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teorological applications of precipitable water vapor measurements retrieved by the national GNSS network of China 被引量:7
1
作者 Liang Hong Cao Yunchang +3 位作者 Wan Xiaomin Xu Zhifang Wang Haishen Hu Heng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15年第2期135-142,共8页
In this study, the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 network of China is discussed, which can be used to monitor atmospheric precipitable water vapor (PWV). By the end of 2013, the network had 952 GNSS sit... In this study, the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 network of China is discussed, which can be used to monitor atmospheric precipitable water vapor (PWV). By the end of 2013, the network had 952 GNSS sites, including 260 belonging to the Crustal Movement Observation Network of China (CMONOC) and 692 belonging to the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GNSS network (CMAGN). Additionally, GNSS observation collecting and data processing procedures are presented and PWV data quality control methods are investigated. PWV levels as determined by GNSS and radiosonde are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GNSS estimates are generally in good agreement with measurements of radio- sondes and water vapor radiometers (WVR). The PWV retrieved by the national GNSS network is used in weather forecasting, assimilation of data into 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 models, the validation of PWV estimates by radiosonde, and plum rain monitoring. The network is also used to monitor the total ionospheric electron cont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cipitable water vapor (PWV)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 Crustal Movement ObservationNetwork of China (CMONOC)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GNSS network (CMAGN) water vapor radiometers wvr Quality control Meteorological application Assimilation
下载PDF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bility of Water Vapor Content during 1961-2011 in Tianshan Mountains,China 被引量:2
2
作者 HU Wen-feng YAO Jun-qiang +1 位作者 HE Qing YANG Qing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5年第3期571-581,共11页
Based on the climate factors data and surface vapor pressure (SVP) data of 44 weather stations in Tianshan Mountains during the years 1961-2011,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water vapor content (WVC) estimation model ... Based on the climate factors data and surface vapor pressure (SVP) data of 44 weather stations in Tianshan Mountains during the years 1961-2011,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water vapor content (WVC) estimation model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nthly