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1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u在膨润土层中的反应性迁移模拟研究(2)——Pu的种态分布及反应性迁移分析
1
作者 刘东旭 黄流兴 +3 位作者 赵振华 胡立堂 司高华 叶远虑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6-307,共12页
为评估柯尔碱膨润土工程屏障材料的安全性能,采用考虑渗流扩散、溶解-沉淀、表面配位吸附、放射性衰变等多过程动态耦合的反应性迁移模拟方法,综合运用TOUGHREACT等程序开展了Pu在柯尔碱膨润土层中反应迁移的数值模拟,结合地下水-膨润... 为评估柯尔碱膨润土工程屏障材料的安全性能,采用考虑渗流扩散、溶解-沉淀、表面配位吸附、放射性衰变等多过程动态耦合的反应性迁移模拟方法,综合运用TOUGHREACT等程序开展了Pu在柯尔碱膨润土层中反应迁移的数值模拟,结合地下水-膨润土体系演化模拟分析了Pu的种态分布特征,叠加表面配位模型预测分析了Pu的长期迁移规律。结果表明:地下水中Pu主要以难迁移的Pu(OH)_(4)(aq)形式存在;由于膨润土的低渗透性和强吸附性,正常情景下Pu的扩散范围很小而将长期滞留于1 m厚膨润土中;在忽略强吸附阻滞作用的保守情景下,Pu在渗流作用下可扩散迁移出膨润土层;考虑到长时间尺度下不可避免存在的不确定性,建议重视渗流扩散为主导的其他过程和情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 反应性迁移模拟 种态分布 膨润土 TOUGHREACT
下载PDF
南海环境中Pu、Np的清除机制和空间迁移模拟研究
2
作者 刘志勇 韦小敏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24年第4期41-47,共7页
海洋环境中Pu、Np两种放射性元素源自人类核活动.由于洋流、海陆交汇等多重效应导致Pu、Np被富集于边缘海区域,威胁人类的环境安全.目前国内外对海洋中Pu、Np的研究未成体系,研究方法多局限于含量分析.为研究河流输入量、地形、气候等... 海洋环境中Pu、Np两种放射性元素源自人类核活动.由于洋流、海陆交汇等多重效应导致Pu、Np被富集于边缘海区域,威胁人类的环境安全.目前国内外对海洋中Pu、Np的研究未成体系,研究方法多局限于含量分析.为研究河流输入量、地形、气候等因素对于海洋中Pu、Np清除效率的影响,本文采用扇形磁场高分辨率质谱(SF-ICP-MS)对南海水体、沉积物中的Pu、Np比活度,^(240)Pu/^(239)Pu和^(237)Np/^(239)Pu原子比进行精确分析.在模拟海洋生态环境和顺序提取实验基础上,研究Pu、Np在海洋中的扩散问题.根据得到的Pu、Np比活度和同位素原子比等在水体、颗粒物以及沉积物中的分布数据,拟合得到Pu、Np在南海传输和扩散的特征关键参数,以解释南海海水中Pu、Np的清除机制.最后利用数据构建南海Pu、Np空间迁移与清除的稳态模型(S-ADE),后续将通过模拟及现场取样分析对模型进行相互校验.研究结果可为核事故中Pu、Np等放射性污染物的溯源与迁移的快速分析与综合评估,以及放射性污染防护与治理提供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海 pu、Np 迁移和扩散 清除过程 模型模拟
下载PDF
基于Bootstrap-C_(pu)的机床进给机构装配过程能力评估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惠阳 牛博雅 +1 位作者 史建猛 梅雪松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0-135,共6页
机床进给机构装配过程是其装配质量形成的过程,由于受5M1E因素影响,进给机构装配过程能力可能不足,会导致进给机构装配质量出现较大波动,甚至出现不合格产品。为此,基于C_(pu)和Bootstrap理论,构建了基于Bootstrap-C_(pu)的进给机构装... 机床进给机构装配过程是其装配质量形成的过程,由于受5M1E因素影响,进给机构装配过程能力可能不足,会导致进给机构装配质量出现较大波动,甚至出现不合格产品。为此,基于C_(pu)和Bootstrap理论,构建了基于Bootstrap-C_(pu)的进给机构装配过程能力评估方法,并进行了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在95%置信度条件下,该批机床进给机构装配过程能力是足够的,其装配质量波动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床进给机构 装配过程能力评估 BOOTSTRAP C_(pu)
下载PDF
Pu或Am含量对铀基混合氧化物的结构和能量及力学性质的影响
4
作者 刘涛 杨子义 +1 位作者 于晓燕 高涛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4-150,共7页
