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2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投影寻踪模型的特高含水油藏剩余油可采潜力评价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晨 冯其红 +2 位作者 何逸凡 张先敏 周文胜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7-144,共8页
影响特高含水油藏剩余油可采潜力的因素极其复杂,且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差异明显,常规方法多以剩余油饱和度或剩余油储量丰度等单一指标评价剩余油潜力,难以有效指导特高含水油藏剩余油挖潜。在充分考虑特高含水油藏剩余油可采潜力影响因... 影响特高含水油藏剩余油可采潜力的因素极其复杂,且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差异明显,常规方法多以剩余油饱和度或剩余油储量丰度等单一指标评价剩余油潜力,难以有效指导特高含水油藏剩余油挖潜。在充分考虑特高含水油藏剩余油可采潜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综合表征储层非均质性、剩余油可采储量规模、水淹状况以及油水分流能力的差异,构建了特高含水油藏剩余油可采潜力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并考虑不同指标对剩余油可采潜力控制程度的差异,将加速遗传算法与投影寻踪模型相结合来确定各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从而构建了剩余油可采潜力指数,形成特高含水油藏剩余油可采潜力量化评价新方法。以渤海Q油田南区主力产层NmIL砂体为例,开展特高含水油藏剩余油可采潜力量化评价,结果表明,新方法可综合表征不同区域位置的储层物性、可采储量丰度和油水分流能力对剩余油可采潜力的影响,实现了主力产层NmIL砂体剩余油可采潜力分布的差异化定量评价,优势可采潜力区域刻画明显,将其作为NmIL砂体下一步井网加密调整潜力区域,以精准指导加密水平井的部署,为特高含水油藏剩余油挖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分析方法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含水期 剩余油 可采潜力指数 投影寻踪 优势潜力丰度
下载PDF
基于XGBoost算法的可恢复耕地宜耕性评价——以湘阴县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敏 周健 +4 位作者 胡月明 张林 赵清林 秦雅静 陈瑗瑗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9-60,共12页
为科学有序开展可恢复耕地资源的整治,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XGBoost算法的可恢复耕地的宜耕性评价方法。选取自然条件、区位条件、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工程条件等4个方面的因素,涉及海拔高程、坡度级别、国家自然等、集块面积、国家经济等、... 为科学有序开展可恢复耕地资源的整治,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XGBoost算法的可恢复耕地的宜耕性评价方法。选取自然条件、区位条件、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工程条件等4个方面的因素,涉及海拔高程、坡度级别、国家自然等、集块面积、国家经济等、地块形状等36项影响因素为自变量,以现状可恢复耕地和耕种耕地二分类为因变量,分析各项影响因素对耕地宜耕性评价的重要程度,并进一步结合皮尔逊共线性分析和指标关联性分析,最终得到21项影响因素及其权重P值,优化后影响因素的权重P值相对稳定,其中自然因素对可恢复耕地宜耕性的影响权重最大,区位因素和工程因素权重次之,社会经济因素的权重最小。经过验证发现,预测耕种情况与实际耕种情况的符合率高达91.87%,且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和鲁棒性,预测效果良好。借助上述模型预测得到的湘阴县可恢复耕地地块的宜耕潜力,形成如下认识:全县中西部平原区可恢复耕地宜耕潜力明显优于东部丘陵山区;可恢复耕地中未耕种和即可恢复地块的宜耕潜力高于工程恢复类地块,这些地块均属于良好的整治地块,可优先整治恢复为耕地;从可恢复耕地具体地类来看,坑塘和养殖坑塘类可恢复耕地的宜耕潜力最大,其次为其他林地类可恢复耕地;在耕地整治过程中,应结合可恢复耕地的宜耕性评价,合理有序地开展可恢复耕地的整治;此外,应开展精细化的耕地“非粮化”监测,实施差异化补偿政策,以遏制耕地“非粮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GBoost 可恢复耕地 宜耕性 宜耕潜力 湘阴县
下载PDF
基于Arduino的SMA丝材智能修复损伤钢筋混凝土梁试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何初生 王文炜 +1 位作者 姜进科 张吴桐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67,共7页
为修复钢筋混凝土梁在使用阶段中由于材料老化、裂缝开展等原因造成的损伤,提出一种基于Arduino智能平台和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MA,具有形状记忆效应和超弹性特性)的智能修复控制系统,根据挠度及裂缝控制原理,设计智能修... 为修复钢筋混凝土梁在使用阶段中由于材料老化、裂缝开展等原因造成的损伤,提出一种基于Arduino智能平台和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MA,具有形状记忆效应和超弹性特性)的智能修复控制系统,根据挠度及裂缝控制原理,设计智能修复控制装置。该装置由输入模块、处理模块和输出模块组成,当检测到钢筋应变超过限值时,输出模块升高SMA丝材温度对梁体进行修复。为验证该智能修复装置的修复性能,设计对比梁A(无修复装置)与试验梁B(加装智能修复控制装置),在加载过程中对试验梁B进行3次修复,对2根梁的跨中挠度、钢筋应变及裂缝宽度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破坏时试验梁B的跨中挠度、裂缝宽度均小于对比梁A,并且在3次修复中试验梁B的跨中挠度、裂缝宽度和钢筋应变最大回复率分别为31.0%、47.0%和71.5%。说明该智能修复控制装置可以监测试验梁受损情况并激发SMA材料对试验梁实施修复,实现钢筋混凝土梁的智能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梁 形状记忆合金 智能修复控制系统 回复性 跨中挠度 钢筋应变 模型试验
