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Eastward Spread of Western Learning and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t Philosophy
1
作者 汪信砚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3年第3期5-19,共15页
The spread of Western learning to the East objectively promoted the dissemination of Marxist philosophy, forming an important historical precondition for its Sinicization. Moreover, it triggered a great transformation... The spread of Western learning to the East objectively promoted the dissemination of Marxist philosophy, forming an important historical precondition for its Sinicization. Moreover, it triggered a great transformation i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hilosophy and facilitated its transition from an ancient to an early modem tradition, thereby establishing through Sinicization a link between Marxist philosophy, which originated in the Western philosophical tradition, and the Chinese tradition of philosophy, and rendering Marxist philosophy Chinese. This offered the possibility that Sinicized Marxist philosophy would play a positive guiding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philosophy. Therefore, we may say that without the spread of Western learning to the East, there would be no Sinicization of Marxist philosophy; and without in-depth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astward spread of Western learning and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t philosophy, we would have no real understanding of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t philosophy. However, the close links between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t philosophy and the spread of Western learning do not indicate that the former is part of the history of latter.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t philosophy does not itself belong to the category of the spread of Western learning to the East. This is because Marxist philosophy is essentially different from all other forms of what is commonly known as Western learning, and its Sinicization differs from the Eastward spread of Western learning in terms of its goals, social nature, results and effects on socie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read of western learning to the east Marxist philosophy Sinicization ofMarxist philosophy
原文传递
革故鼎新:中国哲学转型期脉络
2
作者 宋志明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40-46,共7页
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的广泛传入,使中国哲学发生了显著变化,涌起三次浪潮。第一次叫作“西情东渐”,发生在鸦片战争时期。第二次叫作“西技东渐”,发生在洋务运动时期。第三次才叫作“西学东渐”,发生在戊戌变法前后。西方哲学在此过程... 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的广泛传入,使中国哲学发生了显著变化,涌起三次浪潮。第一次叫作“西情东渐”,发生在鸦片战争时期。第二次叫作“西技东渐”,发生在洋务运动时期。第三次才叫作“西学东渐”,发生在戊戌变法前后。西方哲学在此过程中传入中国,中国近代哲学没有照着西方哲学讲,而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作了创造性的诠释,促使中国哲学发生第二次变革。中国现代哲学发生第三次变革,实现由自发哲学转向自觉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 西学东渐 学科自觉 资源扩大
下载PDF
从《三衢治验录》探析王一仁的学术特点
3
作者 董妍妍 姚祥 张可敬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3期80-83,共4页
《三衢治验录》为民国新安医家王一仁所著,刊于1932年,是王氏在浙江衢州应诊两年半期间,治疗喘厥、经闭胞寒喘吼、温邪入营、疔毒、血崩等29种病证的医疗记录。该书体现了王氏治疗疾病时遣方用药的特点,其擅于内外合治,以保证治疗效果;... 《三衢治验录》为民国新安医家王一仁所著,刊于1932年,是王氏在浙江衢州应诊两年半期间,治疗喘厥、经闭胞寒喘吼、温邪入营、疔毒、血崩等29种病证的医疗记录。该书体现了王氏治疗疾病时遣方用药的特点,其擅于内外合治,以保证治疗效果;学崇仲景,活用经方开展辨治;善抓主症,书中载有多个同病异治案例;循因探机,用药精当达证;将息有法,重视病后调护;主张中西汇通,以西医知识阐释病理,有力推动了民国时期中医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一仁 新安医家 学术特点 西学东渐