U-Pu和U-Am混合氧化物中的Pu或Am含量对核反应堆燃料的高效循环利用至关重要.研究铀基混合氧化物中不同Pu或Am的含量对其结构、力学性质和能量的影响有助于理解和预测提高反应堆中燃料的行为以及与包层的化学或力学相互作用.本文通过DF... U-Pu和U-Am混合氧化物中的Pu或Am含量对核反应堆燃料的高效循环利用至关重要.研究铀基混合氧化物中不同Pu或Am的含量对其结构、力学性质和能量的影响有助于理解和预测提高反应堆中燃料的行为以及与包层的化学或力学相互作用.本文通过DFT+U方法首先探索UO_(2)、PuO_(2)和AmO_(2)的结构和能量随U的变化关系,然后研究UO_(2)结构中不同Pu或Am含量对其结构和力学性质以及能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UO_(2)结构中掺入不同Pu或Am的含量均使得体系晶格参数收缩,且与实验观测(U,Pu)O_(2)中Pu的含量结论是一致的.从能量角度观察,UO_(2)结构中掺入不同Pu或Am的含量使得体系形成能随掺入量的变化趋势明显不同.结果显示当UO_(2)结构中掺入Pu为25%时,U-Pu混合氧化物体系的形成能最低,而当UO_(2)结构中掺入Am为75%时,U-Am混合氧化物体系的形成能最低.此外,我们也探讨和分析了在UO_(2)结构中掺入不同Pu或Am含量的弹性参量的变化和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 pu)O_(2) (U Am)O_(2) 结构 弹性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High-resolution neutronics model for ^(238)Pu production in high-flux reactors 被引量:1
5
作者 Qing-Quan Pan Qing-Fei Zhao +4 位作者 Lian-Jie Wang Bang-Yang Xia Yun Cai Jin-Biao Xiong Xiao-Jing Liu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5期226-236,共11页
We proposed and compared three methods(filter burnup,single energy burnup,and burnup extremum analysis)to build a high-resolution neutronics model for 238Pu production in high-flux reactors.The filter burnup and singl... We proposed and compared three methods(filter burnup,single energy burnup,and burnup extremum analysis)to build a high-resolution neutronics model for 238Pu production in high-flux reactors.The filter burnup and single energy burnup methods have no theoretical approximation and can achieve a spectrum resolution of up to~1 eV,thereby constructing the importance curve and yield curve of the full energy range.The burnup extreme analysis method combines the importance and yield curves to consider the influence of irradiation time on production efficiency,thereby constructing extreme curves.The three curves,which quantify the transmutation rate of the nuclei in each energy region,are of physical significance because they have similar distributions.A high-resolution neutronics model for ^(238)Pu production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se three curves,and its universality and feasibility were proven.The neutronics model can guide the neutron spectrum optimization and improve the yield of ^(238)Pu by up to 18.81%.The neutronics model revealed the law of nuclei transmutation in all energy regions with high spectrum resolution,thus providing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high-flux reactor design and irradiation production of ^(238)P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8)pu Neutronics model High-flux reactor Spectrum resolution Spectrum optimization
下载PDF
Assessing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Water-Borne Diseases: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altali Upazila of Barguna District
6
作者   Mithila Syed Ashik-E-Elahi Tareq Mahamud Abir 《Advances in Infectious Diseases》 2023年第3期424-441,共18页
