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8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ower Plant with Dry and Wet Cooling Systems 被引量:1
1
作者 Tao Tang Jian-qun Xu +1 位作者 Sheng-xiang Jin Hong-qi Wei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13年第4期651-656,共6页
The represent paper will study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ower plant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dry and wet cooling systems in different operating conditions. A thermodynamic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the steam cycle system w... The represent paper will study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ower plant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dry and wet cooling systems in different operating conditions. A thermodynamic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the steam cycle system was performed by means of a program code dedicated to power plant modeling in design operating condition. Then the off-design behavior was studied by varying not only the ambient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but also several parameters connected to the cooling performance, like the exhaust steam flow rate, the air cooling fan load and the number of operating cooling water pumps and cooling towers. The result is an optimum set of variables allowing the dry and wet cooling system be regulated in such a way that the maximum power is achieved and low water consump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Y and wet CONDENSER Cooling tower OFF-DESIGN Characteristic CURVE Operational Optimization
下载PDF
Free flexural vibration of a partially wet tapered Timoshenko beam with intermittent mass and stiffness variations, eccentric tip mass and non-classical foundation
2
作者 Ankit N.Datta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CSCD 2018年第4期498-509,共12页
A compliant tower is modeled as a partially dry, partially tapered, damped Timoshenko beam with the superstructure modeled as an eccentric tip mass, and a non-classical damped boundary at the base. The foundation is m... A compliant tower is modeled as a partially dry, partially tapered, damped Timoshenko beam with the superstructure modeled as an eccentric tip mass, and a non-classical damped boundary at the base. The foundation is modeled as a combination of a linear spring and a torsional spring, along with parallel linear and torsional dampers(Kelvin-Voigt model). The superstructure adds to the kinetic energy of the system without affecting the potential energy, thereby reducing the natural frequencies. The