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treme Weather and Climate Events and Their Impacts on Island Countries in the Western Pacific: Cyclones, Floods and Droughts
1
作者 Yuriy Kuleshov Simon McGree +6 位作者 David Jones Andrew Charles Andrew Cottrill Bipen Prakash Terry Atalifo Salesa Nihmei Fata Lagomauitumua Sunny K. Seuseu 《Atmospheric and Climate Sciences》 2014年第5期803-818,共16页
Increases in the frequency of extreme weather and climate events and the severity of their impacts o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society have been observed across the globe in recent decades. In addition to natural c... Increases in the frequency of extreme weather and climate events and the severity of their impacts o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society have been observed across the globe in recent decades. In addition to natural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greenhouse-induced climate change, extreme weather and climate events produce the most pronounced impacts. In this paper, the climate of three island countries in the Western Pacific: Fiji, Samoa and Tuvalu, has been analysed. Warming trends in annual average maximum and minimum temperatures since the 1950s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line with the global warming trend. We present recent examples of extreme weather and climate events and their impacts on the island countries in the Western Pacific: the 2011 drought in Tuvalu, the 2012 floods in Fiji and a tropical cyclone, Evan, which devastated Samoa and Fiji in December 2012. We also relate occurrences of the extreme weather and climate events to phases of the El Ni&ntilde;o-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 phenomenon. The impacts of such natural disasters on the countries are severe and the costs of damage are astronomical. In some cases, climate extremes affect countries to such an extent that governments declare a national state of emergency, as occurred in Tuvalu in 2011 due to the severe drought’s impact on water resources. The projected increase in the frequency of weather and climate extremes is one of the expected consequences of the observed increase in anthropogenic greenhouse gas concentration and will likely have even stronger negative impacts o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society in the future. This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by authorities of Pacific Island Countries and aid donors when developing strategies to adapt to the increasing risk of climate extremes. Here we demonstrate that the modern science of seasonal climate prediction is well developed, with current dynamical climate models being able to provide skilful predictions of regional rainfall two-three months in advance. The dynamic climate model-based forecast products are now disseminated to the National Meteorological Services of 15 island countries in the Western Pacific through a range of web-based information tools. We conclude with confidence that seasonal climate prediction is an effective solution at the regional level to provide governments and local communities of island nations in the Western Pacific with valuable assistance for informed decision making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ch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TREME weather and Climate EVENTS Western PACIFIC CYCLONES Floods droughtS