WVC of radiosonde and corresponding SVP and analyzes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bility of WVC and their caus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WVC is linearly and negatively related to the elevation and longitude (Vertical zonality and Longitude zonality), while it was not linearly related to the latitude. The westerly wind, geographical situation and sea level elevation composed complex surface conditions to influenc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WVC in the Tianshan Mountains. The Mann-Kendall (M-K) statistical test shows a significant increasing trend in the mean annual WVC in Tianshan Mountains during 1961- 2011(P 〈 0.001), with a rate of 0.23 mm/decade, and indicates an abrupt turning point in 1985 (P.〈0.001).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WVC a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to the temperature, especially during the winter, but the summer WVC a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to the precipitation. In addition, the 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 Index (NAOI) and the Arctic Oscillation Index (AOI) a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to the winter WVC in the Tianshan Mountains. As a new Microwave radiometric profilers (MWRPs) instrument, the MP- 3000A provides continuous, real-time and high temporal resolution atmospheric profiles up to 10 km. In order to monitor water vapor and atmosphere profiles in Tianshan Mountains, an MP-3000A was established in Urumqi (43.8°N, 87.58°N) in May 2008.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P-3oooA was applicable to this area, and the evolutionary process of water vapor and the WVC peak values of MP- 3000A were a strong signal for rainstorm and flood forecasts for Urumqi and the Tianshan Mounta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vapor content Spatial variability Temporal variability Microwave radiometers Tianshan Mountains
下载PDF
基于一维变分法的微波辐射计反演边界层温湿廓线
3
作者 黄威 李宛桐 +3 位作者 胡帅 脱宇峰 鱼艇 倪祥龙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99-1708,共10页
地基微波辐射计能够克服星载遥感对低层大气不敏感的缺点,在边界层大气探测方面更具优势.一维变分反演算法考虑了辐射传输过程等物理机制,在应用于微波辐射计的反演时具有很高的可信度.针对微波辐射计信息含量较低以及一维变分算法收敛... 地基微波辐射计能够克服星载遥感对低层大气不敏感的缺点,在边界层大气探测方面更具优势.一维变分反演算法考虑了辐射传输过程等物理机制,在应用于微波辐射计的反演时具有很高的可信度.针对微波辐射计信息含量较低以及一维变分算法收敛率不高等问题,提出利用地面气象要素改进算法在近地面层的反演精度和引入正则化算子提升算法的收敛特性.利用探空数据对上述改进方法的提升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地面气象要素的引入使得反演算法在地表温湿度的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了78.2%和55.5%,对于上层大气温湿廓线也有小幅提升;正则化算子对算法的反演时间和反演精度影响很小,但是可以显著地减少未收敛样本个数和提升反演廓线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变分 温湿廓线 微波辐射计 正则化算子
下载PDF
长白山麓夏秋季气态和液态水分布特征
4
