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界面性质对表面活性剂洗油效率影响研究
1
作者 葛巧玉 马涛 伦增珉 《当代化工》 CAS 2024年第6期1267-1271,共5页
表面活性剂通过改变油-水-岩石界面性质,可以提高稠油流动能力,促进采收率的提高。然而,界面相互作用力的改变对洗油效率和采收率的影响难以精确量化。提出了一种激光共聚焦成像及图像处理的方法分析洗油前后原油的分布,并计算洗油效率... 表面活性剂通过改变油-水-岩石界面性质,可以提高稠油流动能力,促进采收率的提高。然而,界面相互作用力的改变对洗油效率和采收率的影响难以精确量化。提出了一种激光共聚焦成像及图像处理的方法分析洗油前后原油的分布,并计算洗油效率。实验及计算结果显示,界面张力对洗油效率的影响较小,而系统润湿性和黏附功的影响更为显著。黏附功结合了表活剂对界面张力和润湿性的影响,是表活剂评价和筛选的一个重要参数。另外,固体表面的润湿反转使得表活剂的洗油效率随时间发生了改变。将洗油实验和激光共聚焦成像及图像处理相结合,精确计算了洗油效率,揭示了界面性质对洗油效率的影响,对化学驱提高稠油采收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界面张力 润湿性 黏附功 洗油效率
下载PDF
Study on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rface Wettability and Frictional Coefficient of Liquid Flowing in a Turbulent Horizontal Pipe 被引量:4
2
作者 Jing Jiaqiang Qi Hongyuan +5 位作者 Jiang Huayi Liang Aiguo Shi Jianying Wang Yulong Sun Nana Zhang Yixiang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2017年第3期105-114,共10页
This paper had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surface wettability on the frictional resistance of turbulent horizontal flow for tap water in five pipes made of various materials and four kinds of liquids in a polytetrafl... This paper had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surface wettability on the frictional resistance of turbulent horizontal flow for tap water in five pipes made of various materials and four kinds of liquids in a polytetrafluoroethylene(PTFE) pipe,with the same inner diameter of 14 mm. Pressure drops were measured under different flow rates through an experimental flow loop. The contact angles and adhesion work of liquids in contact with pipe surfaces were determined using a contact angle meter. Based on the dimension and regression analyses, two kinds of modified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frictional coefficient and the surface wettability were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measured results corresponding to tap water in five pipes and four liquids in PTFE pip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rface wettability has some influence on frictional coefficient of the studied liquids flowing in macroscale pipes, and the frictional coefficient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ontact angle at the same Reynolds number. Meanwhile the effect of wettability on the hydrophobic surface is greater than that on the hydrophilic one. The frictional coefficients predicted by the modified formulas have verified to b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values, the relative errors of which are within ±6% and ±3% for the tap water flowing in five different pipes and four kinds of liquids flowing in PTFE pipe,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ttability contact ANGLE frictional COEFFICIENT adhesion work fluid MECHANICS TURBULENT flow
下载PDF
