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昆仑晚古生代盆地演化与成矿作用
1
作者 张羽佳 李溪遥 +2 位作者 吴承泉 徐进鸿 张正伟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8-492,共15页
在西昆仑北部地区,由于古特提斯洋汇聚作用,导致形成弧后伸展构造带以及一系列晚古生代沉积盆地。本文着重综述以下几个问题:1)位于塔里木地块南缘上的塔木-卡兰古盆地带,由于坳陷作用连续沉积了中泥盆统-上二叠统地层,其构造位置相当... 在西昆仑北部地区,由于古特提斯洋汇聚作用,导致形成弧后伸展构造带以及一系列晚古生代沉积盆地。本文着重综述以下几个问题:1)位于塔里木地块南缘上的塔木-卡兰古盆地带,由于坳陷作用连续沉积了中泥盆统-上二叠统地层,其构造位置相当于远域大陆弧后环境盆地;位于西昆仑地块北缘的奥依塔格-库尔良弧后盆地带,由于裂陷作用断续地沉积了中泥盆统-上二叠统地层,其构造位置相当于弧后盆地。虽然这两个盆地带之间被铁克里克断隆带所分隔,但它们的演化过程具有同时性。2)盆地中主要有两期岩浆岩活动,一是与盆地扩张期同生的“双峰式”岩浆岩(339~291 Ma),二是与盆地闭合有关的中酸性岩浆岩(265~206 Ma);3)在盆地演化过程中,中泥盆世-早二叠世是盆地扩张期,在局部坳陷的封闭盆地和缺氧环境下形成同生沉积矿床,主要包括海相砂岩型铜矿床、喷流沉积型铅锌矿床、沉积锰矿床以及VMS型铜矿床;中二叠世-早三叠世是盆地闭合期,由于盆-山转换作用导致沉积基底褶皱和岩浆活动,并形成了构造-热液和岩浆热液成矿作用。总之,晚古生代区域伸展构造环境受制于古特提斯汇聚作用,在这些盆地扩张到闭合的演化过程中,形成沉积型矿床、岩浆热液型矿床和构造-热液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古生代盆地 弧后伸展环境 铅-锌-铜-锰矿床 西昆仑
下载PDF
挤压速度对搅拌摩擦反挤压法制备Cu-5%Ti_(2)SnC复合丝材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Amirhossein JAHANI Hamed JAMSHIDI AVAL +1 位作者 Mohammad RAJABI Roohollah JAMAATI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935-951,共17页
对粉末冶金法制备的含5%(体积分数)Ti_(2)Sn CMAX相的初始复合材料进行搅拌摩擦反挤压(FSBE)处理,研究FSBE工艺的轴向横移速度对Cu-Ti_(2)Sn C复合线材显微组织、力学性能、电学性能和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挤压速度的增加,显... 对粉末冶金法制备的含5%(体积分数)Ti_(2)Sn CMAX相的初始复合材料进行搅拌摩擦反挤压(FSBE)处理,研究FSBE工艺的轴向横移速度对Cu-Ti_(2)Sn C复合线材显微组织、力学性能、电学性能和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挤压速度的增加,显微组织中孪晶增多,Ti_(2)SnC颗粒细化,MAX相和Cu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改善。当转速为600r/min,轴向横移速度为25mm/min时,Cu-Ti_(2)SnC复合线材具有最大的硬度、屈服强度和极限抗拉强度,分别为HV 132.7、278.34MPa和485.15MPa,这是其更强的界面结合和更细的MAX相导致的。此外,当转速为600 r/min,轴向横移速度为25 mm/min时,Cu-Ti_(2)SnC复合丝的电导率最高,达到89.21%(IACS),磨损率最低,为0.0015 mg/m,这是其更大的晶粒尺寸、更强的界面结合与更低的密度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反挤压 Ti_(2)SnC MAX相 铜基复合材料 电导率
下载PDF
耳部全息铜砭刮痧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寒湿痹阻型非特异性腰痛效果观察
3
作者 任芳 周海英 +1 位作者 白洋 李利娟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目的观察耳部全息铜砭刮痧联合耳穴贴压改善寒湿痹阻型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11月医院外科护理门诊收治的寒湿痹阻型非特异性腰痛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 目的观察耳部全息铜砭刮痧联合耳穴贴压改善寒湿痹阻型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11月医院外科护理门诊收治的寒湿痹阻型非特异性腰痛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耳部全息铜砭刮痧联合耳穴贴压治疗。