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gravity and isostatic Moho in North China Craton and their implications to seismicity 被引量:1
1
作者 Yangfan Deng Weiming Fan +1 位作者 Zhongjie Zhang Kai Liang 《Earthquake Science》 2014年第2期197-207,共11页
The Bouguer gravity is the combination of field sources in different depths. Based on the multi-scale analysis of the Bouguer gravity,we can get the gravity anomaly caused by the Moho undulation. This study presents t... The Bouguer gravity is the combination of field sources in different depths. Based on the multi-scale analysis of the Bouguer gravity,we can get the gravity anomaly caused by the Moho undulation. This study presents the various orders of approximation of gravity anomaly in North China Craton(NCC),the possible source depths with radial logarithmic power spectrum,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ep structure and gravity anomaly. Furthermore,we discuss the isostatic compensation about the Moho depth from gravity and deep seismic sounding profiles(DSS). The results show that:(1) the fourth approximation could have resulted from the Moho undulation,(2) in contrast to the isostatic Moho,the inverted gravity Moho and the DSS Moho show that most of NCC has been isostatically compensated,and(3) the isostatic compensation rate has some close relation to the seismi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scale analysis north china Craton Gravity Moho Compensation rate seismicity
下载PDF
山东平原M5.5地震区域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因子分析
2
作者 王岩 夏彩韵 +3 位作者 邵媛媛 杨振鹏 郭晓燕 贾丽华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86-891,共6页
引入因子分析方法,对平原地震区域中小震序列的16种地震活动性参数进行降维综合,发现目前综合指数W处于平静幕的最高值区。通过进一步单因子分析结果推测,平原地震区域地下介质可能发生变化,未来华北地区地震活动性有增强趋势。
关键词 地震活动性参数 因子分析 平原地震 华北地震
下载PDF
华北平原地震带活动性参数计算
3
作者 茅远哲 刘德强 《四川地震》 2024年第4期32-35,共4页
地震带活动性参数是地震危险性分析的核心指标之一,地震统计样本需要以足够时长和时效的资料为基础。为填补地震资料不足造成的影响,本文以华北平原地震带活动性参数为研究对象,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地震目录基础... 地震带活动性参数是地震危险性分析的核心指标之一,地震统计样本需要以足够时长和时效的资料为基础。为填补地震资料不足造成的影响,本文以华北平原地震带活动性参数为研究对象,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地震目录基础上,补充华北平原地震带201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共13年M≥4.0地震的资料,重新计算了地震带活动性参数。结合统计基础和实际数据分析,计算出华北平原地震带b值为0.84,v4结果为3.91。该结果低于第五代区划图确定的b值,体现了后续地震对地震活动特征和活动水平的影响,可为工程地震危险性分析计算和相关业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平原地震带 B值 V4 地震活动性参数 地震危险性分析