Objectives: To determine the economic challenges brought on by water-borne illnesses as a result of climate change. In addition to identifying potential access to safe drinking water during climate change and potentia... Objectives: To determine the economic challenges brought on by water-borne illnesses as a result of climate change. In addition to identifying potential access to safe drinking water during climate change and potential health hurdles brought on by water-related diseases, it is important to learn how to reduce the spread of water-borne diseases. Methods: A mixed method design was adopted to evaluate this research, and probability sampling, more specifically simple random sampling, was used to select to sample from the target population.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in Taltali upazila of the Barguna district, and data was collected from 384 respondents;among them, 5 respondents were selected for the key informant interview. The research project began in June 2022 and was completed in December 2022. Results: 41.4% of respondents said they suffer from dysentery, 22.4% said the expense of treating water-borne diseases has increased as a result of climate change, and 37.8% said they must travel great distances to obtain clean drinking water. Currently, 41.7% of individuals utilize tube-well water, compared to 19.3% five to ten years ago, and 27.4% have been taught that water filtration helps reduce the spread of water-borne diseases. Conclusions: People’s vulnerability to climate change in the study area is a result of factors such as rapid population increase, unequal access to resources, food insecurity, a long distance to collect water, inadequate medical facilities, a lack of poverty, and a weak health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mate Change water-borne Diseases Health VULNERABILITY POpuLATION POVERTY
下载PDF
PU发泡技术在现代家具中的应用及工艺解析
7
作者 谢亚兰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10期180-182,共3页
PU(聚氨酯)发泡技术在家具业应用非常广泛,泡沫塑料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工业塑料之一,主要应用于沙发和座椅、靠背垫、床垫和枕头以及仿木家具等的制造。本文以仿木家具为例,进行发泡工艺解析,以期为行业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pu 发泡技术 仿木家具 工艺解析
下载PDF
Pu.1和cMyb在斑马鱼中性粒细胞发育中的相互作用
8
作者 洪佳馨 徐颂恩 +1 位作者 张文清 刘伟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9-332,共14页
中性粒细胞发生是一个高度有序且被精密调控的过程,造血相关转录因子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造血相关转录因子通过与其辅因子相互作用或转录因子之间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调控网络,调控网络的异常可导致白血病的发生。目前参与该过程的转录... 中性粒细胞发生是一个高度有序且被精密调控的过程,造血相关转录因子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造血相关转录因子通过与其辅因子相互作用或转录因子之间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调控网络,调控网络的异常可导致白血病的发生。