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troleum Retention,Intraformational Migration and Segmented Accumulation within the Organic-rich Shale in the Cretaceous Qingshankou Formation of the Gulong Sag,Songliao Basin,Northeast 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HUANGFU Yuhui ZHANG Jinyou +6 位作者 ZHANG Shuichang WANG Xiaomei HE Kun GUAN Ping ZHANG Huanxu ZHANG Bin WANG Huajia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5期1568-1586,共19页
In this study,organic geochemical and petrological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on 111 shale samples from a well to understand the retention,intraformational migration and segmented accumulation(shale oil enrichment in dif... In this study,organic geochemical and petrological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on 111 shale samples from a well to understand the retention,intraformational migration and segmented accumulation(shale oil enrichment in different intervals is unconnected)features of shale oil within the organic-rich shale in the Qingshankou Formation of the Gulong Sag.Our study shows that retained petroleum characteristics in the investigated succession are mainly influenced by three factors:organic richness,intraformational migration and segmented accumulation.Organic matter richness primarily controls the amount of retained petroleum,especially the‘live’component indicated by the S_(2)value rather than the total organic carbon(TOC)figure alone.The negative expulsion efficiencies determined by mass-balance calculations of hydrocarbons reveal that petroleum from adjacent organic-rich intervals migrates into the interval of about 2386-2408 m,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free hydrocarbon(S_(1)),OSI and saturated hydrocarbons content,along with a greater difference inδ^(13)C values between polar compounds(including resins and asphaltenes)and saturated hydrocarbons.The depth-dependent heterogeneity of carbon isotope ratios(δ^(13)C)of mud methane gas,δ^(13)C of extracts gross composition(SARA),δ^(13)C of kerogen and SARA content of extracts suggest that the studied succession can be subdivided into four intervals.The shale oil sealing enrichment character in each interval is further corroborated by the distinctδ^(13)C values of mud methane gas in different intervals.Due to the migration of petroleum into the 2386-2408 m interval,the S_(1),OSI and saturated hydrocarbons content of the interval show higher relative values.The maturity of organic matter in the 2471-2500 m interval is at the highest with the smaller size molecular components of the retained petroleum.Thus,favorable‘sweet spots’may be found in the 2386-2408 m interval and the 2471-2500 m interval,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 results in this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le oil oil retention intraformational migration segmented accumulation Gulong Sag
下载PDF
Effect of Sludge Retention Time on Nitrite Accumulation in Real-time Control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被引量:7
