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Wetting Heat and Flotability of Coal 被引量:1
1
作者 朱书全 刘伯红 +2 位作者 刘昀 程京艳 王祖讷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1999年第1期44-46,共3页
16 samples of Chinese coal were tested for their flotation and hydropbilic properties. The two physico-chemical parameters, wetting heat and contact angle were compared as they were used in evaluating the flotability ... 16 samples of Chinese coal were tested for their flotation and hydropbilic properties. The two physico-chemical parameters, wetting heat and contact angle were compared as they were used in evaluating the flotability of coal.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wetting heat is in good accordance with flotability and is better than contact angle in reflecting the flotability. A new idea of classifying the flotability using wetting heat is put forwa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tting heat contact angle flotability coal
下载PDF
Research on RelationshipBetween the Wetting Heat and the Slurry-Forming Ability 被引量:1
2
作者 支献华 朱书全 +1 位作者 杨巧文 梁存镇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2000年第1期95-98,共4页
The wetting heat and contact angle of sixteen coal samples were determined and the slurry-forming ability of coal were researched. Comparing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wetting heat and contact angle with the slurry-formi... The wetting heat and contact angle of sixteen coal samples were determined and the slurry-forming ability of coal were researched. Comparing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wetting heat and contact angle with the slurry-forming ability or coal, the auther has found out that the slurry-forming ability of coal can be measured by the wetting he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tting heat contact angle coal-water-slurry (CWS) slurry-forming ABILITY
下载PDF
新型矿用EMI降尘剂对煤尘的润湿特性研究
3
作者 金永飞 刘仁飞 +3 位作者 郭军 柴洋洋 晏立 张科峰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7,共8页
随着矿井机械化开采程度的提高,煤尘产生量也随之增大。针对煤矿井下作业环境中的粉尘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通过测定含不同质量分数绿色高效生物降尘剂(EMI)溶液的表面张力,并以不同粒径煤尘与EMI溶液的接触角、煤尘润湿速度、煤尘吸湿... 随着矿井机械化开采程度的提高,煤尘产生量也随之增大。针对煤矿井下作业环境中的粉尘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通过测定含不同质量分数绿色高效生物降尘剂(EMI)溶液的表面张力,并以不同粒径煤尘与EMI溶液的接触角、煤尘润湿速度、煤尘吸湿量及保水性为指标,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的EMI溶液对不同粒径煤尘的润湿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溶液中EMI降尘剂的质量分数增大,煤尘的接触角逐渐减小,煤尘完全沉降所需时间逐渐下降,吸湿量逐渐增大,保水性逐渐增强,且失水后煤样的板结性较大。通过分析得出EMI润湿煤尘的作用机理: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增加溶液润湿性;减少水分流失;提高溶液的抗蒸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尘防治 降尘剂 EMI溶液 润湿特性 表面张力 保水性 接触角
下载PDF
不同变质程度煤体表面液滴铺展特性实验研究
4
