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rosion and sediment budget of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A case study on Mianyuan River basin 被引量:1
1
作者 Lijian Qi ZhaoYin Wang Xuzhao Wang 《Natural Science》 2012年第8期640-647,共8页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caused a large number of avalanches and landslides at different scales. It is extremely significant to evaluate the sediment in the earthquake river basins. Along the 38 km long upper Mianyuan ...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caused a large number of avalanches and landslides at different scales. It is extremely significant to evaluate the sediment in the earthquake river basins. Along the 38 km long upper Mianyuan River 196 landslides and avalanches happened during the earthquake, which have formed 25 landslide dams and quake lakes. The total volume of sediment erosion due to earthquake was about 115 million m3, which is 75 times higher than the soil erosion in normal years. Only a part of the solid material could be transported by the river water flow as suspended load and bed load. The total volume of bed load deposit in the river and the quake lakes was 1.43 million m3. Moreover the quake lakes had also trapped 0.12 million m3 suspended load. Only 0.18 million m3 of fine sediment had been drifted through the quake lakes and transported into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Mianyuan River. The wide range of size distributions of sediment from earthquake erosion caused the extreme difference in the amounts of sediment erosion and transportation. Most of the sediment from earthquake erosion can be only transported for a short distance by landslides and debris flows. Less than 0.2% of the total volume of sediment from earthquake erosion may be transported into large rivers. Therefore, earthquake erosion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sediment transportation and fluvial processes in the large riv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OSION SEDIMENT BUDGET wenchuan Earthquake Mianyuan river
下载PDF
Change in Sediment Load of the Yangtze River after Wenchuan Earthquake 被引量:1
2
作者 CHENG Genwei HE Xiubin +1 位作者 CHEN Guirong TAO Heping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0年第1期100-104,共5页
