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麦棉套种共生期不同土壤水分对冬小麦生理特性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周新国 陈金平 +1 位作者 刘安能 黄仲冬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2-26,共5页
冬小麦、棉花套种共生期包括小麦灌浆期和棉花的苗期,这一时期对冬小麦生长及产量和品质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在3-1式和4-2式两种麦棉套种配置方式条件下,研究了麦棉共生期土壤水分条件对小麦生理特性以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 冬小麦、棉花套种共生期包括小麦灌浆期和棉花的苗期,这一时期对冬小麦生长及产量和品质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在3-1式和4-2式两种麦棉套种配置方式条件下,研究了麦棉共生期土壤水分条件对小麦生理特性以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水分显著影响了小麦的光合蒸腾日变化动态。共生期较高的土壤水分不利于干物质向籽粒的运输和分配,其产量以70%土壤含水率处理最高。较低的土壤水分有利于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以及沉降值的提高。3-1式小麦更容易受到土壤水分亏缺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共生期 麦棉套种 小麦产量和品质
下载PDF
新疆麦套棉品种筛选试验初报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德忠 林涛 +1 位作者 秦勇 张巨松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6期800-803,共4页
通过对新疆麦棉套作各品种(系)间生育特性和产量品质的比较研究表明,中棉所35号有效结铃期长,产量高,但纤维品质较差;KB-85早熟、单株成铃多,蕾铃脱落率低,衣分,皮棉产量高,纤维马克隆值偏大,成熟度最好,棉纤维长度和强度适中。98-46和9... 通过对新疆麦棉套作各品种(系)间生育特性和产量品质的比较研究表明,中棉所35号有效结铃期长,产量高,但纤维品质较差;KB-85早熟、单株成铃多,蕾铃脱落率低,衣分,皮棉产量高,纤维马克隆值偏大,成熟度最好,棉纤维长度和强度适中。98-46和98-28虽然株型紧凑,纤维品质较佳,但由于蕾铃脱落率高等原因,导致最终产量低,不适合套作种植;新陆早10号生育期最短,产量和纤维品质表现一般。综合比较分析,适宜新疆麦棉套种的棉花品种(系)是KB-85和中棉所35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棉套作 品种 产量 纤维品质
下载PDF
麦棉套种共生期土壤水分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周新国 陈金平 +2 位作者 郭冬冬 刘安能 黄仲冬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9-51,共3页
在3-1式和4-2式2种麦棉套种方式的条件下,在防雨棚内采用小区试验研究了麦棉共生期间土壤水分条件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麦棉共生期间土壤水分显著影响了冬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冬小麦籽粒中含水率、沉降值、蛋白质随... 在3-1式和4-2式2种麦棉套种方式的条件下,在防雨棚内采用小区试验研究了麦棉共生期间土壤水分条件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麦棉共生期间土壤水分显著影响了冬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冬小麦籽粒中含水率、沉降值、蛋白质随土壤水分增加而降低;较低的土壤含水量处理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增加;2种套种方式均以70%土壤含水量处理的冬小麦产量最高,土壤水分升高或下降都会降低产量;3-1套种方式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显著高于4-2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棉套种 共生期 土壤水分 小麦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棉花小麦套种技术规程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延琴 杨伟华 +4 位作者 魏守军 周大云 匡猛 方丹 马磊 《农学学报》 2015年第10期22-26,共5页