下载PDF
聚乙烯共混体系流变行为对吹塑薄膜雾度的影响
4
作者 贾雪飞 唐毓婧 +3 位作者 姚雪容 郑萃 张龙贵 张韬毅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7-353,共7页
研究了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共混体系的吹塑薄膜雾度与流变行为之间的关系。利用DSC、光散射和WLI等方法对吹塑薄膜制品的内部结晶情况及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利用GPC和流变学方法对单组分及共混物熔体的结构进行表... 研究了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共混体系的吹塑薄膜雾度与流变行为之间的关系。利用DSC、光散射和WLI等方法对吹塑薄膜制品的内部结晶情况及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利用GPC和流变学方法对单组分及共混物熔体的结构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LLDPE/LDPE共混体系吹塑薄膜的总雾度主要取决于薄膜的表面粗糙度;薄膜的表面粗糙度与可恢复剪切应变参数(γ_(∞))呈开口向上抛物线函数关系,选择具有合适γ_(∞)的LDPE树脂以及添加量是控制LLDPE/LDPE共混体系吹塑薄膜雾度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 雾度 流变行为 可恢复剪切应变参数
下载PDF
新型带可更换耗能装置预制混凝土梁-柱节点抗震性能分析
5
作者 葛琪 李有杰 +4 位作者 熊峰 何一 申航 李尧 何宇轩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7-65,共9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带可更换耗能装置的预制混凝土梁柱节点。该装置主要由上下削弱钢板和开孔削弱H型钢板组成。设计了一个带有可更换耗能装置的试件和一个现浇整体试件,对其开展了梁端循环往复试验研究,探究了该节点的滞回响应、梁...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带可更换耗能装置的预制混凝土梁柱节点。该装置主要由上下削弱钢板和开孔削弱H型钢板组成。设计了一个带有可更换耗能装置的试件和一个现浇整体试件,对其开展了梁端循环往复试验研究,探究了该节点的滞回响应、梁纵筋应变、极限承载能力、耗能能力、残余转角和震后可恢复性。试验结果表明,带可更换耗能装置的试件能够将塑性区域从梁柱的核心部分转移到耗能装置上,实现耗能装置耗能;在耗能装置屈服破坏时,梁柱仍为弹性状态;相比于现浇试件其耗能能力高出20%,该装置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和震后可恢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柱节点 耗能装置 抗震性能 震后可恢复 可更换
下载PDF
锚栓屈服型可抬升柱脚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6
作者 陈刚 高玲 +1 位作者 张煜坤 郑七振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0-198,共9页
为满足结构在震中安全且震后可修复使用的目的,设计了一种锚栓屈服型可抬升柱脚节点,该节点是一种半刚性节点,将柱脚锚栓的一部分作为节点的阻尼器,阻尼器为柱脚提供抗弯能力和可抬升能力,在地震时柱脚节点塑性变形主要集中在阻尼器上,... 为满足结构在震中安全且震后可修复使用的目的,设计了一种锚栓屈服型可抬升柱脚节点,该节点是一种半刚性节点,将柱脚锚栓的一部分作为节点的阻尼器,阻尼器为柱脚提供抗弯能力和可抬升能力,在地震时柱脚节点塑性变形主要集中在阻尼器上,震后通过更换阻尼器即可完成柱脚节点的修复。为此,设计一组普通外露式柱脚节点和锚栓屈服型可抬升柱脚节点进行对比试验,并通过拟静力试验,研究它们在低周往复荷载下的滞回特性、抗弯承载力、刚度退化、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同时研究柱脚节点在更换阻尼器前后的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对比普通外露式柱脚节点,锚栓屈服型可抬升柱脚具有更好的耗能能力和变形能力,试件的损伤基本集中在可更换的阻尼器上,耗能模式和损伤机制较为合理。在进行修复后,除初期转动刚度略低于修复前试件外,整体抗震性能基本可恢复至震前水平。另外,该新型柱脚的阻尼器拆卸和更换较为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恢复功能结构 可抬升柱脚 可更换构件 锚栓屈服 抗震性能
下载PDF
足尺宋式摇摆木构架恢复性拟静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曹一凡 万佳 +2 位作者 师希望 魏剑伟 李铁英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9-137,共9页
摇摆木构架是中国传统木结构的主要承载体系。对足尺单跨木构架模型施加3级竖向荷载进行拟静力试验,观察试验时木构架的位移和变形特点,得到木构架在低周水平循环加载下的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探究其在不同竖向荷载和低周水平循环加载下... 摇摆木构架是中国传统木结构的主要承载体系。对足尺单跨木构架模型施加3级竖向荷载进行拟静力试验,观察试验时木构架的位移和变形特点,得到木构架在低周水平循环加载下的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探究其在不同竖向荷载和低周水平循环加载下的结构特性。加载过程中,木柱刚体转动行为明显、柱架层变形集中,卸载阶段木构架能自主回到初始位置。试验结果表明:各级滞回环狭长且重叠,结构构件呈现出刚体运动的特征,结构整体具有一定位移恢复能力;残余位移介于0.28~2.53 mm间,两组位移恢复系数均大于87.1%,随控制位移的增加未出现显著降低,木构架的位移恢复能力良好;初始刚度在控制位移超过屈服位移后趋于稳定;柱架层变形是斗拱层变形的2.95~86.47倍,层间位移集中系数介于1.22~2.03间,且随控制位移的增加先增后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木结构 摇摆木构架 可恢复功能结构 位移恢复系数 层间位移集中系数
