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节点地震采集地震记录质量控制研究
1
作者 曹雄伟 李育龙 +2 位作者 宋昊 许宗武 熊彦荣 《物探装备》 2024年第4期244-248,共5页
节点地震采集技术基于能够灵活应用于多种复杂环境、投入辅助设备和人员少、无接收道数限制、采集过程中无需等待查排列时间、节点电池长续航周期、节点质量控制报告快捷回收等特点,实现了地震采集施工的降本增效,引领地震采集行业的发... 节点地震采集技术基于能够灵活应用于多种复杂环境、投入辅助设备和人员少、无接收道数限制、采集过程中无需等待查排列时间、节点电池长续航周期、节点质量控制报告快捷回收等特点,实现了地震采集施工的降本增效,引领地震采集行业的发展。但是,基于目前节点设备和技术的限制,节点接收到的单炮记录数据不能实现实时回收,一般是等待节点采集完所有需要接收的单炮记录数据后才回收节点,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无法及时对单炮记录进行质量监控,不能及时准确发现雷管响、弱炮等现象,导致不合格单炮补炮不及时,造成质量隐患。本文通过对爆炸机井口检波器记录地震波数据和每个炮手回收2个节点记录不同炮检距的单炮数据综合分析,准确地监控了每日的雷管响、爆炸不全等弱炮现象,及时对不合格单炮采取弥补措施,有效地保障和提高了节点盲采地震采集资料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点盲采 井口检波器 弱炮 单炮记录 补井
下载PDF
小当量激发的远距离信号检测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唐杰 王宝善 +1 位作者 葛洪魁 陈颙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810-1818,共9页
为了研究利用小当量震源进行远距离探测的可能性,通过现场试验进行了研究.野外实验采用1次大当量激发和16次小当量激发,研究结果表明:①有可能利用数十公斤当量的炸药实现200km距离的探测;②在激发条件相同(或相近)时,不同当量的激发波... 为了研究利用小当量震源进行远距离探测的可能性,通过现场试验进行了研究.野外实验采用1次大当量激发和16次小当量激发,研究结果表明:①有可能利用数十公斤当量的炸药实现200km距离的探测;②在激发条件相同(或相近)时,不同当量的激发波形滤波后存在一定的相似性;③依据人工震源可重复性采用以下的激发组合方式和处理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信噪比:针对大当量激发与小当量激发波形的相似性,利用大当量激发的波形作模板与小当量激发的波形作相关,可判断台站是否接受到小当量激发的信号并检测其震相到时信息.针对小当量激发波形的相似性,采用小当量多次激发的方式,通过N次根加权叠加方法,能有效提高记录的信噪比和震相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当量 激发方式 信号检测 叠加 相关
下载PDF
《被动光学高光谱强度关联成像技术》2014年度进展报告 被引量:1
3
作者 韩申生 翟光杰 +2 位作者 马灵玲 王海波 张波 《科技资讯》 2016年第1期163-164,共2页
经过一年来的努力,基本按时完成了预定的各项研究任务。(1)完成了单次曝光高光谱强度关联光谱成像光学设计理论及实验验证,获得了系统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及信噪比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完成了基于最临近插值法和双线性插值法的测量... 经过一年来的努力,基本按时完成了预定的各项研究任务。(1)完成了单次曝光高光谱强度关联光谱成像光学设计理论及实验验证,获得了系统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及信噪比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完成了基于最临近插值法和双线性插值法的测量矩阵标定方法的建立,建立了自动化标定系统。初步完成了系统测量矩阵的优化设计,加工得到了部分满足设计指标的空间随机相位调制器样件。完成了单次曝光高光谱强度关联成像试验样机光机设计。(2)研制出一台单光子强度关联光谱相机,并开展了2公里的野外成像,采用了互补测量的方法,优化了压缩感知算法,获得了高质量的图像输出。旨在用单光子点探测替代单光子面阵探测器完成单光子级别的超灵敏遥感光谱成像。(3)在理论上创新的提出了通过预先对光谱通道阵列进行更加精细定标的方式,然后引入光谱重构算法,如吉洪诺夫正则化(Tikhonov regularization)算法进行求解,可以在不牺牲其他性能指标或者不增加硬件成本的条件下有效的改善传统分光技术的光谱分辨率。在实验方面,引入了微反射镜(DMD)作为光谱通道选择器,设计了相关的样机系统,验证了理论算法的可靠性和正确性,当对每个光谱通道预先进行更加精细的光谱定标时,系统的光谱分辨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4)开展了热光信号参量放大的实验和实际物体的光参量图像放大实验研究,完成了热光参量放大闲置光和种子光的关联成像实验,搭建近红外波段光参量放大实验光路,开展了近红外脉冲放大关联成像实验。