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村共同富裕的内在机理分析——以湖北省S村和浙江省Q村为例
1
作者 崔霞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38,共8页
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村共同富裕,是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揭示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村共同富裕的内在规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形式,从制度、组织、资源、服务四方面为推进农... 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村共同富裕,是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揭示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村共同富裕的内在规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形式,从制度、组织、资源、服务四方面为推进农村共同富裕夯实物质基础、强化政治保障、增强内生动力、巩固民生根基。党建引领、产业转型、治理创新、兜牢民生促共富的具体实践可为落后农村提供经验借鉴和实践参考。通过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构建乡村区域治理新格局、推进农村产业数字化转型、增加公共服务供给的实践进路,不断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促进农村共同富裕的实践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农村共同富裕 内在机理
下载PDF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新乡贤助力乡村振兴的人才流入机制研究
2
作者 段妍智 汤金丽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67-73,共7页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需要各类人才的参与,新乡贤是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人才。通过评估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新乡贤助力乡村振兴人才流入的紧迫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剖析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新乡贤人才流入的实践,发现其已建立新乡贤人才荐...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需要各类人才的参与,新乡贤是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人才。通过评估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新乡贤助力乡村振兴人才流入的紧迫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剖析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新乡贤人才流入的实践,发现其已建立新乡贤人才荐评机制、示范引领机制、人才涵养机制和礼敬宣传机制,但也面临着新乡贤入乡意愿与乡村人才平台信息供给不对称之间的偏差、新乡贤入农创业与现行土地金融法律法规政策供给不充分之间的落差;新乡贤入村安家与乡村人居环境不理想之间的反差;新乡贤乡土观念与乡村传统思想观念不一致的偏差的现实限度。对此,需要进一步优化人才政策扶植机制、孵化机制、使用机制和涵育机制,打通新乡贤人才流入的立体通道,让新乡贤“来得了”“留得下”“干得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 新乡贤 乡村振兴 人才流入机制
下载PDF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利益联结机制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石天赐 戚振宇 《商业经济》 2023年第2期122-124,共3页
利益联结机制是农村产业融合的重点内容,因为理想的利益联结机制兼顾各经营主体的利益,有助于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和稳定。立足制度经济学基本理论,从组织模式、经营模式以及产权关系等视角研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利益联结机... 利益联结机制是农村产业融合的重点内容,因为理想的利益联结机制兼顾各经营主体的利益,有助于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和稳定。立足制度经济学基本理论,从组织模式、经营模式以及产权关系等视角研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利益联结机制,分析当前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利益联结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利益联结机制单一化不符合实际,产权、主体不明确,农户参与度不高,利益分配不合理等。提出完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利益联结机制的路径是:因地制宜,打造多元丰富利益联结机制;明晰产权、利益主体;加强思想改造、教育引导与服务;加强政府监管,规范利益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利益联结机制 农户 新型经营主体
下载PDF
基于公众参与的新农村建设环境设计探索
4
作者 廖蓓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3年第11期30-34,共5页
为了保证新农村建设环境设计的结果更加贴合广大村民的实际需求,应该探索出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提升相关社会成员的参与程度。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公众参与的主体进行分类,主要包括农民、农村自治组织、环境设计机构、工程施工企业、专... 为了保证新农村建设环境设计的结果更加贴合广大村民的实际需求,应该探索出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提升相关社会成员的参与程度。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公众参与的主体进行分类,主要包括农民、农村自治组织、环境设计机构、工程施工企业、专家、村庄规划委员会的非政府人员,分析相关主体的职能,进而从引导机制和保障机制两个层面提出公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环境设计的主要策略,具体措施涵盖调动村民的参与意愿、发挥专家学者的专业优势、动员社会团体或个人、建立考核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参与主体 新农村建设环境设计 职能划分 引导机制 保障机制
下载PDF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金融运行机制分析——以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侯志茹 耿文博 王忠超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5-59,共5页
农村金融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而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的重点在于运行机制,只有对现行运行机制中不符合新农村建设要求的方面进行改革,农村金融才能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笔者在构建农村金融运行机制理论体系基础上,以恩... 农村金融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而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的重点在于运行机制,只有对现行运行机制中不符合新农村建设要求的方面进行改革,农村金融才能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笔者在构建农村金融运行机制理论体系基础上,以恩施州实证调研为依据,对西部民族地区农村金融的运行机制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 农村金融 运行机制
下载PDF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变迁的历史困境及其突破 被引量:15
6
作者 施威 王思明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6-103,共8页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是深化农村改革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城乡非均衡发展战略、农作制度改革的"单项突进"以及供需主体的双重缺失,导致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历史困境,并日益成为困扰和阻碍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瓶颈。本...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是深化农村改革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城乡非均衡发展战略、农作制度改革的"单项突进"以及供需主体的双重缺失,导致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历史困境,并日益成为困扰和阻碍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瓶颈。本文在考察建国以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轨迹的基础上,试图探寻新时期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需失调的制度安排,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供给机制 新农村建设
下载PDF