下载PDF
引信用双工形压电驱动器的设计及其驱动特性
8
作者 王旭建 王新杰 李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5-144,共10页
为实现引信安全系统状态的恢复功能,满足引信全域安全控制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双工形压电驱动器应用于机电安全系统中。首先,参考双足式压电驱动器并根据设计要求对双工形压电驱动器进行了结构设计,并分析了其工作机理。然后,对设计的双... 为实现引信安全系统状态的恢复功能,满足引信全域安全控制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双工形压电驱动器应用于机电安全系统中。首先,参考双足式压电驱动器并根据设计要求对双工形压电驱动器进行了结构设计,并分析了其工作机理。然后,对设计的双工形压电驱动器进行了结构优化,基于优化结果给出驱动足的运动轨迹方程,保证了驱动足形成类椭圆运动轨迹。接着,搭建了实验平台对双工形压电驱动器样机进行驱动特性测试分析,确定了最佳工作频率,并得到了双工形压电驱动器往返运动速度和激励电压峰峰值的关系曲线。最后,针对引信高冲击工作环境,提出双工形压电驱动器抗高过载措施,并对压电驱动器进行抗高冲击过载实验。结果表明:压电驱动器的运动速度与激励电压峰峰值呈正相关,且在频率为130 Hz的激励电压作用下,压电驱动器的运动速度最佳;双工形压电驱动器在20 kg冲击载荷作用下仍能正常工作,验证了抗高过载措施的有效性。进一步验证了双工形压电驱动器实现引信安全状态可恢复功能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驱动器 双工形 可恢复式引信 结构优化 驱动特性 抗高过载
下载PDF
TY含水页岩气藏产量递减规律及可采储量预测
9
作者 赵康 陈民锋 +2 位作者 王艺文 东珺珲 袁道财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5-402,共8页
含水页岩气藏具有产量递减快、能量消耗大的特点。文中结合页岩气藏生产过程理论研究,提出表征页岩气藏产能、产水和产出效率变化的3类指标,分析了含水页岩气藏在不同生产阶段的生产动态变化特点;在对比不同页岩气藏产量递减分析方法的... 含水页岩气藏具有产量递减快、能量消耗大的特点。文中结合页岩气藏生产过程理论研究,提出表征页岩气藏产能、产水和产出效率变化的3类指标,分析了含水页岩气藏在不同生产阶段的生产动态变化特点;在对比不同页岩气藏产量递减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可描述含水页岩气藏生产全过程的产量递减预测模型;利用衰竭开发条件下的产量-能量置换守恒原则,提出了一个基于累计产气量与累计能耗关系的可采储量预测方法,并分析了其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全面、准确地预测含水页岩气藏的产量递减规律和可采储量,为此类气藏的合理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藏 生产特征 递减规律 压能损耗 可采储量
下载PDF
新型竖齿摇摆自复位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
10
作者 朱广治 刘建明 孙家腾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6-205,共10页
底端固结在基础上的剪力墙,在地震中墙角最易损伤破坏,且耗能较差,震后不宜修复。提出了一种新型竖齿摇摆自复位剪力墙(self-centering vertical tooth swing shear wall,SCVT-SW)体系。SCVT-SW体系由钢筋混凝土墙体、碟簧复位装置、软... 底端固结在基础上的剪力墙,在地震中墙角最易损伤破坏,且耗能较差,震后不宜修复。提出了一种新型竖齿摇摆自复位剪力墙(self-centering vertical tooth swing shear wall,SCVT-SW)体系。SCVT-SW体系由钢筋混凝土墙体、碟簧复位装置、软钢阻尼器以及竖齿摇摆支座等组成,所有部件均通过高强螺栓相连,便于施工和震后对受损部件更换。SCVT-SW体系的工作原理是:在地震过程中,由墙体两侧的竖向碟簧复位装置提供墙体摇摆复位弯矩,软钢阻尼器消耗地震能量,竖齿摇摆支座在提供水平抗剪能力并将墙体受到的水平作用力传递到墙体基础的同时起到固定铰支座的作用。理论分析给出了SCVT-SW体系中墙体截面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通过非线性数值模拟,对新型剪力墙与普通剪力墙的受力性能进行了对比,设计了9组不同工况的对比参数。结果表明:与普通剪力墙相比,SCVT-SW骨架曲线没有明显下降段,残余变形更小;SCVT-SW体系的正截面承载力随着墙角两侧碟簧装置的预压力的增大而提高,最大提升27.8%;残余变形随碟簧装置刚度增大而减小,工况7比工况5减小了19.4%,工况8比工况5减小了46.9%,因此通过增大碟簧装置预压力与碟簧装置刚度来减小SCVT-SW的残余变形,提高复位能力的效果是显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复位剪力墙 碟簧装置 摇摆支座 滞回性能 功能可恢复
下载PDF
可回收桩锚变形影响因素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
11
作者 周盛全 戴晨 +2 位作者 冯绍童 徐秋伟 柯宅邦 《中国科技论文》 CAS 2024年第6期668-676,686,共10页
