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doping effect of interface binding state in the system of PCD and PDC at superhigh pressure
1
作者 Shen Zhutong (China Science & Technology Group Company for Iron & Steel Research,Beijing 10081,China)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68-69,共2页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es on the doping effect of interface binding state with homologous and heterogeneous dopants(d) in the system of PCD etc,as well as the action of intermediate layers between D /d a...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es on the doping effect of interface binding state with homologous and heterogeneous dopants(d) in the system of PCD etc,as well as the action of intermediate layers between D /d at superhigh pressure and high temperature(HP-HT) are reported in this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ping effect INTERFACE binding state PCD & PDC intermediate layer superhigh pressure- high temperature(HP-HT) INTERFACE binding characteristics equation(E_Dd)
下载PDF
基体铬合金化增强石墨烯/铜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研究
2
作者 王杰 李英杰 +2 位作者 范国威 吴嘉杰 麦永津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2-86,共5页
如何通过优化石墨烯/铜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来提高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成为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采用铜铬合金(CuCr)作为基体材料,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作为增强相,通过溶液搅拌混合和热压烧结工艺制备得到了R... 如何通过优化石墨烯/铜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来提高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成为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采用铜铬合金(CuCr)作为基体材料,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作为增强相,通过溶液搅拌混合和热压烧结工艺制备得到了RGO/CuCr复合材料。对比了添加铬元素前后复合材料的减摩耐磨性能,基于磨痕表面成份和形貌的分析探讨了铜基体铬合金化对石墨烯/铜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铜基体铬合金化使复合材料具有更小更稳定的摩擦因数和更低的比磨损率,特别是在高载荷工况下。性能提高的原因归结为铜基体铬合金化有利于在摩擦过程中复合材料表面形成致密而连续的富石墨烯摩擦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界面结合 铜基复合材料 摩擦层 磨损
下载PDF
Methylation profile of bovine Oct4 gene coding region in relation to three germ layers 被引量:4
3
作者 ZHOU Xin-yu LIU Liang-liang +1 位作者 JIA Wen-chao PAN Chuan-yi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3期618-628,共11页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octamer-bind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4(Oct4)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early embryonic development of mammalian animals, and different Oct4 expression levels induce multi-lineage d...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octamer-bind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4(Oct4)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early embryonic development of mammalian animals, and different Oct4 expression levels induce multi-lineage differentiation which are regulated by DNA methylation.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ethylation pattern of Oct4 gene exon 1 and embryonic development, in this work, five different tissues(heart, liver, lung, cerebrum and cerebellum) from three germ layers were chosen from low age(50–60 d) and advanced age(60–70 d) of fetal cattle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issues or ages were analyzed, respectively.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DNA methylation level of Oct4 gene exon 1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t(P〈0.01) between any two of three germ layers in low age(〈60 d), but kept steady of advanced age(P〉0.05)(〉60 d), suggesting that 60-d post coital was an important boundary for embryonic development. In addition, in ectoderm(cerebrum and cerebellum),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methylation difference of Oct4 gene exon 1 between low age and advanced age(P〉0.05), but the result of endoderm(liver and lung) and mesoderm(heart) were on the contrary(P〈0.01), which indicated the development of ectoderm was earlier than endoderm and mesoderm. The methylation differences from the 3rd, 5th and 9th Cp G-dinucleotide loci of Oct4 gene exon 1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each two of three germ layers(P〈0.05), indicating that these three loci may have important influence on bovine embryonic development. This study showed that bovine germ layers differentiation wa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 DNA methylation status of Oct4 gene exon 1. This work firstly identified the DNA methylation profile of bovine Oct4 gene exon 1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germ layers development in fetus and adult of cattle. Moreover, the work also provided epigenetic information for further studying bovine embryonic development and cellular reprogramm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vine DNA methylation octamer-bind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4(Oct4) exon germ layer
下载PDF
On the Representation of Multi-layer Woven Structure
4
作者 易洪雷 丁辛 《Journal of China Textile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1999年第3期14-16,共3页
A quantitative method is developed to identify the structures of multi-layer woven fabric in this study. Six structural parameters are selected to represent the fabric structure. With some design criteria for the rein... A quantitative method is developed to identify the structures of multi-layer woven fabric in this study. Six structural parameters are selected to represent the fabric structure. With some design criteria for the reinforcement of textile composites,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structural parameters are derived for different binding patterns of the fabric structure. The conditions, which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tructural cell stability,are also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 - layer woven FABRIC structural parame-ter binding PATTERN TEXTILE composite .