weight of the superstructure acts as an axial compressive load on the beam, reducing its natural frequencies further. The empty space factor due to the truss-type structure of the tower is included. The effect of shear deformation and rotary inertia are included in the vibration analysis; with the non-uniform beam mode-shapes being a weighted sum of the uniform beam mode-shapes satisfying the end condition. The weights are evaluated by the Rayleigh-Ritz(RR) method, and verified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FEM). The weight of the superstructure acts as an axial compressive load on the beam. Kelvin-Voigt model of structural damping is included.A part of the structure being underwater, the virtual added inertia is included to calculate the wet natural frequencies. A parametric study is done for various magnitudes of tip mass and various levels of submergence. 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and accuracy of the Rayleigh-Ritz method, as compared to the FEA,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e advantage of using closed-form trial functions is clearly seen in the efficacy of calculating the various energy components in the RR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liant tower TIMOSHENKO beam Rayleigh-Ritzmethod ECCENTRIC tip MASS wet vibration
下载PDF
不同类风场雨滴冲击荷载对输变电塔线体系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王辉 戴根 张鑫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4-410,共7页
输变电塔体系遭受风雨耦合作用破坏时常将原因归于风荷载,忽略了雨荷载耦合激励的放大效应。针对某输电线路“一塔两线”体系模型,以数值方法模拟良态风雨场与湿下击暴流场的风雨时程荷载,分别对塔线体系进行动力响应分析,结果表明:降... 输变电塔体系遭受风雨耦合作用破坏时常将原因归于风荷载,忽略了雨荷载耦合激励的放大效应。针对某输电线路“一塔两线”体系模型,以数值方法模拟良态风雨场与湿下击暴流场的风雨时程荷载,分别对塔线体系进行动力响应分析,结果表明:降雨对输电塔线体系的响应,具有显著影响,随着雨强变大,塔线体系响应增大明显;在极值降雨条件下,湿下击暴流场塔顶位移增幅最大,在X向和Y向分别达到31.30%和33.93%;两种风雨场中塔顶位移及加速度功率谱密度均出现明显增幅,体系共振响应增强,塔身关键位置主材应力分别增大了11.64%、37.07%;在不同类风场中,强降雨时雨滴冲击对塔线体系产生的激励增大作用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线体系 风雨荷载 良态风雨场 湿下击暴流 动力响应分析
下载PDF
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节水方案的数值研究
4
作者 杨岑 宋小军 +3 位作者 赵顺安 李陆军 宋志勇 黄春花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8-376,共9页
为降低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的耗水量,本文采用一种可用于回收其蒸发损失的空气冷凝器结构,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其节水特性展开研究。首先基于空气运动控制方程和水蒸气冷凝模型,建立了用于分析空气冷凝器节水特性的数学模型,其次分析了... 为降低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的耗水量,本文采用一种可用于回收其蒸发损失的空气冷凝器结构,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其节水特性展开研究。首先基于空气运动控制方程和水蒸气冷凝模型,建立了用于分析空气冷凝器节水特性的数学模型,其次分析了冷却空气流速、空气冷凝器的结构尺寸和材质等因素对该冷凝器节水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空气冷凝器的单位面积节水量随着冷却空气流速以及冷凝器宽度的增大而增大,但随着冷凝器长度和高度的增大而减小;空气冷凝器的材质和壁厚对其单位面积节水量没有显著影响,空气冷凝器可采用重量轻和成本低的薄壁PVC来加工制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冷却塔 蒸发损失 空气冷凝器 单位面积节水量 水蒸气冷凝