下载PDF
用二进小波分析方法对华北地区强震活动期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裴韬 周成虎 +4 位作者 汪闽 韩志军 秦承志 蔡强 李全林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7-42,共6页
利用二进小波变换对华北地区 130 0~ 1996年的强震时间序列进行了多尺度分解 ,并据此划分了不同的地震活动期。认为公元 130 0年之后 ,华北地区的强震存在两个平静期 (135 0~ 14 5 0年、 170 0~ 1780年 )和两个活跃期 (14 5 0~ 170 ... 利用二进小波变换对华北地区 130 0~ 1996年的强震时间序列进行了多尺度分解 ,并据此划分了不同的地震活动期。认为公元 130 0年之后 ,华北地区的强震存在两个平静期 (135 0~ 14 5 0年、 170 0~ 1780年 )和两个活跃期 (14 5 0~ 170 0年、 1780~ 1996年 )。与以往华北强震的活动期划分方案进行比较 ,本文的结果在总体规律上与以前的研究差别不大 ,但在第三、第四地震活动期中活跃期起始界限的划分上比其它方法略有提前 ,而在平静期的划分上相对较短。文中采用 32a尺度的小波分析信号进行分析 ,既考虑了较大尺度上地震的活动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分析 华北地区 二进制 地震活动期
下载PDF
中国大陆及华北地区地震资料的小波分析 被引量:28
5
作者 万永革 齐福荣 +1 位作者 孟晓春 庄献华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3年第4期28-33,共6页
基于地震活动为多尺度多活动这一观点 ,运用小波变换方法 ,以不同的小波尺度分析了中国大陆 190 0~ 2 0 0 1年和华北地区 15 0 0~ 2 0 0 1年M≥ 5地震的本尼奥夫应变资料 ,得到了各种层次地震活跃期和平静期 ,分析结果可信而又符合实... 基于地震活动为多尺度多活动这一观点 ,运用小波变换方法 ,以不同的小波尺度分析了中国大陆 190 0~ 2 0 0 1年和华北地区 15 0 0~ 2 0 0 1年M≥ 5地震的本尼奥夫应变资料 ,得到了各种层次地震活跃期和平静期 ,分析结果可信而又符合实际 ,对历史地震研究和地震危险性预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 华北地区 地震资料 小波分析 本尼奥夫应变
下载PDF
运用小波变换方法研究华北地区的地震活动性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小涛 冯向东 +3 位作者 张跃刚 张双凤 杨雅琼 韩丽萍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4-29,共6页
运用小波变换方法,以不同的小波时间尺度分析了华北地区1480~2009年M≥5.0和1970~2009年M≥4.0地震的贝尼奥夫应变数据,得到了不同时间尺度的地震活跃期和平静期。分析表明:目前华北地区从1480年以来的M≥5.0地震活动刚过活跃期,处于... 运用小波变换方法,以不同的小波时间尺度分析了华北地区1480~2009年M≥5.0和1970~2009年M≥4.0地震的贝尼奥夫应变数据,得到了不同时间尺度的地震活跃期和平静期。分析表明:目前华北地区从1480年以来的M≥5.0地震活动刚过活跃期,处于应力积累阶段,而1970年以来M≥4.0地震存在7年左右的活动周期,目前正在进入4级以上地震的活跃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尼奥夫应变 小波变换 地震活跃期 地震平静期 华北地区
下载PDF
南华北盆地中部凹陷结构分析及油气意义 被引量:23
7
作者 翟常博 黄泽光 林良彪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3-359,共7页
结合区域地质与地球物理两方面的资料,运用盆地分析方法,研究表明南华北盆地中部凹陷自晚侏罗世以来,演化历经了走滑—拗陷—断陷—坳陷原型的序列叠加过程,与区域大地构造环境演变一致;并指出南华北盆地的演化主要受秦岭—大别造山带... 结合区域地质与地球物理两方面的资料,运用盆地分析方法,研究表明南华北盆地中部凹陷自晚侏罗世以来,演化历经了走滑—拗陷—断陷—坳陷原型的序列叠加过程,与区域大地构造环境演变一致;并指出南华北盆地的演化主要受秦岭—大别造山带与郯庐断裂的双重控制。其自身结构特征及后期构造变化对油气成藏具有重要的勘探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阻 结构分析 盆地演化 油气前景 谭庄-沈丘凹陷 周口坳陷 南华北盆地
下载PDF
中国大陆及邻区地震活动周期及显著性检验 被引量:4
8