通过室内可回收桩锚支护基坑模型试验及MIDAS GTS NX有限元软件,探究基坑开挖与回填阶段锚杆回收对基坑变形的影响。通过改变锚杆倾角、竖向间距、桩长、桩间距等参数,揭示桩体水平位移、地表沉降及桩身弯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可回... 通过室内可回收桩锚支护基坑模型试验及MIDAS GTS NX有限元软件,探究基坑开挖与回填阶段锚杆回收对基坑变形的影响。通过改变锚杆倾角、竖向间距、桩长、桩间距等参数,揭示桩体水平位移、地表沉降及桩身弯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可回收桩锚支护结构的支护效果与传统桩锚支护一致,地表沉降曲线呈凹槽型,支护结构水平位移以圆弧形式向坑内扩展破坏;在回填阶段,锚杆的失效回收是造成支护结构位移增长的主要因素,其中又以上层锚杆的影响最为突出;在使用可回收桩锚支护的基坑中,可回收锚杆的竖向间距取值为6D、倾角为10°~30°时,支护效果较为理想,也可以通过适当增加桩长与锚杆层数来控制基坑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回收桩锚 锚杆回收 影响因素 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几类near MDS码和最优局部修复码的构造
12
作者 王鑫然 衡子灵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57-966,共10页
局部修复码是一种通过局部修复提高存储节点修复效率的重要编码方法,在分布式存储和云存储中有重要应用.本文首先构造了几类维数为4或5的near MDS(near Maximum Distance Separable)码,精确计算出了它们的参数和重量分布.特别地,得到了... 局部修复码是一种通过局部修复提高存储节点修复效率的重要编码方法,在分布式存储和云存储中有重要应用.本文首先构造了几类维数为4或5的near MDS(near Maximum Distance Separable)码,精确计算出了它们的参数和重量分布.特别地,得到了一些参数相同但重量分布不同的near MDS码.此外,通过确定near MDS码的局部度,得到了几类距离最优和维数最优的局部修复码.这些局部修复码的参数和文献中已知最优局部修复码的参数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ar MDS码 重量分布 局部修复码 分布式存储
下载PDF
韧性市政给排水基础设施创新设计实践
13
作者 张韵 王洋 +5 位作者 魏国 王帅 王圣伟 雷雨晴 冯硕 丁枫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64,共6页
受全球气候变化、地震及洪涝灾害频发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大城市应对不确定风险将成为常态,韧性城市建设成为一项世界性共同议题,也是我国“十四五”时期的重大战略选择。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的基础,也是城市灾害的承灾体;承灾体受灾... 受全球气候变化、地震及洪涝灾害频发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大城市应对不确定风险将成为常态,韧性城市建设成为一项世界性共同议题,也是我国“十四五”时期的重大战略选择。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的基础,也是城市灾害的承灾体;承灾体受灾害的程度,除与致灾因子的强度有关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承灾体自身的脆弱性。因此,在规划设计中应重视提高韧性市政给排水基础设施“鲁棒性、冗余性、可恢复性、适应性、智慧性”的创新设计,提升灾害抵御能力。转变传统设计理念,兼顾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确保灾中设施功能的支撑;预判灾害发生时基础设施的破坏顺序,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系统规划内涝体系与外洪的边界,融合地上地下调蓄空间;深化国家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成果的应用,有针对性地出台各类安全韧性评估预测方法、设计规范标准及灾后恢复方法等,推动风险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城市 给排水基础设施 鲁棒性 冗余性 可恢复性 适应性 智慧性
下载PDF
考虑多种攻击策略的国防工程电力系统网架生存性评估
14
作者 李飞 陈童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121-1128,共8页
针对战时国防工程电力系统网架技术性能评估问题,尤其是生存性指标量化评估问题,提出了国防工程电力系统网架生存性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从抗毁性、安全性和恢复性3个维度衡量国防工程电力系统网架生存性,并考虑敌方可能采取的多种攻击策... 针对战时国防工程电力系统网架技术性能评估问题,尤其是生存性指标量化评估问题,提出了国防工程电力系统网架生存性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从抗毁性、安全性和恢复性3个维度衡量国防工程电力系统网架生存性,并考虑敌方可能采取的多种攻击策略,得到国防工程电力系统网架生存性量化指标随等效攻击波次变化曲线,可对国防工程电力系统网架的运行和改进决策提供分析方法和工具;并采用该方法对某国防工程电力系统网架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评估多种攻击策略下的国防工程电力系统网架的生存性,网架结构信息保密和网架防护等级对国防工程电力系统网架生存性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防工程 电力系统网架 生存性评估 抗毁性 安全性 恢复性 攻击策略
下载PDF
可恢复功能装配式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15
作者 叶建峰 刘宪成 +3 位作者 颜桂云 余勇胜 陈亚辉 刘如月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72,共12页