生物酶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王渊 李兆敏 +2 位作者 李宾飞 王庆 赵明宸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1-72,共2页
根据岩石润湿性的衡量标准,用光学投影法测定岩石接触角,对生物酶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包括生物酶与岩石作用后岩石润湿性的变化、毛管力的变化以及粘附功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生物酶与岩石作用后,可以明显改变水驱油毛... 根据岩石润湿性的衡量标准,用光学投影法测定岩石接触角,对生物酶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包括生物酶与岩石作用后岩石润湿性的变化、毛管力的变化以及粘附功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生物酶与岩石作用后,可以明显改变水驱油毛营力的大小,可以加速剩余油的流动,从而提高油藏的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管力 水驱油 剩余油 采收率 油藏 岩石 润湿性 投影法 大小 加速
下载PDF
影响驱油剂洗油效率的参数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姚同玉 李继山 周广厚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9-102,共4页
为了评价驱油剂的洗油效率,给出了粘附功因子、界面张力因子和润湿性因子的定义,通过室内实验测定了几种化学驱油剂的接触角、界面张力和粘附功,进而计算出其3个因子值。分析结果表明:驱油剂通过降低界面张力因子和润湿性因子,使粘附功... 为了评价驱油剂的洗油效率,给出了粘附功因子、界面张力因子和润湿性因子的定义,通过室内实验测定了几种化学驱油剂的接触角、界面张力和粘附功,进而计算出其3个因子值。分析结果表明:驱油剂通过降低界面张力因子和润湿性因子,使粘附功因子大幅度减小;化学剂对润湿性和界面张力的影响不同,可以用界面张力因子和润湿性因子来判断驱油过程中界面张力和润湿性发挥作用的程度,对油湿转向水湿的过程,润湿性因子越小,润湿性改变越大;界面张力因子越小,化学剂对界面张力的影响越大;粘附功决定着驱油剂的洗油效率,粘附功越小,洗油效率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油效率 粘附功因子 界面张力因子 润湿性因子
下载PDF
超细粉碎对煤颗粒润湿性及表面张力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王婕 付晓恒 +4 位作者 赵静 杨磊 潘悦怡 李文东 李亚奎 《中国粉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2-36,共5页
采用EasyDrop DSA20型接触角测量仪,研究3种不同变质煤样经湿法超细粉碎后润湿性的变化,计算得到超细粉碎后煤颗粒表面张力、煤-水界面表面张力和煤-水体系粘附功的变化。结果表明:神木不粘煤与淮南气煤2种低阶煤经湿法超细粉碎后疏水... 采用EasyDrop DSA20型接触角测量仪,研究3种不同变质煤样经湿法超细粉碎后润湿性的变化,计算得到超细粉碎后煤颗粒表面张力、煤-水界面表面张力和煤-水体系粘附功的变化。结果表明:神木不粘煤与淮南气煤2种低阶煤经湿法超细粉碎后疏水性增强,太西无烟煤在长时间超细粉碎后疏水性减弱;超细粉碎后,煤颗粒表面张力、煤-水体系粘附功与接触角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粉碎 润湿性 表面张力 粘附功
下载PDF
盐水离子组成对岩石表面润湿性的影响机理 被引量:7
6
作者 杨子浩 尹太恒 +3 位作者 康帅 沈浩 董朝霞 林梅钦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3-118,I0008,共7页
采用宏观与微观实验结合的方法,研究低矿化度水中阳离子种类和浓度对岩石表面润湿性和原油采收率的影响;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获得不同水驱阶段岩石表面的微观化学成分和形貌信息,探讨盐水-原油-岩石之间的界面行为。结果表明:低矿化度... 采用宏观与微观实验结合的方法,研究低矿化度水中阳离子种类和浓度对岩石表面润湿性和原油采收率的影响;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获得不同水驱阶段岩石表面的微观化学成分和形貌信息,探讨盐水-原油-岩石之间的界面行为。结果表明:低矿化度水引起的原油脱附是润湿性变化的根本原因;随离子强度的降低,原油与岩石表面的粘附功下降,岩石表面润湿性发生改变,原油从岩石表面脱附;Na^+比Ca^2+更能改善岩石表面润湿性,盐水进入小孔道的渗吸作用增强,扩大波及体积,可获得更高的原油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矿化度水驱 离子组成 润湿性 粘附功 自渗吸
下载PDF
润湿性反转与润湿性反转剂 被引量:5
7
作者 姚同玉 李继山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4期69-71,共3页
为了研究润湿性反转现象及其与润湿性反转剂的关系,通过理论分析和润湿性实验研究,分析了润湿性反转现象的本质及润湿性反转剂的作用.从热力学的角度分析了润湿性与黏附功的关系,提出了润湿性因子的定义,从而应用润湿性因子判断润湿性... 为了研究润湿性反转现象及其与润湿性反转剂的关系,通过理论分析和润湿性实验研究,分析了润湿性反转现象的本质及润湿性反转剂的作用.从热力学的角度分析了润湿性与黏附功的关系,提出了润湿性因子的定义,从而应用润湿性因子判断润湿性转变的程度,结合润湿性的分类得到发生润湿性反转的临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根据润湿性反转临界条件,可以判断润湿性是否发生了质的变化;而且可以判断化学剂是否可以作为润湿性反转剂使用.研究结果对于采油中化学剂的筛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湿性 润湿性反转 润湿性因子 黏附功
