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冈第20窟主尊佛左眼珠研究
1
作者 张海蛟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80,共6页
云冈石窟第20窟主尊佛左眼珠存在内外两重,均为镶嵌式,其本体虽小,实牵涉颇广。本文从第20窟主尊现存外重大眼珠与石雕本体及内外重眼珠之间的打破关系着手,认为石雕本体与两重佛眼珠均存在时代差异,对其可能形制和安装工艺进行了探讨... 云冈石窟第20窟主尊佛左眼珠存在内外两重,均为镶嵌式,其本体虽小,实牵涉颇广。本文从第20窟主尊现存外重大眼珠与石雕本体及内外重眼珠之间的打破关系着手,认为石雕本体与两重佛眼珠均存在时代差异,对其可能形制和安装工艺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和相关洞窟的情况,进一步研究认为第20窟主尊左眼外重眼珠为辽代,辽末的战乱与动荡导致其遭受破坏,内重眼珠为金代补配。第20窟主尊佛眼珠形制的变化直观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宗教造像理念、审美、工艺和材料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冈石窟 20窟主尊 佛眼珠
下载PDF
20世纪上半叶敦煌西千佛洞考察史述评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婕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6-146,共11页
关于敦煌西千佛洞的学术史,之前学界受已知材料所限而很少关注探讨。本文通过对20世纪上半叶西千佛洞考察史进行整理回顾,分析关于此地史地交通、石窟结构、风格断代和内容题记等的原始考察记录,在此基础上,尝试进一步复原西千佛洞的石... 关于敦煌西千佛洞的学术史,之前学界受已知材料所限而很少关注探讨。本文通过对20世纪上半叶西千佛洞考察史进行整理回顾,分析关于此地史地交通、石窟结构、风格断代和内容题记等的原始考察记录,在此基础上,尝试进一步复原西千佛洞的石窟原貌,也对西千佛洞的未来研究提出新的线索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西千佛洞 石窟考察史
下载PDF
黑水城与东千佛洞石窟同类佛教造像题材浅析艺术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小刚 郭俊叶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68,F0002,F0003,共10页
黑水城所出艺术品与东千佛洞石窟壁画及塑像是西夏佛教艺术的两处重要遗存。这两处有不少相同题材及形式的造像作品,反映出两者之间的亲缘关系。
关键词 西夏艺术 黑水城 东千佛洞 石窟 瑞像
下载PDF
敦煌西千佛洞未编号洞窟清理简报
4
作者 王建军 张小刚 刘永增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9-35,共7页
2013年7月,为配合敦煌西千佛洞崖体抢险加固工程,敦煌研究院考古所对西千佛洞未编号的洞窟进行彻底清理发掘,共清理未编号的洞窟42个。石窟因近代有过使用,部分改变了石窟的形制,出土遗物也很少。此次清理清楚了石窟数量,弄清了石窟的... 2013年7月,为配合敦煌西千佛洞崖体抢险加固工程,敦煌研究院考古所对西千佛洞未编号的洞窟进行彻底清理发掘,共清理未编号的洞窟42个。石窟因近代有过使用,部分改变了石窟的形制,出土遗物也很少。此次清理清楚了石窟数量,弄清了石窟的形制和性质,为石窟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千佛 洞窟 简报
下载PDF
西夏壁画中的藏密因子——以瓜州东千佛洞第2窟壁画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卯芳 《民族艺林》 2020年第2期132-139,共8页
西夏石窟壁画最为突出的特点是汉藏结合,尤其在西夏中晚期,藏传佛教绘画在石窟壁画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与比重,具有不同于汉传佛教的艺术表现形式。甘肃瓜州东千佛洞石窟群这一特征表现就最为集中,其中第2窟藏传佛教风格壁画保存完整,在... 西夏石窟壁画最为突出的特点是汉藏结合,尤其在西夏中晚期,藏传佛教绘画在石窟壁画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与比重,具有不同于汉传佛教的艺术表现形式。甘肃瓜州东千佛洞石窟群这一特征表现就最为集中,其中第2窟藏传佛教风格壁画保存完整,在同时期石窟艺术中极具特色。本文拟以东千佛洞第2窟藏传佛教壁画为例,探讨藏密因子在西夏佛教壁画中的体现与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壁画 藏密 东千佛洞第2窟
下载PDF
瓜州东千佛洞第5窟佛台遗迹考古清理简报
6
作者 邓虎斌 方喜涛 +3 位作者 张小刚 杨韬 谢延明 马耀祖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3-31,共9页
东千佛洞是敦煌石窟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保存了西夏时期重要的佛教遗存。2018年7月,为配合抢救性壁画保护修复的工作,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对东千佛洞第5窟佛台遗迹进行了清理,基本弄清了佛台的形制和结构,出土了一些塑像残块、壁画... 东千佛洞是敦煌石窟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保存了西夏时期重要的佛教遗存。2018年7月,为配合抢救性壁画保护修复的工作,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对东千佛洞第5窟佛台遗迹进行了清理,基本弄清了佛台的形制和结构,出土了一些塑像残块、壁画残片及其他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千佛洞 第5窟 敦煌石窟 西夏