提出一种由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和钢制耗能连接组成的可恢复功能装配式剪力墙结构(Recoverable precast shear wall with steel energy-dissipator,RPSW-SE),对其进行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对比该装配式剪力墙与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的破坏过程、... 提出一种由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和钢制耗能连接组成的可恢复功能装配式剪力墙结构(Recoverable precast shear wall with steel energy-dissipator,RPSW-SE),对其进行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对比该装配式剪力墙与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的破坏过程、抗剪承载力、滞回性能和性能退化特征等。在第一次试验的基础上仅更换钢制耗能连接区中受损的钢制连接件进行受损试件的修复,再次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研究修复前后试件的滞回性能、抗剪承载力和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分析该装配式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可恢复能力。研究结果表明:装配式剪力墙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和抗剪性能,试件滞回曲线较为饱满,钢制耗能连接区先于混凝土墙体发生屈服并进行耗能,提高了结构的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改善了剪力墙的应力分布和损伤演变,试件的失效破坏由剪切连接板开缝处的小钢柱断裂引起,混凝土墙体中无明显塑性损伤;剪力墙中90.7%以上的耗能集中在钢制耗能连接区中,实现了损伤和耗能可控;受损试件修复后各项性能指标与原试件相近,说明钢制耗能连接装配式剪力墙具有较好的可恢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剪力墙 可恢复功能 钢制耗能连接 抗剪性能 损伤与耗能可控 拟静力试验
下载PDF
基于第三次国土调查的复耕地块选取方法研究
16
作者 龚卫 《测绘技术装备》 2024年第1期162-166,共5页
由于我国耕地“非农化”和“非粮化”问题,以及“林(园)粮争地”愈演愈烈的现象,耕地面积呈减少趋势。为保证基本耕地红线不变,本文基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利用ArcGIS软件平台,提出了一种精准筛选即可恢复地类、工程恢复地类中适... 由于我国耕地“非农化”和“非粮化”问题,以及“林(园)粮争地”愈演愈烈的现象,耕地面积呈减少趋势。为保证基本耕地红线不变,本文基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利用ArcGIS软件平台,提出了一种精准筛选即可恢复地类、工程恢复地类中适宜复垦地块的方法,并以社会效益与工程效益最优为准则,力争增加耕地,实现二者的最佳平衡。该方法可快速实现可复耕地块的筛选,为大规模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提供参考,对耕地的保护及相关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即可恢复地类 工程恢复地类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地热资源特征及可采资源评价
17
作者 刘仕娟 《中国井矿盐》 2024年第1期17-19,共3页
本文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地热地质特征,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地热井进行抽水试验获取最大涌水量,并对地热水进行取样化验,查明地热水水化学特征及用途。根据地热资源可开采量所采出的热量,计算地热井产能和阶梯利用功率,为今后该区域地热... 本文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地热地质特征,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地热井进行抽水试验获取最大涌水量,并对地热水进行取样化验,查明地热水水化学特征及用途。根据地热资源可开采量所采出的热量,计算地热井产能和阶梯利用功率,为今后该区域地热资源试采及进一步勘查与开发远景规划的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地质特征 地热资源 地热水水化学特征 可采资源评价
下载PDF
沥青结合料高温性能评价指标研究综述
18
作者 侯立成 马士宾 +2 位作者 张宇 袁琪杰 邹宝刚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15,共7页
选用不同的指标来评价同一沥青结合料的高温性能可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果,为快速准确地分析沥青结合料的高温性能,选取合适的评价指标则尤为重要。文中总结了针入度、软化点、60℃动力粘度等常规指标和车辙因子在评价沥青结合料高温性... 选用不同的指标来评价同一沥青结合料的高温性能可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果,为快速准确地分析沥青结合料的高温性能,选取合适的评价指标则尤为重要。文中总结了针入度、软化点、60℃动力粘度等常规指标和车辙因子在评价沥青结合料高温性能时的局限性;介绍了新指标改进型车辙因子G^(*)/(sinδ)^(9)、粘性蠕变劲度Gv和不可恢复蠕变柔量Jnr,分析了新指标的特点,综述了采用各指标取得的研究成果;最后,为我国相关规范的修订提出建议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结合料 高温性能 常规指标 车辙因子 不可恢复蠕变柔量
下载PDF
Pig farmers’ willingness to recover their production under COVID-19 pandemic shock in China-Empirical evidence from a farm survey 被引量:4
19
作者 ZHUO Ni JI Chen DING Jing-yu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12期2891-2902,共12页
