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藏型储气库库容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研究
1
作者 丁洋洋 何勇明 +1 位作者 秦正山 刘文龙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43-48,共6页
针对目前中、低含水饱和度对自由气库容量影响的研究较少的问题,开展室内实验模拟了多次注气-焖井-采气实验,并根据相似原理,利用实验数据建立了自由气库容量与初始含水饱和度、注采次数的量化表征模型。结果表明,自由气库容量随注采次... 针对目前中、低含水饱和度对自由气库容量影响的研究较少的问题,开展室内实验模拟了多次注气-焖井-采气实验,并根据相似原理,利用实验数据建立了自由气库容量与初始含水饱和度、注采次数的量化表征模型。结果表明,自由气库容量随注采次数的增多而增大,但单次注采后的增幅快速降低;含水饱和度(初始含水饱和大于50%)的提高有利于油藏改建储气库,但是建库初期的注采能力和库容提高相对缓慢;当初始含水饱和度由50%提高到85%时,经过6次注采后,含气饱和度降低幅度约9.27%,而当注采次数分别增至20、30、50时,自由气库容量增加幅度分别为0.51%、3.34%、6.61%。研究结果可为油藏型储气库的注采能力及库容评价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气库容量 注气-焖井-采气 含水饱和度 注采次数 容积法
下载PDF
高含水期油藏开发方式选择及最优方案设计 被引量:8
2
作者 马超群 刘德华 +2 位作者 黄磊 范虎 孟凡池 《天然气与石油》 2012年第3期60-63,102,共4页
通过数值模拟,确定了M1油藏高含水期合理的开发方式,在此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设计确定了各井组最优的气水交替注入方案。该方案不仅考虑了CO2注入量、CO2注入速率、水注入速率、CO2段塞数、气水段塞比等因素,还对首段塞与后续段塞比、CO... 通过数值模拟,确定了M1油藏高含水期合理的开发方式,在此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设计确定了各井组最优的气水交替注入方案。该方案不仅考虑了CO2注入量、CO2注入速率、水注入速率、CO2段塞数、气水段塞比等因素,还对首段塞与后续段塞比、CO2浓度、焖井时间等因素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首段塞与后续段塞比应在2∶1左右;注入CO2浓度不应低于90%;首段塞合理焖井天数在15 d左右,后续段塞合理焖井天数在7~8 d。将实验结果与水驱方式进行了对比,在开采后期气水交替注入的采油量有了明显的提高,而含水率低于水驱方式,因此CO2气水交替驱技术可以在M1油藏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水交替注入 正交实验设计 焖井时间 前后段塞比
下载PDF
苏北复杂断块油藏二氧化碳吞吐效果影响因素分析及认识 被引量:2
3
作者 唐人选 吴公益 +3 位作者 陈菊 王婧 王联果 刘娟 《中外能源》 CAS 2020年第12期32-38,共7页
苏北复杂断块油藏CO2吞吐效果差异较大,为制定和提高CO2吞吐效果有效措施,对苏北油藏吞吐井效果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这些因素包括注入量、焖井时间、吞吐轮次、井型、原油性质等。分析结果为:增油量随注入量的增大而增大,换油... 苏北复杂断块油藏CO2吞吐效果差异较大,为制定和提高CO2吞吐效果有效措施,对苏北油藏吞吐井效果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这些因素包括注入量、焖井时间、吞吐轮次、井型、原油性质等。分析结果为:增油量随注入量的增大而增大,换油率与注入量及焖井时间存在一个最优值,最佳注入量500t左右,最佳焖井时间30d左右。从井型分析,水平井焖井时间对换油率影响不大,直井适当提高焖井时间有利于提高换油率。换油率随吞吐周期增大而减少,实际吞吐不宜超过三个轮次。吞吐后日产量与吞吐前日产量具有正相关性,在产量较低时增油倍比较高。地层原油黏度高低对换油率没有显著的影响,但地层原油黏度900mPa·s换油率较高。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今后CO2吞吐参数的优化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吞吐 换油率 注入量 焖井时间 原油性质 井型
下载PDF
应用试井方法确定蒸汽吞吐最佳焖井时间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先勇 李爽 +1 位作者 孙玉环 耿立峰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9-12,56,共5页
方法 以蒸汽吞吐二区复合数学模型及推导出的该模型的解为基础 ,结合 TPS90 0 0型动态监测仪测得的压力、温度数据 ,提出一套确定最佳焖井时间的分析技术。目的 通过确定最佳焖井时间 ,提高蒸汽吞吐的开发效果。结果 通过建立二区模... 方法 以蒸汽吞吐二区复合数学模型及推导出的该模型的解为基础 ,结合 TPS90 0 0型动态监测仪测得的压力、温度数据 ,提出一套确定最佳焖井时间的分析技术。目的 通过确定最佳焖井时间 ,提高蒸汽吞吐的开发效果。结果 通过建立二区模型的数学模型 ,在试井温度、压力数据的基础上 ,利用霍纳法和 MDH法进行分析 ,确定二区模型中蒸汽已在加热带消失 ,全冷凝成水 ,并且压力已稳定的时间即为最佳焖井时间。结论 应用该方法对曙 1- 35 A- 844井进行试井资料解释 ,解释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 ,说明该方法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油藏 蒸汽吞吐 数学模型 试井 焖井时间 辽河油区 杜84块