下载PDF
Analysis on the Disastrous Weather of Serious Drought in Northwest Hunan in Summer and Autumn of 2009
2
作者 CHEN Meng-qiong ZHU Jin-ju +1 位作者 HUANG Ping ZOU Jin-ming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1年第6期14-18,共5页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analyze the disastrous weather of serious drought in Northwest Hunan in summer and autumn of 2009.[Method] According to the meteorological data in Zhangjiajie of Northwest Hunan durin...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analyze the disastrous weather of serious drought in Northwest Hunan in summer and autumn of 2009.[Method] According to the meteorological data in Zhangjiajie of Northwest Hunan during the drought period from June to September,2009,the disaster characteristics of continuous drought in summer and autumn were analyzed.Based on NCEP/NCAR 2.5°×2.5° reanalysis data,by using the climatic diagnostic method,the formation reason of serious drought was initially analyzed from the circul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middle and high latitudes,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the abnormal characteristic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in the equatorial Middle Eastern Pacific Ocean and the tropical system activity.[Resul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rious drought in Northwest Hunan in summer and autumn of 2009 were the quick developed speed,wide influence range,long duration,big disaster loss and long high temperature time.The influence range,duration and harm degree were rare to see in the history.During the arid period(June-September),th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was abnormal.The polar vortex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was weak,and the center was by north.It was two-trough-one-ridge type in the middle and high latitudes of Eurasia.The long-wave trough existed respectively near Balkhash Lake and from Sea of Okhotsk to the east coast in China.The long-wave ridge maintained from Lake Baikal to Central Asia and stabilized in 90°-110° E of Central Asia.From the middle dekad of June to the middle dekad of September,the westerly index increased.The zonal circulation was the main one in the middle and high latitudes of Eurasia.The cold air in the high-latitude frontal zone spread eastward with the small-amplitude fluctuation form along the latitude circle direction,and was difficult to pass the westerly barrier near 45° N to reach the low latitude.Meanwhile,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jumped northward to control Jiangnan and South China for a long time.The down airflow was prevalent.It was hot and rainless.The drought developed quickly.Th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in the equatorial Middle Eastern Pacific Ocean started to rise in June,and it entered into El Nino state.When El Nino event of obvious temperature increasing started to appear in spring and summer,the plum rain amount was less in the middle and low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in the year or next year.The probability was 80%.In El Nino year,the typhoon was less.In addition,for the influence of strong 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the landing pathway of typhoon was by east or south.The kind of typhoon had the small role for easing the drought in Northwest Hunan.[Conclusion] The research provided the theory basis for improving the prediction level of short-term climate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extreme climate ev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inuous drought in summer and autumn Disastrous weather Analysis of formation reason Northwest Hunan China
