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全自动血沉仪对红细胞沉降率的测定效果比较
1
作者 黄洁 黄海樱 +2 位作者 陈波 吴秋欣 陈靖楠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06-109,共4页
目的比较普利生LBY-XC-40自动血沉仪(A品牌)和Alifax TEST1全自动快速血沉分析仪(B品牌)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SR)的结果,评价不同品牌仪器测定ESR的可靠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集的105份血液标本,分别用两... 目的比较普利生LBY-XC-40自动血沉仪(A品牌)和Alifax TEST1全自动快速血沉分析仪(B品牌)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SR)的结果,评价不同品牌仪器测定ESR的可靠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集的105份血液标本,分别用两种全自动血沉仪和魏氏法测定ESR,以魏氏法为金标准,比较两种全自动血沉仪和魏氏法的相关性,并进行亚组分析。结果A、B品牌与魏氏法的测量结果相关性良好(r=0.890、0.902,P<0.05),与金标准的一致性较好。A品牌与魏氏法的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品牌与魏氏法的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对B品牌进行亚组分析,当ESR<20 mm/h时,B品牌测量结果高于魏氏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ESR≥20 mm/h时,B品牌测量结果与魏氏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血红蛋白≤120 g/L时,B品牌的检测结果低于魏氏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120 g/L时,B品牌与魏氏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品牌与魏氏法测定ESR的结果相似,临床上可用于代替魏氏法快速测定ESR;B品牌与魏氏法测定ESR的结果相关性较好,但需重新建立相匹配的参考区间才更适用于临床测定ES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沉降率 全自动血沉分析仪 魏氏法
下载PDF
红细胞沉降率参考方法、魏氏法和仪器法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6
2
作者 陈林 张莉滟 +1 位作者 万泽明 袁丽娜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76-378,共3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压积(PCV)对红细胞沉降率(ESR)测定的影响及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H2-A4文件参考方法、魏氏法、LDY-CX40型仪器法3种检测ESR方法的可比性。方法按照CLSI参考方法调整1名健康人PCV后检测ESR;随机选择60例门诊... 目的探讨红细胞压积(PCV)对红细胞沉降率(ESR)测定的影响及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H2-A4文件参考方法、魏氏法、LDY-CX40型仪器法3种检测ESR方法的可比性。方法按照CLSI参考方法调整1名健康人PCV后检测ESR;随机选择60例门诊和病房患者,分别采用CLSI参考方法、魏氏法与LDY-CX40型仪器法同时测定ESR。结果 PCV对ESR的影响为一倒抛物曲线:Y=611.81X2-698.12X+200.31,决定系数(r2)=0.994 5;不同检测方法间配对t检验显示P<0.01;参考方法、魏氏法、仪器法3者进行两两线性回归分析,r2均>0.976(P<0.01);魏氏法和仪器法的结果均在CLSI制定的比较参考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可接受范围内。结论 PCV对ESR的影响十分明显,应该将PCV调整在恒定的一个水平,才能获得一个更准确和更有价值的ESR结果;3种不同的检测方法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该使用不同的参考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沉降率 参考方法 魏氏法 仪器法
下载PDF
全自动红细胞沉降率分析仪Monitor-100测定结果的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田鹏鹏 魏运梅 +1 位作者 周名 田甜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946-947,949,共3页