下载PDF
超低渗储层水平井体积压裂后合理焖井时间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玲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2年第10期51-54,共4页
M区含油目的层属于低孔超低渗储层。近年来,随着压裂改造工艺的不断进步,该区水平井体积压裂提产效果明显,但普遍具有产量差异大、递减快的特点,分析认为与焖井时间关系较大。以超低渗储层渗吸机理为研究基础,从理论公式、岩心实验、数... M区含油目的层属于低孔超低渗储层。近年来,随着压裂改造工艺的不断进步,该区水平井体积压裂提产效果明显,但普遍具有产量差异大、递减快的特点,分析认为与焖井时间关系较大。以超低渗储层渗吸机理为研究基础,从理论公式、岩心实验、数值模拟、矿场统计方面开展研究,优化该区水平井体积压裂最佳焖井时间为30~40 d,对同类型油藏水平井压裂建产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渗储层 水平井 体积压裂 焖井时间 渗吸机理
下载PDF
页岩油藏压裂水平井压-闷-采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志明 赵鹏飞 +3 位作者 曹耐 廖新维 王佳楠 刘辉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0-37,共8页
目前在页岩油藏的多段压裂水平井压-闷-采过程中,缺乏系统完善的水平井压裂参数优化方法,为此,基于动态反演理论,建立了压裂参数优化方法。首先,根据页岩油藏压裂后形成的复杂缝网,采用数值理论和离散裂缝方法,建立了考虑页岩油储层特... 目前在页岩油藏的多段压裂水平井压-闷-采过程中,缺乏系统完善的水平井压裂参数优化方法,为此,基于动态反演理论,建立了压裂参数优化方法。首先,根据页岩油藏压裂后形成的复杂缝网,采用数值理论和离散裂缝方法,建立了考虑页岩油储层特征和复杂天然裂缝的多段压裂水平井数值模型(EDFM-NM),得到了含离散天然裂缝的油藏压力解及多段压裂水平井的井底压力数值解;然后,应用动态分析方法,建立了包括段间距、闷井时间和井距的优化方法。应用建立的优化方法对长庆页岩油XC井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实例井合理段间距为100~125 m,合理闷井时间为25~35 d,合理井距为590~610 m。研究结果为长庆油田页岩油藏压-闷-采参数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水平井 动态反演 参数优化 段间距 闷井时间 井距 长庆油田
下载PDF
海上气井固体泡排采气工艺溶解特性分析
7
作者 杨万有 郑春峰 +1 位作者 包建银 李昂 《石化技术》 CAS 2016年第4期114-116,125,共4页
针对气井产水积液问题,海上气田采用固体泡排采气工艺技术。该工艺技术在固体泡排剂单次加注用量,加注后焖井时间等工艺参数选取上仍以经验为主。为此引入基于Fick’s第二定律和Nernst-Brunner的药物释放模型,建立固体泡排溶解特性释放... 针对气井产水积液问题,海上气田采用固体泡排采气工艺技术。该工艺技术在固体泡排剂单次加注用量,加注后焖井时间等工艺参数选取上仍以经验为主。为此引入基于Fick’s第二定律和Nernst-Brunner的药物释放模型,建立固体泡排溶解特性释放模型。该模型可用于计算固体泡排剂在井筒中浓度释放速度。对影响固体泡排剂浓度释放速度因素敏感性分析。研究表明,浓度释放速度与泡排剂用量、扩散系数及井筒积液高度有关。在实际固体泡排采气过程中,可以通过上述影响因素分析对单次加注用量,加注时间间隔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 固体泡排 溶解特性 加注用量 焖井时间
下载PDF
昭通太阳区块浅层页岩气水平井试气返排规律 被引量:9
8
作者 黄小青 韩永胜 +3 位作者 杨庆 周芸 袁晓俊 刘晔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57-463,470,共8页
针对川南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太阳区块浅层页岩气藏埋藏浅、地层能量低和返排率高的特点,准确掌握浅层页岩气水平井试气返排规律,制定针对性的试气制度,对提高单井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借鉴邻区中深层页岩气水平井试气返排规律... 针对川南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太阳区块浅层页岩气藏埋藏浅、地层能量低和返排率高的特点,准确掌握浅层页岩气水平井试气返排规律,制定针对性的试气制度,对提高单井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借鉴邻区中深层页岩气水平井试气返排规律,结合研究区已试气井排采规律,根据气液两相渗流理论和应力敏感分析方法将研究区水平井试气过程划分为6个阶段,总结出每个阶段的试气返排规律,并制定相应的排采制度。结果表明:以日产气量、日产水量和井口压力作为评价标准,选择最优焖井时间、油嘴直径和调整油嘴时机,可大大降低应力敏感带来的储集层伤害,充分释放单井产能,达到准确求取试气产能、提高单井采收率的目的,同时也为投产初期配产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建立了2套针对研究区浅层页岩气水平井试气返排标准图版,用以指导现场生产,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通 太阳区块 浅层页岩气 水平井 焖井时间 试气 返排规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