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4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Pipe Jack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Municipal Road Drainage Projects
1
作者 Liang Liu Lizhao Zhao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23年第6期29-35,共7页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unicipal road drainage projects,pipe jacking construction is a relatively common construction method.Thi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an avoid a large amount of excavation work,improve drainage co...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unicipal road drainage projects,pipe jacking construction is a relatively common construction method.Thi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an avoid a large amount of excavation work,improve drainage construction efficiency,avoid large-scale damage to the road surface,and exert small traffic impact.Therefore,it is currently widely used in drainage construction,but judging from the current actual application situation,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that require further improvement.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of and current technical problems in pipe jack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detail,explores corresponding solutions,and lays a foundation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municipal road drainag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nicipal roads drainage projects Pipe jacking construction Advantages
下载PDF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water-supply and drainage in Karst mining areas(Huangshaping Pb-Zn mineral district as an example)
2
《Global Geology》 1998年第1期68-68,共1页
关键词 Pb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water-supply and drainage in Karst mining areas Huangshaping Pb-Zn mineral district as an example Zn
下载PDF
A Study on the Causes of Sediment Accumulation in the Drainage Systems
3
作者 Cengiz Koc Ebru Yilmaz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 and Protection》 2014年第4期224-235,共12页
Accumulation of sediment and silt in the drainage canals is undesirable, yet inevitable occurrence in the course of the use and operation of any drainage canal network. In this study, D-25 drainage canal group, taking... Accumulation of sediment and silt in the drainage canals is undesirable, yet inevitable occurrence in the course of the use and operation of any drainage canal network. In this study, D-25 drainage canal group, taking place in the Nazilli irrigation system with an area of 1165 ha is the only system where all planned activities have been completed. It has been determined that the drainage system was constructed according to original drainage project. The depth of accumulated sediment in the drainage canals in the research area was determined from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easured elevation and the elevation given in the design projects. The reasons for siltation in the D-25 drainage canal group have been studied by looking at the results of the elevation measurements made in 2010-2012. The measurements made in D-25 drainage canal group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actual structure (bridge, culvert, and conduit) bottom elevations and the elevations given in the design projects. In addition, the length of some canals would not coincide with the design project either. 