目的评价全自动血沉仪Monitor-100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SR)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方法随机选取住院和门诊患者146例,采用自动ESR分析仪Monitor-100的30min和1h及魏氏法测定ESR,并对3种方法进行比较并进行重复性检测。结果 (1)仪器法30mi... 目的评价全自动血沉仪Monitor-100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SR)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方法随机选取住院和门诊患者146例,采用自动ESR分析仪Monitor-100的30min和1h及魏氏法测定ESR,并对3种方法进行比较并进行重复性检测。结果 (1)仪器法30min、仪器法1h、魏氏法检测ESR值分别为37.8±34.1、38.1±33.7和36.4±32.9,两两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仪器法30min、仪器法1h、魏氏法的阳性结果检出率依次为43.2%、44.5%和45.2%,未发现有统计学差异(P>0.05)。(3)仪器法30min、仪器法1h、仪器法30min与魏氏法、仪器法1h与魏氏法之间比较,Kapper值依次为0.944、0.875、0.903。(4)重复性检测CV值均较小,均在可接受范围内。结论全自动ESR分析仪Monitor-100与魏氏法相比,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均较低,且一致性、重复性极好,方便快速且安全,应在临床上大量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沉降率 魏氏法 全自动红细胞沉降率分析仪
下载PDF
Precil XC-40型全自动动态血沉测试仪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彭慧文 孙艳虹 +4 位作者 张文迎 谭坪海 陆庆红 钟威 郑丹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9期1080-1081,1083,共3页
目的比较Precil XC-40型全自动动态血沉测试仪测定结果与传统魏氏法测定结果的相关性和线性。方法分别用自动血沉仪法和传统魏氏法测定238例临床患者1h红细胞沉降率(ESR)。结果经统计学处理,238例ESR在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经检验,差异无... 目的比较Precil XC-40型全自动动态血沉测试仪测定结果与传统魏氏法测定结果的相关性和线性。方法分别用自动血沉仪法和传统魏氏法测定238例临床患者1h红细胞沉降率(ESR)。结果经统计学处理,238例ESR在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二者测定结果一致。但当ESR>15mm/h后,Precil XC-40型全自动动态血沉测试仪测定中位数高于魏氏法,而且随着测定值增加,二者之间差异越明显。结论全自动动态血沉测试仪对正常标本测定结果与魏氏法接近,而在贫血、脂血标本以及ESR明显升高的标本则应以魏氏法为金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沉降率 全自动动态血沉测试仪 魏氏法
下载PDF
全自动快速血沉仪测定血沉的方法学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龙伟清 钟武平 +1 位作者 崔颖鹏 王松子 《右江医学》 2006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评价Test1全自动快速血沉仪检测血沉的可靠性,建立用该方法测定健康成人血沉的参考值范围。方法随机抽取55例门诊患者的静脉血,分别用Test1全自动快速血沉仪、魏氏法及ICSH参考方法同时测定。结果Test1检测结果与魏氏法及ICSH参考... 目的评价Test1全自动快速血沉仪检测血沉的可靠性,建立用该方法测定健康成人血沉的参考值范围。方法随机抽取55例门诊患者的静脉血,分别用Test1全自动快速血沉仪、魏氏法及ICSH参考方法同时测定。结果Test1检测结果与魏氏法及ICSH参考方法检测结果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F=2.108,P>0.05),Test1全自动快速血沉仪与传统魏氏法相比相关性较好(r=0.874,P<0.05),与ICSH参考方法相比相关性也较好(r=0.886,P<0.05)。结论Test1全自动快速血沉仪检测快速,准确可靠,适合于临床急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沉 魏氏法 ICSH参考方法 血沉仪
下载PDF
Ves-matic 20全自动血沉仪的临床应用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严海燕 邹燕琴 +2 位作者 刘晓强 胡俊庭 房倚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31期47-48,共2页
目的 对Ves-matic 20自动血沉分析仪快速测定血沉进行临床应用评价.方法 61份标本用自动血沉分析仪和魏氏法同时测定血沉(ESR),比较这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是否有差异,了解两种检测结果的相关性以及仪器法的测定重复性.结果 魏氏法测得的... 目的 对Ves-matic 20自动血沉分析仪快速测定血沉进行临床应用评价.方法 61份标本用自动血沉分析仪和魏氏法同时测定血沉(ESR),比较这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是否有差异,了解两种检测结果的相关性以及仪器法的测定重复性.结果 魏氏法测得的值为:15例20~40 mm/h,27例1~20 mm/h,19例>40 mm/h,与自动血沉分析仪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动血沉分析仪与魏氏法相关性较好,重复性好.且具有测定时间缩短、能自动记录、批量测定的优点,适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沉 Ves-matic 20自动血沉分析仪 魏氏法
