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gh frequency wheat regeneration from leaf tissue explants of regenerated plantlets 被引量:2
1
作者 Huimin Yu Wenchao Wang +1 位作者 Yanwen Wang Bingkai Hou 《Advances in Bio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2012年第1期46-50,共5页
The specificities of tissue culture of wheat greatly limit the use of chloroplast trans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 this crop. One limitation in wheat tissue culture is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regenerate plantlets from l... The specificities of tissue culture of wheat greatly limit the use of chloroplast trans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 this crop. One limitation in wheat tissue culture is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regenerate plantlets from leaf tissue explants of regenerated plantlets, resulting in difficulty in obtaining homoplastic plants via multiple rounds of antibiotic selection of chloroplast transformants. Thus, a repeated in vitro regeneration system from leaf tissues was studied in this research.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2 mm leaf basal segments of the 4 cm high leaves from regenerated plantlets can give the best callus induction at present study. The best callus induction medium was Murashige and Skoog (MS) basal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2 mg/L 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 and 1 mg/L naphthalenacetic acid, which gave a callus induction rate of up to 87.2%. The optimal differentiation medium was MS basal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10 mg/L silver nitrate and 1 mg/L 2,3,5-triiodobenzoic acid, which gave a regeneration rate up to 33.7% for the wheat lines tested.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showing that leaf basal segments of in vitro regenerated plantlets can be used for regeneration of wheat. The establishment of a repetitive regeneration system should pave the wa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loroplast transformation and the plant regeneration systems starting from leaf material of in vitro regenerated wheat and other cereal cro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In Vitro Repetitive regeneration LEAF Segment TISSUE Culture Chloroplast Transformation
下载PDF
DIRECT SOMATIC EMBRYOGENESIS AND PLANT REGENERATION FROM PROTOPLAST-DERIVED CELLS OF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被引量:1
2
作者 郭光沁 夏光敏 +1 位作者 李忠谊 陈惠民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1991年第4期438-445,共8页