83.3% (93.3% in length) of the canals had differences in structure bottom elevations. Of the total 55 structures 45 (81.8%) had a 0.10 m or more difference in bottom elevation from the project. Of the erroneous structures 73.3% had an average of 0.40 m, and 26.7% had an average of -0.25 m difference in bottom elevations from the design proj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ainage Canal SEDIMENT STRUCTURE Design project TURKEY
下载PDF
The 30th Anniversary of the Hula Reclamation Project: Profitable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Not Threatening Kinneret Water Quality
4
作者 Moshe Gophen 《Open Journal of Modern Hydrology》 CAS 2024年第4期193-212,共20页
Until 1957, the Hula Valley was covered by swampy wetlands and a shallow lake, Lake Hula. In the 1950s, the valley was drained and 6000 ha of land was converted to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Seven years later, the Nati... Until 1957, the Hula Valley was covered by swampy wetlands and a shallow lake, Lake Hula. In the 1950s, the valley was drained and 6000 ha of land was converted to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Seven years later, the National Water Carrier was inaugurated, granting the only natural freshwater lake in Israel, Kinneret, a national drinking water reservoir function. Agricultural cultivation in the Hula Valley faced significant challenges. A reclamation project, the “Hula Project” (HP), was implemented. Thirty (1994-2024) years of HP management are summarized. TP and TN migration data from the Hula Valley southward into Lake Kinneret was approved as not threatening its water quality. During 40 years of post-drainage period underground fire, heavy dust storms were frequently followed by soil subsidence. Nevertheless, as a result of the HP renovated management, those nuisances faded away and significantly declined. Immediately after drainage, as a result of organic Peat oxidation, a great stock of nitrates in the upper layers was formed. Since the mid-1990s, when nitrogen deficiency was developed and Cyanobacteria replaced the bloom-forming Peridinium dominancy, surplus nitrate input has not threatened Kinneret water quality. The hydrological-eco-touristic component of the reclamation project (HP), Lake Agmon-Hula (LAH) became a successful tourist attraction and also an additional nutrient source through submerged vegetation. Two Peat soil areas of land have been denied: the central and the eastern blocks. Soil moisture enhancement, especially that of the Peat soil block, initiated the lowering of the TP migration range and consequently extra water allocation was assigned for summer irrigation (the “Peat Convention Agreement”). Surface, underground seepage and river discharge flows of freshwaters from the Golan Heights into the Hula valley diluted the concentration of migrated TP concentration contributed by the eastern Peat blo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la Valley drainage Reclamation project TP TN
下载PDF
Project risk control of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geological disaster in pumped-storage power station
5
