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ave Runup-Rundown Ampu'tude on Slopes
1
作者 Xue Hongchao , Guo Da , Pan Shaohua Zhong Hushui Professors,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Associate Professors,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SCIE EI 1991年第1期39-49,共11页
This paper gives an overall discussion about water level change on slopes under wave action, including wave runup, wave rundown and wave up-down amplitude, and a suggested formula for their calculation.
关键词 wave runup-rundown amplitude slope number shoaling factor reflecting effect wave runup function wave rundown function
下载PDF
Energy Spectrum of Linear Internal Wave Field in the Vicinity of Continental Slope
2
作者 Ranis N. Ibragimov Austin Biondi +4 位作者 Nathan Arndt Maria Castillo Guang Lin Vesselin Vatchev Sheng Zhang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2020年第10期2256-2274,共19页
The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two-dimensional modeling of efficiency of mixing, resulting from the reflection of a linear internal wave field (IWF) off a continental slope. Efficiency of deep ocean mi... The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two-dimensional modeling of efficiency of mixing, resulting from the reflection of a linear internal wave field (IWF) off a continental slope. Efficiency of deep ocean mixing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energy balance of the radiating IWF into an interior of the ocean in the vicinity of a sloping bottom topography. Since waves are generated not only at the fundamental frequency but also at all of its harmonics <em>ω</em><sub><em>n</em></sub> = <em>nω</em> less than buoyancy frequency <i>N</i> and greater than Coriolis frequency <i>f</i>, our analysis includes, in general, an infinite number of discrete internal wave modes <i>n</i> satisfying the dispersion relationship for internal waves. However, since we are interested only in the radiating part of the field, the mode numbers are limited. Due to multiple singularities of order two caused by resonance in the vicinity of critical slope, the energy is visualized in <em>L</em><sub><em>δ</em></sub> -norm with <em>δ</em> > 2. Research results include the visualization of the effects of the continental slope and the Earth’s rotation on resulting energy in the vicinity of the slo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al wave Field effects of Rotation Continental slope Energy Radiation
下载PDF
波浪作用下高速列车-轨道-桥梁系统耦合振动研究
3
作者 雷虎军 董盈 +1 位作者 林镇荣 陈希茂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0,共7页