Protoplasts were isolated from embryogenic calli derived from immature embryos of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cv. Jinan 177). The protoplasts were cultured in NMB mediumsupplemented with 1mg/L 2,4- D and 500mg/l casein... Protoplasts were isolated from embryogenic calli derived from immature embryos of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cv. Jinan 177). The protoplasts were cultured in NMB mediumsupplemented with 1mg/L 2,4- D and 500mg/l casein hydrolysate (CH). The regenerated cellsfrom protoplasts divided to form somatic embryos directly. The somatic embryos grown to1.5- 2 mm in size directly developed into complete plants on solid MB medium without hor-mo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PROTOPLAST direct somatic EMBRYOGENESIS PLANTLET regeneration
原文传递
PLANTLET REGENERATION FROM PROTOPLASTS ISOLATED FROM CALLUS CULTURES OF IMMATURE INFLORESCENCES OF WHEAT(Triticum aestivum L.)
3
作者 任延国 贾敬芬 +1 位作者 李名扬 郑国锠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89年第19期1648-1652,共5页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ereal crops in the world.Great attention has long been paid to the technique of protoplast culture of this species.Up to now, plantlet regeneration from proto...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ereal crops in the world.Great attention has long been paid to the technique of protoplast culture of this species.Up to now, plantlet regeneration from protoplasts of anther-derived suspension cultures of wheat has been report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have obtained numerous embryoids and plantlets from protoplasts of immature inflorescence-derived calli of spring whe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PROTOPLAST culture PLANTLET regeneration
原文传递
不同小麦基因型及其不同外植体离体培养研究初探 被引量:48
4
作者 覃建兵 何光源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22-527,共6页
以 13个不同基因型、3种不同外植体为材料 ,选用 5种不同培养基 ,研究了各因素对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的影响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可靠的小麦组培再生系统。结果表明 ,愈伤组织的诱导、根的分化和绿苗的再生虽然都具有显著的基因型效... 以 13个不同基因型、3种不同外植体为材料 ,选用 5种不同培养基 ,研究了各因素对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的影响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可靠的小麦组培再生系统。结果表明 ,愈伤组织的诱导、根的分化和绿苗的再生虽然都具有显著的基因型效应 ,但不具备显著的相关关系 ;对于绿苗的再生分化 ,幼胚优于成熟胚 ,幼穗和幼胚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X和A培养基各自在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再生分化上都明显优于MSSAA/ 2和R培养基。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率、生根率和绿苗率平均分别可达 88.9%、5 6 .3%和 8.7% ;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率、生根率和绿苗率平均分别可达 99.1%、5 3.2 %和 17.6 % ;幼穗愈伤组织诱导率、生根率和绿苗率平均达94 .6 %、84 .8%和 1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外植体 培养基 基因型 离体培养 愈伤组织 诱导分化
下载PDF
基因枪转化小麦幼胚的再生培养与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被引量:24
5
作者 尹钧 任江萍 +3 位作者 宋丽 李磊 师学珍 郭向云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9期1565-1570,共6页