下载PDF
新型船用底部进气式脱硫塔流场分析
5
作者 张瀛 魏海军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8-103,118,共7页
为改善船用脱硫塔内吸收液与烟气的交互程度从而达到提高脱硫效率的目的,将侧进气改为底部进气,加入聚气环和环状导流板,设计一种新型船用底部进气式脱硫塔。基于有限体积法和欧拉-拉格朗日法建立仿真模型。通过Fluent软件对船用脱硫塔... 为改善船用脱硫塔内吸收液与烟气的交互程度从而达到提高脱硫效率的目的,将侧进气改为底部进气,加入聚气环和环状导流板,设计一种新型船用底部进气式脱硫塔。基于有限体积法和欧拉-拉格朗日法建立仿真模型。通过Fluent软件对船用脱硫塔正常工作时的内部流场进行仿真分析,以烟气流速分布均匀性和流动阻力为评价标准对比原始模型和改良模型。结果表明:改良模型的烟气流速分布均匀性比原始模型的提升了70%~85%,而流动阻力增加了约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脱硫塔 湿法脱硫 底部进气 海水脱硫 流体仿真
下载PDF
基于定热负荷的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防冻特性三维数值研究
6
作者 王中华 石秀刚 +4 位作者 岳增刚 王伟 马成辉 郭常敏 赵元宾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2-141,共10页
针对湿式冷却塔(湿冷塔)冬季运行易出现填料底层、进风口上缘等位置易挂冰的实际问题,建立了基于定热负荷的自然通风湿冷塔三维数值模型,探究了湿冷塔在严寒天气不外加防冻装置运行时的防冻特性规律,分析了填料底层水温、通风量等关键... 针对湿式冷却塔(湿冷塔)冬季运行易出现填料底层、进风口上缘等位置易挂冰的实际问题,建立了基于定热负荷的自然通风湿冷塔三维数值模型,探究了湿冷塔在严寒天气不外加防冻装置运行时的防冻特性规律,分析了填料底层水温、通风量等关键参数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温度越低,机组负荷对填料底层平均水温、最低水温的影响越大;填料底层水温偏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机组负荷、环境风速、配水方式,其中配水方式的影响幅度较大,机组负荷次之,环境风速影响较小;通风量与机组负荷呈正相关关系,与环境温度呈负相关关系;环境温度相同时,外圈配水下的通风量小于全塔配水;迎风侧内部较低处及背风侧外部的水温最低,冻结风险最大,湿冷塔冬季运行时,应着重在迎风侧和背风侧进行防冻装置布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冷却塔 防冻特性 填料 水温偏差 定热负荷
下载PDF
低风阻流线型导风板对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的性能影响
7
作者 杨繁昌 刘江 +2 位作者 王明勇 翁培奋 张宇琪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2-131,共10页
为改善冷却塔雨区流场结构,进一步增大通风量,在已有平板型导风板基础上,提出一种布置在雨区的低风阻流线型导风板。设计工况下,以常规冷却塔和在各高度布置平板型导风板的改造塔为参考对象,分析5种不同布置高度(1/6、1/3、1/2、2/3、5/... 为改善冷却塔雨区流场结构,进一步增大通风量,在已有平板型导风板基础上,提出一种布置在雨区的低风阻流线型导风板。设计工况下,以常规冷却塔和在各高度布置平板型导风板的改造塔为参考对象,分析5种不同布置高度(1/6、1/3、1/2、2/3、5/6进风高度)下低风阻流线型导风板对整塔通风量、塔内流场结构和温度分布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导风板布置高度的升高,塔内各区域的空气分配发生了变化,对内区填料换热产生了明显影响,使整塔冷却性能呈现出先提升后下降的趋势;在进风口高度2/3处布置流线型导风板时,通风量增量与填料区底部平均温度减量达到最优值,冷却塔性能改善效果最佳,此时相较于常规冷却塔,循环水温降相对增长2.65%,通风量相对增长2.78%。此外,相较于最佳布置高度的平板型导风板,采用低风阻流线型导风板改造后循环水温降相对增长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 冷却性能 流线型导风板 数值计算
下载PDF
转炉一次湿法除尘遗留问题治理
8
作者 董光宇 贾东升 +3 位作者 李春生 姚宝强 高胜利 陈晨 《鞍钢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53-56,76,共5页
针对转炉一次湿法除尘升级改造后存在的风机转速波动、放散塔冒烟及溢流水箱安全隐患等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了加强排水能力,调整环缝开度及压差并取消溢流水箱的措施,实现了风机稳定运行,烟尘排放指标减低到30 mg/m3以内,提... 针对转炉一次湿法除尘升级改造后存在的风机转速波动、放散塔冒烟及溢流水箱安全隐患等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了加强排水能力,调整环缝开度及压差并取消溢流水箱的措施,实现了风机稳定运行,烟尘排放指标减低到30 mg/m3以内,提高了转炉一次湿法除尘效果,保证了生产的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湿法除尘 风机转速 放散塔 环缝开度