为研究波浪作用对高速铁路跨海桥梁车-轨-桥系统耦合振动的影响,基于线性波浪理论和Morison方程模拟波浪荷载,采用分布力模式输入既有车-轨-桥系统耦合振动分析程序,提出波浪作用下的车-轨-桥系统耦合振动分析方法。以某高速铁路跨海斜... 为研究波浪作用对高速铁路跨海桥梁车-轨-桥系统耦合振动的影响,基于线性波浪理论和Morison方程模拟波浪荷载,采用分布力模式输入既有车-轨-桥系统耦合振动分析程序,提出波浪作用下的车-轨-桥系统耦合振动分析方法。以某高速铁路跨海斜拉桥为背景,研究波坡面效应、波浪重现期、车速对车-轨-桥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并评估不同重现期波浪作用下过桥列车的走行性。结果表明:波坡面效应会使作用于不同单桩的波浪荷载初始相位不同,从而导致作用于群桩基础的波浪荷载合力不同;随着波浪重现期的增大,车-轨-桥系统的横向动力响应均增大,而竖向动力响应几乎不变;考虑波浪作用后,列车的行车安全性指标均随车速的增大而增大,波浪荷载会显著降低桥上列车的乘坐舒适性并增加桥上列车的脱轨风险。常遇波浪(10年重现期)和极端波浪(100年重现期)作用下列车的安全车速阈值分别为325 km/h和275 km/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桥 车-轨-桥系统耦合振动 波浪作用 波坡面效应 波浪重现期 车速 动力响应 行车安全性
下载PDF
Research on the ShakeMap System with Consideration of Site Effects 被引量:1
4
作者 Chen Kun Yu Yanxian Gao Mengtan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10年第2期211-221,共11页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 of similarity in geology and topography,the V3S0(the average shear-velocity down to a 30m depth below the surface) approximation of sites is acquired by correlation between V3S0 and sl...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 of similarity in geology and topography,the V3S0(the average shear-velocity down to a 30m depth below the surface) approximation of sites is acquired by correlation between V3S0 and slopes after calculating the maximum slope of topography using the 30-sec Chinese Mainland 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ata set.Site-amplification factors are then quantified with V3S0 and applied to the ShakeMap system developed by this study to revise ground-motion amplitudes on bedrock estimated from empirical relationships.Finally,the distribution of ground motion parameters on the surface is obtained.This article also introduces the calculation process,calculation models of the ShakeMap systems and related software systems.In conclusion,certain examples indicate that the ShakeMap system is feasible in the Chinese Mainl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p系统 SHAKE 网站 数字高程模型 中国内地 计算过程 相似性原则 地震动参数
下载PDF
Wave Trapping by Dual Porous Barriers Near a Wall in the Presence of Bottom Undulation
5
作者 R.B. Kaligatla Manisha T. Sahoo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CSCD 2017年第3期286-297,共12页
Trapping of oblique surface gravity waves by dual porous barriers near a wall is studied in the presence of step type varying bottom bed that is connected on both sides by water of uniform depths. The porous barriers ... Trapping of oblique surface gravity waves by dual porous barriers near a wall is studied in the presence of step type varying bottom bed that is connected on both sides by water of uniform depths. The porous barriers are assumed to be fixed at a certain distance in front of a vertical rigid wall. Using linear water wave theory and Darcy's law for flow past porous structure, the physical problem is converted into a boundary value problem. Using eigenfunction expansion in the uniform bottom bed region and modified mild-slope equation in the varying bottom bed region, the mathematical problem is handled for solution. Moreover, certain jump conditions are used to account for mass conservation at slope discontinuities in the bottom bed profile.