2
作者 吴昌永 彭永臻 +2 位作者 王淑莹 李晓玲 王然登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3期512-517,共6页
In this study,four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SBR),with the sludge retention time(SRT)of 5,10,20 and 40 d,were used to treat domestic wastewater,and the effect of SRT on nitrite accumulation in the biological nitrogen ... In this study,four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SBR),with the sludge retention time(SRT)of 5,10,20 and 40 d,were used to treat domestic wastewater,and the effect of SRT on nitrite accumulation in the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 SBR was investigated.The real-time control strategy based on online parameters,such as pH,dissolved oxygen(DO)and oxidation reduction potential(ORP),was used to regulate the nitrite accumulation in SBR. The model-based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SRT,longer time was needed to achieve high level of nitritation.In addition,the nitrite accumulation rate(NAR)was higher when the SRT was relatively shorter during a 112-day operation.When the SRT was 5 d,the system was unstable with the mixed liquor suspended solids(MLSS)decreased day after day.When the SRT was 40 d,the nitrification process was significantly inhibited.SRT of 10 to 20 d was more suitable in this study.The real-time control strategy combined with SRT control in SBR 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 via nitrite from wastew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 nitrite accumulation real time control sludge retention time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
下载PDF
通降法治疗寒邪积滞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肖菁菁 李海怡 +3 位作者 吴佩珊 周正 黄广文 杨丽清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2340-2346,共7页
【目的】观察基于通降法运用大黄附子汤加减治疗寒邪积滞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寒邪积滞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口服或鼻饲大黄附子... 【目的】观察基于通降法运用大黄附子汤加减治疗寒邪积滞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寒邪积滞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口服或鼻饲大黄附子汤加减治疗,疗程为7 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胰腺酶学指标(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改良CT严重指数(MCTSI)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的腹痛改善时间、腹胀改善时间、肛门排便时间,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性。【结果】(1)脱落情况方面,研究过程中,研究组和对照组各有1例患者脱落,最终各有38例纳入疗效统计。(2)疗效方面,治疗7 d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86.84%(33/38),对照组为78.95%(30/38),组间比较(秩和检验),研究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胰腺酶学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研究组对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水平的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炎症因子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CRP、PCT、IL-6、IL-8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研究组对血清CRP、PCT、IL-6、IL-8水平的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5)量表评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APACHEⅡ、MCTS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研究组对APACHEⅡ、MCTSI评分的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6)症状改善时间方面,研究组的腹痛改善时间、腹胀改善时间、肛门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安全性方面,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基于通腑法运用大黄附子汤加减治疗寒邪积滞型急性胰腺炎患者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降低血清胰腺酶学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寒邪积滞型 通降法 大黄附子汤 淀粉酶 脂肪酶 炎症因子