下载PDF
ESR-30型全自动动态血沉分析仪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黄燕妮 《海南医学》 CAS 2011年第10期128-129,共2页
目的通过与传统手工魏氏法比较,探讨ESR-30型全自动动态血沉分析仪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高、中、低三组血沉值各10份标本进行重复性试验,采用两法测定180例患者血沉,以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魏氏法为标准,评价全自动血沉分... 目的通过与传统手工魏氏法比较,探讨ESR-30型全自动动态血沉分析仪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高、中、低三组血沉值各10份标本进行重复性试验,采用两法测定180例患者血沉,以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魏氏法为标准,评价全自动血沉分析仪的准确性。结果重复性:1例CV为9.1%,其余29例CV均小于5%。准确性:ESR值在2~100mm/h的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SR值>100mm/h时的两法测定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沉仪法数值与魏氏法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75)。结论 ESR-30型全自动动态血沉分析仪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准确性较高,检测迅速,结果与魏氏法结果无差异,值得临床推广使用。但对于ESR>100mm/h时建议用魏氏法复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沉降率 全自动动态血沉分析仪 魏氏法
下载PDF
Monitor-20全自动红细胞沉降率检测仪应用评价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君玲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1086-1087,共2页
目的评价Monitor-20全自动红细胞沉降率检测仪(简称Monitor-20全自动血沉仪)与传统魏氏法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SR)结果的可比性。方法分别用Monitor-20全自动血沉仪和传统魏氏法同时测定50例临床标本的ESR,并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Mon... 目的评价Monitor-20全自动红细胞沉降率检测仪(简称Monitor-20全自动血沉仪)与传统魏氏法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SR)结果的可比性。方法分别用Monitor-20全自动血沉仪和传统魏氏法同时测定50例临床标本的ESR,并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Monitor-20全自动血沉仪与魏氏法所测ES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67 3,P>0.05),两者有较好的相关性(r=0.989 0,P<0.01)。结论 Monitor-20全自动血沉仪检测ESR与传统魏氏法比较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是一种检测ESR的快速、准确、可靠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沉降率 全自动血沉仪 魏氏法
下载PDF
全自动血沉压积动态分析仪偏态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车文忠 李文清 +1 位作者 姚佳佳 蔡晓峰 《青海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280-282,共3页
目的评价全自动血沉压积动态分析仪测定红细胞沉降率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采用全自动血沉压积动态分析仪红外线探测技术法和魏氏手工法对221例样本进行同步测定分析,对测定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与比较。结果全自动血沉动态分析仪... 目的评价全自动血沉压积动态分析仪测定红细胞沉降率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采用全自动血沉压积动态分析仪红外线探测技术法和魏氏手工法对221例样本进行同步测定分析,对测定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与比较。结果全自动血沉动态分析仪仪器重复性检测,CV值均小于10%,重复性好,精密度符合卫生部临检中心要求。