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dual porous barriers in creating tranquility zone and minimum load on the sea wall, reflection coefficient, wave forces acting on the barrier and the wall, and surface wave elevation are computed and analyzed for different values of depth ratio, porous-effect parameter, incident wave angle, gap between the barriers and wall and slope length of undulated bottom. The study reveals that with moderate porosity and suitable gap between barriers and sea wall, using dual barriers an effective wave trapping system can be developed which will exert less wave force on the barriers and the rigid wall. The proposed wave trapping system is likely to be of immense help for protecting various facilities/infrastructures in coastal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 底部 波动 波浪理论 表面波浪 基础结构 物理问题
下载PDF
波浪侵蚀诱发碎石土岸坡变形的模拟试验研究
6
作者 王力 张晨宇 +1 位作者 王世梅 潘宇晨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5-52,共8页
波浪对岸坡的侵蚀不仅造成水土流失,甚至诱发塌岸和滑坡灾害发生。为探究波浪侵蚀对碎石土岸坡变形的影响,开展了波浪侵蚀岸坡的水槽试验,采用PIV技术对不同侵蚀阶段的岸坡位移进行定量处理,并利用ABAQUS中的“生死单元”功能模拟实现... 波浪对岸坡的侵蚀不仅造成水土流失,甚至诱发塌岸和滑坡灾害发生。为探究波浪侵蚀对碎石土岸坡变形的影响,开展了波浪侵蚀岸坡的水槽试验,采用PIV技术对不同侵蚀阶段的岸坡位移进行定量处理,并利用ABAQUS中的“生死单元”功能模拟实现不同阶段的岸坡前缘侵蚀,分析侵蚀进程对岸坡应力场和位移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岸坡坡度越大、碎石含量越少,岸坡侵蚀速率越快;水槽试验和数值模拟均表明岸坡后部变形相较于前部变形小,且存在滞后现象,呈现牵引式变形的特征;侵蚀改变了岸坡前缘形态,导致上部土体产生卸荷效应,是岸坡变形的内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石土岸坡 波浪侵蚀 卸荷效应 水槽试验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地震波斜入射下岩质边坡放大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申辉 刘亚群 +1 位作者 刘博 李海波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129-2142,共14页
近源地震中,地震波入射角对岩质边坡的放大效应影响显著。基于黏弹性人工边界理论和等效节点力原理,结合有限单元法建立了可以考虑地震SV波和P波斜入射的地震动输入方法,研究了岩质边坡的坡角、地震波入射角以及入射波类型对边坡放大效... 近源地震中,地震波入射角对岩质边坡的放大效应影响显著。基于黏弹性人工边界理论和等效节点力原理,结合有限单元法建立了可以考虑地震SV波和P波斜入射的地震动输入方法,研究了岩质边坡的坡角、地震波入射角以及入射波类型对边坡放大效应的影响规律。边坡峰值地面加速度(peakgroundacceleration,简称PGA)放大系数结果表明,若仅考虑地震波垂直入射的情况,边坡的动力放大效应可能会被严重低估。此外,边坡坡角的变化和入射波类型的改变也对边坡的放大效应有显著的影响。将计算得到的PGA放大系数与相关规范中建议的放大系数对比发现,规范建议值在一些情况下低估了放大效应。边坡坡顶的加速度频谱结果显示,地震波入射角对坡顶加速度傅里叶谱的主频影响较小,但对其傅里叶谱的幅值影响较大。随着SV波入射角的增大,坡顶水平加速度傅里叶谱幅值整体上变化不显著,而竖向加速度傅里叶谱幅值逐渐增大;随着P波入射角的增大,坡顶竖向加速度傅里叶谱幅值逐渐减小而水平向幅值逐渐增大。引入谱比曲线定量评估了不同入射条件下边坡坡顶的谱放大效应,获得了坡顶谱比峰值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质边坡 地震波入射角 地震响应 地形效应 P波 SV波
下载PDF
桩井爆破振动在邻近边坡产生的特殊效应 被引量:7
8
作者 廖涛 蒲传金 +2 位作者 杨鑫 管少华 郭王林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623-628,共6页
