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as–liquid mass transfer and flow phenomena in the Peirce–Smith converter: a water model study 被引量:4
1
作者 Xing Zhao Hong-liang Zhao +1 位作者 Li-feng Zhang Li-qiang Y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期37-44,共8页
A water model with a geometric similarity ratio of 1:5 was developed to investigate the gas-liquid mass transfer and flow charac- teristics in a Peirce-Smith converter. A gas mixture of CO2 and Ar was injected into a... A water model with a geometric similarity ratio of 1:5 was developed to investigate the gas-liquid mass transfer and flow charac- teristics in a Peirce-Smith converter. A gas mixture of CO2 and Ar was injected into a NaOH solution bath. The flow field, volumetric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per unit volume (Ak/V; where A is the contact area between phases, V is the volume, and k is the mass transfer coeffi- cient), and gas utilization ratio (t/) were then measured at different gas flow rates and blow angl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low field could be divided into five regions, i.e., injection, strong loop, weak loop, splashing, and dead zone. Whereas the Ak/V of the bath increased and then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gas flow rate, and n steadily increased. When the converter was rotated clockwise, both Ak/F and t/increased. However, the flow condition deteriorated when the gas flow rate and blow angle were drastically increased. Therefore, these para- meters must be controlled to optimal conditions. In the proposed model, the optimal gas flow rate and blow angle were 7.5 m3.h-1 and 10°,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irce-Smith converter water model mass transfer flow phenomena volumetric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下载PDF
MASS TRANSFER IN MEMBRANE ABSORPTIONDESORPTION OF AMMONIA FROM AMMONIA WATER 被引量:6
2
作者 王世昌 徐世昌 秦英杰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1993年第3期37-47,共11页
Hydrophobic membrane can provide fast mass transfer for absorption-desorption of gasesform liquid to absorbent.The removal of ammonia from ammonia water and absorption with dilutesulphuric acid was studied in a pilot ... Hydrophobic membrane can provide fast mass transfer for absorption-desorption of gasesform liquid to absorbent.The removal of ammonia from ammonia water and absorption with dilutesulphuric acid was studied in a pilot plant with polypropylene hollow fiber column,The removalrate and influences of operation temperature,flow rate and concentration on mass transferperformances were discussed mathematically.