作者 孙钦宏 马洪波 +2 位作者 齐彦斌 于冬佳 樊嘉璐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4年第1期47-53,共7页
利用2019—2020年6—10月中国气象局吉林云物理野外科学试验基地MWP967KV型多通道微波辐射计、地面雨量计及L波段探空雷达资料,分析了长白山麓夏秋季大气中气态和液态水分布及其在降水前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微波辐射计反演数据与探空... 利用2019—2020年6—10月中国气象局吉林云物理野外科学试验基地MWP967KV型多通道微波辐射计、地面雨量计及L波段探空雷达资料,分析了长白山麓夏秋季大气中气态和液态水分布及其在降水前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微波辐射计反演数据与探空雷达数据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但反演值整体偏大。大气可降水量(PWV)和液态水路径(LWP)呈一峰一谷日变化特征,峰值出现在夜间而谷值出现在白天,有降水时峰值出现在01:00—03:00,谷值出现在11:00前后。受长白山地形和森林植被影响,PWV和LWP月平均最大值分别出现在8月和9月。PWV在降水前和降水中分布频率均呈现先升后降趋势,而降水前LWP在0.00~0.42 mm内频率占比最高;降水强度越强,PWV及LWP频率分布越集中,PWV大于45 mm、LWP大于4.20 mm出现强降水的可能性较大。降水开始前1 h内LWP和PWV均出现跃增,LWP跃增幅度更明显,该特征可作为降水临近预报、人工增雨作业条件分析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计 大气可降水量 液态水路径
下载PDF
基于微波辐射计资料的祁连山东段大气水汽和液态水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4
5
作者 把黎 奚立宗 +3 位作者 蔡迪花 庞朝云 张鑫海 尹春 《干旱气象》 2023年第1期64-72,共9页
气候变暖背景下全球干旱风险升高,而对气候变化高敏感的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尤为突出,严重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开发空中云水资源是解决该区域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利用甘肃永登国家气象观测站地基多通道微波辐射计资料... 气候变暖背景下全球干旱风险升高,而对气候变化高敏感的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尤为突出,严重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开发空中云水资源是解决该区域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利用甘肃永登国家气象观测站地基多通道微波辐射计资料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研究祁连山东段大气水汽和液态水的时空分布及不同性质降水前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受大气环流、地形、边界层及局地和区域天气气候条件等多因素影响,祁连山东段98%以上的水汽集中在6.0 km以下,大气水汽密度随高度下降,液态水含量则随高度先增后减。降水天气背景下,水汽密度及液态水含量明显增大,且液态水含量最大值出现高度有所降低。(2)水汽及液态水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大气可降水量远大于冬季,夏季液态水垂直伸展高度及最大值出现高度均大于冬季。(3)水汽及液态水日变化明显,且存在季节差异。水汽日峰值出现在下午至傍晚,谷值出现在清晨至中午;夏半年峰值及谷值出现时间较冬半年迟,且峰谷值变化幅度更大。液态水垂直伸展高度白天高于夜间,且夏半年垂直分布较冬半年深厚。(4)大气可降水量存在10~20 d和8 d左右的主周期,夏、秋季4~7 d和21~32 d的周期变化也比较明显。(5)不同类型降水前水汽及液态水均存在跃增现象,但跃增量、跃增时间及高度存在差异。其中,7—8月积层混合云降水前跃增时间最早,积云降水前跃增量最大、跃增高度最高,而暖云降水前跃增高度明显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水汽 大气液态水 祁连山东段 时空分布 微波辐射计
下载PDF
内蒙古中部干旱半干旱区水汽和液态水特征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苏立娟 衣娜娜 +2 位作者 郑旭程 史金丽 邓晓东 《干旱气象》 2023年第2期251-259,共9页
基于多通道微波辐射计数据与呼和浩特站逐小时降水数据分析2017、2018年4—9月内蒙古中部干旱和半干旱区35个降水日积分水汽含量、积分液态水含量月变化特征,进一步分析层状云稳定性降水和积状云对流性降水中液态水含量、水汽含量的垂... 基于多通道微波辐射计数据与呼和浩特站逐小时降水数据分析2017、2018年4—9月内蒙古中部干旱和半干旱区35个降水日积分水汽含量、积分液态水含量月变化特征,进一步分析层状云稳定性降水和积状云对流性降水中液态水含量、水汽含量的垂直分布特征和积分液态水含量、积分水汽含量的相位特征。结果表明,降水日积分水汽含量和积分液态水含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两者均在夏季和初秋较大。降水发生前积分水汽含量与积分液态水含量有明显跃增,这种变化在对流性降水中更明显,且超过80%的样本显示积分水汽含量与积分液态水含量存在反相位变化。对流性降水水汽含量主要分布在0~6 km高度,且随高度递减,而液态水含量随高度先增加后减小;稳定性降水水汽含量和液态水含量的垂直分布与对流性降水一致,但两者均小于对流性降水。基于积分水汽含量与积分液态水含量的降水发生判断条件对指导当地人工增雨作业、缓解旱情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计 内蒙古中部 水汽含量 液态水含量 降水