作者 Luo Shaoji 《Engineering Sciences》 EI 2014年第3期2-8,共7页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umped-storage power station (PSPS). In the excava- tion of underground power house, the principle of excavation in thin layer and support in time with real time monitor...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umped-storage power station (PSPS). In the excava- tion of underground power house, the principle of excavation in thin layer and support in time with real time monitoring are adopted. The excavation blasting parameters are adjusted timely. Through these, the excavation quality can be guaranteed, the surrounding rock can be prevented from being damaged and the deformation of power house side wall can be controlled. Five security defense lines have been adopted to solve anti-seepage and drainage in the major underground proj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PS TUNNEL : project RISK CONTROL drainage CONTROL SYSTEM
下载PDF
合理确定排涝泵站规模的感潮河道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中峰 黄本胜 +1 位作者 刘达 李明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28,共6页
合理确定泵站规模一直是感潮河道排涝工程设计中的关键问题。通过建立物理模型,在选定的水文边界条件和相应工程运行要求下,对某感潮水系两座涌口泵站规模进行试验研究。试验发现,受限于河涌过流能力,泵站规模存在临界值,超过该值后,即... 合理确定泵站规模一直是感潮河道排涝工程设计中的关键问题。通过建立物理模型,在选定的水文边界条件和相应工程运行要求下,对某感潮水系两座涌口泵站规模进行试验研究。试验发现,受限于河涌过流能力,泵站规模存在临界值,超过该值后,即使再进一步增加泵站规模,水位也不会继续下降;泵站抽排对某位置水位的降低效应与泵站和该位置之间的距离密切相关,距离越近,水位降低越明显。基于上述认识,通过试验确定了满足水位管控要求的两座泵站规模的合理组合:距离相对较远的温涌泵站为80 m3/s,较近的金紫涌泵站为130 m~3/s。试验方法和主要成果可为工程方案比选及优化提供重要依据,对类似河涌整治工程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潮河道 排涝泵站规模 物理模型试验 水位 整治工程
下载PDF
碾盘山水利枢纽工程二期围堰基坑排水计算
7
作者 马辉文 《水电与新能源》 2024年第12期65-68,共4页
水利水电工程基坑排水量大小关系到抽排水设备选型、配置及布置。针对碾盘山水利水电枢纽工程二期枯期围堰基坑排水问题,计算分析了初期排水量与经常性排水量,提出了水泵选型和主管布置方案。实践表明水泵选型、排水能力满足工程施工需... 水利水电工程基坑排水量大小关系到抽排水设备选型、配置及布置。针对碾盘山水利水电枢纽工程二期枯期围堰基坑排水问题,计算分析了初期排水量与经常性排水量,提出了水泵选型和主管布置方案。实践表明水泵选型、排水能力满足工程施工需要。研究可供类似工程基坑抽排水计算及施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碾盘山工程 基坑排水 理论计算 水泵选型
下载PDF
石油化工总承包项目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子奇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3期251-253,共3页
针对石油化工工程项目中的给排水问题,总结了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试验与验收阶段的施工管理措施及控制要点,包括做好图纸会审、编制专项施工进度计划、加强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与审查,做好材料管理、施工现场管理、施工安全管理等,实... 针对石油化工工程项目中的给排水问题,总结了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试验与验收阶段的施工管理措施及控制要点,包括做好图纸会审、编制专项施工进度计划、加强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与审查,做好材料管理、施工现场管理、施工安全管理等,实现了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安全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承包项目 给排水工程 施工 质量 安全 验收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典型供排闸站施工导流分析研究
9
作者 侯钧宇 陈栋 +2 位作者 王凯 杨晨霞 严春华 《江苏水利》 2024年第3期33-36,共4页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南起扬州长江,经13个梯级提水入东平湖后,穿黄北送等,线路总长1466.5 km。鉴于南水北调输水干线上水工建筑物的功能多样,加固改造时供排水导流工况复杂,选取输水干线典型闸站即沙集闸站,分功能、分时段、分规模、分方...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南起扬州长江,经13个梯级提水入东平湖后,穿黄北送等,线路总长1466.5 km。鉴于南水北调输水干线上水工建筑物的功能多样,加固改造时供排水导流工况复杂,选取输水干线典型闸站即沙集闸站,分功能、分时段、分规模、分方案地进行导流,充分保障施工期工程原供排水充分效益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闸站 泵站 施工导流 供水 排水
下载PDF
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模式研究
10
作者 解静静 李海霞 《科教导刊》 2024年第17期60-62,共3页
应用型人才培养符合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总体思路。毕业设计作为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应用型高校的办学定位。文章结合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 应用型人才培养符合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总体思路。毕业设计作为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应用型高校的办学定位。文章结合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原有毕业设计工作提出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 毕业设计 应用型 改进