作者 谢彪 郁静静 +3 位作者 杨天艺 张兴华 李柏辰 胡嘉奇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29,共8页
为研究不同变质程度煤体表面液滴铺展特性,采用实验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观察纯水液滴撞击煤体的动态铺展过程,探讨撞击高度对不同变质程度煤表面接触角及液滴铺展系数的影响,揭示不同变质程度煤体的润湿机理。测量4种不同煤质... 为研究不同变质程度煤体表面液滴铺展特性,采用实验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观察纯水液滴撞击煤体的动态铺展过程,探讨撞击高度对不同变质程度煤表面接触角及液滴铺展系数的影响,揭示不同变质程度煤体的润湿机理。测量4种不同煤质的静态接触角,实验结果表明:褐煤的润湿性最强,肥煤次之,无烟煤和焦煤的润湿性最差;观察纯水液滴碰撞不同煤样的动态变化发现,撞击高度与纯水液滴的铺展系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在相同高度下,纯水液滴铺展系数的变化均表现为先增大后降低再增大,最终趋于一个稳定状态。该研究结果可为矿井湿式除尘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撞击高度 煤变质程度 接触角 铺展系数 润湿机理
下载PDF
基于粗糙度的煤体表面接触角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健 许博 +3 位作者 魏建平 张鹏妍 蔡茂林 张凯旋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6-104,共9页
煤尘是煤矿的七大灾害之一,它不仅影响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还能致使发生煤尘爆炸。煤的润湿效果对除尘有很大的影响,已有研究表明煤的润湿效果与煤的润湿性、表面粗糙度和表面活性剂等有关。为了有效地解决井下煤尘问题,选取了亲水性的... 煤尘是煤矿的七大灾害之一,它不仅影响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还能致使发生煤尘爆炸。煤的润湿效果对除尘有很大的影响,已有研究表明煤的润湿效果与煤的润湿性、表面粗糙度和表面活性剂等有关。为了有效地解决井下煤尘问题,选取了亲水性的哈密褐煤、疏水性的安阳焦煤和弱亲水性的赵固二矿无烟煤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光学接触角形貌联用仪测量3种煤样的均方粗糙度,测定3种煤样的本征接触角,利用COMSOL数值软件构建二维物理模型,设置模拟条件,调整模拟参数,分析对比试验值和模拟值,验证COMSOL数值模拟的可行性,研究了煤体表面粗糙度对煤体表面接触角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的液滴铺展过程、液滴铺展速度及液滴铺展形态和试验情况类似,但模拟接触角值比试验接触角值大;随着煤体表面粗糙度的增加,褐煤接触角从60.7°降低到50.9°,变化范围在10°左右,焦煤接触角从96.5°增加到112.7°,变化范围在16°左右,无烟煤接触角从89.7°降低到78.3°,变化范围在11°左右;同种表面活性剂对3种煤样接触角的模拟值和试验值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但模拟值比试验值大。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煤体表面粗糙度对煤体表面接触角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煤体表面受粗糙度影响的润湿情况符合Wenzel模型。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不改变3种煤样的接触角随表面粗糙度变化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尘 除尘 煤体润湿 表面粗糙度 接触角 COMSOL模拟
下载PDF
矿井煤尘的分形特征及对其表面润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6
作者 李庆钊 林柏泉 +2 位作者 张军凯 石俊俊 代华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38-142,共5页
基于光学接触角测量仪研究了不同煤质、不同粒度煤尘对去离子水以及添加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等表面活性剂时的润湿接触角,同时基于非线性的分形理论对煤尘粒度、表面孔隙结构等分形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粒度及表... 基于光学接触角测量仪研究了不同煤质、不同粒度煤尘对去离子水以及添加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等表面活性剂时的润湿接触角,同时基于非线性的分形理论对煤尘粒度、表面孔隙结构等分形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粒度及表面结构分形维数对颗粒表润湿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细化煤尘表现为较强的疏水性,0.2%的表面活性剂可显著改善颗粒表面的润湿性能,其中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为佳;煤尘的粒度分布、颗粒表面的孔隙结构均表现出典型的分形特征;随着粒度分形维数的增加,颗粒中位粒径降低,其表面的润湿接触角增加,特别是对于粒径小于10μm的煤尘较为显著;随着表面孔隙分形维数的增加特别是对于分形维数大于2.5时,表面润湿接触角逐步减小并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尘 分形特征 润湿特性 接触角 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4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煤沥青表面的润湿规律 被引量:20