下载PDF
祁连山水汽、云液态水变化特征分析
7
作者 寇梦刚 张文煜 +2 位作者 毛文茜 孔令彬 程楠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9-35,共7页
利用2020年6-9月祁连山南坡和北坡微波辐射计、地面自动气象站、毫米波云雷达以及ERA5再分析资料,分析祁连山区南、北坡降水天气中水汽、云液态水含量的变化特征,探讨南、北坡降水前的水汽、云液态水含量的特征差异.结果表明,微波辐射... 利用2020年6-9月祁连山南坡和北坡微波辐射计、地面自动气象站、毫米波云雷达以及ERA5再分析资料,分析祁连山区南、北坡降水天气中水汽、云液态水含量的变化特征,探讨南、北坡降水前的水汽、云液态水含量的特征差异.结果表明,微波辐射计在祁连山反演得到的水汽含量和云液态水含量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降水过程的变化特征.祁连山水汽、云液态水含量均存在两个拐点,其南坡和北坡的两个拐点基本相同,分别为降水前4 h和降水前1 h,前者拐点水汽、云液态水含量小时斜率较大,后者在拐点后会出现跃增现象;南坡的水汽、云液态水含量值分别大于15.0、0.3 mm,小时斜率分别大于0.81、0.025,北坡的水汽、云液态水含量值分别大于10.0、0.2 mm,小时斜率分别大于0.26、0.055.这些现象可预测云系正处于降水的产生阶段以及人工增雨作业条件期间.南坡的水汽含量大于北坡,降水前云液态水含量的跃增幅度小于北坡,水汽、云液态水含量的阈值分别比北坡大5.0、0.1 mm.南坡的降水出现时刻比北坡提前约50 min,且降水持续时间比北坡短,降水总量比北坡少,初步推测是由于地形云在南坡形成,在地形、山区风场及天气系统等条件作用下,翻越山脊到达北坡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水汽含量 云液态水含量 特征分析 微波辐射计
下载PDF
基于机载微波辐射计的天津地区典型层状云水汽和液态水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聂皓浩 王婉 +1 位作者 郭晓军 林晓萌 《干旱气象》 2023年第4期599-606,共8页
基于2016年11月20日机载微波辐射计GVR(G-band water Vapor Radiometer)和热线含水量仪探测资料以及FY-2E卫星云顶亮温、天津塘沽站雷达组合反射率、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 Prediction,NCEP)/国家大气... 基于2016年11月20日机载微波辐射计GVR(G-band water Vapor Radiometer)和热线含水量仪探测资料以及FY-2E卫星云顶亮温、天津塘沽站雷达组合反射率、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 Prediction,NCEP)/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NCAR)FNL再分析资料,分析天津地区典型层状云水汽和液态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层状云的液态水路径自云底向上随高度上升而减小,到达冰云高度后减至0 mm,而积分水汽含量自地面向上随高度上升逐渐减小,在云上3 500 m高度平飞过程中稳定在0.3~0.5 cm。液态水密度随高度上升先增后减,在云底(900 m)以上GVR探测的液态水均为过冷水,在上升过程中过冷水主要分布在900~2 400 m高度,密度最大为0.63 g·m^(-3),而在下降过程中主要分布在900~1 600 m高度,密度最大为0.78 g·m^(-3)。相比热线含水量仪,GVR能更好地反映云中过冷水含量及过冷层高度和厚度。水汽主要源于平流输送,水汽密度在400 m高度向上不断增大,在云底附近明显积聚后迅速减小,在1 400~3 000 m高度波动变化。随着降水的临近,飞机下降阶段的最大水汽密度增大且高度上升,水汽大值层厚度增大,可为降水预报及人工影响天气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微波辐射计 层状云 水汽 云中液态水 分布特征
下载PDF
基于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的关中平原中部大气气态和液态水分布特征
9
作者 王雯燕 王瑞英 +2 位作者 雷连发 樊超 李国平 《干旱气象》 2023年第5期774-782,共9页
大气云水含量分布及演变规律研究对于区域云水资源开发利用意义重大。利用2017年10月至2020年12月陕西泾河站MWP967KV型地基多通道微波辐射计探测资料,分析关中平原中部大气云水含量时间变化特征,并结合地面降水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资... 大气云水含量分布及演变规律研究对于区域云水资源开发利用意义重大。利用2017年10月至2020年12月陕西泾河站MWP967KV型地基多通道微波辐射计探测资料,分析关中平原中部大气云水含量时间变化特征,并结合地面降水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资料,通过个例对比分析不同云系降水前水汽和液态水发展演变特征。结果显示:关中平原中部水汽夏季最高,秋季次之,冬季最低,峰值在7月,谷值在12月;液态水秋季和夏季较高,冬季最低,峰值在9月,谷值在12月。水汽和液态水均呈现单峰单谷型日变化,峰谷出现时间存在差异,水汽日峰值夏季和秋季在07:00—08:00(北京时,下同)、春季在23:00、冬季在13:00,日谷值春夏秋三季在12:00前后、冬季在22:00;液态水日峰值春夏秋三季在07:00—09:00、冬季略晚(10:00),日谷值均在夜间。不同类型云系降水前云水含量增长用时不同,层状云系发展用时平均为15.6 h,其他积状云系平均为9.0 h,初期水汽均先于液态水发展,越临近降水时刻波动幅度越大,但降水触发前液态水率先跳变跃增,且不同季节层状云系触发降水时的水汽和液态水差异较大;午后强对流发展用时较短,平均为30 min,发展初期和降水触发前均是液态水率先变化和跳变跃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微波辐射计 水汽 液态水 时间分布 跃增 关中平原中部