On May 12, 2008, an earthquake of 8.0 magnitude on the Richter scale and its numerous aftershocks devastatingly hit Wenchuan County and its nearby region along the Longman Mountains in Sichuan Province, China. The hea... On May 12, 2008, an earthquake of 8.0 magnitude on the Richter scale and its numerous aftershocks devastatingly hit Wenchuan County and its nearby region along the Longman Mountains in Sichuan Province, China. The heavy ruined area was up to 30,000 km2 and 13% of its land surface was denuded by the extremely terrible quakes. The mountain collapses, landslides and debris flows induced by the earthquake not only scared the landscape at the immense scale, but also poured 1.66-billion-m3 sediment combined with offscourings and rubble into the Yangtze River and its breaches. This amount of sediments is 3 times more than the normal amount discharged into the Yangtze River, and will significantly increase sediment transportation of rivers and decrease storage capacities of reservoirs downstream. The dramatic increase in sediment load will imperil the engineering safety and impact the operation of the giant Three-Gorge Hydro-power Station if no proper prevention measures are tak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河流 地震后 汶川县 长江 负荷 陆地面积 三峡水电站 水库容量
下载PDF
岷江上游汶川地震前后泥石流易发性评价
3
作者 赵佳忆 田述军 +1 位作者 李凯 侯鹏鹂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24年第1期51-59,共9页
科学准确地绘制泥石流易发性区划图以及确定主控因子及其贡献率,是区域泥石流预警预报和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础。文章以岷江上游为研究区,以小流域为评价单元,分别采用了5种机器学习模型构建了泥石流易发性评价模型,对汶川大地震前、后岷... 科学准确地绘制泥石流易发性区划图以及确定主控因子及其贡献率,是区域泥石流预警预报和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础。文章以岷江上游为研究区,以小流域为评价单元,分别采用了5种机器学习模型构建了泥石流易发性评价模型,对汶川大地震前、后岷江上游泥石流易发性和评价因子贡献率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集成机器学习模型的预测精度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值均高于浅层机器学习模型,其中随机森林模型在地震前、后泥石流易发性评价中表现最优;(2)震前、震后泥石流发生率均随易发性等级的提高逐渐增大,且等级越高增量越大,各等级震后泥石流发生率均高于震前;(3)地震前、后侵蚀传递系数的贡献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因子,与汶川大地震地震烈度空间分布特征叠加,加大了震后干流和支流泥石流由下游向上游发育程度逐渐降低的空间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机器学习 易发性 汶川大地震 岷江上游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回归的暴雨泥石流堵河预测
4
作者 刘人文 周伟 +2 位作者 周亚萍 任文铭 聂浩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6-142,共7页