目前参与该过程的转录因子有几十种,它们的结构与功能被广泛研究,但对转录因子之间调控关系的研究则相对缺乏。人PU.1和cMYB参与中性粒细胞发生的多个阶段且它们的异常通常与血液疾病相关,但目前对于在体情况下两者之间是否存在调控关系以及如何相互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利用cMyb过表达(cmybhyper)和Pu.1缺陷(pu.1^(G242D/G242D))的斑马鱼模型,通过整体原位杂交、qRT-PCR、荧光报告系统以及拯救实验检测中性粒细胞发育过程中Pu.1和cMyb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显示,在pu.1^(G242D/G242D)突变体中,中性粒细胞的cmyb表达量显著升高,而在cmybhyper中,中性粒细胞的pu.1表达量则无明显变化。进一步在pu.1^(G242D/G242D)突变体中注射MO(morpholino)来降低cmyb的表达,并使用SB以及BrdU染色检测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和增殖情况,发现cmyb的敲低可以拯救突变体中中性粒细胞异常增生的表型。这些结果表明,在中性粒细胞发育过程中Pu.1可以负调控cMyb的表达量。最后,本研究通过构建多位点突变质粒和荧光报告系统,证实了Pu.1能够直接结合在cmyb启动子+72 bp位点,从而负调控其表达。综上所述,本研究明确了Pu.1可以通过调控cmyb的表达参与中性粒细胞的发育,为理解两者之间调控关系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1 cMyb 转录因子相互作用 斑马鱼 中性粒细胞
下载PDF
^(238)Pu分离纯化工艺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9
作者 陈延鑫 何辉 +1 位作者 于婷 赵松鹤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2期77-79,71,共4页
针对辐照镎靶溶解液中分离纯化镎、钚的工艺流程进行了系统的调研和分析,并对在国内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和总结。分析结果认为,从辐照镎靶溶解液中分离纯化镎、钚的工艺流程包括离子交换法和溶剂萃取法,近期工业化生产^(238)P... 针对辐照镎靶溶解液中分离纯化镎、钚的工艺流程进行了系统的调研和分析,并对在国内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和总结。分析结果认为,从辐照镎靶溶解液中分离纯化镎、钚的工艺流程包括离子交换法和溶剂萃取法,近期工业化生产^(238)Pu均已放弃离子交换法而采用溶剂萃取法,不同溶剂萃取法的工艺参数差异主要来自萃取剂的种类和溶液中镎、钚的价态组合。通过对比认为,美国通过程序设计的以磷酸三丁酯(TBP)为萃取剂的溶剂萃取工艺流程理论可信度高,其中Np(Ⅳ)和Pu(Ⅳ)的价态组合进料已得到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串级实验验证,Np(Ⅳ)和Pu(Ⅲ)的价态组合进料尚需进一步验证。此外,以甲基膦酸二甲庚酯(DMHMP)作为萃取剂的溶剂萃取法从理论上更具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镎靶 分离纯化 工艺流程
下载PDF
Passive neutron multiplicity device for^(240)Pu measurement based on FPGA
10
作者 Yan Zhang Hao-Ran Zhang +6 位作者 Ren-Bo Wang Ming-Yu Li Rui Chen Hai-Tao Wang Xiang-Ting Meng Shu-Min Zhou Bin Tang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9期141-154,共14页
A passive neutron multiplicity measurement device,FH-NCM/S1,based on 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s(FPGAs),is developed specifically for measuring the mass of plutonium-240(^(240)Pu)in mixed oxide fuel.FH-NCM/S1 adopt... A passive neutron multiplicity measurement device,FH-NCM/S1,based on 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s(FPGAs),is developed specifically for measuring the mass of plutonium-240(^(240)Pu)in mixed oxide fuel.FH-NCM/S1 adopts an inte-grated approach,combining the shift register analysis mode with the pulse-position timestamp mode using an FPGA.The optimal effective length of the^(3)He neutron detector was determined to be 30 cm,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graphite reflector was ascertained to be 15 cm through MCNP simulations.After