7
作者 张鹏 魏文珑 +1 位作者 李兴 常宏宏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66-970,共5页
为了探讨分散剂溶液对煤沥青表面的润湿性能,通过表面张力与接触角的测定研究了SDS,SDBS,NA和SN四种结构互异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在煤沥青表面的润湿规律,并探讨了表面活性剂溶液在煤沥青表面的临界表面张力、铺展系数、黏附功和吸... 为了探讨分散剂溶液对煤沥青表面的润湿性能,通过表面张力与接触角的测定研究了SDS,SDBS,NA和SN四种结构互异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在煤沥青表面的润湿规律,并探讨了表面活性剂溶液在煤沥青表面的临界表面张力、铺展系数、黏附功和吸附机理。结果表明,SDS和SDBS溶液的表面张力和接触角均低于NA和SN,且计算得出的铺展系数高于NA和SN,而黏附功则低于NA和SN,说明SDS和SDBS溶液在煤沥青表面的润湿性强于NA和SN,而黏附性则低于NA和SN。4种表面活性剂的γlg-cosθ曲线均符合Zisman理论。SDS和SDBS的黏附张力(γ1gcosθ)与表面张力(γ1g)的曲线呈线性关系,可推测这两种表面活性剂分子在煤沥青表面的范德华吸附是润湿过程的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煤沥青 润湿性 接触角
下载PDF
基于XRD分析长焰煤润湿性与其灰分的关系 被引量:16
8
作者 文金浩 薛娇 +3 位作者 张磊 徐翠翠 王丹 刘运敏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3-86,121,共5页
为了研究长焰煤中无机矿物对煤尘润湿性的影响,以鄂尔多斯上湾煤矿、神木哈拉沟煤矿以及新疆塔城塞尔煤矿的长焰煤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煤样灰分测定、润湿接触角试验及X-射线衍射扫描试验,借助MDI Jade6.5软件,从定性与定量角度分析了煤... 为了研究长焰煤中无机矿物对煤尘润湿性的影响,以鄂尔多斯上湾煤矿、神木哈拉沟煤矿以及新疆塔城塞尔煤矿的长焰煤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煤样灰分测定、润湿接触角试验及X-射线衍射扫描试验,借助MDI Jade6.5软件,从定性与定量角度分析了煤样灰分中无机矿物特征,并将其特征运用至煤尘润湿性研究中,通过数据拟合,建立了煤尘润湿性与无机矿物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长焰煤灰分总体上以原生矿物石英与次生矿物高岭石、赤铁矿为主,煤尘亲水能力随煤中灰分增加而增强,Rietveld定量分析知,石英含量在70%左右,高岭石和赤铁矿随煤样变化波动较大,因此选取灰分中共有的石英作为评价煤尘亲水能力的标准,石英含量与其润湿接触角呈二次函数关系,这为研究煤的润湿能力提供了量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矿物 润湿接触角 X-射线衍射 煤的润湿性 Rietveld法
下载PDF
动态接触角测定法研究润湿剂对煤尘的润湿性能 被引量:15
9
作者 杨静 谭允祯 +1 位作者 顾景梅 伍修锟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10,共4页
利用瑞士Krss公司设计生产的DSA100型光学法液滴形态分析系统测定了水和3种不同浓度的润湿剂与煤的动态接触角,根据液体润湿煤尘的机制,建立了液体润湿煤尘的动力学模型,研究了不同浓度的JFC、SDS和快渗T在煤尘上的润湿动力学行为,研... 利用瑞士Krss公司设计生产的DSA100型光学法液滴形态分析系统测定了水和3种不同浓度的润湿剂与煤的动态接触角,根据液体润湿煤尘的机制,建立了液体润湿煤尘的动力学模型,研究了不同浓度的JFC、SDS和快渗T在煤尘上的润湿动力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3种润湿剂对煤尘均有较好的润湿效果,对煤尘的润湿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JFC、快渗T、SDS,0.20%JFC溶液在2 s时完全润湿,0.3%快渗T溶液在6 s时完全润湿,各溶液在煤尘上润湿的动力学数据与所建立模型拟合的相关系数绝大多数在0.98以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动态接触角法研究液体润湿煤尘的动力学特性具有快速、准确、操作简单的特点,为研究固体(煤尘)运动过程中的润湿作用,如浮选、喷雾降尘系统等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尘 润湿性能 润湿剂 动态接触角
下载PDF
矿物颗粒表面润湿程度的表征及应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哲 姚雨龙 肖伟丽 《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265-267,284,共4页
为表征矿物颗粒表面的润湿性,应用表面化学理论分析了润湿接触角、润湿热与润湿程度的关系,探讨了润湿程度的表征方法。结果表明:矿物颗粒润湿是自发过程,润湿类型决定润湿程度;润湿热与润湿接触角成反比,两者均可表征矿物颗粒的润湿程... 为表征矿物颗粒表面的润湿性,应用表面化学理论分析了润湿接触角、润湿热与润湿程度的关系,探讨了润湿程度的表征方法。结果表明:矿物颗粒润湿是自发过程,润湿类型决定润湿程度;润湿热与润湿接触角成反比,两者均可表征矿物颗粒的润湿程度。应用实例验证了润湿热表征矿物颗粒润湿程度和润湿过程的可行性,为科学研究和生产实际提供了技术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颗粒表面 接触角 润湿热 润湿过程