下载PDF
利用地基微波辐射计反演兰州地区液态云水路径和可降水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1
10
作者 黄建平 何敏 +3 位作者 阎虹如 张北斗 闭建荣 靳秦建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48-558,共11页
液态云水路径(liquid water path,LWP)和可降水量(precipitable water vapor,PWV)是描述天气和气候的两个重要物理量。目前,针对液态云水路径和可降水量的直接观测较少,特别是在我国干旱半干旱黄土高原地区,至今没有获得系统的观测值。... 液态云水路径(liquid water path,LWP)和可降水量(precipitable water vapor,PWV)是描述天气和气候的两个重要物理量。目前,针对液态云水路径和可降水量的直接观测较少,特别是在我国干旱半干旱黄土高原地区,至今没有获得系统的观测值。本文利用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监测站(SACOL)近两年的微波辐射仪观测资料,分析了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液态云水路径和可降水量的变化特征。首先引入Liljegren et al.(2001)的反演方法并加以改进,计算得到适合黄土高原地区的反演参数,利用改进后的反演方法计算近两年的液态云水路径和可降水量。分析结果显示,与TP/WVP-3000型12通道微波辐射计的直接输出结果相比,本文反演结果与实际情况更加吻合。在SACOL代表的黄土高原地区,95%的云水路径值都在150g/m2以下,95%的可降水量值都在3cm以下。由于SACOL的降水受亚洲季风的影响,液态云水路径日均值冬季最小,秋季最大,其日变化规律显示半干旱区液态云水路径大体上呈双峰分布,峰值主要出现在日出和日落时分。卫星反演资料的年变化趋势与地基反演结果比较吻合。因此,运用卫星反演的液态云水路径来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空中云水资源是一种比较可信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云水路径 可降水量 微波辐射计 日变化 云和地球能量辐射系统
下载PDF
由地基微波辐射计测量得到的北京地区水汽特性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98
11
作者 刘红燕 王迎春 +3 位作者 王京丽 李炬 曹晓彦 熊斌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88-396,共9页
首先对比分析了三种测量水汽技术(地基微波辐射计、探空、GPS)之间的差异,得到地基微波辐射计与探空的差值为0.281cm,GPS与探空的差值为0.728cm,地基微波辐射计与GPS的差值为0.322cm。接着就地基12通道微波辐射计测量得到的水汽总量(简... 首先对比分析了三种测量水汽技术(地基微波辐射计、探空、GPS)之间的差异,得到地基微波辐射计与探空的差值为0.281cm,GPS与探空的差值为0.728cm,地基微波辐射计与GPS的差值为0.322cm。接着就地基12通道微波辐射计测量得到的水汽总量(简称PWV),分析了北京地区水汽在四个季节中的日变化特征。秋季日变化差为0.162cm,冬季日变化差为0.130cm,春季日变化差为0.229cm,夏季日变化差为0.276cm。另外,北京地区四个季节中水汽最大值/最小值出现频率最高的时间段呈现一定的特征。即四个季节中在北京时间00:00到00:59和23:00到23:59这两个时间段中,水汽出现最大值/最小值的概率较其他时间段都高,其中冬季在北京时间10:00到10:59之间出现最小值的概率最高。水汽总量PWV每小时变化率在四个季节中都存在这样的现象:出现正的水汽总量PWV每小时变化率的百分比与出现负的水汽总量PWV每小时变化率的百分比相当,几乎都为50%。最后就水汽与温度相关性做了分析,分别得到四个季节中各个小时水汽与温度的相关系数,结果显示各个小时水汽与温度的相关性在四个季节中,除了夏季从北京时间09:00到22:00为负相关外,其他时间段内都为正相关。而且各个小时水汽与温度的相关系数都按照秋、春、冬、夏的顺序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微波辐射计 水汽 日变化特征 温度 相关系数
下载PDF
对流层模型评估及其在GNSS精密单点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2
作者 陈猛 陈俊平 胡丛玮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9-234,共6页
以水汽辐射计(WVR)精确测定的天顶方向延迟值作为参考,评估Saastamoinen、GPT2、EGNOS、UNB3M四种常用对流层模型在上海地区的改正精度;并将WVR观测值及以上4种对流层模型计算的对流层延迟值作为真值应用到GNSS精密单点定位(PPP)中,评... 以水汽辐射计(WVR)精确测定的天顶方向延迟值作为参考,评估Saastamoinen、GPT2、EGNOS、UNB3M四种常用对流层模型在上海地区的改正精度;并将WVR观测值及以上4种对流层模型计算的对流层延迟值作为真值应用到GNSS精密单点定位(PPP)中,评估其对定位精度的影响。比较发现,GPT2模型的对流层改正精度比其余3种要好,其天顶干延迟(ZHD)的偏差均值与中误差分别为-0.11cm、±0.75cm,天顶湿延迟(ZWD)的平均偏差与中误差分别为-2.34cm、±7.67cm;和传统的PPP结果相比,采用WVR对流层观测值的定位精度提高了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汽辐射计 对流层模型 天顶延迟 精密单点定位
