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粤古驿道景观遗产特征及开放性特点——以流溪河段滨水型古村落景观设计为例
1
作者 李祖鹏 《时尚设计与工程》 2024年第3期4-6,共3页
以流溪河段古驿道进行探析,通过对该区域的古村落景观遗产进行考察、文献调研,阐述了古驿道对于区域文化、经济开放性特点的影响。现存古驿道景观遗产具有深厚的地域性文化和内涵象征意义,这使得古驿道具有更强的开放性,为当前的乡村振... 以流溪河段古驿道进行探析,通过对该区域的古村落景观遗产进行考察、文献调研,阐述了古驿道对于区域文化、经济开放性特点的影响。现存古驿道景观遗产具有深厚的地域性文化和内涵象征意义,这使得古驿道具有更强的开放性,为当前的乡村振兴景观特征提供了更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驿道 滨水型 景观设计 流溪河
下载PDF
“堤-街”衍变视角下的武昌南城历史街区景观及其拓扑再生
2
作者 赵衡宇 孙悦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9-77,共9页
武昌古城因水而兴,城市街区的形成与发展与之密切相关。研究武昌南城历史街区景观,认知城市意象和场所精神,以对历史街区的保育与城市街区有机更新提供借鉴价值。以南城八铺街、保安街两个老街区为案例,梳理水陆地景更替、堤街形态重组... 武昌古城因水而兴,城市街区的形成与发展与之密切相关。研究武昌南城历史街区景观,认知城市意象和场所精神,以对历史街区的保育与城市街区有机更新提供借鉴价值。以南城八铺街、保安街两个老街区为案例,梳理水陆地景更替、堤街形态重组与街巷空间衍生等有机衍变过程。对基于“堤-街”相互衍生的独特景观价值形成深度认知,发现了街区自我增衍、自我更新之机制,得出街区景观拓扑生长的内在机理和重要规律。独特的“堤-街”地景格局是不可再生的城市景观遗产,在边缘化、碎片化的滨水历史街区的现代化更新过程中,要充分认知其拓扑演变的完整性与价值,同时增强适应性,促进其有机生长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堤-街 滨水街区 类型衍化 拓扑生长
下载PDF
世界滨水工业遗产适应性再利用现状研究
3
作者 申玲 岳俊芝 +3 位作者 吴思娇 李佳琪 谭芊 陈舒扬 《资源信息与工程》 2024年第5期116-122,共7页
在当前世界城市逆工业化进程加剧背景下,滨水工业遗产的适应性再利用在港口城市更新与工业遗产活化领域的研究具有广泛实践意义。本文选取173项代表性滨水工业遗产并建立其改造更新数据库,结合类型学划定改造前后厂区和建筑单体类型,对... 在当前世界城市逆工业化进程加剧背景下,滨水工业遗产的适应性再利用在港口城市更新与工业遗产活化领域的研究具有广泛实践意义。本文选取173项代表性滨水工业遗产并建立其改造更新数据库,结合类型学划定改造前后厂区和建筑单体类型,对统计结果进行分布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空间上,滨水工业遗产整体围绕较大海湾或内陆河湾地区分布,以城市工业片区为核心集中分布,多呈线性聚集态;时间上,项目数量逐年递增,且各地跃进期不同步,公共化、生态化及复合化的改造倾向逐年增强;改造类型上,生产加工类与文化教育类厂区具有显著改造相关性。研究结论可进一步揭示世界滨水工业遗产改造利用整体特征和类型趋势,并为以后实际活化更新类型的决策提供量化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水工业遗产 案例数据库 适应性再利用 时空分布 类型研究
下载PDF
运动处方理念下的城市滨水区空间类型解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金广君 钱芳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0-64,共5页
借鉴"运动处方"的概念与思维方式,通过对城市人群的健康状况和不同类型人群运动需求分析,根据滨水沿岸的资源特征,提出了城市滨水区运动空间的要素构成,包括康体要素、健身要素和辅助要素。以滨水区的水域为主要参考系,分析... 借鉴"运动处方"的概念与思维方式,通过对城市人群的健康状况和不同类型人群运动需求分析,根据滨水沿岸的资源特征,提出了城市滨水区运动空间的要素构成,包括康体要素、健身要素和辅助要素。以滨水区的水域为主要参考系,分析各构成要素的空间关系和配比,并探讨了与各要素对应的空间组合类型,即水上运动空间、临水运动空间和近水运动空间。旨在促进以健康为导向的城市滨水区空间设计与塑造,实现健康活动与滨水休闲空间的整体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滨水区 空间类型 空间构成要素 运动空间 运动处方
下载PDF
滨水植物景观建设初探 被引量:109
5
作者 郭春华 李宏彬 《中国园林》 2005年第4期59-62,共4页