下载PDF
煤尘化学组成及结构参数对煤尘润湿性的影响规律 被引量:6
11
作者 罗根华 李博 +1 位作者 丁莹莹 张博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64-67,共4页
通过煤质化学组成和结构参数对煤尘润湿性的影响规律,进而采用多元逐步回归确定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煤质化学组成是导致煤体润湿能力存在较大差异的内在因素,固定碳含量和氧含量对煤尘润湿性的影响显著,颗粒平均孔直径和比孔容与煤... 通过煤质化学组成和结构参数对煤尘润湿性的影响规律,进而采用多元逐步回归确定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煤质化学组成是导致煤体润湿能力存在较大差异的内在因素,固定碳含量和氧含量对煤尘润湿性的影响显著,颗粒平均孔直径和比孔容与煤尘润湿性的相关性较低;2煤尘润湿性最佳线性回归方程为y=31.471+0.825[固定碳含量]-0.631[氧含量],复相关系数R=0.8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尘 化学组成 结构参数 润湿接触角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下载PDF
鳞片石墨在水中的聚团行为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哲 肖伟丽 徐占春 《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425-428,共4页
鳞片石墨在水中表现出强疏水性,易形成疏水聚团,其聚团行为影响分选过程的选择性和加工利用过程的分散性。通过对鳞片石墨粉体颗粒的润湿接触角、润湿热、ξ电位的测量及真空浮选实验,研究了鳞片石墨在水中的聚团行为。结果表明:鳞片石... 鳞片石墨在水中表现出强疏水性,易形成疏水聚团,其聚团行为影响分选过程的选择性和加工利用过程的分散性。通过对鳞片石墨粉体颗粒的润湿接触角、润湿热、ξ电位的测量及真空浮选实验,研究了鳞片石墨在水中的聚团行为。结果表明:鳞片石墨粉体颗粒的接触角接近90°,疏水性强;不同粒级的鳞片石墨被水润湿呈现出放热和吸热两个过程,且不能自发进行;接触角越大,Zeta电位越小,颗粒越易聚团。石墨颗粒在水面上以大鳞片为中心形成片状聚结,随着颗粒浓度的增多,相互叠加形成远大于颗粒尺度的聚团。鳞片石墨在水中的聚团行为符合扩展的DLVO理论,颗粒间的疏水作用力是聚团形成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片石墨 接触角 润湿热 ZETA电位 聚团
下载PDF
Analysis of Surface Wettability of Synthetic Magnetite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汉泉 WANG Fengling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14年第4期679-683,共5页
Relative contact angle and heat of wetting can be used to provide a measurement of surface wettability of synthetic magnetite. The comparison between synthetic and natural magnetite in terms of surface wettability sho... Relative contact angle and heat of wetting can be used to provide a measurement of surface wettability of synthetic magnetite. The comparison between synthetic and natural magnetite in terms of surface wettability showed that, using the same kind of wetting liquid, the difference in the relative contact angle was 10° between the concentrate and tailings obtained from reverse fl otation of synthetic magnetite, while the difference was more than 20° between the concentrate and tailings obtained from reverse fl otation of natural magnetite. As for the concentrate and tailings from reverse fl otation of synthetic magnetite with water as wetting liquid, the relative ratio of their wetting heat was 106.21%. In comparison, the relative ratio of wetting heat was 176.59% for concentrate and tailings from reverse fl otation of natural magnetite, showing a 70.38% differ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thetic magnetite wettability relative wetting contact angle heat of wetting
下载PDF
煤尘润湿接触角的BP神经网络估算方法研究
14