为研究桩井爆破地震波在邻近自然边坡传播规律,对桩井开挖爆破振动速度进行了现场测试。在邻近桩井的台阶坡脚及边缘各布置一个测点。测试结果表明,位于台阶边缘测点的径向、垂向振动速度及主频率较位于坡脚处的测点存在增大趋势,出现... 为研究桩井爆破地震波在邻近自然边坡传播规律,对桩井开挖爆破振动速度进行了现场测试。在邻近桩井的台阶坡脚及边缘各布置一个测点。测试结果表明,位于台阶边缘测点的径向、垂向振动速度及主频率较位于坡脚处的测点存在增大趋势,出现了坡面效应;切向振动速度及主频率存在减小的趋势,说明爆破地震波的速度及频率变化具有一致性,且爆破地震波的放大效应具有方向性,以垂向为主。坡面效应合理地解释了爆破地震波在台阶边缘的振速放大效应,同时通过"鞭梢效应"对爆破地震波频率的分析,验证了坡面效应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井爆破 爆破地震波 坡面效应 鞭梢效应
下载PDF
船舶外飘砰击有效砰击角概率分布 被引量:5
9
作者 陈震 张世联 肖熙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05-1408,1413,共5页
基于海浪波面斜率的随机性,研究了船舶外飘砰击有效砰击角的概率分布问题.将垂直法平面内船体表面斜升角在初始纵剖线角处泰勒展开,根据船舶运动的随机特性推导了船体表面斜升角的概率密度函数;在随机海浪波面斜率、波面倾角的统计规律... 基于海浪波面斜率的随机性,研究了船舶外飘砰击有效砰击角的概率分布问题.将垂直法平面内船体表面斜升角在初始纵剖线角处泰勒展开,根据船舶运动的随机特性推导了船体表面斜升角的概率密度函数;在随机海浪波面斜率、波面倾角的统计规律和波浪破碎判据条件的基础上,推导了有效砰击角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为进一步研究船舶外飘砰击载荷的概率预报方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飘砰击 波面斜率 有效砰击角 概率分布
下载PDF
震裂斜坡形成机理及变形破坏模式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冯文凯 黄润秋 +1 位作者 许强 肖锐铧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2-48,共7页
震裂斜坡是强震作用下形成的一类分布范围广、震裂变形严重、潜在危害大的次生地质灾害,为了深入系统地分析其震裂机理及变形破坏机制模式,本文结合"5.12"汶川大地震造成的震裂斜坡及其破坏现象的详细调查,在对强震中的地震... 震裂斜坡是强震作用下形成的一类分布范围广、震裂变形严重、潜在危害大的次生地质灾害,为了深入系统地分析其震裂机理及变形破坏机制模式,本文结合"5.12"汶川大地震造成的震裂斜坡及其破坏现象的详细调查,在对强震中的地震波效应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以双面斜坡为例,首先对震裂变形的力学机理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强震中的体波效应将导致斜坡体处于量值和方向不断变化的拉-剪应力和反压应力的交替作用之下,其形成的拉-剪破裂效应和潜在的楔劈效应是斜坡震裂变形的重要力学因素之一。同时,面波效应将导致坡体表面处于鼓胀拉力和扭力的作用之下,是坡体表部整体震裂破碎甚至破坏的另一重要力学因素。二者共同作用均使坡体应力场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过程中,坡体(面)震裂变形甚至破坏更为严重。在此基础上,对强震中斜坡变形破坏的机制模式进行了归纳,认为主要有四种表现形式,即旋转-拉裂型、旋转-剪滑型、鼓胀-拉裂型和滑移-拉裂型。研究成果为震裂斜坡稳定性分析以及灾后重建和防灾减灾提供了有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裂斜坡 地震波效应 震裂机理 变形破坏机制模式
下载PDF
考虑场地效应的ShakeMap系统研究 被引量:58
11
作者 陈鲲 俞言祥 高孟潭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2-102,共11页
本文主要以地表地质状况与地形(坡度)的相似性为原则,将中国大陆地区分辨率30″的地形DEM(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经过坡度计算后,利用坡度与Vs30(地表至地下30m处的平均剪切波速)的相关关系,得到各场点近似的Vs30值,再用Vs30量化地震动的场... 本文主要以地表地质状况与地形(坡度)的相似性为原则,将中国大陆地区分辨率30″的地形DEM(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经过坡度计算后,利用坡度与Vs30(地表至地下30m处的平均剪切波速)的相关关系,得到各场点近似的Vs30值,再用Vs30量化地震动的场地放大系数。将由此建立的场地放大系数运用到本文研发的ShakeMap系统中,校正震后理论计算所得到的基岩地震动参数值,从而获得其地表土层上的地震动参数分布。本文还详细介绍了ShakeMap系统的计算流程、计算模型及相关的软件系统等。最后以应用实例表明ShakeMap系统在中国大陆地区是可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度 平均剪切波速 场地效应 ShakeMap
下载PDF
船舶瘫船稳性倾覆概率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曾柯 顾民 +1 位作者 鲁江 王田华 《中国造船》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A01期81-88,共8页