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computer calculation show thatthe ammonia removal rate is not affected by the feed concentration for a given system.Both partialand overall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s vary along the axis of the fiber,and the mass transfer for themembrane process is controlled by membrane resist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ss transfer MEMBRANE absorption-desorption HOLLOW fiber AMMONIA water AMMONIA re-moval rate
下载PDF
Performance of Twelve Mass Transfer Based Reference Evapotranspiration Models under Humid Climate
3
作者 Koffi Djaman Komlan Koudahe +3 位作者 Mamadou Sall Isa Kabenge Daran Rudnick Suat Irmak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 and Protection》 2017年第12期1347-1363,共17页
Reference evapotranspiration is very important parameter in the hydrological, agri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 and is accurately estimated by the FAO Penman-Monteith equation (FAO-PM) under different climatic co... Reference evapotranspiration is very important parameter in the hydrological, agri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 and is accurately estimated by the FAO Penman-Monteith equation (FAO-PM) under different climatic conditions. However, due to data requirement of the FAO-PM equation, there is a need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bility of alternative ETo equations under limited data.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evaluate twelve mass transfer based reference evapotranspiration equations and determine the impact of ETo equation on long term water management sustainability in Tanzania and Keny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lbrecht, Brockamp-Wenner, Dalto, Meyer, Rohwer and Oudin ETo equations systematically overestimated the daily ETo at all weather stations with relative errors that varied from 34% to 94% relative to the FAO-PM ETo estimates. The Penman, Mahringer, Trabert, and the Romanenko equations performed best across Tanzania and the South Western Kenya with root mean squared errors ranging from 0.98 to 1.48 mm/day, which are relatively high and mean bias error (MBE) varying from -0.33 to 0.02 mm/day and the absolute mean error (AME) from 0.79 to 1.16 mm/day. For sustainable water management, the Trabert equation could be adopted at Songea, the Mahringer equation at Tabora, the Dalton and/or the Rohwer equations at Eldoret, the Romanenko equation at Dodoma, Songea and Eldoret. However, regional calibration of the most performing equation could improve water management at regional lev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FERENCE EVAPOTRANSPIRATION mass transfer EASTERN AFRICA water