作者 罗根华 马云东 +1 位作者 李梦雪 娜木热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72-1276,共5页
通过采集和测定35个矿区煤样品的化学组成、结构参数和润湿接触角,构建了以13个影响因子为输入参数和以接触角为输出目标的3层BP人工神经网络,并利用该模型估算煤尘润湿接触角。结果表明,隐含层节点数为19时,接触角估算值与实测值的决... 通过采集和测定35个矿区煤样品的化学组成、结构参数和润湿接触角,构建了以13个影响因子为输入参数和以接触角为输出目标的3层BP人工神经网络,并利用该模型估算煤尘润湿接触角。结果表明,隐含层节点数为19时,接触角估算值与实测值的决定系数R2=0.957,平均相对误差为4.59%,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的煤尘润湿接触角估算模型具有很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卫生工程 煤尘 润湿接触角 BP神经网络 Sigmoid型函数
下载PDF
C_(12)-m-C_(12)型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在煤沥青表面的润湿性 被引量:5
15
作者 贾志刚 董乐 +4 位作者 李兴 高文超 魏文珑 常宏宏 杨志峰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49-653,共5页
利用座滴法和电泳法研究了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C12-m-C12·2Br-(m=4、6、8、10)在煤沥青表面的润湿性质及吸附机理。结果表明,表面张力均随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大而减小,超过临界胶束浓度(CMC)后趋于平稳,接触角θ和铺展系数S的... 利用座滴法和电泳法研究了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C12-m-C12·2Br-(m=4、6、8、10)在煤沥青表面的润湿性质及吸附机理。结果表明,表面张力均随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大而减小,超过临界胶束浓度(CMC)后趋于平稳,接触角θ和铺展系数S的变化趋势与表面张力类似;在所研究浓度范围内,C12-10-C12型表面活性剂的γlg^cosθ曲线符合Zisman理论,且侵湿功(Wi)与表面张力也呈线性关系;煤沥青表面的Zeta电位随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从负电变为正电,最后趋于平稳,且零电位对应的浓度比CMC至少低一个数量级;C12-8-C12型Gemini表面活性剂能显著改变煤沥青表面的润湿性.由Gemini表面活性剂在煤沥青表面润湿结果及Zeta电位可以看出,C12-m-C12型Gemini表面活性剂在煤沥青表面的润湿是静电作用和范德华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润湿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沥青 GEMINI表面活性剂 接触角 润湿性 ZETA电位
下载PDF
沉积煤尘层表面渗透润湿模型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郑源臻 李庆钊 +3 位作者 代华明 阮马良 赵明哲 王可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0-103,115,共5页
采用光学法液滴形态分析(DSA)系统,研究了不同表面活性剂液体对沉积煤尘层的润湿过程。在分析润湿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沉积煤尘层表面的渗透润湿模型,并用接触角试验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液体在沉积煤尘上发生明显渗透作用,表现为接... 采用光学法液滴形态分析(DSA)系统,研究了不同表面活性剂液体对沉积煤尘层的润湿过程。在分析润湿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沉积煤尘层表面的渗透润湿模型,并用接触角试验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液体在沉积煤尘上发生明显渗透作用,表现为接触角迅速减小,直到减小到零。模型拟合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2646,说明用该模型描述润湿剂在沉积煤尘层表面的渗透润湿过程具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煤尘 润湿模型 渗透作用 接触角
下载PDF
浮选水质硬度对煤泥润湿性及电动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代小云 张文军 +2 位作者 罗顺发 李强 王雪伟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7-141,共5页
为了研究水质硬度对煤泥颗粒润湿性及电动电位性质的影响,对煤泥颗粒在不同水介质中的润湿接触角及ζ-电位进行了测定分析,对煤泥在不同水介质中进行了浮选速度试验。研究表明:选煤厂循环水的硬度远高于生产补加清水的硬度,浮选用水的... 为了研究水质硬度对煤泥颗粒润湿性及电动电位性质的影响,对煤泥颗粒在不同水介质中的润湿接触角及ζ-电位进行了测定分析,对煤泥在不同水介质中进行了浮选速度试验。研究表明:选煤厂循环水的硬度远高于生产补加清水的硬度,浮选用水的硬度对煤泥润湿接触角和ζ-电位具有显著影响;随着水的硬度增大,煤泥颗粒的润湿接触角逐渐减小、电动电位增加,浮选速率提高、选择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浮选 水质硬度 润湿接触角 电动电位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神东低阶煤润湿改性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善沛 马椽栋 +2 位作者 李志昊 由晓芳 李琳 《选煤技术》 CAS 2021年第1期56-63,共8页