目前国际海事组织(IMO)第二代完整稳性衡准工作组正在制定瘫船稳性薄弱性衡准。本文针对2014年IMO船舶设计建造分委会(SDC)第一次会议草案,首先分析草案中意大利提出的瘫船稳性第二层薄弱性衡准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其次... 目前国际海事组织(IMO)第二代完整稳性衡准工作组正在制定瘫船稳性薄弱性衡准。本文针对2014年IMO船舶设计建造分委会(SDC)第一次会议草案,首先分析草案中意大利提出的瘫船稳性第二层薄弱性衡准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其次根据草案方法采用考虑风浪的联合作用的1DOF非线性横摇运动方程,GZ曲线采用不同的拟合方法,有效波倾采用简化计算公式和已有数据拟合的两种方法,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最后利用标准船模CEHIPAR 2792计算了不同风速下倾覆概率,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不同的GZ曲线拟合方法及有效波倾的计算方法对倾覆概率的影响,并对瘫船稳性第二层薄弱性衡准方法提出修改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瘫船稳性 第二层薄弱性衡准 有效波倾 倾覆概率
下载PDF
地震波效应与山体斜坡震裂机理深入分析 被引量:18
13
作者 冯文凯 黄润秋 许强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0-25,共6页
"5·12"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大量山体斜坡震裂变形和破坏现象,为深入研究其力学机理,通过实例详细调查及地震中体波效应和面波效应的深入分析,认为地震中地震波的作用使山体斜坡表部岩土体尤其是坡肩部位受到量值和方向不断... "5·12"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大量山体斜坡震裂变形和破坏现象,为深入研究其力学机理,通过实例详细调查及地震中体波效应和面波效应的深入分析,认为地震中地震波的作用使山体斜坡表部岩土体尤其是坡肩部位受到量值和方向不断变化的拉张应力作用,该作用在垂直平面内表现为全方位动态变化特点,导致坡肩岩土体具有旋转倾倒和正、反拉作用;与此同时在坡体内部伴随出现潜在剪动作用力及岩土体的开裂和压碎现象,尤其在潜在滑动面上剪切作用力更为集中;此外坡体表面还受到鼓胀拉力和扭力的共同作用。据此可将地震波作用效应划分为4种重要表现形式,即拉-剪破裂效应、界面动应力效应、潜在的楔劈效应和超空(孔)隙水压力激发机制。分析结果与实例及振动模拟结果一致。研究成果可为灾后重建和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大地震 山体斜坡 震裂变形 地震波效应 震裂机理
下载PDF
波-流相互作用的缓坡方程及其波作用量守恒 被引量:7
14
作者 黄虎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27-631,共5页
当表面波从开阔海域传播至近岸水域时,普遍的波-流相互作用经受着海底的强烈影响,运用水波Hamil-ton变分原理,建立了近岸水域任意水深变化海底上波-流相互作用的缓坡方程.它可包含波、流和水深一般变化的二阶效应,约化为某些典型的缓坡... 当表面波从开阔海域传播至近岸水域时,普遍的波-流相互作用经受着海底的强烈影响,运用水波Hamil-ton变分原理,建立了近岸水域任意水深变化海底上波-流相互作用的缓坡方程.它可包含波、流和水深一般变化的二阶效应,约化为某些典型的缓坡型方程.据此得出广义程函方程,并且证明该缓坡方程的波作用最守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流相互作用 缓坡方程 二阶效应 波作用量守恒 程函方程
下载PDF
纵横波时差耦合作用的斜坡崩滑效应离散元分析——以北川唐家山滑坡为例 被引量:46
15
作者 崔芳鹏 胡瑞林 +2 位作者 殷跃平 许强 张明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19-327,共9页
运用离散元数值模拟技术,对北川唐家山斜坡体在具地域性和空间非均质性的地震纵横波时差耦合作用(同时考虑水平和竖向地震力作用)下产生崩滑破坏的动力全过程进行研究,确定该斜坡体在强震动力作用下产生崩滑破坏的形成机制及主控因素。... 运用离散元数值模拟技术,对北川唐家山斜坡体在具地域性和空间非均质性的地震纵横波时差耦合作用(同时考虑水平和竖向地震力作用)下产生崩滑破坏的动力全过程进行研究,确定该斜坡体在强震动力作用下产生崩滑破坏的形成机制及主控因素。研究表明:(1)该斜坡体的初期崩滑破坏是受到地震纵波产生的水平与竖向拉裂耦合作用所致,并以竖向拉裂作用占优,而后期的抛射及运动过程则是受到地震纵横波的耦合作用所致;(2)地震纵波产生的水平与竖向拉裂耦合作用是触发斜坡体产生初期崩滑破坏的主控因素,而斜坡所处地形(如高程差、沟谷延伸方向)则是促使破坏后的斜坡体形成后续碰撞解体及碎屑流等运动过程的控制诱发因素;(3)该斜坡体动力响应特征值的放大效应表明,其放大系数值从大到小依次是:竖向加速度>水平加速度>竖向速度>水平速度,该结果与斜坡体发生先期崩滑破坏的形成机制及主控因素相符合,即地震纵波产生的竖向加速度起到了优势破坏作用。以上结论对研究动力耦合条件下的斜坡崩滑效应具有较高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纵横波 时差耦合作用 斜坡崩滑效应 离散元数值模拟 形成机制 主控因素
下载PDF
一种考虑波动效应的拟动力地震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6
16
作者 邓亚虹 徐召 +1 位作者 孙科 闫佐菲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23-630,共8页