下载PDF
南海高温高压凝析气藏凝析水产出机理及产量预测方法
4
作者 熊钰 熊锋 +2 位作者 冯棚鑫 雷婷婷 王羚鸿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6-122,共7页
针对南海高温高压凝析气藏中凝析水产出量上升的问题,以东方气田为研究对象,采用地层水蒸发实验方法,分别在地层条件下的PVT筒和长岩心中进行水气比测试,并提出了高温高压凝析气藏凝析水产量计算方法,预测东方气田凝析水产出程度。研究... 针对南海高温高压凝析气藏中凝析水产出量上升的问题,以东方气田为研究对象,采用地层水蒸发实验方法,分别在地层条件下的PVT筒和长岩心中进行水气比测试,并提出了高温高压凝析气藏凝析水产量计算方法,预测东方气田凝析水产出程度。研究表明:高温高压凝析气藏中的流体受多孔介质微小孔径以及临界性质偏移的影响,饱和蒸气压发生变化,导致凝析水产出大幅度增加。考虑水、气相间传质的数值模拟方法可以准确预测高温高压凝析气藏中凝析水产出变化。对东方气田的日产水进行模拟,设置井底流压限制为1.5 MPa,预测时间为5 a,历史产水量拟合精度大于90%,能够很好地模拟凝析水产出情况。研究成果对高温高压凝析气藏制订合理开发方案,改善油藏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压凝析气藏 凝析水 数值模拟 水气比 相间传质 东方气田
下载PDF
直接接触式膜蒸馏结晶回收沼液氨氮性能
5
作者 张军 张鸿宇 +2 位作者 周婷 晏水平 贺清尧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9-245,共7页
为解决现有沼液氨氮膜回收技术中氮肥浓度低和副产物价值低的问题,该研究提出采用膜蒸馏结晶技术实现沼液中氨氮的结晶回收。研究中,通过提升近饱和接收液的温度来平衡膜两侧的水蒸气分压,在保证氨氮传质通量的情况下最小化水分传质。... 为解决现有沼液氨氮膜回收技术中氮肥浓度低和副产物价值低的问题,该研究提出采用膜蒸馏结晶技术实现沼液中氨氮的结晶回收。研究中,通过提升近饱和接收液的温度来平衡膜两侧的水蒸气分压,在保证氨氮传质通量的情况下最小化水分传质。操作结束后接收液中铵盐达到超饱和状态,冷却至常温即可回收铵盐晶体。结果表明,当进料侧沼液温度为40℃时,近饱和磷酸二氢铵温度需提高至47℃,而使用硫酸为吸收剂时,近饱和硫酸铵溶液温度需提高至65℃。酸液温度升高对氨通量也有促进作用,氨通量由40℃时的10.70 g/(m^(2)·h)小幅提升至70℃时的14.90 g/(m^(2)·h)。进料侧氨氮质量浓度的提升可显著增加氨氮回收通量。磷酸二氢铵为吸收剂时,试验6 h后晶体中的氨氮回收率为77.60%,采用硫酸为吸收剂时可提高至92.20%。继续延长处理时间,晶体中的氨氮回收率甚至超过100%。显然,采用膜蒸馏结晶技术回收沼液氨氮具一定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可为沼液氨氮的高价值回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液 结晶 膜蒸馏 水分传质 高价值回收
下载PDF
基于微纳米气泡臭氧曝气的饮用水厂有机物强化处理技术研究
6
作者 马艳 吴俊 周维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41-1150,共10页
为提升饮用水厂原水混凝及前/后臭氧处理等重要工艺段的有机物去除率,对比研究了微纳米气泡(MNBs)与普通曝气盘2种曝气方式下的臭氧传质效率,开展了MNBs对水厂原水混凝效果影响小试,并对2种曝气方式下前/后臭氧处理工艺段有机物及藻类... 为提升饮用水厂原水混凝及前/后臭氧处理等重要工艺段的有机物去除率,对比研究了微纳米气泡(MNBs)与普通曝气盘2种曝气方式下的臭氧传质效率,开展了MNBs对水厂原水混凝效果影响小试,并对2种曝气方式下前/后臭氧处理工艺段有机物及藻类等的去除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本研究中的微气泡发生器产生纳米气泡数量为1.2×10^(8)个/mL,中值粒径显著低于100μm,有利于MNBs臭氧(MNBs-O_(3))在水中停留较长时间;在水厂原水中加入12.5%(体积比)的MNBs水时,MNBs吸附疏水性有机物及产生羟基自由基的特征可以显著提高混凝沉淀效果,使UV254下降幅度达到15%。2)在前臭氧处理过程中,原水经MNBs-O_(3)处理后,出水110 kDa峰消失而小于1 Da部分出现新峰,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去除率约为15%(远低于普通曝气盘的50%)且总有机碳与UV254未发生显著变化;在后臭氧处理过程中,MNBs-O_(3)处理后BOD5上升了40%,TOC上升了36%,UV254则先上升后下降。该结果说明MNBs-O_(3)在前臭氧处理过程中可以将芳香族有机物分解为含氧类链状有机物,MNBs-O_(3)较长的停留时间使其更易将大分子有机物转换为小分子有机物,而后臭氧处理过程中MNBs-O_(3)可以进一步提高对水中残留的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率。3)MNBs-O_(3)对藻类的去除率可达25%,且MNBs-O_(3)处理不会增加水中溴酸盐浓度,后续可借助MNBs的气浮功能进一步提升其效率。尽管MNBs替代普通曝气盘使电能消耗上升约30%,但MNBs会大幅缩短进气时间,减少O_(3)使用量。本研究结果为MNBs在原水混凝及前/后臭氧处理过程中的应用建立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米气泡(MNBs) 臭氧 有机物 饮用水 传质效率
下载PDF