下载PDF
沟道型渣场防护措施设计——以四川某灌区工程为例
11
作者 杨永恒 朱子荣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24期130-133,共4页
沟道型、坡地型、临河型、平地型和库区型是规范规定的五种渣场类型。受限于“三区三线”管控要求和地形条件、渣场容量限制,沟道型渣场成为生产建设项目中常见的一种渣场类型。依据规范要求,总结沟道型渣场防护措施布设要求,厘清沟道... 沟道型、坡地型、临河型、平地型和库区型是规范规定的五种渣场类型。受限于“三区三线”管控要求和地形条件、渣场容量限制,沟道型渣场成为生产建设项目中常见的一种渣场类型。依据规范要求,总结沟道型渣场防护措施布设要求,厘清沟道洪水排导工程和坡面汇水排泄工程不同的设计标准,并以四川某灌区工程沟道型弃渣场为例提供渣场防护措施设计案例,为同类工程弃渣场的规划设计提供经验对比和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道型渣场 防护措施设计 灌区工程 沟道洪水排导工程 坡面汇水排泄工程
下载PDF
城乡排水管网工程投资控制研究
12
作者 翟林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23期159-162,共4页
城乡排水管网工程是保障排水安全、城乡水环境治理质量的重要基础设施,因其摸底难度大、影响范围广、施工周期长等特点,导致工程投资控制面临巨大挑战。对城乡排水管网工程各阶段的投资控制方式进行系统性研究,为城乡排水管网工程的从... 城乡排水管网工程是保障排水安全、城乡水环境治理质量的重要基础设施,因其摸底难度大、影响范围广、施工周期长等特点,导致工程投资控制面临巨大挑战。对城乡排水管网工程各阶段的投资控制方式进行系统性研究,为城乡排水管网工程的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 管网工程 投资 立项 控制
下载PDF
流域、区域和城镇防洪工程工况与调度变化的洪涝互馈效应研究
13
作者 李曦亭 王磊之 +3 位作者 商守卫 苏鑫 李伶杰 揭仕青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8,共7页
为系统探究流域、区域和城镇3个层面之间工况与调度变化的洪涝互馈效应,以太湖流域及其内部水利分区、城镇为例,基于控制变量的思路设计不同的模拟工况和调度情景,定量模拟了各层面在不同防洪工程工况与调度方案下的流域洪涝运动过程,... 为系统探究流域、区域和城镇3个层面之间工况与调度变化的洪涝互馈效应,以太湖流域及其内部水利分区、城镇为例,基于控制变量的思路设计不同的模拟工况和调度情景,定量模拟了各层面在不同防洪工程工况与调度方案下的流域洪涝运动过程,从水位变化角度分析了各层面之间的洪涝互馈效应。结果表明:适当抬升城镇防洪排涝工程内部排水控制水位可在保证城镇内部洪涝安全的前提下降低外部区域和流域防洪压力,但效果有限;适当降低各区域沿长江和杭州湾外排工程排水控制水位可有效增加流域和区域洪涝外排水量,显著降低太湖水位以及区域水位,对城镇内部水位也有一定的降低效果;吴淞江等流域行洪工程可大幅提高流域外排能力,显著降低太湖以及区域水位,而区域层面的防洪排涝工程仅能增加本区域外排水量,降低本区域内水位,对流域和城镇几乎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洪排涝 互馈效应 调度变化 水位 太湖流域
下载PDF
杭州三堡排涝工程运行管理实践与思考
14
作者 张飞珍 杨云 黄赛花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0-44,共5页
随着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城市防灾减灾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杭州三堡排涝工程建成以来经历了8个汛期的安全运行,有力提升了区域防洪排涝能力。为进一步发挥杭州三堡排涝工程的防灾减灾功能和社会综合效益,通过对其防洪排涝、泵站运行... 随着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城市防灾减灾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杭州三堡排涝工程建成以来经历了8个汛期的安全运行,有力提升了区域防洪排涝能力。为进一步发挥杭州三堡排涝工程的防灾减灾功能和社会综合效益,通过对其防洪排涝、泵站运行、水文化水生态融合等工程运行管理实践的分析,提出推进流域骨干防洪工程建设,完善泵站相关技术规范,促进水工程与水文化深度融合等方面的合理建议,可为其他城市强排泵站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涝工程 运行管理 防洪工程
下载PDF
江汉平原四湖流域排涝工程与调度策略对流域防洪安全影响研究
15
作者 沈来银 吴凤燕 +1 位作者 周驰 周念来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4,共7页
四湖流域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流域内地势低洼,洪涝灾害问题突出。针对四湖流域排涝工程建设情况,耦合自然径流模型、受控径流模型、河网一维水动力模型、湖泊调蓄演算模型,构建了四湖流域水文水动力模拟模型,以2016年、2020年为典型年,研... 四湖流域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流域内地势低洼,洪涝灾害问题突出。针对四湖流域排涝工程建设情况,耦合自然径流模型、受控径流模型、河网一维水动力模型、湖泊调蓄演算模型,构建了四湖流域水文水动力模拟模型,以2016年、2020年为典型年,研究了排涝工程建设及不同调度策略对四湖流域防洪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排涝工程建设能够显著降低四湖流域中下区防洪压力,2016年、2020年暴雨条件下,洪湖洪峰水位分别下降1.19 m和1.41 m,洪峰水位由保证水位以上降低至警戒水位以下;实施长湖、洪湖联合调蓄能够有效提升四湖流域总体排涝效益,2016年、2020年暴雨条件下,在洪湖洪峰水位仅分别上涨0.05 m、0.16 m,且不超过警戒水位的条件下,长湖洪峰水位分别下降了0.73 m和0.40m,显著提升了四湖流域上区防洪安全性,但受制于水闸和渠道过流能力,长湖水位仍超过警戒水位。排涝工程建设整体上提高了四湖流域内河渠防洪安全性,除排涝河(西)、沙螺渠及螺山干渠在参与流域统排后平均最高水位有一定上涨外,其余主要河渠平均最高水位均有所下降。排涝工程建设能够降低四湖流域中下区对新滩口泵站和高潭口泵站的依赖,2016年、2020年暴雨条件下,两座泵站排水总量占流域排水总量的占比下降13.23%~19.35%,洪湖防洪安全性得到了提升;实施长湖、洪湖联合调蓄能够提升四湖流域上区防洪安全性,降低田关泵站排涝压力,联合调蓄实施后,2016年、2020年暴雨条件下田关泵站排水总量分别下降60.97%和57.23%。本研究能够为江汉平原四湖流域提升排涝工程运用水平,增强防洪保安能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涝工程建设 四湖流域 防洪安全 调度策略 水文水动力模型