两组均治疗3周,治疗结束后评估患者疼痛改善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量表(NRS)及中医腰痛症候评分。结果共脱落4例患者,最终观察组纳入42例,对照组纳入44例。观察组总有效率90.48%(38/42),高于对照组的70.45%(31/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NRS评分及腰痛中医症候评分相比治疗前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NRS评分及腰痛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部全息铜砭刮痧联合耳穴压豆能有效改善寒湿痹阻型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部全息铜砭刮痧 寒湿痹阻型 耳穴压豆 非特异性腰痛 中医护理
下载PDF
管道环焊缝采用铜衬垫根焊及焊缝渗铜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梁君直 黄福祥 +1 位作者 靳海成 吴江桥 《电焊机》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4-77,共4页
针对采用带铜衬垫的管道气动内对口器进行管道环焊缝根焊(打底焊接)时,对带铜衬垫根焊的焊缝不同位置铜含量进行了测量。为了精确分析渗铜对焊缝力学性能的影响,选用荧光光谱测定仪对焊接试验的焊缝不同位置铜含量进行了精确测量,并通... 针对采用带铜衬垫的管道气动内对口器进行管道环焊缝根焊(打底焊接)时,对带铜衬垫根焊的焊缝不同位置铜含量进行了测量。为了精确分析渗铜对焊缝力学性能的影响,选用荧光光谱测定仪对焊接试验的焊缝不同位置铜含量进行了精确测量,并通过相关的材料性能试验定性评价了渗铜对焊缝金属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受焊接高温影响,铜原子的扩散造成焊缝根焊层铜含量有微量增加。为了评价铜含量增加对焊缝力学性能的影响,还对带铜衬垫的焊缝试件进行了拉伸、冲击和硬度等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证明铜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并不影响焊缝金属的强度和韧性等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内对口器 铜衬垫 渗铜 环焊缝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北祁连山石居里沟富铜矿床成矿特征 被引量:27
5
作者 杨合群 李文渊 +1 位作者 赵东宏 宋忠宝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20-22,31,共4页
讨论北祁连山石居里沟富铜矿床成矿特征 ,通过分析认为 :成矿环境为中奥陶世弧后扩张脊 ;容矿岩石为蛇绿岩套上部火山岩或火山—沉积岩系 ;矿体赋存部位受海底裂隙系统的控制 ;含矿热液起源于海水与玄武岩在高温下的反应 ,成矿金属元素... 讨论北祁连山石居里沟富铜矿床成矿特征 ,通过分析认为 :成矿环境为中奥陶世弧后扩张脊 ;容矿岩石为蛇绿岩套上部火山岩或火山—沉积岩系 ;矿体赋存部位受海底裂隙系统的控制 ;含矿热液起源于海水与玄武岩在高温下的反应 ,成矿金属元素主要来自火山岩 ,矿化剂硫来自二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祁连山 石居里沟 弧后扩张脊 铜矿
下载PDF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对焊接接头表面渗铜区铜元素的深度分布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李冬玲 张勇 鹿锋华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25,共7页
采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LIBS)对不同工艺下的焊接接头根部中心区域进行了铜的深度分布分析,探讨了不同材料的LIBS激发脉冲数目与其剥蚀深度的相关性,发现在10个脉冲内脉冲数目与剥蚀深度有良好的一次线性关系,同样的脉冲数目激发焊材... 采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LIBS)对不同工艺下的焊接接头根部中心区域进行了铜的深度分布分析,探讨了不同材料的LIBS激发脉冲数目与其剥蚀深度的相关性,发现在10个脉冲内脉冲数目与剥蚀深度有良好的一次线性关系,同样的脉冲数目激发焊材所得的剥蚀深度要小于铜衬垫,并由此计算了焊接接头根部中心部位渗铜区域的深度。同时,绘制了匹配的中低合金钢的定量分析校准曲线,并对不同渗铜区深度方向的铜含量进行了分布分析,发现不同工艺下的焊接接头的渗铜程度有较大差别:带铜垫脉冲控制工艺焊接的接头在某些区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渗铜现象,表面渗铜质量分数超过了0.5%,同时渗铜深度超过了50μm;铜垫短弧控制工艺焊接的SY2样品有少量渗铜,但表面渗铜质量分数均没有超过0.5%,且渗铜深度均不到10μm;而无铜垫脉冲控制工艺焊接样品SY3则表面没有出现渗铜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 铜衬垫 焊接 深度分布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铜闪速熔炼过程工艺参数预测模型 被引量:21