堵河型泥石流灾害在汶川震区较为常见,其链式灾害效应严重威胁到了区域内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故准确预测泥石流堵河程度,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是至关重要的。以四川省绵竹市清平镇于2010年8月13日暴发的群发性泥石流为研究对象,通过分... 堵河型泥石流灾害在汶川震区较为常见,其链式灾害效应严重威胁到了区域内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故准确预测泥石流堵河程度,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是至关重要的。以四川省绵竹市清平镇于2010年8月13日暴发的群发性泥石流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因子权重,利用非线性回归建立了泥石流堵河程度的预测模型,并与已有模型进行了对比,论证了所建立模型的可用性,其后对不同降雨频率下的泥石流堵河程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流量比和流域面积是最佳的建模因子,所建立的模型绝对平均误差为0.049;与不同模型对比发现本文模型对于清平镇泥石流堵河预测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在极端降雨下,部分沟道堵河预测程度为1,会造成绵远河堵断。研究成果可为该地区泥石流灾害的防治和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泥石流 堵河 非线性回归 预测模型 汶川震区
下载PDF
四川汶川县板子沟“6·26”特大型泥石流成因特征与活动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宪政 铁永波 +9 位作者 宁志杰 杨昶 李宗亮 李明辉 梁京涛 卢佳燕 鲁拓 李光辉 李果 向炳霖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4-145,共12页
2023年6月26日,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板子沟发生灾害性泥石流,沟口冲出总量约8.28×10^(5) m^(3),堵塞岷江并形成面积约0.4 km^(2)的堰塞湖。为揭示汶川震后15 a仍发生特大型泥石流事件的内在成因机制,采用现场调查、遥感解译、地形... 2023年6月26日,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板子沟发生灾害性泥石流,沟口冲出总量约8.28×10^(5) m^(3),堵塞岷江并形成面积约0.4 km^(2)的堰塞湖。为揭示汶川震后15 a仍发生特大型泥石流事件的内在成因机制,采用现场调查、遥感解译、地形叠加分析与动力学参数计算等方法,分析板子沟泥石流的成因和堵江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防治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板子沟泥石流触发降雨具有短历时高强度的特征,泥石流以沟道物源启动为主;(2)泥石流洪峰流量高达755.5 m^(3)/s,是导致堵塞岷江的主要原因;(3)板子沟泥石流表明,震后这类泥石流的活动性因物源耦合输移而具有滞后性和长期性特点。建议加强震区泥石流隐蔽型同震滑坡物源和沟道物源动态调查评估。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化对震后泥石流活动性演变规律的认识,并可为震后泥石流的防治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县 板子沟 震后 泥石流 岷江 堵江
下载PDF
“8.13”四川清平群发性泥石流灾害成因及其影响 被引量:25
6
作者 苏鹏程 韦方强 +3 位作者 冯汉中 游勇 程尊兰 徐爱松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7-347,共11页
汶川地震触发的大量崩塌滑坡改变了泥石流流域的物源条件,地震灾区震后泥石流活动呈现出愈加明显的高频率、群发性、大规模的特征。地处四川省绵竹市西北部的绵远河上游震后已多次暴发了泥石流。2010-08-13和08-18,在局地暴雨诱发作用下... 汶川地震触发的大量崩塌滑坡改变了泥石流流域的物源条件,地震灾区震后泥石流活动呈现出愈加明显的高频率、群发性、大规模的特征。地处四川省绵竹市西北部的绵远河上游震后已多次暴发了泥石流。2010-08-13和08-18,在局地暴雨诱发作用下,绵远河上游的清平乡和天池乡境内的24条沟谷同时暴发了泥石流,冲出的固体物质高达1.08×107m3,其中仅清平乡附近,泥石流堆积扇规模就达到7.62×106m3,泥石流淤满河道形成了1.5 km2的堰塞体,致使14人死亡和失踪,清平乡境内大量震后重建的民房遭淤埋,泥石流多次中断九环线的重要支线——绵(竹)茂(县)公路汉旺-清平段,直接经济损失高达4.3亿元。此次群发性泥石流灾害剧烈的改变着震后局部的河流微地貌形态,对灾后恢复重建和发展规划也将产生深远影响。本研究从汶川地震对绵远河上游泥石流流域物源条件的影响分析入手,着眼于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分析了2010-08-13(简称"8.13")特大群发性泥石流的成因:汶川地震后绵远河上游两侧支沟内积聚的巨量固体松散物源是此次泥石流形成的前提条件;1 h雨强达37 mm、累计达203.5 mm的高强度暴雨是泥石流最直接的激发因素。泥石流物源区和堆积区的堆积物颗粒分析结果表明,泥石流以粘性泥石流活动为主。作为汶川地震后典型的次生山地灾害链过程,泥石流活动是自然地貌演化的必然结果,但此类远远超越常规规模和频率的泥石流灾害的影响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建议对危害居民点的重点沟谷提高泥石流治理标准,调整汛期的防洪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远河 泥石流 群发性 成因 汶川地震