CHPPO工艺氧化液耦合除杂技术的研究与工业应用
7
作者 董霄 白志山 +3 位作者 杨晓勇 殷伟 刘宁普 于启凡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30-1641,共12页
异丙苯过氧化氢法(CHPPO)是生产环氧丙烷的绿色新工艺,然而如何从异丙苯氧化液中脱除有机酸和Na+等杂质一直是CHPPO工艺的关键问题。针对现有碱水洗单元洗涤塔设备投资高、占地面积大、传质效果不佳等问题,通过小试和中试实验,开发了基... 异丙苯过氧化氢法(CHPPO)是生产环氧丙烷的绿色新工艺,然而如何从异丙苯氧化液中脱除有机酸和Na+等杂质一直是CHPPO工艺的关键问题。针对现有碱水洗单元洗涤塔设备投资高、占地面积大、传质效果不佳等问题,通过小试和中试实验,开发了基于静态混合和聚结分离的耦合除杂技术,并研究了一系列操作条件对耦合技术分离性能的影响,实现了异丙苯氧化液高效除杂。结果表明,在NaOH溶液浓度为1.5%,碱液用量为氧化液进料量的4%~5%、纯水用量3%~5%、自循环量10%~15%的条件下,处理后的氧化液总酸含量低于10 mg/L,Na+低于0.5 mg/L。此外,耦合除杂技术在某石化工业装置上实现了首次工业应用,处理后的氧化液有机酸含量为33 mg/L、Na^(+)含量为0.4 mg/L,满足环氧化工段对前处理的技术要求,同时减少了5%的碱、水用量,显著增加了装置的绿色属性。该技术为解决氧化液深度净化问题和促进环氧丙烷合成工艺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极具前景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苯过氧化氢法 CHP氧化液 聚结 传质 分离 碱水洗
下载PDF
废旧金属旋转偏析纯化再生机理与方法
8
作者 张厚源 钱国余 +1 位作者 庞嘉晨 王志 《矿冶》 CAS 2024年第1期52-63,共12页
针对传统废旧金属回收方法流程长、效率低、传质慢的问题,借助水模型试验开展旋转偏析过程杂质强化去除的机理研究,为旋转偏析技术回收废旧金属提供动力学基础。试验分别通过流场可视化处理和流速的测定对溶质在废旧金属熔体中的传输进... 针对传统废旧金属回收方法流程长、效率低、传质慢的问题,借助水模型试验开展旋转偏析过程杂质强化去除的机理研究,为旋转偏析技术回收废旧金属提供动力学基础。试验分别通过流场可视化处理和流速的测定对溶质在废旧金属熔体中的传输进行分析,发现旋转偏析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杂质原子在熔体中的传质效率,降低生长界面处杂质的传质阻力。水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旋转偏析炉内流场的循环运动模式有利于杂质向远离生长界面处运动,但在低转速条件下循环流动较弱,杂质的排除能力随着转速的增加而增加,但当转速增加到800r/min时,杂质无法有效向远结晶器端输送,不利于杂质去除;平均流速随着结晶器转速的增加而增加,结晶器转速从200r/min增加到800r/min时,各点流速平均增大2倍;流场平均流速随着结晶器浸入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结晶器转速为200r/min时,随着结晶器浸入水深的1/2增加到4/5,近结晶器液面端流速从0.02m/s增加到0.04m/s,其他各测速位点流速均有明显提高,平均流速增大1倍;流场平均流速随着结晶器直径与坩埚直径比例增大而增大,直径比从1/7增大到1/2,流场内平均流速增大了4倍左右。试验证明,适当增大转速、结晶器浸入深度以及结晶器与坩埚的直径比都能提高旋转驱动力,从而提高溶质在熔体中的传输速率,获得高效、均匀的浓度场。本研究中,在结晶器与坩埚直径比为1/3、结晶器浸入深度为4/5时,杂质的传输效果和浓度场的均匀度均较好,有利于旋转偏析过程杂质的有效脱除。在水模型基础上开展的铝熔体旋转偏析除杂研究结果表明,在结晶器转速为400r/min时,铅的去除效率最高可以达到66%,旋转偏析回收废旧金属资源可以改善传统回收方法流程长、效率低的问题,实现金属杂质的深度高效去除,满足金属资源的高值化回收利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金属再生 杂质分离 水物理模型 强化传质
下载PDF
汽提净化水回用原油电脱盐过程的溶解性有机物转移特征
9
作者 张瑞 寇悦 +4 位作者 孙鹤 王辰予 李琢宇 王庆宏 陈春茂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53-2160,共8页
汽提净化水回用原油电脱盐是炼化企业重要的节水措施。本研究基于气相色谱-质谱和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组合分析,从微观层次上探究了汽提净化水回用电脱盐过程的溶解性有机物转移特征。电脱盐过程中,汽提净化水有13种芳香胺类、34种... 汽提净化水回用原油电脱盐是炼化企业重要的节水措施。本研究基于气相色谱-质谱和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组合分析,从微观层次上探究了汽提净化水回用电脱盐过程的溶解性有机物转移特征。电脱盐过程中,汽提净化水有13种芳香胺类、34种含氮杂环类、13种中长链烷基酚类和1种醚类化合物转移到油相,对油品品质影响轻微,对油品收率有所促进,同时可将电脱盐污水的有机负荷总量降低约50%。原油中的8种环烷酸类、7种含氧杂环类、3种短链烷基酚类、504种低不饱和度的O_(2)、O_(4)、O_(3)S_(1)和N_(1)O_(3)类以及186种高不饱和度的O_(4)S_(1)和N1O_(2)类化合物转移到水相,使得电脱盐污水的有机污染组成更为复杂,急性生物毒性更强。本研究对于掌握高浓度点源污水的水质特性、提高炼化企业污水管控水平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提净化水 原油电脱盐 溶解性有机物 转移特征 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