下载PDF
炼油厂酸性水汽提装置氨精制塔鼓包原因分析
9
作者 任金成 段志宏 +2 位作者 谭税楼 车驾成 杨晗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24期87-90,共4页
本文对中科污水汽提二系列氨精制塔(T102)的鼓包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对鼓包部位的组织特性、化学成分及金相组织予以分析,并结合现场工艺条件和环境因素,最终确定了鼓包的主要原因为材料选择不当和环境因素。为了防止类似腐蚀的不利影... 本文对中科污水汽提二系列氨精制塔(T102)的鼓包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对鼓包部位的组织特性、化学成分及金相组织予以分析,并结合现场工艺条件和环境因素,最终确定了鼓包的主要原因为材料选择不当和环境因素。为了防止类似腐蚀的不利影响,提出了材料升级和工艺优化的建议,为酸性水汽提装置的长期安全运行提供有效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精制塔 湿硫化氢腐蚀 鼓包 氢致开裂 失效分析
下载PDF
填料蒸发预冷进风的机械通风空冷塔设计及其运行性能
10
作者 王明伟 刘天天 +4 位作者 高琦 王春伟 沈吉勇 刘守富 何锁盈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5-234,共10页
为了解决机械通风空冷塔夏季机组出力不足,无法满足冷却需求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带有填料蒸发预冷进风的机械通风空冷塔,并利用Matlab编写计算程序,仿真研究了填料厚度、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对所设计空冷塔运行性能的影响规律及其节能效果... 为了解决机械通风空冷塔夏季机组出力不足,无法满足冷却需求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带有填料蒸发预冷进风的机械通风空冷塔,并利用Matlab编写计算程序,仿真研究了填料厚度、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对所设计空冷塔运行性能的影响规律及其节能效果。研究表明:在环境温度为26℃,相对湿度为57%条件下,厚300 mm的CELdek7060填料蒸发预冷进风的预冷效果最好,空冷塔的排热率可提高20.57%;空冷塔的排热性能随环境温度升高而降低,且存在一个临界点温度为13.5℃,只有当环境温度高于此温度,填料蒸发预冷进风才可提升空冷塔的排热性能;在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分别为35℃和57%时,填料蒸发预冷系统可使空冷塔的排热率提高96.96%,使出塔水温进一步降低2.80℃;在环境相对湿度为0%、环境温度为26℃时,填料蒸发预冷系统可使空冷塔的排热率提高81.14%,出塔水温进一步降低6.81℃。单塔每年节能收益约为13.84万元,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冷塔 蒸发冷却 填料 排热性能 预冷进风
下载PDF
火电厂湿法脱硫系统超低排放改造应用
11
作者 刘凯辉 《中国环保产业》 2024年第8期49-53,共5页
本文以大唐三门峡火电厂一期(320MW)和二期(630MW)机组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WFGD)超低排放改造为研究对象,对涉及吸收塔本体和除雾器相关设施的具体改造措施进行了梳理。改造后,脱硫系统运行排放达到了超低排放标准,而且脱硫系统能... 本文以大唐三门峡火电厂一期(320MW)和二期(630MW)机组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WFGD)超低排放改造为研究对象,对涉及吸收塔本体和除雾器相关设施的具体改造措施进行了梳理。改造后,脱硫系统运行排放达到了超低排放标准,而且脱硫系统能够长时间稳定有效运行,成功实现了改造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排放 湿法脱硫 吸收塔本体 除雾器 喷淋层
下载PDF
高位收水冷却塔噪声预测方法优化及噪声治理措施探讨
12
作者 张翔 陈兴旺 +2 位作者 史玉柱 房小健 王奇 《环境影响评价》 2024年第1期57-61,共5页
对湖北省某660 MW燃煤发电厂高位收水冷却塔进行了现场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对高位收水冷却塔噪声预测模型进行了优化和验证,并对高位收水冷却塔的噪声治理措施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采用发声部位水平面声源优化模型计算得到的高位收水冷... 对湖北省某660 MW燃煤发电厂高位收水冷却塔进行了现场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对高位收水冷却塔噪声预测模型进行了优化和验证,并对高位收水冷却塔的噪声治理措施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采用发声部位水平面声源优化模型计算得到的高位收水冷却塔噪声衰减规律与实测结果更加接近;虽然高位收水冷却塔附近地面噪声源强实测声级较常规冷却塔低约8 dB(A),但总体声功率级的改善效果并不能达到8 dB(A)的水平;同时,由于高位收水冷却塔声源位置较高,对围墙外某些特殊点位,高位收水冷却塔的噪声影响可能反而会略高于常规冷却塔;消声导流片及吸隔声屏障在应用于高位收水冷却塔降噪时需根据声源实际情况进行模型验证优化,而声源降噪措施可从改善水滴对收水斜板的冲击以及收水斜板本身振动噪声方面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收水冷却塔 噪声影响 噪声预测 噪声治理
