南部低山丘陵土壤保持区、中部绿洲... 在分析水土流失分布特征、构建水土保持区划指标体系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及ArcGIS空间叠置等方法划定了昌吉州水土保持四级区划,即南部中高山冻融区、南部中低山丘陵水源涵养生态保护区、南部低山丘陵土壤保持区、中部绿洲人居环境农田防护区、北部荒漠生态维护防风治沙区、北部中低山水源涵养生态维护区,并提出了各分区水土流失防治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分布特征 水土保持区划 防治布局 昌吉回族自治州 新疆
下载PDF
区域水土保持规划中重点防治区的划定——以广州市为例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志峰 王继增 +3 位作者 卓慕宁 刘平 黄广宇 陈楚龙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8-40,46,共4页
重点防治区的划定是区域水土保持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广州市为例 ,在区域水土流失综合调查的基础上 ,确定重点防治区划分的原则和依据 ,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基础资料 ,以镇为基本单元 ,在广州市范围内划定 4个重点治理区 ,3个重点监... 重点防治区的划定是区域水土保持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广州市为例 ,在区域水土流失综合调查的基础上 ,确定重点防治区划分的原则和依据 ,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基础资料 ,以镇为基本单元 ,在广州市范围内划定 4个重点治理区 ,3个重点监督区和 2个重点预防保护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规划 重点防治区 广州市
下载PDF
新生水土流失对汶川震区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徐小军 何丙辉 +3 位作者 胡恒 熊明彪 杨文兵 李振林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520-2529,共10页
【目的】研究新生水土流失对汶川震区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方法】采用环刀法,分层次取样,研究草坡河小流域4种震后不同恢复类型样地的新生水土流失对土壤入渗的影响。【结果】在新生水土流失的作用下,地表裸露样地、自然恢复样地和人... 【目的】研究新生水土流失对汶川震区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方法】采用环刀法,分层次取样,研究草坡河小流域4种震后不同恢复类型样地的新生水土流失对土壤入渗的影响。【结果】在新生水土流失的作用下,地表裸露样地、自然恢复样地和人工种植样地的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和持水能力较对照样地(完全未遭地震破坏)差。土壤初渗率、稳渗率、平均入渗速率和75 min渗透总量在4种处理样地均表现为对照样地>人工种植样地>自然恢复样地>地表裸露样地。土壤入渗性能与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容重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与毛管孔隙度的关系不显著。运用综合判断值(F)评价震后不同恢复类型样地的土壤入渗性能优劣,表现为对照样地(1.2569)>人工种植样地(-0.2252)>自然恢复样地(-0.4578)>地表裸露样地(-0.5738);回归分析表明:通用经验模型和Horton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比较适合于地震区域土壤入渗特征的模型,Kostiakov模型次之,Philip模型最差。【结论】新生水土流失对土壤水分入渗存在影响,汶川震区对照样地的土壤容重1 g.cm-3左右,土壤总孔隙度50%左右,非毛管孔隙度20%—40%,土壤入渗性能最好。通过自然恢复和人工种植植被等措施可以调控土壤容重和土壤孔隙状况,增强土壤的持水能力,提高土壤水分入渗性能,从而有效地减少地表径流和防止水土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坡河小流域 汶川震区 土壤入渗 新生水土流失
下载PDF
江苏省水土流失成因及易发区划分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陆欢欢 汤建熙 +4 位作者 樊峻江 吴嘉裕 刘敏昊 李盟 赵言文 《中国水土保持》 2013年第1期57-60,69,共4页
通过分析江苏省水土流失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江苏省的实际情况和区域特点,提出了水土流失易发区划分应遵循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当地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要求程度、当地的区域特殊因子和当地生产建设项目的建设密度、频率相... 通过分析江苏省水土流失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江苏省的实际情况和区域特点,提出了水土流失易发区划分应遵循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当地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要求程度、当地的区域特殊因子和当地生产建设项目的建设密度、频率相关联的划分原则,建立了由1个目标层、3个准则层和14个指标构成的水土流失易发区划分指标体系,旨在为之后的具体划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影响因素 易发区 划分原则 指标体系 江苏
下载PDF
防腐剂和养护制度对混凝土孔结构特征及水分损失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常洪雷 穆松 刘建忠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55-1162,共8页
为了改善混凝土的防腐蚀性能,采用压汞、扫描电子显微镜、水吸附孔隙率测试以及干燥过程水分质量损失测试等方法,研究了防腐剂和3种养护制度对混凝土孔结构特征、界面过渡区微观形貌以及干燥过程水分损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防腐剂的... 为了改善混凝土的防腐蚀性能,采用压汞、扫描电子显微镜、水吸附孔隙率测试以及干燥过程水分质量损失测试等方法,研究了防腐剂和3种养护制度对混凝土孔结构特征、界面过渡区微观形貌以及干燥过程水分损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防腐剂的掺入可以降低混凝土孔隙率和平均孔径,使得影响混凝土传输性能的大毛细孔(孔径大于等于100 nm)的体积占有率明显减小,有效改善了孔结构,密实了界面过渡区,同时减少了干燥过程的水分损失.半浸泡养护的混凝土孔结构发展不完善,界面过渡区较为疏松,存在微细裂纹,混凝土较易失去内部水分.防腐剂使得侵蚀性介质不易进入混凝土内部,防腐性能显著提高,而半浸泡养护易造成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腐剂 养护制度 水分损失 水吸附孔隙率 孔结构 界面过渡区