下载PDF
晚近经世思潮下俞樾评墨、疏墨谫论
4
作者 徐宏勤 《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 2024年第1期32-40,共9页
在近代墨学复兴的历程中,俞樾发挥着承前启后的典范作用。一方面,承乾嘉考据思潮的余风,俞樾对《墨子》文本进行了详审的校理工作,促进了《墨子》训诂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在晚近经世思潮的刺激与“西学墨源”风尚的激荡下对墨学价值... 在近代墨学复兴的历程中,俞樾发挥着承前启后的典范作用。一方面,承乾嘉考据思潮的余风,俞樾对《墨子》文本进行了详审的校理工作,促进了《墨子》训诂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在晚近经世思潮的刺激与“西学墨源”风尚的激荡下对墨学价值进行了重新估量,主张将其纳入治国安邦的范畴,彰显了通子致用的理念。对这些言论的深度解读以及校理成果的深入剖析,可以体察墨学在晚近时期发展和演进的历程与脉络,可以理解和考量晚近知识阶层在社会危机加重的历史背景下重新审视古典知识以缓释乃至消解社会危机以及西洋新知带来的冲击和紧张,进而重构知识与信仰世界的心路及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学 经世致用 西学墨源 校理
下载PDF
中国地质学的产生与发展——写在地质调查所创建100周年之际 被引量:8
5
作者 国连杰 叶大年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45-969,共25页
中国的地质学非我国自有,而是在传播和引入西方近代科学文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西学东渐"的结果。在欧美等西方国家,至19世纪中叶,便建立并完善了近代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完成了学科体制化建设,比中国至少早一个世纪... 中国的地质学非我国自有,而是在传播和引入西方近代科学文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西学东渐"的结果。在欧美等西方国家,至19世纪中叶,便建立并完善了近代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完成了学科体制化建设,比中国至少早一个世纪。从16世纪后半叶的"西学东渐",西方近代地学传入中国进行第一次启蒙,到引进、消化、吸收和本土化,最后建立中国地质学理论和方法体系,完成学科建制,中国地质事业历经了长达三个半世纪艰辛曲折并充满坎坷的历史进程。创建于1913年的地质调查所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科研机构,在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等第一代地质学家的领导下,筚路蓝缕、艰苦奋斗,在短短的二、三十年里,全面开创和奠定了中国近代地质事业,培养了一大批早期地质学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赢得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赞誉。地质调查所的成功及其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出了地质学,对我国古生物学、地理学、地震学、地球物理学、土壤学、考古、古人类学、燃料和地图等诸多学科领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质学 西学东渐 地质调查所 100周年
下载PDF
传教士·工具书·文化传播——从《英华萃林韵府》看晚清“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的交汇 被引量:10
6
作者 林金水 吴巍巍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7-133,共7页
"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是考察晚清时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两个基本维度,西方传教士在其中扮演着文化传播者的重要角色。美国传教士卢公明所编撰的《英华萃林韵府》这一工具书,汇合了"西学东渐"与"中... "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是考察晚清时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两个基本维度,西方传教士在其中扮演着文化传播者的重要角色。美国传教士卢公明所编撰的《英华萃林韵府》这一工具书,汇合了"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的内容和特征,拓展了"中学西传"的内涵,从多方面反映了晚清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概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学东渐 中学西传 《英华萃林韵府》 卢公明
下载PDF
神话如何重述 被引量:29
7
作者 叶舒宪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6-18,共3页
神话学是西学东渐的产物,西方神话学家首先提出中国神话的问题并做出先驱性的探讨。如果说19世纪是西方理性宣布神话消亡的世纪,那么20世纪可以说是神话全面复兴的世纪。神话所内在的人类文化基因,决定了神话即便远离人类神话时代依旧... 神话学是西学东渐的产物,西方神话学家首先提出中国神话的问题并做出先驱性的探讨。如果说19世纪是西方理性宣布神话消亡的世纪,那么20世纪可以说是神话全面复兴的世纪。神话所内在的人类文化基因,决定了神话即便远离人类神话时代依旧“神力”无限,不仅为人类提供了诗性智慧,也为人类提供了返归自身的航向与能力。这也就是神话不断为人类世代重述的根源。那么如何重述神话,如何聆听与重解神话的谕旨呢?这正是当下最值得反思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学 西学东渐 诗性智慧 重述神话
下载PDF
从东亚文化对比看中朝日三国近代西学对应 被引量:2
8
作者 李虎 金京淑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0-104,共5页
导致中朝日三国近代不同命运的深层原因,主要在于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从西学成果及其对近代化的影响来看,这种差异主要集中体现在中朝两国与日本间的区别上,但在西学对应的具体形式与内容上中朝两国各自也存在着不同的特点。
关键词 文化东亚 西学对应 传统差异