全自动血沉压积动态分析仪所测结果与魏氏手工法的结果在正常范围之内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测得的血沉结果在60 mm/h以上时,与魏氏手工法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检测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后,全自动血沉压积动态分析仪测定正常值范围之内的标本结果,与手工法比对结果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显示其在血沉正常值范围的测定可靠性高。测定结果在60 mm/h以上时,测定结果偏高,需以魏氏手工法校正。提示,临床在使用新的全自动血沉压积动态分析仪时,需做偏态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沉降率 全自动血沉压积动态分析仪 魏氏法 偏态
下载PDF
全自动红细胞沉降率仪TEST1与魏氏法红细胞沉降率结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英杰 邵磊 《基层医学论坛》 2014年第19期2527-2528,共2页
目的对全自动红细胞沉降率仪TEST1与魏氏法检测红细胞沉降率的结果进行比较,探讨全自动红细胞沉降率仪的临床应用。方法评价全自动红细胞沉降率仪TEST1的精密度。比较全自动红细胞沉降率仪器法和传统魏氏法对500例临床血液标本同步进行... 目的对全自动红细胞沉降率仪TEST1与魏氏法检测红细胞沉降率的结果进行比较,探讨全自动红细胞沉降率仪的临床应用。方法评价全自动红细胞沉降率仪TEST1的精密度。比较全自动红细胞沉降率仪器法和传统魏氏法对500例临床血液标本同步进行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SR)的结果。结果全自动红细胞沉降率仪TEST1具有较好的精密度,中值样本和高值样本的变异系数(CV)<5.0%。两种方法测定ESR结果升高有237例,都正常263例,两法符合率为100%。但分析升高样本时,发现魏氏法沉降率超过90 mm/1h的有20例,而全自动红细胞沉降率仪超过90 mm/1h只有2例。结论全自动红细胞沉降率仪TEST1和魏氏法测定ESR正常和升高的结果符合率为100%,但在ESR超过90 mm/1h时,两者结果有差异,造成此差异的原因可能与两种红细胞沉降率测定方法原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沉降率 魏氏法 TEST1红细胞沉降率仪 对比
下载PDF
两种血沉测定方法的比对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严家来 梅振海 《新余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120-122,共3页
目的:了解魏氏法和自动血沉仪法测定血沉比对的符合情况。方法:在2015年4月16日至11月9日血沉测定中,随机选择1~40 mm/h 40例,41~80 mm/h 40例,81~156mm/h 40例,共120例,先进行自动血沉仪法测定后,立即再进行魏氏法测定。结果:两种方法... 目的:了解魏氏法和自动血沉仪法测定血沉比对的符合情况。方法:在2015年4月16日至11月9日血沉测定中,随机选择1~40 mm/h 40例,41~80 mm/h 40例,81~156mm/h 40例,共120例,先进行自动血沉仪法测定后,立即再进行魏氏法测定。结果:两种方法血沉测定直线回归方程:1~40 mm/h为y=1.173,x-0.86,r=0.9946;41~80mm/h为y=1.157,x-2.00,r=0.9935;81~156 mm/h为y=1.293,x-14.11,r=0.9946。在1~30 mm/h两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于30 mm/h两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动血沉仪测定法和魏氏法总体相关性较好,但是两种方法的差异随着血沉的增高越来越大,在自动血沉仪法完全代替魏氏法后,需要及时向临床医生及患者作出解释,以免引起医患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沉测定 魏氏法 自动血沉仪法 比对分析
下载PDF
VISION-B自动血沉仪和魏氏法测定红细胞沉降率结果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嘉峰 王建伟 赖希希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2017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验证VISION-B自动血沉仪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 rate,ESR)的重复性、准确性,以及比较其检测结果与魏氏法结果的相关性,以评价VISION-B自动血沉仪是否适合临床应用。方法以魏氏法测定的ESR结果为标准,选取检测结果... 目的验证VISION-B自动血沉仪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 rate,ESR)的重复性、准确性,以及比较其检测结果与魏氏法结果的相关性,以评价VISION-B自动血沉仪是否适合临床应用。方法以魏氏法测定的ESR结果为标准,选取检测结果从低到高的5份标本,在VISION-B自动血沉仪上分别重复检测4次,分析其重复性。