下载PDF
银川地区大气水汽、云液态水含量特性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8
13
作者 田磊 孙艳桥 +5 位作者 胡文东 杨建玲 翟涛 桑建人 常倬林 舒志亮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74-1779,共6页
基于双通道微波辐射计资料和地面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银川地区不同季节大气水汽含量和云液态水含量的日变化特征及各个时次的降水分布。结果表明,在银川地区,一年观测期内的大气水汽含量逐月变化与多年(1951-2010年)平均降水量逐月变化... 基于双通道微波辐射计资料和地面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银川地区不同季节大气水汽含量和云液态水含量的日变化特征及各个时次的降水分布。结果表明,在银川地区,一年观测期内的大气水汽含量逐月变化与多年(1951-2010年)平均降水量逐月变化的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达0.94;大气水汽含量的高值区出现在中午到傍晚时段,低值区出现在日出前后。春、夏、秋季夜间的云液态水含量大于白天;云液态水含量的高值区出现在日出前和傍晚,这种情况在夏、秋季尤为明显;云液态水含量和大气水汽两者间的日变化相关性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计 大气水汽 云液态水含量 日变化特征
下载PDF
基于水汽辐射计与GPS湿延迟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勇 柳林涛 刘根友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0-113,共4页
利用事后精密星历和快速预报星历分别解算GPS对流层延迟,由Saastamoinen模型求得对流层干延迟,对流层湿延迟为对流层延迟与干延迟的差值。精密星历与快速预报星历的GPS湿延迟结果和水汽辐射计观测数据比较,得出精密星历湿延迟结果与水... 利用事后精密星历和快速预报星历分别解算GPS对流层延迟,由Saastamoinen模型求得对流层干延迟,对流层湿延迟为对流层延迟与干延迟的差值。精密星历与快速预报星历的GPS湿延迟结果和水汽辐射计观测数据比较,得出精密星历湿延迟结果与水汽辐射计数据的差值的均方根为1.51cm;快速预报星历湿延迟与水汽辐射计数据的差值的均方根为1.52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延迟 水汽辐射计 对流层延迟 快速预报星历 精密星历
下载PDF
准实时地基GPS可降水量的解算方案与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勇 柳林涛 +1 位作者 郝晓光 丁克良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7-181,共5页
对准实时地基GPS可降水量的解算方案与可靠性的探讨,围绕三个方面展开:准实时GPS对流层延迟解算的最佳方案的确定;GPS可降水量与无线电探空资料的比较;GPS可降水量与水汽辐射计数据的比较。为了实时应用于气象领域,准实时对流层延迟的... 对准实时地基GPS可降水量的解算方案与可靠性的探讨,围绕三个方面展开:准实时GPS对流层延迟解算的最佳方案的确定;GPS可降水量与无线电探空资料的比较;GPS可降水量与水汽辐射计数据的比较。为了实时应用于气象领域,准实时对流层延迟的最佳方案为快速预报星历松弛解。在快速预报星历松弛解GPS可降水量与无线电探空数据的比较中,两者的相关性为0.88,绝对值均值为5.4 mm。GPS可降水量与水汽辐射计资料比较得到两者差值的均方根为1.68 mm。最后得到了最佳的准实时地基GPS可降水量的解算方案和在气象领域可降水量的反演的可行性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汽辐射计 对流层延迟 可降水量 无线电探空
下载PDF
遥感大气结构的地基12通道微波辐射计测量结果分析 被引量:44
16
作者 刘红燕 李炬 +1 位作者 曹晓彦 熊斌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2007年第2期222-229,共8页
用地基12通道微波辐射计在北京地区做了为期1年(2005年8月-2006年8月)的测量,测量得到的水汽总量与探空资料得到的水汽总量的相关系数在0.97以上。由神经网络反演得到的温度、湿度和水汽廓线与探空得到的结果,按照春、夏、秋、冬4个季... 用地基12通道微波辐射计在北京地区做了为期1年(2005年8月-2006年8月)的测量,测量得到的水汽总量与探空资料得到的水汽总量的相关系数在0.97以上。由神经网络反演得到的温度、湿度和水汽廓线与探空得到的结果,按照春、夏、秋、冬4个季节做了对比分析。同时分析了在2006年4月17日北京发生沙尘暴期间,微波辐射计观测的总水汽量的变化特征以及反演得到的各种廓线结构特征。发现在沙尘暴发生期间,北京的水汽总量出现明显增长,其最大值达到2.25cm,而2006年4月份的平均总水汽量为1.057 cm。且发生沙尘暴期间北京地面到1 km高度范围内温度升高,即发生沙尘暴时,边界层的热力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这些特征变化,地基12通道微波辐射计都可以观测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12通道微波辐射计 探空 水汽总量 廓线
下载PDF