下载PDF
“湿胜则濡泻”的病机内涵及其温运脾阳治则之现代机制探讨
4
作者 庄楷 郑锋玲 骆欢欢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1621-1627,共7页
“湿胜则濡泻”出自《黄帝内经》,其不仅是对泄泻病机的阐释,也是指导中医临床治疗泄泻的重要原则之一。“濡泻”病机既可源于外湿侵袭,又可来自内湿停聚,内湿与外湿合而为患,内伤脾阳,脾阳不振,而成泄泻。基于“湿胜则濡泻”脾阳不振... “湿胜则濡泻”出自《黄帝内经》,其不仅是对泄泻病机的阐释,也是指导中医临床治疗泄泻的重要原则之一。“濡泻”病机既可源于外湿侵袭,又可来自内湿停聚,内湿与外湿合而为患,内伤脾阳,脾阳不振,而成泄泻。基于“湿胜则濡泻”脾阳不振、水湿停聚的病机,其治则当温运脾阳。现代中医临床实践及相关机制研究表明,温运脾阳治则与现代医学之线粒体功能密切相关。苓桂术甘汤、附子理中汤等温阳健脾以缓解“濡泻”的机制与改善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有关;升阳益胃汤、升阳除湿汤等通过升阳除湿以缓解“濡泻”的机制与改善炎症状态下的线粒体损伤有关;小建中汤、理中汤等通过运脾以缓解“濡泻”的机制与改善线粒体氧化损伤有关。“湿胜则濡泻”的病机内涵及其温运脾阳治则的现代机制探索将为湿邪的病因病机、湿证的证候研究提供借鉴,并可对居于岭南、长江中下游地区等潮湿气候环境下及在现代社会不良膳食结构复合影响下的泄泻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胜则濡泻 脾阳不振 水湿停聚 温运脾阳 线粒体功能 泄泻 病机
下载PDF
Effect of trapped charge accumulation on the retention of charge trapping memory
5
作者 金锐 刘晓彦 +2 位作者 杜刚 康晋锋 韩汝琦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0-93,共4页
The accumulation process of trapped charges in a TANOS cell during P/E cycling is investigated via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recombination process between trapped charges is an important issue on the retention of char... The accumulation process of trapped charges in a TANOS cell during P/E cycling is investigated via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recombination process between trapped charges is an important issue on the retention of charge trapping memory. Our results show that accumulated trapped holes during P/E cycling can have an influence on retention, and the recombination mechanism between trapped charges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when evaluating the retention capability of TAN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rge accumulation charge trapping memory retention characteristic
原文传递
从“形寒饮冷则伤肺”论细胞自噬在哮喘寒饮蕴肺证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晓旭 田彧潇 +4 位作者 赵东升 郑冰清 房天赫 颜培正 韩贻斌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75-78,共4页
“形寒饮冷则伤肺”之论见于《难经·四十九难》,概括出了内外寒邪伤肺导致肺气不降的病因病机。形寒饮冷的刺激可以影响人体的气化过程与卫气的防御功能,而导致哮喘寒饮蕴肺证的形成。而自噬作为机体自身的一种防御机制,与人体的... “形寒饮冷则伤肺”之论见于《难经·四十九难》,概括出了内外寒邪伤肺导致肺气不降的病因病机。形寒饮冷的刺激可以影响人体的气化过程与卫气的防御功能,而导致哮喘寒饮蕴肺证的形成。而自噬作为机体自身的一种防御机制,与人体的气化过程与卫气的防御功能息息相关。细胞自噬水平的降低可能是哮喘寒饮蕴肺证发病的微观基础,而如何调控自噬水平以减轻气道炎症反应可能为哮喘寒饮蕴肺证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寒 饮冷 寒饮蕴肺 细胞自噬 免疫
下载PDF
SRT对酪蛋白水解物为碳源的EPBR系统的影响
7
作者 任晨竹 王少坡 +3 位作者 王丽杰 毕艳孟 李亚静 于静洁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6-61,共6页