收集门诊与住院患者218份标本,每份标本分别采用魏氏法和VISION-B自动血沉仪检测其ESR,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VISION-B自动血沉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该方法与魏氏法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VISION-B自动血沉仪检测ESR结果重复性较好(CV<10%);自动血沉仪检测结果与魏氏法结果相关性较好(r=0.971);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中魏氏法均值高于自动血沉仪法。结论 VISION-B自动血沉仪法操作简便安全、检测时间短、无需其他耗材、无需转移标本,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然而由于VISION-B自动血沉仪检测结果较魏氏法低,在使用该仪器检测ESR时需建立新的参考范围,并在检验报告单上注明检验方法和参考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沉降率 血沉仪 魏氏法
下载PDF
一次性真空血沉管法检测红细胞沉降率的应用
13
作者 林云 郭晓梅 +1 位作者 汪先桃 施雄飞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0年第13期997-999,共3页
目的评价真空血沉管法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的可靠性,回顾7年一次性真空血沉管法检测ESR结果,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80例(ESR 0~20 mm/h 70例,20~50 mm/h 60例,50~170 mm/h 50例)抗凝血标本用魏氏法(Westergren)和一次性真空血沉... 目的评价真空血沉管法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的可靠性,回顾7年一次性真空血沉管法检测ESR结果,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80例(ESR 0~20 mm/h 70例,20~50 mm/h 60例,50~170 mm/h 50例)抗凝血标本用魏氏法(Westergren)和一次性真空血沉管法进行ESR测定,进行统计学分析;对2002年2月至2009年4月7 452例患者ESR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三组一次性真空血沉管法与魏氏法结果经统计学处理P>0.05,说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比较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98235);对病例的回顾分析表明不同疾病ESR结果有不同程度变化。ESR≥100 mm/h的870病例中,恶性肿瘤276例(31.72%),风湿性疾病114例(13.10%),感染性疾病366例(42.07%),肾脏病84例(9.66%),其它30例(3.45%)。结论一次性真空血沉管法检测红细胞沉降率结果可靠,检测结果对疾病的诊断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沉降率 一次性真空管法 魏氏法 疾病诊断
下载PDF
Vision-C全自动血沉仪性能验证评价
14
作者 叶青 沈素晶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A01期105-108,共4页
目的 评价Vision-C全自动血沉仪的检测性能。方法 采用第三方质控品检测仪器精密度;随机选取本院就诊患者标本共100例,以传统魏氏法为参考方法进行比对,分析仪器法的准确性;对同一仪器不同分析通道、标本量差异及阻挡透光性等因素进行... 目的 评价Vision-C全自动血沉仪的检测性能。方法 采用第三方质控品检测仪器精密度;随机选取本院就诊患者标本共100例,以传统魏氏法为参考方法进行比对,分析仪器法的准确性;对同一仪器不同分析通道、标本量差异及阻挡透光性等因素进行了干扰检测,对仪器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仪器的精密度为2.8%;与魏氏法比较,两法ESR测定结果相关性良好(r=0.982 7),当仪器法测定结果在0~140 mm/h时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通道差异高值差异为9、CV%=3.5%,中值差异为6、CV%=4.4%,低值差异为3、CV%=8.2%;对标本量在1 mL的结果差异均值为33.2%,贴上条形码后的结果差异均值为10.9%。结论 Vision-C全自动血沉仪检测成本低、操作简便、检测快速、与魏氏法结果有很好的相关性,但对标本量不足及透光性方面抗干扰能力较弱,适用于临床日常检测,须建立分析前操作流程及进行严格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沉降率 全自动血沉仪 westergren
下载PDF
ESR-30自动血沉仪与魏氏法红细胞沉降率测定结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德东 罗盾华 陆享莺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4年第5期50-51,共2页