下载PDF
汶川地震对震区河流演化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朱兴华 崔鹏 +2 位作者 葛永刚 邹强 向灵芝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12,共7页
5.12汶川地震,不仅直接影响灾区河流的河道,并诱发了大量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山地灾害,这些山地灾害的产生和发展将对震区河流的演化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对震后山区河流河道演化规律和发展趋势进行准确的分析和预测,是震... 5.12汶川地震,不仅直接影响灾区河流的河道,并诱发了大量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山地灾害,这些山地灾害的产生和发展将对震区河流的演化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对震后山区河流河道演化规律和发展趋势进行准确的分析和预测,是震区河道修复及震后恢复重建的关键。结合野外考察资料,分别从河型、纵断面、横断面3方面分析了震区河流的演化特点。分析结果表明:河床剧烈抬升引起河型游荡分汊,两岸频发的山地灾害挤压河道;高强度山洪冲刷河床及岸滩并展宽河道,泥沙的淤积也可束窄河道;河流纵断面总体淤高,但纵断面结构渐趋稳定,大石块多且上游来水来沙丰富的河段会逐渐发育成阶梯状结构,而以淤积为主的河段,由于山洪冲刷会形成下凹型纵断面,并逐渐向直线型纵断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河道演化 河型 横断面 纵断面
下载PDF
“5·12”汶川地震后北川苏保河流域泥石流危害及特征 被引量:48
8
作者 游勇 柳金峰 陈兴长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8-366,共9页
汶川8级地震直接引发了大量的崩塌、滑坡等次生山地灾害,为泥石流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灾后遇高强度降水,已引发大规模的次生泥石流灾害,严重威胁灾民安置点和灾后重建场址。以北川苏保河流域为例,分析了泥石流形成的地形地貌条件、松... 汶川8级地震直接引发了大量的崩塌、滑坡等次生山地灾害,为泥石流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灾后遇高强度降水,已引发大规模的次生泥石流灾害,严重威胁灾民安置点和灾后重建场址。以北川苏保河流域为例,分析了泥石流形成的地形地貌条件、松散固体物质条件和降水条件,总结了苏保河流域泥石流的危害和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形态调查法和雨洪法对泥石流流量的计算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地震后苏保河流域演变为泥石流多发区域,泥石流将会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灾后抢险救灾公路和人类生存环境;苏保河流域泥石流具有呈群发性,危害范围大、密度高,搬运能力强、激发泥石流的雨量相对偏小、多灾种复合性的特征;地震后,由于强震引发松散固体物质的剧增、地表植被破坏引起径汇流条件的变化、沟道性质的变化及沟道内形成的多级堵塞,使泥石流的规模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苏保河流域 泥石流 危害特征
下载PDF
汶川地震触发的绵远河流域崩塌滑坡的特征 被引量:25
9
作者 李为乐 黄润秋 +1 位作者 唐川 许强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83-492,共10页
利用地震后ALOS影像自动提取了汶川地震重灾区绵远河流域内的崩塌滑坡,结合野外调查共确定地震触发崩塌滑坡1 073处,面积48.5 km2。其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是浅层崩滑体;同时由于地震力作用强烈,触发了许多深层、高速、远程滑坡,并形... 利用地震后ALOS影像自动提取了汶川地震重灾区绵远河流域内的崩塌滑坡,结合野外调查共确定地震触发崩塌滑坡1 073处,面积48.5 km2。其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是浅层崩滑体;同时由于地震力作用强烈,触发了许多深层、高速、远程滑坡,并形成了大量的滑坡堰塞湖。汶川地震诱发的第二大滑坡文家沟滑坡就位于流域内,该滑坡是本次地震中滑动距离最远的滑坡。地震导致大量的碎屑物质堆积在沟道内或悬挂在斜坡上,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基于GIS的统计分析表明,地震滑坡的空间分布主要受发震断层的控制,流域内的崩塌滑坡受到了映秀-北川断裂和江油-都江堰断裂的双重影响,主要分布于两断裂上盘的一定范围内;地层岩性影响着地震滑坡的类型,岩浆岩、白云岩等硬岩主要发育浅层崩滑体,而上硬下软的地层多发生大型滑坡;大部分崩塌滑坡都发生在海拔1 000~2 000 m的高程内;坡度是崩塌滑坡发生的主要控制因素之一,大部分崩塌滑坡发生在25°~55°的范围内;坡向对滑坡的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背靠震源(发震断层)方向的斜坡比面向震源(发震断层)方向更容易发生滑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12”汶川大地震 绵远河 崩塌滑坡 高速远程 分布规律