fabricating the device,calibration measurements were per-formed using a^(252)Cf neutron source;a detection efficiency of 43.07%and detector die-away time of 55.79μs were observed.Nine samples of plutonium oxide were measured under identical conditions using the FH-NCM/S1 in shift register analysis mode and a plutonium waste multiplicity counter.The obtained double rates underwent corrections for detection efficiency(ε)and double gate fraction(f_(d)),resulting in corrected double rates(D_(c)),which were used to validate the accuracy of the shift register analysis mode.Furthermore,the device exhibited fluctuations in the measurement results,and within a single 20 s measurement,these fluctuations remained below 10%.After 30 cycles,the relative error in the mass of^(240)Pu was less than 5%.Finally,correlation calculations confirmed the robust consistency of both measurement modes.This study holds specific significance for the subsequent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neutron multiplicity dev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nt fuel Non-destructive assay Neutron multiplicity ^(240)pu FPGA
下载PDF
中放α泥浆中总Pu分析方法研究
11
作者 张明东 李小平 +3 位作者 阳帆 张玉清 谢伟婷 冯润松 《世界核地质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1006-1012,共7页
中放α泥浆是中放废液长期贮存过程中沉积于贮罐底部的放射性泥浆,高放射性泥浆严重制约老罐区的退役进程,亟需处理处置,但目前国内没有工程化应用的处理处置方式。为后续大规模工业处理和处置,某厂拟定中放α泥浆酸溶去超铀核素的技术... 中放α泥浆是中放废液长期贮存过程中沉积于贮罐底部的放射性泥浆,高放射性泥浆严重制约老罐区的退役进程,亟需处理处置,但目前国内没有工程化应用的处理处置方式。为后续大规模工业处理和处置,某厂拟定中放α泥浆酸溶去超铀核素的技术路线,而中放α泥浆酸溶样品中总Pu分析作为重要数据之一。中放α泥浆组分复杂,盐份高。目前还没有针对中放α泥浆中总Pu的分析标准和成熟分析方法。本研究基于中放α泥浆处理与处置研究中的酸溶液样品,并根据Pu4+阳离子与有机物的络合性能进行泥浆酸溶样品中Pu的分离、纯化后,采用液闪计数器测量进行研究。使用TiOA-二甲苯有机体系萃取酸溶液体样品中的Pu,采用液闪测量酸溶样品中Pu活度浓度,最终形成成熟、可靠的中放α泥浆酸溶样品中总Pu的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TiOA-二甲苯对Pu有很强萃取能力,对U萃取性能很差,不能萃取Am;萃取中样品酸度对萃取效能微弱影响,萃取的理想酸度为4.0 mol·L^(-1)左右,Pu萃取回收率达99.23%;Pu的阳离子在水溶液中Pu4+最为稳定;Fe2+的还原性能将Pu的高价态调整至四价态;NaNO2的氧化性将Pu(Ⅲ)氧化成Pu(Ⅳ)。样品中Pu分离、纯化后采用液闪计数器测量,准确性高、稳定性好。该方法为中放α泥浆处理中准确快速分析建立基础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放α泥浆 分配比 调价 萃取
下载PDF
基于PU-Learning和TextCNN的文献推荐方法研究
12
作者 刁羽 薛红 《新世纪图书馆》 2024年第2期66-73,共8页
论文旨在将现有的机器学习研究成果运用到图书馆文献推荐的实际工作中,以充分发挥电子资源的作用。鉴于难以获得用户对文献资源的显式评价,因此将用户浏览、下载的文献视为正类文献,将用户未交互的文献视为未标记文献,通过卷积网络文本... 论文旨在将现有的机器学习研究成果运用到图书馆文献推荐的实际工作中,以充分发挥电子资源的作用。鉴于难以获得用户对文献资源的显式评价,因此将用户浏览、下载的文献视为正类文献,将用户未交互的文献视为未标记文献,通过卷积网络文本分类模型并结合PU-Learning算法对待推荐文献的推荐概率进行预测。实践证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准性,能够在图书馆文献推荐实际应用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网络 电子文献推荐 pu-Learning 文本分类
下载PDF
PU硬泡节能保温材料的性能及应用探讨
13
作者 孙云杰 李文卿 《新材料·新装饰》 2024年第13期80-82,共3页