在分析滨水植物景观类型的基础上,探讨了滨水植物的造景艺术手法和滨水植物造景中需要考虑的生态问题,提出了滨水植物景观建设必须将艺术与生态科学完美结合,达到两者的高度统一。
关键词 园林植物 滨水植物 综述 景观类型 艺术 生态
下载PDF
我国水上“三游”产业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被引量:1
6
作者 孙玉琴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9-84,89,共7页
为阐述我国"三游"(即邮船、游船和游艇)产业发展研究状况,从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搜索了1 241篇文献,将具有代表性的文献样本进行整理和分析,归纳出我国"三游"产业发展研究现状、主要研究领域和问题.我国"三游&q... 为阐述我国"三游"(即邮船、游船和游艇)产业发展研究状况,从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搜索了1 241篇文献,将具有代表性的文献样本进行整理和分析,归纳出我国"三游"产业发展研究现状、主要研究领域和问题.我国"三游"产业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基础理论研究较少,针对性不强,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相关的政策法规研究、安全机制研究也很少;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也缺乏系统研究成果.建议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应在纵向上不断深入、横向上不断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游”产业 邮船 游船 游艇 综述
下载PDF
城市滨水历史街区空间更新与业态更替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环宙 沈旭炜 吴茂英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90-95,共6页
空间形态是城市滨水历史街区文化沉淀中最外显的部分,也是奠定环境格调的关键因素之一。从空间形态的遗产保护、规划设计与业态的经营管理两个角度切入,以杭州湖滨街区为案例,探讨了城市滨水历史街区空间更新与业态更替的融合与矛盾,从... 空间形态是城市滨水历史街区文化沉淀中最外显的部分,也是奠定环境格调的关键因素之一。从空间形态的遗产保护、规划设计与业态的经营管理两个角度切入,以杭州湖滨街区为案例,探讨了城市滨水历史街区空间更新与业态更替的融合与矛盾,从中得出若干启示,最后提出了空间设计与业态经营方面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形态 业态 更新 城市滨水历史街区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城市滨水区物质空间形态的分析与呈现 被引量:14
8
作者 韩冬青 刘华 《城市建筑》 2010年第2期12-14,共3页
本文简要梳理了城市滨水区形态基本概念,探讨滨水区形态分析的三种目标取向,进而提出滨水区内部形态的梯级构成及其相应的"结构——类型"方法。
关键词 城市滨水区 形态分析 目标取向 梯级 结构 类型
下载PDF
北京城市森林公园类型初探 被引量:2
9
作者 田大方 王妍 《低温建筑技术》 2013年第1期16-18,共3页
让森林进城,让公园下乡。北京市近年来着力打造三级城市森林公园体系,为市民提供多层次、多选择的宜居生态环境。在此背景下对城市森林公园的概念进行解读,分别对新城滨水森林公园、近郊郊野公园、中心城区城市休闲森林公园三种城市森... 让森林进城,让公园下乡。北京市近年来着力打造三级城市森林公园体系,为市民提供多层次、多选择的宜居生态环境。在此背景下对城市森林公园的概念进行解读,分别对新城滨水森林公园、近郊郊野公园、中心城区城市休闲森林公园三种城市森林公园类型进行初步的探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北京市森林城市的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森林公园类型 新城滨水森林公园
下载PDF
文化视角下的淮安滨水空间发展策略研究——以里运河河下古镇段为例 被引量:8
10
作者 孙琪悦 罗谦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4-119,共6页