下载PDF
Analysis on the Formation Reason of a Dusty Weather in the Midwest of Hulun Buir City
3
作者 MIAO Dong-mei WANG Hong-li +2 位作者 LI Yao-dong LI Hui YANG Chun-feng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1年第2期36-39,共4页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analyze the formation reason of a dusty weather in the midwest of Hulun Buir City. [Method] By combining the synoptic method with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variation, the occurrence ...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analyze the formation reason of a dusty weather in the midwest of Hulun Buir City. [Method] By combining the synoptic method with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variation, the occurrence and influence of a typical dusty weather which happened in the midwest of Hulun Buir City on May 30, 2006 were analyzed. The occurrence mechanism of dusty weather in the city was elaborated deeply, and the source of dusty weather was put forward from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variation angle. [Result] Under the big environment background that Hulun Buir Prairie desertification increased day by day, the unusually arid climate condition in spring was the main factor that caused the dust. The serious drought and the persistent warming in the prior period of dust formation caused the loosened and dry mantle soil, the delayed turning green of pasture grass, the thickening of dry soil layer. These objective natural environments and climatic factors were the decisive elements which induced the dusty weather. The abnormal warming from the ground to the high altitude provided the thermal condition for the formation of dusty weather, and promoted the increase of atmospheric stratification instability. In addition, the existence of jet stream in the high and low altitudes played the role of momentum download on the formation of ground gale.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round Mongolia cyclone provided the power condition for the formation of dusty weather, and the gale was the direct element of dusty weather formation. [Conclusion] The research provided the reference comment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dusty weather in the 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sty weathe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rought Mongolia cyclone China
下载PDF
探析水文测报应对气象极端天气 被引量:1
4
作者 郭岩 韩继光 《山东水利》 2024年第4期35-36,共2页
水文中心在实际工作中做好汛期水文测报工作,应密切关注研究分析气象极端天气数据对水文测报的影响。近年来,我国气象极端天气多发,在实际防汛抗旱工作中,水文站始终要把分析气象极端天气作为水文测报预警启动的重要工作。在气象预警工... 水文中心在实际工作中做好汛期水文测报工作,应密切关注研究分析气象极端天气数据对水文测报的影响。近年来,我国气象极端天气多发,在实际防汛抗旱工作中,水文站始终要把分析气象极端天气作为水文测报预警启动的重要工作。在气象预警工作的基础上,各水文站要落实水文测报的各项准备工作,制定好汛前工作计划,从预警条件启动到实际水文测报,优化工作流程以便于取得更精准的水文测报信息,为防汛抗旱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测报 气象天气 防汛抗旱
下载PDF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5