下载PDF
液态树脂基材料与铜基材料的界面润湿现象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肖锋 陶鑫 +3 位作者 廖伟 刘兰霄 杨仁辉 傅亚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1-64,共4页
采用静滴法观察了液态树脂基材料与铜基材料的界面润湿现象,测定了298-363K温度范围内的接触角,计算了附着功。结果表明:接触角随时间呈下降趋势,基板表面粗糙度对接触角的影响较大,在表面粗糙度较小时,接触角随时间下降较快,平... 采用静滴法观察了液态树脂基材料与铜基材料的界面润湿现象,测定了298-363K温度范围内的接触角,计算了附着功。结果表明:接触角随时间呈下降趋势,基板表面粗糙度对接触角的影响较大,在表面粗糙度较小时,接触角随时间下降较快,平衡接触角较小;初始接触角和平衡接触角均随树脂基材料中环氧树脂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升高温度使接触角的变化速率加快,加入树脂后的液体的平衡接触角对温度更加敏感;附着功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但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接触角 附着功 润湿性
下载PDF
空气辅助微生物改变地层岩石与流体性质的能力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程明明 雷光伦 +4 位作者 耿孝恒 张再旺 李学平 李甲亮 钟豪健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5-70,共6页
为了提高微生物采油的应用效果,研究了空气辅助对微生物改变地层岩石与流体性质作用机理。通过实验研究空气辅助微生物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油水界面张力及微生物降解原油机理,以岩石润湿性和油水界面张力改变为基础,探讨了空气中氧对... 为了提高微生物采油的应用效果,研究了空气辅助对微生物改变地层岩石与流体性质作用机理。通过实验研究空气辅助微生物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油水界面张力及微生物降解原油机理,以岩石润湿性和油水界面张力改变为基础,探讨了空气中氧对微生物改变岩石表面和黏附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空气中氧可提高微生物菌液改变石英表面润湿角速度,溶氧4.5~5.5mg/L菌液中润湿角降低50.14%~56.94%。4.5 mg/L溶氧条件下,菌液作用后原油界面张力下降80%。与含溶氧5.5mg/L培养的微生物作用后,油质组分增加8.414%,蜡质组分降低7.728%,胶质组分降低5.538%。实验表明,空气辅助可增强微生物改变地层岩石与流体性质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辅助 润湿性 采收率 黏附功 原油降解
下载PDF
CO2-水-岩石相互作用对砂岩储集层润湿性影响机理 被引量:5
10
作者 肖娜 李实 +1 位作者 林梅钦 赵春喜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60-465,共6页
CO_2注入地层后,与水和岩石相互作用,导致储集层岩石润湿性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储集层的渗透性。应用接触角测量、界面张力测量、岩心驱替实验等方法,研究了高压条件下CO_2-水-岩石相互作用对砂岩储集层润湿性的影响,并探讨了岩石润湿性... CO_2注入地层后,与水和岩石相互作用,导致储集层岩石润湿性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储集层的渗透性。应用接触角测量、界面张力测量、岩心驱替实验等方法,研究了高压条件下CO_2-水-岩石相互作用对砂岩储集层润湿性的影响,并探讨了岩石润湿性和渗透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水在石英表面的静态接触角随着CO_2压力的升高逐渐增大,在CO_2压力为7.2 MPa时达到最大值,然后随着CO_2压力的升高有所减小;水-CO_2界面张力及水在石英表面的黏附功随着CO_2压力的升高逐渐减小,在CO_2压力为7.2 MPa时达到最小值,然后随着CO_2压力的升高而增大;随着水溶液pH值降低,水在石英表面的静态接触角先减小后增大,pH值降低至2.5时,静态接触角达到最大值,pH值继续降低,静态接触角减小;随着水溶液pH值降低,水在砂岩表面的静态接触角先减小后增大,砂岩的水相渗透率先减小后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驱 静态接触角 界面张力 润湿性 黏附功 渗透率
下载PDF
高温低渗油藏中表面活性剂溶液渗吸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谢坤 卢祥国 +2 位作者 陈欣 胡广斌 张脊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0-84,10-11,共5页
为进一步探究高温低渗油藏中表面活性剂溶液渗吸机理,以高温低渗的头台油田扶余油层为例,以渗吸过程中黏附功降低因子以及毛管力与重力比值N-1B为评价指标,通过实验研究了表面活性剂溶液组成、裂缝发育程度和岩石渗透率对渗吸效果的影... 为进一步探究高温低渗油藏中表面活性剂溶液渗吸机理,以高温低渗的头台油田扶余油层为例,以渗吸过程中黏附功降低因子以及毛管力与重力比值N-1B为评价指标,通过实验研究了表面活性剂溶液组成、裂缝发育程度和岩石渗透率对渗吸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可有效改善岩心渗吸效果,但选择表面活性剂时,应在改变界面张力降低黏附功、提高洗油效率的同时兼顾界面张力对毛管力的影响,不应一味追求过低油水界面张力。类似扶余的低渗透裂缝性储层,随裂缝系统发育程度增加,毛管力与重力比值N-1B增大,基质岩石与裂缝系统之间的交渗速度加快,达到平衡时间缩短,渗吸采收率增加。实验岩心渗透率范围内,随岩心渗透率增加,油水交渗速度加快,渗吸达到平衡时间缩短,渗吸采收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低渗油藏 渗吸采收率 表面活性剂溶液 黏附功降低因子 毛管力与重力比值