作者 尹继尧 朱元清 +4 位作者 宋治平 薛艳 张国民 刘杰 梅世蓉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1,共11页
本文针对中国大陆及邻区和中国大陆地区的不同起始震级的地震资料的不同时间段、不同数据预处理的地震应变能(贝尼奥夫应变)进行小波分析,研究不同区域的地震活动周期谱及其显著性水平(即置信度),结果表明:①在中国大陆及邻区的地... 本文针对中国大陆及邻区和中国大陆地区的不同起始震级的地震资料的不同时间段、不同数据预处理的地震应变能(贝尼奥夫应变)进行小波分析,研究不同区域的地震活动周期谱及其显著性水平(即置信度),结果表明:①在中国大陆及邻区的地震活动周期谱中,23年左右周期的置信度超过95%;45年和90年左右周期的置信度为90%左右。②中国大陆地区存在明显的25年左右周期,置信度超过95%,而其它周期并不明显。③无论是中国大陆地区还是中国大陆及邻区,同一个周期的置信度随计算资料的起始震级减小而降低。特别是中国大陆地区和大陆及邻区都存在置信度超过95%的23~25年周期对于地震的活跃与平静预测具有现实意义。而中国大陆及邻区地震活动的数十年或百年尺度的周期在地震趋势估计中是不应该被忽视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及邻区 中国大陆地区 地震活动周期谱 小波分析
下载PDF
华北平原地下水位微动态变化周期特征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王仕琴 宋献方 +2 位作者 王勤学 唐常源 刘昌明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12,28,共8页
地下水位动态变化是外界影响因素的反映,微观动态也受到外界长期周期性影响。根据在华北平原设置的自动监测设备监测的高频率水位资料,利用频谱分析方法分析了地下水位微观动态,确定了周期变化特征。与天体潮汐所体现出的周期特征对比,... 地下水位动态变化是外界影响因素的反映,微观动态也受到外界长期周期性影响。根据在华北平原设置的自动监测设备监测的高频率水位资料,利用频谱分析方法分析了地下水位微观动态,确定了周期变化特征。与天体潮汐所体现出的周期特征对比,说明华北平原(北京除外)大多数观测孔都受到天体潮汐作用的周期影响:其中沿海的部分浅层含水层地下水与海潮潮汐作用有关,个别观测孔受蒸散发作用影响体现出日变化;内陆大多数深层观测孔和个别浅层观测孔微动态受固体潮汐作用影响,反映了不同地区的含水层以及岩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平原 地下水微观动态 频谱分析 周期特征
下载PDF
利用近代微震资料研究地震危险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杰 杨一冲 倪建华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0-17,共8页
利用1970~1993年华北地区ML≥20的微震资料,根据其地震活动特点,从中挑选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区域,做其GR关系曲线。由该曲线可得到每个震级的年频次。同时,由该区域的历史地震(1300~1993年)可得到较大... 利用1970~1993年华北地区ML≥20的微震资料,根据其地震活动特点,从中挑选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区域,做其GR关系曲线。由该曲线可得到每个震级的年频次。同时,由该区域的历史地震(1300~1993年)可得到较大震级的实际年频次。两者对比,发现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因此,当选取合适的区域时,利用近代微震资料完全可以推测出该区域较大地震的活动情况。但同时有两点需注意:(1)利用微震资料进行统计时,得到的是一个地震活动体系(或断层体系)中各种震级的地震年频次,是对一个体系整体活动情况的估计;(2)在所用微震资料时间段内及其附近发生大地震时,在包括该地震的地震活动体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 微震 复发周期 地震数据 地震危险性
下载PDF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后地震趋势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东旺 沈小七 +1 位作者 刘泽民 陆成民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6-51,共6页