(5)搭建了无透镜关联成像装置,对太阳光进行了滤波,得到了带宽很窄的太阳光。演示了太阳光的HBT实验,并且在HBT实验的基础上做了一维物体的太阳光关联成像实验。最后我们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初步得到了太阳光关联成像对比度低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措施。(6)在强度关联图像质量要素表征及评价方法研究方面,本年度主要完成了不同空间和光谱结构及稀疏度的仿真场景构建方法研究;完成了影响被动光学关联成像质量因素分析;初步开展了被动光学高光谱强度关联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研究;为下一年度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初步完成三维图像快速重构算法,和基于梯度投影原理的GPSR_BB算法进行了结果比对,在相同采样率的情况下,图像信噪比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采样率较低的情况下,图像质量提升更加明显,为此可以有效地降低采样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次曝光光谱成像 极弱光光谱成像 光谱重构 吉洪诺夫正则化算法 无噪声参量放大 太阳光 HBT 图像质量要素表征及评价
下载PDF
弱运动场景下的镜头分割方法
4
作者 袁静 殷亚萍 《计算机与网络》 2013年第2期72-74,共3页
镜头变化产生瞬时大量的运动信息和色彩变化信息,仅用直方图帧差法容易受到光照等影响使得判断的准确度降低,而仅用光流法使得计算的时间复杂度增加。通过分析采集的钢结构在燃烧实验下变形运动的视频数据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弱运动... 镜头变化产生瞬时大量的运动信息和色彩变化信息,仅用直方图帧差法容易受到光照等影响使得判断的准确度降低,而仅用光流法使得计算的时间复杂度增加。通过分析采集的钢结构在燃烧实验下变形运动的视频数据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弱运动场景下的镜头分割算法。原理是首先计算两帧直方图的差值,差值大于一定的阈值再通过光流法计算视频中的运动信息,运动信息量大于该阈值时,表明存在镜头切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阈值 弱运动 镜头分割 光流法 运动信息 直方图
下载PDF
弱监督与少样本学习场景下视频行为识别综述 被引量:4
5
作者 包震伟 刘丹 米金鹏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29-1635,共7页
近年来各类人体行为识别算法利用大量标记数据进行训练,取得了良好的识别精度。但在实际应用中,数据的获取以及标注过程都是非常耗时耗力的,这限制了算法的实际落地。针对弱监督及少样本场景下的视频行为识别深度学习方法进行综述。首先... 近年来各类人体行为识别算法利用大量标记数据进行训练,取得了良好的识别精度。但在实际应用中,数据的获取以及标注过程都是非常耗时耗力的,这限制了算法的实际落地。针对弱监督及少样本场景下的视频行为识别深度学习方法进行综述。首先,在弱监督情况下,分类总结了半监督行为识别方法和无监督领域自适应下的视频行为识别方法;然后,对少样本场景下的视频行为识别算法进行详细综述;接着,总结了当前相关的人体行为识别数据集,并在该数据集上对各相关视频行为识别算法性能进行分析比较;最后,进行概括总结,并展望人体行为识别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行为识别 深度学习 弱监督 少样本学习
下载PDF
基于可变卷积与迁移学习的小样本检测方法
6
作者 宋程程 李捷 +2 位作者 高晓利 王维 赵火军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2-147,共6页
针对主流方法对弱小目标识别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可变卷积与迁移学习的小样本检测方法。基于可变卷积思想改进特征提取主干网络,实现在少量数据上达到和普通卷积在大量数据上相等的学习能力。设计一种Soft-NMS共同作用的方法降... 针对主流方法对弱小目标识别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可变卷积与迁移学习的小样本检测方法。基于可变卷积思想改进特征提取主干网络,实现在少量数据上达到和普通卷积在大量数据上相等的学习能力。设计一种Soft-NMS共同作用的方法降低多目标重叠容易出现的漏检问题。通过在公开数据集PASCAL VOC和实测弱小目标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所提算法实现小样本条件下对实测弱小目标的检测与识别,且与原始方法相比性能有显著提高,在公开数据集上较原算法提高了5.5%,在实测数据集上较原算法提高了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样本检测 弱小目标 可变卷积 迁移学习 特征提取