下载PDF
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设计优化分析
16
作者 叶海燕 《科技资讯》 2024年第19期165-167,共3页
在推进乡村的产出增长及其经济活力中,农用地的基本建设与维护扮演着关键角色,可以有效地、全方位地促进农作物产能的提升,并累积宝贵的实践知识。根据实际工程情况,首先介绍了该项目的概况,并探讨了其设计优化方法,从而立足自身特色和... 在推进乡村的产出增长及其经济活力中,农用地的基本建设与维护扮演着关键角色,可以有效地、全方位地促进农作物产能的提升,并累积宝贵的实践知识。根据实际工程情况,首先介绍了该项目的概况,并探讨了其设计优化方法,从而立足自身特色和优势,采取更加直接、明确、有力的政策措施,确保农田基础水利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使农民得到真正的实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基础设施建设 土壤改良工程 灌溉与排水工程
下载PDF
基于平衡和孪生视角的相思江流域水网工程建设
17
作者 林苏菁 李昌文 +2 位作者 田逸飞 唐兵 郑翼飞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 2024年第4期90-99,共10页
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导致雨情、水情、工情和社情显著变化,使流域水问题更为复杂,防洪抗旱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本文以相思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对区域水系、水文及灾害特点进行了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平衡和孪生两个视角初步探讨了相... 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导致雨情、水情、工情和社情显著变化,使流域水问题更为复杂,防洪抗旱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本文以相思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对区域水系、水文及灾害特点进行了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平衡和孪生两个视角初步探讨了相思江流域水网工程体系的建设思路。建议在相思江流域水网工程规划过程中,合理平衡一般与重点、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存利避弊,通过组合方案,解决相思江流域防洪排涝问题,构建大环城水系,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通过数字孪生水网建设,实现相思江物理与数字流域的同步仿真运行、虚实交互,构建洪涝干旱关键过程模拟预演平台,统筹行蓄洪关系,协调相思江本流域洪水关系及其与良丰河、洛清江的双向流动关系。研究成果可为数字水网建设提高流域防洪减灾能力、城市内河景观价值、流域水资源配置平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法 数字孪生 相思江 水网工程 防洪排涝
下载PDF
公路隧道施工涌水处治与计量计价
18
作者 王朝杰 冯志华 樊浩博 《中外公路》 2024年第5期225-231,共7页
作为公路隧道的一种特殊地质情况,涌水发生后会引起工程建设技术与管理上的难题,主要原因在于涌水处理时间周期长、管理单位多、规范条文分散,不同参建单位关注重点不一致,进而出现管理难题及不必要的争议。针对公路隧道建设中出现的涌... 作为公路隧道的一种特殊地质情况,涌水发生后会引起工程建设技术与管理上的难题,主要原因在于涌水处理时间周期长、管理单位多、规范条文分散,不同参建单位关注重点不一致,进而出现管理难题及不必要的争议。针对公路隧道建设中出现的涌水处治理念、勘察估算、计量计价、现场确认等关键问题,该文对现行规范条文等指导文件规定进行了系统梳理,调研了中国公路、铁路行业对隧道涌水与反坡抽水的处理方法,并结合已有的实践经验,指出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合理分工及应当重点关注的事项,可为今后公路隧道做好涌水处治的建设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涌水 水文地质 反坡抽水量 堵水与排水 工程造价 合同管理
下载PDF
城区排水管网建设及内涝点治理工程中主体工程施工部分施工技术总结
19
作者 张允慈 《上海建材》 2024年第3期105-108,共4页
为提升城区排水管网建设与内涝点治理工程主体施工技术水平,本文以遵义市中心城区实际工程项目为例,进行了城区排水管网建设现状与内涝点风险评估工作,并提出了优化主体工程施工部分技术方法。结果表明:掌握排水管网运行局限与内涝风险... 为提升城区排水管网建设与内涝点治理工程主体施工技术水平,本文以遵义市中心城区实际工程项目为例,进行了城区排水管网建设现状与内涝点风险评估工作,并提出了优化主体工程施工部分技术方法。结果表明:掌握排水管网运行局限与内涝风险,有利于强化薄弱区域的施工建设效果,提高治理设施作用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区排水管网 内涝点治理工程 主体施工 管道安装
下载PDF
镜铁山高寒矿区排水渠改造工程防结冰措施分析及断面设计优化
20
作者 申虎军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834-838,共5页
桦树沟排水渠是镜铁山矿区安全生产的关键工程,渠道冬季结冰后会出现渠道结冰冻害,严重威胁矿区曲轨平台及其他设施的安全运行,并造成局部水生态问题。为防止甘肃镜铁山矿业有限公司桦树沟渠道水在下游入渗至矿体,造成开采困难及安全隐... 桦树沟排水渠是镜铁山矿区安全生产的关键工程,渠道冬季结冰后会出现渠道结冰冻害,严重威胁矿区曲轨平台及其他设施的安全运行,并造成局部水生态问题。为防止甘肃镜铁山矿业有限公司桦树沟渠道水在下游入渗至矿体,造成开采困难及安全隐患,采用人工改造方式对桦树沟排水渠进行改造工程,以保障矿区生产活动顺利和恢复局部水生态环境。改造结果表明,在渠道设双层聚氨酯夹芯板进行保温,并在进出口采用防寒门进行封闭的基础上,将原宽浅式梯形渠优化为窄深式“U”形渠,以增加小流量时的过流速度,实现了渠道冬季无结冰过流运行。改造后排水工程实施后经过4个冬季的安全运行,运行良好。由此可见,防寒保温、增大流速的综合防冰冻改造措施可实现高寒地区小流量渠道的冬季不结冰安全运行,这对寒冷地区冬季小流量排水工程设计及冬季安全运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铁山高寒矿区 排水渠 改造工程 防结冰 断面结构 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