为了探究污泥龄(SRT)对以酪蛋白水解物(Cas aa)为唯一碳源的强化生物除磷(EPBR)系统性能的影响,采用序批式反应器(SBR),在低温条件下考察了SRT对Cas aa为碳源的EPBR中微生物菌群的变化及其污染物去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RT为15 d时,... 为了探究污泥龄(SRT)对以酪蛋白水解物(Cas aa)为唯一碳源的强化生物除磷(EPBR)系统性能的影响,采用序批式反应器(SBR),在低温条件下考察了SRT对Cas aa为碳源的EPBR中微生物菌群的变化及其污染物去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RT为15 d时,系统除磷性能最佳,除磷率可达95%以上,显著高于其他SRT条件。系统运行典型周期分析表明:当SRT为15 d时,系统的厌氧释磷质量浓度最大,为34.03 mg/L,好氧吸磷质量浓度最大,为48.45 mg/L,除磷效果最优。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表明,系统内聚磷菌(PAOs)的组成和结构会随着SRT的变化而变化,SRT为15 d时,系统内全体PAOs相对丰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龄 酪蛋白水解物 强化生物除磷 聚磷菌
下载PDF
棉花打顶和保留营养枝的效应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周欢 彭龙 +3 位作者 原保忠 张献龙 刘燕 李娇娇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166-170,共5页
为适应生产上对棉花简化栽培技术的需求,以‘华杂棉H318’为材料,设置打顶整枝(A)、打顶留叶枝(B)、不打顶留叶枝(C)、不打顶整枝(D)4个处理,在大田条件下,对打顶、整枝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打顶使棉花的... 为适应生产上对棉花简化栽培技术的需求,以‘华杂棉H318’为材料,设置打顶整枝(A)、打顶留叶枝(B)、不打顶留叶枝(C)、不打顶整枝(D)4个处理,在大田条件下,对打顶、整枝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打顶使棉花的平均成熟期延迟5-6天。打顶、留叶枝有利于棉花茎枝、叶片和生殖器官干物质的积累。留叶枝单株铃数增加,单铃重和衣分降低,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与整枝处理相当,打顶、留叶枝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不大,最后得出打顶留叶枝处理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顶 留叶枝 干物质积累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外源酚酸在杨树人工林土壤中的吸附与滞留动态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延平 王华田 +2 位作者 杨阳 姜岳忠 王宗芹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1-256,共6页
采集不同连作代数杨树人工林土壤样品,采用外源添加酚酸的方法结合HPLC定量测定,研究了对羟基苯甲酸和苯甲酸在杨树人工林土壤中的吸附动态和滞留规律,探讨了两种酚酸在杨树人工林土壤中的累积机制。结果表明:(1)两种酚酸在杨树人工林... 采集不同连作代数杨树人工林土壤样品,采用外源添加酚酸的方法结合HPLC定量测定,研究了对羟基苯甲酸和苯甲酸在杨树人工林土壤中的吸附动态和滞留规律,探讨了两种酚酸在杨树人工林土壤中的累积机制。结果表明:(1)两种酚酸在杨树人工林土壤中的吸附可大致分为两个过程,即快速吸附阶段和慢吸附阶段,对羟基苯甲酸的快速吸附阶段大约在16h内完成,而苯甲酸约需24h。达到吸附平衡时,对羟基苯甲酸在土壤中的平均吸附率为58.78%,苯甲酸的平均吸附率为37.07%。(2)杨树人工林土壤对两种酚酸均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达到吸附平衡时,对羟基苯甲酸在土壤中的平均吸附量为2483.19μg/g,苯甲酸为1377.51μg/g,对羟基苯甲酸的吸附能力强于苯甲酸。(3)Langmuir动力学方程和一级动力学方程是描述两种酚酸在土壤中吸附过程的最优模型。(4)酚酸滞留量检测结果表明,酚酸添加15d后,对羟基苯甲酸在土壤中的残留率为4.3%~5.2%,而苯甲酸的残留率仅为1.3%~1.7%。两种酚酸在土壤中的滞留动态可以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进行描述,对羟基苯甲酸的消除半衰期平均为4.24d,苯甲酸消除半衰期平均为2.61d,对羟基苯甲酸在土壤中的滞留期长于苯甲酸。(5)两种酚酸的吸附与滞留行为与土壤有机质、金属离子、土壤质地等性质关系密切,微生物数量也是决定酚酸在土壤中滞留能力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人工林 对羟基苯甲酸 苯甲酸 吸附和滞留 累积机制
下载PDF
春小麦秸秆还田对后茬玉米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27
10
作者 殷文 陈桂平 +6 位作者 郭瑶 樊志龙 胡发龙 范虹 于爱忠 赵财 柴强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10-1218,共9页
干物质是作物光合作用产物的最高形式,其积累动态特性与籽粒产量有密切关系,研究前茬作物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后茬地膜覆盖作物地上干物质积累特性与产量形成的影响,对优化作物高产高效栽培理论和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 干物质是作物光合作用产物的最高形式,其积累动态特性与籽粒产量有密切关系,研究前茬作物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后茬地膜覆盖作物地上干物质积累特性与产量形成的影响,对优化作物高产高效栽培理论和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在干旱内陆灌区研究了前茬春小麦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免耕秸秆覆盖还田,NTM;免耕秸秆立茬还田,NTS;传统翻耕秸秆还田,CTS;传统翻耕无秸秆还田,CT,对照)对后茬玉米地上干物质积累规律及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前茬春小麦免耕秸秆还田(NTM,NTS)提高了后茬玉米地上干物质最大增长速率和干物质平均增长速率,延迟了干物质最大增长速率出现的时间,以NTM处理作用效果最明显,较CT玉米地上干物质最大增长速率和干物质平均增长速率分别提高5.7%、11.2%,玉米地上干物质最大增长速率出现时间延迟3.4d,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NTM、NTS处理可长时间保持后茬玉米相对较高的地上干物质积累速率,有效延缓吐丝至灌浆期后茬玉米地上干物质积累速率的降低,维持较长的地上干物质积累期,提高完熟期地上干物质积累量,NTM和NTS较CT处理玉米收获期地上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提高11.3%和9.9%(P<0.05)。