以小麦幼胚为受体,用基因枪法对Trx-S反义基因 目的基因 和Bar基因 标记基因 进行了共转化,以轰击后的小麦幼胚为实验材料,对幼胚培养的基本培养基、分化和生根培养基进行了筛选优化.结果表明:4种基本培养基中,L3培养基的成愈率最高,且... 以小麦幼胚为受体,用基因枪法对Trx-S反义基因 目的基因 和Bar基因 标记基因 进行了共转化,以轰击后的小麦幼胚为实验材料,对幼胚培养的基本培养基、分化和生根培养基进行了筛选优化.结果表明:4种基本培养基中,L3培养基的成愈率最高,且增殖速度快;MS培养基次之.以L3为基本培养基,分化培养基中添加NAA1mg·L-1和ZT2mg·L-1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的效果最好,分化率达到50%以上.1/2MS培养基中添加IAA0.8mg·L-1的生根效果好,且移栽成活率高.以优化的培养方案对来自7个小麦品种的幼胚进行转化与再生培养,多数品种的出愈率都达到90%以上,分化率在40%以上,并在5个品种上获得再生植株,经检测证实在4个品种上获得转基因再生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幼胚 基因枪转化 再生植株培养 转基因再生植株
下载PDF
小麦不同转基因受体材料的植株再生培养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尹钧 任江萍 +3 位作者 宋丽 李磊 余桂荣 师学珍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4,共4页
为了确定适宜的小麦转基因受体材料,通过不同取材和预处理,发现小麦幼胚作为基因枪转化的受体材料,其愈伤组织形成与芽分化能力优于幼穗。幼胚在枪击前的预培养时间对愈伤组织抗轰击损伤和恢复生长能力都有明显影响,预培养2周的幼胚愈... 为了确定适宜的小麦转基因受体材料,通过不同取材和预处理,发现小麦幼胚作为基因枪转化的受体材料,其愈伤组织形成与芽分化能力优于幼穗。幼胚在枪击前的预培养时间对愈伤组织抗轰击损伤和恢复生长能力都有明显影响,预培养2周的幼胚愈伤组织作为受体的再生率较高。在轰击前6h到轰击后18h用0.4mol·L-1甘露醇处理,能增加分化率。小麦基因型不同,基因转化与植株再生的效果也有明显差别,本研究中豫麦18-64是较理想的受体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转基因受体 组织培养 植株再生 基因枪 基因型
下载PDF
小麦不同外植体离体培养及转化效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赵林姝 刘录祥 +4 位作者 王晶 郭会君 赵世荣 郑企成 陈文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6-30,共5页
小麦基因枪法遗传转化中幼胚组织培养有很强的基因型依赖性,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转基因小麦的广泛应用。为了建立克服基因型障碍的小麦高效再生系统,促进转基因小麦的规模化应用,对15个小麦基因型的幼穗、幼胚两种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 小麦基因枪法遗传转化中幼胚组织培养有很强的基因型依赖性,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转基因小麦的广泛应用。为了建立克服基因型障碍的小麦高效再生系统,促进转基因小麦的规模化应用,对15个小麦基因型的幼穗、幼胚两种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率、绿苗分化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基因型愈伤组织诱导率在两种外植体之间无差异,但幼穗外植体产生的愈伤组织质量好于幼胚。15个基因型幼穗外植体的绿苗分化率均高于其相应的幼胚外植体绿苗分化率,表明幼穗是很好的外植体材料。对其中H 6756和H 311两个基因型不同外植体所形成的愈伤组织进行了基因枪转化,结果表明,幼穗受体的基因转化效率明显高于其相应幼胚受体的基因转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幼穗 幼胚 植株再生 转化效率
下载PDF
不同组织培养途径对小麦再生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高俊山 叶兴国 +1 位作者 马传喜 林毅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06-411,共6页
从现在推广的小麦优良品种和有苗头的新品系中选用10个小麦基因型品种进行组织培养,从愈伤组织诱导率、绿苗分化率等方面比较了幼穗培养、花药培养、幼胚培养三种培养方式的培养效果。结果表明,幼胚培养效果最好,基因型间差异小,都能获... 从现在推广的小麦优良品种和有苗头的新品系中选用10个小麦基因型品种进行组织培养,从愈伤组织诱导率、绿苗分化率等方面比较了幼穗培养、花药培养、幼胚培养三种培养方式的培养效果。结果表明,幼胚培养效果最好,基因型间差异小,都能获得足够数量的再生植株。幼穗的培养效果最差,愈伤组织分化生根和绿芽十分容易,但分化成完整植株则较为困难。花药培养在基因型间差异非常明显而且有较多白化苗。此外,本研究还分析了影响小麦再生能力的因素,建立了一套高效、可靠的小麦组培再生系统,为小麦的转基因技术提供优良的受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组织培养 植株再生
下载PDF
冬小麦原生质体培养的胚状体直接发生 被引量:6
9
作者 葛台明 章荣德 +2 位作者 秦发兰 余毓君 谢岳峰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09-613,共5页