为了探究表面活性剂对神东低阶煤的润湿改性机理,选取三种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采用润湿改性试验、接触角试验、Zeta电位试验、FTIR分析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对表面活性剂的润湿改性机理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 为了探究表面活性剂对神东低阶煤的润湿改性机理,选取三种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采用润湿改性试验、接触角试验、Zeta电位试验、FTIR分析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对表面活性剂的润湿改性机理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曲拉通X-100)对于煤的润湿改性能力最强,其次是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对于煤的润湿改性能力最弱;Zeta电位试验表明,阳离子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均能大幅度改变煤表面电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于煤表面电性影响较小;FTIR分析表明,表面活性剂分子通过吸附实现了对煤表面的润湿改性;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表明,三种表面活性剂与煤的相互作用能均为负值,绝对值大小依次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说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与煤的吸附更为稳定。另外,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煤-水体系中的水分子自扩散系数最高,表明其对煤表面的润湿改性能力最强,这与润湿改性试验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阶煤 润湿改性 表面活性剂 接触角 沉降时间 Zeta电位 吸附构型
下载PDF
正戊醇溶液液滴蒸发特性研究
19
作者 刘楷钊 朱明汉 +2 位作者 侯文惠 胡艳鑫 黄金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915-4923,共9页
为了研究正戊醇溶液液滴的蒸发特性,采用可视化实验研究不同质量分数的正戊醇溶液液滴在不同加热功率平面上的蒸发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正戊醇溶液液滴在加热表面的蒸发行为受自身组分及基底加热功率影响,增大正戊醇质量分数,润湿直径变... 为了研究正戊醇溶液液滴的蒸发特性,采用可视化实验研究不同质量分数的正戊醇溶液液滴在不同加热功率平面上的蒸发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正戊醇溶液液滴在加热表面的蒸发行为受自身组分及基底加热功率影响,增大正戊醇质量分数,润湿直径变大,接触角变小,润湿能力提高;液滴的润湿直径变化可分为2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保持恒定值,在第二阶段逐渐减小至零。在0.5 W和1.0 W加热功率下,质量分数为1.5%的正戊醇溶液液滴保持恒润湿直径的时长占蒸发总时长的比例分别为0.346和0.368,接触线滑移能力显著增强;正戊醇溶液液滴的蒸发模式包括恒润湿直径模式和混合模式,以恒润湿直径模式为主,在蒸发后期出现接触角与润湿直径同时减小的混合模式;随着正戊醇质量分数增大,保持恒润湿直径模式的时间所占比例减小,液滴三相接触线更易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表面 液滴蒸发 润湿直径 接触角 蒸发时间
下载PDF
粒径对褐煤粉尘润湿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洋 崔豫楠 +3 位作者 闫晶晶 李治刚 郭红光 李雨成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5-39,共5页
喷雾降尘技术的降尘效率与煤尘的润湿性密切相关,而煤尘的润湿性受诸多因素影响。为了研究粒径对煤尘润湿性的影响,以内蒙古雁南煤矿4种不同粒径煤粉为研究对象,从接触角、沉降效率、红外光谱、润湿热4个方面探讨粒径对煤尘润湿性的影... 喷雾降尘技术的降尘效率与煤尘的润湿性密切相关,而煤尘的润湿性受诸多因素影响。为了研究粒径对煤尘润湿性的影响,以内蒙古雁南煤矿4种不同粒径煤粉为研究对象,从接触角、沉降效率、红外光谱、润湿热4个方面探讨粒径对煤尘润湿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当煤尘粒径逐渐增大时,接触角则逐渐减小,亲水沉降效果显著;粒径变化没有造成煤尘官能团种类的缺失,但是随着煤尘粒径的减小,含氧官能团减少,煤尘亲水性影响因子减小;润湿热与同种煤尘粒径呈负相关关系,与接触角呈正相关关系,因此可以用润湿热表征不同粒径煤尘润湿性的好坏。研究结果可为提高煤尘润湿效率和矿井煤尘防治技术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尘 粒径 润湿性 接触角 红外光谱 润湿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