从地震活动周期对比、中国大陆周边边界动力条件变化以及西部地区强震迁移规律等方面,分析了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后中国大陆地震活动趋势,并统计分析了大陆西部7.5级以上强震对东部地区地震活动的影响.结果显示,8.1级大震后中国大陆190... 从地震活动周期对比、中国大陆周边边界动力条件变化以及西部地区强震迁移规律等方面,分析了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后中国大陆地震活动趋势,并统计分析了大陆西部7.5级以上强震对东部地区地震活动的影响.结果显示,8.1级大震后中国大陆1900年以来的第五个地震活跃期已趋于结束,但地震频次、释放能量尚不够,大陆边界动力条件没有改变.因此今后几年大陆内部仍存在发生7级或稍强地震的可能,其中西部的西北区发震可能性相对较大;影响东部地区地震活动的强度可能为6.5级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周期 边界动力条件 强震迁移 趋势分析 中国大陆
下载PDF
燕山渤海地震带两端地震活动的特征 被引量:4
12
作者 苏鸾声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14-317,共4页
研究了燕山渤海地震带两端京西北及晋冀蒙交界地区和渤海海峡及邻区的地震活动特征 ,得出它们具有 :同期活跃、间歇发震、强弱交替、西北早和东南晚的特点。分析认为 ,渤海海峡及邻区在 2 0 0 0年前后存在发生 5~ 6级中强地震的可能性。
关键词 地震重点危险区 地震带 活跃期 华北 地震活动
下载PDF
华北强震的时间间隔及概率估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贾炯 刁桂苓 +5 位作者 平建军 冯向东 宋梦真 尹宏伟 郭学增 王树兴 《华北地震科学》 2007年第1期44-48,共5页
根据华北地区第四地震活动期以来Ms≥6.0级强震目录资料,研究并给出了其地震活动幕强震(系指Ms≥6.0地震,下同)发生的概率统计数学模型。通过3种数理统计方法检验,表明该模型是可信的,这对于分析判断未来华北地区强震危险性具有一定实... 根据华北地区第四地震活动期以来Ms≥6.0级强震目录资料,研究并给出了其地震活动幕强震(系指Ms≥6.0地震,下同)发生的概率统计数学模型。通过3种数理统计方法检验,表明该模型是可信的,这对于分析判断未来华北地区强震危险性具有一定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区 地震活动幕 数理统计
下载PDF
中国华北地区大地震复发周期及迁移特征(英文)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华林 张杰 +1 位作者 李海泉 燕乃玲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93-104,共12页
以古地震、历史地震和现代地震作为时间域,以华北地区、山西地震带、河北平原地震带和郯庐地震带为单元,分析和研究了华北地区大地震复发周期和迁移特征.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华北地区地震活动的动力学问题、块体框动、地震迁移和地震... 以古地震、历史地震和现代地震作为时间域,以华北地区、山西地震带、河北平原地震带和郯庐地震带为单元,分析和研究了华北地区大地震复发周期和迁移特征.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华北地区地震活动的动力学问题、块体框动、地震迁移和地震活动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 地震复发周期 地城迁移 地震活动趋势
下载PDF
最大熵谱法在华北地震活动幕式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文英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1-127,共7页
应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华北地区第三、第四活动期M_S≥6地震进行幕式结构分析,发现两个活动期的时间进程、应变释放的图象方面比较相似,由此推断第四活动期应变能大释放阶段已过,目前处于调整阶段。估计第四活动期可能持续到202... 应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华北地区第三、第四活动期M_S≥6地震进行幕式结构分析,发现两个活动期的时间进程、应变释放的图象方面比较相似,由此推断第四活动期应变能大释放阶段已过,目前处于调整阶段。估计第四活动期可能持续到2020年前后。未来新的一幕应变释放峰值时间在2000年左右。3a内华北地区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较小,1995—1996年发生5—6级地震的可能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熵谱分析 华北地区 地震活动性 地震幕
下载PDF
中国华北地区地震大形势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荣华 李志海 《内陆地震》 2011年第4期307-310,共4页