下载PDF
超临界工况下水在换热表面传热特性研究进展
10
作者 任潞 周浩杰 +3 位作者 殷晶晶 丁降雪 阮殿波 所新坤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9-17,共9页
对于超临界水传热特性的研究,自21世纪初以来呈快速增长的态势发展.该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超临界水换热性能的研究,系统分析了浮升力、壁面热流密度、质量流速、压力等因素对其流动换热特性的影响.众多结果表明:浮升效应引起... 对于超临界水传热特性的研究,自21世纪初以来呈快速增长的态势发展.该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超临界水换热性能的研究,系统分析了浮升力、壁面热流密度、质量流速、压力等因素对其流动换热特性的影响.众多结果表明:浮升效应引起的剪切应力和径向流速的变化会导致传热恶化;通过减小热流密度,提高质量流速能有效改善传热.目前研究中给出了超临界水一般传热关系式,但其适用精度还需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水 换热 浮升力 热流密度 质量流速
下载PDF
Radiation-Chemical Situation of the Waters of the Middle Reach of the River Yenisei (Russian Federation)
11
作者 L. Bondareva A. Zhizhaev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0年第9期1-11,共11页
关键词 俄罗斯联邦 辐射化学 水域 人工放射性核素 中游 金属复合物 物理化学方法 悬浮物质
下载PDF
无烟煤储层煤层水的相变传质过程及其煤层气开发的工程启示
12
作者 刘世奇 王鹤 +3 位作者 桑树勋 胡秋嘉 贾慧敏 毛崇昊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138-3150,共13页
科学认识煤层孔裂隙中流体流动与传质机理是实现煤层气高效产出的治本之策。煤层气开发过程中,煤层水的赋存和运移产出特征不仅决定了煤层气井疏水降压效果,同时显著影响了CH4解吸、运移、产出过程,对煤层气井高效排采管控至关重要。以... 科学认识煤层孔裂隙中流体流动与传质机理是实现煤层气高效产出的治本之策。煤层气开发过程中,煤层水的赋存和运移产出特征不仅决定了煤层气井疏水降压效果,同时显著影响了CH4解吸、运移、产出过程,对煤层气井高效排采管控至关重要。以沁水盆地南部樊庄区块为例,基于煤层水赋存形式、产出过程和流动形态的认识,开展了煤层水相变传质机制的研究,并量化了工程背景下无烟煤储层煤层水相变传质的阈值孔径,探讨了其对煤层气开发的工程启示。结果表明:煤层水的赋存状态可动态转变,流体压差是发生动态转变的主要机制。水的单相流动阶段,可动水的运移主要受表面张力作用;工程背景下,大孔(孔径>50 nm)尺度孔裂隙中可动水的运移产出是煤层压力整体释放的前提,并奠定了煤层气井高产稳产的基础。气水两相流条件下,束缚水(毛管水)向可动水的转变受煤岩润湿性以及气水之间的界面性质与相互作用的重要影响,并因毛管效应发生而压力条件要求增加。其中,泡状流和气团流为主的阶段,CH4的解吸产出促进了部分介孔(2~50 nm)尺度孔裂隙中束缚水(毛管水)向可动水的转变,并决定了煤层压力的整体释放效果;指示了见套压后,煤层压力的整体释放是气水两相共同作用的结果,排水阶段向降压采气阶段缓慢过渡对煤层气井高产是必需,持续憋压可能造成介孔尺度孔裂隙中过早形成段塞流,不利于煤层气井高产稳产。随煤层压力降低,等效孔径>40 nm的孔裂隙中的液态水可汽化脱离形成气态水自由水,与吸附态CH4形成竞争吸附/解吸,而等效孔径<40 nm的孔裂隙中的煤层水则以液态形式保存或进行润湿迁移,对气水两相流阶段束缚水(毛管水)向可动水的转变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井 相变传质 毛管效应 气水两相流 无烟煤 樊庄区块
下载PDF
酸处理钛毡对质子交换膜电解槽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欧阳韬 杨扬 +3 位作者 张亮 李俊 朱恂 廖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6955-6964,共10页
多孔传输层是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系统中关系到气水的高效输运和电子有效导通的重要部件。该文采用盐酸和草酸对商用钛毡进行蚀刻处理,获得具有优异电化学性能的酸处理钛毡。对酸处理后钛毡的表面形貌及元素成分表征说明:酸处理能有效... 多孔传输层是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系统中关系到气水的高效输运和电子有效导通的重要部件。该文采用盐酸和草酸对商用钛毡进行蚀刻处理,获得具有优异电化学性能的酸处理钛毡。对酸处理后钛毡的表面形貌及元素成分表征说明:酸处理能有效去除钛毡表面的氧化层,并且不会对钛毡本身的化学性质和孔隙结构产生影响。接触电阻与电化学测试显示:酸处理后的钛毡接触电阻得到有效降低,相同电流密度下采用草酸处理钛毡的电解槽低至1.8V,较未处理钛毡电压下降10%。同时,得益于酸处理后钛毡微观结构和湿润性的变化,相较于普通钛毡,酸处理钛毡能显著优化电解槽运行中的传质过程。结果表明:采用质量分数为10%的草酸溶液80℃处理20min的钛毡具有最小的极化损失,能有效提高电解槽的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电解水 钛毡 酸处理 接触电阻 传质优化