Pig farmers’willingness to recover production under the COVID-19 pandemic shock is significant to recover live pigs’supply in China in 2020.Increasing farmers’willingness to recover pig production contributes to en... Pig farmers’willingness to recover production under the COVID-19 pandemic shock is significant to recover live pigs’supply in China in 2020.Increasing farmers’willingness to recover pig production contributes to enhance pig supply,stabilize the pig and pork market,and to improve pig farmers’income.This research studies the determinants of pig farmers’willingness to recover production under COVID-19 pandemic shock by applying survey data of 201 farmers in Huai’an City and Lin’an City and a logit regression model.The estimation results show that a farmer’s risk perception,the duration time of a farmer’s feed supply under COVID-19 pandemic shock,whether or not being a cooperative member,and a farmer’s knowledge on government’s policy designed to encourage pig production,a farmer’s education level and production experience are the key determinants to a farmer’s willingness to recover pig production.Thus,it’s important for policymakers to solve the problems for farmers to get access to feed during the pandemic,to encourage the development of cooperatives,as well as to issue and advocate policies to encourage pig production.The study contributes to the scant literature by providing fresh empirical evidences on determinants of farmers’willingness to recover pig production.It has significance to farmers and governments to enhance farmers’willingness to recover production,which contributes to secure pig supply in China after the COVID-19 pandem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rmers&rsquo willingness to recover production COVID-19 pandemic shock pig industry in China
下载PDF
Effect of docosahexaenoic acid on the recovery of motor function in ra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a meta-analysis 被引量:4
20
作者 Zi-Rui Tian Min Yao +4 位作者 Long-Yun Zhou Yong-Jia Song Jie Ye Yong-Jun Wang Xue-Jun Cui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3期537-547,共11页
Objective:Studies have shown that docosahexaenoic acid(DHA)has a beneficial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spinal cord injury.A meta-analysis was us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DHA on the neurological recovery in the rat spi... Objective:Studies have shown that docosahexaenoic acid(DHA)has a beneficial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spinal cord injury.A meta-analysis was us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DHA on the neurological recovery in the rat spinal cord injury model,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covery of motor function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and the time and method of administration and the dose of DHA.Data source:Published studies on the effect of DHA on spinal cord injury animal models from seven databases