7
作者 喻寿益 王吉林 彭晓波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23-527,共5页
基于铜闪速熔炼过程是典型的高温、多相多组分复杂生产过程,熔炼时,闪速炉内发生激烈而迅速的化学反应,冰铜品位、冰铜温度和渣中铁硅比是铜熔炼过程的关键三大工艺参数,在线检测时存在成本高、滞后大,实现困难等问题,在分析影响工艺参... 基于铜闪速熔炼过程是典型的高温、多相多组分复杂生产过程,熔炼时,闪速炉内发生激烈而迅速的化学反应,冰铜品位、冰铜温度和渣中铁硅比是铜熔炼过程的关键三大工艺参数,在线检测时存在成本高、滞后大,实现困难等问题,在分析影响工艺参数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三大工艺参数预测方法,通过收集现场生产数据,挖掘其中隐含的工艺参数信息,建立预测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这三大工艺参数的最大绝对误差分别为0.630,6.680和0.051,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1.16%,0.55%和3.40%,说明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生产数据较吻合,该预测模型可用来指导实际生产操作,并可用于铜闪速熔炼过程参数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闪速熔炼 BP神经网络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激光冲击强化提高纯铜耐磨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李玉琴 王学德 +1 位作者 杨竹芳 宋飞龙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6-200,共5页
应用激光冲击强化对纯铜表面进行处理改善其耐磨性能。采用球磨实验分析了激光冲击强化前后的耐磨性能,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对表层的相结构和晶粒形态分布进行了分析,并对耐磨性能提高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纯铜... 应用激光冲击强化对纯铜表面进行处理改善其耐磨性能。采用球磨实验分析了激光冲击强化前后的耐磨性能,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对表层的相结构和晶粒形态分布进行了分析,并对耐磨性能提高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纯铜经激光冲击强化后其比磨损率降低了19.5%,同时由于表面粗糙度增大,使得初期摩擦系数增加,但随着摩擦周数的增加,激光冲击强化作用明显,摩擦系数下降。这是由于激光冲击强化在纯铜中引入大量细化晶粒、孪晶和亚结构,阻碍了位错的运动,增强了变形抗力,从而提高了材料的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冲击强化 纯铜 耐磨性能 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
下载PDF
从负载Lix54-100中反萃铜的动力学 被引量:3
9
作者 易筱筠 古国榜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43-46,共4页
Lix54-100是适用于在氨性溶液中萃取铜的萃铜试剂,其负载相的反萃速率较慢.应用高速搅拌法研究了该反萃过程的动力学,发现它是水相动力学控制,反萃速率对有机相铜浓度和氢离子浓度均为一级.
关键词 反萃 动力学 溶剂萃取 湿法冶金 炼铜
下载PDF
河南刘山岩铜锌矿区细碧-石英角斑质含矿火山岩系的构造环境 被引量:16
10
作者 韦昌山 杨振强 +2 位作者 付建明 张业明 魏君奇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03年第4期31-38,共8页