淮安是一个水网密集的城市,水系是淮安城市文化的起源。文化的缺失和场所记忆的丧失是当前淮安滨水空间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两个问题,以里运河河下古镇段为例,研究在总结淮安不同文化类型的基础上,运用空间句法理论和多元文化规... 淮安是一个水网密集的城市,水系是淮安城市文化的起源。文化的缺失和场所记忆的丧失是当前淮安滨水空间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两个问题,以里运河河下古镇段为例,研究在总结淮安不同文化类型的基础上,运用空间句法理论和多元文化规划理念,从运河文化、漕盐文化、市井文化和士大夫文化的角度对里运河滨水空间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我国其他地区滨水空间文化风貌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水空间 文化类型 里运河 场所记忆 空间句法
下载PDF
澳大利亚悉尼渥石湾地区的重新发展——城市尺度的适应性再利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詹姆斯·卫瑞克 虞稚哲(译) 《世界建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0-25,共6页
澳大利亚悉尼市渥石湾地区的重新发展项目始自1994年,目前处于最终完成阶段,其在城市规模上对历史文脉进行了更新再利用,展示了丰富而激动人心的潜在可能性。曾经作为悉尼港口设施的关键组成部分,渥石湾及其附属关栈保税仓库位于悉尼湾... 澳大利亚悉尼市渥石湾地区的重新发展项目始自1994年,目前处于最终完成阶段,其在城市规模上对历史文脉进行了更新再利用,展示了丰富而激动人心的潜在可能性。曾经作为悉尼港口设施的关键组成部分,渥石湾及其附属关栈保税仓库位于悉尼湾以西的沙岩岬尖端。其功能随着1970年代沿海地区集装箱运输与大型机械化的日益盛行而衰落。然而,由于州政府的倡导与公众的密切关注,一家大型开发财团保留了该地域。项目面对的最大挑战是概念性和纲领性的,即如何将人体尺度与赋有人情味的使用引入失去原有功能的硬线条工业建筑。为应对这一挑战,渥石湾项目在城市的规模与尺度上应用了更新再利用的原则,采取了对历史肌理的保护与策略性的拆除及重建合并进行的大胆举措,从而全面释放了基地的发展潜力。以深思熟虑的设计手法调和这些改变的规模与性质,其制定了精确的现代主义语言,与原始工业建筑浓烈而赋于力量的形式与材料形成对照。最终成就了一片充满着新与旧之间创造性张力的城市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性再利用 城市领地 滨水区再发展 工业建筑形成 悉尼
下载PDF
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规划的类型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阮煌胜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9期165-168,共4页
阐述现代城市滨水景观的4种常见类型及各自特点,然后通过对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规划的理论基础的介绍及国内外滨水景观规划实例的赏析,总结出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规划的4种类型。
关键词 滨水景观 规划 类型
下载PDF
闽江公园滨水步道对游人身心健康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帆 李承康 +1 位作者 杨喻明 黄启堂 《河北林业科技》 2021年第3期28-34,共7页
为探究滨水步道不同空间类型与景观特征对游人心理和生理感知的差异,该文以福州市闽江公园为例,经过拍摄取样,建立6类具有代表性环境特征的步道空间场景。并对40名被试者进行心理恢复性评价问卷,结合使用ErgoLab多导仪器的环境模拟实验... 为探究滨水步道不同空间类型与景观特征对游人心理和生理感知的差异,该文以福州市闽江公园为例,经过拍摄取样,建立6类具有代表性环境特征的步道空间场景。并对40名被试者进行心理恢复性评价问卷,结合使用ErgoLab多导仪器的环境模拟实验,采集皮电皮温数据(EDA)以及心率数据(HRV)和恢复性评价得分。结果表明:滨水步道6类空间感知恢复性排序为:远景高绿视率空间>近景高绿视率空间>远景中绿视率空间>远景低绿视率空间>近景中绿视率空间>近景低绿视率空间;环境偏好特征对感知恢复性影响最为显著;滨水步道6类空间对被试者产生良好生理健康影响,但各类空间的数据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据此为滨水步道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性环境 滨水步道 空间类型 身心健康 绿视率 闽江公园