下载PDF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resistant forces at oil-surfactant-rock interfaces with dynamic wettability characterization
12
作者 Qiaoyu Ge Tao Ma +1 位作者 Guanli Xu Zengmin Lun 《Energy Geoscience》 EI 2024年第3期305-312,共8页
Adhesion of oil at rock surfac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liberation of oil from micro-/nano-pores,especially for heavy oil that has extremely high viscosity.Although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is widely used ... Adhesion of oil at rock surfac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liberation of oil from micro-/nano-pores,especially for heavy oil that has extremely high viscosity.Although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is widely used to study the interfacial interaction for some specific oil-water-rock systems,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provide more realistic and reliable evidence.In this work,we propose a dynamic wettability characterization method to indirectly measure resistant forces at oil-surfactant-rock interfaces,including frictional force,wettability hysteresis force,and viscous force,which are parallel with the oil-solid interface.The adhesive force,which is normal to the oil-solid interface is calculated through measurement of work of adhes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work of adhesion instead of contact angle can better describe the adhesion of oil at solid surface.The effect of surfactant concentration on work of adhesion is different for water-wet and oil-wet surfaces.Moreover,average viscous forces are calculated through force analysis on oil drops moving along solid surface in different surfactant environments.It is found that viscous force has a magnitude comparable to the frictional force during the movement,while the wettability hysteresis force is negligible.On the other hand,the adhesive force calculated from the work of adhesion is also comparable to the viscous force.Therefore,both the resistant forces parallel with and normal to the oil-solid interface should be minimized for the liberation of oil from rock surface.This work proposes a simple method to evaluate the wetting capability of different surfactants and measure the adhesive force between heavy oil and rock surfaces indirectly,which provides insight into the adhesion of heavy oil at rock surface and would be valu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urfactant-based oil recovery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rk of adhesion wettability characterization Adhesive force Viscous force Surfactant
下载PDF
不锈钢表面转化膜润湿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旭晖 司海娟 +3 位作者 胡庆华 柏海燕 吴忠军 夏道宏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09年第3期28-32,共5页