刘山岩铜锌矿含矿岩系属于早古生代二郎坪群海相细碧-石英角斑岩系。在SiO2-(K2O+Na2O)岩石分类图上,细碧岩属于玄武岩和粗面玄武岩,石英角斑岩和石英钠长斑岩属于酸性流纹岩类,岩石组合为双峰式类型。大多数细碧岩和超基性岩的FeO*/Mg... 刘山岩铜锌矿含矿岩系属于早古生代二郎坪群海相细碧-石英角斑岩系。在SiO2-(K2O+Na2O)岩石分类图上,细碧岩属于玄武岩和粗面玄武岩,石英角斑岩和石英钠长斑岩属于酸性流纹岩类,岩石组合为双峰式类型。大多数细碧岩和超基性岩的FeO*/MgO比值为0.2~2.93。在SiO2-(FeO*/MgO)图解上,它们属于拉斑玄武岩和钙碱性系列。火山岩系的微量元素模式以亏损Rb,Th,Nb,Sr,P,Ti和富集Ba,K及LREE为特征。在微量元素构造判别图上,火山岩样品集中在火山岛弧和弧后盆地的范围内。该火山岩系底部超镁铁岩的REE分布模式为轻稀土富集型,有小的Eu正异常;细碧岩-石英角斑岩也是轻稀土强富集型,Ce和Eu有轻微的正异常;硅质岩也有Eu正异常,表明与火山喷发有关;本区硅质岩δCe值为0.87,显示不是深海硅质岩的特征。火山岩系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为弧后盆地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碧-石英角斑岩 弧后盆地 地球化学 铜锌矿
下载PDF
全固态染料敏化纳米二氧化钛/铜酞菁复合太阳能电池(英文)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斌 王立铎 +2 位作者 董桂芳 张德强 邱勇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A19期63-65,共3页
利用铜酞菁空穴传输材料制备了全固态染料敏化纳米TiO_2太阳能电池。研究了铜酞菁厚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构优化后,得到的性能参数,开路电压约为618mV,短路电流约为0.24mA/cm^2(氙灯照射,光强约为80mW/cm^2),注入因子为54.5%,总光电... 利用铜酞菁空穴传输材料制备了全固态染料敏化纳米TiO_2太阳能电池。研究了铜酞菁厚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构优化后,得到的性能参数,开路电压约为618mV,短路电流约为0.24mA/cm^2(氙灯照射,光强约为80mW/cm^2),注入因子为54.5%,总光电转换效率为0.1%。对铜酞菁层进行碘掺杂后,电池的短路电流得到了提高,而开路电压有所下降。电池暗反应研究表明,电流的升高是由于碘掺杂导致载流子浓度增大,载流子输运能力增强,电压的下降则是由于碘的掺入削弱了电池的整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电池 二氧化钛 铜酞菁 碘掺杂 暗反应
下载PDF
亚铬酸铜废催化剂回收铬盐和氧化铜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振祥 赵丹梅 《无机盐工业》 CAS 1998年第4期15-16,共2页
采用氧化-钠化焙烧方法将亚铬酸铜废催化剂中的铬和铜综合回收,分离成铬盐和氧比铜;研究了铬转化率与焙烧温度、配碱量、返渣氧化铜的量等条件的关系。该方法已实现工业化生产。
关键词 亚铬酸铜 废催化剂 铬盐 氧化铜 催化剂 回收
下载PDF
海洋平台大壁厚铜镍管线的焊接工艺 被引量:2
13
作者 汪彬 靳伟亮 +2 位作者 沈楠楠 刘书慧 闵祥军 《中国造船》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185-189,共5页
在南海深水天然气开发项目LW3-1上部模块中,壁厚为13mm的铜镍管线首次在海洋平台上服役。大壁厚铜镍管线的焊接和小壁厚管线的焊接差别较大,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遵循,焊接难度较大。试验采用钨极氩弧焊(GTAW)焊接工艺,焊道背面采... 在南海深水天然气开发项目LW3-1上部模块中,壁厚为13mm的铜镍管线首次在海洋平台上服役。大壁厚铜镍管线的焊接和小壁厚管线的焊接差别较大,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遵循,焊接难度较大。试验采用钨极氩弧焊(GTAW)焊接工艺,焊道背面采用氩气的保护,在合适的电流、电压下最终获得了良好的焊缝接头,各项性能指标符合标准和规格书要求。对大管径大壁厚铜镍管线的焊接工艺进行了研究和开发,并对背面保护情况以及容易产生的缺陷进行分析。该工艺已在南海深水天然气LW3—1项目中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镍管线 大壁厚 背面保护 南海深水
下载PDF
铜氨纤维竹浆纤维混纺纱工艺优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振宏 张威 +1 位作者 崔瑞芳 安宗华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1-74,共4页
