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中盆地新石器时期水沟遗址人类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适宜性研究
1
作者 张俊辉 周雄辉 +9 位作者 辛怡华 王颢 吴博闻 刘鑫 关运玖 张健 王亚欣 张翀 刘滨 康秀丽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69-1079,共11页
本研究通过对关中盆地西部新石器时期水沟遗址人类活动的灰坑、文化层、房址、陶窑和陶器等遗迹、遗物做了详细的梳理分析,理解区域古人类活动的特征,系统地开展水沟文化层剖面环境磁学和AMS14C年代学研究,恢复该区全新世以来气候变化... 本研究通过对关中盆地西部新石器时期水沟遗址人类活动的灰坑、文化层、房址、陶窑和陶器等遗迹、遗物做了详细的梳理分析,理解区域古人类活动的特征,系统地开展水沟文化层剖面环境磁学和AMS14C年代学研究,恢复该区全新世以来气候变化和古人类活动历史,结果表明:水沟新石器时期古人类活动时间为全新世中期5 530~4 300 a B.P.的气候适宜期,其文化发展处在寒冷干燥向温暖湿润转换的过渡阶段。在GIS空间分析技术支持下提取影响水沟遗迹分布的海拔、坡度、坡向和距水源距离因子,构建指数模型,分析新石器时期水沟遗址古人类活动的自然地理环境适宜性分布规律,主要集中在海拔900~960 m,坡度小于6°,坡向朝南,距水源距离小于200 m的自然环境条件优越的区域,并进一步探讨了古人类活动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的过程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盆地西部 新石器时期 水沟遗址 环境适宜性 人地关系
下载PDF
关中盆地西部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磁性变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俊辉 康秀丽 +5 位作者 关运玖 贾佳 王亚欣 周雄辉 刘滨 夏敦胜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0-124,共15页
黄土沉积物是研究古气候环境变化的良好载体,由于不同区域气候环境变化差异显著,导致黄土-古土壤剖面的磁性变化机制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对不同区域的典型黄土-古土壤剖面磁学特性及变化机制展开深入研究.选取关中盆地西部全新世黄土-... 黄土沉积物是研究古气候环境变化的良好载体,由于不同区域气候环境变化差异显著,导致黄土-古土壤剖面的磁性变化机制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对不同区域的典型黄土-古土壤剖面磁学特性及变化机制展开深入研究.选取关中盆地西部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HSS)进行详细系统的环境磁学分析.结果表明,黄土-古土壤剖面中主要磁性矿物为磁铁矿和磁赤铁矿,以及赤铁矿和顺磁性矿物;磁性颗粒多为假单畴(PSD),并且存在超顺磁(SP)和粗单畴(SD)颗粒.剖面古土壤层(53-89 cm, S_(01))出现异常,具体表现为低频质量磁化率(χ_(lf))与饱和等温剩磁(SIRM)在S_(01)层相关性不明显;硬剩磁(HIRM)和S-ratio比值结果表明,S_(01)层低矫顽力亚铁磁性矿物含量增加,高矫顽力不完全反铁磁性矿物(赤铁矿)绝对含量也在增加;频率磁化率百分数(χ_(fd)%)变化范围为10%-12%,SP颗粒含量较高,但是磁化率和硬剩磁等参数表明S_(01)沉积层既有成壤作用生成的细颗粒磁性矿物又同时含有粗颗粒的存在,这与其他研究区古土壤层主要受成壤作用形成的SP颗粒完全不同,进一步分析表明S_(01)层的形成时期为5800-3100 a B.P,气候以冷干为主,风力作用增强,带来较多的粗颗粒磁性矿物.综合表明关中盆地西部黄土-古土壤剖面磁性增强是成壤作用的结果,但是在S_(01)层受成壤与风成作用共同影响,其次交叉小波分析也做了很好的证实,所以沉积物的磁性变化机制在不同区域以及不同时期的气候环境条件下形成具有复杂性,需要深入的研究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盆地西部 全新世 黄土-古土壤 磁性变化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