冬小麦品种“京花一号”胚性愈伤组织在改良的N6培养基 (NBD培养基 )上继代得到易碎型胚性愈伤组织 ,转入改良MS液体培养基 (MSDL培养基 )后得到胚性悬浮系 ,分离的原生质体在改良的MS培养基 (MSDP培养基 )上培养 ,再生细胞直接产生体... 冬小麦品种“京花一号”胚性愈伤组织在改良的N6培养基 (NBD培养基 )上继代得到易碎型胚性愈伤组织 ,转入改良MS液体培养基 (MSDL培养基 )后得到胚性悬浮系 ,分离的原生质体在改良的MS培养基 (MSDP培养基 )上培养 ,再生细胞直接产生体细胞胚胎 ,并再生出完整植株。体细胞胚胎形成过程与小麦合子胚的形成过程十分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原生质体培养 体细胞胚发生 植株再生
下载PDF
冬小麦‘东农冬麦1号’成熟胚组织培养及再生体系建立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军虹 郑成成 +7 位作者 于晶 卢秋巍 吴冰 朱会杰 冯明芳 梅琳 李维娜 褚丽阳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15,共8页
‘东农冬麦1号’是目前黑龙江省高寒地区首个可越冬冬小麦品种,建立高效稳定组织培养再生体系,对品种改良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东农冬麦1号’成熟胚为外植体,探讨培养基类型、接种方式、添加物组合浓度、2,4-D、6-B... ‘东农冬麦1号’是目前黑龙江省高寒地区首个可越冬冬小麦品种,建立高效稳定组织培养再生体系,对品种改良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东农冬麦1号’成熟胚为外植体,探讨培养基类型、接种方式、添加物组合浓度、2,4-D、6-BA和KT浓度等因素对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及植株再生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类型对冬小麦成熟胚诱导率影响无显著差异。接种方式对成熟胚愈伤组织分化率影响极显著,胚切伤略带胚乳法>成熟胚刮碎法>完整胚法。诱导培养基附加适量添加物有利于愈伤组织分化,正交试验获得添加物最佳配比为100 mg·L-1谷氨酰胺+0.1 mg·L-1NAA+0.3 g·L-1肌醇+1 g·L-1脯氨酸+0.5 mg·L-1ABA。2,4-D浓度显著影响成熟胚愈伤组织分化率和成苗率,随2,4-D浓度升高,诱导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而分化率和成苗率均下降。分化培养基中6-BA对成苗率影响差异极显著,4 mg·L-1时达到最大;KT对愈伤组织分化要高于6-BA,但对成苗率影响明显低于6-BA。该体系所获冬小麦愈伤组织分化率和成苗率分别可达93.33%和66.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东农冬麦1号 成熟胚 组织培养 再生体系
下载PDF
小麦幼胚培养再生单性雌花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2
11
作者 伍碧华 郑有良 +2 位作者 刘登才 周永红 颜泽洪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3年第4期452-459,共8页
通过 45个基因型的小麦 (TriticumaestivumL .)幼胚培养 ,发现有 1 1 .1 %的基因型从靠近再生芽基部的愈伤组织上分化形成花器官。再生花芽呈裸露的、多子房丛生的、具有茂盛羽毛状柱头而缺乏雄蕊、外稃、内稃和颖片的单性雌花。组织切... 通过 45个基因型的小麦 (TriticumaestivumL .)幼胚培养 ,发现有 1 1 .1 %的基因型从靠近再生芽基部的愈伤组织上分化形成花器官。再生花芽呈裸露的、多子房丛生的、具有茂盛羽毛状柱头而缺乏雄蕊、外稃、内稃和颖片的单性雌花。组织切片观察发现 ,其雌蕊起源于再生芽附近的分生组织细胞 ,并通过次生雌蕊再生的方式形成丛生状 ,其羽毛状结构的发育先于子房中胚珠的分化。除正常的单胚珠外 ,还发现双生胚珠分化。χ2 独立性检验结果显示 ,花芽再生率存在强烈的基因型效应。小麦品种YA_1表现突出 (4 4 .4% ) ,其花芽再生潜力能在不同年份间较好地再现 ,说明YA_1的花芽再生能力具有相对稳定性。与脱分化培养基的效应相比 ,YA_1的花芽再生效率主要受继代培养基成分的影响。其中 ,6_BA、NAA和加倍无机铁盐的配比较 2 ,4_D和正常浓度无机铁盐的配比更有利于YA_1的幼胚培养再生花芽。同时 ,外植体实验表明 ,YA_1的幼穗和成熟胚培养无任何成花反应 ,而其幼胚外植体具有特异的花芽再生能力。据此认为 ,YA_1的幼胚培养有助于为小麦花发育机理研究建立理想的实验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幼胚培养 单性花再生 基因型 外植体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AFP1基因转化小麦获得转基因植株 被引量:5
12
作者 支大英 徐春晖 +3 位作者 薛哲勇 刘庆忠 姜鸿鸣 夏光敏 《山东农业科学》 2004年第3期14-16,19,共4页
以nptⅡ基因为筛选基因,利用农杆菌转化系统向普通小麦品种核生3号和99P的愈伤组织中转入白粉病抗性基因Rs-AFP1;获得抗生素抗性克隆数目分别为27个和24个,其中再生绿苗的克隆分别为2个和8个;PCR分析检测所得nptⅡ阳性植株分别为2株和6... 以nptⅡ基因为筛选基因,利用农杆菌转化系统向普通小麦品种核生3号和99P的愈伤组织中转入白粉病抗性基因Rs-AFP1;获得抗生素抗性克隆数目分别为27个和24个,其中再生绿苗的克隆分别为2个和8个;PCR分析检测所得nptⅡ阳性植株分别为2株和6株,AFP1基因阳性植株分别为1株和4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农杆菌介导转化 转基因植株 Rs-AFP1
下载PDF
小麦不育材料幼胚培养植株再生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芳 曹俊梅 +1 位作者 李生强 窦秉德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24-28,共5页