下载PDF
二次再热机组湿法脱硫塔入口烟温选择研究
13
作者 范波 尹进 +1 位作者 石韬 范小光 《电力勘测设计》 2024年第12期88-93,共6页
湿法脱硫塔入口烟气具有丰富的余热资源,在吸收塔入口设置低温省煤器,能够合理降低吸收塔入口烟温,既有助于余热回收,降低机组煤耗,又有助于脱硫系统节水。文章基于空气预热器旁路烟气余热利用系统,以某1000MW二次再热机组为例,计算不... 湿法脱硫塔入口烟气具有丰富的余热资源,在吸收塔入口设置低温省煤器,能够合理降低吸收塔入口烟温,既有助于余热回收,降低机组煤耗,又有助于脱硫系统节水。文章基于空气预热器旁路烟气余热利用系统,以某1000MW二次再热机组为例,计算不同脱硫塔入口烟温对余热回收、设备造价及投资回报周期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脱硫塔入口烟温对低温省煤器设备造价影响最大;脱硫塔入口烟温为85℃时,投资回报周期最短,与大多数电厂的实际运行温度相符;脱硫塔入口烟温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余热回收、设备造价及金属腐蚀三者的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再热机组 湿法脱硫塔 入口烟温 空气预热器 余热回收
下载PDF
内蒙古某铁矿石选矿试验研究
14
作者 吴金销 汪劲刚 +3 位作者 司晓龙 汪军 高双龙 胡金栓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4期136-139,143,共5页
为了高效开发利用内蒙古某铁矿石资源,在矿石工艺矿物学性质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高压辊磨—湿式磁选抛尾—塔磨—磁选全流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原矿经高压辊磨制得-1mm粒级粉矿,在400mT磁场条件下湿式磁选抛尾,获得了全铁品位36.63%、... 为了高效开发利用内蒙古某铁矿石资源,在矿石工艺矿物学性质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高压辊磨—湿式磁选抛尾—塔磨—磁选全流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原矿经高压辊磨制得-1mm粒级粉矿,在400mT磁场条件下湿式磁选抛尾,获得了全铁品位36.63%、磁性铁品位为31.31%的湿式预选精矿,湿式预选精矿经塔磨磨至-0.030mm占95%,经1粗1精磁选获得了铁品位为65.78%、回收率为66.22%的铁精矿,试验结果可以为该铁矿石选别流程确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石 粉矿干抛 高压辊磨 塔磨 湿式磁选
下载PDF
燃煤焦化厂烟气脱硫吸收塔内过程优化及湿电除尘技术研究
15
作者 刁昌利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21期25-28,共4页
为提高吸收塔脱硫效率,开展燃煤焦化厂烟气脱硫吸收塔内过程优化及湿电除尘技术的研究。选择某燃煤焦化厂内2×1 000 MW机组作为研究对象,建立燃煤焦化厂烟气脱硫喷淋塔几何结构模型,从反应区容积、喷淋浆液速度、喷淋负荷等多个角... 为提高吸收塔脱硫效率,开展燃煤焦化厂烟气脱硫吸收塔内过程优化及湿电除尘技术的研究。选择某燃煤焦化厂内2×1 000 MW机组作为研究对象,建立燃煤焦化厂烟气脱硫喷淋塔几何结构模型,从反应区容积、喷淋浆液速度、喷淋负荷等多个角度分析烟气脱硫吸收塔的脱硫效率,得到结论:设置一三层、一二三层喷淋方式,且喷淋浆液速度为9 m/s,喷淋负荷在100%~160%之间,可以使燃煤焦化厂烟气吸收塔脱硫效果达到最佳。在此基础上,按照烟气预处理、电场荷电、湿式收集、连续清灰、排放与监控等步骤,进行湿电除尘技术的应用,实践证明此项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高效去除烟气中的粉尘颗粒,达到环保标准的要求,还能够降低能耗、提高焦化厂的运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焦化厂 湿电除尘技术 优化 吸收塔 烟气脱硫
下载PDF
火力发电厂湿法烟气脱硫运行工艺及常见问题分析
16
作者 王伟建 柳哲明 《电力系统装备》 2024年第11期15-16,66,共3页
火力发电厂脱硫系统的正常运行,对于火电机组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更关乎周边居民的居住环境安全。当前,主要的脱硫方式为湿法脱硫,确保湿法脱硫系统的稳定运行,是保障脱硫工作正常开展的关键。文章对火力发电厂湿法脱硫工艺流程进行了阐... 火力发电厂脱硫系统的正常运行,对于火电机组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更关乎周边居民的居住环境安全。当前,主要的脱硫方式为湿法脱硫,确保湿法脱硫系统的稳定运行,是保障脱硫工作正常开展的关键。文章对火力发电厂湿法脱硫工艺流程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湿法脱硫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并总结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可为火电厂脱硫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脱硫 石膏雨 脱硫塔 二氧化硫
