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地方视角下苏州古城滨水街区节点活力营造策略——以山塘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
李蕊彤
毛政烨
王瀚坤
俞喆涵
张芳
|
《城市建筑》
|
2024 |
1
|
|
2
|
滨水步行街夜晚外部空间变化分析研究——以成都望平街为例 |
覃鹏建
|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
2024 |
0 |
|
3
|
基于整体性保护的苏州水街界面更新研究——以山塘历史街区临水建筑立面为例 |
肖一萌
|
《城市建筑》
|
2024 |
1
|
|
4
|
基于“蓝网”结构的滨水小街区重构解析 |
周曦
张芳
|
《规划师》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5
|
城市滨水历史街区空间更新与业态更替研究 |
张环宙
沈旭炜
吴茂英
|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13 |
3
|
|
6
|
基于边缘效应的滨水区城市设计方法初探——以万州江南新区滨江地段城市设计为例 |
徐煜辉
汪先为
|
《新建筑》
|
2015 |
4
|
|
7
|
苏州古城区滨水街区活力评价研究 |
张芳
叶天爽
周君
朱柳蒙
周曦
|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
2022 |
1
|
|
8
|
历史文化名城滨水街区的触媒场景与生态位构成法则--以杭州湖滨街区为例 |
赵秀敏
金淑敏
郑望阳
从晚婷
石坚韧
|
《中国名城》
|
2021 |
3
|
|
9
|
滨水工业遗址街区景观空间的多层次整体营造--波士顿海军造船厂生活化更新实践 |
董贺轩
王云静
胡嘉渝
童乔慧
|
《新建筑》
|
2022 |
1
|
|
10
|
步行友好导向的生活街区形态与城市设计策略——以瑞典三个滨水住区为例 |
陈泳
胡晓蔚
|
《建筑技艺》
|
2021 |
2
|
|
11
|
开放街区背景下城市滨水空间更新策略研究--以苏州市为例 |
周曦
张芳
|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8
|
|
12
|
基于江风渗透能力的街区形态控制研究--以街区围合形式和街道走向为例 |
陈扬骏
陈宏
管毓刚
吴昀霓
|
《华中建筑》
|
2020 |
1
|
|
13
|
南方旧城区滨水街区“通则不痛”的再塑造初探——以厦门沙坡尾为例 |
夏文渊
薛佳薇
|
《中外建筑》
|
2016 |
1
|
|
14
|
基于城市更新的苏州传统滨水街区公共空间研究 |
周子彦
沈嘉禾
|
《建筑与文化》
|
2020 |
4
|
|
15
|
城市形态对滨江绿地步行可达性的影响研究——以上海虹口与杨浦滨江为例 |
朱瑞琳
李泓岍
张德顺
|
《华中建筑》
|
2022 |
1
|
|
16
|
基于局地气候分区的广州滨水街区热岛强度研究 |
陈卓伟
邓昭华(指导)
|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
2022 |
0 |
|
17
|
“空间-行为”视野下传统滨水街区的活力营造——以苏州古城区传统滨水街区为例 |
张芳
叶天爽
刘奇
|
《中国名城》
|
2020 |
9
|
|
18
|
城市滨水地区交通系统规划研究 |
常燕燕
田园
|
《山西建筑》
|
2018 |
1
|
|
19
|
“堤-街”衍变视角下的武昌南城历史街区景观及其拓扑再生 |
赵衡宇
孙悦
|
《南方建筑》
|
2024 |
|
|
20
|
多源数据支持下的北京滨水街区活力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
刘羿伯
徐苏宁
刘文茜
李国杰
|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