下载PDF
Separation of Amino Acids Based on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by a Novel Quinazoline Based Anti-Microbial Agent
5
作者 Supriti Sen Sandipan Sarkar +1 位作者 Pijush Kundu Subrata Laskar 《American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2012年第9期669-674,共6页
A newly designed quinazoline based compound, 6-pyridin-2-yl-5,6-dihydro-benzo[4,5]imidazo[1,2-c] quinazoline (PDBIQ) has shown the ability for the easy detection of nineteen amino acids on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pl... A newly designed quinazoline based compound, 6-pyridin-2-yl-5,6-dihydro-benzo[4,5]imidazo[1,2-c] quinazoline (PDBIQ) has shown the ability for the easy detection of nineteen amino acids on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plates as a spray reagent. This new reagent enabled to produce various distinguishable colors with amino acids with different RF values. The detection limits and the binding ability of PDBIQ with amino acids have been calculated. PDBIQ is also able to detect aminoacids from hydrolised seed protein. The title compound also exhibited profound inhibitory action against some gm (+ve) and gm (-ve) bacterial organisms. This paper deals with synthesis, spectroscopic application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the organic mo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Amino Acid NINHYDRIN binding Constant ANTIMICROBIAL Property
下载PDF
支架立柱用27SiMn钢表面激光熔覆FeCrMoSi合金层组织分析
6
作者 田萌 《甘肃冶金》 2023年第5期97-99,共3页
为了提高液压支架立柱母材用27SiMn钢表面熔覆层的综合性能,对其元素组成做了适当优化,制得了单层厚度2 mm以上的熔覆层,并测其微观组织。结果表明:熔覆层内的组成成分属于单一α-Fe,各部位厚度呈现均匀分布状态,熔覆层和基体间形成了... 为了提高液压支架立柱母材用27SiMn钢表面熔覆层的综合性能,对其元素组成做了适当优化,制得了单层厚度2 mm以上的熔覆层,并测其微观组织。结果表明:熔覆层内的组成成分属于单一α-Fe,各部位厚度呈现均匀分布状态,熔覆层和基体间形成了良好结合层,顶部区域组织主要呈现细小等轴晶的状态;中部区域形成了树枝晶形态组织;底部区域得到了尺寸接近12μm的胞状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7SIMN钢 激光熔覆 微观组织 结合层 等轴晶
下载PDF
多层包扎式储氢压力容器研究进展
7
作者 沈仲卿 林萍 +3 位作者 杨森皓 于鲲鹏 银建中 魏小镇 《化工装备技术》 CAS 2023年第2期8-12,共5页
氢能具有能量密度高、污染少等特点,其储存与利用对于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大的意义。层板包扎式压力容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加氢站、制氢站和电厂的储氢装置,具有制造难度低、生产成本低和避免深焊缝对容器产生危害等优势,同时其... 氢能具有能量密度高、污染少等特点,其储存与利用对于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大的意义。层板包扎式压力容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加氢站、制氢站和电厂的储氢装置,具有制造难度低、生产成本低和避免深焊缝对容器产生危害等优势,同时其实际应力分布状态是目前的研究难点。固定式高压储氢容器从结构和制造工艺主要分为绕带式和层板包扎式两类,对于绕带式储氢容器的研究和应用报道较多,而对层板包扎式储氢容器的研究和应用报道很少。为了推广这项技术,依照国内储氢工程现状,兼顾个性与共性问题,从材料、结构、设计方法、制造等方面综述了层板包扎式储氢容器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储氢 失效模式 多层包扎容器 应力分析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碳钢-不锈钢水下爆炸焊接的试验研究
8