在建筑行业发展中,为了满足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建筑行业需把节能环保理念应用其中,充分表达在建筑工程中合理使用节能环保材料和技术的必要性,其目的就是减少建筑施工中各种资源消耗,提高生态效益。基于此,文章以PU硬泡节能保温材... 在建筑行业发展中,为了满足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建筑行业需把节能环保理念应用其中,充分表达在建筑工程中合理使用节能环保材料和技术的必要性,其目的就是减少建筑施工中各种资源消耗,提高生态效益。基于此,文章以PU硬泡节能保温材料为探究重点,对其特点和性能进行了概述,列举了PU硬泡节能保温材料施工要求,进一步探讨了PU硬泡节能保温材料的具体应用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硬泡节能保温材料 性能分析 建筑节能保温施工
下载PDF
改进PU-GAN的点云上采样网络
14
作者 艾国 方立 冯站银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61-2467,共7页
针对点云分类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点云上采样网络,从低密度点云生成密集点云,提高点云分类准确率。针对点云上采样网络PU-GAN细节表示能力不足的问题,在生成器网络中引入Transformer模块,整合提取的特征信息;在特征扩张模块加入门控循环... 针对点云分类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点云上采样网络,从低密度点云生成密集点云,提高点云分类准确率。针对点云上采样网络PU-GAN细节表示能力不足的问题,在生成器网络中引入Transformer模块,整合提取的特征信息;在特征扩张模块加入门控循环单元和分层上采样单元,重构细粒度特征;以PU-GAN数据集进行训练,构建闽南古建筑数据集作为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网络的上采样效果获得了提升,具有良好的鲁棒性。通过对ModelNet40数据集进行上采样,在PointNet上进行分类实验,验证了该网络对分类准确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分类 点云上采样 pu-GAN网络 Transformer模块 门控循环单元 古建筑数据集 PointNet网络
下载PDF
基于pu-learning的同行评议文本情感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林原 王凯巧 +3 位作者 杨亮 林鸿飞 任璐 丁堃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3-149,共7页
最近几年逐渐出现了对同行评议文本情感分析的研究,包括通过同行评议文本预测审稿人的推荐状态的任务。现有模型融入了论文本身或摘要信息,采用神经网络学习论文或摘要的高层表示,结合同行评议文本预测审稿人的推荐状态,这使得模型变得... 最近几年逐渐出现了对同行评议文本情感分析的研究,包括通过同行评议文本预测审稿人的推荐状态的任务。现有模型融入了论文本身或摘要信息,采用神经网络学习论文或摘要的高层表示,结合同行评议文本预测审稿人的推荐状态,这使得模型变得非常复杂的同时结果却没有实质性的提高。为此,提出了OSA机制来提高情感分析模型中对观点句的关注度。具体来说,采用pu-learning从同行评议文本的前N个句子中学习观点句的特征,使每一个句子都得到一个观点句权重,将其应用于情感分析模型的倒数第二层,由此得到最终的预测结果。在ICLR2017—2018数据集上使用不同的情感分析模型对OSA进行了评估,实验结果验证了OSA的高效性,并在两个数据集上取得了优异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行评议 情感分析 pu-learning 数据挖掘
下载PDF
热中子诱发^(239)Pu裂变的^(85)Kr m、^(87)Kr和^(88)Kr产额测量研究
16
作者 余功硕 李雪松 +6 位作者 师全林 王晨卿 梁建峰 凡金龙 王春杰 解峰 康泰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66-1075,共10页
中子诱发^(239)Pu裂变的^(85)Kr^(m)、^(87)Kr和^(88)Kr的产额是重要的核参数,目前国外实验数据较少而国内尚未见实验报道。基于西安脉冲堆跑兔系统辐照Pu靶开展了热中子诱发^(239)Pu裂变的^(85)Kr^(m)、^(87)Kr和^(88)Kr的产额测量研... 中子诱发^(239)Pu裂变的^(85)Kr^(m)、^(87)Kr和^(88)Kr的产额是重要的核参数,目前国外实验数据较少而国内尚未见实验报道。基于西安脉冲堆跑兔系统辐照Pu靶开展了热中子诱发^(239)Pu裂变的^(85)Kr^(m)、^(87)Kr和^(88)Kr的产额测量研究。纯化后的钚溶液通过滴定后阴干的方式制靶,靶辐照后结合γ无损分析和气-固分离制源测量等方式测量裂变产物。采用有机玻璃扁平面源等效石英管源、不锈钢大面源等效气体源,并结合蒙特卡罗模拟实现了3类实验样品的γ能峰探测效率曲线的等效法刻度。以相同方式制备的^(235)U靶开展气-固分离制源实验验证了钚靶中^(85)Kr^(m)、^(87)Kr和^(88)Kr气体释放率的一致性。根据实测目标产物与^(99)Mo的相对产额,以ENDF/BⅧ.0评价数据库中^(99)Mo产额为基准,经非主中子场和非主同位素影响等校正后,得到了热中子诱发^(239)Pu裂变的^(85)Kr^(m)、^(87)Kr和^(88)Kr的产额,分别为(0.559±0.020)%、(0.992±0.034)%和(1.264±0.037)%,测量结果与数据库评价值在不确定度范围内一致,与文献测量值相比,不确定度明显降低。所建立的实验方法及干扰扣除方法可为后续更多中子能点的气体裂变产物产额的测量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中子 产额 ^(239)pu 气-固分离 无损分析