探讨铜氨纤维竹浆纤维混纺纱较佳的工艺配置。通过正交试验方法,对铜氨纤维/竹浆纤维混纺纱的粗纱捻系数、细纱后区牵伸倍数和细纱捻系数等3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试验,并测试分析了成纱性能指标。分析了影响成纱强度、成纱毛羽、纱线条干... 探讨铜氨纤维竹浆纤维混纺纱较佳的工艺配置。通过正交试验方法,对铜氨纤维/竹浆纤维混纺纱的粗纱捻系数、细纱后区牵伸倍数和细纱捻系数等3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试验,并测试分析了成纱性能指标。分析了影响成纱强度、成纱毛羽、纱线条干均匀度等指标的主要因素。试验分析表明:粗纱捻系数98、细纱捻系数380和细纱后区牵伸1.2倍时,纺纱质量较佳。认为:试验的3项工艺参数对铜氨纤维竹浆纤维混纺纱成纱性能的影响较为显著,为提高成纱质量,粗纱和细纱捻系数应偏大掌握,细纱后区牵伸倍数适中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氨纤维 竹浆纤维 捻系数 后区牵伸 断裂强度 毛羽 条干
下载PDF
异步叠轧(AARB)铜板再结晶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承玲 史庆南 +1 位作者 王军丽 张坤华 《金属热处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1-83,共3页
对七道次异步叠轧铜板采用220℃×30 m in和220℃×40 m in两种工艺进行退火,运用背散射电子衍射技术对两种铜板的再结晶程度、织构和晶界特征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220℃×40 m in退火处理后,铜板的再结晶较完全,其... 对七道次异步叠轧铜板采用220℃×30 m in和220℃×40 m in两种工艺进行退火,运用背散射电子衍射技术对两种铜板的再结晶程度、织构和晶界特征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220℃×40 m in退火处理后,铜板的再结晶较完全,其织构为明显的{100}〈001〉立方织构;而经220℃×30 m in退火处理后,铜板内仍存在晶体缺陷,其织构为{123}〈412〉轧制织构及少量的{100}〈001〉立方织构。晶界特征分布图表明晶界都主要分布在Σ1、Σ3、Σ7、Σ9和Σ11位置上,采用220℃×40 m in退火处理后铜板中各主要晶界的含量明显高于采用220℃×30m in退火后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叠轧(AARB) 铜板 再结晶 背散射电子衍射技术(EBSD) 重合点阵(CSL)
下载PDF
Cu CMP过程中背压对膜厚一致性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串利伟 刘玉岭 王辰伟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40-344,共5页
在极大规模集成电路Cu布线的化学机械平坦化过程中,抛光后表面薄膜厚度的一致性是检验平坦化能力的重要参数。从抛光过程中晶圆所受背压方面着手,研究了在不同背压参数情况下抛光后表面薄膜的一致性,得出了在工作压力为103 mdaN/cm2(1 k... 在极大规模集成电路Cu布线的化学机械平坦化过程中,抛光后表面薄膜厚度的一致性是检验平坦化能力的重要参数。从抛光过程中晶圆所受背压方面着手,研究了在不同背压参数情况下抛光后表面薄膜的一致性,得出了在工作压力为103 mdaN/cm2(1 kPa=10 mdaN/cm2)时,最佳的背压参数为108 mdaN/cm2。采用此工艺参数进行抛光后得到的晶圆表面薄膜非均匀性为5.04%,即一致性可以达到94.96%,而且此时表面粗糙度为0.209 nm,从而得到了良好的抛光效果,为极大规模集成电路Cu布线化学机械平坦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机械平坦化 铜布线 膜厚 一致性 背压
下载PDF
添加Cu粉对GCr15磨屑粉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仲洪海 申文浩 +3 位作者 单娜 余亚岚 倪狄 蒋阳 《粉末冶金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2-37,共6页
分析了GCrl5轴承钢粉体的压制规律,探索了添加Cu对压坯密度、弹性后效、烧结密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压制压力和烧结温度对材料密度、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GCr15轴承钢粉体符合黄培云压制方程,在小于1 300MPa的压力下,压坯密度随压力的... 