目的:评价ESR-30全自动血沉仪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方法:我院136例门诊、体检和住院患者,分别应用ESR-30全自动血沉仪和魏氏法同时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SR),并将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两法ESR测定结果相关性良好(r=0.992),当... 目的:评价ESR-30全自动血沉仪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方法:我院136例门诊、体检和住院患者,分别应用ESR-30全自动血沉仪和魏氏法同时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SR),并将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两法ESR测定结果相关性良好(r=0.992),当仪器法测定结果在0~80mm/h 时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SR>80mm/h 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R-30自动血沉仪操作简便、检测速度快、结果准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但对于ESR>80 mm/h时建议用魏氏法复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沉降率 自动血沉仪 魏氏法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
下载PDF
Precil XC-20型自动血沉仪的应用评价与血沉测定的方法进展
16
作者 郑文芝 温晓艳 +2 位作者 李立宏 吴建岭 赵海春 《张家口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1-3,共3页
目的 :比较PrecilXC - 2 0型自动血沉仪测定结果与传统魏氏法的相关性和线性。方法 :分别用自动血沉仪法和传统魏氏法测定 5 0例临床病人 1h血沉。结果 :经统计学处理 ,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相关系数 0 .84 ,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 ,二者测... 目的 :比较PrecilXC - 2 0型自动血沉仪测定结果与传统魏氏法的相关性和线性。方法 :分别用自动血沉仪法和传统魏氏法测定 5 0例临床病人 1h血沉。结果 :经统计学处理 ,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相关系数 0 .84 ,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 ,二者测定结果一致 ,但当血沉 >10mm/h后 ,手工法测定均值高于仪器法 ,P <0 .0 1,而且随着测定值增加 ,二者之间差异越明显。结论 :自动血沉仪法对正常标本测定结果与手工法接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cilXC-20型自动血沉仪 血沉测定 westergren 血沉管
下载PDF
TEST1自动血沉仪的应用评估以及上海地区健康人群红细胞沉降率参考区间的建立 被引量:7
17
作者 徐黎明 王志成 蔡枫 《检验医学》 CAS 2017年第3期202-207,共6页
目的评价TEST1自动血沉仪(简称TEST1血沉仪)的主要性能指标,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同时建立上海地区健康人群红细胞沉降率(ESR)的参考区间。方法评价TEST1血沉仪的重复性和稳定性,比较TEST1血沉仪和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的West... 目的评价TEST1自动血沉仪(简称TEST1血沉仪)的主要性能指标,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同时建立上海地区健康人群红细胞沉降率(ESR)的参考区间。方法评价TEST1血沉仪的重复性和稳定性,比较TEST1血沉仪和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的Westergren法(标准方法)检测ESR的结果差异。34份EDTA-K2抗凝血标本采用TEST1血沉仪法和标准方法进行检测,同时评价TEST1血沉仪法的批内重复性和稳定性,并建立上海地区20~81岁成年人ESR的参考区间。结果 TEST1血沉仪法的准确性、重复性和稳定性比标准方法好。健康女性的ESR值比健康男性更高,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结论 TEST1血沉仪具有安全、简便、快速以及标本处理的一致性等特点。TEST1血沉仪法参考区间的建立对检测大样本量的临床实验室较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沉降率 westergren 参考方法 TEST1自动血沉仪 参考区间
下载PDF
电脑动态血沉仪(XCY-11)临床使用初探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兰 夏曙华 刘民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5年第4期151-153,共3页