NTM、NTS和CTS比CT处理分别增产15.6%、13.0%和7.8%,以NTM处理增产幅度较大,较CTS增产7.3%(P<0.05),增产的主要原因为穗数、穗粒数及粒重的协同提高。通过关联矩阵分析表明,通过优化前茬春小麦秸秆还田方式影响后茬玉米穗数来调控群体大小,进而协调穗粒数与粒重,通过三者相互协调发展可实现增产。因此,前茬春小麦免耕25~30cm覆盖秸秆还田(NTM)是典型干旱内陆灌区优化后茬玉米干物质积累特性及获得高产的理想耕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秸秆还田 地膜覆盖 玉米 干物质积累 产量形成 绿洲灌区
下载PDF
莺歌海—琼东南盆地超压层系油气聚散机理浅析 被引量:22
11
作者 郝芳 刘建章 +1 位作者 邹华耀 李平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9-180,共12页
文中讨论了超压层系天然气成藏的特殊性、超压圈闭油气聚散机理和油气成藏的超压强度上限。根据压力、应力状态和含油气性,将超压圈闭划分为充满型、部分充注型、未聚集型或油气散失型。通过钻孔证实,莺歌海、琼东南盆地的天然气聚散过... 文中讨论了超压层系天然气成藏的特殊性、超压圈闭油气聚散机理和油气成藏的超压强度上限。根据压力、应力状态和含油气性,将超压圈闭划分为充满型、部分充注型、未聚集型或油气散失型。通过钻孔证实,莺歌海、琼东南盆地的天然气聚散过程和含气性均与超压密切相关,其中DF13-1气田为充满型超压气藏,而YA21-1构造的储层水相压力已达到盖层破裂压力,盖层发生了周期性破裂并引起了明显的地球化学异常,属于未聚集或天然气散失型。超压圈闭天然气的聚散受最小水平应力、水相超压强度和盖层岩石力学性质等因素的控制。由于封闭性断层的开启压力低于地层的破裂压力,断层和底辟控制的砂体中天然气更易于散失。砂岩上倾尖灭点(岩性圈闭的顶点)的埋深对储层的压力状态和含气性具有重要控制作用。有效的压力、应力预测和盖层岩石力学性质研究是降低深层超压层系天然气勘探风险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压 压力-应力耦合 盖层破裂 聚散机理 封闭潜力 莺琼盆地
下载PDF
石油和天然气运聚效率的主控因素及定量评价 被引量:22
12
作者 周海燕 庞雄奇 +1 位作者 姜振学 周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18,共5页
烃源岩生成的石油和天然气大部分在运聚成藏过程中损失了 ,因此石油和天然气运聚效率主要取决于油气运聚过程中的损耗量的大小。损耗量包括烃源岩残留烃量、储集层滞留烃量、运移流散烃量和构造破坏烃量。天然气的运聚效率远小于石油 ,... 烃源岩生成的石油和天然气大部分在运聚成藏过程中损失了 ,因此石油和天然气运聚效率主要取决于油气运聚过程中的损耗量的大小。损耗量包括烃源岩残留烃量、储集层滞留烃量、运移流散烃量和构造破坏烃量。天然气的运聚效率远小于石油 ,是由于天然气在溶解性、扩散性、吸附性等物理性质方面与石油有差异。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寒武系—下奥陶统及中、上奥陶统烃源岩的模拟计算 ,认为影响石油运聚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构造破坏作用和储集层滞留作用 ,而影响天然气运聚效率的主控因素是运移过程中的扩散、溶解及构造破坏作用。构造作用同时控制塔里木盆地石油和天然气的运聚效率 ,对正确评价油气资源量有重大意义。图 3表 5参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运聚效率 烃源岩 残留烃量 储集层滞留烃量 运移流散烃量 定量评价
下载PDF
川西-川北地区T_3x^5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刚 徐双辉 +2 位作者 陈洪德 林良彪 邓虎成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17,共10页
在参考美国页岩气发育条件的基础上,结合露头剖面实测、测井解释、矿物分析等手段,对川西-川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第五段(T3x5)的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作了详细分析。认为页岩气呈典型的"滞留成藏",主要以游离态和吸附态赋存... 在参考美国页岩气发育条件的基础上,结合露头剖面实测、测井解释、矿物分析等手段,对川西-川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第五段(T3x5)的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作了详细分析。认为页岩气呈典型的"滞留成藏",主要以游离态和吸附态赋存于泥页岩中;研究区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优越。其中阆中-德阳-成都-大邑一带T3x5泥页岩主要为滨浅湖沉积,泥页岩层厚度为55~365m,埋深在2.0~3.5km之间,相对较浅;TOC质量分数为2.0%~6.7%,平均值超过3.0%;有机质类型以Ⅲ型干酪根为主,热演化程度高,镜质体反射率(Ro)为1.0%~2.0%,脆性矿物的质量分数约为68.6%:为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有利区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川北地区 页岩气 成藏地质条件 滞留成藏
下载PDF
保水剂施用对丹参物质形成与养分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寇太记 张雅莉 +3 位作者 马继红 毛克举 刘源 苗艳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4-67,共4页