分析了GCrl5轴承钢粉体的压制规律,探索了添加Cu对压坯密度、弹性后效、烧结密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压制压力和烧结温度对材料密度、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GCr15轴承钢粉体符合黄培云压制方程,在小于1 300MPa的压力下,压坯密度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加;在低于1 300℃烧结温度下,烧结坯的密度随烧结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添加Cu可以提高压坯密度和烧结密度,但对弹性后效影响不大;压制压力为1 200MPa时,不含Cu的GCr15轴承钢磨屑粉压坯密度为6.60g/cm^3,弹性后效为1.73%,H_2气氛中1 150℃烧结2h后密度为6.91g/cm^3;添加5%Cu(质量分数)粉的压坯在H_2气氛中1 300℃烧结2 h后密度达7.23g/cm^3,硬度为36.3 HR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R15轴承钢 密度 弹性后效 Cu粉 硬度
下载PDF
滇桂个旧-那坡三叠纪弧后裂谷盆地动力学与成矿序列 被引量:18
18
作者 方维萱 张海 贾润幸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52-566,共15页
滇桂个旧-那坡三叠纪沉积盆地原型盆地与构造-古地理属于发育在大陆地壳之上的弧后裂谷盆地。该弧后裂谷盆地具有明显三向物源特征,一是靠近康滇和屏马古陆块附近,发育浅水碎屑岩相序,属于大陆蚀源岩区形成的沉积组合。二是云南个旧地... 滇桂个旧-那坡三叠纪沉积盆地原型盆地与构造-古地理属于发育在大陆地壳之上的弧后裂谷盆地。该弧后裂谷盆地具有明显三向物源特征,一是靠近康滇和屏马古陆块附近,发育浅水碎屑岩相序,属于大陆蚀源岩区形成的沉积组合。二是云南个旧地区以中三叠统个旧组碳酸盐岩为代表的沉积组序,主体以陆缘海盆内源沉积为主,属于大陆边缘裂谷盆地热沉降形成的沉积组合。三是三叠纪来自沉积盆地底源,地幔热物质源区的海相火山岩;海底热水同生沉积-交代作用形成的热水沉积岩等沉积组合。来自深部地幔热物质源区的海相火山岩,包括碱性苦橄岩类、碱性玄武岩类和酸性凝灰岩,并伴随凝缩段中凝灰质硅质岩、硅质岩、深水硅质岩和锰碳酸盐岩等火山-热水沉积岩组合。因受地幔热点控制,形成了个旧-那坡三叠纪弧后裂谷盆地,这种三向物源特征与弧后盆地双向物源明显不同。在盆地演化历史上,该沉积盆地经历了扬子地块陆缘石炭纪伸展盆地、二叠纪陆缘裂谷盆地与三叠纪弧后裂谷盆地三个主要演化阶段。三叠纪弧后裂谷盆地动力学特征为张剪性伸展作用,受大陆侧向挤压收缩体制控制而发生萎缩封闭。在垂向沉积相序列上三层结构为"下细夹火山岩、中变粗后变细且发育碱性苦橄岩和碱性玄武岩、上粗含煤"。垂向成矿序列结构为"下部为银锑铅锌矿、中部为锡铜多金属矿、上部为锰-银铅锌矿,顶部为煤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后裂谷盆地 三向物源 相序结构 成矿序列 超大型锡铜多金属矿床 个旧
下载PDF
高效重载螺旋传动技术的研究开发综述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春梅 孙友松 +1 位作者 周先辉 程永奇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4-256,共3页
综述了目前高效、重载螺旋副研究开发的三个发展方向:减摩耐磨合金螺母、聚合物自润滑整体螺母、钢背衬复合材料螺母这三种。铜基、锌基等减摩耐磨合金螺母可以有效提高螺旋传动的工作性能,但采用切削加工难以形成有效的润滑油道;尼龙... 综述了目前高效、重载螺旋副研究开发的三个发展方向:减摩耐磨合金螺母、聚合物自润滑整体螺母、钢背衬复合材料螺母这三种。铜基、锌基等减摩耐磨合金螺母可以有效提高螺旋传动的工作性能,但采用切削加工难以形成有效的润滑油道;尼龙和酚醛树脂等非金属聚合物自润滑整体螺母具有良好的减摩性能,但承载能力低。钢背衬碳纤维织物/树脂复合材料螺母兼具高的承载能力和良好的减摩耐磨性能,具有良好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重载螺旋副 铜基复合材料 锌基合金 碳纤维 钢背衬复合材料螺母
下载PDF
双丝埋弧焊FCB法单面焊双面成形工艺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霍光瑞 孔红雨 +1 位作者 姚润钢 朱丙坤 《材料开发与应用》 CAS 2009年第6期10-14,共5页
埋弧焊FCB法单面焊双面成形工艺在船厂已有大量应用,针对国内单面焊工艺应用现状和高强钢的特点研制了高强钢双丝埋弧焊单面焊工艺配套焊丝与焊剂,同时系统分析了焊接规范、坡口形式、背面焊剂对焊道成形的影响。通过调整工艺使其接头... 埋弧焊FCB法单面焊双面成形工艺在船厂已有大量应用,针对国内单面焊工艺应用现状和高强钢的特点研制了高强钢双丝埋弧焊单面焊工艺配套焊丝与焊剂,同时系统分析了焊接规范、坡口形式、背面焊剂对焊道成形的影响。通过调整工艺使其接头性能达到技术要求,该技术有望实现埋弧焊FCB法单面焊工艺的国产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丝埋弧焊 FCB法 工艺参数 坡口形式 焊道成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