下载PDF
论清末法制变革的脱中入西倾向与西学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后智钢 曹峻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129-133,共5页
中国对西学的认识经历了由表及里的过程。作为政治体制重要构成的法律制度 ,同步经历了被动接受西方法学思想 ,到最终对西方法律体系的认知。这种由封建宗法法律制度向近代西方法律体系的转变 ,虽然有其残酷和痛苦的一面 ,但同时也有其... 中国对西学的认识经历了由表及里的过程。作为政治体制重要构成的法律制度 ,同步经历了被动接受西方法学思想 ,到最终对西方法律体系的认知。这种由封建宗法法律制度向近代西方法律体系的转变 ,虽然有其残酷和痛苦的一面 ,但同时也有其进步的一面 ,这就是西学东渐、东西法律文化冲撞的最终结果。同时也标志着传承 2 0 0 0余年的中华法系到清末已近解体 ,封闭的、内国法为主的中国法律制度走上了近代法制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法制变革 西学东渐 世界意识 中国 法律制度 封建宗法法律制度 西方法律体系
下载PDF
西学东渐与西方哲学中国化的叙事逻辑与理论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昌飞 孟丹丹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44,共7页
"西方哲学中国化"发展于"西方哲学东渐",但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西方哲学东渐时期,中国人是在内忧外患的历史情境下以一种"被动应变"的文化心理接受西方文化的入侵;西方哲学中国化的历程则是中国人在新... "西方哲学中国化"发展于"西方哲学东渐",但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西方哲学东渐时期,中国人是在内忧外患的历史情境下以一种"被动应变"的文化心理接受西方文化的入侵;西方哲学中国化的历程则是中国人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以一种平等、交流、开放、互动的心态去创造符合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当代中国新哲学。西方哲学东渐具有一定程度的"进化论"特征,表现为适应性、自发性、无目的性和渐进性等特点;西方哲学中国化则体现了"建构论"的特质,强调主体性、主动性、目的性和交往互动性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学东渐 西方哲学中国化 叙事逻辑 理论特征
下载PDF
论近代中国的戒缠足思潮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文联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5-131,共7页
鸦片战争后 ,随着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输入 ,戒缠足思潮萌发了。它形成于戊戌维新时期 ,至辛亥革命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作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戒缠足思潮不仅有其产生、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而且在近代中国具有不可... 鸦片战争后 ,随着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输入 ,戒缠足思潮萌发了。它形成于戊戌维新时期 ,至辛亥革命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作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戒缠足思潮不仅有其产生、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而且在近代中国具有不可抹煞的历史地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 戒缠足思潮 男女平等 太平天国 辛亥革命 历史定位 戊戌时期
下载PDF
指南针理论在中国历史上的演变 被引量:5
12
作者 关增建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8-143,共16页
指南针产生以后,中国学者对指南针之所以能够指南,从理论上做过探讨。这些探讨大都是从阴阳五行学说出发,结合当时人们对大地形状的认识而展开的。万历年间,传教士来华,带来了西方的指南针理论、地球学说以及相关的科技知识,在这些知识... 指南针产生以后,中国学者对指南针之所以能够指南,从理论上做过探讨。这些探讨大都是从阴阳五行学说出发,结合当时人们对大地形状的认识而展开的。万历年间,传教士来华,带来了西方的指南针理论、地球学说以及相关的科技知识,在这些知识的影响下,中国学者开始从新的视角探讨指南针理论问题。在这些探讨中,阴阳五行的作用淡化了,而从力学角度做的分析却增加了,这是前所未有的。在传教士中,南怀仁的指南针理论最为系统,但他的理论仍然局限在古代科学的范围,并非吉尔伯特的磁学理论。南怀仁的理论在中国影响深远,直到19世纪中叶,仍有中国学者用南怀仁理论解释指南针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南针 西学东渐 方以智 南怀仁 郑复光
下载PDF
论东亚三国西学成果差异及其原因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虎 《东疆学刊》 2005年第4期8-13,共6页
东亚三国在文化层面上存在着东亚各国的文化差异,即东西文化交流与融合过程中,显现的东亚各国文化的传统特性。通过分析得出,东亚三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差异是导致三国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形成西学成果及水准差异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东亚文化 西学 成果差异
下载PDF
西学东渐与儒学转型 被引量:2
14
作者 范玉秋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69-73,共5页
近代以来,西学东渐成为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一个主要方向。西学的大量涌入,一方面给传统儒学带来了巨大冲击,另一方面,也为先进知识分子吸纳外来思想的优秀成分,改造儒家思想体系,促进儒学由传统转向现代提供了契机。回顾西学东渐与儒学形... 近代以来,西学东渐成为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一个主要方向。西学的大量涌入,一方面给传统儒学带来了巨大冲击,另一方面,也为先进知识分子吸纳外来思想的优秀成分,改造儒家思想体系,促进儒学由传统转向现代提供了契机。回顾西学东渐与儒学形态的转换,探讨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不仅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近代以来儒学的发展状况,而且对当今文化多元化状态下探寻儒学的发展路向也有着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学东渐 儒学 转型