复式教学“同动同静”新模式探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孙冬梅 曾涛 黄坤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10年第1期33-35,共3页
复式教学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客观存在的、相对于单式教学而言的教学组织形式,在我国基础教育布局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传统复式教学采用的"动静搭配"模式有其特有的优势,同时也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点。针对传统模式存在的... 复式教学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客观存在的、相对于单式教学而言的教学组织形式,在我国基础教育布局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传统复式教学采用的"动静搭配"模式有其特有的优势,同时也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点。针对传统模式存在的问题,实施复式教学的"同动同静"新模式很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农村 复式教学 同动同静 新模式
下载PDF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及长效机制探讨 被引量:5
8
作者 杨涛 罗必良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8-120,123,共4页
本文在阐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建设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从转变二元经济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加强资源环境安全和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四个方面论述了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新农村建设的六大长效机制,即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机制... 本文在阐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建设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从转变二元经济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加强资源环境安全和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四个方面论述了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新农村建设的六大长效机制,即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机制、完善投融资机制、创新科技支撑机制、构建法律法规保障机制、完善政策激励约束机制和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 新农村建设 必要性 长效机制
下载PDF
西部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泉 聂华林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29-132,共4页
西部地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普遍面临金融支农资金短缺、金融服务体系边缘化、民间金融缺乏保护、金融改革严重滞后、金融创新不足等问题,现存的城乡二元金融体制已经成为阻碍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文章提出我国农村金融体制... 西部地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普遍面临金融支农资金短缺、金融服务体系边缘化、民间金融缺乏保护、金融改革严重滞后、金融创新不足等问题,现存的城乡二元金融体制已经成为阻碍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文章提出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创新发展,关键在于通过制度创新重构欠发达区域农村金融体系,强化金融服务"三农"的功能,增强其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辅之以创新"农业经营项目"贷款抵押、信用担保与信贷投放机制,多管齐下,全方位解决农村金融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最终使我国金融体系真正发挥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体系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西部地区 金融改革
下载PDF
西部农民的非货币型筹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方式新探 被引量:3
10
作者 肖湘雄 李录堂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111-113,共3页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筹资方式属于完全货币化的筹资方式,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实施该筹资方式具有相当优势,但对西部贫困地区的地方政府尤其是农民个人来说,实施该筹资方式存在一定压力;而选择非货币筹资方式,则容易产生吸引力...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筹资方式属于完全货币化的筹资方式,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实施该筹资方式具有相当优势,但对西部贫困地区的地方政府尤其是农民个人来说,实施该筹资方式存在一定压力;而选择非货币筹资方式,则容易产生吸引力和号召力,增加农民收入和增强农民的支付能力,从而推动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非货币型 筹资方式
下载PDF
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聂华林 吕文广 曹颖轶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0-115,共6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和今后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是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激活农村经济的现实选择。我国西部新农村建设,重点要发展农村生产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逐步提高社会发育水平,完善农村社会...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和今后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是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激活农村经济的现实选择。我国西部新农村建设,重点要发展农村生产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逐步提高社会发育水平,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组织化程度,增强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着力构建农业科技新体系,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新农村建设 三农问题
下载PDF
西部贫困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成效、问题及对策——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切入点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琼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9-102,共4页
通过6年的实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西部贫困地区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参合率、农民的受益水平不断提高,新农合制度框架及运行机制日臻完善。然而,西部贫困地区新农合在运行中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问题不容忽视,高筹资成本和基层政府低... 通过6年的实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西部贫困地区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参合率、农民的受益水平不断提高,新农合制度框架及运行机制日臻完善。然而,西部贫困地区新农合在运行中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问题不容忽视,高筹资成本和基层政府低财政能力之间的矛盾亟待解决。完善西部地区新农合制度应考虑采取强制性原则,积极探索农民个人筹资长效机制,实行"住院统筹+门诊统筹"的补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 贫困地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下载PDF
贫困地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两个贫困民族自治县的调查 被引量:11
13
作者 黄瑞芹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2013年第1期28-34,共7页
基于两个贫困民族自治县的调查结果显示,制度模式、财务机制和工作网络是影响贫困地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三个节点,并且都存在一定的制度设计或管理缺陷。
关键词 贫困地区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制度模式 财务机制 工作网络
下载PDF
西部农村贫困形成机理及治理对策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孟全省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3-57,共5页