作者 张恒琪 裴子永 +1 位作者 刘恩呈 张晓苑 《天津科技》 2024年第7期99-101,共3页
农业是滨海新区主要产业之一,但滨海新区农业常受复杂多变的恶劣天气影响,致使农作物减产,直接影响农民收益。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可以在恶劣天气来临前人为改变局部地区天气状况,降低气象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负面影响。介绍滨海新区气候... 农业是滨海新区主要产业之一,但滨海新区农业常受复杂多变的恶劣天气影响,致使农作物减产,直接影响农民收益。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可以在恶劣天气来临前人为改变局部地区天气状况,降低气象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负面影响。介绍滨海新区气候及农业情况,并提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高质量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影响天气 农业 抗旱增雨 人工防雹
下载PDF
2022年夏季湖南气候异常特征及主要气象灾害简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曾腊梅 刘红武 +2 位作者 张海 王青霞 张成成 《河南科学》 2024年第2期281-287,共7页
利用2022年6—8月湖南省97个气象站点的气温和降水量实况数据以及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等,分析2022年夏季湖南省出现的异常气候现象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和环流形势.结果表明:6月中纬度西风带低压槽活跃,湖南省在前期一直受强降水的影响,... 利用2022年6—8月湖南省97个气象站点的气温和降水量实况数据以及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等,分析2022年夏季湖南省出现的异常气候现象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和环流形势.结果表明:6月中纬度西风带低压槽活跃,湖南省在前期一直受强降水的影响,7—8月西太平洋的副热带高压西段异常加强(脊点偏西约50个经度),是造成2022年夏季湖南省气候异常的主要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异常特征 天气气候事件 气象灾害 高温 气象干旱
下载PDF
南方夏秋干旱期间的天气气候特征 被引量:20
7
作者 周益辉 曾光平 +5 位作者 唐林 李玉林 熊华南 张国君 鞠桂华 韩沁哲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03期118-125,共8页
对 40多年来南方的天气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 7~ 9月夏秋干旱期形成干旱的主要天气系统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从干燥度和降水的空间分布综合分析 ,得出了南方最旱区位于湖南、江西中部。广西、贵州、湖南西北和东南山区、江西... 对 40多年来南方的天气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 7~ 9月夏秋干旱期形成干旱的主要天气系统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从干燥度和降水的空间分布综合分析 ,得出了南方最旱区位于湖南、江西中部。广西、贵州、湖南西北和东南山区、江西南部山区、安徽南部山区、福建—浙江沿海交界山区和苏北沿海为湿润区 ,人工增雨潜力较大。特殊地形所形成的焚风效应是形成湘中干旱不可忽略的原因。为南方夏秋期间对流云降水潜力研究和科学实施人工增雨作业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期 天气气候特征 南方 干燥度 降水 空间分布 人工增雨 对流云
下载PDF
基于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的极端干旱气象对西南地区生态系统影响遥感分析 被引量:33
8
作者 王维 王文杰 +4 位作者 李俊生 吴昊 许超 刘孝富 刘锬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47-1455,共9页
以年际同期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作为评价指标,分析极端干旱气象对西南地区生态系统影响的时空分布特征,提出旱灾可能造成的生态影响及应采取的管理和科研措施.结果表明:2009年8月—2010年3... 以年际同期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作为评价指标,分析极端干旱气象对西南地区生态系统影响的时空分布特征,提出旱灾可能造成的生态影响及应采取的管理和科研措施.结果表明:2009年8月—2010年3月,西南地区的生态系统受极端干旱天气影响显著,威胁程度呈上升趋势;贵州、广西和云南三省(自治区)受干旱影响的生态系统面积先后超过各省份生态系统总面积的80%,生态系统强度变差区集中在云南的中东部、贵州西南部和广西西北部等地区;农田生态系统受损严重,农作物大面积枯死或绝收;大量水库、池塘干涸,河流水位明显下降,部分河流断流,危及水生生物生存;自然植被影响明显,植被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干热河谷地带和岩溶地形区域植被大面积退化,威胁当地生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分辨率成像分光辐射计(MODIS) NDVI 极端干旱气象 西南地区 生态系统影响
下载PDF
南方三类云系云结构预报和增雨作业条件分析 被引量:19
9
作者 孙晶 史月琴 +2 位作者 蔡淼 周毓荃 唐林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56-1366,共11页