下载PDF
地震背景下的川江流域泥沙与河床演变问题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0
作者 曹叔尤 刘兴年 +1 位作者 黄尔 杨克君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34,共9页
川江流域历史地震是影响川江流域沙量与河床演变的主要动力因素之一。"5.12"汶川大地震将进一步增加地震区流域的水土流失,改变川江流域的河流泥沙运动和河床演变趋势。汶川地震是龙门山断裂带有历史文献记录以来发生的最大... 川江流域历史地震是影响川江流域沙量与河床演变的主要动力因素之一。"5.12"汶川大地震将进一步增加地震区流域的水土流失,改变川江流域的河流泥沙运动和河床演变趋势。汶川地震是龙门山断裂带有历史文献记录以来发生的最大地震灾害。地震诱发了大量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地质灾害,在地表富集了大规模的松散堆积体。地震严重损坏了近20年来建设的水土保持设施,加剧了水土流失,较大地改变了流域坡面侵蚀条件和河流泥沙来源。综述了若干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包括地震与流域产沙,川江流域的泥沙量,地震与川江水系河床演变,地震次生灾害后的河流修复。并建议加强水利工程科学、地质科学和环境生态科学的交叉融合,开展震区河流灾后修复理论和关键技术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川江流域 河流泥沙 河床演变 河流修复
下载PDF
汶川地震对现代河流形态的影响与水文效应 被引量:5
11
作者 许领 戴福初 +1 位作者 涂新斌 王明明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5-370,共6页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发震构造为龙门山断裂带。形成了NE向映秀-北川断裂地表破裂带,彭县—灌县断裂破裂带以及NW向的小鱼洞破裂带,表现为逆冲-走滑性质。目前,有关地表破裂、次生地质灾害及堰塞湖等开...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发震构造为龙门山断裂带。形成了NE向映秀-北川断裂地表破裂带,彭县—灌县断裂破裂带以及NW向的小鱼洞破裂带,表现为逆冲-走滑性质。目前,有关地表破裂、次生地质灾害及堰塞湖等开展了大量的调查工作,而地震对河流形态的影响还缺少较为系统的分析。在野外地震地貌考察的基础上,根据河流走向与断层位置关系,并结合地表破裂特征,总结了汶川地震对现代河流形态影响的几种地貌类型:顺向陡坎跌水,河道错动,断塞湖(塘),河流改道等,并对其演化趋势进行了讨论。分析了汶川地震的河流水文效应:地震增加了河流泥沙含量,改变了河流水质,同时,也使得河流与地下水系统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河流跌水 河道错动 断塞湖(塘) 河流改道 水文效应
下载PDF
汶川地震对白龙江流域地质灾害的影响——以武都区构林坪为例 被引量:9
12
作者 郭鹏 孟兴民 +2 位作者 薛亚婷 熊木齐 赵岩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3-318,326,共7页
选取位于白龙江地质灾害最严重的中游区域,且受人类影响较弱的典型泥石流沟构林坪为例,基于SBAS InSAR技术监测分析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前后该流域的地表形变特征.研究发现横穿该流域上下游分界处的迭部-白龙江断裂自200... 选取位于白龙江地质灾害最严重的中游区域,且受人类影响较弱的典型泥石流沟构林坪为例,基于SBAS InSAR技术监测分析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前后该流域的地表形变特征.研究发现横穿该流域上下游分界处的迭部-白龙江断裂自2008年前以8.0 mm/a的相对速率稳定抬升,在震后迅速增至11.5 mm/a.根据资源卫星、Geoeye,SPOT影像调查资料,与InSAR结果相应,该流域地质灾害的增幅明显上升.地震对地质灾害的作用表现为直接激发作用和潜伏后发作用,在白龙江流域,汶川地震不仅直接引发大量次生地质灾害,还使该流域的岩土结构、强度等遭到破坏,孕育大量潜在灾害,使该地区地质灾害长期并将会频繁发生,次生灾害的分布具有"上盘效应"和沿断裂带集中分布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S INSAR 地质灾害 汶川地震 构林坪 白龙江