西部农村是我国贫困人口最多、最集中的地区。由于西部的自然环境条件恶劣,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从而导致农村贫困。长期的贫困又使西部农村人口素质普遍较低;加之落后的传统观念,使得人口增长过快,人均资源更少,贫困愈来愈严重。治理西... 西部农村是我国贫困人口最多、最集中的地区。由于西部的自然环境条件恶劣,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从而导致农村贫困。长期的贫困又使西部农村人口素质普遍较低;加之落后的传统观念,使得人口增长过快,人均资源更少,贫困愈来愈严重。治理西部农村贫困,必须继续从治理环境,提高人口素质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农村 贫困形成机理 治理对策
下载PDF
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农村纠纷的解决机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莹 李余华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9年第2期129-134,共6页
社会转型时期,新旧制度碰撞,我国农村纠纷呈现新的特点。农村纠纷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重大影响,要保证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需要结合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农村纠纷的新特点,从预防、处理、善后三个阶段着手建立和完善... 社会转型时期,新旧制度碰撞,我国农村纠纷呈现新的特点。农村纠纷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重大影响,要保证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需要结合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农村纠纷的新特点,从预防、处理、善后三个阶段着手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纠纷的解决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时期 农村纠纷 解决机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下载PDF
西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钢 杜明义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09年第3期29-32,共4页
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任务最艰巨,也是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面临的最大难题。建设西部新农村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关系民族团结、边疆安宁、社会和谐的政治问题。因此,针对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实际,如何制定和落... 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任务最艰巨,也是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面临的最大难题。建设西部新农村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关系民族团结、边疆安宁、社会和谐的政治问题。因此,针对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实际,如何制定和落实切实可行的措施尽快改变落后面貌,实现共同繁荣,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就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意义、面临的困难、建设的主要策略四个方面进行综述,希望能对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 新农村 建设
下载PDF
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现状、机制及对策研究——以“新农村”语境中的湖南农村为例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艳娥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24-27,共4页
分析了湖南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现状,认为湖南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单一、低质、失衡和低效,不能满足新农村日益增长的体育与健康需求,应当打破城乡"二元"分割、依托市场、整合农村地区体育资源,从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的决... 分析了湖南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现状,认为湖南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单一、低质、失衡和低效,不能满足新农村日益增长的体育与健康需求,应当打破城乡"二元"分割、依托市场、整合农村地区体育资源,从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机制、供给主体、资金渠道和供给保障等方面构建适应湖南农村客观实际与需求的体育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湖南农村 体育公共产品 供给机制
下载PDF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府补贴存在的问题及其机制的完善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章华 黄丽群 《特区经济》 2012年第5期173-175,共3页
目前我国新农保政府补贴还存在比例较低,"补富不补穷"补贴机制不完善,地方政府事权和财权不统一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该加大政府对新农保的财政投入力度;分阶段、分地区分类完善补贴机制,其发展趋势应该从定额补贴为主、... 目前我国新农保政府补贴还存在比例较低,"补富不补穷"补贴机制不完善,地方政府事权和财权不统一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该加大政府对新农保的财政投入力度;分阶段、分地区分类完善补贴机制,其发展趋势应该从定额补贴为主、浮动补贴为辅转为两者并重再转为浮动补贴为主、定额补贴为辅,并且补贴水平逐步提高;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状况,各级政府可以采取"三三制"、"高中低"或"高低低"、"低中高"等不同模式分担财政补贴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政府补贴 补贴机制
下载PDF
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被引量:1
19
作者 熊义杰 李乐 《当代经济管理》 2008年第8期55-58,共4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改善和发展农村面貌,发展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由于我国东西部发展的不平衡,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相对东中部落后,如何建设西部地区新农村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而要实现西部新农村建设这个目标的重要因素就是解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改善和发展农村面貌,发展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由于我国东西部发展的不平衡,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相对东中部落后,如何建设西部地区新农村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而要实现西部新农村建设这个目标的重要因素就是解决资金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西部地区 资金问题 投融资
下载PDF
省内财政分权与“新机制”对城乡义务教育经费差距的影响——基于浙江省普通小学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成刚 孙晓梁 孙宏业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0-141,共12页
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实施,义务教育多元化筹资问题逐步转移到各级政府财政关系如何组合才能最好地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上来。传统的财政分权理论认为义务教育作为典型的地方公共物品由地方政府提供效果更好... 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实施,义务教育多元化筹资问题逐步转移到各级政府财政关系如何组合才能最好地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上来。传统的财政分权理论认为义务教育作为典型的地方公共物品由地方政府提供效果更好,但实证研究对此仍然缺乏一致的结论。究竟是正在全国推广的"省管县"所代表的分权体制,还是"新机制"的省级统筹体现的集权趋势更有利于实现公共教育服务的均衡化?在基于浙江省2005—2009年小学校级数据和区县数据分析后,发现:分权明显的"省管县"财政体制并不能有效缩小城乡义务教育经费的差距,而集权取向的"新机制"能有效促进城乡教育均衡。虽然浙江省小学公用经费的保障比例不高,但城乡差异不大,说明县级政府在近年来向农村倾斜经费,且主要用于保障学校运转,人员经费存在一定的城乡差距,差距来源于非财政性的经费。此外,城乡小学公用经费的差距因为"新机制"关于公用经费的规定得到了显著改善,公用经费定额标准的建立促进了教育均衡。因此,应适度提高省级政府的财政统筹分配权,科学制定公用经费标准,动态调整保障水平,逐步抬高底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分权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 城乡义务教育经费差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