下载PDF
未竟的示寂:敦煌西千佛洞第8窟涅槃图新探 被引量:2
7
作者 樊雪崧 殷博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4-42,共9页
敦煌西千佛洞第8窟涅槃图是敦煌石窟北朝时期仅存的两例涅槃图之一。本文分析了图中几个主要画面元素,包含此前未被分析的人物形象:梵摩那比丘和最后出家弟子须跋。对于图中站立于佛前的红衣老者,本文认为应并非学者此前所推测的医生耆... 敦煌西千佛洞第8窟涅槃图是敦煌石窟北朝时期仅存的两例涅槃图之一。本文分析了图中几个主要画面元素,包含此前未被分析的人物形象:梵摩那比丘和最后出家弟子须跋。对于图中站立于佛前的红衣老者,本文认为应并非学者此前所推测的医生耆婆,可以将其解读为最后皈依佛并以布匹供养佛的在家弟子福贵。西千佛洞第8窟涅槃图在图像上多有不同寻常之处,显示出明显的早期属性,应受到以《长阿含经·游行经》为主的阿含系涅槃经典的影响。在继承西域传统的同时,此图也呈现较强的本土创新力,是东西方文化在敦煌融合与创新的珍贵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西千佛洞 敦煌石窟 北周佛教 涅槃图 部派思想
下载PDF
昙曜五窟佛像发式的“云冈模式”及其影响
8
作者 王楚昀 常晓君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49-56,共8页
昙曜五窟作为跨文化时代背景下开凿的中国早期佛教石窟,其艺术风格受鲜卑游牧文化、河西文化、中原汉族文化、西域犍陀罗文化的综合影响。昙曜五窟佛教造像之发型样式主要可分为水波纹发、磨光肉髻及丝发三类,是为中国早期官造佛像发式... 昙曜五窟作为跨文化时代背景下开凿的中国早期佛教石窟,其艺术风格受鲜卑游牧文化、河西文化、中原汉族文化、西域犍陀罗文化的综合影响。昙曜五窟佛教造像之发型样式主要可分为水波纹发、磨光肉髻及丝发三类,是为中国早期官造佛像发式的基本形态。佛像发型样式的“云冈模式”之成形与发展,对诸如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等中国古代各地石窟佛教造像的发型样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昙曜五窟 云冈石窟 佛像发型 云冈模式 丝绸之路
下载PDF
云冈20窟佛坐像对太和期单尊佛像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金申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6-70,共5页
云冈20窟佛像的图样来源属于犍陀罗-凉州系统佛像,其坐像的衣纹形式在昙曜五窟中别具一格。至云冈第2期即太和时期,以20窟佛坐像为范本的石窟佛像和单尊铜石佛像盛行一时,确立了太和时期独具特色的佛像形式。
关键词 云冈20窟佛像 昙曜五窟佛像 太和期
原文传递
云冈石窟第20窟西立佛表面色彩调查与保护研究
10
作者 董凯 《云冈研究》 2023年第4期91-96,共6页
云冈石窟第20窟窟前立壁推断在北魏时期洞窟开凿后崩塌,导致三世佛格局中的西立佛受到破坏。1992年窟前考古发掘中,发现了此批崩塌遗物。由于长期掩埋地下,部分颜色得以保存,这为研究云冈石窟北魏时期不同部位的颜色分类,颜料成分,早晚... 云冈石窟第20窟窟前立壁推断在北魏时期洞窟开凿后崩塌,导致三世佛格局中的西立佛受到破坏。1992年窟前考古发掘中,发现了此批崩塌遗物。由于长期掩埋地下,部分颜色得以保存,这为研究云冈石窟北魏时期不同部位的颜色分类,颜料成分,早晚期颜色运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之后的相关研究提供珍贵历史信息。同时为了更好地长久保护颜料层,需进行相关保护修复实验,为今后的修复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冈石窟 20窟西立佛 石雕残块 色彩分析 颜料层
原文传递
北魏平城佛教艺术与后秦长安的关系 被引量:4
11
作者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24,108,共22页
云冈石窟的第一期工程昙曜五窟,属北魏前五位帝王的功德窟。北魏统治者能聚集如此财力与智慧来营造这项巨制,是与其在北方兼并战争中所获得的人力、物力、财力分不开的,其中来自原后秦首都长安地区的工匠与佛教神祇人员应当引起我们的... 云冈石窟的第一期工程昙曜五窟,属北魏前五位帝王的功德窟。北魏统治者能聚集如此财力与智慧来营造这项巨制,是与其在北方兼并战争中所获得的人力、物力、财力分不开的,其中来自原后秦首都长安地区的工匠与佛教神祇人员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十六国后期的后秦长安是北方的政治与佛教中心,其佛教来自西域,主要继承发展着西域大乘佛教因素。在甘肃永靖炳灵寺169窟发现的大乘佛教题材的西秦国塑像与壁画,可看作是后秦长安影响的结果。昙曜五窟的开凿,主要继承着太武帝毁佛前的北魏佛教传统,包括来自后秦长安的佛教传统,可从昙曜五窟造像和大同新发现的北魏石椁板上的佛画与炳灵寺169窟西秦塑像、壁画的相似性了解到。这种相似性体现了北魏对后秦长安佛教的继承,从而影响到了昙曜五窟的造像内容与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平城 云冈石窟 西秦 炳灵寺169窟 后秦长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