研究了表面转化膜工艺处理前后不锈钢表面的润湿情况,并从表面形貌、粘附功以及表面化学元素及其化学状态方面分析了采用不锈钢表面转化膜技术提高材料润湿性能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表面转化膜工艺处理后,不锈钢表面的润湿性能显... 研究了表面转化膜工艺处理前后不锈钢表面的润湿情况,并从表面形貌、粘附功以及表面化学元素及其化学状态方面分析了采用不锈钢表面转化膜技术提高材料润湿性能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表面转化膜工艺处理后,不锈钢表面的润湿性能显著提高;不锈钢表面转化膜润湿性能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和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处理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75℃,时间8 min;随着在空气中放置时间的延长,不锈钢表面转化膜的润湿性能呈下降趋势,但最终达到稳定,与供货态相比,稳定后不锈钢表面转化膜的润湿性能提高了至少1倍。SEM、粘附功以及XPS分析结果显示,经表面转化膜处理后,不锈钢表面粗糙度增加,蒸馏水在材料表面的粘附功增大,材料表面Cr2O3和Cr(OH)3等含氧极性基团大幅增加,表面有机物得到一定程度的清除,这是不锈钢表面润湿性显著提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表面转化膜 润湿性能 表面形貌 粘附功 表面结构
下载PDF
特立尼达湖沥青(TLA)改性沥青高温车辙因子修正系数 被引量:5
14
作者 孔令云 罗雅丹 +1 位作者 莫石秀 代笠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75-480,共6页
通过对矿粉、特立尼达湖沥青(TLA)中灰分比表面积、沥青胶浆比黏附功及其高温车辙因子进行测试,研究了TLA改性沥青中灰分、地沥青对TLA改性沥青高温车辙因子的影响,进而提出了TLA改性沥青高温车辙因子修正系数.结果表明:TLA对基质沥青... 通过对矿粉、特立尼达湖沥青(TLA)中灰分比表面积、沥青胶浆比黏附功及其高温车辙因子进行测试,研究了TLA改性沥青中灰分、地沥青对TLA改性沥青高温车辙因子的影响,进而提出了TLA改性沥青高温车辙因子修正系数.结果表明:TLA对基质沥青的改性作用中,15.08%来自于其内部灰分与基质沥青的胶结作用,84.92%来自于TLA自身对基质沥青的改性作用.此外,将TLA中的灰分和地沥青对基质沥青的改性效果进行了量化分析,得出在各温度条件下,灰分掺量或地沥青掺量对沥青胶浆车辙因子的影响情况.最后得出TLA改性沥青高温车辙因子应除以系数0.925 3以扣除灰分作为填料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路面 特立尼达湖沥青(TLA)改性沥青 灰分 地沥青 比黏附功 车辙因子
下载PDF
静电纺制备PBS纳米纤维及其浸润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伞振鑫 李从举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3-65,共3页
通过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纳米纤维膜。改变不同的工艺条件控制纤维形态,得到了亲水性的纤维膜。由OCA-20视频接触角测量仪对纤维膜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粘附功的等值线,通过粘附功的等值线可以分析出任何液体在纤维膜... 通过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纳米纤维膜。改变不同的工艺条件控制纤维形态,得到了亲水性的纤维膜。由OCA-20视频接触角测量仪对纤维膜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粘附功的等值线,通过粘附功的等值线可以分析出任何液体在纤维膜表面的浸润及粘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PBS 润湿性 粘附功
下载PDF
采用表界面张力理论解析油石粘附效果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丹丹 郑传峰 《路基工程》 2018年第2期9-13,共5页
基于材料固-液粘附表界面张力基本理论,采用沥青与矿料界面上的粘附功表征二者粘附效果,分析影响油石粘附效果的影响因素,对盘锦~#90沥青,SBS,SEBS,SEAM改性沥青,在不同条件下的表面张力及沥青与花岗岩、玄武岩、石灰岩矿料在不同条件... 基于材料固-液粘附表界面张力基本理论,采用沥青与矿料界面上的粘附功表征二者粘附效果,分析影响油石粘附效果的影响因素,对盘锦~#90沥青,SBS,SEBS,SEAM改性沥青,在不同条件下的表面张力及沥青与花岗岩、玄武岩、石灰岩矿料在不同条件下的接触角进行测试,并对粘附功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混合料制备温度升高,沥青的表面张力降低,油石粘附效果降低;矿料含水或者矿料表面存在浮尘污染后,沥青与矿料的接触角增大,油石粘附效果显著降低;SEBS改性沥青的表面张力最大,沥青与石灰岩矿料的接触角最小;SEBS改性沥青与石灰岩矿料在160℃条件下粘附功最大,油石粘附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油石粘附 表界面张力 粘附功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液体成型用环氧树脂体系与碳纤维表面浸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帅 杨涛 +2 位作者 磨昕月 张军营 程珏 《粘接》 CAS 2014年第9期26-30,共5页