 本试验对小麦两类不育材料幼胚愈伤诱导及分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N6培养基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95%~100%;不同材料平均出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雄性不育1号、雄性不育2号、雌性不育1号;②接种18~30dMS培养基最早产生不定芽分化。最...  本试验对小麦两类不育材料幼胚愈伤诱导及分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N6培养基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95%~100%;不同材料平均出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雄性不育1号、雄性不育2号、雌性不育1号;②接种18~30dMS培养基最早产生不定芽分化。最早可见不定芽分化的材料为雄性不育1号,分化进程较雌性不育幼胚提早7~10d;雄性不育1号和雌性不育1号幼胚愈伤组织分别培养45,52d分化率达峰值均为100%,雄性不育2号材料在培养112d分化率达峰值67.4%;③单独加入2,4 D并随2,4 D浓度降低不定芽分化率有增加的趋势。2,4 D与KT配合使用不定芽分化率最高,达100%,以低浓度2,4 D(0.25~0.50mg·L-1)与KT(0.1~0.2mg·L-1)配合为宜。④分化不定芽在不同培养基中生长增殖不同,以C17为最佳同时附加KT0.2mg·L-1+2,4 D0.1mg·L-1分化苗可增殖6倍;再生植株移栽成活率80%以上;接种至移栽历时4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不育材料 幼胚培养 愈伤组织分化 植株再生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小麦基因枪转化的再生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建华 张瑾华 +2 位作者 胡变芳 杨艳君 牛常青 《山西农业科学》 2014年第12期1245-1247,共3页
以3个基因型小麦为材料,通过基因枪对其幼胚进行轰击,研究转化后组织培养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化率和植株再生率。结果显示,不同基因型小麦均能诱导愈伤组织形成,且愈伤诱导率为100%,但分化率和再生率不同基因型表现不同,其中,小麦品种4... 以3个基因型小麦为材料,通过基因枪对其幼胚进行轰击,研究转化后组织培养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化率和植株再生率。结果显示,不同基因型小麦均能诱导愈伤组织形成,且愈伤诱导率为100%,但分化率和再生率不同基因型表现不同,其中,小麦品种4185的分化率和再生率分别为54.2%和15.6%,较Bobwhite和Attila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型 小麦 基因枪 再生
下载PDF
单倍体小麦与羊草的属间体细胞杂交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粤 翟晓灵 +2 位作者 李栅栅 夏光敏 陈惠民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659-664,共6页
以失去植株再生能力的小麦单倍体愈伤组织和羊草二倍体愈伤组织为材料,游离原生质体,并用紫外线处理羊草原生质体,用PEG法融合,对融合克隆进行染色体和同工酶分析,在已检测的26个克隆中有21个是杂种,其中有一个克隆再生出短命小... 以失去植株再生能力的小麦单倍体愈伤组织和羊草二倍体愈伤组织为材料,游离原生质体,并用紫外线处理羊草原生质体,用PEG法融合,对融合克隆进行染色体和同工酶分析,在已检测的26个克隆中有21个是杂种,其中有一个克隆再生出短命小植株,结果表明:单倍体小麦与二倍体羊草的不对称融会虽然再生互补效应不如二倍体小麦,然而杂种优先生长的现象仍然比较明显。如果改善实验条件和双亲原始的再生能力,这种融合方式仍然可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倍体小麦 双倍体羊草 属间杂交 体细胞杂交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小麦成熟胚盾片组织培养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祝长青 李艳红 赵红艳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2期70-73,共4页
不同基因型及其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分化研究是建立高效植株再生和遗传转化系统的基本条件。文章首次以去胚的成熟胚盾片为外植体材料,对10个小麦基因型进行了离体操作。结果显示:愈伤组织诱导率平均可达96.5%,10个基因型的愈伤... 不同基因型及其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分化研究是建立高效植株再生和遗传转化系统的基本条件。文章首次以去胚的成熟胚盾片为外植体材料,对10个小麦基因型进行了离体操作。结果显示:愈伤组织诱导率平均可达96.5%,10个基因型的愈伤组织都能分化出绿苗,分化频率最高可达10.5%,没有白苗化现象;根的分化与绿点、绿苗的分化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鄂恩1号的植株再生能力显著优于其它基因型,其植株再生系统已具备了遗传转化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成熟胚 盾片 出苗
下载PDF
普通小麦植株再生系统的优化研究(英文)
17
作者 覃建兵 汪越胜 何光源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05年第1期14-19,共6页