2013年夏季,我国南方出现了大范围高温干旱天气。8月1—22日,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利用人影数值模式为南方高温旱区开展云结构预报和人工增雨作业条件分析服务工作。文章简要回顾了2013年8月的旱情和天气过程,重点对2013年8月南... 2013年夏季,我国南方出现了大范围高温干旱天气。8月1—22日,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利用人影数值模式为南方高温旱区开展云结构预报和人工增雨作业条件分析服务工作。文章简要回顾了2013年8月的旱情和天气过程,重点对2013年8月南方三类云系的云结构预报结果和增雨作业条件进行了分析。8月1~22日,我国南方高温旱区降水过程可分为3种类型。1—4日为台风外围云系降水;5—13日为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局地对流性降水;14—22日为台风登陆后低压环流云系降水。人影模式对台风外围云系和低压环流云系降水的范围和强度基本预报正确,对云系影响时段和局地对流降水位置的预报略有偏差。利用卫星反演光学厚度、实测雨量和雷达回波检验模式预报结果,大范围云系与实况卫星反演结果比较吻合,而且能够预报出局地对流云团,以及与实况接近的云层性质和垂直结构。综合分析云带、过冷水、云垂直结构、降水等产品可知,台风外围云系和低压环流云系既有暖云降水、也有冷暖混合云降水,冷暖混合云中有最大值为0.3 g·kg^(-1)过冷水,位于-10~0℃,冰晶数浓度较小,可能有较好的冷云催化增雨潜力;副热带高压内部局地对流云团基本为冷暖混合云降水,在初始发展阶段会出现最大值为1 g·kg^(-1)过冷水,冰晶数浓度很少,上升运动大值区位于过冷水层下方,可能有很好的冷云催化增雨潜力。针对南方夏季积层混合云以及对流云的微物理结构和增雨条件的研究以及预报准确率还需加强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影响天气 高温干旱 作业条件 数值预报
下载PDF
安徽省冬小麦种植保险天气指数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69
10
作者 杨太明 刘布春 +2 位作者 孙喜波 李德 荀尚培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9-235,共7页
利用安徽省宿州市1993-2009年的逐日气象数据并结合区域冬小麦生育期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通过对历史产量损失与主要灾害的气象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为设计小麦种植天气指数保险产品,确定了干旱指数、倒春寒指数、干热风指数、阴雨日数指数... 利用安徽省宿州市1993-2009年的逐日气象数据并结合区域冬小麦生育期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通过对历史产量损失与主要灾害的气象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为设计小麦种植天气指数保险产品,确定了干旱指数、倒春寒指数、干热风指数、阴雨日数指数Ⅰ、阴雨日数指数Ⅱ共5个小麦关键生育期天气指数。通过历史天气指数赔付率与历史产量损失率的对比,定义基差风险函数和最小化基差风险,确定指数保险赔付的触发值及赔付标准。将设计的保险产品在安徽省宿州市试验应用,2010-2012年成功销售推广1300hm2,总保费约11万元,因触发干旱指数,实际赔付额超过22万元。表明天气指数保险产品的应用,能客观、快捷地提供灾害的经济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种植保险 天气指数 干旱指数 倒春寒指数 干热风指数 阴雨日数指数 农业保险
下载PDF
冷型小麦对干旱和阴雨的双重适应性 被引量:27
11
作者 张嵩午 王长发 +3 位作者 冯佰利 苗芳 周春菊 刘党校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80-685,共6页
通过 10余年的研究 ,发现冠层温度持续偏低的冷型小麦具有广幅生态适应性 ,即在正常天气条件下 ,它的活力较好、代谢功能较强、具有较好的抗早衰能力 ,优于其它类型小麦 ;而在气象要素反差很大的干旱和连阴雨天气下 ,冷型小麦和暖型小... 通过 10余年的研究 ,发现冠层温度持续偏低的冷型小麦具有广幅生态适应性 ,即在正常天气条件下 ,它的活力较好、代谢功能较强、具有较好的抗早衰能力 ,优于其它类型小麦 ;而在气象要素反差很大的干旱和连阴雨天气下 ,冷型小麦和暖型小麦、中间型小麦相比 ,不但冠层温度依然持续偏低 ,且在叶片功能期、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净光合速率和籽粒饱满指数等一系列重要内、外性状上仍能继续保持优势。这种对干旱和阴雨条件的双重适应性是冷型小麦一种宝贵的生物学品质 ,它有可能为小麦在多种气象生态条件下的高产、稳产打下较为坚实的生态生理基础 ,并能为优良品种的选育提出一个把冷温特征作为重要内容的较为新鲜的育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型小麦 干旱 阴雨 双重适应性
下载PDF
干旱荒漠区典型固沙灌木液流动态变化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88
12
作者 徐先英 孙保平 +2 位作者 丁国栋 郭树江 柴成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95-905,共11页
利用澳大利亚Dynamax公司生产的热平衡包裹式树干液流仪(Stem Heat Balance,SHB)和自动气象站对干旱荒漠区3种固沙灌木梭梭、多枝柽柳和唐古特白刺的液流变化及其气象因子进行测定,研究了3种固沙灌木茎干液流日、季变化规律以及对气... 利用澳大利亚Dynamax公司生产的热平衡包裹式树干液流仪(Stem Heat Balance,SHB)和自动气象站对干旱荒漠区3种固沙灌木梭梭、多枝柽柳和唐古特白刺的液流变化及其气象因子进行测定,研究了3种固沙灌木茎干液流日、季变化规律以及对气象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1)在生长季,不同地茎、不同树种液流启动时间存在差异,地茎1.70、3.64cm和5.07cm的梭梭启动时间分别为5:00-7:00、5:00-7:20和6:00-8:00;地茎1.57cm和3.03cm的柽柳启动时间5:20-7:20和5:40-7:40;地茎1.59cm白刺启动时间6:00-8:00。梭梭的日变化表现为双峰型,最高峰出现在11:40-13:20;而柽柳和白刺日变化表现为多峰格型,最大峰值分别出现在12:40-13:00和12:00-13:00;3种灌木液流在中午存在“午休”现象,但“午休”不明显。(2)3种固沙灌木在夜间也保持一定的液流速率,而且地茎越粗夜间液流持续的时间越长,越细持续时间越短,不同地茎灌木在第2天液流启动之前,夜间液流都有一个明显的下降过程,甚至为0。(3)3种典型固沙灌木茎干液流季节变化表现为单峰型,梭梭和柽柳茎干液流8月份最高,7月份次之,6月与9月基本一致,而白刺7月份最高,8月次之;在整个生长季,相近地茎3种灌木单位面积液流量为:白刺(柽柳(梭梭,梭梭耐旱性较高。(4)气象因子对不同树种茎干液流的影响有一定的差异,茎干液流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比较复杂。相关分析表明,在整个生长季,空气水汽压差或气温对梭梭起主导作用,而太阳辐射对柽柳和白刺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荒漠区 固沙灌木 热平衡技术 茎流 影响因子
下载PDF
云南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 被引量:59
13
作者 解明恩 程建刚 范菠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0-47,共8页