比较了华北地区第3地震活动期和第4地震活动期地震活动时间进程特点,对华北地区中小地震G-R关系,青藏块体8级地震和华北地区7级地震的关系,日本海沟欧亚板块一侧8级地震和华北地区7级地震的关系以及郯庐带地震活动周期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比较了华北地区第3地震活动期和第4地震活动期地震活动时间进程特点,对华北地区中小地震G-R关系,青藏块体8级地震和华北地区7级地震的关系,日本海沟欧亚板块一侧8级地震和华北地区7级地震的关系以及郯庐带地震活动周期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华北地区未来3年甚至未来10年地震活动水平为6级,发生7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区 地震活动强度 地震活动期 G—R关系 日本海沟 青藏块体
下载PDF
利用GPS资料浅析华北地区块体运动及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伟 杨国华 +1 位作者 王若柏 韩月萍 《山西地震》 2004年第4期7-10,共4页
为了研究华北地区近年地壳水平运动的状态与演化,利用10a来华北地区网络工程、山西断裂带GPS观测成果,结合该区地质构造背景,分析了华北地区各块体运动的方向、速率变化及其与区内所发生地震的关系,初步得出以下结论:在区域应力场相对... 为了研究华北地区近年地壳水平运动的状态与演化,利用10a来华北地区网络工程、山西断裂带GPS观测成果,结合该区地质构造背景,分析了华北地区各块体运动的方向、速率变化及其与区内所发生地震的关系,初步得出以下结论:在区域应力场相对稳定时,表现为区域内GPS观测点整体趋势性运动不明显;而在区域应力场相对变化时,表现为影响区域内GPS观测点出现明显的整体趋势性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块体运动 地震活动 地壳运动 华北地区
下载PDF
华北地区强震前的森下指数异常
18
作者 王勤彩 陈绍绪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84-390,共7页
文中计算了华北地区最近20a来的8次M_S≥5.8地震前的森下指数。结果发现,在正常情况下,森下指数I_δ变化平稳,而到震前0.5~2a突然出现几倍于正常水平的上升变化。作者还将森下指数由空间域延伸到时间域,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时间窗的... 文中计算了华北地区最近20a来的8次M_S≥5.8地震前的森下指数。结果发现,在正常情况下,森下指数I_δ变化平稳,而到震前0.5~2a突然出现几倍于正常水平的上升变化。作者还将森下指数由空间域延伸到时间域,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时间窗的长度、震级下限及网格尺度选取是影响森下指数计算结果的3个重要因素,只有三者组合得当才能获得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性 异常 森下指数 地震前兆 华北地区
下载PDF
地震触发响应系数动态图象扫描及华北近期地震危险区预测
19
作者 赵根模 杨港生 《华北地震科学》 1998年第4期10-16,共7页
从理论上讲,地震之间存在力学相关性,尤其是一个地震带内在临界状态,地震间相互作用增强。利用这种关系用地震触发响应系数扫描方法,可在一个强震发生后预测下次强震发生的地点。地震引起的应力场扰动包括静态、动态扰动,包括断层... 从理论上讲,地震之间存在力学相关性,尤其是一个地震带内在临界状态,地震间相互作用增强。利用这种关系用地震触发响应系数扫描方法,可在一个强震发生后预测下次强震发生的地点。地震引起的应力场扰动包括静态、动态扰动,包括断层弹性位错,也有断层蠕动,可以有弹性地震波和粘弹性形变波的传播实现,有弹性变形,也有永久变形,有瞬间的,也有长久的效应等。这方面已提出好多种效应假说,多种效应共同作用的后果是一个。At值综合了强震后多种作用的后果,计算简便,一般在强震后一至几个月内即可进行,即可预测下次强震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触发 华北 地震 危险性分析 动态图象
下载PDF
北天山地震带地震活动最大熵谱分析和周期拟合
20
作者 杨马陵 苏乃秦 《内陆地震》 1993年第3期234-239,共6页
根据对本世纪以来北天山地震带地震活动最大熵谱分析的结果,给出了该带地震活动的6个主要周期,并用Householder变换最小二乘法对周期参数作了估计,建立了周期模型并进行外推预测。认为:自1990年起北天山带已进入一个新的地震活跃时期。... 根据对本世纪以来北天山地震带地震活动最大熵谱分析的结果,给出了该带地震活动的6个主要周期,并用Householder变换最小二乘法对周期参数作了估计,建立了周期模型并进行外推预测。认为:自1990年起北天山带已进入一个新的地震活跃时期。本文还讨论了外界因素对地震活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天山 地震带 熵谱分析 地震活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