作者 赵昕 宋家良 +2 位作者 周大鹏 杨文 张阳光 《火工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7-60,共4页
为探究中间水层厚度及炸药厚度对Q235R碳钢-304不锈钢水下爆炸焊接质量的影响,设计了不同工艺条件下的水下爆炸焊接试验,测试了焊接过程中基复板的结合速度和结合压力,并对复合板结合界面波形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水下爆炸... 为探究中间水层厚度及炸药厚度对Q235R碳钢-304不锈钢水下爆炸焊接质量的影响,设计了不同工艺条件下的水下爆炸焊接试验,测试了焊接过程中基复板的结合速度和结合压力,并对复合板结合界面波形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水下爆炸焊接由于对基复板进行了抽真空处理可以采用高爆速炸药;当中间水层厚度一定时,增加炸药厚度反而导致复合板力学性能下降;当炸药厚度一定时,随着中间水层厚度增大,结合压力减小,导致结合界面波形的波长和振幅均增大,复合板力学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爆炸焊接 中间水层厚度 Q235R碳钢-304不锈钢 结合速度 结合压力
下载PDF
中国古代建筑彩画材料的科学认知——现状、研究进展与未来方向
9
作者 刘梦雨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3年第4期49-59,共11页
针对建筑彩绘装饰的科学研究在西方已经开展有年。近年来,中国古建筑彩画的科学检测分析工作也逐步展开,现阶段该领域的学术成果主要集中于国内学界,以个案研究和技术路线探讨为主。以彩画材料为对象的科学检测分析已经初步建立起一套... 针对建筑彩绘装饰的科学研究在西方已经开展有年。近年来,中国古建筑彩画的科学检测分析工作也逐步展开,现阶段该领域的学术成果主要集中于国内学界,以个案研究和技术路线探讨为主。以彩画材料为对象的科学检测分析已经初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论,并仍在不断完善之中。相对有机物相而言,无机物相的分析技术更加成熟。当前这一研究领域的主要局限在于:由已知样本形成的基础数据库尚未实现足量积累,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检测数据解读的深度和准确性;限于跨学科对话合作这一薄弱环节,既有研究往往难以与文献记载及匠作经验结合,其结论仅止步于物相检测层面,而未能真正形成对彩画材料的科学认知;同时,彩画材料科学研究与彩画保护实践存在脱节状况。就未来发展方向而言,对彩画的科学研究与彩画保护实践工作的结合仍有很大发展空间,而科技检测与建筑历史的跨学科综合研究则有望成为一条填补既有研究空白的新型学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彩画 彩绘 颜料 地仗 胶结材料 分析检测
下载PDF
TURBT术联合膀胱灌注对高危NMIBC患者血清IGF-1、IGFBP-3、尿NMP22水平及复发率的影响
10
作者 任艳军 岳永俊 +1 位作者 晋瑞娜 尉永太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21期2307-2311,共5页
目的探究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除手术(TURBT)联合膀胱灌注对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及尿核基质蛋白22(NMP22)水平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 目的探究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除手术(TURBT)联合膀胱灌注对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及尿核基质蛋白22(NMP22)水平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长治医学院附属长治市人民医院、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收治的高危NMIBC患者136例,按照信封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行TURBT加术后0.9%氯化钠溶液持续膀胱冲洗7 d,观察组患者行TURBT联合吉西他滨膀胱灌注治疗。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IGF-1、IGFBP-3、尿NMP22水平及免疫功能指标的差异,并对比分析复发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后,两组患者的血清IGF-1、IGFBP-3水平均较手术前升高,尿NMP22水平均较手术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清IGF-1、IGFBP-3水平分别为(184.56±33.12)ng/mL、(4.37±0.98)μg/mL,高于对照组[(171.56±33.15)ng/mL、(4.03±0.87)μg/mL],尿NMP22水平为(13.51±1.46)U/mL,低于对照组[(18.99±3.66)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的CD3^(+)、CD4^(+)、CD4^(+)/CD8^(+)水平均较手术前升高,CD8^(+)水平均较手术前降低,且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分别为(45.59±4.56)%、(39.46±4.12)%、1.98±0.22,高于对照组[(40.78±4.78)%、(36.98±5.46)%、1.56±0.22],CD8^(+)水平为(21.26±2.16)%,低于对照组[(24.15±2.