采用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BDDGE)、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EGDGE)、双酚A聚氧乙烯醚06(BPE-06)3种活性环氧树脂稀释剂,分别制备了低黏度适合复合材料液体成型工艺(LCM)的环氧树脂体系,研究了体系与国产碳纤维(HF10)的表面浸润性。首... 采用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BDDGE)、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EGDGE)、双酚A聚氧乙烯醚06(BPE-06)3种活性环氧树脂稀释剂,分别制备了低黏度适合复合材料液体成型工艺(LCM)的环氧树脂体系,研究了体系与国产碳纤维(HF10)的表面浸润性。首先,研究了稀释剂结构、用量对环氧树脂体系与碳纤维湿润性的影响;其次,研究了稀释剂/树脂/固化剂体系的湿润温度、反应程度对树脂与碳纤维表面的浸润性影响。采用DCAT21表面/界面张力仪分析了树脂与碳纤维界面的前进接触角;采用Young-Dupre法,计算了树脂与碳纤维的热力学粘附功。结果表明,采用稀释剂降低黏度,可以有效改善树脂体系与碳纤维的浸润性;相同黏度时,不同结构稀释剂提高浸润性效果顺序为:PEGDGE>BPE-06>BDDGE;升高温度可以提高环氧树脂与碳纤维的浸润性;随着反应程度的提高,树脂体系与碳纤维的湿润性变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润性 接触角 粘附功 环氧树脂 活性稀释剂
下载PDF
鼠李糖脂发酵液驱油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丁明山 王静 +1 位作者 林军章 汪卫东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2-119,共8页
针对鼠李糖脂在油田开发中存在的驱油体系单一和机理认识不清的问题,开展了相关的驱油机理和驱油性能研究。室内发酵出以单、双糖环鼠李糖脂为主的两种生物表面活性剂发酵液,评价了其界面性能、润湿性、洗油效率和驱油效率。研究发现,... 针对鼠李糖脂在油田开发中存在的驱油体系单一和机理认识不清的问题,开展了相关的驱油机理和驱油性能研究。室内发酵出以单、双糖环鼠李糖脂为主的两种生物表面活性剂发酵液,评价了其界面性能、润湿性、洗油效率和驱油效率。研究发现,鼠李糖脂发酵液耐温抗盐性强,1%发酵液与原油间界面张力为0.2~0.5 mN/m。润湿性和洗油效率评价显示,双糖环鼠李糖脂润湿性改善更突出,洗油效率比单糖环鼠李糖脂提高15.0%,达到90.1%。分析认为,鼠李糖脂能将原油与基底间黏附功由30.3 mN/m最低降至0.059 8 mN/m(双糖环鼠李糖脂),是发酵液提高洗油效率的关键因素。驱油效率评价结果表明,双糖环鼠李糖脂发酵液在水驱效率42.16%基础上提高驱油效率12.3%,展现出较强的现场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李糖脂 发酵液 润湿性 黏附功 驱油效率
下载PDF
过渡元素改善B_4C/Al材料界面润湿性的机理研究(英文)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治璇 李丘林 +4 位作者 郑继云 刘伟 束国刚 吴平 徐贲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345-2351,共7页
B_4C/Al复合材料是目前最理想的中子吸收材料,但工业上常用的液态搅拌法制备过程中存在着界面润湿性差的问题。结合实验及第一性原理的方法,通过研究Al(111)/AlB_2(0001)和Al(111)/TiB_2(0001)界面的结构来分析工业上添加过渡元素Ti对B_... B_4C/Al复合材料是目前最理想的中子吸收材料,但工业上常用的液态搅拌法制备过程中存在着界面润湿性差的问题。结合实验及第一性原理的方法,通过研究Al(111)/AlB_2(0001)和Al(111)/TiB_2(0001)界面的结构来分析工业上添加过渡元素Ti对B_4C/Al界面润湿性的改善机制。通过计算发现,Al(111)/TiB_2(0001)界面相对Al(111)/AlB_2(0001)界面具有更高的粘附功值,说明其界面结合更强。进一步对比Ti掺杂二硼化物和AlB_2的偏态密度结构,发现Ti掺杂体具有较低的反键态,表明Ti-3d和B-2p轨道电子杂化后,在B、Ti原子间形成了较强的化学键,从而促进了Al(111)/TiB_2(0001)界面处的强结合作用,提高了Al(111)/TiB_2(0001)界面粘附功,故而改善了B_4C/Al界面的润湿性。根据同样的理论依据,V掺杂体也具有较低的反键态,V和B之间的强结合效果或许能够改善B_4C/Al界面的润湿性,成为又一理想的溶体改性掺杂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硼铝基复合材料 密度泛函理论 润湿性 粘附功 偏态密度
原文传递
动态接触角在煤尘湿润性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孙旭彤 奚志林 樊爱钟明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96-198,共3页
针对传统方法的不足,提出了泡沫溶胶控制煤尘技术,并对泡沫溶胶湿润和黏附煤尘的特性进行了研究。基于湿润性动态接触角模型,分别对水性泡沫、泡沫溶胶和去离子水的湿润性和黏附功进行了对比分析;利用Zisman图对浸湿煤尘的湿润剂临界表... 针对传统方法的不足,提出了泡沫溶胶控制煤尘技术,并对泡沫溶胶湿润和黏附煤尘的特性进行了研究。基于湿润性动态接触角模型,分别对水性泡沫、泡沫溶胶和去离子水的湿润性和黏附功进行了对比分析;利用Zisman图对浸湿煤尘的湿润剂临界表面张力值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泡沫溶胶具有较好的煤尘湿润性,起泡能力和较强的黏附功;当润湿剂的表面张力值小于28.32 m N/m,可完全浸湿煤尘,当润湿剂的表面张力值大于73.77 m N/m,不能浸湿煤尘。研究得出在捕捉动态煤尘时,泡沫溶胶的捕尘效果应明显优于水性泡沫和去离子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附功 煤尘湿润性 动态接触角 泡沫溶胶 表面张力 粉尘治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