下载PDF
间接干燥条件下污泥传热传质模型开发及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伟 查于东 +3 位作者 李增耀 周凌峰 季大鹏 单威伟 《当代化工研究》 2023年第9期170-173,共4页
本文基于傅里叶导热定律和Richards含水率方程,并在方程中添加水分蒸发率源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间接干燥条件的污泥干燥传热传质模型。通过与水平加热表面污泥干燥实验进行对比,发现新模型能正确反映含水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与实验值吻... 本文基于傅里叶导热定律和Richards含水率方程,并在方程中添加水分蒸发率源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间接干燥条件的污泥干燥传热传质模型。通过与水平加热表面污泥干燥实验进行对比,发现新模型能正确反映含水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与实验值吻合度良好。采用验证后的模型分析了不同壁面温度条件下污泥平均温度、含水率及蒸发速率的变化特性。本文模型研究为开发适用于工程的干燥机优化设计方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干燥 传热传质 模型开发 污泥含水率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体溶解性有机质分子组成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都诚 王超 +2 位作者 郝智能 岳前升 张洪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6-62,共7页
为揭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体中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的组成变化特征,采集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沿线及丹江口水库水样,利用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ourier Transform Ion Cyclotron Resonance Mass Spectrometr... 为揭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体中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的组成变化特征,采集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沿线及丹江口水库水样,利用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ourier Transform Ion Cyclotron Resonance Mass Spectrometry,FT-ICR MS)分析了DOM的分子组成及其空间变化,并探讨了总干渠沿线DOM变化成因和环境意义。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和总干渠均检出DOM物质3200余种,仅含C、H和O的物质(CHOs)为主要组分,约占所有检出物质的61%,含C、H、O和N的物质(CHONs)占30.5%~31.5%,含C、H、O和S的物质(CHOSs)仅占7.3%~8.4%,结合O/C和H/C分类,丹江口水库和总干渠水体DOM主要组分为木质素(60%以上)。相较于丹江口水库,总干渠水体DOM组分发生了较大变化,蛋白质类组分占比由3.70%升至8.65%,表明总干渠中有蛋白质生成;稠环类物质占比由9.43%下降至4.77%,单宁酸类的变化趋势与稠环类物质类似。总干渠局部区域藻类增殖过程是引起总干渠中CHONs和CHOSs类DOM组分和占比升高的主要原因。研究成果可为科学认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体水质变化过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质 超高分辨质谱 跨流域调水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下载PDF
表面疏水型海藻酸钠微球保水剂缓释性能调控机制
16
作者 柳佳利 白波 孙钰琨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0-35,共6页
释水速度快与机械性能差极大地限制了海藻酸钠凝胶微球在保水方面的应用,表面疏水改性是改善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以SA(海藻酸钠)和PVA(聚乙烯醇)组成的载水微球为基质,通过BW(蜂蜡)表面修饰,制备具有疏水缓释性能的环境友好型BW@SA/PV... 释水速度快与机械性能差极大地限制了海藻酸钠凝胶微球在保水方面的应用,表面疏水改性是改善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以SA(海藻酸钠)和PVA(聚乙烯醇)组成的载水微球为基质,通过BW(蜂蜡)表面修饰,制备具有疏水缓释性能的环境友好型BW@SA/PVA复合微球。研究复合微球的微观结构、机械性能、溶胀性能和土壤保水性能,探讨BW@SA/PVA复合微球的保水调节机制。结果表明:复合微球表面的BW修饰层可有效地降低海藻酸钠凝胶微球孔隙度并提高微球的机械强度,从而使海藻酸钠凝胶微球内外水分的传质阻力得到显著增强。其中SA与BW质量比为1∶1的BW@SA/PVA复合微球具有最好的形貌结构和保水性能,相比于SA/PVA复合微球,BW@SA/PVA复合微球(1∶1)的机械性能提高了13.18%,土壤保水性能提高了26.11%,且在水中的溶胀过程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凝胶微球 蜂蜡 表面疏水 保水剂 传质阻力