were searched from their inception to January 2019,including PubMed,MEDLINE,EMBASE,the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Wanfang,VIP,and SinoMed databases.The search terms included“spinal cord injury”“docosahexaenoic acid”,and“rats”.Data selection:Studies that evaluated the influence of DHA in rat models of spinal cord injury for locomotor functional recovery were included.The intervention group included any form of DHA treatment and the control group included treatment with normal saline,vehicle solution or no treatment.The Systematic Review Centre for Laboratory animal Experimentation’s risk of bias assessment tool was used for the quality assessment of the included studies.Literature inclusion,quality evaluation and data extraction were performed by two researchers.Meta-analysis was then conducted on all studies that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the data using RevMan 5.1.2.software.Outcome measures:The primary outcome measure was the score on the Basso,Beattie,and Bresnahan scale.Secondary outcome measures were the sloping plate test,balance beam test,stair test and grid exploration test.Results:A total of 12 related studies were included,3 of which were of higher quality and the remaining 9 were of lower quality.The highest mean Basso,Beattie,and Bresnahan scale score occurred at 42 days after DHA treatment in spinal cord injury rats.At 21 days after treatment,the mean difference in Basso,Beattie,Bresnahan scores between the DHA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he most significant(pooled MD=4.14;95%CI=3.58–4.70;P<0.00001).In the subgroup analysis,improvement in the Basso,Beattie,and Bresnahan scale score was more significant in rats administered DHA intravenously(pooled MD=2.74;95%CI=1.41–4.07;P<0.0001)and subcutaneously(pooled MD=2.99;95%CI=2.29–3.69;P<0.00001)than in the groups administered DHA orally(pooled MD=3.04;95%CI=–1.01 to 7.09;P=0.14).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DHA at 250 nmol/kg(pooled MD=2.94;95%CI=2.47–3.41;P<0.00001]and 1000 nmol/kg[pooled MD=3.60;95%CI=2.66–4.54;P<0.00001)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Basso,Beattie,and Bresnahan scale score in rats and promoted the recovery of motor function.Conclusion:DHA can promote motor functional recovery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in rats.The administration of DHA by intravenous or subcutaneous injection is more effective than oral administration of DHA.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DHA at doses of 250 nmol/kg or 1000 nmol/kg is beneficial.Because of the small number and the low quality of the included studies,more high-quality research is needed in future to substantiate the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A docosahexaenoic ACID FATTY ACID META-ANALYSIS MOTOR FUNCTION MOTOR FUNCTION recover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PUFA spinal cord injury systematic review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