下载PDF
汶川地震灾区河道修复重建研究综述 被引量:8
13
作者 曹叔尤 刘兴年 +2 位作者 黄尔 杨克君 杨奉广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9,共9页
特大地震诱发了大量滑坡、崩塌、泥石流、堰塞湖和不稳定斜坡等次生地质灾害,水土流失非常严重,造成震区江河严重破坏。地震灾区河道修复是灾后恢复重建主要任务之一。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经过对震区的现场... 特大地震诱发了大量滑坡、崩塌、泥石流、堰塞湖和不稳定斜坡等次生地质灾害,水土流失非常严重,造成震区江河严重破坏。地震灾区河道修复是灾后恢复重建主要任务之一。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经过对震区的现场考察、结合灾区河道修复工程开展了相关的水沙动力学物理模型、数学模型与历史模型相结合的复合模型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作者结合国内外有关河道修复问题的研究进展,综述了河流修复在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重要性、河道修复的一般原则与地震灾后河道修复特殊原则、地震灾区河道修复的稳定性问题、地震灾后河流修复研究方法与案例。通过总结两年来抢险救灾与灾后重建的河流修复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提出了灾后河道修复继续完善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灾后重建 河流泥沙 河床演变 河道修复
下载PDF
强震受损山前河流河床演变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聂锐华 王小凡 +3 位作者 刘发明 王强 范念念 刘兴年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5-111,共7页
川江流域历史地震是影响川江流域沙量与河床演变的主要动力因素之一,汶川地震是龙门山断裂带有历史文献记录以来发生的最大地震灾害。通过历史资料收集、野外调查与理论分析相结合,探讨了汶川地震后多种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对龙门山山前... 川江流域历史地震是影响川江流域沙量与河床演变的主要动力因素之一,汶川地震是龙门山断裂带有历史文献记录以来发生的最大地震灾害。通过历史资料收集、野外调查与理论分析相结合,探讨了汶川地震后多种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对龙门山山前河流演变的影响,揭示了强震受损山前河流河床演变规律,提出了变化环境下的山前河流河床演变模式及其预测方法。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后龙门山山前河流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下切,尤以石亭江为甚,2015年汛后在105省道处最大下切深度达到27.0 m;震后山前河流剧烈下切的影响因素众多,且各种影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混掺,"来水来沙条件突变、比降不和谐"是主要内因,"工程阻隔、无序采砂"是主要外因;基于"河流临界起动假说河相关系"建立的变化环境下山前河流河床演变模式及其预测方法适用性较好,可供类似强震受损山前河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山前河流 演变模式 水沙条件 比降不和谐
下载PDF
汶川地震后四川省都江堰市龙池镇群发泥石流灾害 被引量:41
15
作者 余斌 马煜 +5 位作者 张健楠 吴雨夫 张惠惠 李丽 褚胜名 亓星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38-746,共9页
在2008-05-12汶川地震后的极震区暴发了多处群发性泥石流灾害,龙溪河流域的龙池"8.13"群发泥石流灾害就是其中之一。龙溪河流域在2010-08-13遭遇强降雨过程,流域内共有45处暴发泥石流,其中34处沟谷泥石流,11处坡面泥石流,泥... 在2008-05-12汶川地震后的极震区暴发了多处群发性泥石流灾害,龙溪河流域的龙池"8.13"群发泥石流灾害就是其中之一。龙溪河流域在2010-08-13遭遇强降雨过程,流域内共有45处暴发泥石流,其中34处沟谷泥石流,11处坡面泥石流,泥石流冲出总量共334×104 m3,造成大量泥沙淤积在龙溪河下游河道内,该段河床平均淤高5 m。诱发"8.13"群发泥石流的最大1 h降雨量达75 mm,相当于20 a一遇的1 h降雨量。"8.13"群发泥石流中88.9%的泥石流活动集中在汶川地震发震断裂带附近3 km范围内,仅有11.1%的泥石流分布在距汶川地震发震断裂带3~5 km范围。除受汶川地震发震断裂带影响外,泥石流分布还受地层岩性和地形的影响。龙池群发泥石流以粘性泥石流为主,占总数的88.9%,而稀性泥石流很少,仅占总数的11.1%。小规模泥石流占多数,达到总数的60.0%;大规模泥石流很少,仅占总数的11.1%,其他为中等规模泥石流。泥石流流域主要为小流域,<1 km2的泥石流流域占多数,达到总数的68.9%;而>3 km2的泥石流流域很少,仅占总数的6.7%。龙溪河河道内的泥沙淤积受泥石流活动、主河道坡度和宽度的控制,河道上半段没有泥沙淤积,而下半段有大量泥沙淤积。龙溪河河道内淤积的泥沙颗粒粒径受沿岸泥石流流域岩性的影响,粒径从龙溪河上游到下游呈明显的从大到小的变化规律。龙溪河流域在遭遇较强降雨时还会暴发泥石流灾害;在汶川地震发震断裂带附近的山区,在暴雨激发下还有可能暴发群发性泥石流灾害。在雨季到来时需要提高警惕,预防地震次生泥石流灾害,特别要提防不易被发现的小流域泥石流灾害,做好防灾预案和预警报工作,最大程度地减轻泥石流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池 龙溪河 群发 泥石流 地震
