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流环境与吴淞江流域的田制(10~15世纪)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建革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5,共13页
吴淞江流域10-15世纪的圩田系统基本上处于一种大圩系统下。这种系统的功能是狭水以提高塘浦的水位,以此注水吴淞江,以清压浑,防止浑潮淤淀。由于围垦和运河堤的兴建,宋中叶以后吴淞江逐步淤塞,单注吴淞江的出水格局到15世纪发生了质的... 吴淞江流域10-15世纪的圩田系统基本上处于一种大圩系统下。这种系统的功能是狭水以提高塘浦的水位,以此注水吴淞江,以清压浑,防止浑潮淤淀。由于围垦和运河堤的兴建,宋中叶以后吴淞江逐步淤塞,单注吴淞江的出水格局到15世纪发生了质的变化。塘浦提高水位的功能不再重视,大圩不再利于新形成的众浦排水格局的功能发挥,小圩代替了大圩。水流环境的改变导致了圩田制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圩田 水流 吴淞江
下载PDF
北魏均田制颁行时间再议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金龙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4-113,共10页
关于北魏均田制的颁行时间,魏收于北齐初年所撰《魏书》之《高祖纪上》载孝文帝太和九年十月丁未下诏颁布均田制,《食货志》亦载太和九年诏行均田,其后相关文献的记载均无歧异。同书《李安世传》载其所上疏中有"三长既立,始返旧墟&... 关于北魏均田制的颁行时间,魏收于北齐初年所撰《魏书》之《高祖纪上》载孝文帝太和九年十月丁未下诏颁布均田制,《食货志》亦载太和九年诏行均田,其后相关文献的记载均无歧异。同书《李安世传》载其所上疏中有"三长既立,始返旧墟"及"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而《高祖纪下》载太和十年二月甲戌初立三长。对于这一矛盾,现代学者就均田、三长两制的实施究竟孰先孰后提出了不少看法,迄未取得共识。研究者或通过对均田、三长两制内涵的解释以调和文献记载的矛盾,或谓《魏书》关于两制尤其是均田制颁布时间的记载有误,认为均田制的颁行是在三长制之后。综合现代学界代表性观点,考析相关史料提供的明确证据,均田制的颁布当是在太和九年十月,而其完全实施则经过了数年时间,《高祖纪下》所载太和十四年十二月壬午诏显示均田制已全面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均田制 三长制 颁行时间
下载PDF
北魏至隋唐历代均田制度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钱宗范 《百色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53-56,共4页
北魏至唐代五个朝代推行的均田制,有着共同特点,又有许多不同之处,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均田制的意义,使无田可种的劳动力和无人去种的土地实现了结合而充分发挥了作用。宋朝以后,均田制不再推行是失去了其存在的客观条件。
关键词 均田制 北魏 隋唐五代 比较分析
下载PDF
从小圩到园田:近百年来上海地区河网密度变化 被引量:6
4
作者 闫芳芳 满志敏 潘威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14年第6期425-433,共9页
基于GIS技术复原历史河流面貌,并构建格网体系管理历史区域水系信息,在目前的历史地理学界中尚使用较少,制约了对三角洲河网复杂形态的深入研究。本文以今上海地区为研究范围,提取本区域1918年和1978年两个时间断面上河网信息,建立湖荡... 基于GIS技术复原历史河流面貌,并构建格网体系管理历史区域水系信息,在目前的历史地理学界中尚使用较少,制约了对三角洲河网复杂形态的深入研究。本文以今上海地区为研究范围,提取本区域1918年和1978年两个时间断面上河网信息,建立湖荡面积、河网密度、河流长度等指标。比对两个时间断面上的河网密度指标发现,1918—1978年河网密化的原因是研究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进行大规模的水利兴修运动时,开挖新河渠的同时大量保留了原有的河道;另外,将上海地区在道光、同治年间的水利兴修运动与建国之后的农田水利发展规划进行比对可以发现,集中组织人力进行大规模运动使得建国初期对本区的传统农田水利结构"小圩"彻底改造为规整的"园田",成为今天的棋盘化格局。这说明,在太湖流域,建国后对社会基层控制能力的空前加强使得政府调集劳动力的能力大大加强,这是本区域实现河网改造很重要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圩(园)田 河网密度 格网体系 GIS
下载PDF
东魏北齐国家的权力结构与豪族大土地所有制 被引量:2
5
作者 薛海波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17-21,共5页
东魏北齐的国家政权主要掌握在以高欢为代表的北镇勋贵手中,这使得东魏北齐国家的经济政策完全以维护北镇勋贵的利益为中心。为了维系国家正常运转,东魏北齐曾将抑制豪族大土地所有制的重点放在相对容易的搜括荫户之上。但是在遭到严重... 东魏北齐的国家政权主要掌握在以高欢为代表的北镇勋贵手中,这使得东魏北齐国家的经济政策完全以维护北镇勋贵的利益为中心。为了维系国家正常运转,东魏北齐曾将抑制豪族大土地所有制的重点放在相对容易的搜括荫户之上。但是在遭到严重破坏的均田制没有改善的前提下,单靠国家强力推行的检括行动收效甚微。北齐中期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而实行的河清均田,也没有触动豪族的大地产。普通小农也没有在均田中得到多少利益,相反在国家横征暴敛、贪官污吏的压迫、豪族大土地的兼并下,很快破产沦为豪族的荫户,从而使得北齐国家的经济基础不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魏北齐 均田制 北镇勋贵 豪族 大土地所有制
下载PDF
泾、浜发展与吴淞江流域的圩田水利(9-15世纪) 被引量:22
6
作者 王建革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42,共13页
自宋代的塘浦系统开始瓦解以来,吴淞江流域的泾浜体系开始发展。泾浜水系和以后溇的出现,基本上人为形成的。在不断的历史发展中,泾浜体系形成具有干枝结构的网状水系,这种结构非常稳定地存在了近500年。这种结构下的圩田水利模式一般... 自宋代的塘浦系统开始瓦解以来,吴淞江流域的泾浜体系开始发展。泾浜水系和以后溇的出现,基本上人为形成的。在不断的历史发展中,泾浜体系形成具有干枝结构的网状水系,这种结构非常稳定地存在了近500年。这种结构下的圩田水利模式一般是小圩模式。在冈身感潮地区,泾浜体系比较密集,且末端水系有弯曲化现象;在低地地区,为了排水的方便,河道的干枝体系较为顺直。在这种体系下,治水必须与治田相结合。到后期,随着圩田治理的深化,进一步出现了称为溇的末端水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圩田 水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