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观察组复发率为19.12%(13/68),对照组复发率为30.887%(21/6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82%(6/68),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76%(8/6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URBT联合吉西他滨膀胱灌注疗法可升高IGF-1、IGFBP-3水平,降低尿NMP22水平,显著改善高危NMIBC患者的免疫功能,且不会对患者术后复发及并发症的发生产生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膀胱灌注 吉西他滨 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尿核基质蛋白22 复发率
下载PDF
碳纤维表面镍镀层的XPS分析 被引量:23
11
作者 华中胜 姚广春 +2 位作者 马佳 张志刚 梁李斯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5-170,共6页
采用电镀法制备镀镍碳纤维,应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技术研究涂层化学成分、元素化学状态及其随镀层深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镀层表面的镍被氧化成NiO;中间镀层由单质镍组成,同时吸附少量O2;在镀层与碳纤维的界面处形成Ni—C—O键,... 采用电镀法制备镀镍碳纤维,应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技术研究涂层化学成分、元素化学状态及其随镀层深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镀层表面的镍被氧化成NiO;中间镀层由单质镍组成,同时吸附少量O2;在镀层与碳纤维的界面处形成Ni—C—O键,此化学键为镀层与纤维之间提供了强大的界面结合力。基于对镀层的XPS分析,探讨镍在纤维表面的沉积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镍镀层 XPS分析 结合能
下载PDF
混凝土使用寿命预测方法的研究Ⅲ——混凝土使用寿命的影响因素及混凝土寿命评价 被引量:43
12
作者 余红发 孙伟 +1 位作者 鄢良慧 麻海燕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96-701,共6页
基于所建立的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理论模型,研究了混凝土结构构造要求、混凝土特性和暴露条件等对其结构使用寿命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氯离子扩散系数、氯离子结合能力、临界氯离子浓度、混凝土结构缺陷和暴露条件等... 基于所建立的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理论模型,研究了混凝土结构构造要求、混凝土特性和暴露条件等对其结构使用寿命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氯离子扩散系数、氯离子结合能力、临界氯离子浓度、混凝土结构缺陷和暴露条件等决定了混凝土结构的使用 寿命。此外,还探讨了混凝土结构在海洋环境条件下的预期使用寿命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使用寿命 预测方法 影响因素 寿命评价 保护层 氯离子结合能力 临界氯离子浓度 结构缺陷
下载PDF
钕铁硼器件表面电沉积铜层及性能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悦 朱立群 +2 位作者 李卫平 刘慧丛 南海洋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5-60,共6页
针对钕铁硼器件现有Ni/Cu/Ni镀层防护体系存在的磁性能衰减问题,用碱性HEDP络合剂镀液在钕铁硼磁体表面直接电沉积铜层,并在其上电镀镍,构成Cu/Ni镀层防护体系代替通常的Ni/Cu/Ni镀层体系。通过电化学测试研究镀铜液中HEDP络合剂浓度对... 针对钕铁硼器件现有Ni/Cu/Ni镀层防护体系存在的磁性能衰减问题,用碱性HEDP络合剂镀液在钕铁硼磁体表面直接电沉积铜层,并在其上电镀镍,构成Cu/Ni镀层防护体系代替通常的Ni/Cu/Ni镀层体系。通过电化学测试研究镀铜液中HEDP络合剂浓度对铜沉积过程的影响;应用SEM,XRD,TEM对铜层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分别用热震实验和热减磁实验对铜层结合力和钕铁硼器件的热减磁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镀铜溶液中HEDP对铜离子沉积过电位影响较大,铜晶粒在钕铁硼晶界处优先沉积,并以(111)晶面取向为主;钕铁硼磁体上镀铜层结构致密,与钕铁硼的结合力良好,满足SJ 1282—1977的要求;Cu/Ni镀层体系的钕铁硼热减磁衰减率相比于Ni/Cu/Ni镀层显著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钕铁硼 磁性能 HEDP络合剂 铜层 结合力
下载PDF