GPS气象的可靠性检核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勇 梁洪有 +1 位作者 柳林涛 丁克良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2-123,共2页
本文通过对GPS湿延迟和水汽辐射计、GPS可降水量与无线电探空资料的比较,进行了GPS气象可靠性检核研究。得出如下结论:GPS可降水量序列与无线电探空的相关性可达0.94;差值均值为-0.24mm;均方根4.0mm。文中对用精密星历及快速预报星历计... 本文通过对GPS湿延迟和水汽辐射计、GPS可降水量与无线电探空资料的比较,进行了GPS气象可靠性检核研究。得出如下结论:GPS可降水量序列与无线电探空的相关性可达0.94;差值均值为-0.24mm;均方根4.0mm。文中对用精密星历及快速预报星历计算所得的GPS湿延迟和水汽辐射计数据进行了比较,在发展趋势上水汽辐射计观测数据与快速预报/精密星历解算出的对流层湿延迟相近,且经过精密星历与快速预报星历反演所得出的的对流层延迟与水汽辐射计数据的差值的均方根分别为1.51cm、1.52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延迟 水汽辐射计 对流层延迟 可降水量 无线电探空
下载PDF
地基微波辐射计探测在黄河上游人工增雨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18
作者 王黎俊 孙安平 +1 位作者 刘彩红 赵凯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8-33,共6页
利用2003、2004年夏秋季在青海省河南县的地基双频段微波辐射计连续观测资料,在实施系统探测实验以进行辐射亮温值(TB(23.87),TB(31.65))与大气汽态总水汽含量(Q)和云中积分液态水含量(L)值反演处理的基础上,分析了黄河... 利用2003、2004年夏秋季在青海省河南县的地基双频段微波辐射计连续观测资料,在实施系统探测实验以进行辐射亮温值(TB(23.87),TB(31.65))与大气汽态总水汽含量(Q)和云中积分液态水含量(L)值反演处理的基础上,分析了黄河上游河曲地区的云水特征,并进行了降水预测及人工增雨作业指标的探讨。结果表明:在黄河上游河曲地区,7—9月纯晴天无云天气条件下,L值基本为0,表明了统计回归反演的显著性。多云条件下Q值和L值分别在3.76~4.75g·cm^-2、227.34~859.42g·m^-2的范围内。可降水云天气,Q值在5.23~8.65g·cm^-2间,L值在421.18~1016.37g·m^-2的范围内;积雨云个例分析表明,在降雨开始前近5小时的降雨酝酿期内,Q及L的增加有明显的波动,但在对流云出现并发展时,Q和L总是急剧上升,在降雨前达到一峰值;由河南站和西安站的Q、L值比较差异可以看出,Q、L值受水汽输送、地形等因素的影响,黄河上游河曲地区的人工增雨潜力有显著的优势;所计算出的降水预测阈值。可作为该地区人工增雨作业指标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计 辐射亮温 大气汽态总水汽含量 云中积分液态水含量 人工影响天气
下载PDF
地基12通道微波辐射计反演大气温湿廓线及估算雷达路径积分衰减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北斗 黄建平 +2 位作者 郭杨 商建 吴琼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3-201,共9页
利用TP/WVP-3000型地基微波辐射计12通道亮温观测资料,发展了一套大气温湿及液态水廓线反演算法.首先对近20年历史探空数据进行数据转换、插值等处理后,分无云和有云两种类型,运用MWMOD微波辐射传输模式,计算无云情况下的微波亮温集,根... 利用TP/WVP-3000型地基微波辐射计12通道亮温观测资料,发展了一套大气温湿及液态水廓线反演算法.首先对近20年历史探空数据进行数据转换、插值等处理后,分无云和有云两种类型,运用MWMOD微波辐射传输模式,计算无云情况下的微波亮温集,根据相对湿度廓线,利用模式的绝热液水含量分析方法,模拟计算出液态水廓线及对应的微波亮温数据集,利用改进BP神经网络计算模型,通过神经网络学习训练,获取代表该地区的神经网络系数,用于反演计算大气温度、水汽密度、相对湿度和液态水廓线.与GPS探空数据对比,反演的大气温度廓线在7 km以下误差均在3 K以内,水汽密度廓线在6 km以下误差均在3 g/m2以内,部分底层廓线的反演值与GPS探空观测接近,获得了较好的反演结果.同时,通过模式分析出云水廓线,弥补GPS探空不足,利用微波辐射计观测进行验证,估算雷达路径积分衰减,用于试验降水雷达反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计 降水雷达 温湿廓线 水汽
下载PDF
HUBEX试验期间地基微波辐射计反演资料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万彪 刘盈辉 +1 位作者 朱元竞 赵柏林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2001年第2期203-208,共6页
在1998年和1999年淮河流域能量和水循环试验(HUBEX)加密观测期间(IOPs),获得了双通道微波辐射计观测资料反演得到的大气水汽含量和云中液态水含量的时间连续资料序列。本文结合天气分析和其他加密观测资料,进行... 在1998年和1999年淮河流域能量和水循环试验(HUBEX)加密观测期间(IOPs),获得了双通道微波辐射计观测资料反演得到的大气水汽含量和云中液态水含量的时间连续资料序列。本文结合天气分析和其他加密观测资料,进行了HUBEX试验期间天气变化同大气水分变化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天气条件的变化是大气水分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水汽总量 云中液态水 微波辐射计 能量循环 水循环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