规范麦棉套种种植,解决粮棉争地矛盾,稳定棉花生产,实现粮食和棉花的优质高产高效。总结多年棉花小麦套种栽培的经验,筛选已发表的研究结果进行组装优化并进行田间验证。根据麦棉套种高产栽培技术规范化要求,从品种选择、播种技术、水... 规范麦棉套种种植,解决粮棉争地矛盾,稳定棉花生产,实现粮食和棉花的优质高产高效。总结多年棉花小麦套种栽培的经验,筛选已发表的研究结果进行组装优化并进行田间验证。根据麦棉套种高产栽培技术规范化要求,从品种选择、播种技术、水肥管理、整枝打顶、化学调控、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阐述了麦棉套种技术。有效解决中国棉麦套种生产中存在的共生期争水、争肥、遮荫蔽光矛盾,充分利用时间、空间、光能和土地资源,使两熟棉花吐絮早而集中,有利于提高中国粮棉产量和小麦、纤维品质,实现粮棉同步增长。规程的制定便于农民进行田间管理操作,是当前解决粮棉争地矛盾,稳定棉花生产,争取麦棉双丰收,增加棉农经济收入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小麦 套种 技术规程
下载PDF
麦棉套作冬小麦灌浆期叶片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周新国 陈金平 刘安能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3-36,共4页
在大田土壤水肥条件下,于灌浆期对麦棉套作冬小麦不同叶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叶肉细胞间隙CO2浓度(Ci)以及叶绿素含量做了连续测定,并对不同叶位叶片的籽粒贡献率做了分析,以研究麦棉套作条件下冬小麦... 在大田土壤水肥条件下,于灌浆期对麦棉套作冬小麦不同叶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叶肉细胞间隙CO2浓度(Ci)以及叶绿素含量做了连续测定,并对不同叶位叶片的籽粒贡献率做了分析,以研究麦棉套作条件下冬小麦的叶片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小麦叶片的Pn和Tr在花后的变化趋势表现一致,且其大小顺序为旗叶(FL)、倒2叶(Cd2L)、倒3叶(Cd3L)、倒4叶(Cd4L)。随着叶片的衰老进程,叶绿素含量迅速下降,倒3叶和倒4叶主要为非气孔限制造成了光合衰退,旗叶和倒2叶前期为气孔限制,后期为非气孔限制,但旗叶非气孔限制引起光合衰退在时间上晚于倒2叶。旗叶对籽粒的贡献率为18.8%,倒2叶、倒3叶和倒4叶分别为14.2%、5.3%和-1.2%。研究认为,叶绿素含量的衰减程度直接影响了小麦叶片光合非气孔限制出现的时间,而与其变化的趋势和数值的大小没有直接关系。小麦下位提前衰老的叶片消耗大于积累,因此对籽粒的充实表现为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棉套作 冬小麦 光合衰退
下载PDF
麦棉套种冬小麦冠层环境和生长与产量的补偿效应分析
6
作者 陈金平 周新国 +1 位作者 刘祖贵 刘安能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3-98,共6页
在两种不同麦棉套种模式下研究了冬小麦冠层环境条件的变化,以及冬小麦叶面积和干物质累积动态,分析了不同麦棉套种模式的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并对麦棉套种冬小麦的生长和产量的补偿效应做了进一步的探讨。试验结果表明,(1)麦棉套种小... 在两种不同麦棉套种模式下研究了冬小麦冠层环境条件的变化,以及冬小麦叶面积和干物质累积动态,分析了不同麦棉套种模式的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并对麦棉套种冬小麦的生长和产量的补偿效应做了进一步的探讨。试验结果表明,(1)麦棉套种小麦冠层透光率高于麦棉轮作;3∶1式麦棉套种冬小麦预留行间透光率低于4∶2式,但小麦行间透光率明显高于4∶2式。不同栽培模式小麦冠层麦行间温度和湿度没有明显差异,但冠层温度低于预留行,湿度则高于预留行;4∶2式预留行温度稍高于3∶1式,湿度则低于3∶1式。(2)麦棉轮作冬小麦叶面积系数大于麦棉套种模式,两种套种模式间差异不明显;单株叶面积最大差异出现在4月22日前后,此时3∶1式和4∶2式麦棉套种小麦单株叶面积分别为麦棉轮作的1.17倍和1.41倍。干物质积累量麦棉轮作高于麦棉套种,单株干物质量则麦棉套种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两种麦棉套种模式小麦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均比麦棉轮作增加40%左右。(3)麦棉套种冬小麦在生长和产量上其边行均表现出明显的补偿效应,综合不同栽培模式的冬小麦产量构成及其差异分析,3∶1和4∶2式麦棉套种冬小麦分别比麦棉轮作减产17.8%和20.1%,两种套种模式冬小麦对产量的补偿率分别为37%和4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麦棉套种 冠层环境 补偿效应
下载PDF
豫东平原垄播沟植麦棉套作耕作栽培试验研究
7
作者 王和洲 陈金平 +2 位作者 孟兆江 汪俊方 田启磊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13,共4页
为了寻求节水高效的麦棉套作栽培模式,2000~2002年进行了垄播沟植麦棉套作栽培模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垄播沟植麦棉套作栽培模式的土壤水分周年变化适应了粮棉作物不同生育阶段对土壤水分的要求,改善了土壤水分的田间区域分布。1垄... 为了寻求节水高效的麦棉套作栽培模式,2000~2002年进行了垄播沟植麦棉套作栽培模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垄播沟植麦棉套作栽培模式的土壤水分周年变化适应了粮棉作物不同生育阶段对土壤水分的要求,改善了土壤水分的田间区域分布。1垄播小麦在蒸腾速率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都明显优于传统平播,灌浆期有利于光合产物向产品器官的积累和分配,提高了不同叶位叶片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并最终表现为穗长和穗粒数明显增加,产量和土壤水分利用效率(WUE)分别提高7.3%和10.4%。2沟植棉花前期生长旺盛,根量明显提高,单株果枝数和铃重显著增加。还对垄播沟植麦棉套作栽培模式的综合效益做了进一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作 栽培模式 土壤水分 豫东平原 栽培试验 耕作 生育阶段 改善 积累 试验研究