目的观察电脑动态血沉仪(XCY11)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电脑动态血沉仪(XCY11)测定法和魏氏血沉法同时对正常对照组60例、疾病组65例进行测定。结果两组红细胞沉降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值0.9635)。通过电脑动态血沉仪所绘制的... 目的观察电脑动态血沉仪(XCY11)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电脑动态血沉仪(XCY11)测定法和魏氏血沉法同时对正常对照组60例、疾病组65例进行测定。结果两组红细胞沉降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值0.9635)。通过电脑动态血沉仪所绘制的曲线图型分析,将曲线分为速降型、缓降型、阶梯型、未沉降型,速降型又可分为前期速降型、后期速降型。正常人曲线以阶梯型为主,男性阶梯型为90%,女性为60%,但女性曲线尚有37%为缓降型。在所测疾病中,活动性结核、肺部炎症以速降型曲线最多见,少数为后期速降型。活动性风湿、溃疡病、静止期结核多为缓降型曲线。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曲线以后期速降型稍多。多发性骨髓瘤为前期速降型。结论血沉曲线结合临床表现对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均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沉 魏氏法 动态血沉曲线 动态血沉仪 电脑 临床使用 活动性结核 血沉曲线 系统性红斑狼疮 红细胞沉降
下载PDF
ALIFAX TEST1血沉仪性能评价及桂北地区健康人群血沉参考区间的探索 被引量:2
19
作者 容桂红 秦韬 +2 位作者 陈国栋 秦辛玲 金贺 《中国医疗设备》 2022年第6期141-144,共4页
目的评价ALIFAX TEST1血沉仪的性能,探索桂北地区健康人群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的参考区间。方法采用准确性、重复性和稳定性3个指标来评价TEST1血沉仪的性能;检测1719名健康人群的EDTA-K2抗凝血,按年龄和... 目的评价ALIFAX TEST1血沉仪的性能,探索桂北地区健康人群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的参考区间。方法采用准确性、重复性和稳定性3个指标来评价TEST1血沉仪的性能;检测1719名健康人群的EDTA-K2抗凝血,按年龄和性别分组来统计、建立ESR参考区间。结果TEST1血沉仪的准确性、重复性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均小于10%,与采集后立即检测(0 h)的样本相比,ESR水平在室温下4 h内结果保持稳定(P=0.022);ESR整体水平女性高于男性,并具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最终的ESR的参考区间,男性:21~30岁为0~24.25mm/h,31~50岁为0~31.00mm/h,51~60岁为0~33.55mm/h,60岁以上为0~37.00mm/h;女性:21~30岁为0~33mm/h,31~60岁为0~37.35 mm/h,60岁以上为0~41.20 mm/h。结论ALIFAX TEST1血沉仪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均表现良好,标本应在采集后4 h内完成检测。桂北地区健康人群ESR水平与其他地区已发表数据略有不同,建立本地区人群参考区间具有临床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沉 参考区间 魏氏法 ALIFAX TEST1 准确性 变异系数
下载PDF
快速血沉检测法在骨科诊断中的应用
20
作者 唐红 姚锁良 董昭强 《实用医技杂志》 2007年第11期1410-1411,共2页
目的:对DRAGONMED-2010全自动血沉仪和手工魏氏法测定血沉,进行方法学评价,及快速血沉仪法在骨科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骨科门诊患者170例,分别应用DRAGONMED-2010自动血沉仪及魏氏法同时检测血沉(ESR)。按魏氏法结果分组,A组0mm/... 目的:对DRAGONMED-2010全自动血沉仪和手工魏氏法测定血沉,进行方法学评价,及快速血沉仪法在骨科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骨科门诊患者170例,分别应用DRAGONMED-2010自动血沉仪及魏氏法同时检测血沉(ESR)。按魏氏法结果分组,A组0mm/h≤ESR<10mm/h、B组10mm/h≤ESR<20mm/h、C组20mm/h≤ESR<30mm/h、D组30mm/h≤ESR<40mm/h、E组40mm/h≤ESR<50mm/h、F组ESR≥50mm/h,比较这两种方法测定血沉的相关性及结果差异。结果:DRAGONMED-2010全自动测定结果与魏氏法比较,A组、B组、C组、D组、E组、F组t值分别为0.96、1.12、1.63、1.72、1.39、2.57,R值分别为0.687、0.637、0.884、0.823、0.797、0.189;P值分别为>0.05、>0.05、>0.05、>0.05、>0.05、<0.05。A组、B组、C组、D组、E组差异无显著性;F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当ESR<50mm/h时,自动血沉仪检测血沉快速、准确、可靠;而ESR≥50mm/h时,必须应用魏氏法复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血沉仪 魏氏法 血沉测定 骨科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