下载PDF
中国中亚热带荒漠化及其防治 被引量:4
15
作者 何方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2-14,共3页
我国中亚热带在自然条件下不会荒漠化。毁林开荒引起的严重水土流失是荒漠化产生、发展的罪魁祸首。荒漠化治理的根本途径是迅速恢复植被。对岩溶区行之有效的方法是进行长期的封禁治理,同时辅以人工补播、补植,且初期只能是灌草;对紫色... 我国中亚热带在自然条件下不会荒漠化。毁林开荒引起的严重水土流失是荒漠化产生、发展的罪魁祸首。荒漠化治理的根本途径是迅速恢复植被。对岩溶区行之有效的方法是进行长期的封禁治理,同时辅以人工补播、补植,且初期只能是灌草;对紫色土,应在水保造林基础上全面封禁;对丘陵红壤区,须通过人工种植重建植被并辅以封禁治理,首选树种是油茶;对低山红壤区,人工造林与封禁治理并举,有望5~10年取得成效;对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应在封禁基础上人工直播灌草,退耕地上也只能栽培灌丛保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荒漠化防治 中亚热带 中国
下载PDF
线形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 被引量:36
16
作者 吴永红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35,共3页
线形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在时空分布上具有阶段性和复杂性的特征,同小流域监测和其它建设项目监测相比,其水土保持监测难度相对较大。针对线形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与治理特点,从监测内容、对象到监测项目和方法,对线形开发建设项目... 线形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在时空分布上具有阶段性和复杂性的特征,同小流域监测和其它建设项目监测相比,其水土保持监测难度相对较大。针对线形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与治理特点,从监测内容、对象到监测项目和方法,对线形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可作为同类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方案编制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形开发建设项目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监测
下载PDF
石家庄地表水源保护区10年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17
作者 党宏媛 刘征 赵旭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9-162,F0004,共5页
应用3S技术,利用修正的土壤侵蚀方程RUSLE对2000年、2010年石家庄地表水源保护区进行水土流失计算,依据水土流失强度分级标准对生成的土壤侵蚀图进行分等定级,分析说明2000—2010年水土流失的变化及其原因,并分析了土地利用与水土流失... 应用3S技术,利用修正的土壤侵蚀方程RUSLE对2000年、2010年石家庄地表水源保护区进行水土流失计算,依据水土流失强度分级标准对生成的土壤侵蚀图进行分等定级,分析说明2000—2010年水土流失的变化及其原因,并分析了土地利用与水土流失的关系。结果表明:10年来,水土流失面积有所增加,增加面积0.33 km2。2000年中度以上土壤侵蚀等级到2010年均较大幅度转移至较低等级的土壤侵蚀;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这两种土地利用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家庄地表水源保护区 RUSLE 3S 水土流失监测
下载PDF
水土保持率目标实现路径探讨 被引量:4
18
作者 曹文洪 秦伟 《中国水利》 2023年第10期9-12,共4页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任务,提出到2025年和2035年全国水土保持率分别达到73%和75%的目标,为新时代全国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为促进全国水...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任务,提出到2025年和2035年全国水土保持率分别达到73%和75%的目标,为新时代全国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为促进全国水土保持率目标实现和新时代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阐释了水土保持率的内涵、定义及其阈值和阶段目标的特点与意义,并重点从管理运用、分解落地、分区防治、支撑保障等4个方面探讨了水土保持率目标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率 水土流失防治适宜目标 阈值 实现路径 水土保持分区
下载PDF
我国中西部生态脆弱带坡耕地水土流失及坡地梯化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道龙 毕于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0-93,共4页
中西部生态脆弱带是我国坡耕地集中分布地区 ,坡耕地水土流失是中西部生态脆弱带水土流失的主要类型 ,坡地梯化是防治坡耕地水土流失和实现坡耕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 。
关键词 中西部生态脆弱带 坡耕地 水土流失 坡地梯化
下载PDF
大型水电站建设中不同施工区水土流失特征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原海红 张仕艳 《有色金属设计》 2018年第4期113-116,共4页
以金沙江干流中段上已建的大型水电站为例,研究了大型水电站工程建设期内不同施工区的水土流失特征。结果表明:项目区降雨量年内分配差异较大,年际间分配也不均,且降雨量过分集中在汛期;不同施工区的水土流失特征及变化趋势与汛期降雨... 以金沙江干流中段上已建的大型水电站为例,研究了大型水电站工程建设期内不同施工区的水土流失特征。结果表明:项目区降雨量年内分配差异较大,年际间分配也不均,且降雨量过分集中在汛期;不同施工区的水土流失特征及变化趋势与汛期降雨量及降雨强度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建设项目 水电站工程 不同施工区 水土流失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