阐明保水剂在道地丹参种植中的应用效果有助于保水剂在丹参节水抗旱种植中的合理应用。利用盆栽试验,比较不同保水剂用量下丹参物质形成、氮磷钾养分的吸收与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能促进干物质的积累与分配,增加根/冠比... 阐明保水剂在道地丹参种植中的应用效果有助于保水剂在丹参节水抗旱种植中的合理应用。利用盆栽试验,比较不同保水剂用量下丹参物质形成、氮磷钾养分的吸收与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能促进干物质的积累与分配,增加根/冠比和丹参产量;保水剂施用降低了土壤容重,适度的土壤容重减小有助于丹参高产;不同保水剂用量下氮磷钾养分在丹参根系与地上部中的吸收分配与积累、农艺利用效率存在明显差异,过高的剂量不利于丹参的生长与养分的吸收利用,适宜剂量能显著提高丹参产量和氮磷钾肥农艺利用效率。1.2~1.8g/kg干土的保水剂用量可作为田间丹参节水抗旱种植的参考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水剂 丹参 养分 干物质积累 土壤容重
下载PDF
不同生态修复措施下桃林口水库水源涵养区枯落物的蓄水保水效益 被引量:14
15
作者 贾志军 王富 +2 位作者 甄宝艳 尚瑞朝 董智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6-139,共4页
以桃林口水库水源涵养区不同生态修复措施下枯落物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测试相结合、"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措施及措施实施前后枯落物的蓄积量、吸水速率、持水量和有效拦蓄量等蓄水保水效益。结果表明:... 以桃林口水库水源涵养区不同生态修复措施下枯落物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测试相结合、"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措施及措施实施前后枯落物的蓄积量、吸水速率、持水量和有效拦蓄量等蓄水保水效益。结果表明:生态修复措施的实施增加了林内枯落物的蓄积量,枯落物蓄积量天然(次生)林封育型(26.88t/hm2)>疏林补植型(25.83t/hm2)>人工林封育型(25.11t/hm2)>荒坡造林型(24.10t/hm2)>陡坡梯田退耕型(12.22t/hm2)>荒坡封育型(9.57t/hm2),且生态措施实施前后的差异显著;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之间存在对数关系,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间存在乘幂函数关系;不同修复措施间枯落物的拦蓄量差异显著,天然(次生)林封育型枯落物有效拦蓄深最大(8.51mm),荒坡封育型的有效拦蓄深最小(2.85mm),其他依次为荒坡造林型(5.22mm)、疏林补植型(5.13mm)、人工林封育型(4.51mm)、陡坡梯田封育型(3.92mm),生态修复措施的实施增加了枯落物拦蓄量,增幅为20.41%~98.63%。研究结果为评价水库水源涵养区不同生态修复措施蓄水保水效益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蓄水保水效益 水源涵养区 枯落物 桃林口水库
下载PDF
苦参碱类生物碱传递体凝胶剂对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的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韩欢胜 徐馨 高利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72-276,共5页
苦参碱类生物碱(SFAA)传递体凝胶剂是以逆相蒸发法将SFAA按比例混合制成传递体,并以卡波姆为凝胶基质制备成SFAA传递体凝胶剂。为评价SFAA传递体凝胶剂的药效,本研究通过体外药物累积释放度、累积透过量、皮肤内残留量以及稳态渗透速率... 苦参碱类生物碱(SFAA)传递体凝胶剂是以逆相蒸发法将SFAA按比例混合制成传递体,并以卡波姆为凝胶基质制备成SFAA传递体凝胶剂。为评价SFAA传递体凝胶剂的药效,本研究通过体外药物累积释放度、累积透过量、皮肤内残留量以及稳态渗透速率检测,评价其释放性质和透皮吸收效果;通过最低抑菌/杀菌浓度试验,评价其对引起奶牛乳房炎常见病原菌的抑杀效果。结果显示,传递体凝胶剂组在24 h累积透过量是普通凝胶剂组的2.22倍(p<0.05),传递体凝胶剂组在皮肤层中的滞留量是普通凝胶剂组的5.27倍(p<0.05),而传递体凝胶剂组稳态渗透速率也明显高于普通凝胶剂组(p<0.05)。该制剂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和停乳链球菌的最低抑菌剂量(MIC)分别为3.13 mg/mL、6.25 mg/mL、0.78 mg/mL和0.78 mg/mL,其最低杀菌剂量(MBC)分别为6.25 mg/mL、6.25 mg/mL、1.56 mg/mL和0.78 mg/mL。上述结果表明,SFAA传递体凝胶剂具有良好的透皮吸收效果,对上述4种病原菌均有较强的抑菌/杀菌作用。本研究为奶牛乳房炎防治新药研制提供了借鉴,也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递体凝胶剂 经皮累积透过量 皮肤滞留量 最低抑菌浓度 最低杀菌浓度
下载PDF
甘遂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7