下载PDF
SBS/PU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映雪 朱文静 +1 位作者 邱冬华 张浩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6期100-108,共9页
【目的】研究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tyrene-butadiene-styrene block copolymer,SBS)与聚氨酯(polyurethane,PU)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方法】采用2.0%SBS与不同掺量(4.0%、6.0%、8.0%)的PU制备复合改性沥青,并使... 【目的】研究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tyrene-butadiene-styrene block copolymer,SBS)与聚氨酯(polyurethane,PU)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方法】采用2.0%SBS与不同掺量(4.0%、6.0%、8.0%)的PU制备复合改性沥青,并使用这种改性沥青制备密级配沥青混合料AC-13,通过开展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蠕变试验评价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低温抗裂、水稳定性,同时制备4.0%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和6.0%PU改性沥青混合料作为对照组。【结果】SBS/PU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能够满足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要求。其中,2.0%SBS+6.0%PU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较基质沥青混合料、4.0%SBS改性沥青混合料、6.0%PU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分别提升144%、19%、52%,SBS/PU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较对照组有所提升,水稳定性与对照组相当,低温性能的改善效果不明显。【结论】综合考虑改性效果和经济性,SBS/PU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掺量为2.0%SBS+6.0%P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沥青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 聚氨酯(pu) 复合改性 路用性能
下载PDF
南沙海域沉积物^(239+240)Pu和^(137)Cs的分布特征及环境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学斌 何胡晟 +3 位作者 彭安国 邓爽 陈孟霆 吴丽波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229-4237,共9页
放射性核素^(239)Pu、^(240)Pu和^(137)Cs具有沉积物定年和互相印证的优势,已被广泛运用于沉积速率及放射性物质来源的评估研究中.本文测量和分析了从南沙海域采集的6个沉积物岩芯中的^(137)Cs、239+240Pu活度和240Pu/239Pu原子比.结果... 放射性核素^(239)Pu、^(240)Pu和^(137)Cs具有沉积物定年和互相印证的优势,已被广泛运用于沉积速率及放射性物质来源的评估研究中.本文测量和分析了从南沙海域采集的6个沉积物岩芯中的^(137)Cs、239+240Pu活度和240Pu/239Pu原子比.结果表明,南沙海域沉积物中^(137)Cs、^(239+240)Pu活度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758±0.078)—(1.687±0.145)Bq·kg^(-1),(0.256±0.019)—(0.752±0.078)Bq·kg^(-1).^(240)Pu/^(239)Pu原子比变化范围为(0.184±0.020)—(0.201±0.028),介于全球沉降和太平洋核试验场(PPG)240Pu/239Pu原子比范围之间,通过两端元法计算出PPG对南沙海域钚(Pu)的相对贡献为7.15%—15.89%(平均为11.29%).^(137)Cs和^(239+240)Pu活度的垂直分布特征表明,除NS-3岩芯外,其它5个岩芯的^(137)Cs和^(239+240)Pu均为典型的单峰.^(239+240)Pu法与^(137)Cs法计算的沉积速率基本一致,说明在采样区域,沉积物混合和外界扰动过程对颗粒物沉积影响不大.在NS-2站位,210Pbex法测得的沉积速率大于其它两种方法的沉积速率,可能是由于NS-2站位离岸较近,人为干扰、沉积物混合作用等其他因素致使210Pbex法测定的结果受到了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速率 ^(239+240)pu ^(137)Cs 240pu/239pu 沉积物岩芯.