云南主要的气象灾害有旱灾、洪灾、冷灾、雹灾、风灾和雷灾等6类,它们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地震灾害和地质灾害,是云南最大的自然灾害。6种主要气象灾害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旱灾区主要集中在滇东北、滇东、滇北和滇中地区;洪灾区主要... 云南主要的气象灾害有旱灾、洪灾、冷灾、雹灾、风灾和雷灾等6类,它们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地震灾害和地质灾害,是云南最大的自然灾害。6种主要气象灾害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旱灾区主要集中在滇东北、滇东、滇北和滇中地区;洪灾区主要集中在滇东北、滇东南、滇南和滇西南地区;冷灾区主要分布在滇东北、滇西北、滇东和滇中地区;雹灾区主要分布在滇东北、滇东、滇南、滇西北以及滇中局部地区;风灾区主要集中在滇东北、滇南地区;雷灾区主要集中在滇南、滇东南及滇北局部地区。旱灾以春季和初夏最为严重,洪灾主要出现在夏季和秋季,冷灾主要出现在冬春季和夏季,雹灾主要出现在春季和夏季,风灾主要出现在春季和夏季,雷灾主要出现在夏季和春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气象灾害 旱涝 冷灾 风雹 时空分布
下载PDF
辽西北地区春播期干旱及增雨天气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国林 邓卓 梁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548-4549,共2页
[目的]研究辽西北地区春季干旱发生规律及春雨形成的天气特征,为春播抗旱防灾、人工增雨作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数理统计方法和经验公式分析干旱概率和干旱规律。[结果]辽西北地区春播期重干旱年份约占40%,轻干旱约占30%,1/3年份... [目的]研究辽西北地区春季干旱发生规律及春雨形成的天气特征,为春播抗旱防灾、人工增雨作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数理统计方法和经验公式分析干旱概率和干旱规律。[结果]辽西北地区春播期重干旱年份约占40%,轻干旱约占30%,1/3年份春季透雨不足;春季干旱存在着10~11年的周期性,逢1、2、3年份出现干旱达80%。东北低压、华北低压和冷锋云系是春播期降水主要天气特征。[结论]掌握春季干旱发生规律和春季降雨天气特征,可为抗旱防灾及春播期实施人工增雨作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播期 人工增雨 天气特征 干旱
下载PDF
玉米干旱天气指数保险产品设计——以吉林省为例 被引量:18
15
作者 曲思邈 王冬妮 +3 位作者 郭春明 杨旭 王美玉 邱美娟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年第2期92-99,共8页
设计吉林省玉米干旱天气指数保险产品,是对吉林省传统农业保险的有益补充,对转移吉林省干旱风险和保障吉林省农业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利用1981—2014年吉林省玉米发育期观测资料、气象观测资料及玉米产量资料,采用基于Weibull分... 设计吉林省玉米干旱天气指数保险产品,是对吉林省传统农业保险的有益补充,对转移吉林省干旱风险和保障吉林省农业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利用1981—2014年吉林省玉米发育期观测资料、气象观测资料及玉米产量资料,采用基于Weibull分布模型的参数化产量风险分析方法,厘定纯保费率并分析其空间分布,建立吉林省玉米干旱保险天气指数模型,同时设计了基于不同免赔额的保险产品。结果表明:吉林省玉米单产风险分布和纯保费率可以采用Weibull分布模型进行有效模拟及厘定;纯保费率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吉林省西部地区,适合高免赔额费率;纯保费率的低值区主要分布在吉林省东南部地区,适合低免赔额费率,实现了保险产品的地区差异性,与吉林省玉米生产的实际情况符合。基于不同免赔额设计吉林省玉米干旱天气指数保险产品,当免赔额分别为10%、15%和20%时,对应启动赔付的玉米干旱天气指数Id分别为14.25、30.15和46.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干旱 天气指数 Weibull模型
下载PDF
2004年我国天气气候特点 被引量:5
16
作者 徐良炎 姜允迪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38,共4页
20 0 4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较常年偏少,且时空分布不均。春季至初夏,东北西部、内蒙古东部地区出现近5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秋季,华南、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大范围的严重干旱。汛期,我国大江大河未发生大的流域性洪涝灾害,但局地性强降雨... 20 0 4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较常年偏少,且时空分布不均。春季至初夏,东北西部、内蒙古东部地区出现近5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秋季,华南、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大范围的严重干旱。汛期,我国大江大河未发生大的流域性洪涝灾害,但局地性强降雨造成的暴雨洪涝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比较频繁,四川、重庆、云南、河南、湖北、湖南等省市损失较重。全国年平均气温较常年明显偏高,但阶段性起伏变化较大,冬、春、秋季部分地区遭受低温冻害或雪灾,夏季南方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年内,有8个台风(热带风暴)登陆我国,其中台风“云娜”给浙江造成严重损失。雷雨大风、冰雹、雷击等局地强对流天气发生频繁。春季北方沙尘天气较上年同期增多。综合分析,2 0 0 4年我国气候总体正常,气象灾害偏轻,属于偏好年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4年 天气气候特点 长江中下游地区 年平均气温 强对流天气 年降水量 时空分布 东北西部 东部地区 洪涝灾害 暴雨洪涝 低温冻害 部分地区 高温天气 热带风暴 雷雨大风 沙尘天气 综合分析 气象灾害 50年 内蒙古 大范围
下载PDF
极端天气背景下西南特大旱灾风险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敏 张瑞清 +3 位作者 陈佳飞 商慧莲 周芬芬 商彦蕊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211-212,共2页