下载PDF
长江南京段岸线资源与腹地空间响应评价及保护对策研究
14
作者 秦海旭 段学军 +4 位作者 姚利鹏 胡璐 邹辉 杨琳 陈维肖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23年第4期57-62,共6页
系统识别了2016—2020年长江南京段岸线资源利用现状及变化情况,并对岸线腹地2 km范围内用地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较2016年,2020年长江南京段自然岸线和城镇生活岸线增多,港口码头岸线和工业生产岸线减少,总体上长江岸线整治工... 系统识别了2016—2020年长江南京段岸线资源利用现状及变化情况,并对岸线腹地2 km范围内用地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较2016年,2020年长江南京段自然岸线和城镇生活岸线增多,港口码头岸线和工业生产岸线减少,总体上长江岸线整治工作成效显著,岸线利用率降低了6.5%,而干流岸线开发利用强度仍然偏高;长江南京段干流自然岸线、城镇生活岸线与其腹地2 km内生态和城镇生活用地类型较为一致,港口码头岸线、工业生产岸线腹地2 km内用地类型多样;岸线利用类型与2 km腹地范围内用地类型属性关联强度因南岸和北岸开发强度不同而有所不同,表现为开发强度低、关联性强的规律,南岸腹地用地类型更加分散,岸线腹地1 km左右在主要用地类型上呈现略有变化的状态。进一步分析了岸线利用存在的问题,并从顶层设计、自然岸线保护、打通沿江生态廊道、推进岸线清理整顿、强化岸线腹地监管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岸线资源 土地利用类型 空间响应评价 长江南京段
下载PDF
集约型城镇滨水空间景观设计探究——以郴州市西河生态休闲风光带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佳娴 陈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8期216-217,348,共3页
分析并总结城镇滨水空间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确定以生态性、集约性、整体性、地域性为设计原则,通过对驳岸设计、景观空间塑造、景观细部构造及植物造景提出设计方法及控制条件,达到集约型滨水景观的要求。最后通过郴州市西河生态休闲... 分析并总结城镇滨水空间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确定以生态性、集约性、整体性、地域性为设计原则,通过对驳岸设计、景观空间塑造、景观细部构造及植物造景提出设计方法及控制条件,达到集约型滨水景观的要求。最后通过郴州市西河生态休闲风光带作为案例,在设计原则、规划布局、景观风格控制、驳岸设计及景观材料选择等方面,对集约型景观为前提的滨水空间景观设计理论予以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滨水空间 集约型 景观
下载PDF
水利景观生态视角的郊野型水岸空间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应莉 左中玥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68-72,共5页
郊野型水岸空间主要是指将郊区旷野的水域、水际线及陆域相结合而形成的完整户外空间,它除了具有独特的景观价值外,还是一种需要重点关注的生态敏感区。为了探索郊野型水岸空间的有效设计方法,进一步对城市的生态环境产生积极影响,同时... 郊野型水岸空间主要是指将郊区旷野的水域、水际线及陆域相结合而形成的完整户外空间,它除了具有独特的景观价值外,还是一种需要重点关注的生态敏感区。为了探索郊野型水岸空间的有效设计方法,进一步对城市的生态环境产生积极影响,同时提升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数,结合实例通过水利景观生态的视角探讨郊野型水岸空间设计的相关内容并总结设计要点。结果显示可以使水岸空间在具有郊野型特征的同时也能够起到改善生态环境、创造经济效益的作用,进而推动区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景观生态 郊野型 水岸空间
下载PDF
滨水绿地植物景观营造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梁丽娟 李璐斐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23期193-193,195,共2页