下载PDF
裂隙介质中Pu迁移的连续时间随机游走模拟
19
作者 黄诗棋 胡立堂 +3 位作者 刘东旭 林剑锋 田蕾 王道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321-6328,共8页
为更准确地模拟核素的非菲克迁移行为并寻求一种更合理的建模方法,根据一维裂隙岩柱中Pu(钚)迁移试验资料,利用基于不同联合概率密度的连续时间随机游走(CTRW)模型和传统对流-弥散方程(ADE)对Pu迁移的穿透曲线(BTC)进行了过程模拟,对比... 为更准确地模拟核素的非菲克迁移行为并寻求一种更合理的建模方法,根据一维裂隙岩柱中Pu(钚)迁移试验资料,利用基于不同联合概率密度的连续时间随机游走(CTRW)模型和传统对流-弥散方程(ADE)对Pu迁移的穿透曲线(BTC)进行了过程模拟,对比分析了ADE模型、CTRW-TPL模型、CTRW-TPLA模型和CTRW-ETA模型的拟合程度及适用性,进而选择出最优的模型对不同胶体浓度下Pu在裂隙介质中的迁移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ADE模型,参数拟合后考虑吸附作用的CTRW-TPL模型能有效地描述非菲克迁移行为特征,CTRW-ETA拟合过程更易实现,但能为迁移行为的刻画提供的信息较少.研究还发现胶体的存在显著提高了Pu在裂隙介质中的迁移性,但胶体浓度超过某个临界值后,随着浓度升高Pu的迁移性反而减弱,在CTRW理论框架中,该过程表现为表征广义运移速度和弥散系数的参数值先增大后减小,而介质对溶质颗粒的平均吸附率先减小后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素 非菲克迁移 连续时间随机游走(CTRW) 对流-弥散方程(ADE) pu 胶体促进迁移
下载PDF
同位素稀释伽马能谱法测量Pu浓度研究
20
作者 王妍 刘宏斌 +1 位作者 何丽霞 许小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225-2232,共8页
对Pu浓度测量的同位素稀释伽马能谱法(IDGS)进行初步验证。采用高239 Pu丰度Pu溶液作为同位素稀释剂,利用Pu工作样品在添加稀释剂前后241 Pu和239 Pu等同位素丰度的变化,结合高纯锗伽马能谱测量手段,研究并建立了IDGS技术测定Pu浓度和... 对Pu浓度测量的同位素稀释伽马能谱法(IDGS)进行初步验证。采用高239 Pu丰度Pu溶液作为同位素稀释剂,利用Pu工作样品在添加稀释剂前后241 Pu和239 Pu等同位素丰度的变化,结合高纯锗伽马能谱测量手段,研究并建立了IDGS技术测定Pu浓度和同位素组成的方法。实验中,利用控制电位库仑法和质谱法精确标定了Pu稀释剂工作标准和Pu工作样品的浓度及其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在1.5 h内,IDGS技术对Pu浓度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0.68%,其测量值与库仑法测量结果的一致性良好,相对偏差在0.3%~2.3%之间;对同一待测Pu样品的2组平行取样测量结果RSD≤0.98%;在1∶4~4∶1的最佳稀释比范围内,较少的稀释剂用量便可达到与库仑法测量结果较好的一致性。表明改进后的IDGS技术测定Pu浓度的方法可行,未来可用于乏燃料溶液中Pu浓度的快速测量,为我国后处理厂核材料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 同位素稀释 伽马能谱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