激光熔覆陶瓷涂层与金属基体之间的界面特性 被引量:6
14
作者 周香林 李秀真 +1 位作者 杨士浩 胡汉起 《激光技术》 EI CAS CSCD 1996年第2期91-94,共4页
本文综述了激光熔覆陶瓷涂层与金属基体之间界面结构及性能方面的研究情况,提出了提高界面结合强度的措施,同时展望了激光熔覆陶瓷技术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激光熔覆 陶瓷涂层 润湿性 界面结构 结合强度
下载PDF
锡界面层最佳厚度试验与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尧 王建梅 +1 位作者 黄玉琴 项丹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106-113,共8页
锡界面层(或称镀锡层)在钢套(低碳钢)与内衬(巴氏合金)结合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佳的锡界面层厚度可以使得钢套与内衬界面获得最佳的结合强度。考虑锡界面层厚度的影响因素,设计多因素水平的正交试验,得到锡界面层厚度关于表面... 锡界面层(或称镀锡层)在钢套(低碳钢)与内衬(巴氏合金)结合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佳的锡界面层厚度可以使得钢套与内衬界面获得最佳的结合强度。考虑锡界面层厚度的影响因素,设计多因素水平的正交试验,得到锡界面层厚度关于表面粗糙度、镀锡温度、镀锡时间、镀锡次数等的函数关系式;运用分子动力学对钢套与内衬的界面结合能进行模拟分析,得到界面结合能关于锡层比例(锡层与巴氏合金层比例的简称)的函数方程,再根据实际轴瓦尺寸及锡界面层厚度关系式确定锡界面层最佳厚度与工艺控制参数;试验与模拟结果表明,锡界面层厚度为40μm时,其界面结合性能最好,界面结合强度最大,模拟结果与试验相符。锡界面层厚度关系式可直接适用于油膜轴承系列化产品的制造与修复应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锡层 正交试验 分子动力学 界面结合能 结合强度
下载PDF
嗜酸乳杆菌细胞壁提取物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粘附鸡肠纹状缘膜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粟硕 王艳菁 +4 位作者 齐海涛 王利 黄震 陈济铛 张桂红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83-288,共6页
为研究嗜酸乳杆菌细胞壁提取物对致病性大肠杆菌(E.coli)粘附鸡肠纹状缘膜的影响,本实验以雏鸡小肠纹状缘膜为模型,以嗜酸乳杆菌和鸡致病性E.coli O78为研究对象,提取嗜酸乳杆菌表层蛋白、肽聚糖及E.coli O78菌毛,雏鸡小肠纹状缘膜,采... 为研究嗜酸乳杆菌细胞壁提取物对致病性大肠杆菌(E.coli)粘附鸡肠纹状缘膜的影响,本实验以雏鸡小肠纹状缘膜为模型,以嗜酸乳杆菌和鸡致病性E.coli O78为研究对象,提取嗜酸乳杆菌表层蛋白、肽聚糖及E.coli O78菌毛,雏鸡小肠纹状缘膜,采用固相粘附试验和生物素标记法从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关系评价了嗜酸乳杆菌细胞壁提取物对菌毛粘附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表层蛋白和肽聚糖对菌毛粘附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抑制菌毛与纹状缘膜的结合,具有竞争性拮抗作用,这主要是由空间占位造成的。肽聚糖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乳杆菌 表层蛋白 肽聚糖 菌毛 固相粘附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水泥浆体结合氯离子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徐金霞 冯伟 +3 位作者 蒋林华 单鸿猷 宋迎宾 曹亚龙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4-81,共8页
采用氯离子等温吸附方法,研究了十二烷基苯磺酸三乙醇胺(TEA-Lauryl Sulfate,TD)、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odium dodecyl benzene sulfonate,LAS)和十二烷基葡萄糖苷(dodecyl polyglucoside,APG)3种表面活性剂(分别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和... 采用氯离子等温吸附方法,研究了十二烷基苯磺酸三乙醇胺(TEA-Lauryl Sulfate,TD)、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odium dodecyl benzene sulfonate,LAS)和十二烷基葡萄糖苷(dodecyl polyglucoside,APG)3种表面活性剂(分别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对水泥净浆结合氯离子性能的影响,同时应用X射线衍射(XRD)和热分析(TG-DTG)等微观测试技术研究其机理.研究发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使水泥净浆的氯离子结合能力明显增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使其氯离子结合能力减弱;相对比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氯离子结合影响较小.表面活性剂对氯离子结合的影响规律与表面活性剂添加方式无关.表面活性剂主要影响水泥浆体的物理吸附,而对化学吸附的影响并不显著.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建立了表面活性剂在水化产物表面吸附而对氯离子结合产生影响的双电层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温吸附 表面活性剂 氯离子结合 物理吸附 双电层模型