以多个城市滨水绿地为研究对象,列举了滨水绿地中植物景观的几种类型,并对滨水植物的选择、应用和营造方法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今后研究和实践中需要进一步深入的问题。
关键词 滨水绿地 植物景观 营造方法 类型 应用
下载PDF
复合型滨水度假区构建——以百色百乐汇滨水度假区为例
18
作者 袁媛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3期69-73,共5页
我国滨水度假区的开发正在从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探讨复合型滨水度假区的构建对我国滨水度假区的开发具有现实意义。百色百乐汇滨水度假区遵循"景观多样化、功能多元化、定位多层化"的复合型滨水度假区的开发模式,从总体布局... 我国滨水度假区的开发正在从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探讨复合型滨水度假区的构建对我国滨水度假区的开发具有现实意义。百色百乐汇滨水度假区遵循"景观多样化、功能多元化、定位多层化"的复合型滨水度假区的开发模式,从总体布局、生态系统、景观结构、文化系统、道路系统和绿地系统6个方面探讨复合型滨水度假区的规划内容和方法,以期为我国复合型滨水度假区规划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水度假区 复合型 开发模式 百色百乐汇
下载PDF
基于“多规合一”背景下滨水型村庄规划研究——以益阳市河坝镇老河口村为例
19
作者 黄慧 黄树新 吴佩 《城市建筑》 2022年第14期1-3,24,共4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和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多规合一”已经成为村庄规划编制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分析“多规合一”对村庄规划提出的要求及滨水型村庄的规划特征,并以益阳市老河口村为例,从村庄现状、建设情况等条件出发,结合村庄规划存在... 在乡村振兴战略和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多规合一”已经成为村庄规划编制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分析“多规合一”对村庄规划提出的要求及滨水型村庄的规划特征,并以益阳市老河口村为例,从村庄现状、建设情况等条件出发,结合村庄规划存在的问题,从国土空间布局及用途管制、住房布局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在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实现多规合一,有效统筹全域空间资源配置,切实提升空间资源供给的科学性,为滨水型村庄规划的编制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规合一 滨水型 村庄规划
下载PDF
江苏省长江岸线资源利用变化及合理性分析 被引量:24
20
作者 陈诚 甄云鹏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33-642,共10页
长江岸线资源利用管理是沿江地区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文章以岸线利用类型界定为基础,构筑长江岸线资源利用变化数据库,通过建立岸线利用变化矩阵、关联岸线利用类型与岸线条件信息,分析沿江开发过程中岸线利用的变化特... 长江岸线资源利用管理是沿江地区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文章以岸线利用类型界定为基础,构筑长江岸线资源利用变化数据库,通过建立岸线利用变化矩阵、关联岸线利用类型与岸线条件信息,分析沿江开发过程中岸线利用的变化特点、评判其合理性,提出岸线利用的优化建议。实证分析表明:2002年以来,江苏长江岸线利用扩张迅速,其中,北岸地区以工业占用扩张为主,南岸地区由工业占用和港口利用共同驱动,总体上,仍呈现以工业占用扩张为主导的特征。港口、仓储、工业等重点类型岸线中,岸线质量等级结构与岸线利用要求的匹配度增加,岸线利用趋于合理化。尽管如此,用于非涉水工业开发的优质岸线仍然较多,港口岸线利用受到挤占,岸线利用的公共化程度相对降低,不利于岸线综合利用效益的提升。未来应严格岸线利用准入制度,限制工业占用优质岸线,鼓励工业岸线向港口等公共服务类型转变,改善岸线利用结构,提高岸线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岸线资源 岸线利用类型 岸线利用变化 江苏沿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