下载PDF
汶川县映秀镇红椿沟特大型泥石流形成机制及堵江机理研究 被引量:38
16
作者 甘建军 孙海燕 +4 位作者 黄润秋 汤勇 范崇荣 李前银 许向宁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9,16,共6页
2010年8月14日,汶川县映秀镇红椿沟因连日强降雨,发生灾害性特大泥石流,完全中断都汶公路的交通,并冲入岷江形成堰塞体,致使河水改道,冲进映秀新区使数十幢房屋成为孤岛,严重危胁到灾后重建的胜利成果。研究红椿沟泥石流的基本特征、变... 2010年8月14日,汶川县映秀镇红椿沟因连日强降雨,发生灾害性特大泥石流,完全中断都汶公路的交通,并冲入岷江形成堰塞体,致使河水改道,冲进映秀新区使数十幢房屋成为孤岛,严重危胁到灾后重建的胜利成果。研究红椿沟泥石流的基本特征、变形破坏机制、类型规模及防治对策,对防治高地震烈度泥石流灾害、确保灾后重建成果具有重要意义。以红椿沟特大型泥石流为例,在研究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背景及条件、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泥石流的形成机理及断路堵江的具体原因,预测了泥石流发展的趋势,对重要物源点进行了稳定性分析,提出了红椿沟泥石流的形成及堵江除丰富的震后松散物源、强降雨外,还与其独特的地形地貌密切相关。研究表明,红椿沟特大泥石流是从其上游甘溪铺支沟开始启动、汇集溃决,随后带动主沟物源冲入岷江,与岷江上游烧房沟泥石流冲入江中物质在江中汇集,形成堵江。红椿沟内物源丰富,必须加强防治,防止泥石流的再次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泥石流 形成机制 堵江机理 汶川地震 汶川县映秀镇
下载PDF
汶川地震驱动的灾害链对岷江上游输沙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丁海容 李勇 +3 位作者 闫亮 颜照坤 赵国华 马超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12-720,共9页
2008年5月12日龙门山汶川8.0级特大地震对地表产生强烈震动和破坏,引发了大量崩塌滑坡灾害。震后伴随强降雨天气,山洪泥石流灾害频发,显示了地震及震后洪水的灾害链: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溃决洪水。作者采用岷江上游紫坪铺... 2008年5月12日龙门山汶川8.0级特大地震对地表产生强烈震动和破坏,引发了大量崩塌滑坡灾害。震后伴随强降雨天气,山洪泥石流灾害频发,显示了地震及震后洪水的灾害链: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溃决洪水。作者采用岷江上游紫坪铺水文站1980~2007年的输沙量数据以及岷江上游21个雨量站的降雨资料,探讨了岷江上游降水量-输沙量的相关关系,分析了输沙量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汶川地震后4年时间该流域频发的特大暴雨对河流输沙量增加的作用,探讨了汶川地震驱动的灾害链对输沙量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强降水是震后输沙量增多的诱发因素;坡度对输沙量的变化具有控制作用;汶川地震的同震作用和地震断裂带的控制作用是导致河流输沙量增加的重要因素;汶川地震后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加剧是河流输沙量增加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岷江上游 暴雨 输沙量
下载PDF
新生水土流失对汶川震区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小军 何丙辉 +3 位作者 胡恒 熊明彪 杨文兵 李振林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520-2529,共10页