下载PDF
江苏淮北地区麦套棉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阶祥 朱国清 徐家安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19-23,共5页
江苏淮北地区麦套棉与纯作棉相比,各生育阶段的生育进程,干物质积累和蕾铃增长速度均表现为前期略慢,中期较快,后期较强。麦套棉高产田叶面积指数为:苗期0.03—0.05;现蕾期0.3—0.5;开花期1.2—1.4;盛花期2.4以上;花铃期3.5以上,保持20... 江苏淮北地区麦套棉与纯作棉相比,各生育阶段的生育进程,干物质积累和蕾铃增长速度均表现为前期略慢,中期较快,后期较强。麦套棉高产田叶面积指数为:苗期0.03—0.05;现蕾期0.3—0.5;开花期1.2—1.4;盛花期2.4以上;花铃期3.5以上,保持20—25天;吐絮期2—2.5。结铃动态为7月10日前后花、铃数开始平缓增长;7月20日至8月15日结铃强度呈直线上升;8月下旬至9月上旬结铃强度平缓增长。促早发,迅速扩展叶面积,增加干物质积累,适当调控株型,使最佳结铃期与光能富照期同步,提高结铃强度和经济系数,是麦套棉高产优质高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北地区 麦套棉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不同行向麦棉套种试验 被引量:1
9
作者 郑国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5113-5114,共2页
以鲁麦22号和鲁棉研16号为供试品种,采取三二式套种模式,设计南北套种行向与东西套种行向作对比,研究了田间小气候及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行向不同造成近地面的采光效果不同,从而导致其他小气候要素的变化;东西行的光照强度... 以鲁麦22号和鲁棉研16号为供试品种,采取三二式套种模式,设计南北套种行向与东西套种行向作对比,研究了田间小气候及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行向不同造成近地面的采光效果不同,从而导致其他小气候要素的变化;东西行的光照强度、气温均比南北行高,相对湿度比南北行低。东西套种行的棉花发棵早,干物质积累快,实收产量比南北行增加了7.4%。得出结论,东西套种行向有利于改善近地面的光照条件,提高温度等,有利于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行向 麦套棉花 试验
下载PDF
不同行向麦棉套种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郑国喜 《江西棉花》 2007年第4期10-13,共4页
麦套棉花的田间小气候影响着棉花的生长发育。本文通过东西行向与南北行向麦套棉的田间小气候对比试验,得出结论,东西套种行向有利于改善近地面的光照条件,提高温度等,有利于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提高。
关键词 不同行向 麦棉套种 试验
下载PDF
麦棉套种不同模式对棉花生理生态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大付 陈红卫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36-39,共4页
通过对不同麦棉套作模式对棉花影响的研究表明 ,不同种植模式对棉花与小麦共生期间生理生态等因子的影响不同 ,导致棉花产量结构因子的差异 ,最终导致棉花产量的不同。套作棉花产量与单作棉比较 ,均表现出减产 ,减产幅度介于 2 .0 6 %~... 通过对不同麦棉套作模式对棉花影响的研究表明 ,不同种植模式对棉花与小麦共生期间生理生态等因子的影响不同 ,导致棉花产量结构因子的差异 ,最终导致棉花产量的不同。套作棉花产量与单作棉比较 ,均表现出减产 ,减产幅度介于 2 .0 6 %~ 7.0 6 %。究其因在于单位耕地面积成铃数少。四种套作模式相比 ,以 3∶ 1式产量最高 ,产量达 72 .4 3kg/ 6 6 6 .7m2 ,其成铃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海平原 小麦 棉花 套种 生理生态 套作模式
下载PDF
麦套春棉不同种植模式综合效益的模糊层次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大付 赵亦芳 +1 位作者 陈红卫 谢慧荣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32-36,共5页
利用模糊层次对麦套春棉不同种植模式的综合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1式综合效益总评分值为经济效益3.185;社会效益1.290;生态效益0.525;综合效益5.000,均高于其它种植模式。
关键词 棉衣 套作 小麦 种植模式 模糊层次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