考虑地震波在坡体内的传播特征,基于拟动力法,结合传统静力边坡稳定性分析极限平衡法(瑞典条分法),推导了边坡地震力公式和地震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公式。在此基础上,借助MATLAB软件开发了最危险滑面搜索和安全系数求解程序,实现了一种... 考虑地震波在坡体内的传播特征,基于拟动力法,结合传统静力边坡稳定性分析极限平衡法(瑞典条分法),推导了边坡地震力公式和地震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公式。在此基础上,借助MATLAB软件开发了最危险滑面搜索和安全系数求解程序,实现了一种考虑波动效应的拟动力地震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通过探讨地震动特性对地震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得到了地震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随地震动参数的变化规律。对于既定边坡,其安全系数随地震波初始相位呈现周期性波动变化,存在最小安全系数;并且此安全系数随地震系数和地震波波长与边坡坡高比的增大而减小。此外,从波动理论角度揭示了拟动力法与拟静力法的区别与联系,给出了两类方法的适用范围:当地震波波长与边坡坡高比大于10时,两类方法所得结果基本一致,均适用;而当地震波波长与边坡坡高比小于10时,拟静力法所得结果较拟动力法相对保守,仅拟动力法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波动效应 拟动力法 拟静力法 地震系数 极限平衡 瑞典条分法 安全系数
下载PDF
快速重载作用下浮桥位移波传播特性研究
17
作者 江召兵 陈云鹤 赵红亮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0-24,共5页
为研究快速重载作用下柔性浮桥位移波的传播特性,利用弹性基础梁理论,建立了浮桥的运动控制方程,并用振型叠加法进行求解。计算了浮桥位移波的传播速度、不同荷载速度下位移波最大振幅与浮桥最大位移的比值以及荷载处坡度随速度的变化... 为研究快速重载作用下柔性浮桥位移波的传播特性,利用弹性基础梁理论,建立了浮桥的运动控制方程,并用振型叠加法进行求解。计算了浮桥位移波的传播速度、不同荷载速度下位移波最大振幅与浮桥最大位移的比值以及荷载处坡度随速度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在重载快速通过时,柔性浮桥会激发位移波向两端传播,当荷载运动速度与位移波传播速度相当时,会有位移波堆积和荷载爬坡等新的现象出现,而且荷载运动速度越大,这种现象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桥 位移波堆积 爬坡效应
下载PDF
露天煤矿台阶边坡爆破振速的高程放大效应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鹏 刘宇 +4 位作者 周永利 陈帅 王志留 缪伟 张鹏姣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16-221,共6页
露天矿开采过程中,多以大药量抛掷爆破方式破碎岩石,爆破振动对露天矿边坡的安全构成威胁。针对露天矿台阶边坡受爆破振动影响以及爆破振动的高程放大效应问题,结合哈尔乌素露天矿北端帮工程实际,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和理论分析方法对高程... 露天矿开采过程中,多以大药量抛掷爆破方式破碎岩石,爆破振动对露天矿边坡的安全构成威胁。针对露天矿台阶边坡受爆破振动影响以及爆破振动的高程放大效应问题,结合哈尔乌素露天矿北端帮工程实际,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和理论分析方法对高程放大效应进行了研究,并对FLAC3D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了在背波和迎波2种不同情况下台阶边坡内部、表面质点动力响应情况,最后分析了台阶边坡动力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露天矿台阶边坡在爆破振动影响下呈现出高程放大效应,台阶边坡表面和内部质点的峰值振动速度总体呈现随着距离的增加逐渐衰减的趋势;同一台阶质点的振速由边坡表面向内部递减,越靠近边坡表面,质点的振动速度越大;在背波情况下,高程放大效应最显著的在底部台阶,同一台阶质点的高程放大效应由边坡表面向内部减弱;在迎波情况下,高程放大效应最显著的则在顶部台阶,同一台阶质点的高程放大效应未呈现出明显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程放大效应 振动波 爆破振动 数值模拟 台阶边坡
下载PDF
斜坡堤胸墙结构反浪效果的试验研究
19
作者 李雪艳 王庆 《海岸工程》 2015年第4期33-40,共8页
为客观评价胸墙结构型式的合理性,针对前仰式、深弧式、后仰式和直立式四种胸墙结构开展了相关物理模型试验。采用压力传感器测量胸墙波浪压力,通过积分求和获取波浪总力。采用数码相机记录不同结构型式胸墙的反浪效果,同时利用称重法... 为客观评价胸墙结构型式的合理性,针对前仰式、深弧式、后仰式和直立式四种胸墙结构开展了相关物理模型试验。采用压力传感器测量胸墙波浪压力,通过积分求和获取波浪总力。采用数码相机记录不同结构型式胸墙的反浪效果,同时利用称重法获得不同波浪要素条件下胸墙越浪量。试验结果表明:弧形胸墙的反浪效果明显优于直立式,但其受力较直立式大。3种弧形胸墙中,前仰式具有较好的反浪效果且受力较小。由此,建议工程设计采用前仰式胸墙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墙 反浪效果 波浪力 斜坡堤
下载PDF
斜坡堤加糙插砌条石护面消浪效果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龚崇准 顾家龙 尤锡华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7,共7页
试验研究了加糙斜坡堤插砌条石护面的消浪特性及波浪爬高。考虑了斜坡堤坡度、相对水深、波坦、平面与立面加糙率等因素对波浪爬高衰减系数K_R的影响.试验获得了各种因素间的相关曲线,其中以平面加糙率对波浪爬高衰减系数影响较为明显.... 试验研究了加糙斜坡堤插砌条石护面的消浪特性及波浪爬高。考虑了斜坡堤坡度、相对水深、波坦、平面与立面加糙率等因素对波浪爬高衰减系数K_R的影响.试验获得了各种因素间的相关曲线,其中以平面加糙率对波浪爬高衰减系数影响较为明显.通过理论和试验结果分析,提出了计算加糙斜坡堤波浪爬高的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糙 斜坡堤 插砌条石护面 消浪效果 波浪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