为得到高效稳定的植株再生体系,以我国普栽的3 个小麦品种幼胚为材料,进行了组培条件的比较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植株的再生分化效率,有效浓度的2,4-D 作为诱导激素,效果显著高于有效浓度的Piclorm, 所有处理平均可获得54%的植株分... 为得到高效稳定的植株再生体系,以我国普栽的3 个小麦品种幼胚为材料,进行了组培条件的比较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植株的再生分化效率,有效浓度的2,4-D 作为诱导激素,效果显著高于有效浓度的Piclorm, 所有处理平均可获得54%的植株分化频率。诱导培养基中(MSS 3AA/2)中添加0.5 mg L-1的2,4-D,分化培养基中(R)含0.01 mg L-1的2,4-D 配加3 mg L-1的KT 为优化的激素条件,植株平均再生频率可达83.3%。器官分化频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除了绿点的分化频率和每团愈伤组织苗的分化数彼此独立外,苗分化频率、绿点分化频率和每团愈伤组织苗分化数之间都存在不同显著水平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植株再生系统 组织培养 培养基 愈伤组织
下载PDF
小麦再生相关基因TaDCC1-2B的克隆与功能验证
18
作者 贾冬冬 王京宏 +5 位作者 崔桂宾 张舒梦 张超 孙风丽 王竹林 奚亚军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948-1959,共12页
硫氧还蛋白DCC1在拟南芥中依赖氧化还原修饰通过调节活性氧(ROS)的稳态来调控植物的再生。为深入了解小麦中该基因的序列特征及功能,从普通小麦‘中国春’中克隆获得一个小麦硫氧还蛋白基因 TaDCC1-2B,其CDS长度为645 bp,编码214个氨基... 硫氧还蛋白DCC1在拟南芥中依赖氧化还原修饰通过调节活性氧(ROS)的稳态来调控植物的再生。为深入了解小麦中该基因的序列特征及功能,从普通小麦‘中国春’中克隆获得一个小麦硫氧还蛋白基因 TaDCC1-2B,其CDS长度为645 bp,编码214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分子质量为23.59 ku,理论等电点为8.94,亲水性总平均值为-0.409,推测为亲水性蛋白。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该基因在不同物种间具有较强的保守性,启动子区域含有与分生组织形成和赤霉素响应相关的的顺式作用元件。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 TaDCC1-2B基因转入拟南芥硫氧还蛋白突变体dcc1中,转基因植株根尖诱导的再生芽的再生率接近于野生型,其体内 TaDCC1-2B和WUS基因的表达水平也显著高于突变体,表明转基因株系中 TaDCC1-2B基因的过量表达维持了愈伤组织中内源ROS水平的稳定,使得WUS基因得以正常表达,从而维持了拟南芥愈伤组织的再生能力,推测 TaDCC1-2B基因可能在小麦组织培养过程中也将发挥相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硫氧还蛋白 TaDCC1-2B基因 ROS内稳态 体外再生
下载PDF
两种小麦的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 被引量:3
19
作者 夏光敏 李忠谊 +1 位作者 郭光沁 陈惠民 《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2年第1期124-126,共3页
报道两种基因型小麦昌乐5号和山农587胚性悬浮细胞系的建立和原生质体再生植株。小麦昌乐5号和山农587的胚性愈伤组织继代一年以后形成部分颗粒状和粉粒状结构,可用于悬浮培养。当分散好、生长快的胚性悬浮细胞系形成后,即可作为原生质... 报道两种基因型小麦昌乐5号和山农587胚性悬浮细胞系的建立和原生质体再生植株。小麦昌乐5号和山农587的胚性愈伤组织继代一年以后形成部分颗粒状和粉粒状结构,可用于悬浮培养。当分散好、生长快的胚性悬浮细胞系形成后,即可作为原生质体培养的材料。较长时间的悬浮培养容易使材料的胚性丧失,昌乐5号的胚性悬浮细胞系20天左右建成,其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频率为14/10~5(再生植株数/植板的原生质体数);而山农587的悬浮培养物需5个月以后才能用于原生质体培养,其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频率仅为4/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原生质体培养 植株再生
原文传递
小麦与高冰草原生质体融合及再生能力的恢复 被引量:12
20
作者 夏光敏 陈惠民 王槐 《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3期325-330,共6页
以普通小麦(Triticumaestivum)济南177悬浮细胞来源的原生质体与高冰草(Agropyronelongatum)愈伤组织来源的原生质体用PEG法诱导融合.由于来源材料的长期继代,小麦原生质体的再生能力已... 以普通小麦(Triticumaestivum)济南177悬浮细胞来源的原生质体与高冰草(Agropyronelongatum)愈伤组织来源的原生质体用PEG法诱导融合.由于来源材料的长期继代,小麦原生质体的再生能力已很低;高冰草原生质体不能分裂;而融合产物却能高频率的分化出完整植株.融合再生植株的表型类似高冰草,染色体数目和同工酶谱亦然.但它们早期发育的模式与小麦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高冰草 原生质体 融合 再生能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