下载PDF
润湿粘合剂对小丸制备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梁超峰 欧阳允 +2 位作者 陈平 骆慧红 罗国威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59-161,共3页
以挤出滚圆法和干粉包敷法分别制备萘普生小丸和氯化钾小丸 ,探讨了水、乙醇 -水混合液、HPMC溶液作润湿粘合剂的特点。
关键词 小丸 润湿粘合剂 挤出滚圆法 干粉包敷法
下载PDF
铜锌铝三元水滑石畸变结构和稳定性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倪哲明 姚萍 +2 位作者 刘晓明 王巧巧 胥倩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438-2444,共7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用CASTEP程序模块构建水滑石(CuxZn3-xAl-LDHs)周期性计算模型,进行模型的几何全优化,对各体系的结构参数、氢键、Mulliken电荷布居及结合能等进行分析,探讨体系中的Jahn-Teller效应和结构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层板中C...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用CASTEP程序模块构建水滑石(CuxZn3-xAl-LDHs)周期性计算模型,进行模型的几何全优化,对各体系的结构参数、氢键、Mulliken电荷布居及结合能等进行分析,探讨体系中的Jahn-Teller效应和结构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层板中Cu2+与Zn2+交错排列的构型比较稳定.随着层板上Cu2+取代Zn2+的量增多,晶胞对称性变差,但Cu2+的Jahn-Teller效应对中心Al3+的影响较小.CuxZn3-xAl-LDHs(x=0~3)体系中离子键逐渐变强,共价键逐渐变弱,体系整体上由共价型晶体向离子型晶体转变.体系中Jahn-Teller效应导致的畸变使主-客体作用力增强,其中静电作用力减弱,氢键强度变大,且氢键作用占优势.总体上,体系的结合能绝对值逐渐减小,稳定性降低,这对于合成含铜的LDHs材料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滑石 畸变角 JAHN-TELLER效应 结合能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RECOM:一个反射中间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思忠 骆志刚 刘锦德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12-116,共5页
Current middlewares are limited in their flexibility and adaptabiliy in face of changing environment and different user requirements. Applying the reflection technology to the middleware design has become a new resear... Current middlewares are limited in their flexibility and adaptabiliy in face of changing environment and different user requirements. Applying the reflection technology to the middleware design has become a new research field. In this psper,the processing of middleware and the reflection mechanism are compared,and then the reflecive view of middleware is yielded. Based on this,the idea of employing binding reification reflective model in middleware design is proposed,and the design principles of a reflective middleware prototype named RECOM are deduced. Whereafter,this paper details RECOM's implementation about its binding factories,refletive structure,and configurable reflective lay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中间件 RECOM 软件工程 计算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