下载PDF
罗明坚的“亲儒”策略及对利玛窦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慧宇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9期87-92,共6页
耶稣会士罗明坚作为明清之际西学东渐的开创性人物,对中国思想中儒释道各家的判断取舍,对利玛窦等后继者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以往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往往将耶稣会在中国的适应策略归功于利玛窦,而对于罗明坚在这方面的贡献,特别是"... 耶稣会士罗明坚作为明清之际西学东渐的开创性人物,对中国思想中儒释道各家的判断取舍,对利玛窦等后继者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以往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往往将耶稣会在中国的适应策略归功于利玛窦,而对于罗明坚在这方面的贡献,特别是"亲儒"倾向上的创造性尝试未予以重视。文章通过还原罗明坚在华传教的历史情境并结合其著作分析,参考其拉丁文"四书"手稿等"中学西传"方面的文献,彰显罗明坚"亲儒"策略的价值及对利玛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明坚 利玛窦 西学东渐 “亲儒”策略
下载PDF
西风吹拂下的晚清民国艺术 被引量:2
16
作者 倪进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0-67,共8页
晚清民国,中国艺术处于前所未有的历史转型时期。这一时期的艺术是西风吹拂下的艺术,是中西杂陈、新旧交并的艺术,西方艺术的写实主义被引入作为革新旧艺术的利器。20世纪中叶由于社会原因,中国艺术又从写实主义过渡到现实主义。处于这... 晚清民国,中国艺术处于前所未有的历史转型时期。这一时期的艺术是西风吹拂下的艺术,是中西杂陈、新旧交并的艺术,西方艺术的写实主义被引入作为革新旧艺术的利器。20世纪中叶由于社会原因,中国艺术又从写实主义过渡到现实主义。处于这一时期的艺术家,关注社会,心系国家,把艺术革新跟社会革新、跟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内外交困",这一切也都是因为"内外交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民国 艺术 西学东渐
下载PDF
中国早期钢琴教育的史学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安潮 《皖西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147-150,共4页
在专业音乐院校建立之前,西方的钢琴等键盘乐器就开始传入中国,教育也就随之发生。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在带有大国自居思想的背景下,钢琴教育只能在皇宫等上层阶层开展,虽然施教者虔诚朝贡,但受教者只是"玩玩"而已,钢琴教育举... 在专业音乐院校建立之前,西方的钢琴等键盘乐器就开始传入中国,教育也就随之发生。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在带有大国自居思想的背景下,钢琴教育只能在皇宫等上层阶层开展,虽然施教者虔诚朝贡,但受教者只是"玩玩"而已,钢琴教育举步维艰。中国近代史使钢琴艺术在维新思想的促进下得以发展,并逐渐深入到学堂之中,也在业余的学习中开展,这两种教育模式后来成为中国钢琴音乐教育的基本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钢琴艺术 钢琴教育 西学东渐 音乐教育学
下载PDF
戴震西学思想庶议 被引量:1
18
作者 陶武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16-721,共6页
戴震置身于明清之际西学东渐思潮,主张中西两法"权衡归一"和"择优会通",倡导"存古法之意,开西法之源",成为明末以来"西学中源"论说的宣传者和推动者。戴震近乎矛盾的西学思想对于中西文化交流... 戴震置身于明清之际西学东渐思潮,主张中西两法"权衡归一"和"择优会通",倡导"存古法之意,开西法之源",成为明末以来"西学中源"论说的宣传者和推动者。戴震近乎矛盾的西学思想对于中西文化交流具有双重效应,对其自身学术思想的演进也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震 西学 西学东渐 反思
下载PDF
西学东渐与《马氏文通》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榴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32-34,31,共4页
近代的西学东渐不仅为我国的学术研究带来了科学主义的研究方法,而且直接影响了我国传统学科的改造与现代学科的建立。本文探讨了《马氏文通》与西学东渐之间的关系,认为西学东渐是汉语语法学建立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 马氏文通 西学东渐 模仿
下载PDF
“利玛窦规矩”与中医药交流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奕望 吴鸿洲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37-1238,共2页
简述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的生平和经历,入华后遵从中国风俗、潜心儒家思想、广交各地文人,所采用天主教儒学化的传教方式,世称"利玛窦规矩"。利氏在华二十多年的所见所闻,撰成的《利玛窦中国札记》,认为中医药简单有效,... 简述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的生平和经历,入华后遵从中国风俗、潜心儒家思想、广交各地文人,所采用天主教儒学化的传教方式,世称"利玛窦规矩"。利氏在华二十多年的所见所闻,撰成的《利玛窦中国札记》,认为中医药简单有效,规律独到。1595年所著的《西国记法》,主张"脑主记忆",对我国传统医学"心主神明"理论,产生重大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史 利玛窦 《西国记法》 《利玛窦中国札记》 中医药交流 西学东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