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尔金山西段巴什库尔干群斜长角闪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覃小锋 夏斌 +5 位作者 李江 陆济璞 许华 周府生 胡贵昂 李乾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227-233,共7页
长城系巴什库尔干群斜长角闪岩主要分布于阿尔金构造带西段北缘,一般呈似层状、透镜体状夹于云母石英片岩、变粒岩、石英岩、黑云二长片麻岩、大理岩等中。通过岩石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斜长角闪岩的原... 长城系巴什库尔干群斜长角闪岩主要分布于阿尔金构造带西段北缘,一般呈似层状、透镜体状夹于云母石英片岩、变粒岩、石英岩、黑云二长片麻岩、大理岩等中。通过岩石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斜长角闪岩的原岩为中-基性火山岩类,并形成于两种构造环境:一种斜长角闪岩的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显示出LREE明显富集,具有类似大陆(板内)裂谷火山岩特有的稀土元素组成特征;另一种斜长角闪岩的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呈略富集(近平坦)型,与洋中脊玄武岩类非常相似。表明在长城纪时期,阿尔金构造带西段北缘主要处于板内大陆裂谷环境,随着大陆裂谷的进一步扩张,局部地区已形成初始洋盆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长角闪岩 巴什库尔干群 地球化学 阿尔金山西段
下载PDF
阿尔金断裂走滑位移的确定——来自阿尔金山东段构造成矿带的新证据 被引量:40
2
作者 陈柏林 崔玲玲 +5 位作者 白彦飞 王世新 陈正乐 李学智 祁万修 刘荣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387-3396,共10页
阿尔金断裂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大走滑断裂之一,呈北东东向延绵近1500km,以其强烈的贯穿性、巨大的规模、强烈的活动性和巨大的位移量为特征。但是对于其左行位移量一直存在比较大的争议,一些学者认为300~500km,而另外一些学者认为700~80... 阿尔金断裂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大走滑断裂之一,呈北东东向延绵近1500km,以其强烈的贯穿性、巨大的规模、强烈的活动性和巨大的位移量为特征。但是对于其左行位移量一直存在比较大的争议,一些学者认为300~500km,而另外一些学者认为700~800km,甚至900~1000km。最近十余年的找矿进展显示出阿尔金山东段是一条重要的铁铜金铅锌多金属成矿带,其矿床成因类型、不同矿种组合关系及其反映的成矿作用条件与北祁连山西段非常相似,可以认为阿尔金山东段成矿带是北祁连山西段成矿带的西延部分,即阿尔金山东段成矿带是北祁连山西段成矿带被阿尔金断裂左行走滑断错的部分。因此,依据阿尔金山东段成矿带与祁连山西段成矿带的可比性,将此作为标志物,作者认为阿尔金断裂左行走滑总位移量为400k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行走滑位移量 阿尔金断裂 成矿带 阿尔金山东段 北祁连山西段
下载PDF
北祁连山西段巴个峡-黑大坂一带几个花岗闪长岩体的侵入时代讨论—─兼论古阿尔金断裂活动时间 被引量:12
3
作者 宋忠宝 任有祥 +1 位作者 李智佩 杨建国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5-208,共4页
北祁连山西段巴个峡 黑大坂一带分布一套花岗闪长岩 ,前人未做同位素年龄测定 ,根据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确定为华力西晚期 ;笔者根据单颗粒锆石U Pb年龄测定确定了这套岩石的侵入年龄为 4 81.6± 3.3Ma,为加里东晚期。应属早中奥陶... 北祁连山西段巴个峡 黑大坂一带分布一套花岗闪长岩 ,前人未做同位素年龄测定 ,根据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确定为华力西晚期 ;笔者根据单颗粒锆石U Pb年龄测定确定了这套岩石的侵入年龄为 4 81.6± 3.3Ma,为加里东晚期。应属早中奥陶世 ,并对其进行了讨论 ;进而指出阿尔金断裂的形成时代可能大于 4 81.6± 3.3Ma,且进行了论证。其地质意义有两点 :①阿尔金断裂带可能穿入敦煌地块 北山杂岩中 ,但为后期近Ew向推覆构造所“掩盖” ,侵入活动是一重要证据 ;②区域加里东期岩浆活动应为一期重要的岩浆 热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祁连山 花岗闪长岩 成岩时代 阿尔金断裂 活动时间
下载PDF
阿尔金山西部区域化探数据处理方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芦西战 何鹏 刘晓 《矿产勘查》 2020年第5期1009-1015,共7页
分别采用常规统计法(对数)、EDA法和分形法(含量-频数法和含量-面积法)对阿尔金山西部地区水系沉积物As元素数据进行处理。不同方法所得结果相差较大,其中含量-面积法最大,常规统计法(对数)和EDA法次之,含量-频数法最小。通过对比异常... 分别采用常规统计法(对数)、EDA法和分形法(含量-频数法和含量-面积法)对阿尔金山西部地区水系沉积物As元素数据进行处理。不同方法所得结果相差较大,其中含量-面积法最大,常规统计法(对数)和EDA法次之,含量-频数法最小。通过对比异常圈定结果及与矿点对比情况认为,常规统计法(对数)确定的异常下限更适合本研究区,其它方法造成异常面积过大或过小,会给异常查证带来困难。因此,在实际工作计算异常下限之前要充分分析其原始数据分布规律,考虑其地球化学数据的分布模式,其次要与实际地质情况相结合,选择较适宜的异常下限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化探 As元素 数据处理 常规统计法 EDA法 分形法 阿尔金山西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