作者 何军明 钟小生 +5 位作者 仇成江 黄有星 王松 刘贤芬 谭志健 蔡炳勤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9-41,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甘遂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中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以及应用甘遂治疗SAP的中医学理论根据。方法:将43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方案,甘遂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甘遂治疗,观察2组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 目的:观察中药甘遂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中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以及应用甘遂治疗SAP的中医学理论根据。方法:将43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方案,甘遂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甘遂治疗,观察2组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结果:腹痛缓解时间,肠鸣音、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血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甘遂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第7天2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分别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胰腺及胰周脓肿、胰腺假性囊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休克、肾功能衰竭、胰性脑病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应用甘遂治疗SAP有确切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结胸证 中医疗法 泻热逐水 甘遂
下载PDF
水钠潴留在痰湿壅盛证高血压大鼠模型中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孟宪卿 杨传华 +2 位作者 吴赛 姜月华 吴波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2期279-285,共7页
目的:由饮食诱导建立高血压痰湿壅盛证大鼠模型,探讨水钠潴留在痰湿壅盛证高血压大鼠模型的机制。方法:由高脂饮食诱导建立高血压痰湿壅盛证大鼠模型,与普通Wistar大鼠对照,观察两组大鼠一般生理情况,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大鼠血... 目的:由饮食诱导建立高血压痰湿壅盛证大鼠模型,探讨水钠潴留在痰湿壅盛证高血压大鼠模型的机制。方法:由高脂饮食诱导建立高血压痰湿壅盛证大鼠模型,与普通Wistar大鼠对照,观察两组大鼠一般生理情况,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的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管加压素(AVP)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等变化,光镜观察肾组织和脂肪组织的形态结构,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肾脏ATlR、AT2R和AQP2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中TG、TC、AVP、AngⅡ均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大鼠肾脏AT1R、AQP2的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P<0.05),AT2R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P<0.05)。结论:饮食诱导高血压痰湿壅盛型大鼠肾脏存在水钠潴留的病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湿壅盛型 水钠潴留 大鼠肾脏 高血压
下载PDF
织物的蓄热保温整理 被引量:5
19
作者 翁亮 吴赞敏 《染整技术》 CAS 2005年第8期6-9,共4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服装的功能性越来越受到关注,人们对其要求也越来越高。文章主要讲述了蓄热保温纺织品的概念、保温机理、制造方法以及他的性能评价方法。
关键词 蓄热保温 舒适性 性能评价
下载PDF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0
作者 洪霞 蒋勍 +1 位作者 汤晓琴 俞银华 《新中医》 CAS 2017年第3期133-135,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活动期湿热内蕴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UC活动期湿热内蕴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基础上加西药保留灌肠,观察组在...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活动期湿热内蕴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UC活动期湿热内蕴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基础上加西药保留灌肠,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基础上加中药保留灌肠,每晚睡前1次,连续治疗30天。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症状、结肠镜及病理检查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5.7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3项临床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UC活动期湿热内蕴证,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优于西药保留灌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UC) 活动期 湿热内蕴证 保留灌肠 中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