【目的】研究新生水土流失对汶川震区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方法】采用环刀法,分层次取样,研究草坡河小流域4种震后不同恢复类型样地的新生水土流失对土壤入渗的影响。【结果】在新生水土流失的作用下,地表裸露样地、自然恢复样地和人... 【目的】研究新生水土流失对汶川震区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方法】采用环刀法,分层次取样,研究草坡河小流域4种震后不同恢复类型样地的新生水土流失对土壤入渗的影响。【结果】在新生水土流失的作用下,地表裸露样地、自然恢复样地和人工种植样地的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和持水能力较对照样地(完全未遭地震破坏)差。土壤初渗率、稳渗率、平均入渗速率和75 min渗透总量在4种处理样地均表现为对照样地>人工种植样地>自然恢复样地>地表裸露样地。土壤入渗性能与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容重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与毛管孔隙度的关系不显著。运用综合判断值(F)评价震后不同恢复类型样地的土壤入渗性能优劣,表现为对照样地(1.2569)>人工种植样地(-0.2252)>自然恢复样地(-0.4578)>地表裸露样地(-0.5738);回归分析表明:通用经验模型和Horton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比较适合于地震区域土壤入渗特征的模型,Kostiakov模型次之,Philip模型最差。【结论】新生水土流失对土壤水分入渗存在影响,汶川震区对照样地的土壤容重1 g.cm-3左右,土壤总孔隙度50%左右,非毛管孔隙度20%—40%,土壤入渗性能最好。通过自然恢复和人工种植植被等措施可以调控土壤容重和土壤孔隙状况,增强土壤的持水能力,提高土壤水分入渗性能,从而有效地减少地表径流和防止水土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坡河小流域 汶川震区 土壤入渗 新生水土流失
下载PDF
泥石流多发区生态安全评价——以汶川县为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汪西林 谢宝元 关文彬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990-1996,共7页
通过对四川省汶川县的地形、植被、气候和社会经济等数据的收集、整理,应用生态安全理论构建泥石流多发区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与综合指数,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汶川县119条小流域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 通过对四川省汶川县的地形、植被、气候和社会经济等数据的收集、整理,应用生态安全理论构建泥石流多发区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与综合指数,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汶川县119条小流域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泥石流多发区生态安全水平主要与地形因子相关,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加剧了生态安全的变化和生态环境恶化;2)划分的五类生态安全区中,生态不安全区、较不安全区、临界区占全县面积的41.17%,其大部分位于岷江沿岸;3)对生态安全指数的分级经过验证,评价结果与现实状况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江上游 汶川县 泥石流多发区 生态安全评价
下载PDF
汶川地震区绵远河流域泥石流形成区的崩塌滑坡特征 被引量:30
20
作者 常鸣 唐川 +2 位作者 李为乐 赵学宏 黄翔超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61-569,共9页
2008年汶川地震以后,四川省绵竹市清平乡表面覆盖了大量松散堆积物,这些物源在震后的几年中易受到暴雨激发,导致大量浅层崩塌、滑坡的形成,尤其在泥石流形成区。研究泥石流形成区崩塌、滑坡特征,有助于分析滑坡向泥石流转化的特点。2010... 2008年汶川地震以后,四川省绵竹市清平乡表面覆盖了大量松散堆积物,这些物源在震后的几年中易受到暴雨激发,导致大量浅层崩塌、滑坡的形成,尤其在泥石流形成区。研究泥石流形成区崩塌、滑坡特征,有助于分析滑坡向泥石流转化的特点。2010-08-13绵远河流域发生强降雨致使数十条沟暴发泥石流,在统计了研究区内20条沟泥石流形成区内的386个崩塌、滑坡后,利用野外调查及高精度遥感影像,将386个崩塌、滑坡全部解译,并利用GIS分析统计出崩塌、滑坡在坡度、坡向、高程、沟道纵坡降、地层岩性、沟壑密度因子上的分布特征,得出在海拔1 700~2 400 m范围内崩塌、滑坡密度最大;坡度是影响崩塌、滑坡分布的重要因素,随着坡度的增加密度也越来越大,>70°时极易失稳;滑坡的方向垂直于发震断层明显多于平行于发震断层;纵坡降在500‰~600‰的区间内崩塌、滑坡大量分布;石炭系灰岩出露的地层容易产生大量崩塌、滑坡,尤其在下硬上软的岩层上面;在微度水土流失的区域,崩塌、滑坡分布集中,因此要加强该区域的监测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崩塌 滑坡 泥石流 绵远河流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