下载PDF
水车驱动式生物转盘氧传质模型的构建
17
作者 查晓 马骏 吕锡武 《净水技术》 CAS 2023年第8期111-116,共6页
水车驱动式生物转盘将生物转盘与跌水充氧相结合,实现高效充氧。经理论分析与试验校核,为水车生物转盘建立氧传质模型。将水车生物转盘充氧过程简化为跌水过程充氧和盘片转动充氧两部分,对两部分分别建立模型。跌水过程以双膜理论为基础... 水车驱动式生物转盘将生物转盘与跌水充氧相结合,实现高效充氧。经理论分析与试验校核,为水车生物转盘建立氧传质模型。将水车生物转盘充氧过程简化为跌水过程充氧和盘片转动充氧两部分,对两部分分别建立模型。跌水过程以双膜理论为基础,从物料平衡角度建立氧传质模型。盘片转动过程以体积修正系数为基础,对Kim&Molof模型进行修正,建立充氧模型。二者结合,经理论推导与试验校正得出最终的水车生物转盘充氧模型。模型结果显示,水车生物转盘充氧能力与初始溶解氧浓度、跌水高度、盘片转速、装置尺寸及温度有关。此模型的建立为其他改进型生物转盘的氧传质模型的建立提供了有效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车驱动式生物转盘 氧传质模型 跌水充氧 双膜理论 氧传质性能
下载PDF
油包水乳状液体系中水合物生长行为研究进展
18
作者 王唯 张东旭 +2 位作者 李遵照 王晓霖 黄启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55-1166,共12页
油包水乳状液中水合物生长行为的差异会影响水合物的生长速率和生成量,为多相管道的安全运行和流动保障策略的制定带来挑战。本文结合国内外关于油包水乳状液中水合物生成行为的实验及理论研究成果,系统阐述了水合物生成实验研究方法及... 油包水乳状液中水合物生长行为的差异会影响水合物的生长速率和生成量,为多相管道的安全运行和流动保障策略的制定带来挑战。本文结合国内外关于油包水乳状液中水合物生成行为的实验及理论研究成果,系统阐述了水合物生成实验研究方法及水合物生长过程常用量化指标,总结了油水体系中油相组成、含水率等因素对水合物生长行为的影响规律,分析了油包水乳状液中水合物的生长机理和量化模型的研究进展。文章指出,油包水乳状液中水合物生成方法和量化指标已较为完善,对影响因素和生长机理的认识正日趋深入。未来应进一步探明多组分复杂体系下的水合物生长动力学行为,并从微观角度深入对油水体系中水合物壳体结构及生长机理的理解,最终建立适用于实际多相管道的水合物生长速率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 传质 动力学 流动保障 油包水乳状液 生长行为
下载PDF
图案化膜对PEMFC阴极质量传递的影响研究
19
作者 陈鑫 覃文山 +1 位作者 解玄 尹必峰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48-352,共5页
为了探究图案化膜通过影响单电池内部水气输运机制进而影响电池性能这一中间机理过程,建立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单电池模型,并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对比了微孔图案膜和凸起图案膜的性能,发现微孔膜的效果更佳。探究了质子交换膜阴极表... 为了探究图案化膜通过影响单电池内部水气输运机制进而影响电池性能这一中间机理过程,建立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单电池模型,并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对比了微孔图案膜和凸起图案膜的性能,发现微孔膜的效果更佳。探究了质子交换膜阴极表面微孔的半径和数量对燃料电池性能和阴极质量传递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孔的存在可以起到一定的微储水作用,使膜的湿润性增加,进而利于质子传导,这也是相较于凸起膜,微孔膜性能更好的主要原因。随着微孔半径的增加,膜的储水能力增大,产生的电流密度逐渐变大。随着微孔数量的增多,膜表面水含量和电流密度也有一定的升高趋势,但趋势均不太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图案化膜 质量传递 微储水作用
下载PDF
间接蒸发冷却空调传热传质过程研究进展
20
作者 田炜丰 李征涛 +3 位作者 廖李平 李成龙 韩盼 杨志明 《制冷技术》 2023年第3期70-77,共8页
由于间接蒸发冷却空调中喷淋水的蒸发,二次空气与水发生了传热传质,这是一个复杂的耦合过程。本文简要介绍了间接蒸发冷却空调的运行原理,在焓湿图上分析了二次空气的变化过程,整理了二次空气、喷淋水、蒸发冷却器结构等因素对传热传质... 由于间接蒸发冷却空调中喷淋水的蒸发,二次空气与水发生了传热传质,这是一个复杂的耦合过程。本文简要介绍了间接蒸发冷却空调的运行原理,在焓湿图上分析了二次空气的变化过程,整理了二次空气、喷淋水、蒸发冷却器结构等因素对传热传质过程的影响,从实验和仿真两个方面概括了现阶段国内外的研究方法和成果,总结了现有传热传质过程研究的不足,指出了下一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蒸发冷却器 传热传质 水膜 二次空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