基于旱灾系统,从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孕灾环境的脆弱性和承灾体的易损性及由三者影响下的灾情对旱灾风险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旱灾风险分析与决策模型,并提出了减轻旱灾风险的主要对策。结果表明:(1)2009年9月至2010年3月西南地区特大旱灾... 基于旱灾系统,从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孕灾环境的脆弱性和承灾体的易损性及由三者影响下的灾情对旱灾风险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旱灾风险分析与决策模型,并提出了减轻旱灾风险的主要对策。结果表明:(1)2009年9月至2010年3月西南地区特大旱灾为百年一遇,厄尔尼诺影响下的极端天气是其主要原因。(2)此次巨灾风险影响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资源等方面,并形成链式反应。(3)从应急措施和长远规划两方面制定风险决策,是降低特大旱灾风险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天气 特大旱灾 风险分析 决策 西南
下载PDF
时间序列分析法预测高温干旱期间住院病例数量 被引量:2
18
作者 段芹 余兰英 +3 位作者 徐小利 鲁建央 刘达伟 钟朝晖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3084-3086,共3页
目的探讨重庆市局部地区高温干旱期间住院病例数量变化趋势,为本市今后建立与完善高温干旱期间住院病例数量预警系统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分析重庆市局部地区高温干旱期间住院病例数量的变化规律,使用时间序列分析法中的ARI-MA模型分析和... 目的探讨重庆市局部地区高温干旱期间住院病例数量变化趋势,为本市今后建立与完善高温干旱期间住院病例数量预警系统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分析重庆市局部地区高温干旱期间住院病例数量的变化规律,使用时间序列分析法中的ARI-MA模型分析和预测住院病例的变化趋势。结果建立了ARIMA(p,d,q)模型,绝大多数实际值均落在两条预测值的95%置信线内,且该模型进行了短期的预测。结论时间序列分析法用于高温干旱期间住院病例数量变化的研究中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适用性,ARIMA(p,d,q)模型能较好的反应并预测重庆市局部地区该期间病例数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 高温干旱 时间序列 ARIMA模型 趋势预测
下载PDF
基于CERES-Maize模型的玉米水分关键期干旱指数天气保险:以陕西长武为例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杨晓娟 张仁和 +7 位作者 路海东 薛吉全 刘园 姚宁 栾庆祖 白薇 梁炜 刘布春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55-667,共13页
水分关键期干旱是影响玉米生长和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构建此时期玉米干旱损失模型,研究干旱指数天气保险,对于合理设计天气指数保险和解决目前传统农业保险的困境,转移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作物特定阶段单因子气象灾害影... 水分关键期干旱是影响玉米生长和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构建此时期玉米干旱损失模型,研究干旱指数天气保险,对于合理设计天气指数保险和解决目前传统农业保险的困境,转移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作物特定阶段单因子气象灾害影响难以剥离的问题,本研究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作农业长武试验站进行了连续3a的雨养玉米观测试验,利用田间试验数据(玉米生长发育数据、气象数据、土壤数据和田间管理数据)对CERES-Maize模型进行参数校正和验证,模拟玉米水分关键期(6月21日-8月31日)干旱对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构建干旱损失模型;依据长武1990-2019年的气象数据,利用EasyFit软件筛选出玉米水分关键期干旱指数最优分布模型,模拟干旱发生概率;结合干旱损失模型,利用纯费率精算方法厘定玉米水分关键期干旱指数保险费率;采用投影寻踪的统计方法,设计干旱指数保险赔付方案。结果表明,CERES-Maize模型校正和验证的平均绝对相对误差ARE和相对均方根误差RRMSE都小于10%,符合作物模型模拟精度的要求;模拟的干旱指数(DI)与玉米减产率(y,%)间呈显著的线性函数关系,即y=-0.55DI+107.17;Log-logistic模型对干旱指数分布的拟合精度最高,Anderson-Darling(AD)检验值仅为0.20,轻旱、中旱、重旱和特旱发生的概率分别为9.75%、5.90%、3.71%和3.50%。基于Log-logistic模型厘定的玉米水分关键期干旱指数保险费率为5.6%。在玉米生长水分关键期,干旱指数保险的起赔点为DI=185,DI≤185时,进行分级赔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天气指数保险 干旱指数保险 农业保险 CERES-Maize作物模型 概率分布模型
下载PDF
2002年我国天气气候特点 被引量:9
20
作者 陆均天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36,共5页
20 0 2年我国主要天气气候特点为 :全国降水量偏多 ,但时空分布不均 ,北方地区早春和伏秋少雨 ,受旱范围广 ,华南沿海地区则冬春夏初少雨连旱 ;汛期内无大范围或持续的强降水过程发生 ,但长江中下游一带春汛明显 ,北方雨季偏早 ,南方部... 20 0 2年我国主要天气气候特点为 :全国降水量偏多 ,但时空分布不均 ,北方地区早春和伏秋少雨 ,受旱范围广 ,华南沿海地区则冬春夏初少雨连旱 ;汛期内无大范围或持续的强降水过程发生 ,但长江中下游一带春汛明显 ,北方雨季偏早 ,南方部分地区暴雨洪涝及局地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较重。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 ,但起伏变化较大。沙尘天气时段集中 ,影响范围广 ,强度偏强。登陆我国的台风 (包括热带风暴 )个数接近常年 ;冰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2年 降水量 时空分布 汛期 暴雨 洪涝 天气气候 中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