下载PDF
不同厚度拱肋支护下软弱围岩力学响应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勇 秦卫星 +1 位作者 喻海涛 黄圣平 《吉林水利》 2016年第4期1-4,共4页
喷混凝土拱肋是软弱围岩加固中一种经济有效的支护手段,但其厚度还主要根据经验确定。为了揭示不同厚度拱肋作用下围岩力学响应规律,基于有限差分法对施工期某地下厂房软弱围岩在厚度分别为0.4-0.8m喷混凝土拱肋支护下的变形、应力和屈... 喷混凝土拱肋是软弱围岩加固中一种经济有效的支护手段,但其厚度还主要根据经验确定。为了揭示不同厚度拱肋作用下围岩力学响应规律,基于有限差分法对施工期某地下厂房软弱围岩在厚度分别为0.4-0.8m喷混凝土拱肋支护下的变形、应力和屈服区等分布规律进行了对比仿真模拟。仿真结果表明:拱肋愈厚,围岩变形和塑性屈服区愈小;且拱肋厚度介于0.6-0.7m时,围岩塑性屈服区体积减小最明显,拱顶围岩部位主压应力值最大,此时能充分发挥围岩自承作用。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合理确定喷混凝土拱肋厚度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混凝土拱肋 拱肋厚度 力学响应 软弱围岩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光学偏振控制的散粒噪声极限微振动光学测量方法
8
作者 伍凯凯 谢博娅 +3 位作者 陈琳 游淞清 熊哲文 杨鹏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33-242,共10页
物体微振动信号测量在磁场、建筑、生物成像及航空航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是,物体微振动产生的弱反射光不仅极其微弱,易受到探测距离、雨雾气等环境因素的干扰,而且低频振动的振动形式多变,易受到经典噪声影响,难以实现极端... 物体微振动信号测量在磁场、建筑、生物成像及航空航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是,物体微振动产生的弱反射光不仅极其微弱,易受到探测距离、雨雾气等环境因素的干扰,而且低频振动的振动形式多变,易受到经典噪声影响,难以实现极端微弱反射光条件下的振动信号测量。针对以上问题,文中采用光学偏振控制方法,对信号光与本振光的偏振性进行控制,以减少光学噪声的干扰;采用平衡外差探测,将低频直流信号转变为高频交流信号,避免信号被噪声湮没的同时,克服了光电流共模噪声的影响。在赫兹(~10 Hz)频段,探测器的噪声水平达到了散粒噪声极限,并实现了阿瓦量级反射光条件下的微振动信号测量,测得的物体微振动振幅为11.44 nm,A类标准不确定度为0.25 nm,合成不确定度为0.34 nm,测量精度为±0.75 nm。该方案不仅为微弱多普勒频率测量、振动检测等测量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实验支持,在弱反光、长距离、雨雾天气等复杂测量环境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振动 弱反射光 偏振控制 散粒噪声极限 平衡外差探测
下载PDF
胜利探区弱反射信号接收方法研究及试验 被引量:4
9
作者 徐雷良 张光德 +2 位作者 刘斌 徐钰 胡来东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132-3141,共10页
通过地震弱反射信号的分析研究获得地球深部精细构造,增强深部资源勘探能力,是目前地球物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胜利探区在高精度地震资料后续处理过程中逐步发现,目前地震资料数据难以满足当前微幅构造、砂砾岩体等复杂地质体调查的需要... 通过地震弱反射信号的分析研究获得地球深部精细构造,增强深部资源勘探能力,是目前地球物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胜利探区在高精度地震资料后续处理过程中逐步发现,目前地震资料数据难以满足当前微幅构造、砂砾岩体等复杂地质体调查的需要.本文通过在胜利探区高精度地震采集过程中开展各种接收方法试验,对检波器二次串并联、接收点位、组合基距等不同接收方式开展研究,初步归纳形成一套提高弱反射信号的接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方法记录信噪比高、能量强,可有效拓宽地震资料频宽、增强弱反射信号接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反射信号 串并联方式 接收点位数 组合基距 单炮频宽
下载PDF
利用超前锚杆短循环法解决在砂砾石地层中隧洞挂口的技术难题
10
作者 廖光海 罗其标 《四川地质学报》 2002年第z1期16-18,共3页
介绍在四川省荥经县泗坪罗家湾电站桥溪沟支洞工程的施工中 。
关键词 砂砾石 超前锚杆 短循环 弱爆破 人工开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