下载PDF
湿法脱硫吸收塔托盘设计位置对比分析
17
作者 范思怡 杨志忠 《东方电气评论》 2024年第6期59-64,共6页
喷淋塔是目前湿法脱硫的主导塔型,湿法烟气脱硫吸收塔内的增效装置极大地影响了脱硫效率。托盘是应用最广泛的增效结构,其设计位置作为湿法脱硫系统中的重要设计参数之一,对脱硫效率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的托盘设计位置对... 喷淋塔是目前湿法脱硫的主导塔型,湿法烟气脱硫吸收塔内的增效装置极大地影响了脱硫效率。托盘是应用最广泛的增效结构,其设计位置作为湿法脱硫系统中的重要设计参数之一,对脱硫效率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的托盘设计位置对喷淋塔系统脱硫的预期影响。通过参考实际工程做对比分析,比较了托盘设计位置的不同方案,并评估了其适用情况,为吸收塔使用托盘增效的优化布置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淋塔 湿法烟气脱硫 托盘 设计位置 优化布置
下载PDF
北京某商业内区免费供冷系统选用分析与设计
18
作者 李含 《洁净与空调技术》 2024年第3期83-87,共5页
随着国家“双碳”政策的实施,建设节能低碳、绿色生态、集约高效的建筑用能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基于北京通州一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对进深较大且余热较大的内区,在冬季或室外气温较低的过渡季,从充分利用室外新风... 随着国家“双碳”政策的实施,建设节能低碳、绿色生态、集约高效的建筑用能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基于北京通州一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对进深较大且余热较大的内区,在冬季或室外气温较低的过渡季,从充分利用室外新风,以及冷却塔供冷两个方面,分析了免费制冷系统选用依据。在不增加耗热量的前提下,适当增大新风量,并解决好低温送风问题。优先利用新风系统为商业内区部分店铺实现免费供冷;对采用新风免费供冷的方法仍不能消除内区余热的店铺,采用冷却塔免费供冷系统。描述了冷却塔免费制冷的设计方法:主要参数选取、设备配置以及系统设计计算等过程,并提出系统设计中需要注意且容易忽视的自控要点。为同类项目免费制冷系统选用、设计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综合体 新风免费供冷 冷却塔免费供冷 湿球温度 供冷小时数
下载PDF
国内首台1000 MW褐煤机组的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路线应用
19
作者 宋伟 《电力与能源》 2024年第1期81-84,共4页
目前废水的低温多效蒸发零排放工艺成为现今市场的主流。以国内首台1000 MW褐煤机组采用的低温多效闪蒸浓缩工艺为例,其零排放技术路线包括低温烟气余热利用、多效闪蒸浓缩、干湿空冷联合冷却等创新技术,实现了脱硫废水处理零排放。该... 目前废水的低温多效蒸发零排放工艺成为现今市场的主流。以国内首台1000 MW褐煤机组采用的低温多效闪蒸浓缩工艺为例,其零排放技术路线包括低温烟气余热利用、多效闪蒸浓缩、干湿空冷联合冷却等创新技术,实现了脱硫废水处理零排放。该技术运行电耗低,淡水回收率高,在保障相对较低的运行成本的同时,实现了脱硫废水的零排放。此外,该技术还首次引入干湿空冷联合冷却塔装置用来给三效零排放系统提供冷却水,实现了系统补水的自供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0 MW褐煤机组 三效蒸发 脱硫废水 干湿空冷联合冷却塔
下载PDF
金属填料表面处理对润湿及传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贾绍义 李锡源 王恩祥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12-116,共5页
塔填料是填料塔中气液接触的基本构件,表面润湿性能是填料的重要应用性能。填料可采用陶瓷、金属和塑料等不同材质,就表面润湿性能而言,以陶瓷制最好,塑料制最差。 对塑料填料表面进行处理的研究表明,填料经表面处理后,可使润湿性能得... 塔填料是填料塔中气液接触的基本构件,表面润湿性能是填料的重要应用性能。填料可采用陶瓷、金属和塑料等不同材质,就表面润湿性能而言,以陶瓷制最好,塑料制最差。 对塑料填料表面进行处理的研究表明,填料经表面处理后,可使润湿性能得到较大的提高,但尚未见有关金属填料表面处理和其润湿性能的研究报道。本文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处理金属填料表面,测定研究了其润湿及传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料 润湿 表面处理 金属塔 塔器 传质性 润湿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